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心(期末复习)

社心(期末复习)

社心(期末复习)
社心(期末复习)

社心复习资料

1.阿伦森关于神会心理学的界定(了解)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探讨人们的想法、感觉和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对于当各种不同的影响在个人内心彼此发生冲突时会产生何种结果特别感兴趣。

社会心理学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1)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环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

(2)除了重视人们如何理解社会环境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还特别注意那些理解的根源;(3)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科学

2.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学科(了解)

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犯罪学、民族学、文化学

3.社会心理学确立时的特点(了解)

特点:社会分析学阶段,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4.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F?H?奥尔波特于1916——1919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其实验成果《社会心理学》(1924)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对社会心理学的界定:“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5.社心的三类研究取向、代表人物、研究特点、研究方法(重点)

①心理学研究取向

代表人物:F.奥尔波特特点:注重个人的品质、强化学习以及简单的刺激特征。

方法:实验室的控制性实验

②社会学的研究取向

代表人物:罗森伯格、埃尔伍德特点:注重群体互动,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群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互动,并进而达到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

方法:问卷法、访谈法

③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代表人物:杨中芳、杨国枢特点:是以文化因素入手探索的对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

方法: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问卷及访谈、民意测验、个人生活是研究、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等)

5.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45页)

(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5)自我强化

6.自我知觉的二元性(了解)

威廉?詹姆士,“自我知觉的二元性”

第一,“已知”的我或“宾我”,即“自我概念”;

第二,“知悉者”或“主我”,即“自我觉知”

7.自我的功能

①、自我的组织功能:

(1)“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2)“自我图式”:即一种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在人们看待他人时,自我图式会充当放大镜的角色。②、自我规范、管理功能:

“自我规范资源模式”:人们能够投入到自我控制中的能量有限;在一项任务上花费能量就会对花在另一项任务上的能量产生限制。

8.自我规范资源模式(背)

“自我规范资源模式”:人们能够投入到自我控制中的能量有限;在一项任务上花费能量就会对花在另一项任务上的能量产生限制。

9.探索自我的几种方式(重点)

①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②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③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10..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了解)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就是冬季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或低于这个水平,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11.成就动机的几个理论和代表者(了解)

(一)美国心理学家 Murn (莫里)

1938年,提出人具有“成就需要”的概念。

Murn创造了主题统觉测验,这个测验反映了一个人的抱负水平。

(二)麦克莱伦:

成就动机是一种习得的、可以改变的特征,观念的现代化比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更重要,观念的现代化是成就动机的重要核心。

两个主要发现: 1、由于社会背景不同,儿童的社会化程度不同。

2、促进成就动机的气氛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

(三)J. W. 阿特金逊:

“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某些社会行为的倾向是由三个变量来决定的,即动机的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诱因价值三者的乘积来决定。

由这三个变量决定我们行为时决定了两种倾向: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

12.自动化思维有几种,控制性思维的几个表现(了解)

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

(一)基于图式的自动化思维

(二)心理策略与捷径

控制性思维(controlled thinking):一种有意识、有意图目的、自发的和需要努力的思维。

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

(一)自动化相信,控制性怀疑

(二)思考抑制和讽刺过程

(三)在心理上改变过去:反事实推理

13.印象形成的几个效应(了解、根据例子、判断是那种)

①首因效应与第一效应:在与人接触进行认知时,首先被反映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重要作用,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面的信息就不太重视,这就是首因现象

②近因效应:两种信息之间插入无关的事情,则后来的信息对形成印象有较大的影响。

③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在认知中人们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特性上,也就是从所知觉的特性堆到未知觉的特点,从局部信息形成全体印象

④定势效应和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在头脑中存在对某一类人的固定看法来认知他人。

⑤投射效应:在认知者对别人形成印象是,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

14.归因理论(了解)

(一)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 )的理论

1、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就是二分法:

(1)内部归因,即认为行为的原因与行为者自身有关——人格、态度或个性——也就是内向地解释行为者的行为起因;

(2)外部归因,即认为行为者的行为原因是当时的情境作用结果。

(二)B ?维纳的理论

维纳根据原因的内外性、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四个范畴,认为最重要、最典型的几个归因控制点是:

(三)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 )的理论

共变模式(covariation model )理论,认为人们会检视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各种行为案例来做出行为的归因。

15. 归因偏差及其原因(重点)

(一)一致性偏见

定义:又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即在解释别人的行为原因时,高估内在的性格因素,低估情境因素的倾向。

产生的原因: (1)知觉显著性在一致性偏见中的角色; (2)归因的两阶段过程。

(二)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定义:即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却更加着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

产生的原因:(1)重返知觉显著性;(2)信息可得性在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中的角色

(三)自利归因

定义:是指将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 产生的原因:(1)与维护自尊有关,即使必须改变想法或信念,扭曲事实;

(2)与我们如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关;

(3)与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

(四)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16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背) 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 ):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17 .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重点)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完成、提出

(一)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non-fitting )关系时,认知的主体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与行 运 气 努 力 不稳定 工作难度

能 力 稳 定 外在的 内在的 支配原因 稳定性

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的条件

(1)违背逻辑(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层次的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三)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18.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了解)

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研究: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

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盖洛普民意测验

态度何时预测行为 : (一)预测自发行为态度的可接近性高的人,其态度和行为总是高度一致的,而可接近程度低的人,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相对就低。

(二)预测有意行为

19.态度如何预测有意义行为(了解)

当人们有时间去思考他们即将做出的行为时,最好的预测方法是考察他们的意向,而意向又由三个因素决定: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到的控制感。

1、指向行为的态度:指人们对行为的特定态度而不是一般性态度。

2、主观规范: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信念。

3、知觉到的控制感:人们认为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容易程度。

20 .态度三阶段论(了解)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

1、依从(服从和模仿):模仿是自愿的,自觉或不自觉从对象习得的态度。服从是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意志而形成和改变态度。二者的态度的形成和改变都是不稳定的,表面的。

2、认同:此过程不是被迫的或自觉地过程,而是一种不自觉起作用的心理过程

3、内化:接受他人的看法、观点、意见,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的哟有机成分。此阶段态度比较稳定,不宜再改变.

21. 从众及其产生原因(了解)

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从众的原因:

(一)信息性社会影响: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即行为参照

何为信息性社会影响: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时,这种影响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景的解释比自己的解释更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

(二)规范性社会影响:希望被接受的需要

何为规范性社会影响:就是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喜爱而从众,这时他人的影响就称为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类从众会导致人们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22 .服从及其影响因素

服从: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背)

影响因素: 1、他人的支持

2、行为后果的反馈

3、个性因素

23 .人际交往:动态的角度说,它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

(背)静态的角度说,它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24.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途径:

(一)印刻

印刻现象最初由著名动物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洛伦兹(K. Lorentz,1935)发现的。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称作印刻。(二)本能

(三)条件作用:条件学习

条件作用是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四)不同交往需要形成途径的协同

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三条途径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印刻的作用在于促使人出生后很快的与人建立依恋关系

(2)与本能需要有关的经验所影响的,是人们以后同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3)条件作用是最主要途径,它可使人们建立各种适应不同环境要求的交往需要和人际关系,使人表现出灵活性。

25 .人际空间距离

人际空间需要

人与人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直接反应彼此相互接纳的水平。

影响人们自我空间大小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空间内人员密度

人际距离与沟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每种距离都有近范围与远范围之分。(171页)

26 人际吸引的几个条件

一、时空接近效应:

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指出,吸引和接近原则不仅仅取决于物理距离也取决于“功能距离”。接近效应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熟悉度或曝光效应:我们暴露在某一剌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二、个性特征(自己补充)

1、个人的才能: 犯错误效应

2、外表的吸引力:

3、个性品质:

三、相似与互补

1、相似:(1)观点和人格

(2)人际风格

(3)兴趣和经验

2、互补(一个大刀阔斧的工作领导,喜欢找一个老成稳重的搭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