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经师宝印的运用

道经师宝印的运用

道经师宝印的运用

在道教众多的法印中,道经师宝印运用得最为广泛。常见的二枚印文,一为隶书体,乃明代铜印;二为云篆体,乃清代木印。颇为珍贵。

明代道教大师周思得在《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曰:“诸斋内一应疏文献状通用,谓之三宝证盟功德之意也。”《云笈七签》卷三八载《十善劝戒》,开端即曰:“劝助礼敬三宝,供养法师,令人世为君子,贤孝高才,荣贵巍巍,生为人尊,门族昌炽。三宝者,谓道经师也。能养生,教善行,为人范,是名法师也。”《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曰:“志心归依十方道宝,当愿众生起心回向,一切信礼;志心归依十方经宝,当愿众生心开悟解,受持念诵;志心归依十方师宝,当愿众生普上法桥,无有障碍。”《道法会元》卷二一0说:“未受录者,奏申关牒,通用道经师宝印,或三天太上印。凡印当以枫枣木为之,不用桃梓雷击之木,恐有杀气。朱砂入乳香少许代胶,用印时多念太一睿号,其印自然通灵。”表明皈依“道经师”是修道最基本的要求,因而使得三宝印具有极大的神威灵力,按照道家阴符派的看法,这枚印已经成为道教最重要的法印之一。故而,就其内涵及宗教功用做一探讨与研究。

道教所说的“道经师”,即道教信仰中的最为尊贵的三宝,故亦名“三宝印”。佛教中亦有“三宝印”,指刻有“佛法僧宝”四字之印,意在祈祷三宝之加护。形状或方或圆或菱,字体亦不限于篆、隶、梵字等。道教之“三宝印”,则或为篆、隶,或为云篆。所谓“云篆”,亦称“真篆”。因道教法印在形式上虽与人间官府之官印类同,但其宗教功用却是人神交通之凭信。故多强调其印文不当用人们熟知的“凡篆”,而是道教秘传的“真篆”。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十曰:“其文则天章云篆也。”这里所说的“天章云篆”,亦名“八龙云篆”、“飞天之书”,其形体如天之流云,故名“天章”、“云篆”。道教认为,这类文字为天界人间所有文字之根本,故又谓之为“本文”。道教经典分为十二部,其中第一即为“本文”。《道教义枢》卷二曰:“第一本文者,三元八会之书,长行源起之例是也。”所谓“本”者,始也,根也。是经教之始,文字之根,万法千章的基础,诠理解奥的关键,“既能分判两仪,又能分别法相;既辩析万事,又能表诠至理也。”

本文的起源最早,它依天象而成。所谓“三元八会”,三元,即指元始之玄、元、始三气;五德,指天地之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及阴阳之和合;三元、五德和合,叫做八会。《洞玄灵宝玄门大义》曰:“古今变文,凡有六种。一者阴阳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炁,以成飞天之书,后撰为八龙云篆明光之章。陆先生解三才谓之三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为位,三五合和,谓之八会,为众书之原。又有八龙云篆明光之章,自然飞玄之炁,结空成文,字方一丈,肇于未天之内,生立一切也。……三元者,一曰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炁,二曰赤混太无元无上紫虚之炁,三曰冥寂玄通元无上清虚之炁。五德者,所本有三,即阴、阳、和,阴有少阴、太阴,阳有少阳、太阳,就和中之和,五德也。篆者,撰集;云书,谓之云篆。此即三元八会之文,八龙云篆之章,皆是天书。”《灵宝玉鉴》卷十六亦曰:混沌藏真机,阴阳始分判,“三炁开光,聚炁成文,凝云作篆,五文开廓,八角垂芒,以立三才,以治人道,或以为河洛之书,或倬彼

云汉之象,世之所谓真文灵书者是也。然其大者,以之判天地,以之运阴阳,山川之流峙,人物之生成,亦真文玉字应运流光之妙也。”

天书云篆显现空中,变化莫测,皆是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等圣真传与人间的神谕真信,即是三界神真的信物,亦是天地造化的载体。《洞玄灵宝玄门大义》说:“神符者,即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神以不测为义,符以符契为名,谓此灵迹,神用无方,利益众生,信如符契。”正因为如此,故道士在制作法印时,往往强调其印文用天书云篆,以此显示法印所具有的神圣性。

在道教看来,法印代表着三界神灵职司的威权,故行法用印,犹人间行政施行必用官印。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真练本,以至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伪交驰,上下反复,于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格,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灵宝玉鉴》卷一亦曰:“法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道之齐之也。故章表奏申关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祗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道法之分门别派,不知几也。独灵宝为万法之枢,其为印也,无施而不可也。”可见法印不仅代表着神真的威严与神圣,亦是各个道派传授有绪的信物。因此,道教法印的种类颇多,依其内涵大略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道教尊神名号为印文,如“九老仙都印”、“雷火大将印”、“三天内讳印”、“天蓬印”、“六丁玉女印”、“黄神印”、“都天大法主印”、“九老帝君印”、“那延天女印”、“九天玄女印”、“三皇印”、“帝君印”、“太微帝君印”、“天帝神印”、“北极大将军印”、“太玄天帝神印”、“真武印”、“道君玉印”、“天宝君印”等。

第二类以神司、道职之名为印,如“黄录院印”、“五雷使院印”、“雷霆都司印”、“元应太皇府印”、“元景丹天府印”、“元和迁教府印”、“元照灵虚府印”、“提举城隍司印”、“灵宝大法司印”、“炼度司印”、“太玄都省印”、“北极驱邪院印”、“上清天枢院印”、“阳平治都功印”等。

笫三类是以经文章句为印,如“八威龙文印”、“赤书玉字印”、“混合百神印”、“与道合真印”、“混洞赤文印”、“灵书中篇印”、“元始符命印”、“五帝大魔印”等。

笫四类以符录咒语为印,如“玉清通章印”、“黄神印”、“越章印”、“大魁总监印”、“北帝丰都召鬼神印”、“北极监杀神印”、“天信印”、““地信印”、“人信印”、“龙信印”、“虎信印”、“云信印”、“风信印”、“金信印”、“木信印”、“土信印”、“水信印”、“火信印”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法印,多是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诸神的名号、鬼神司府的称谓及重要道经的内容而刻造的各种印章,它们象征着天界、地界、冥界中的神仙真

灵的权力和威严,通常以金属、玉、石和木制作镌成,用以上章申表、发书遣文、召役鬼神、通圣达灵、驱邪治病、养身护体、延年益寿等等。

从众多道书的记载中可知,法印的功能大概有十余种,主要有:

(1)运转阴阳,指探天象,调节气候,变昼作夜,夏雪冬雷,总领风雨雷电之政。

(2)改变山川地理,如开山辟河,移土竭海。

(3)收伏猛兽,降服毒虫,乘龙御虎。

(4)变化万物,无中生有,如使草木化人,花果自生。

(5)统摄三界,遣召鬼神,伏魔驱邪,诛斩妖孽,掌三界之劫运。

(6)辟兵除害,断剑折枪,白刃不伤,佩渡江河,百虫莫犯。

(7)扶危救苦,救济孤贫,治病驱邪,扫除瘟疫,回尸起死,纳福召吉。

(8)印贴门户,保护生人,祈祷国土,佑福天下。

(9)申制章奏,发遣符帖,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开幽启明。

(10)除身秽毒,令人聪明,通真达灵,化凡为圣,役使自然,获大神通。就法印用途而言,十分广泛,凡通神达灵、驱鬼辟邪、呼风运雷、炼丹修真、上章奏表、书符制录皆需依式用印。当然,不同的场所当用不同的法印,正如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所说:“正一法录用九老仙都印,洞玄法录用通章印。”“凡一切申奏符檄帖牒,则用灵宝大法司印;若拜章止用通章印,如急切奏告用黄神越章印,外此则召魂等事用神虎印;凡设醮修斋、祷雨祈晴、召神摄鬼、治病考祟、拔亡救存、二十七品之斋、四十二等之醮,应世间行持之用,尽灵宝章奏之事,止用前四印,无有不可;若受天心而行北斗醮,自从本法合用驱邪院印;既进品洞玄而行北斗醮,通用灵宝大法司印,其理尽之矣。”

又如神霄派所传雷宝法印,亦各有功用。道家阴符派看到《道法会元》卷五六说:“雷部有六符宝印,始自元始上帝付授,次以五岳五君丈人。其印皆玉为之,或号玉枢。自后黄帝、雷公、风后等嗣法佩印,随身登天。”“六印者,内五雷使印非上元一品仙官不可用之。次曰紫光丹天印,得此印者佩服年深,可以坐召雷神,移山竭海,驱龙致雨,盖有隐形,凡有飞空走地猛恶鬼神,但以此印印贴其所,自然消灭,应起龙行雨,用印印符牒,然不可妄用,神哉其印也。次曰雷光火文之印,得遇此印者,可以役使五雷,诛斩恶孽,兴云致雨,降伏水怪,若修真炼丹之士得遇此印,安之坛场,鬼怪见之,红光万丈,火焰亘天,不能为盗,佩入军阵,白刃不能伤形,符牒亦用此印印之。昔茅君佩用,位至东岳上卿司命,升天后遗印文在世。次曰玉晨洞灵之印,又名斗魁印,昔茅君曾佩之。得遇此宝印,可以照斩蛟蜃妖龙,召雷致雨,刻应依时,无不验也。应

祈睛降雪、传度行道,并用此印印之;或发奏申文状及关答符牒,即时上达。凡佩此印,经到州具,城隍祠典悉来奉迎。”

那么,三宝印的内涵又有那些宗教义理呢?据道家阴符派研究,依《道教义枢》卷一《三宝义第三》曰:“三宝者,法门栋干,群品津梁,乃万物之福田,实三清之良径,归依正本,其在兹乎,此其致也。《九天生神章经》云:三宝尊重,九天至真。《正一经》云:烦恼数极,归于三宝。《本际经》云:三宝轮转,运用无缀。又云:三宝洞极。释曰:请问经云: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道以通达为义,谓能自通通他,又能令凡达理,通物至乐。太上经者,太言极大,备包众理,上是胜出,超逾众教;经即训法,训常言,由言径法,为万物轨范,常谓众圣模刊,由是得理之所由径,是入道之途径。法师者,《消魔经》注云:能养生,教善行,为人范,是法师也。孟法师云:师者,和也,众也。谓率徒必众,接物必和。《盟威经》云,师,和也。但和有理有事,事和者容人畜众,事同水乳;理和者思真诣圣,不违玄趣也。通称为宝,亦称为尊者。《正一经图科戒品》云:尊高无上,宝者无价。《老君经教》云:迷返知一,崇信三宝。一曰,三宝在无价。”《大存图诀》云:“道宝无形之形,即太上也。此以应身为体。师宝者得道之人,为我师。《盟威经》云: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谓师宝;以气感应,是谓道宝;妙文示法,是谓经宝。”“又明太上道君以为宝者,色即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心即四达六通,智圆慧满,以此身心壮严,其足为道宝。经宝宝者,经有生善灭恶之用,或一句二句,已有此能;或多章多偈,方具斯力。如言宁守善而死,不为恶而生,一句之中,其义各足。又如善胜论于真,一二真咨于神本,乍开譬谕演说,会通众多章句,明理乃足。然四字成句,或诠理用足可,是正经一字起时是真经。不有师云,字字各能诠理,一字即是真经。今不同此,如一宁字,未通守善而死,如此宁字,欲何所道。诠用未足,故非真经。其有单字明理,足者即是真经。如道字是也。师宝者,其义有三。一者舍家远俗,二者修善学慧,三者众聚行法。舍家远俗者,旧举五事,显其胜功。一者凭胜处,二者依庇明师,三者专心在法,四者兴隆道教,五者形与世隔。……二修善学慧者,遵法之人本崇行解隔也,凡成圣真,智为优也。三众聚行法者,如五真降授葛仙,十方聚传太上。”

以上众多道经所言,皆一致强调了修道之人皈依三宝的重要性,道家阴符派认为因为道、经、师三宝是脱离凡尘、体道成真的必须保证。而三宝印正是见证其皈依道教、尊道体德的凭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