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电大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测验复习资料

东方电大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测验复习资料

东方电大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测验复习资料
东方电大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测验复习资料

东方电大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测验复习资料

————————————————————————————————作者:————————————————————————————————日期:

广州电大东方分校2011年秋(本加专)《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答案附后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4、直到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7、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8、选举权和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A.封建 B.奴隶 C.资本主义 D.原始

2.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A.研究方法的改变 B.研究内容的丰富 C.研究内容的变迁 D.研究重点的变化

3.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4.政治权利的特性主要体现在( )。

A.权威性 B.支配性

C.强制性 D.扩张性 E、排他性

5.(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6.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的有( )。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

C.多元精英模式 D. 马克思主义模式

7.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

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

8.社团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

A.社区性团体 B.制度性团体

C. 协会性团体 D.集中性团体

9.政党以其( )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方针 D.意识形态

C.政策 D.理论纲领

lO.下列权利属于第三代“权利”的是( )和受教育权利等权利。

A.少数民族语言权 B.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

C. 民族自治权 D.受教育权利

11.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

A.政治妥协 B.政治改良

C. 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12.根据政治文化的( )来划分,可以把文化划分为同质文化、极端文化和多元文化。

A.分布状态 B.文化特性 C.现代标准 D.传统标准

13.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 )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 伙伴关系 D.协商

14.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 )作为其基础。

A.机会平等 B.个人责任

C.公民和社区动员 D.自治

15.新闻舆论的监督方式主要有( )等舆论形式。

A.调查 B.报道 C.评论 D.批评

16.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 )。

A.秩序原则 B.自由原则 C.平等原则 D.宽容和理性精神

17.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 )的过程。

A.知识 D.规范 C.价值 D.规则

18.就其行为方式来说,政治参与常见的和主要的方式有( )和政治冷漠。 A.政治结社 B.政治表达 C.政治接触 D.政治投票

19.古希腊时期的( )等人都把民主视为“暴民政治”或“愚民政治”。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格拉底

20.( )等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A.人民主权学说 B.社会契约理论

C.自然法理论 D.人权思想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政治-------

2、权力---------

3、政治改革-------

18、政治参与-------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2.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的内容。

4.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儒家

2、国家政权

3、法家

4、马克思主义

5、社会价值

6、分权制衡

7、个人8、罢免权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AC 3、B 4.ABCDE 5.D

6.ABCD 7.ABCD 8.ABC 9.ABCD 10.ABC

11.D 12.A 13.ABCD 14.ABC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 2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18、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

(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

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3、简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的内容。/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应看到,某些基本权利的细化和实施上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宪政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阶段,而应当在各种普通立法中体现基本权利;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真正作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法律化、制度化,体现出政治文明的内在题旨。另外,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和质询制度以及人民代表的构成、职权也是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人资格的逐步开放、罢免提议条件的逐步放底,是当前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步骤。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宪政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4、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五、论述题(20分)试述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具体说来,公民权利属于社会领域,是私域的范畴,它以公民个人为本位,强调的是公民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利益分配中应有的资格,政治权力则属于国家领域,是公域的范畴,是国家拥有的统治和管理社会成员的强制性力量。因此,对权利与权力进行划分首先意味着权利的领域变成权力的边界,意味着国家权力不得任意侵入公民权利的领地,“权利乃国家权力止步之处”,这就在消极的意义上构成了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它使得国家权力不可能是全能的、为所欲为的,它在行使中必须尊重公民权利的完整与独立存在。为此,必须分配给社会领域广泛的权利,以增强抗衡权力的强度;必须优化权利的内容和结构,建立和健全与权力结构相平衡的权利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权利救济的机制,提高公民的普遍权利意识。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国家和政府的产生必须经过社会成员的授权,是公民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的整体利益才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组成政府,以便让政府执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来为自己利益服务。政府权力本身并无独立意义和终极价值,它既然产生于社会权利,也就必须以社会权利为其终极目的和归宿。这就从根本上构成了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具体来说,一是政府是由公民运用自己的选举权利定期选举出来的,政府的公共权力也是由公民在这种选举过程中通过授权的方式而获得的,而如果这个政府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使命,公民又可以运用自己的罢免权利剥夺其公共权力,这就从权力的来源上对权力做了强有力的约束。二是公民在授权和组织政府之后也不会放弃对政府的监督和控制,他们还可以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中保留给社会的诸种权利,比如游行示威、批评建议乃至复决创制等权利来继续对政府权力的运行施加影响。有必要指出的是,公民对权力的委托,并不等于公民对权力的丧失。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正因为如此,公民可以而且应当时刻以主权者的身份,关注政府对治权的行使情况,并利用撤销决定、制止行为、否决议案等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再加上前面所讲的选举权利和罢免权利这两个杀手锏,使得政府在

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恪尽职守而不能越雷池一步。

(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就象卢梭指出的那样,“人民的力量只有集中起来才能行动,如果分散开来,它就会消灭,正如洒在地面上的火药的作用,只能是星星点点地燃烧罢了。”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在这里特别是新闻舆论被公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地监督和防止权力腐化的“第四种权力”,新闻媒体一手握威力无边的传播利器,一手执公民言论自由的坚厚盾牌,对权力主体采取紧迫盯人式的监督,虽然它本身不具有法定制裁力,但却具有进行社会动员和号召的实际能力,因此舆论监督对权力主体是一种无形然而有效的约束。通过组织的建立和新闻媒介的作用,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作用获得了强有力的物质载体支持,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张力。

(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具体来讲,首先,在权力的来源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以及中央与地方两个层次的权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公民的授权,这无疑能增强其在各自权力地位上的平等性与监督过程中的独立性,因为既然都来自于公民的授权,自然就不存在应该向对方意志屈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权力牵制、相互监督时享有充分的政治合法性支持。其次,在权力的利益立场上,也使得权力主体之间有着监督制约对方的内在驱动力,各个权力主体会考虑到自己的权力若要继续存在就必须继续服从公民的要求、满足公民的利益需要从而得到公民的继续信任和授权,这对于横向分权的三权机关是如此,对于纵向分权的中央与地方机关也是同样如此。因此,各个权力机关之间的彼此警惕、相互牵制并不是出自道德上的良知,而是出自主动履行监督职责、竞相满足公民期望从而存续自我权力的动机,恰恰是这一点给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监督制约注入了永续不绝的动力源泉。

电大英语网考统考真题题库及答案完美版)

真题一 一、交际英语 1、- Hello, I'm David Chen. Nice to meet you. - _______ A:Are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C:Yes. D:Very nice. 答案: B 2、-- Happy birthday to you! -- _______________ A:Happy birthday to you! B:I am very glad. C:That's all right. D:Thank you. 答案: D 3、- Mr. Jones, this is Sean, an English teacher from the United States. - ______________ A:What can I do for you?

B:Nice to meet you. C:Please keep in touch. D: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答案: B 4、- I'm sorry. I lost the key. - ________ A:Well, it's OK. B:No, it's all right. C:You are welcome. D:You are wrong. 答案: A 5、- Could I speak to Don Watkins, please? - ________ A:Speaking, please. B:Oh, how are you? C:I'm listening. D:I'm Don.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 1、 Snowflakes look like white stars falling from the sky. But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snow has looked red, green,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监督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2011-2 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考试 监督学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公民监督的特征包括( ABCD )。 A.广泛性 B.基础性 C直接性 D.多样性 2.社会监督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ABCD )。 A.自觉性 B.民主性 C全面性 D.间接性 3.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具有如下新特点(BCD A.实时性B.广泛性 C.交互性D.-定的隐蔽性 4.民主党派监督在方法上讲究( BCD)。 A.前瞻性B.科学性 C.代表性D.建设性 5.我国的权力监督主要包括( ACD )。 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监督 C.行政机关的监督 D.司法机关的监督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6.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

批准逮、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7.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8.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零 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__纠正__活动。 9.权力的__相对__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 无所谓权力。 10.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 11.人民政协的监督实质上是一种有组织地反映__统一战线__ 各方面的意见的民j 监督。 12.人民政协通过--视察----- 、检查等途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创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13.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_公民___监督、舆论监督。 14.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人民性、__公开性__ 、及时性、广泛性、快捷性等特征的一种利会监督。 15.我国的信访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参与类、求决类和--诉讼---类。 16.一《美洲反腐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边反腐败条约,对预防贪污腐赠

电大民法学考试资料补修

.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补修) 2012-06-05 16:02:36| 分类:开本形成性考核册 《民法学》(1)(2)补修课作业评讲(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 2、( A )首次将诚实信用原则提升到了民法基本原则的地位,从而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 A.1907年《瑞士民法典》 B.1908年《瑞士民法典》 C.1804年《法国民法典》 D.1805年《法国民法典》 3、( A )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A.平等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4、( D )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力必须正当善意,不得专以损害他人和社会为目的。 A.公序良俗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公平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称为( B )。 A.民事法律事件 B.民事法律事实 C.民事法律行为 D.民事法律后果 6、跟谁缔结合同,缔结什么样的合同第三人都不得干涉,这体现的是( B )。 A.公平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7、签订合同时如实告知对方对其不利的事项,提醒对方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体现的是( A )。 A.诚实信用原则 B.公平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 D.意思自治原则 8、我国的民商事法律体系以( A )为基础。 A.《民法通则》

B.《侵权责任法》 C.《合同法》 D.《物权法》 9、罗马法指的是从公元前罗马国家产生时至公元后( B )以前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 A.4世纪 B.5世纪 C.6世纪 D.7世纪 10、人身关系指的是( C )。 A.人格关系 B.身份关系 C.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D.人格关系或身份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题,共20分) 1、以下关于民法涵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民法是私法 B.民法是实体法 C.民法是权利法 D.民法是义务法 2、法国民法典确立了19世纪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BCD )。 A.诚实信用 B.所有权绝对 C.契约自由 D.过错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BD )。 A.主体 B.客体 C.权利 D.容 4、在现代社会中,以下属于财产的是( ABC )。 A.土地 B.矿藏 C.知识产权 D.劳动力 5、以下属于自然人人格的包括( ABCD )。 A.身体 B.生命 C.健康 D.肖像 三、简答题 1、简述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区别。 答:(1)财产关系以财产为客体;人身关系以主体的人身为其发生和存在的基础。 (2)财产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容;人身关系则具有非财产性,其人格与身份不能估价。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开放英语题题库及答案

开放英语(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答案 选择题请在在选项上画√ 1、请自我评估一下目前的英语基础 你是否掌握了本课程作为起点要求的 600基础词汇:是否√ 2、你现有的词汇量约为 -:500词,熟练使用的词汇约为:300 3、请写出你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人称代词、冠词、一般现在时、词类、 there be的句型等的用法。 下面提供一些英语学习的方法, 供你参考。但请注意,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 必须要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大量而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根据实际选择行当的方法用√表示 1、把英语当成获取信息、交流的工具,让英语派上用场,也让自己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 2、每周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 帮助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 完成学习任务 . 3、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学习英语,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4、记忆单词时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 , 而是通过例句来记住它的含义 \搭配 , 并试着用它造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5、学习新单词时注意它的词性及其变化形式。例如,名词要区分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如果是可数名词,还要了解它的复数形式;动词要分清是及物,还是不及物,以及它的各种变化形式(单数第三人称的变化形式; ing 形式等等。

6、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时注意把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的联系起来,并进行归纳总结,加深理解。 7、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如小说、幽默故事等,以保证有足够的动力坚持下去。 8、看到好的的句子就把它摘抄下来,反复诵读。 9、先跟读音内容,尽量模仿其语音语调,然后再不跟录音自己大声朗读。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与原录音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差距。 10选择一些难度适当的听力材料反复听然后进行听力练习,争取做到一字不漏。 11、营造听力的语言环境,如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坚持每天都有语音输入, 锻炼自己的听力。 12、学完一篇课文后,将其译为汉语,然后不看原文再将汉语译文口译回英文,这样既作了复述练习, 又作了口语练习, 同时还发掘出一些学习课文时容易忽略的地道的英语用法。 13、经常选择身边非常熟悉的人或事物,用英语进行讲述。 14、说英语的时候不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完全正确, 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要表达的意思上。 15、经常使用英英字典。 16、经常用英语记述一些身边发生的事情。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写在这里和大家共享。 认真预习和巩固复习,加强听、说、读、写训练,经常上网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1、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Parent photo bus life half child woman tooth

电大监督学综合测试五

综合练习五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监督2.特约监督员制度3.社团监督 4. 公民监督 5. 舆论监督 6.信访7.网络舆论监督8. 政府道德署9. 美国独立检察官 10. 行政交谈11. 国民请求监察制度 二、填空题 1、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监督、舆论监督。 2. 舆论是()思想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3. 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人民性、()、及时性、广泛性、快捷性等特征的一种社会监督。 4. 我国的信访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参与类、求决类和()类。 5. 举报是指公民、()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当面举报等形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6.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有关国家机关陈述、申辩理由,并提出改正、撤销该行为或者赔偿损害的请求。 7.()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向有关国家机关告发和揭露。 8.《经合组织反对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公共官员公约》是()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全球性关于反腐败的公约,被认为是消除国际行贿的一个重大举措。 9.()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边反腐败条约,对预防贪污腐败行为规定得十分详细。 10.()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 11.()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12.瑞典的专职监察机关设在议会,监督官称为()。 13.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一般从具有杰出法律知识和秉性正直、社会威望较高的无党派人士中选出,只有()有权罢免监察专员。 14. 德国联邦议院不但有立法权和重大决策的审批权,还有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的职能。 15.德国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检察官们在调查案件时,首先考虑挽回(),再考虑如何处理违法者。

电大法学专科《民法学(2)》期末复习资料

电大法学专科《民法学(2)》期末考试辅导资料 第十五章债权概述 一、债的概念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债的主要特征主要有: 1.债的主体的特定性。 2.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 3.债的客体为给付。 4.债可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第十六章合同总论 一、合同的概念、特征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由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协议。 二、合同的分类 1.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 合同可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2.根据当事人一方从对方取得利益有无代价, 合同可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须具备特定的方式,合 同可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三、合同的订立 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1)要约 (2)承诺 2.订立合同中的竞争程序 (1)招标投标 (2)拍卖 3.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诚信、合法原则 (2)平等自愿原则 (3)协商一致原则 4.合同的成立 (1)合同成立的条件 (2)合同的成立时间 (3)合同成立的地点 四、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1.合同的内容 (1)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 (2)合同的提示条款 2.合同的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3)其他形式 五、合同的效力 1.合同效力的概念 2.合同生效的条件 3.效力未定合同 4.可撤消合同 5.无效合同 6.无效合同和被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 六、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含义 2.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3.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程序 4.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后果 七、合同的解释 1. 合同的解释的概念和意义 2. 合同的解释的规则 (1)文义解释规则 (2)整体解释规则 (3)目的解释规则 (4)习惯解释规则 (5)不利于条款拟定者的解释规则 第十七章合同分论 一、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1.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买卖合同当事人的主要权利义务 3.买卖标的物意外灭失风险的负担和利益承 受 4.分批交货的买卖 5.分期付款的买卖 6.凭样品买卖 7.试用买卖 二、转让财产使用权的合同 三、借款与存款合同 四、合伙合同和联营合同 五、完成工作成果合同 六、提供劳务合同 七、技术合同 八、保险合同 第十八章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概念;掌握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及其效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不当得利之债

2020电大学士学位英语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必考重点【最新精编已排版

A act upon each other 相互作用 adapt oneself to 使自己适应…… a few (表示肯定)有些,几个 a great quantity of (接可数或不可数)大量 a good deal of (接不可数名词)许多,大量 a large amount of (接不可数名词)大量 a little (表示肯定)一些,一点点 a lot of (接可数、可数名词) 大量的,许多 a number of (接可数名词)若干,许多 above all 首先,首要,尤其是 after all 毕竟,终究 ahead of 在…前面,先于 all but 几乎,差一点;除了…都 all of a sudden 忽然 all over 到处,遍及;全部结束。 all right 令人满意的;(健康)良好的;好,行,可以 in all 总共,共计 all the same 仍然,照样地;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 and so on 等等 apart from 除…之外(别无);除…之外(尚有) a plenty of 许多,大量 as…as…像,如同,与…一样 as far as 远到;就…而言,至于 as follows 如下 as for 至于,关于 ask for leave 请假 as long as 只要,如果;既然,由于 as soon as 一…就,刚…便 as though 好像,仿佛 as to 至于,关于 as usual 照例,像平常一样- as well 也,又 as well as 除…之外(也),既…又 ask for 请求,要求 at a loss 困惑不解,茫然不知所措 at all (用于否定句)丝毫(不),一点(不) at all costs 不惜任何代价,无论如何 at all events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at any rate - 无论如何,至少 at ease 舒适(地),安逸(地) at first 最初,起先at hand 近在手头,在附近 at last 终于 at least 至少 at most 至多,不超过 at no time 从不,决不。 at once 马上,立刻;同时,一起 at present 目前,现在 at the cost of 以…为代价 at the moment 此刻,目前 at the same time 同时;然而,不过 at the sight of 一看见…就 B back and forth (前后)来回地,反复地 back up 支持;倒退 be described as 被描写成 be in favor of 支持 be made up of 由…组成,由…构成 be short of 缺少,不足;未达到bear..in mind 记住(某事) because of 因为,由于 before long 不久以后 be worth doing sth 值得做某事 beyond the question 毫无疑问,确定无疑both...and..既…又…,不但…而且break down 损坏,抛锚 break in 破门(窗)而入;打断,插嘴 break into 强行闯进 break off -中断,中止 break one's leave ;超假 break out (战争等)爆发;使逃脱,使逃走break through 突破,突围 break up 打碎;终止,结束 bring about 带来,引起,导致 bring forward 提出(建议等) bring in to effect 使生效,实行 brmgin to operation …实施;使运行 bring out 使…显示出来;出版 bring up 教育,培养 build up 逐步建立、增强,增进 but for 倘没有,要不是 by accident 偶然 by air 通过航空途径;用无线电 by all means 尽一切办法,务必 by and by 不久,迟早

电大2020春监督学简答题

简答题 1 一、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答:1、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 力最终成摄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答: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蕴藏于各种具体监督制度中的普遍的,更高层次的监督规则,对各种具体监督制度起 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监督的基本原则对监督主体实施的所有监督活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即使在监督缺乏具体法律依据时,监督的基本原则也可以为监督主体提供适当的行为准则。监督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依法监督原则;公开监督原则;公正监督原则;全面监督原则; 全程监督原则。 三、简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答:以监督过程为标准,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1、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 体为了预防腐败的发生,防范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而对监督对象拟进行的活动所作的前置审查,根据审查的情况,监督主体可以准予或者不准予监督对象进行相应活动。事前监督对应的是监督的“预防功能”。2、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在得到法律授权或者某种准予之后的活动所作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事中监督对应的是监督的“校正功能”。3、事后监督是指在监督对象完成某项活动或者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之后,对该活动进行检查,调查,核实和鉴定,对该行为进行查处,惩戒,以纠正失误,惩戒违法。事后监督是对权力运用的阶段性监督,也是对违法违纪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的补救性监督,既有校正和制约功能,也有惩戒,教育和警示功能。 四、简述清末的政党监督思想。答:清末是我国立宪政治的活跃时期,也是政党政治的孕育时期。作为政党思想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党监督 思想也逐渐开始形成。清末政党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政党易于监督政府。政党起着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所以易于监督政府。2、政党能够监督政府。国民是监督政府的真正力量来源,而政党则是国民利益的代言人和组织者,政党可以通过国民的力量有效监督政府。3、政党善于监督政府。政党具有监督政府的天然本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必须是公正廉明的,否则,政党有能力也有力量予以制裁。 五、简述孙中山的监督思想。答: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提出了丰富的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监察独立思想。 监察权独立是孙中山监督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长期一贯坚持的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2、党政分察思想。党政分察是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且有联秒的监察机构,对党政两个系统分别行使监察权。该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民国政府的监察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3、弹惩合一思想。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弹惩合一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防止行政权干涉监察,影响监察效能的有效制度设计,也是其思想最具有特色的地方。 六、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答:1、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秩较低,但权力显赫,地位尊崇。2、强有力的手段是监察职权充分发挥 的重要保障。3、监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为监察职权的发挥减少了障碍。4、中国古代的监察职权缺少法律的有效保障,最后决定权在于皇帝。5、既严厉处罚巫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6、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 七、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答:1、监察机构独立设置,分区监察。在中央政府设置独立的监察院,将监察院,将监察权与立 法,行政,司法,考试等国家权力并立,划分监察区,派出监察使分赴各监察区。2、监察机构拥有较广泛的监察权,其中最主要的两项是弹劾权和审计权,加上其他各项监察权,构成了一个主次分明的权力系统,但在实际中,监察机构往往不敢执法,形同虚设。3、监察法规体系较为完备,但往往徒具虚文。这些法规从字面上看,似乎都很严密,但多数是抄录西方国家的法规条文,在实际中始终未能真正发挥作用。4、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五院,虽然在形式上遵循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学说,但实际上五院包括监察院均由国民党或蒋介石个人控制。在这一政治体制下建立的监察机构,难以真正依法进得监察。 八、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法律框架。答: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法律框架:(1)宪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2)组织法有关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3)立法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4)监督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5)其他法律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 九、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答: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指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法律文件的改变与撤销。(2)法律文件的备案。(3)法律文件的审查。(4)执法检查。(5)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报告。(6)听取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专项工作报告。(7)审查和批准计划,财政预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8)询问和质询。(9)就特定问题进行调查。(10)组织代表视察。(11)受理公民和组织的申诉,控告和检举。(12)提出罢免案。 十、简述党内监督的特征。答:特征是:1、广泛性2、有限性3、强制性4、目的性5、先进性。 十一、简述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答:1、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2、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3、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4、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6、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7、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建设的情况。

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国家的形成)。 3、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是(偿还债务)。 4、不属于法的保护性职能的活动是(依法纳税)。 5、划分法系的决定性标准是(法的传统)。 6、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7、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8、在侵权行为法方面,自由资本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被当代资本主义的(严格责任原则)代替。 9、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的方 法。 10、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结伙打架)。 11、“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适用于(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12、“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适用于(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13、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自然过程)。 14、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被称为(禁止)的调整方式。 15、下列哪种关系在客观上要求法律来调整:(人身关系)。 16、法的创制是法的形成的(结尾)阶 段。 17、(保护性规范)是规定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范。 18、(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自己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19、(禁止性规范)是指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即承担一定消极不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20、(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21、(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 以排列,汇编成册。 22、(法典编纂)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它必须由立法机关按照职权范围和法 定程序进行。 23、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24、《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办法》属于(行政解释)。 25、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学理解释)。 26、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法》施行后,原先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组织法失去效力。这属于(默示废 止)终止生效。 27、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是(《香 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8、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主体、 客体和内容)。 29、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 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 为(行为能力)。 30、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1、(做出肯定行为的权利)是一种积 极行为的权利,处于权利的中心位置。 32、公民的名誉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人身利益)。 33、对于甲来说,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 事实是(甲的父亲的病故)。 34、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条件是(法律 事实)。 35、违法行为是指(一切具有社会危害 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36、(社会危害性)是违法的最本质特 征。 3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条例》的行为,是属于(行政违法行 为)。 38、故意或过失是(违法的主观方面)。 39、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是(特定国家 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40、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国 家检察机关)。 41、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有错误, 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种法 律监督称为(审判监督)。 42、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机关 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行为、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法律文化)等法 律现象。 2、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法律现 象及其规律、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3、属于理论法学的是(法哲学、比较 法总论)。 4、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是(道德、 宗教)。 5、习惯靠(传统、惯性、社会舆论) 保证实施。 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制 定、认可)。 7、法是(一种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的规范、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 范、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8、法的保护性价值实现的方式是(惩 罚犯罪、恢复被侵害的权利)。 9、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利益是 法的创制的初始点、利益是法的实现的 动力和归宿、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 现)。 10、法制包括(现行法律规则、法的运 行机制、法律文化传统、法学教育与研 究)。 11、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 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社会主义法系)。 12、基本的法律调整的方式有:(积极、 允许、禁止)的调整方式。 13、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 象:(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自然现象 发生的过程、大规模的社会过程)。 14、下列哪些能够作为法律调整的对 象:(财产关系、劳动关系)。 15、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 阶段,即(准备阶段、确立阶段)。 1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 范在逻辑联系上是由哪些因素或部分 构成的。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 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制 裁)。 17、法律规范按其职能和专门化,可以 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专门 化规范)。 18、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调整性 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 范、积极义务性规范)。 19、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即法 律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调 整的程度,法律规范可分为(绝对确定 性规范、相对确定性规范)。 20、按照是否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当事人)依法自主调整进行分类,法 律规范可分为(任意性规范、强行性规 范)。 2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 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法 典编纂)。 22、法的适用的主体有(国家机关、国 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23、法的适用结果有(产生权力义务关 系、变更权力义务关系、消灭权力义务 关系、实行法律制裁)。 24、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 含义包括(法律无差别地适用于全体公 民、公民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依 法保护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追究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25、在我国,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有几 种情况,它们包括(法律自公布之日起 生效、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 间、法律本身规定了其生效时间取决于 其他法律的生效实行)。 26、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地方性 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地方国家机关制 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7、《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属 于(司法解释、检察解释)。 28、下列属于立法解释的有(全国人大 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 国务院对其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复习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民法 . 电大民法学复习资料 民法学(1)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3.监护,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而由特定公民或组织对其予以监督和保护的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6.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7.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8.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入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9.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10.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退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11.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分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12.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4.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15.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如经移动即会损害和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 16.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17.国有土地使用权,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18.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 2.民法通则规定,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管理和使用。 3.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 4.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5。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6.诉讼时效按其适用的范围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7.民法对物权的保护,可以依据权利人是否通过诉讼程序而分为物权的自我保护和诉讼保护。 8.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 9.占有分为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两种情形。 10.在发生相邻房屋滴水纠纷后,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它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11.房屋典权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监督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监督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监督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行政审判监督 2.廉政监察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设租腐败是指——出自主观恶意通过形式合法的方式设定管制,以从寻租者处获得回报的行为。 2.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以谋取私人利益。 3.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对犯有轻微违法和违纪行为的国家公务员所给予的行政法律制裁。 4.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府两院”,即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以及这些国家机关中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核心是监督宪法和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6.人大法律监督主要是对监督对象是否遵守及各种法律、法规的监督。 7.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权;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 8.社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与监督方式的——性。 9.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监督,是民主监督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提升。 10.工作历来是中国党政领导机构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来信来访是领导机关应尽的义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外监督思想在有关监督目的、形式与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与观点。主要表现为( )。 A.不同的监督动因 8.不同的监督形式 C.不同的权力制约机制 D.监督权是否独立 2.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实践中,提出

电大期末考试2018年《领导学基础》课程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及打印版整理精编

二、名词解释 1、领导(是以实践中心展开的,由拘役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活动的主体也称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指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 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 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9、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发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岀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10、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11、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充分授权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柔性授权;二是模糊授权;三是惰性授权) 12、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13、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权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以免岀现疏漏) 14、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 15、“腐败”概念(被称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16、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解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 17、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18、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19、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 命令发岀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20、直线式领导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将是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德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21、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22、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一一 目标"结构) 23、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24、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25、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6、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27、职位权力(是指与领导主体的职位相联系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主体从其上层和整个组织、群体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的程度) 28、领导环境的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 29、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 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30、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

(完整word版)电大专科民法学(1)期末资料

电大民法学复习资料 民法学(1)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3.监护,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而由特定公民或组织对其予以监督和保护的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6.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7.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8.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入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9.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10.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退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11.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分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12.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4.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15.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如经移动即会损害和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 16.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17.国有土地使用权,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18.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 2.民法通则规定,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管理和使用。 3.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 4.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5。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6.诉讼时效按其适用的范围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7.民法对物权的保护,可以依据权利人是否通过诉讼程序而分为物权的自我保护和诉讼保护。 8.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 9.占有分为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两种情形。 10.在发生相邻房屋滴水纠纷后,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它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11.房屋典权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