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讲课稿

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讲课稿

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讲课稿
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讲课稿

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讲课稿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孔卫国

▲1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大家好!

我是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孔卫国,受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领导委托和要求,▲2我和大家来共同学习《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和《规范释义》第一、二、三、五章。我本人在道路运输行业工作四十多年,有过从运输企业修理工、货运、客运驾驶员直到总经理、中外合资客运企业董事长的工作经历,也有过从省交通厅运输处办事员直到省运管局局长、厅副巡视员的工作经历,从基层企业到政府机关,从生产一线到行业管理的成长过程,使我对道路客运安全问题有一些粗浅的体会和思考,在这里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指正:

一、第一章总则

▲3安全是客运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政府主管部门行使监管职责的头等大事。▲4开创中国道家思想先河的老子说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是把“人”视作与天地比肩、与自然(道)等观的地位,在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承下,我们中国人才有了“人命关天”这句话。从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和现代普世价值观来看,世上再没有比生命更值得珍惜和敬畏的了,毫不夸张地说与国与家与人,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因此当今世界不论东西中外都认可“安全第一”这个理。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虽然国家《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都对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有所规定,但是企业在执行和操作层面怎样综合具体地落实,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这次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三个部门加强协调、统一意志并总结提炼各地实践经验,第一次将有关客运企业安全管理的法规、规定集中体现在《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中,形成了一个系统化、标准化和可操作性强的政府规范性文件,的确来之不易。其重要意义在于为企业依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依据,也为政府依法监管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了标准依据,可以说执行和落实规范的过程,就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走向标准化的过程,也是政府部门有的放矢地加强安全监管的过程,必将对预防和遏制客运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6总则共五条,主要规定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目的、意义、法律依

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规范》基本目的和总体思路的集中体现,其基本精神统领以下章节并贯穿始终。

▲7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生

产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8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在保障社会公众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截止 2010年底,全国共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7.1万户,其中客运企业1.1万户。共有营运载客汽车83.1万辆、客位座数为2017.1万个。2010年全国营业性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305.3亿人、旅客周转量15020.8亿人公里,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为93.4%、53.8%。

▲9 由于道路客运生产过程处于开放、动态的道路交通环境之中,受人、车、路和气象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道路旅客运输始终是安全风险高、管理任务重的行业。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诱发安全事故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仍然处在道路交通事

故的多发期和易发期。2011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行车事故158起,造成888人死亡;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行车事故15 起,造成243人死亡。其中还包括“河南信阳京珠高速7.22”和“天津滨保高速10.7”两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10【课件引用: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2011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资料:自1951年至2010年年底(其中1968、1969年无统计),我国累计有1046.84万人次受到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其中223.88万人死亡、822.96万人受伤,相当于一个特大城市人口消失在车轮下!网上下载加7.22和10.7事故的图片?加上公路院提供的几个事故现场图】

▲11导致事故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固然很多,但从根源分析,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不牢靠、安全管理不规范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12 一是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意识淡薄。部分企业负责人没把安全管理真正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企业主体责任和安全管理;对事故隐患存在侥幸心理,不能认真及时进行排查整改;更有甚者,在发生事故后,仍存在错误认识,怨天尤人、推卸责任。

▲13 二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客运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与运输经营业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4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部分客运企业无驾驶人、安全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目标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对承包车辆只收费,不管理,或者是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缺乏必要的安全约束激励机制。

▲15 四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部分企业经营管理粗放,个别驾驶员擅自站外或沿途揽客上货,私自包车或超范围经营;个别驾驶人不按规定线路行车,超速、超员、疲劳驾

▲16五是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部分客运企业的经理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管理仅凭经验和主观意愿,瞎指挥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17 六是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部分客运企业在资金分配上,错误地把安全投入作为能省则省的软指标,受安全资金不到位制约,消减对经营管理人员和驾驶人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范围和次数;不能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和应急演练;不能按规定对车辆进行技术维护和检查;不能按规定为车辆配齐消防器材、安全锤、防滑链等应急设备;不能保持车辆GPS终端和监控系统平台的完好有效,导致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讲课中举驾驶员遮蔽终端信号的例子,用茶缸或烟盒……)

▲18基于以上背景,为了进一步夯实道路客运安全基础,规范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达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联合制定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19 二、制定《规范》的法律依据

制定《规范》的法律依据是▲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22

▲2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法律,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其适用的主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道路旅客运输属于生产经营的范畴,因此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调整范围。

▲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

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规范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明确了

道路通行条件和各种道路交通主体的通行规则,确立了新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机制,加强了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监督,完善了违反交通安全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是国务院制定的全面系统实施

法》的一部专门的行政法规,以上两个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法律体系。道路客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车、路”三要素,均属于道路交通范畴,因此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律、法规调整范围。

▲27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是我国道路运输领域

非常重要的一部行政法规,它确立了我国道路运输的基本规则,建立了我国道路运输的基本法规制度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把“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列为总则第一条的主要内容,并在诸多条款中对道路旅客运输安全作了明确的规定,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28 4、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规范》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9年第4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等,还包括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关于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和通知,如《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等。

▲28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

本条规定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所谓适用范围,就是指《规范》的法规调整范围或者效力范围。《规范》只适用于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企业,因此道路客运个体经营业户、客运站、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等则不在适用范围之内,因此规范内容也没有涉及他们的条款。

▲29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是指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企业。道路客运经营是指用客车运送

旅客、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客运活动,包括班车(加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三种经营模式。

(以下不细说,备用:班车客运是指营运客车在城乡道路上按照固定的线路、时间、站点、班次运行的一种客运方式,包括直达班车客运和普通班车客运。加班车客运是班车客运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客运班车不能满足需要或者无法正常运营时,临时增加或者调配客车按客运班车的线路、站点运行的方式。

包车客运是指以运送团体旅客为目的,将客车包租给用户安排使用,提供驾驶劳务,按照约定的起始地、目的地和路线行驶,按行驶里程或者包用时间计费并统一支付费用的一种客运方式。

旅游客运是指以运送旅游观光的旅客为目的,在旅游景区内运营或者其线路至少有一端在旅游景区(点)的一种客运方式。旅游客运按照营运方式分为定线旅游客运和非定线旅游客运。定线旅游客运按照班车客运管理,非定线旅游客运按照包车客运管理。)

▲30第三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运输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和客运驾驶人等从业人员管理,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

▲31 一、关于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内容包括:物质保障责任、资金投入责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规章制度制定责任、教育培训责任、安全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课件作图,法律规定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

▲32客运企业是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因为:第一,道路客运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生产经营实现效益的前提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运输安全。第二,道路客运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与保障运输安全如影随形,落实安全制度和防范事故措施的生产责任,毫无疑问应该由客运企业承担。第三,乘客是客运企业的服务对象,乘客乘车就与企业发生了合同关系,企业合同责任的首要义务,就是要保证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道路客运企业必须履行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义务,承担主体责任。【课件作图:客运企业的三个责任,构成其责任主体的义务】

▲33 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是指客运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和客运驾驶人等从业人员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课件作图,客运企业主体责任的内容】

▲34 二、关于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方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有关安全生产的论述,▲35 我国现阶段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方针同样适用于道路客运企业。

▲36 “安全第一”是指在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活动中,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乘客、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当生产经营与安全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把确保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决策安全优先”和“安全一票否决”不动摇。

“预防为主”是指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不仅要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进行事故调查,找原因、追责任、堵漏洞,更

为重要的是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预防措施,千方百计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综合治理”是指在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下,遵循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需要综合运用管理、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投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规范操作、加强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开展工作;客运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理念,只有在内部安全生产、计划财务、营运调度、车辆技术、人力资源等多个管理部门协调配合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才能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目的和灵魂;“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以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第一,重在预防;预防关键,排查隐患;治理隐患,综合手段。”

(举个例子,长途双班驾驶员目的在于解决疲劳驾驶问题,但是两个驾驶员同车奔波,是开车也疲劳休息也疲劳,解决的方法是接驳运输和驾驶员落地休息,为落实这一隐患治理措施,企业安全部门要促成企业决策并获权监督实施,计划财务要落实保障资金和允许成本开

支,营运调度要落实休息和接驳站点并下达指令,车辆技术部门要根据接驳需要选择提供对等车型,人力资源部门要选择好合格驾驶员并制定落地休息的设施条件和食宿标准等,没有这些部门联动,基层车队就不可能落实或不知怎样落实,监督落实也无从下手。)▲37 第四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接受交通运输、公安和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对其安全主体责任履行情况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38 一、关于客运企业接受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工作涉及安全生产、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行政监督管理领域,适用多个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依照各自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都具有一定的监管职责,道路客运企业有义务接受交通运输、公安和安全监管等多个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交通运输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规定,对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源头监督管理,即“三关一监督”(三关一监督是指: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车辆驾驶人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一监督是指监督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易燃易爆易腐蚀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

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检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将签字审核不出站)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规定,对客运企业的驾驶人和车辆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安全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规定,对客运企业实施综合安全监督管理。

▲39 二、关于客运企业依法配合监督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客运企业必须接受交通运输、公安和安监等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对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允许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相关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为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便利条件,满足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提出的调阅有关资料,检查有关设施、设备,找企业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谈话,了解有关情况等属于检查职权范围内的合法要求。企业不履行这项法定义务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必须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滥用职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检查要求,企业有权予以拒绝,并有权向有关

部门举报。(这里还想建议,虽然多个部门均有权监督检查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作为客运企业的行业管理部门,应该主动与公安和安监部门加强协调,依据《规范》标准,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职责流程,有序计划安排,在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环节,尽可能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一则减轻企业负担,二则避免企业应付,三则提高监督效率,以取得监管到位、综合指导、真见成效的结果。)

▲40第五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推行安全标准化

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41 一、关于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提出要求:要加快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提出要求: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和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科技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严格把关,分行业(领域)开展达标考评验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促

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动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深入开展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严格组织达标考评验收,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规范政府部门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客运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我们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在部运输司委托指导下,正在起草道路客运企业安全评估办法和标准……就是作为配套规范执行,推动落实安全标准化工作。)

▲42 二、关于标准及标准化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按照标准的制定类型和使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TB)、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四级。

标准化就是指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过程。标准化管理是指以符合外部标准(法律、法规或其它相关规则)和内部标准为基础的管理。道路客运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标准,完善制度。客运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目标考核等多个方面,制定本企业的安全

生产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其次要执行好标准,落实制度。道路客运企业应按照标准组织客运经营活动,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确保道路客运安全生产符合标准要求。再次要重视标准的符合性考评。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督促检查,严格组织开展达标考评活动,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立即组织督导整改,确保标准执行到位,取得实效。(举标准制度的例子:七十年代我所在运输企业有个驾驶员安全考核里程和事故损失挂钩的标准,其中记忆最深的是刮伤客车漆面每十厘米扣安全里程5万公里,按当时平均车日行程200多公里算,相当于近一年的安全行车里程,驾驶员一年给企业创造利润和节油效益不知比刮蹭损失大多少倍,安全里程每月公布,看着扣里程的记录都很难受也很教育人,那时路窄车少,为了下坡再冲坡节油,我会车时没减速擦着树枝就上去了,结果客车侧面划了一条痕迹,我向技术员哀求没有破漆面是划痕不是刮痕,好歹没有扣我的,但是这样制定标准的目的,体现小刮小蹭就是大事故隐患的管理思想。)

▲43 三、关于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是客运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的内在需要,政府应给予积极的引导、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虽然有意外性、偶然性和突发性,

但总有一定的规律。要达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就要努力去发现这种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防范。这就需要客运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科技真正转化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助推器。比如:在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方面,采用防抱死制动、自动灭火、防撞报警、自适应巡航、制动缓速技术装置等;在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方面,采用全承载式车身结构、配备乘客座椅安全带等;▲44 在车辆运行监控方面,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对营运客车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施监控▲45;在营运驾驶人管理方面,进行驾驶适宜性检测、建立驾驶人信息化管理系统等▲46;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和ISO18000职业卫生安全管理系统标准,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等。(我在思考,现在包车特别是旅游包车屡屡发生重特大事故,其中原因在于驾驶员路况不熟,最典型的是山西一个旅游包车走错路返回在山道翻车死伤惨重,我们能不能今后作出规定,凡是出包车的客车,都要在领取包车牌时租用或事先安装卫星导航仪,提前设定好导航路线,回来和包车牌一起交回,这是一个使用先进技术的具体工作,对预防事故比GPS监控被动发现问题要好。当然有没有城际线路特别是偏离旅游景区的电子地图以及信号接受能力强的终端设备,都是技术和服务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47第二章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第六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分支机构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配备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应当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运输经营、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拥有10辆以上(含)营运客车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拥有10辆以下营运客车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原则上按照每20辆车1人的标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最低不少于1人。

▲48 一、关于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是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最高决策机构,一般是指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了便于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运输经营、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各部门负责人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领导机构通常要设置日常办事机构,一般是安委会办公室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个

人认为:根据实践经验,企业安全生产领导机构一般采取安全生产委员会形式,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为副主任,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委员,形成企业安全管理领导决策机构,构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管理部门及生产单位具体负责的全员管理、一岗双责基本框架,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一般设在安全管理部门,以使其发挥企业安全管理最高决策监督执行和安全生产职能管理的双重作用。)

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根据企业的组织形态及相关法律确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经理,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在确定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时,首先应根据公司章程和法人登记证书确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次由于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因此经理也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综上所述,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包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经理。(个人认为,企业法人代表即董事长,是企业所有资源拥有者(股东)的总代表,也是企业所有资源调配使用的最高决策者,与执行董事会决策的经理相比,同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前后两者也有主次关系。出了重大事故为什么交警扣住董事长不让回来?就是让他出钱啊)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范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范 GZ/LG10.13-2012 1概述 1.1本规范依据公司《内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在移动设备安全方面 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近年来公司内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和严重事件教训的基础上制定而成。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股司所属各公司及合同方、第三方的移动设备和相关人 员。 1.3本规范所指移动设备包括:小车、班车、装载机、叉车、推土机、汽车吊、货车、 登高车辆、工具车、租用的车辆、员工驾驶用于工作用途的车辆、长期外租的合同方车辆、运输商车辆等。 1.4本规范所指驾驶人员包括:公司专职驾驶员、因工作需要驾驶公司或私人车辆的 人员、外租车辆驾驶员、新招聘或调动岗位的驾驶人员、合同方驾驶人员、运输商驾驶人员等。 2职责 2.1驾驶员职责职责 2.1.1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地方各类交通安全法规,遵照交通标识的指示。 2.1.2按照驾驶证标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随身携带驾驶证和考核资质证。严禁 无证驾驶。 2.1.3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行驶全程系好安全带。 2.1.4对出差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取得许可。 2.1.5做好出车前的安全检查。仔细检查车况和安全设施,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见 附件点检表。) 2.1.6行车前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确认乘客系好安全带后,方可启动车辆。 2.1.7发现车辆有安全问题,或感觉身体非常疲劳不适时,须停止驾驶。 2.1.8驾驶厂内叉车及装载机,驾驶室一般情况下严禁载人;除非在许可情况下,方 可临时乘坐实习人员或维修测试人员。 2.1.9车辆行驶过程中,禁止拨打或接听电话。 2.1.10积极参加安全例会和安全培训学习。 2.1.11发生事故,及时汇报和配合事故调查。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 第一章总则 1.【目的依据】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公司管理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物业服务中心 适用于本规范。 3.【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1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分类】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4.1密闭设备: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4.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废井、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等; 4.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垃圾站、物料仓库等。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5.1【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物业服务中心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5.2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物业服务中心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5.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6.【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物业服务中心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6.1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7.【通风】物业服务中心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XX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保证公司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内部网络系统及ERP、CRM、WMS、网站、企业邮箱等)、电子数据等的安全、稳定、正常,旨在规范与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 存储、备份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的管理,预防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使用新合程计算机设备、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的所有人员。 1.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 1.1员工须使用公司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特殊情况的,经批准许可的方能使用自已的计算机),不 得私自调换或拆卸并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使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1.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拆卸计算机组件,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和维修。 1.3员工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暂时离开座位时须锁定系统,移动介质自行安全保管。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不得私自将计算机等设备带离公司。 1.4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公共笔记本的,实行“谁借用、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为工作所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还回公司。 2.电子资料文件安全管理。 2.1文件存储 重要的文件和工作资料不允许保存在C盘(含桌面),同时定期做好相应备份,以防丢失;不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下载、游戏等行为,定期查杀病毒与清理垃圾文件;拷贝至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的相关资料,使用完毕须注意删除;各部门自行负责对存放在公司文件服务器P盘的资料进行审核与安全管理;若因个人原因造成数据资料泄密、丢失的,将由其本人承担相关后果。 2.2文件加密

(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4.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移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 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93-78 移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移动电气设备的选购、管理、使用、检查和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移动电气设备管理。 2.引用标准 3.定义 除固定安装使用外的各类设备:风扇、潜水泵、等设备均称移动电气设备。 4.移动电气设备使用要求 4.1)移动电器设备,由各使用部门负责日常保养检查,外表保持完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4.2)引线必须采用三芯或四芯橡皮线,长度不得超过6公尺,中间不准有接头。电源线必须采用截面

足够的三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橡胶(或塑料)护套软电缆。应采用专用芯线接地,此芯线严禁同时用来通过工作电流。严禁利用其它用电设备的零线接地。严禁使用绝缘破坏的电缆或几根单芯导线并用。 4.3)使用时安放稳妥,在移动前,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后,方可进行。 4.4)非防爆移动电气设备,不准使用在易燃易爆作业区。临时抢检修,必须办理手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5)在停用半年以上或受潮等时,必须经装备室电工检查,确认完好,才能使用。 4.6)设备运转时,严禁做清洁工作或乱模乱动。人员离去或突然停电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或拨掉电源插头。 4.7)凡遇电线断裂、插头、座损坏,必须及时报修装备室调换。 在末调换之前,应停止使用,防止触电伤人。 4.8)移动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技术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 定正式版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目的 为了明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及《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内的发生器检修作业管理。 3、法律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3.2《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3.3《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

定》(国发[2004]2号) 3.4《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4、控制程序 4.1 受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炉、塔、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4.2 受限空间的危害识别 4.2.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4.2.2对《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修订版)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公司内所有信息安全的管理,让大家充分运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 特制定本制度。 二、计算机管理要求 1.IT管理员负责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的管理,各部门应将计算机负责人名单报给 IT管理员,IT管理员(填写《计算机IP地址分配表》)进行备案管理。如有变更,应在变更计算机负责人一周内向IT管理员申请备案。 2.公司内所有的计算机应由各部门指定专人使用,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均定为计算机的负责人,如果其他人要求上机(不包括IT管理员),应取得计算机负责人的同意,严禁让外来人员使用工作计算机,出现问题所带来的一切责任应由 计算机负责人承担。 3.计算机设备未经IT管理员批准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更换;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向IT管理员报告,IT管理员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如属个人原因,对计算机负责人做出处罚。 4.日常保养内容: A.计算机表面保持清洁 B.应经常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整理,保持硬盘整洁性、完整性; C.下班不用时,应关闭主机电源。 5.计算机IP地址和密码由IT管理员指定发给各部门,不能擅自更换。计算机系统专用资料(软件盘、系统盘、驱动盘)应由专人进行保管,不得随意带出公司 或个人存放。 6.禁止将公司配发的计算机非工作原因私自带走或转借给他人,造成丢失或损坏的 要做相应赔偿,禁止计算机使用人员对硬盘格式化操作。

7.计算机的内部调用: A. IT管理员根据需要负责计算机在公司内的调用,并按要求组织计算机的迁移 或调换。 B. 计算机在公司内调用,IT管理员应做好调用记录,《调用记录单》经副总经理 签字认可后交IT管理员存档。 8.计算机报废: A. 计算机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IT管理员根据计算机的使用、升级情况,组 织鉴定,同意报废处理的,报部门经理批准后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到财 务部办理报废手续。 B. 报废的计算机残件由IT管理员回收,组织人员一次性处理。 C. 计算机报废的条件:1)主要部件严重损坏,无升级和维修价值;2)修理或 改装费用超过或接近同等效能价值的设备。 三、环境管理 1.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应做到防尘、防潮、防干扰及安全接地。 2.应尽量保持计算机周围环境的整洁,不要将影响使用或清洁的用品放在计算机 周围。 3.服务器机房内应做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非主管维护人员不得擅自进 入。 四、软件管理和防护 1.职责: A. IT管理员负责软件的开发购买保管、安装、维护、删除及管理。 B. 计算机负责人负责软件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使用管理: A. 计算机系统软件:要求IT管理员统一配装正版Windows专业版,办公常用办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

安全生产培训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切实加强爱护工作,做到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依照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公司的生产实际,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依照《安全生产法》、《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国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法、规定及安全技术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为杜绝重大恶劣伤亡事故的发生,降低一般事故频率,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躯体健康,进展生产,并推行以安全生产为突破口的施工现场标准化治理,加强落实各级领导部门及职能部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为原则,积极主动的引导我公司的各项安全防护工作的展开。 三、本制度适用于司属各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人员。外单位进入本公司范围内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员,也要遵守本规定,按规定同意安全生产监督治理。 四、工程承包以后,必须同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合同与建设单位和公司具体订立安全合同,明确责任制和奖罚,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好安全生产领导班子。 五、凡在本公司生产场所、车间、仓库等场地作业的各类人员,

上班前不准喝酒,不准带病上班。 六、电工、电焊工、气割(风割)工、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员、起重司索(挂钩)员、厂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领取全国通行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许上岗从事上述相应的作业。 七、凡在本公司生产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的人员,都必须分工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眼镜、口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八、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治理,本公司层级治理人员及各工种、各岗位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规定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自觉遵章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组织机构 一、公司在安全生产上实行三级治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其安全组织机构由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安全员组成。 1、公司设立安全科,负责落实国家、行业和公司安全生产方面的指示与要求,指导、协调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并负责日常安全生产治理和监督检查。 2、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并设安全办公室,落实上级机关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本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治理与监督检查。 3、安全员协助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抓好项目安全措施的落实、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编号:SY-AQ-0071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mobile devices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我司移动设备办公安全,结合我司笔记本电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凡配备或使用公用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务必遵守此管理办法。 二、移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一)移动设备范畴: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二)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公用笔记本开机密码统一设置为123借用人不得随意修改。 (三)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硬盘加密,防止丢失带来损失,目前只支持WIN7旗舰版,总部公用笔记本电脑硬盘密码统一设置为1232014。 (四)公用笔记本电脑资料请不要放在桌面及C盘,可放置D、E

等盘,公用笔记本重启后将进行还原,桌面资料及安装软件将进行清除,以保证电脑为最新状态。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使用,可向系统管理员申请取消还原功能,使用完成后自行卸载安装软件并删除文件。 (五)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注意更新病毒,定期清查计算机病毒,防止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到处传播。 (六)凡是存放有我司资料的移动存储设备均需要进行加密,防止丢失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移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笔记本需注意使用环境,特别要注意远离饮料和食品。 (二)在开关机时不要急于移动笔记本,应注意防震,否则硬盘容易损坏。 (三)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软垫上使用(如毛巾、布料、棉被等),否则易堵塞散热口,散热不好,造成机器故障。 (四)光驱容易损坏,请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宜使用质量差的光盘和软盘。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2018

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浙江电器有限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定义 3.1 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 公司有限空间由各生产车间,交安全生产管理部汇总、确定、调整并下发各部门。 3.3 有限空间分三类: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上有限空间,地下有限空间。如窑内、磨机内部、各类储罐内、锅炉、除尘室等。 3.4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职责 4.1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由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生产技术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消防监护和后勤保障工作。 4.3安全部负责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 工作内容和要求 5.1有限空间作业分级审批程序

5.1.1凡属非突发性的受限空间作业均应有下达作业任务部门和具体执行作业任务部门共同制订安全作业程序、防护措施,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按分级审批要求进行审批。 5.1.2 突发性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性的,为做好安全防范或抢救人员,避免、减少人身伤害及公司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可立即电话汇报公司领导、安全部,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由安全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原因分析等。 5.1.3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分级及审批按照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4.1项内容执行。 5.2危险作业分级监控或安全督查程序 5.2.1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检查现场,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制订的各项安全措施,按作业程序,对参加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作业中除专(兼)职安全员到现场外,公司负责人,所在车间领导必须到现场监护或安全督查。 5.2.2根据分级审批,A级有限空间作业公司总经理或在公司主持工作的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作业,B级有限空间作业公司分管领导或在公司主持工作的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作业,C、D级有限作业审批人员必须到现场监护或指派同级别其它人员现场监护。 5.2.3作业前要清理好现场,保持现场清洁整齐,消除不安全因素。 5.2.4不执行有限作业审批制度,私自从事危险作业,任何人员都有权制止,并按违章论处,如发生伤亡、火灾、爆炸等事故,或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等,应追查单位领导和操作者的责任。 5.3 有限空间作业控制 5.3.1 各单位对本部门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5.3.2 各车间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公司负责人批准;未经许可任何人禁止入内。

企业信息安全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信息系统及所承担维护服务的用户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化、规范化,提高信息系统和网络服务质量,提高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以及使用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和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范。本管理规范目标是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清晰的策略方向,阐明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原则,阐明信息安全的所需支持和承诺。 第二条本规范是指导公司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依据,信息安全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标准、流程和安全制度实施细则,做好安全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息安全是公司及所承担的用户信息系统系统运维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视,大力支持信息安全工作,并给予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 第四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与公司信息系统及本公司所承担维护服务的各方面相关联的人员,它适用于本公司全部员工,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产品提供商,商务伙伴和使用公司信息系统的其他第三方。 第五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承担服务支撑的外部各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范围。 第六条本规范主要依据国际标准ISO17799,并遵照我国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电信行业规范和相关标准。 第二章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第七条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信息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在采用安全技术和产品的同时,应重视管理,不断积累完善各个信息安全管理章程与规定,全面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第八条全过程原则: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将它落实在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中,安全系统应遵循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原则,在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信息系统带来危害。 第九条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原则:应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以可以接受的成本或最小成本,确认、控制、排除可能影响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并将其带来的危害最小化。 第十条分级保护原则:应根据信息资产的重要程度以及面临的风险大小等因素决定各类信息资产的安全保护级别。制订各类网络系统和信息资产的安全保护等级表,在表中明确资产类别,同时确定对何种资产应达到何种级别的安全。 第十一条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实施原则:信息安全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各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各级部门在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指导与监督下,负责具体实施。 第十二条平衡原则:在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在安全性与投入成本、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第十三条动态管理原则:在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动态管理原则,要针对信息系统环境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管理办法。 第三章安全组织和职责 第十四条建立和健全信息安全组织,设立由高层领导组成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对于信息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协调信息安全相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支持和推动信息安全工作在整个信息系统范围内的实施。 第十五条公司应设置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由安全管理员具体执行本公司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如下: 根据本规范制定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和执行程序;

公司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公司安全管理规定(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5474公司安全管理规定 Company safet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人身生产安全和家庭幸福,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厂区、宿舍区和在此范围内的全体员工 三、原则 遵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管理负责人为本责任区第一安全责任人;分管区域内发生安全事故,由区域负责人负责。 四、安全管理控制(岗位职责) 1、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安全生

产负全面管理责任; 2、常务副总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管公司安委会及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3、生产经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是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人 负责监督各生产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及执行,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措施,防止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坚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生产; 4、各生产部门主管、在生产经理领导和安全保卫科的指导下,按照“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组织制订并实施车间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新工(包括实习、代培、转岗、复工人员)的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和班组安全教育(二级安全培训)并及时如实报告本车间生产安全事故。 5、生产部门班组长安全职责 在生产部门主管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重点是操作规程),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制度(最新版) (一)总则 为规范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职责 生产运行部负责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定期检验,使用保管和维护管理的检查、监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公司管理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

有: 1.1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等。 1.2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角磨机、手持式切割机等。 2.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 2.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购买,未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生产线提出申请,公司经理签署审批,交采办管理岗购买;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车间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2.2生产运行部接到申请后应核实是否需要,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交采办岗位购买。 2.3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度高的企业产品。 2.4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随机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有关技术和安全资料。 2.5采办、库房均对购买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建立登记台帐和技术档案。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样本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 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总 局 59 号令) 等法律法规, 结合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特制定 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 **** 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 定义 3.1 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 与外界相对隔离, 出入口较为狭窄, 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 自然通风不良, 易造成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 ****公司有限空间由各生产单位统计, 交安全科汇总、确定、 调整并下发各部门。 3.3 有限空间分三类: 封闭、半封闭设备, 地上有限空间, 地下有 限空间。如窑内、磨机内部、各类工业管道、锅炉、电缆隧道、地坑、污水处理池等。 3.4 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 职责

4.1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 由业主单位和作业单位或委托作业单位负责, 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 设备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消防监护和后勤保障工作。 4.3 安全科负责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 工作内容和要求 5.1 有限空间作业分级审批程序 5.1.1 凡属非突发性的受限空间作业均应有下达作业任务部门和具体执行作业任务部门共同制订安全作业程序、防护措施, 填写《危险作业申请表》 , 按分级审批要求进行审批。 5.1.2 突发性的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性的, 为做好安全防范或抢救人员, 避免、减少人身伤害及公司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 可立即电话汇报公司领导、安全科, 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 由安全科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事件调查、原因分析等。 5.1.3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分级及审批按照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 4.1 项内容执行。 5.2 危险作业分级监控或安全督查程序 5.2.1 施工前, 施工单位要检查现场, 落实《危险作业申请表》制订的各项安全措施, 按作业程序, 对参加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作业中除专( 兼) 职安全员到现场外,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必须到现场监护或安全督查。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陕西富化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进入有限空间环境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防止发生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统称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办理 第三条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未办理作业票,严禁作业。作业票有效期不得超过12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作业票有效期不得超过24小时。作业期间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重新办理作业票。 第四条作业票办理程序: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填写作业票中的申请栏,签字后向作业现场所属单位提出申请,由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作业票。 2、作业现场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接到申请后,与本单位有关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分别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作业过程的风险评价,并提出消减风险措施。同时安排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分析合格后,将分析报告单附在作业票上。分析合格后,如超过1小时仍未进行作业,必须再次进行分析。 3、作业现场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作业现场实际确定安全措施,安排作业监护人员,并与监护人员一起对安全措施检查落实,认可签字后,由单位负责人对上述各点全面复查无误,签署认可意见,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方可作业。 4、作业票一式三联,第一联由安全管理人员留存备查,第二联由作业人员持有,第三联由监护人员持有。作业票不得涂改。作业完毕后将作业票返回安全管理人员。 5、遇置换不合格或无法进行置换等情况,原则不允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确需进入作业时,应按特殊作业处理。特殊作业应将安全措施报公司领导审批,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在作业时,公司安环科派专人到现场查看。 第五条作业票应有明确的起止时间和作业地点。作业期间应根据有限空间介质条件的危险程度确定分析化验的时间间隔和作业票的有效时限。 第六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规范要求 一、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 2.2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 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 二、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 物品或者活动。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建立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行为,预防和控制急性中毒事故发生,切实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范围内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时有限空间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有限空间是指在密闭或半密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深基坑的肥槽、地下工程、隧道、管道、容器等。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施工作业活动。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第四条施工现场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管理制度; (三)保证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四)督促、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五)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五条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审批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第六条施工现场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日常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各项规定、规范的落实情况,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情况以及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测、维护等情况。 第七条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严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

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 1.目的作用 企业内部的“信息流”与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均为支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可见信息与人、财、物都是企业的财富,但信息又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客观上使人们利用过程中带来安全管理上的困难。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需要加强对信息的保密管理,使公司所拥有的信息在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为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由于企业的信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所以信息的保密管理,除了领导重视而且需全员参与,各个职能部门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公司信息保密制度,公司督察部具体负责对各部门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3.公司文件资料的形成过程保密规定 拟稿过程 拟稿是文件、资料保密工作的开始,对有保密要求的文件、资料,在拟稿过程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初稿形成后,要根据文稿内容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在编文号时应具体标明。 草稿纸及废纸不得乱丢,如无保留价值应及时销毁。 文件、资料形成前的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审议稿等,必须同定稿一样对待,按保密原则和要求管理。 印制过程 秘密文件、资料,应由公司机要打字员打印,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严格按照主管领导审定的份数印制,不得擅自多印多留。 要严格控制印制工程中的接触人员。 打印过程形成的底稿、清样、废页要妥善处理,即使监销。 复制过程 复制过程是按照规定的阅读范围扩大文件、资料发行数量,要求如下:复制秘密文件、资料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 复制件与正本文件、资料同等密级对待和管理。 严禁复制国家各种秘密文稿和国家领导人的内部讲话。

绝密文件、资料、未经原发文机关批准不得自行复制。 4.公司文件资料传递、阅办过程保密规定 收发过程 收进文件时要核对收件单位或收件人,检查信件封口是否被开启。 收文启封后,要清点份数,按不同类别和密级,分别进行编号、登记、加盖收文章。 发文时要按照文件、资料的类别和文号及顺序号登记清楚去向,并填写好发文通知单,封面要编号并加盖密级章。 收发文件、资料都要建立登记制度和严格实行签收手续。 递送过程 企业内部建有文件、资料交换站的,可通过交换站进行,一律直送直取。 递送外地文件、资料,要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递送。 凡携带秘密文件、资料外出,一般要有两人以上同行,必须装在可靠的文件包或箱内,做到文件不离人。 递送的秘密文件、资料,一律要包装密封,并标明密级。 阅办过程 呈送领导人批示的文件、资料、应进行登记。领导人批示后,要及时退还或由经管文件部门当日收回。 领导人之间不得横向传批文件、不得把文件直接交承办单位(人)。凡需有关部门(人)承办的文件、资料,一律由文件经管部门办理。 绝密文件、资料,一般不传阅,应在特别设立的阅文室内阅读。 秘密文件、资料,不得长时间在个人手中保留,更不能带回家或公共场所。 要控制文件、资料阅读范围,无关人员不能看文件、资料。 5.公司文件资料归档、保管过程中的保密规定 归档过程 秘密文件、资料在归档时,要在卷宗的扉页标明原定密级,并以文件资料中最高密级为准。 不宜于保留不属于企业留存的“三密”文件、资料,要及时清理上交或登记销毁,防止失散。 有密级的档案,要按保密文件、资料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保密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