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套话作文”

谈谈“套话作文”

谈谈“套话作文”
谈谈“套话作文”

谈谈“套话作文”

“套话作文”是200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专家提出的一个新名词。随着大组专家对这类作文特点、危害的认识逐渐明晰,把关越来越严,打分也越来越低。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许多中学教师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对阅卷大组的这一评分标准不甚了解,有时还会指导学生刻苦模仿练习这类作文。为了让广大莘莘学子少走弯路,不失冤枉分,本文想就“套话作文”作点探讨。

从阅卷现场看,“套话作文”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题意的标签化。指的是许多考生为了用古人来骗取阅卷教师的好印象,不管是否契合命题要求,就将古代名人材料堆放到作文里,但又为了时时向阅卷教师表明自己是在扣着题意写,再将作文题目、材料含意当作标签简单、生硬地贴到作文中去。二是题材的熟烂化。指的是题材总是以屈原、陶渊明、苏轼、庄子、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陆游、李清照、曹雪芹等一些人们熟知的历史文化名人为主,没有什么个性色彩。不管考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一概敷衍以这些古人材料。三是主题的平面化。指的是作文的主题具有假、大、空的特点,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的挖掘。四是结构的模式化。指的是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总是把“开头入题+几个文化名人的例子+结尾点题”作为文章的基本写作套路。五是语言的浮华化。指的是考生为了炫耀文采,不管切合与否,都滥引古诗名句典故,盲目追求文化底蕴。六是自我的缺位化。指的是文中无“我”,文中不能写出考生自己个性化的认识、思考与感受。七是时代的缺失化。指的是由于考生在文中只是为了刻意写古人而去写古人,不能贯通古今,由古及今,古为今用,只是靠写经典文化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文章也就缺失了现实意义和时代生气。

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感受乡村

那鲜花的盛开,只是为这月华的等待。

宁静的乡村给人以简单与快乐。简单的生活也能给人无尽的勇气,使生命鲜妍得成长。就像那鲜花,简单得独独为月华而开。

在岁月的长廊中踽踽前行,我看到了一个坚定的灵魂。昭君,她不为名利,为国出塞。她坚持不给毛延寿贿赂却落得如此悲凉。可是,她并不后悔,她像历代文人所坚持的那样,“富贵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她追求的简单是灵魂的崇高与不休。让我们明白了简单的追求亦能赢得尊重而流传永久。

十娘,怒沉百宝箱,刹那芳华,顿然消逝,但精神的熠熠生辉却照耀千古。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如此简单,但李甲是诚然不懂得的,即使懂得也断然不会珍惜。

一个个坚毅的英雄使人顿悟也许简单也是一种精神的美。不追求繁芜与华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