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致出血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致出血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致出血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致出血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致出血性膀胱炎

文振华;李敬扬;张靓

【期刊名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年(卷),期】2012(014)004

【摘要】A 28-year-old female patient receive an IV infus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40 mg once daily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 sus. On day 5, an IV infusion of cyclophosphamide 0. 8g was added to the regimen, at the same time she was given hydration therapy and urinary alkalinization. The next day, she developed gross hematnria. Her urinary sediment counting for 3 hours revealed 1. 63 X 10 RBCs/hour with 90% isomorphic RBCs. Cystoscopy revealed hemorrhage of bladder mucosal. Hemorrhagic cystitis induced by cyclophosphamide was considered. Methylprednisolone was continued, and she received etamsylate, adequate hydration therapy and urinary alkalinization. Gross hematuria disappeared after 3 days. Two weeks later, a repeat urine sediment examination was normal. Fifteen days later, the patient was retreated with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and, at the same time, she was given an IV infusion of mesna, hydration therapy and urinary alkalinization. Hematuria did not reappear.%1例28岁女性患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1次/d.第5天加用环磷酰胺(CTX)0.8 g静脉滴注,并辅以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加用 CTX第2天,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尿沉渣3 h计数:红细胞163万/h,均一型红细胞90%,膀胱镜检查示膀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狼疮性肾炎引发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极高,而以往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 治疗方式起效慢、并发症多,且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今医学界多使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本研究将对该疗法的药理原因、优势特点及弊端等做出阐述。 标签: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多导致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为循环免疫复合物,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根据其累及的器官和组织的区别,可分类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神经精神性狼疮、狼疮性肺炎、狼疮性心肌炎以及狼疮性肝炎等。其中肾脏是SLE最常见的累及器官,引发狼疮性肾炎后,若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其恶化为肾衰竭速度很快,蒋萍萍等[1-2]在对多例LN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发现,SLE死亡病例中,30%以上是由于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的免疫抑制剂,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CTX冲击治疗LN逐渐被医学界广泛关注,许进雄[3]认为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副反应率,是其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1?LN治疗现状 在SLE患者中,肾累及的机率很高,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陈山源等[4-6]对SLE的病理及诊断研究中发现,该病累及严重的患者会出现LN病理学特征:肾脏组织内存在大量免疫复合物、补体、炎症细胞等沉积,肾单位遭到破坏,形成晚期纤维化。因此,梁春红[7]认为,治疗LN的重点为减轻肾脏炎症、修复肾脏功能和避免或减缓其肾衰竭进程。20世纪60年代,医学界多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对LN进行治疗,疗效较为可观,但何庆南[8]的研究表明,激素治疗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出现,且无法有效减缓肾衰竭进程,因此,70年代初有人提出了CTX治疗手段,经张延等[9]不断优化与改善,该疗法短期效果明显,副作用率低,至今仍为临床LN治疗的首要方法。 2?CTX冲击疗法介绍 2.1?CTX的药理作用 CTX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烷化免疫抑制剂,合成原料为氮芥与磷酸胺基,在临床免疫抑制方面应用广泛。原型CTX并无细胞毒作用,但在生物体内,肝微粒体酶和细胞色素P-450可将其氧化裂解为醛磷酰胺(Aldophosphamide),经血液循环到达细胞后,醛磷酰胺可进一步分解为具有高细胞毒和烷化作用的磷酰胺氮芥,可与分裂旺盛细胞的DNA形成烷化交叉连接,作用于细胞分裂的S期和G2期,是一种影响核酸的复制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使细胞分裂受到阻滞。吴小川[10]在对LN的病理分型治疗中发现,CTX对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影响不大,对免疫细胞有较大的影响:(1)前期可显著降低B淋巴细胞的数量,中后期同时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2)抑制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的母细胞转化;(3)降低体内免疫球蛋白指标。 2.2?CTX冲击治疗的优势 按照左正才等[11]制定CTX冲击治疗方案,每隔一定时间给予CTX静脉注射:(1)小剂量:400 mg/次,1次/2周,持续3个月后减少为1次/4周;(2)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分析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10T09:32:04.44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2期作者:金艳芝 [导读]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少,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肾脏风湿内科 654399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少,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环磷酰胺;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20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湿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年龄也在逐渐小龄化,风湿免疫类疾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类的疾病,是一种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慢性疾病[1]。环磷酰胺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本文针对风湿免疫类疾病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为以后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现在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3.4±1.6)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为3~9年,平均病程为(4.8±1.9)年。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使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每半月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0mg,持续静脉滴注6个月,然后每两个月继续静脉滴注600mg,同时使用相应的抗炎药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并且使用泼尼松进行基础治疗,根据患者身体和病情的发展维持一定的剂量长期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进行记录[2]。 对照组使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参照观察组的疗法和用量维持长期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中进行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有效,患者症状无好转,有明显不良反应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5.0对全文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环磷酰胺的英文名称为CTX,在机体外起不到抗肿瘤,抗风湿的作用,进入体内后经肝脏的降解功能转化成醛磷酰胺,醛磷酰胺再次分解后作用于病毒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3]。因为环磷酰胺可以干扰DNA及RNA的功能,因此对于严重骨髓抑制的患者禁忌使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也禁用此药。临床广泛应用于风湿类疾病的治疗[4]。虽然很多对应治疗的药物在开发研制,但目前来说,环磷酰胺的冲击治疗效果相对是最好的。另外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价格合理,可以被广大患者和家属所接受。 环磷酰胺的冲击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通常被应用于治疗持续、难治的、系统性的风湿类的症状[5]。采用该方法的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能够减少激素对风湿疾病的治疗量。冲击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风湿类疾病一旦发病,患者会疼痛难忍,风湿类疾病容易侵犯关节,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关节肿胀,患者会有烧灼感,疼痛异常等临床症状。 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的资料,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分组治疗,对观察组的风湿免疫类疾病患者用环磷酰胺

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有哪些

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有哪些 不知道您可曾听说过出血性膀胱炎?至今应该还是会有人不知道的,那么就让为您普及一下小知识点吧。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出血性膀胱炎应该忌什么食?听好啦。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是不可以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的,以下还会进一步的为您详细说明。怎么样?是不是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呢,决定与大家一起探讨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案! 出血性膀胱炎简介 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并发症,常见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多因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盆腔高剂量照射引起的放射损伤所致,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外科中医学中医泌尿、男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5-7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氨苄西林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辣椒、原醋。猪肚,火腿,鸡肉,草鱼,鲢鱼 适宜食物 芦笋,猪蹄,鲈鱼,鳕鱼,青鱼 一、饮食

1、膀胱炎食疗方(以下仅供参考,具体需要询问医生): 1)玉米粥 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法:玉米渣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盐少许即成。空腹食用。 2)大麦粥 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3)竹叶粥 原料:鲜竹叶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许。

二、预防: 1)平日保持自身的清洁。 2)做爱前後若能排尿尽量排掉,不要有憋尿情况。 3)可尝试喝蔓越莓果汁,因为它具有减少细菌黏在泌尿道上的功效。 4)也可以大量喝水,以有效避免细菌入侵的可能性。 5)平时活动期间因保持每2-3个小时有一次的排尿习惯,此外更要注意添加维他命B群和乳酸菌等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可并发输尿管进行性狭窄、返流及随之发展的肾积水表现。 看了以上对这个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以及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方案,在护理过程中,耐心是首要的!赶紧动起你的双手,让出血性膀胱炎不在成为你的困惑!!最后,再啰嗦一下,患出血性膀胱炎的人忌食酸辣刺激性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CTX剂量以8—10mg/kg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在CTX 冲击前.中.后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结果2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2例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3例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减少,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好转结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是有效可行的方法,为取得满意的效果,护理工作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肾病症状;环磷酰胺;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①泼尼松是治疗肾脏疾病的首选药物,但部分患者应用后效果欠佳,选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并联合应用泼尼松,对于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较单一泼尼松效果好。我科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来收治2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泼尼松联合CTX冲击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做一报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8—52岁,病程3个月—5年。全组病例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②均为单纯应用泼尼松疗效不佳即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1.2冲击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激素联合CTX治疗,常规口服泼尼松 1mg/kg.d ,CTX以每月冲击一次,6次后改每3个月一次,总疗程2年,每次8—12mg/k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1—2周查白细胞,血小板1次,每次冲击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 1.3疗效判断标准实验室检查,尿蛋白持续转阴,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尿蛋白+~~++,临床症状缓解为有效,尿蛋白持续++~~+++,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3651498.html,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白敬恩魏云彪李宏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5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为观察组,31例患者单纯给予激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能够显著提高缓解率。 [关键词]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激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69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0-0080-03 Clinical efficacy of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BAI Jing'en WEI Yunbiao LI Ho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Lvli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xi Province, Lvliang 0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icacy of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cases with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27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and 31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hormone therapy alon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Remission rate of observation was 66.7%, which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Remission rate is improved with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Key words]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Hormone;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和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但是对于难治性肾病单纯使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环磷酰胺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除了抗肿瘤外,还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也用于肾病综合征以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2]。我院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症状及表现

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症状及表现 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是膀胱炎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 进一步恶化出现了这种疾病,对于这种疾病是急不得的,治疗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治疗方法要循序渐进,可能很多人对于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症状及表现还不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症状及表现吧。 1.膀胱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前者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症状既发生于晚间,又发生在白天,女性常见。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患者感到体弱无力,有低热,也可有高热,以及耻骨上不适和腰背痛。慢性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有时会出现头昏、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膀胱炎一般建议静脉输液治疗,如果炎症不是很重可以口服抗生素,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等等。

2.慢性膀胱炎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类似,但程度较轻,其特点是发病“慢”、炎症反应“轻”、病变部位“深”。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服或隐痛,有时会出现头昏、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 慢性膀胱炎的治疗弊端: 弊端一:传统疗法仅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无法导致炎症的真正病因所在。膀胱炎由多种原因引起,患者体质亦因人而异,膀胱炎的病因很多有化脓菌的感染;有因有结石、异物、肿瘤或阻塞性病变,甚至有由于神经系统疾病产生的排尿功能障碍等,如若不检测出准确的病因,治疗效果必大打折扣。 弊端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膀胱位置深入,一般口服药物很难到达内部病灶,同时外部渗透又几乎难以到达,导致治疗起来难尽人意。 弊端三:治疗手段单一,病毒早已“习以为常”。传统疗法中过分倚重抗生素等西药治疗,病菌产生抗药性,甚至发生突变,很难被药物杀灭。 弊端四:错误强调药物外力的作用。主张完全通过药物等外

环磷酰胺(说明)

【通用名】环磷酰胺 【规格】12片*2板/盒 【制造商】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 【适应症】本品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对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疗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均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口服每日2~4mg/kg,连用10~14天,休息1~2周重复。儿童常用量:口服每日2~6mg/kg,连用10~14天,休息1~2周重复。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低值在用药后1~2周,多在2~3周后恢复。对血小板影响较小。可影响肝功。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泌尿道反应: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蛋白尿,系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但环磷酰胺常规剂量应用时,其发生率较低。其他反应尚包括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紊乱、无精子或精子减少及肺纤维化等。禁忌症、抗癌药物,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有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或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性状】复方环磷酰胺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

【药理毒理】复方环磷酰胺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被肝脏或肿瘤 内存在的过量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变为活化作用型的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氮芥相似,与DNA 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的合成,也可干扰RNA的功能,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本品抗瘤谱广,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环磷酰胺口服易吸收,迅速分布全身,约1小时后 达血浆峰浓度,在肝脏转化释出磷酰胺氮芥,其代谢产物约50%与蛋白结合。静注后血浆半衰期4~6小时, 48小时内经肾脏排出50%~70%,其中68%为代谢产物,32%为原形。 【注意事项】复方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对尿路有刺激性,应用时应 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给予尿路保护剂美司钠。近年研究显示,提高药物剂量强度,能明显增加疗效,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当肝肾功能损害、骨髓转移或既往曾接受多程化放疗时,环磷酰胺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3。由于本品需在肝内活化,因此腔内给药无直接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有致突变、致畸胎作用,可造成胎儿死亡或先天畸形。妊娠 期妇女禁用。本品可在乳汁中排出,在开始用药时必须中止哺乳。【药物相互作用】环磷酰胺可使血清中假胆碱酯酶减少,使血清尿 酸水平增高,因此,与抗痛风药如别嘌呤醇、秋水仙碱、丙磺舒等同用时,应调整抗痛风药物的剂量。此外也加强了琥珀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使呼吸暂停延长。环磷酰胺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因而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比较 (x ?s ,mPa ·s ) 组别例数全血黏度高切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中切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 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黏度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237.6?1.3 6.0?1.3*9.2?1.57.1?0.9*12.9?1.8 9.0?1.8* 1.8?0.4 1.3?0.1*对照组23 7.4?1.37.1?1.0* 9.8?1.39.0?1.2* 13.0?2.012.5?2.1* 2.1?0.1 1.9?0.1* P 值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 参考文献1 鲁东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5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 志,2012,19(1):53. 2 胡晓懿.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2,18(9):138 140. 3 张弘,蔡柏蔷.第八届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纪要[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5(8):503 504. 4 王雁,杨义芳.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18(1):1 3. 5 邓晓琴,余琴,林红,等.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观察[J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11,10(3):178 180.6 蒲蓉,赖幼林.刺五加注射液对肺心病高勃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 响[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21(6):22 23.7 陈主初,郭恒怡,王树人,等.病理生理学[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1:157 160. (收稿日期:2014 09 13)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吴征 作者单位:418400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 【摘 要】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 月—2014年3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收治的NS 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NS 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环磷酰胺冲击;激素;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 R 6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 3296(2015)02C-0068-02 doi :10.15887/https://www.doczj.com/doc/b43651498.html,ki.13-1389/r.2015.06.043 肾病综合征(NS )常规激素治疗后效果较差,反复发作, 患者常无法耐受治疗[1]。环磷酰胺作为治疗NS 的首选药,在 患者体内被肝细胞微粒体羟化产生具有烷化功能的代谢产物, 具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2] 。本研究旨在观察环磷酰胺冲击疗 法联合激素治疗NS 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收治的NS 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7~61岁,平均(55.3?0.7)岁;病程(10.3? 2.4)个月。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8~60岁,平均(54.7?0.8)岁;病程(11.5? 3.0)个月。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WHO 关于 难治性NS 的诊断标准[3]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泼尼松、双嘧达莫、雷公藤多苷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12mg /kg 溶于0.9%氯化钠溶液200ml ,静脉滴注<2h ,给予水化20ml /kg ,1次/d ,共治疗1个月,累积量120mg /kg ;均在住院期间开始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完全缓解:24h 尿蛋白定量<200mg ,血清清蛋白>35g /L ,尿蛋白阴性,水肿消失,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恢复正常;(2)部分缓解:尿蛋白减少至+~++,24h 尿蛋白定量<1.0g ,血清清蛋白为25~35g / L ,生化指标基本正常;(3)无效:尿蛋白、血清清蛋白均无改变,血尿、水肿无缓解,生化指标出现加重。总缓解率=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研究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1-20T11:10:32.1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2期作者:高飞飞王 [导读] 风湿免疫疾病主要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等部位的疾病。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中图分类号】R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59-02 风湿免疫疾病主要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等部位的疾病,其中常见的主要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和关节的病变等[1]。由于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并且其病例变化十分复杂、病程迁延,因此临床上的治疗存在很大难度。本研究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45~76岁,平均年龄(59.64±4.16)岁,患者的病程在3~11年,平均病程(6.25±1.14)年。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7例,患者的年龄在46~78岁,平均年龄(59.85±54.27)岁,患者的病程在4~12年,平均病程(6.59±1.0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按照200㎎/次,2次/d的标准服用羟氯喹,按照10㎎/次,2次/d的标准服用醋酸泼尼松,在此基础上按照12.5㎎/次的标准服用甲氨蝶呤,每7d服用1次。 试验组采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方式,其中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将400㎎环玲酰胺加入2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注射,每2d注射1次,在治疗20d后调整为没7d注射1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临床症状指标主要有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技术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其治疗难度一般较大,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根据临床上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明显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和晨僵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主要是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其中甲氨蝶呤是一种抗风湿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球导致的炎性活动,让患者骨骼受到的损害得到有效的控制[3]。但根据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情况,患者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时必须要长时间服药,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但在患者长时间服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使用环磷酰胺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风湿免疫疾病活动,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同时,使用环磷酰胺治疗时能降低患者的激素用量,改变因长时间用药而产生的耐药性,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研究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文,张晓立,沈思钰,蔡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规范探讨[J].安徽医药,2014,07:1205-1208. [2]黄艾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75-76. [3]王利.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28:27-28.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经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的疗效分析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经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32例,对比同时期20例常规保守止血治疗患者。治疗一年后,以尿常规检测红细胞下降到(+/HP)为有效。结果:膀胱透明质酸钠组,28例有效,有效率87.5%,17例伴尿路刺激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8例有效,有效率40%。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重复性强,尤其适用于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对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建议先行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后,再开始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 关键词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bladder perfusion sodium hyaluron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 Methods: Using bladder perfusion hyaluronic acid sodium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 32 cases, compared with 20 patients with routine conservative hemostatic treatment. Treatment after one year, in the routine urine test red blood cells decreased to (+ / HP) was effective. Resulis: Sodium hyaluronate infusion group, 28 cases were effective, effective rate was 87.5% , 17 cases with urinary irritation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8 cas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effective. effective rate was 40%. Conclusion: bladder perfusion hyaluronic acid sodium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non-toxic side effects, strong repeatability,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urinary irritation symptom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morrhagic cystitis, advice first to transurethral bladder electric bright hemostatic, then start sodium hyaluronate infusion treatment. Keywords Hemorrhagic radiation cystitis Hyaluronic acid sodium Bladder perfusion 1 资料与方法 1.1 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诊断入选标准 ①盆腔肿瘤患者有膀胱区放射治疗史。②以肉眼血尿为主,大部分可见血块排出,血块堵塞时有排尿困难、腹痛腹胀。可伴尿急尿痛症状。③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3+/HP以上,白细胞0~+/HP。④膀胱镜检查见三角区和两侧壁膀胱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血管扩张、迂曲,可见散在的活动性出血点以及部分黏膜溃疡坏死,必要时做活检排除肿瘤。 1.2临床资料 2004~2012年收治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52例,宫颈癌术后42例,直肠癌术后7例,前列腺癌术后3例;男性8例,女性44例;年龄48~78岁,平均65±8.3岁;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13例。放疗结束后出现血尿最短2周,最长9年,平均2.3±0.9年。血红蛋白57.0~122.0g/L;17例患者有严重的尿路刺激症状;4例患者有膀胱大出血、血块堵塞;凝血功能均基本正常。 1.3 治疗方法:20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予止血、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必要

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观察及护理

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为进 一步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例治疗前进行过膀胱灌注、药物、电灼治疗,但疗效欠佳的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 15~40 次。结 果血尿完全消失15例,转为镜下血尿2例,仍有肉眼血尿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1 例。结论高压氧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护理计 划和护理措施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关键词】高压氧;出血性 放射性膀胱炎;护理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大 多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反复肉眼血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发生膀胱大出血,严重时能危及生命[1]。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高压氧治疗放射 性膀胱炎经济、有效。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组织给氧,可刺激组织血管生成、白细 胞活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合成,促进组织再生。2017~2019 年我科采 用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 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年龄42~70岁,平均54岁。原发病为宫颈癌14 例,均为女性;,前列腺癌2例、直肠癌2例,均为男性。本组病例均经检查证实无 肿瘤复发和膀胱恶性病变,诊断为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1.2治疗方法 18例患者 均在常规治疗后多次复发的情况下采用高压氧联合抗炎及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同 时行高压氧治疗:0.2 MPa,每次 90 min,每日1次,10 d一个疗程。血尿停止 后继续 2~3个疗程。 1.3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经高压氧治疗,血尿完全消失15例,膀胱镜检,膀胱粘膜正常,随访12 ~24个月未见复发;转为镜下血尿 2 例;1 例仍 有肉眼血尿,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18例患者均无与高压氧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恐惧感,增 强抗病信心[2]。多数患者的焦虑及紧张不安情绪源自担心肿瘤复发,应加强心理疏导,与医生配合,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出血为放疗后并发症,并非肿瘤 复发,从而解除其顾虑。 2.2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入舱前向患者介绍高压氧治疗的 相关知识,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做好防治气压伤的宣教工作,减轻患者的心 理压力[3]。高压氧治疗加压过程中,通过对讲监视系统严密观察患者的动作、表情,提醒患者做张口吞咽鼓气、口香糖咀嚼等动作,促进耳咽管开张。减压过程中严禁 屏气,防止肺气压伤。出舱后注意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再次询问有无不适感受,如 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其回病房观察或做必要处置。放 射性膀胱炎出血较多时容易导致贫血、血容量不足,甚至晕厥、休克,护士应严 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3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坚持做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 以保证其疗效。向病人介绍高压氧治疗成功的案例,强调患者病情的好转,帮助患 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坚持完成治疗。 3讨论放射性膀胱炎会导致患者因膀胱内 血凝块造成尿道阻塞,从而致使排尿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高压氧治疗会 帮助患者神经血管再生以及通过血管收缩来控制出血,提高患者免疫力[4]。高压 氧治疗通过提高病灶组织氧分压、氧含量和氧储备,能有效改善放射性损伤病灶组 织氧的供应,从而刺激组织血管生成、白细胞活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合成,促进细胞修复、溃疡愈合。抑制细菌生长、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抑菌能力,加速 继发性感染的控制和坏死组织的清除。营养及修复功能支配逼尿肌的神经,明显缓 解因放疗而造成的膀胱刺激症状。此外,高压氧治疗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患者膀 胱的功能、结构都不会受到较大影响[5]。总之,高压氧治疗是治疗放射性出血性 膀胱炎有效方法,且副作用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

文章编号(A rticle I D):1009-2137(2010)04-1007-06 论著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 马向娟,任汉云,邱志祥,岑溪南,欧晋平,王文生,许蔚林,王莉红, 董玉君,孙玉华,李渊,尹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34 摘要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的相关因素。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3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18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 SCT)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移植后180天为随访终点,对全部188例患者和其中150例异基因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o x回归模型分析与HC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188例H SCT患者中,HC发生率为27.12%(51/18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性RR =1.673,p=0.076)、异基因HSCT(RR=1.848,p=0.061)与HC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异基因H SCT是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R=4.508,p=0.037)。!异基因H SCT的患者HC发生率32.67%(49/150),其中?-#级HC发生率28.00%(42/150)。单因素分析提示,单倍体相合或非血缘供者(RR2.444,p=0.018)、尿巨细胞病毒(CM V)阳性(RR2.059,p=0.021)及血、尿CM V同时阳性(RR2.497,p=0.003)是?-#级HC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中年龄26-40岁(与?25岁或%41岁相比,RR0.454,p=0.056)、预处理方案含氟达拉滨(F lu)(RR=0.504,p=0.059)、TB I(RR0.185,p=0.095)的患者?-#级的HC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预处理应用环磷酰胺(RR2.015,p=0.063)、使用抗人胸腺球蛋白(ATG)(RR2.343,p=0.054)、合并血CM V阳性(RR2. 123,p=0.088)时?-#级HC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CM V同时阳性(RR2.269,p=0. 008)、预处理未使用F lu(RR=2.106,p=0.040)是?-#级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A TG(RR=2.154,p =0.083)的患者?-#级HC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HC发生率高,血、尿CM V同时阳性、预处理中未使用F lu是?-#级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A TG后?-#级HC发生有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危险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 中图分类号 R457.7;R694.3文献标识码 A Inci dence and R isk Factors of H e morrhagic Cystitis after H e m atopoietic Ste m Cell Transplantation MA X iang Juan,REN H an Y un,Q I U Zhi X iang,CEN X i N an,OU Jin P ing,WANG W e n Sheng, XU W ei L i n,WANG Li H ong,DONG Yu Jun,SUN Yu H ua,LI Yuan,YI N Yue D epart m en t o fH e m atology,P eki ng Un i ver sit y F irstH os p ital,Beiji ng10034,Ch i n a C orres pond i n g Author:REN Han Yun,P ro fessor.Tel:(010)83575082.E m ail:renhy0813@163.co m Abstract T he ai m o f t h is st udy w as to ana lyze the r is k facto rs o f he m o rrhag ic cy stitis(HC)after he m atopo i e ti c ste m ce ll transplan tati on(H SCT).T he data o f188transplan t pati ents trea ted from Jul y2003to A ug ust2009i n Pek i ng U n i v ersity F irstH o s p ita lw ere st udied.T he pa tients w ere fo ll ow ed up t o180day s after H SCT.C li n ica l reco rds of the to tal188case s and the150cases unde r w ent a ll og ene ic H SCT out o f188cases w ere ana l y zed by using a Co x reg ressi o n m ode l re s pective l y.The results i nd ica ted as fo ll ow s:(1)51o f188patien ts dev eloped HC(27.12%).U n i v ar i a t e analy sis show ed tha t sex(m a l e RR=1.673,p=0.076),a llogeneic HSCT(RR=1.848,p=0.061)w e re re lated to HC, and a llog ene i c HSCT(RR=4.508,p=0.037)w a s the i ndependent r is k facto r fo r HC by m u ltiva riate ana l y sis.(2)HC o ccurred i n32.67%(49/150)patientsw ho underw ent all o gene ic HSCT,w ith42ca s e s o f g rade?-#HC(28.00%). Fo r the i nc i dence o f g rade?-#HC,un i v ar i a tive analy sis revea l ed m is m ac t hed related dono r/m atched unre lated dono r(RR2.444,p=0.018),CM V v irur i a(RR2.059,p=0.021)and CM V po siti v e i n seru m and uri ne at t he sa m e ti m e(RR2.497,p=0.003)w ere r is k fac t o rs.T he fo llow i ng facto rs,as conditioni ng w ith F l udarab i ne(F l u)(RR 0.504,p=0.059)and TB I(RR0.185,p=0.095),w ere ass o c i a t ed w ith a decreased tendency o f?-#HC a t age o f 26-40(com pared w ith ag e?25o r%41,RR0.454,p=0.056).Som e o ther s,a s co nd ition i ng w ith CTX(RR2.015, p=0.063),the appli cati o n o f A TG(RR2.343,p=0.054)and C M V v irem i a(RR2.123,p=0.088),w ere asso ciated 通讯作者:任汉云,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10)83575082.E m ai:l renhy0813@https://www.doczj.com/doc/b43651498.html, 2010-03-02收稿;2010-05-15接受 1007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 l o f Expe ri m enta l He m a to log y2010;18(4):1007-10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