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三讲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记作(12,18)=6。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84,…

18的倍数有:18,36,54,72,90,…

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其中36是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记作[12,18]=36。

3.互质数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1用一个数去除30、60、75,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例2一个数用3、4、5除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例3有三根铁丝,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80厘米和300厘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

例4加工某种机器零件,要经过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成3个零件,第二道工序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成10个,第三道工序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成5个,要使加工生产均衡,三道工序至少各分配几个工人?

例5一次会餐供有三种饮料.餐后统计,三种饮料共用了65瓶;平均每2个人饮用一瓶A饮料,每3人饮用一瓶B饮料,每4人饮用一瓶C饮料.问参加会餐的人数是多少人?

例6一张长方形纸,长2703厘米,宽1113厘米.要把它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张不能有剩余且正方形的边长要尽可能大.问:这样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例7用辗转相除法求4811和1981的最大公约数。

例8求1008、1260、882和1134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

例9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52,其中一个数是28,另一个数是多少?

例10求21672和11352的最小公倍数。

第四讲带余数的除法

前面我们讲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的整除问题.除此之外,例如:16÷3=5…1,即16=5×3+1.此时,被除数除以除数出现了余数,我们称之为带余数的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b,使得a=b×q+r。

当r=0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

当r≠0时,我们称a不能被b整除,r为a除以b的余数,q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简称为商).用带余除式又可以表示为a÷b=q…r,0≤r<b。

例1一个两位数去除251,得到的余数是41.求这个两位数。

例2用一个自然数去除另一个整数,商40,余数是16.被除数、除数、商数与余数的和是933,求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例3某年的十月里有5个星期六,4个星期日,问这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几?

例43月18日是星期日,从3月17日作为第一天开始往回数(即3月16日(第二天),15日(第三天),…)的第1993天是星期几?

例5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适合此条件的最小数。

例6一个数除以5余3,除以6余4,除以7余1,求适合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

例7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4,求符合条件的最小自然数。

例8一个布袋中装有小球若干个.如果每次取3个,最后剩1个;如果每次取5个或7个,最后都剩2个.布袋中至少有小球多少个?

例969、90和125被某个正整数N除时,余数相同,试求N的最大值。

过手训练

1.边长为自然数,面积为105的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共有多少种?

2.11112222个棋子排成一个长方阵.每一横行的棋子数比每一竖列的棋子数多1个.这个长方阵每一横行有多少个棋子?

3.五个相邻自然数的乘积是55440,求这五个自然数。

4.自然数a乘以338,恰好是自然数b的平方.求a的最小值以及b。

5.求10500的约数共有多少个?

过手训练

1.用一个自然数去除另一个自然数,不完全商是8,余数是1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这四个数的和为463,求除数。

2.某数除以3余1,除以4余2,除以5余3,除以6余4,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3.某数除以8余3,除以9余4,除以12余7,在1000以内这样的数有哪几个?

4.用卡车运货,每次运9袋余1袋,每次运8袋余3袋,每次运7袋余2袋.这批货至少有多少袋?

5.57、96、148被某自然数除,余数相同,且不为零.求284被这个自然数除的余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 1、一个四位数,给它加上小数点比原来数小2003.4,这个四位数是( )。 2、一个分数,分子加分母等于168,分子、分母都减去6,分数变成 7 5,原来的分数是( )。 3、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后是3.90,那么这个三位 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的数,“○”为选择两数中较小的数。例如: 3△5=5,3○5=3。那么 [(7○3)△5]×[5○(3△7)]= 5、计算(6分) (1)567×789789-789×567567=( ) (2)0.036×250+3.6×7.5=( ) (3)100+99-98+97-96+95+……+3-2+1=( ) 6、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并填空。 (1)0.1,0.2,0.3,0.5,0.8,( ),2.1,( ) (2)4×9=36 44×99=4356 444×999=443556 4444×9999=44435556 44……44×99……99=( ) 2005个 2005个 7、新来的教学楼管理员,拿15把不同的钥匙去开15个教室门,但不知哪一把钥匙开哪一个门,他最多试开( )次,就可将钥匙与教室门锁配对。

8、用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各一张,2元、20元的各两张,在不找钱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支付()种不同的款额。 9、一个同学在计算2.37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粗心将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2.93,那么正确的结果比错误结果多()。 10、有七个数,平均数为49,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28,后4个数的平均数为68.25,那么第4个数为()。 11、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是13cm,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cm2 12、育才小学买10只羽毛球和25只乒乓球共付49.5元,人民路小学买同样的20只羽毛球和20只乒乓球共付54元,1只羽毛球比1只乒乓球便宜()元。 13、将1、2、3、4、5、6分别填在右图内, 使折叠成的正方形中对面数字和相等。 14、右图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 任何三个相邻方格中的数之和都是21, 那么A+B+C+D=()。 15、小红用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放2张饼。烙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为了节约时间,小红要烙7张饼最少需要()分钟。 16、环形跑道一周长400米,李明和王伟从同一处同时起跑,李明每分跑300米,王伟每分跑250米,()分钟后两人第二次跑在同一处。 17、有三个人,他们是A、B、C,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还有一个是病人。C比病人老;A和护士不同岁;护士比B年轻。那么()是护士,()是病人,()是医生。 18、甲堆棋子是乙堆的3倍,如果从甲堆拿20粒给乙堆,则两堆同样多,那么甲堆原来有()粒。

小学奥数最小公倍数精选题

第九讲最小公倍数(一) 【专题导引】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作[a、b],当(a、b)=1时。[a、b]=a×b。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两数的乘积 即(a、b)×[a、b]=a×b 要解答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关键要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若要求的数对已知条件来说,是处于被除数的地位,通常就是求最小公倍数,解题时要避免和最大公因数问题混淆。 【典型例题】 【例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试一试】 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60,求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例2】两个自然数的积是360,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试一试】 1、求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2、已知两数的积是3072,最大公因数是16,求这两个数。 【例3】甲、乙、丙三人是朋友,他们每隔不同天数到图书馆去一次,甲3天去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5天去一次。有一天,他们三人恰好在图书馆相会。问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三人又在图书馆相会 【试一试】 1、1路、2路和5路车都从东站发车,1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而5路车每隔20分钟发一辆。当这三种路线的车同时发车后,至少要过多少分钟又有这三种路线的车同时发车 2、甲、乙、丙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在圆形跑道上跑步,甲跑一圈用120秒,乙跑一圈用80秒,丙跑一圈用100秒,问:再过多少时间三人第二次同时从起点出发 【例4】一块砖长20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要堆成正方体至少需要这样的砖头多少块 【试一试】 1、用长9厘米、宽6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用这样的长方体多少块

五年级奥数经典习题及解析答案

五年级奥数经典习题及解析答案 1、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3、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个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个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4、小虎训练上楼梯赛跑,他每步可上1阶或2阶或3阶,这样上到16阶但不踏到第7阶和第15阶,那么不同的上法共有( )种。 5、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九个□中,组成等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5568 答案解析 1、解答: 24+24÷2+4=24+12+4=40(吨) 40×2×2×2×2=640(吨) 【小结】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

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 24+24÷2+4=24+12+4=40(吨) 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40×2×2×2×2=640(吨)。 2、解答: 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15。 3、解答: 1-180中,3的倍数有60个,4的倍数有45个,而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2的倍数,这样的数有180÷12=15个。注意到180厘米处无法标上记号,所以标记记号有:(60-1)+(45-1)-(15-1)=89,绳子被剪成90段。 4、解答: 本题属于一道加法原理的一个题目,就是从第四个台阶开始,后一项的上法等于前三个台阶上法的和。第一阶只有1种,上第二阶有2种,第三阶4种(直接上

五年级奥数最大公因和最小公倍数终审稿)

五年级奥数最大公因和 最小公倍数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课题: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专题简析1:(最大公因数) 几个公有的因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记作(a、b),如果 (a、b)=1,则a、b互质。 求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和断除法等方法。 例1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18 51和17 28和96 24、38和18 60和36 180和240 72和60 60、36和72 例2 120的因数有多少个? 例3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7分米5厘米、宽6分米。现在要把它裁成一块块正方形,而且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有几种裁法如果要使裁得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裁多少块 例4 有三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4厘米,16厘米,要把它们都裁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例5 一个数除200余4;除300余6;除500余10.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举一反三 1、将一块长80米、宽60米土地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米,宽18分米、高15分米。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3、一个数除150余6,除250余10,除350余14,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4、有一个三角形花圃,三边的长度分别是56米、36米、24米。现在这三条边上等距离栽菊花,并且每两株菊花之间的距离尽量大。问:一共栽多少株菊花? 5、一块三角形地,要在三条边上按等距离插红旗(三个顶点必须各插一面),要使插的面数最少,应该准备多少面红旗? 甲 48米 72米 乙 54米丙 专题简析2:(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作〔a、b〕,当(a、b)=1时,〔a、b〕=a×b。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两数的积即(a、b)×〔a、b〕= a×b 要解答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关键要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若要求的数对已知条件来说,是处于被除数的地位,通常就是求最小公倍数,解题时要避免和最大公因数问题混淆。 例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例2两个自然数的积是360,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例3 三位朋友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到图书馆去看书,甲3天去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5天去一次。一个星期一,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又在图书馆相遇相遇时是星期几

五年级奥数--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约数)与最小公倍数(2) 专题分析: 这一讲主要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并对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加以推广。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即,(a,b)×[a,b]=a×b。 例1、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72。已知其中一个自然数是18,求另一个自然数。 例2、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7,最小公倍数是210。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77,求这两个自然数。 例3、已知a与b,a与c的最大公约数分别是12和15,a,b,c的最小公倍数是120,求a,b,c。 例4、某幼儿园借阅图书,如借35本,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差1本;如借56本,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后还剩2本;如借69本,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则差3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多有多少人? 例5、一些三位数能同时被2、5、7整除,这样的三位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行,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例6、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614千克、433千克、9 22千克。现在要将它们全部分别装入小瓶中,每个小瓶装入液体的重量相同。问:每瓶最多装多少千克? 练习 1、将72和120的乘积写成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和最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的形式。 2、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满足条件的自然数有哪几组? 3、两个数的积为5766,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30,那么这两个数各为多少? 4、以知A 数为24,A 与B 的最小公倍数为168,最大公因数为4,那么B 数为多少? 5、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船坐9人,求这个班有多少人? 6、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21,最小公倍数为126,那么这两数的和为多少? 7、有一批砖,长45厘米,宽为30厘米,至少用这样的砖多少块,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型?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 题1、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2、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3、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多少张? 题4、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在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题5、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题6、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题7、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每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题8、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条题目,每答对一题得5分,错了一题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倒扣2分,这次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一)答案 答案: 1.解:设有1元的x张,1角的(28-x)张 x+0.1(28-x)=5.5 0.9x=2.7 x=3 28-x=25 答:有一元的3张,一角的25张。 2.解:设1元的有x张,2元的(x-2)张,5元的(52-2x) x+2(x-2)+5(52-2x)=116 x+2x-4+260-10x=116 7x=140 x=20 x-2=18 52-2x=12

小学奥数之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小学奥数之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约数是12,并且小数不能整除大数。求这两个数。 2.能同时被2,3,4,5,6,7,8,9,10这九个数整除的最大六位数是多少? 3.三位朋友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到图书馆去看书,甲3天去借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5天去一次。一个星期一,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又在图书馆相遇?相遇时是星期几? 4.小佳的储蓄筒里存有二分和五分的硬币,他把这些硬币

倒出来,估计有五、六元钱。小佳把这些硬币分成钱数相等的两堆,第一堆中二分硬币和五分硬币的个数相等;第二堆中二分硬币和五分硬币的钱数相等。你知道小佳存了多少钱吗? 5.某班学生列队,如果每排3人,就多出1人;如果每排5人,就多出3人;如果每排7人,就多出2人。问: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 6.已知A,B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为72,A=36,求B=? 7.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

倍数是144。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8.有一种自然数,它们加上1是2的倍数,加上2是3的倍数,咖上3是4的倍数,加上4是5的倍数,加上5是6的倍数,加上6是7的倍数。这种自然数除1以外,最小的数是多少? 9.有一批砖,长45厘米,宽30厘米,至少用这样的砖多少块才能铺成一个实心的正方形? 10.现有语文本42本,数学本112本,外语本70本,平均分成若干堆,每堆中这三种课本的数量分别相等。最多可以分成几堆?

11.从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全长96米,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4米插一面小红旗(两个端点各插一面旗)。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插一面小红旗,问:可以不拔出来的小红旗有多少面? 12.有四个自然数A,B,C,D,它们的和不超过400,并且A除以B商是5余5,A除以C商是6余6,A除以D商是7余7。这四个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13.甲、乙、丙三个同学绕环形跑道跑步,甲跑完一圈要1分,乙跑完一圈要1分15秒。现在三人同时同地出发,几分后,三人又在出发地相会?这时他们各跑了几圈?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50道及答案精编版

1、25除以一个数的2倍,商是3余1,求这个数.[4] 2、学校今年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比去年的绿化面积的2倍还多4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3、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3] 4、化肥厂用大、小两辆汽车运47吨化肥,大汽车运了8次,小汽车运了6次正好运完,大汽车每次运4吨,小汽车每次运多少吨? [3] 5、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6、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2千米? [4] 7、饲养场共养4800只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只数的1.5倍还多300只,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8、哥哥和弟弟的年龄相加为35岁,哥哥比弟弟大3岁,哥哥和弟弟各多少岁? [4] 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0、小张买苹果用去7.4元,比买2千克橘子多用0.6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4] 11、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买了多少本? [4] 12、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 [4] 13、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4] 14、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4]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5] 16、同学们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17、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5] 19、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20、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21、甲、乙两堆煤共100吨,如从甲堆运出10吨给乙堆,这时甲堆煤的质量正好是乙堆煤质量的1.5倍,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22、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23、两根电线同样长短,将第一根剪去2米后,第二根长是第一根的1.8倍,原来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4] 24、一批香蕉,卖掉140千克后,原来香蕉的质量正好是剩下香蕉的5倍,这批香蕉共有多少千克? 25、小明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

最新五年级奥数-最大公因和最小公倍数

课题: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专题简析1:(最大公因数) 几个公有的因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a b的最大公因数记作(a b),如果 (a、b)=1,则a、b 互质。求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和断除法等方法。例1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18 51和17 28和96 24、38和18 60和36 180和240 72 和60 60、36 和72 例2 120 的因数有多少个? 例3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7分米5厘米、宽6分米。现在要把它裁成一块块正方形,而且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 有几种裁法?如果要使裁得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裁多少块? 例4 有三根小棒,长分别是12 厘米, 14 厘米, 16 厘米,要把它们都裁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例5 一个数除200余4;除300余6;除500余10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举一反三 1、将一块长80米、宽60米土地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米,宽18分米、高15分米。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 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3、一个数除150余6,除250余10,除350余14,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4、有一个三角形花圃,三边的长度分别是 56米、36米、24米。现在这三条边 上等距离栽菊花,并且每两株菊花之间的距离尽量大。 问:一共栽多少株菊花? 5、一块三角形地,要在三条边上按等距离插红旗(三个顶点必须各插一面) ,要 使插的面数最少,应该准备多少面红旗? 专题简析 2:(最小公倍数 )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 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自然数 a b 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作〔a b 〕,当(a 、b ) =1时,〔a 、b 〕=a x b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 最大公因数x 最小公倍数=两数的积 即(a 、b )x 〔 a 、b 〕= a x b 要解答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关键要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对问题作全面 的分析,若要求的数对已知条件来说, 是处于被除数的地位, 通常就是求最小公 倍数,解题时要避免和最大公因数问题混淆。 例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5,最小公倍数是 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甲 48 54米

五年级奥数最小公倍数

二、最小公倍数(一)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作[a、b],当(a、b)=1时,[a、b]= a×b。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两数的乘积 即(a、b)×[a、b]= a×b 要解答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关键要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若要求的数对已知条件来说,是处于被除数的地位,通过就是求最小公倍数,解题时要避免和最大公约数问题混淆。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根据“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可先求出这两个数的乘积,再把这个积分解成两个数。根据题意: 当a1b1分别是1和6时,a、b分别为15×1=15,15×6=90;当a1b1分别是2和3时,a、b分别为15×2=20,15×3=45。所以,这两个数是15和90或者30和45。 1、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60,求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0,最小公倍数是720,其中一个数是18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两个自然数的积是360,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我们把这两个自然数称为甲数和乙数。因为甲、乙两数的积一定等于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60÷120=3。又因为(甲÷3=a,乙÷3=b)中,3×a×b=120,a 和b一定是互质数,所以,a和b可以是1和40,也可以是5和8。当a和b是1和40时,所求的数是3×1=3和3×40=120;当a和b是5和8时,所求的数是3×5=15和3×8=24。 挑战自我 例题2 例题1 专题简析: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经典题型

【题目】有一个正六边形点阵,如图,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作第一层;第二层每边两个点(相邻两边公用一个点);第三层每边三个点,……,这个六边形点阵共100层。问这个点阵共有多少个点? 【解析】:最里面一层先不看,原点阵则变成了由内到外,第一层有1个6点,后面每层依次比前一层多1个6点,共99层的一个点阵。 解法一:先用求和公式求这个99层的点阵共有多少个6点: 1+2+3+4+……+99 =(1+99)×99÷2 =4950(个)。 原点阵共有点:1+6×4950=72901(点)。 解法二:先求出这个99层的点阵第99层的点子数为:6×99=594(点)。 再由求和公式求出这个99层的点阵共有点: (6+594)×99÷2=72900(点)。 原点阵共有点:72900+1=72901(点)。 【题目】:司机开车按顺序到5个车站接学生到学校,每个站都有学生上车,第一站上了一批学生,以后每站上车的人数都是前一站上车人数的一半,问车到学校时,车上最少有多少学生? 【解析】:这一题适合用倒推法解题。

“以后每站上车的人数都是前一站上车人数的一半”即:从后往前,前一站上车人数都是后一站上车人数的2倍。 又因为“每个车站都有学生上车”,则最后一站最少上了1名学生。 假设到学校前的最后一站上了1名学生,依次往前推,则之前四站每站依次上了2名、4名、8名、16名学生。 因为接学生到学校中途不会有人下车,所以车到学校时,车上最少有学生:1+2+4+8+16=31(名)。 【题目】:625名学生参加100米比赛,跑道有5条,每赛一次可淘汰4名选手,只留下第一名继续比赛,共需要赛多少次才能决出冠军? 【解析】:共有625名选手,决出冠军,即最后只剩下一名选手,就需要淘汰选手:625-1=624(名)。 每赛一次可淘汰4名选手,要淘汰选手624名,共需比赛:624÷4=156(次)。【题目】:一个人要住宾馆但是忘记带钱,身上只有一根7个银环套在一起的手链。他与宾馆经理谈妥每天付一个银环,住7天以后再聊赎回手链。那么怎么剪断次数最少,保证便于重新接好手链呢? 【解析】:如下图: 第一天给1个环,必须从手链的一端剪下1个单环。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五年级奥数题》 1.推理问题: ABCDE五人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此赛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对已赛的场次做一个小统计,a赛4场,b赛3场,c赛2场,d赛1场,这时e赛了几场?到此赛结束还需要几场比赛? 2.盈亏问题 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天数数,如果每天吃5个,则多出45个苹果,如果每天吃7个则有少了9个苹果,问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 3.鸡兔同笼问题(1) 小红在电视中得知新疆地区发生了雪灾,她想把平时节约的零花钱全部捐给灾区的小朋友,数了数,二角的纸币比五角的纸币多42张,可按钱数反而是五角的比二角的多6元,另外还有80元的硬币,问小红一共捐了多少钱? (2)数学竞赛抢答题共10道,规定答对一道得15分,答错一道倒扣10分(不答按答错计算)小明回答了所有的问题,结果共得100分,问答对和答错各几道? (3)某农民养鸡兔若干只,已知鸡比兔多13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16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4)某班50名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平均每个女同学捐8元,每个男同学捐5元,已知全班女同学共比男同学多捐101元,求这个班男、女生个多少人?(设男女生各25人) (5)有面值分别为十元、五元、二元的人民币34张,共值178元,十元的张数和五元的张数同样多,十元、五元、和二元的人名币各多少张?(假设都是二元的) (6)一群公猴、母猴和小猴共38只,每天共摘桃266个,已知每只公猴每天摘桃10个,一只母猴每天摘桃8个,一只小猴每天摘桃5个,已知公猴比母猴少4只,那么这群猴子中,小猴有多少只?(假设公猴和母猴一样多) 4植树问题 有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个学生? 5、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个两位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已知这两个两位数的差是54,求原来的两位数? 6、如果一个数,将它的数字倒排后所得的数仍是这个数,我们称这个数为对称数,例如33 242 1661 30803 等都是对称数,求在1---1000中共有多少个对称数? 7、有一个三位数,如果把数字6添在它前面可以得到一个四位数,添在它的后面也可以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611.求原来的三位数。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奥数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例1、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米,宽1.8分米,高1.5分米。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思路导航】2.7米=270厘米,1.8分米=18厘米,1.5分米=15厘米。要把长方体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应该是长、宽、高的公约数。现要求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所以棱长就是长、宽、高的最大公约数。 (270,18,15)=3 3 厘米=0.3 分米 答: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0.3分米。 练习1、有50个梨、75个橘子和100个苹果,要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几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分得的三种水果的个数也相同,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练习2、有三根钢管,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40厘米,200厘米,480厘米,如果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可以是多少厘米? 例2、一个数除200余4,除300余6,除500余10。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思路导航】200-4=196,300-6=294,500-10=490; 196、294和490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196=2 X 2X 7X 7 294=2 X 3X 7X 7 490=2 X 5X 7X 7 贝U 196、294和490的最大公因数是:2X 7X 7=98。 答:这个数最大是98。 练习1、一个数除425余5,除500少4,除300余6,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练习2、如果把110本练习本平均分给五(1)班同学,则多5本;如果把210 本练习本平均分给这个班同学则正好分完;如果把240本练习本平均分给这班同学,还少5本,五(1)班最多有多少名同学? 例3、一条道路由甲村经过乙村到丙村。已知甲、乙村相距360米,乙、丙 村相距675米。现在准备在路边栽树,要求相邻两棵树之间距离相等,并在甲、乙两村和乙、丙两村的中点都要种上树,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最多是多少米? 【思路导航】因为要在甲、乙,乙、丙两村的中点栽上树,甲、乙,乙、丙 两村距离的一半分别是360- 2=180 (米),675- 2=337.5 (米); 因为360与675的最大公因数为45,且360- 2=180 675-2=337.5,所以180与337.5的最大公因数为45十2=22.5 , 也就是说相邻两棵树之间的最大距离是22.5米。 答: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最多是22.5米。 练习1、一条公路由A经B到C.已知A、B相距300米,B、C相距200米.现在路边植树,要求相邻两树间的距离相等,并在B点及AB BC的中点上都要植一棵,那么两树间的距离最多有多少米 练习2、有336支铅笔,252块橡皮,210个文具盒,用这些文具,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在每份礼物中,铅笔、橡皮、文具盒各有多少? 例4、已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小学奥数五年级精讲第27讲 最小公倍数(二)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 一、专题简析: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练习一 1、学校六年级有若干个同学排队做操,如果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六年级最少多少人? 2、一个数能被 3、5、7整除,但被11除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例题2 有一批水果,总数在1000个以内。如果每24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差2个;如果每28个装一箱,最后一箱还差2个;如果每32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只有30个。这批水果共有多少个? 练习二 1、一所学校的同学排队做操,排成14行、16行、18行都正好能成长方形,这所学校至少有多少人? 2、有一批乒乓球,总数在1000个以内。4个装一袋、5个装一袋或6个、7个、8个装一袋最后都剩下一个。这批乒乓球到底有多少个? 例题3 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15颗15颗数多14颗,这盒棋子在150至200颗之间,问共有多少颗?

练习三 1、有一批树苗,9棵一捆多7棵,10棵一捆多8棵,12棵一捆多10棵。这批树苗数在150至200之间,求共有多少棵树苗。 2、五(1)班的五十多位同学去大扫除,平均分成4组多2人,平均分成5组多3人。请你算一算,五(1)班有多少位同学? 例题4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上,一共有37根电线杆,原来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50米,现在要改成每两根之间相距60米,除两端两根不需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 练习四 1、插一排红旗共26面。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如 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几面不移动?

五年级奥数第四讲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北外启航五年级春季班数学 第四讲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能运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正确解答有关的问题。 知识点拨: 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记作(a、b)。 求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等方法。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记作〔a、b〕。 3.互质数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当(a、b)=1时,〔a、b〕=a×b。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两数的积即(a、b)×〔a、b〕= a×b 经典例题: 例1.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5和12 90和45 42和70 39和65 例2.一块长方体木料,长72厘米,宽60厘米,高36厘米,请你把它锯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且木块的体积要最大,木料又不能剩。算一算可以锯成几块?

例3. 用长9厘米、宽6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用这样的长方体多少块? 例4.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例5. 三位朋友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到图书馆去看书,甲3天去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5天去一次。一个星期一,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又在图书馆相遇? 例6.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巩固练习: 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90,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最新经典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100题培训资料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甲乙丙共要植树 900+1250=2150(棵) 合作完成时间是 2150÷(24+30+32)=25(天) 甲25天植树 24×25=600(棵) 乙帮甲植树 900-600=300(棵) 乙帮甲植树 300÷30=10(天) 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10+1=11(天)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分析:设1头牛吃一天的草量为一份.10头牛30天吃5亩的牧草,相当于一亩原有牧草加上30天新长的草量,可供10×30÷5=60头牛吃一天,即每亩原有牧草加上30天新长的草量为60份.同样,由28头牛45天吃15亩的草量,知每亩原有牧草加上45天新长的草量为28×45÷15=84份.这两者的差正好对应了每亩45-30=15天新长的草量,于是求得每亩每天新长的草量,从而求出每亩原有草量,这样问题便能得... 第二块面积是第一块的15÷5=3倍,由第一块知,第二块也可以供30头牛吃30天,所以 (28×45-30×30)÷(45-30)=24(第二块每天生长的草) 24÷15=1.6(每亩每天生长的草)

第二块:45天生长的草是24×45=1080那么,原有的草是28×45-1080=180 则,每亩原有的草是180÷15=12 第三块:原有的草是12×24=288 且,80天生长的草是1.6×24×80=3072而共有的草是288+3072=3360 所以第三块可供牛吃80天的头数是3360÷80=42头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要先算出甲乙丙的工效和每天工资 (1).甲、乙两队承包,2又5分之2天=2.4天可以完成,甲乙合作1天完成1/2.4=5/12 乙、丙两队承包,3又4分之3天=3.75天可以完成,乙丙合作1天完成1/3.75=4/15 甲、丙两队承包,2又7分之6天=20/7天可以完成,甲丙合作1天完成7/20 甲工作效率是(5/12+7/20-4/15)÷2=1/4 乙工作效率是5/12-1/4=1/6 丙工作效率是7/20-1/4=1/10 单独干这项工程,甲需4天,乙需6天,丙需10天 工程需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可以排除丙 (2).甲乙合作1天需付款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1天需付款1500÷3.75=400元 甲丙合作1天需付款1600÷20/7=560元 甲单独干1天得到(750+560-400)÷2=455元 乙单独干1天得到750-455=295元 丙单独干1天得到560-455=105元 所以,1个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付款 甲:4*455=182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奥数练习题.doc

每日一题(五年级) 【1 月 11 日】准备好了吗就从今天开始“每日一题“吧。 两辆卡车相背而行,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驶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千米。8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1 月 12 日】一个长方形果园的宽是千米,长是宽的 2 倍。小红绕果园走了一周,她一 共走了多少千米如果每棵果树的占地面积是12 平方米,那么这个果园共有多少棵果树 【 1 月 13 日】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原数的()。两个数的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 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两个因数的积是()。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 【 1 月 14 日】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 2 倍还大 3 岁,乙的年龄比丙的 2 倍小2 岁,三人的年龄之和是109 岁,三人各几岁(请画线段图分析,再解答) 【 1 月 15 日】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边长增加 4 厘米,得到的新正方形的面积就比原来 增加 88 平方厘米。求原正方形的面积。 【 1 月 16 日】一块直角梯形的木板,它的上底是25 分米,如果下底减少15 分米,它就变成了正方形,求这块木板的面积。 【1 月 17 日】一条鱼的头长 3 分米,这条鱼的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一 半身长,这条鱼尾长多少分米 【 1 月 18 日】有同样数量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每次拿走8 个乒乓球和 6 个羽毛球,取了 n 次后,乒乓球没有了,羽毛球还剩10 个。一共取了几次原来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 1 月 19 日】儿童节这天,老师买来一些糖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 6 块,则少 32 块; 如果每人分 4 块,则多 58 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 1 月 20 日】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如下:里程 3 千米以内收 5 元,里程超过 3 千米,每千米加收元。小明乘出租车去离家8 千米的奶奶家,要花多少钱小明下午又从奶奶家 乘出租车去少年宫,一共花了11 元,你能计算出小明的奶奶家离少年宫有多远吗 【 1 月 21 日】 7 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59,这些数分别是多少中位数是多少平均数是多少 【 1 月 22 日】超市购进两桶油,甲桶中有油50 千克,乙桶中有油36 千克。从甲桶中倒 出多少千克油到乙桶,乙桶油的质量是甲桶油质量的倍(

小学五年级奥数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试题 一、 填空题 1.把20个梨和25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分完后梨剩下2个,而苹果还缺2个,一共有_____个小朋友. 2. 幼儿园有糖115颗、饼干148块、桔子74个,平均分给大班小朋友;结果糖多出7颗,饼干多出4块,桔子多出2个.这个大班的小朋友最多有_____人. 3. 用长16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木板来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用这样的木板_____块. 4. 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_____块. 5. 一个公共汽车站,发出五路车,这五路车分别为每隔3、5、9、15、10分发一次,第一次同时发车以后,_____分又同时发第二次车. 6. 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_____粒. 7. 这样的自然数是有的:它加1是2的倍数,加2是3的倍数,加3是4的倍数,加4是5的倍数,加5是6的倍数,加6是7的倍数,在这种自然数中除了1以外最小的是_____. 8. 能被3、7、8、11四个数同时整除的最大六位数是_____. 9. 把26,33,34,35,63,85,91,143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一组中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 那么至少要分成_____组. 10. 210与330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的_____倍. 二、解答题 11.公共汽车总站有三条线路,第一条每8分发一辆车,第二条每10分发一辆车,第三条每16分发一辆车,早上6:00三条路线同时发出第一辆车.该总站发出最后一辆车是20:00,求该总站最后一次三辆车同时发出的时刻. 12. 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商是12.如果甲乙两数的差是18,则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13. 用285、5615、20 11分别去除某一个分数,所得的商都是整数.这个分数最小是几? 14. 有15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有编号,他们是1号到15号,1号同学写了一个自然数,2号说:“这个数能被2整除”,3号说:“这个数能被他的编号数整除.1号作了检验:只有编号连续的二位同学说得不对,其余同学都对,问: (1)说的不对的两位同学,他们的编号是哪两个连续自然数? (2)如果告诉你,1号写的数是五位数,请找出这个数.

五年级奥数第20讲-最小公倍数(教)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梳理 一、约数和倍数的定义 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 如:2和6是12的约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18的约数有1、18、2、9、3、6。 注意:①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②任何数都有最小的约数1,最大的约数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本身。 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④因数和约数的区别:约数必须在整除的前提下才存在,而因数是从乘积的角度来提出的。如果数a与数b 相乘的积是数c,a与b都是c的因数。 二、 2、3和5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2、4、6、8,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或5 3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质数与合数 (1)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记作[2,3]=6。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注意: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两数的乘积, 即(a,b)×[a,b]=a×b。 典例分析 考点一: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例1、列举法:求6和10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先分别写出6 和8 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 的倍数:6 ,12 , 18 ,24 ,30,36,42,48 … 10 的倍数:10 ,20,30,40,50 … 所以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30。 例2、短除法:求56和24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 2 56 24 2 28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