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天到南方旅游,要小心血吸虫病,千万不要轻易下江、河游泳等。

夏天到南方旅游,要小心血吸虫病,千万不要轻易下江、河游泳等。

夏天到南方旅游,要小心血吸虫病,千万不要轻易下江、河游

泳等。

2017年7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了通报,一对父女得了血吸虫病。经过调查,家住余杭星桥的小姑娘小徐在2016年暑假的时候,她和爸爸到湖北老家爷爷奶奶家住。在他们的老家边,有一条小河,小徐和她的爸爸隔三差五总要到小河里嬉水游泳。

湖北小镇

暑假结束后,父女两人回到了杭州,他俩不约而同地都出现了发热、皮疹的现象。在医院里,父女都接受了普通的抗菌素治疗,爸爸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但是小徐像是中了邪一般,病情反反复复,这一年里没少挂过瓶,但病情总是不见彻底好转。

2017年7月,小姑娘又出现了发热的症状,这次疾控中心对小姑娘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检查结果是:小女孩感染了血吸虫,并已发展成慢性血吸虫病。经对小女孩及家庭成员采血采集粪便进行检测,又在其父亲体内发现有血吸虫。

父女两人都被查出了血吸虫病,而起因,就是一年前在湖北的老家小河里嬉水游泳。父女两人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已经有了很好的恢复效果,没有了发热等临床症状。

对于血吸虫病,现在的特效药是吡喹酮。这个药物是由国家免费提供的,现在父女两人体内的血吸虫已经被完全杀死了,不过留在他们肝脏内的虫卵并没有办法排出,还好对肝脏的影响也不算大。

浙江省在1995年已经摘掉了血吸虫病的帽子,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浙江就没有了新的感染病人和病畜,没有本地的急性感染病人,没有本地的感染性钉螺。

不过从1995年到2017年,疾控部门发现了241例血吸虫病,都是输入型病例,也就是在外省感染的,最新的例子,就是小徐父女两人。

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和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

晚期出现肝硬化、腹水等病症。

血吸虫其实并不吸血,由于它是一种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血管内的吸虫,所以叫做血吸虫。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因为是由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的,所以叫做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血吸虫传播图

由于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和传染关键环节,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毛主席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组织积极作为,带领群众开展过声势浩大的消灭钉螺运动,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曾经一度好转,毛主席曾经还写过两首《送瘟神》的诗歌。

毛主席的两首《送瘟神》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给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我国现在也依然有80万人感染,每年还会出现一到两千例急性感染,不过相比于过去,确实是好太多了。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那会,无数的村庄直接被这种疾病摧毁,仅在江西就有超过1362个村庄直接因血吸虫病变成“鬼村”,偌大的村庄找不到一个活人,其中包括一些超过1000户的大村庄直接被摧毁,累计死亡人数超过31万人。

全民防治血吸虫病

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虫病的唯一途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一旦与疫水接触,即使马上离开,粘附在皮肤上的尾蚴仍可进入体内。尾蚴最快10秒钟即可钻入皮肤,只要皮肤上有一层没擦干的水膜就能钻进皮肤。因此,人在疫水中停留时间再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

除皮肤外,也可经眼结膜、口腔、鼻粘膜侵入。

钉螺

人感染血吸虫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生产性感染,如在有螺环境

捕鱼捞虾、割草、抢收、放牧、防洪排涝等;二是生活性感染,如在疫水中洗衣物、淘米洗菜、游泳、洗手脚等。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人人都可感染血吸虫,不分男女老少、职业、种族,尤其是学生、渔船民、游客等易接触疫水的人群。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一年四季,人体接触疫水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以春夏感染机会最多。

在接触疫水后一个月左右,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千万别当成普通感冒,而耽误了治疗时间;要主动到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或咨询。

如果确认感染,血防机构可免费提供吡喹酮治疗;此药毒性低、疗效好,服用方便。如果患者体内有血吸虫存在,不及时治疗,将体内的血吸虫杀死,血吸虫就会在体内不断地产卵,使病情恶化;严重的会转为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导致肝硬化、腹水,不但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工作、学习等;而且这些人到处活动时,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有螺环境或水域,粪便中的虫卵孵出毛蚴就会感染钉螺,使有螺环境出现感染性钉螺。这样不仅会使自己被反复感染,同时还有可

能感染别人和家畜,并使流行区疫情扩大或加重。

每年夏季是人们接触疫水可能性最大的时期,在生产和生活中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有钉螺的疫区

下水前可在身体接触疫水的部位均匀涂擦防护药剂;穿戴长统胶靴、尼龙防护裤、胶皮手套等防护用具;接触疫水者,在25~30天内,可用药物“吡喹酮片”进行早期治疗。

现在又快到学生暑期出游的旺季,而我国的安徽、江西、江苏、四川、重庆、云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长江沿线、鄱阳湖和洞庭湖周边,特别是由于近期洪涝灾害多发,存在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易感地带扩大的可能。

暑期出游请提防血吸虫病,在流行区不下河、不下湖嬉水游泳,避免接触当地情况不明的河水、湖水、渠水等自然水体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如果在当地有警示牌的水域,千万不要下水游泳、戏水、捕鱼等。”

有钉螺的警示牌

被血吸虫感染的症状:接触水后皮肤瘙痒,出现斑丘疹都是可疑现象,另外一个月后,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等情况,要确诊为血吸虫病的话,标准就是在粪便里发现血吸虫卵或孵化毛蚴。

如果在发病前2周至3个月内在流行区有疑似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应尽快就近到综合性医院接受诊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的疫水接触史。

夏天,正是血吸虫病容易感染的季节,这个病有多严重?如果在急性期不及时治疗,发展成慢性病,到了晚期,会造成生命危险。

当人进入到危险水域的时候,血吸虫的尾蚴就从钉螺通过人体的皮肤钻入体内,它们在肠系膜下静脉寄生生活,从幼虫长成成虫,靠血液当中的营养为生。每条雌虫每天会产出1000个虫卵,其中的90%会进入肝脏里。进入肝脏的虫卵,属于永久性沉积,就算针对性治疗也排不出体内,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异物会引起人的免疫病理反应,在四、五年后导致肝硬化、脾脏肿大,腹水等临床表现。妇女得了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儿童得了病,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会成为“侏儒症”。男子得了病,严重的会失去生产能力,很多人因此致残

甚至丧命。

血吸虫病也叫“大肚子病”,在我国可谓历史久远,早在21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就有人感染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人

1972年,湖南长沙发现了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在墓主人辛追夫人的肝脏中,研究人员就发现有血吸虫卵的存在。

血吸虫一旦寄宿人体,雌虫只需要24小时就可以产卵。每天可产上千枚虫卵,且单体在宿主体内可生存达40年之久。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可通过多种方式入侵宿主,粪口传播、消化道直接传播,甚至是皮肤接触到含有尾蚴的水也可以导致感染。

这也是血吸虫最可怕的地方,由于虫体会随着血液一起循环跑动,它们侵犯人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乃至于人体的任何一个角落。

雌虫到处产卵,使虫卵沉积在人体的肝脏、肠道之中。

血吸虫的虫体和虫卵所到之处,会导致体内炎症反应,引发肠道、肝肾等多个器官的感染。

进入胃肠道的血吸虫会夺取摄入的营养,导致病人食欲不振,消瘦,消化道出血。侵入肝脏的血吸虫,会导致肝肿大、肝腹水、肝硬化。

感染了血吸虫的病人会出现营养不良、身材瘦小,但肚子却由于

腹水过多而显得格外的大,这也是血吸虫病被称为“大肚子病”的原因。

血吸虫病人

尤其是外地人到南方旅游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一些江河湖泊如果存在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此时贸然下水游泳,那就很容易被传染到血吸虫病,而很多北方人对这种病是一无所知,很容易耽误病情。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湖北父女在浙江杭州生活,暑假俩人回湖北老家玩了一阵子,之后一年却不知道得了血吸虫病。

在早些年,湖北很多地方是没有血吸虫病了,但是这些年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地区血吸虫病有新情况,结果这位父亲还停留在儿时的记忆中,自己和女儿得了血吸虫病还不自知,拖了一年多才被医院发现是血吸虫病,而两人都已经发展为慢性血吸虫病了,这就是一个大教训,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关于假期安全教育的演讲稿(精选11篇)

关于假期安全教育的演讲稿(精选11篇) 假期安全教育的演讲稿1 假期安全教育的演讲稿1 同学们: 一个学年紧张又充实的的学习生活已经圆满完成,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大家即将进入假期。同学们一定想彻底放松一下身心吧,但要记住虽然我们大家放假了,但安全教育不能松懈。 为保证大家过一个愉快而又安全的假期,今天我们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对大家进行一次假期安全教育。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走路要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栏杆,不在公路上玩耍。外省市的学生和家长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坐非法营运车辆。 在乘车、转车途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行李安全。如有学生假期外出旅游更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伤害。 2、遵纪守法,不到网吧、游戏厅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结交不良青少年,不打架斗殴。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和比自己弱的同学,如有不良青少年向自己要钱要物,要及时告诉家长或向警察求救。 3、防火防盗。 学会锁好防盗门,将能够进人的窗户关好,防止坏人破门而入或从窗子潜入室内;有人来访,可以隔着门窗与之对话,千万不能开门,对自称是修煤气管道、修水表、修电表、修电话的来人,要给爸爸妈

妈联系,问清情况后决定是否开门;如果发现坏人进屋,千万不要惊慌,尽快躲藏起来或伺机逃走,不提倡与坏人搏斗。到安全的地方后赶快打“110”报警电话并与爸爸妈妈联系。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暑假的时间很长,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睡眠,多学习(例如:唱歌、绘画、看书等),并做到学习与休息相结合,不要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或电脑。不随意模仿电视或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多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不找大人乱要零花钱,这样容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不去网吧或观看赌博游戏。多读书,读好书。结合学校的征文开展读书活动。 5、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做到饮食平衡;不买街头或小店“三无”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免食物中毒。很多家庭都备有一定量的药品,不明情况时不要随便服用,对一些在家庭角落里的一些食物不要食用,在外时地上散落的食物也不要拣起来食用。 6、学会保护自已。 在许多的地方,经常会遇到陌生人,虽然不是每个陌生人都是坏人,但由于同学们的识别能力的关系,不轻信他人花言巧语,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其他物品,更不能和陌生人走。要和同伴出去玩耍的时候,要先告诉家里人,要准时回家,不在外过夜。 7、远离危险。 暑期天气炎热,不要到水底情况不清的小河或者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不到江边游泳,注意预防血吸虫病。并且做到不爬树,不攀越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二)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二)

鸭畈教学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急性或慢性病人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人体内不断产卵,放出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急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侏儒症”。 耕牛患了血吸虫病,表现为消瘦,役力下降,严重的粪便带血、带粘液,粪稀如水,最后衰弱虚脱而死亡。 一、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体内的肠系膜静脉和肝脏附近的门静脉血管内。成虫产出的虫卵一部分随血流进肝脏、造成肝损害,另一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至水中,遇到人畜仅需10秒钟即可经皮肤钻入人体内发育成虫。如此循环,即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二、人体感染血吸虫病有哪些主要方式和途径? 不论男、女、老、幼,也不论何种民族与性别,只要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就有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 感染血吸虫病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生产性接触疫水感染。如水田作业、打湖草、放牧、防汛、抗洪抢险、测量、勘测、施工,以

及捕鱼捞虾等在疫水中作业;二是生活性接触疫水感染,如游泳戏水、淘米洗菜、洗衣物及饮用疫水等。 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机会越多,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大。 三、什么季节最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感染血吸虫病主要是3~11月,而以7~9月发生感染的机会最多,尾蚴感染的最适温度为15~30℃。一条尾蚴夏季存活3天,冬季可存活一周。这一时期气温高,雨水多,钉螺(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最活跃,逸放出来的尾蚴多、活动力强,此阶段人畜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的机会也多,容易感染。 四、怎样预防血吸虫病感染? 只要做好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和注意饮用水安全,就能有效地预防血吸虫病的感染。主要措施有: 1、集体防护措施 ①、改造自然环境 疫区生产场所易积水和要涉水的低洼滩地,应事先开沟沥水,平整坑洼,修整道路,搭桥设渡,避免不必要的涉水。在江河湖草滩上搭建工棚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的地方,铲光住地周围的杂草,灭光钉螺。 ②、改革生产工具和改进操作方法

夏天到南方旅游,要小心血吸虫病,千万不要轻易下江、河游泳等。

夏天到南方旅游,要小心血吸虫病,千万不要轻易下江、河游 泳等。 2017年7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了通报,一对父女得了血吸虫病。经过调查,家住余杭星桥的小姑娘小徐在2016年暑假的时候,她和爸爸到湖北老家爷爷奶奶家住。在他们的老家边,有一条小河,小徐和她的爸爸隔三差五总要到小河里嬉水游泳。 湖北小镇 暑假结束后,父女两人回到了杭州,他俩不约而同地都出现了发热、皮疹的现象。在医院里,父女都接受了普通的抗菌素治疗,爸爸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但是小徐像是中了邪一般,病情反反复复,这一年里没少挂过瓶,但病情总是不见彻底好转。 2017年7月,小姑娘又出现了发热的症状,这次疾控中心对小姑娘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检查结果是:小女孩感染了血吸虫,并已发展成慢性血吸虫病。经对小女孩及家庭成员采血采集粪便进行检测,又在其父亲体内发现有血吸虫。 父女两人都被查出了血吸虫病,而起因,就是一年前在湖北的老家小河里嬉水游泳。父女两人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已经有了很好的恢复效果,没有了发热等临床症状。

对于血吸虫病,现在的特效药是吡喹酮。这个药物是由国家免费提供的,现在父女两人体内的血吸虫已经被完全杀死了,不过留在他们肝脏内的虫卵并没有办法排出,还好对肝脏的影响也不算大。 浙江省在1995年已经摘掉了血吸虫病的帽子,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浙江就没有了新的感染病人和病畜,没有本地的急性感染病人,没有本地的感染性钉螺。 不过从1995年到2017年,疾控部门发现了241例血吸虫病,都是输入型病例,也就是在外省感染的,最新的例子,就是小徐父女两人。 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和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

令人可怕的血吸虫作文范文400字8篇

令人可怕的血吸虫作文范文400字8篇观看《血吸虫病的防治》有感400字 观看了《血吸虫病的防治》这部科普教育片。我受益匪浅。血吸虫病 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或牛、羊、猪与哺乳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 生虫病,其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血吸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终 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 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人群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 的环节。它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人类对血吸虫皆有易感性。生长 钉螺的地方的水里就可能有尾蚴。当人和牲畜接触虫疫水,如游泳、戏水、洗东西、捕鱼虾、打湖草等,尾蚴就会迅速钻进皮肤进入人体内,最快 10秒钟。进入体内后,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虫经血液流经心脏、肺脏,到达肝脏的血管中,约经过十天到达肠系膜静脉,寄生成为成虫。然后产 卵使人和牲畜得病。每条雌虫一天可产卵1000-3500个。血吸虫病严重危 害人民身体、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加重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儿童患病后未及时查治,可妨碍生长发育,个子矮小,成为侏儒。青年可 影响生育。总之,血吸虫病的危害概括起来就是影响生产、生活、生命、 生育、生趣。看了影片,我知道了消灭血吸虫病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血防工作方针,其综合防 治措施主要包括:个体防护、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管理粪便、管理水源 五大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重新认识血吸虫病、预防血吸虫病而 努力。 一只血吸虫的自述400字 喂,认识我不?告诉你,我就是被你们毛爷爷“封”为“瘟神”的血 吸虫。别看我只是个肉眼很难分辨的小不点,但谁要是招惹了我,嘿嘿,

预防血吸虫病知识

预防血吸虫病知识(共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预防血吸虫病知识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肠炎、肝硬化,并导致腹泻、消瘦、贫血与营养障碍等疾患, 二、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与体征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 病人绝大多数有肝脏肿大,并伴有压痛。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而导致死亡。。 三、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也不相同。 春季雨水多,气候温暖,最适宜钉螺活动。加上人们春耕生产繁忙,下水的次数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多。 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也大。另外,在洞庭湖、鄱阳湖湖滨和长江沿岸等一些地区,洪水季节到来时,由于抗洪抢险突击下水人数增多,因此,受感染的人数也有可能增加。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 秋季温度也适宜钉螺活动,且又是捕鱼的好季节,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湖地区居民纷纷下湖捕鱼、捉虾,常常发生急性感染。因此,秋季同样是感染血吸虫的一个重要季节。 四、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牛以控制传染源; 2、灭螺以切断传播途径; 3、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卫生(提倡用井水。可疑用水消毒:饮水先用明矾沉淀,再以漂白粉消毒。每担水加漂白粉1克漂白粉精一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取用); 4、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蚴笔(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加2%氮硝柳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的作用,涂擦皮肤可耐久不脱。此外有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亦有杀灭作用。 大桥中心卫生院宣 2

血吸虫病的预防

血吸虫病的预防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被感染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猪犬、羊、马、猫及鼠类。 血吸虫病感染风险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南京市一直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查灭江滩钉螺,近几年未发生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但由于野生动物传染源和钉螺难以彻底清除,加之长江上游一些血吸虫病重点防制地区的影响,我市沿江地区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血吸虫病感染方式 血吸虫尾蚴主要是经皮肤侵入人畜体内,感染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生产性接触疫水,如抗洪抢险、捕鱼捞虾等涉水作业; 二是生活性接触疫水,如在有感染性钉螺的地方游泳戏水、淘米洗菜、洗衣物及饮用疫水等。血吸虫病是因人接触疫水而感染的。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有效的办法。 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 01

小伙伴们去江边休闲游玩不要接触江水,特别是设有血防警示标牌、警示器的地段。大家看到这些标牌时尤其要小心哦!千万不能在此处洗手洗脚、游泳戏水、钓鱼哦! 02 因抗洪抢险等特殊原因需接触江水的人员,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水手套、胶靴等防护用具、涂擦防护药剂等。这些措施可以极大的降低血吸虫感染的几率哦。 03 万一接触了江水也不要过分担心,可在接触后1个月左右到沿江地区医疗机构做血吸虫病检测,确定是否受到感染。如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特效药吡喹酮可很快杀虫。 注意事项 1、少接触多清洗,皮肤应无恙。避免长时间接触沙泥污水,接触后及时清洗。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要特别注意身体皱褶部位的清洗。 2、尽量保持衣物干燥,皮肤干燥,注意防晒。穿透气的鞋袜、不混穿鞋袜、避免共用衣物毛巾。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生活规律。 3、降活动强度补水补盐,不中暑不感冒。日平均气温> 30°C或相对湿度> 73%时要减少户外活动及劳动强度。注意补水及适量补充盐分。4.尽量避免淋雨受凉,过度疲劳。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儿童体弱者减少与病人接触,勤洗手,保证睡眠充足。把好饮食关,预防非传染性腹泻。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20XX年3月10日周会课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怎样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什么,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血吸虫病的症状是什么,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教育学生不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其次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什么是血吸虫病?俗称是什么? 2、国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地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区是哪里? 3、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什么? 4、什么时间易感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怎样发展? 6、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学生外出到血吸虫流行区旅游及外来学生假期回流行区的老家该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怀疑得了血吸虫病该如何检查和治疗? 五、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与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出一期血防知识板报;安排学生课外活动,如参加一次查螺,或向家长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让我们知道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区范围广,感染血吸虫病有二种主要途径,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急性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传染源是得了血吸虫病的病人和病畜,预防血吸虫病要查治传染源、查螺灭螺、粪管水管、不接触疫水等。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教案 20XX年3月24日周会课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一些血吸虫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哪些地方能够感染上血吸虫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的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血吸虫病的传播“路线图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寄生于人体的有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氏裂体吸虫3种。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是日本裂体吸虫,其成虫雌雄异体。雄虫体较短粗,体乳白色或微灰白色,常向腹面弯曲而呈镰刀状;口、腹两吸盘明显,自腹吸盘以后虫体两侧向腹面弯曲,形成沟状,直延至尾端,称抱雌沟,是雄虫抱住雌虫交配的部位。雌虫比雄虫明显细长,呈线状。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静肪末梢,合抱的雌雄虫在此交配并产卵。虫卵的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另一部分沉积在肠壁上,还有的游离在阑尾、胰、胃、脑等器官中。初产出的卵内含一个受精卵细胞和约20个卵黄细胞,在肠壁或肝脏内逐渐发育成毛蚴。由于卵内千周蚴分泌酶的刺激,溶解了周围的组织,虫卵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内含毛蚴的虫卵呈卵圆形、淡黄色、无卵盖,其一侧有一小刺,如遇清水,即可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可活2~3天,此时若遇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一条毛蚴可发育成数万条尾蚴)后逸出;如遇人、畜在水中活动,则经皮肤侵入体内;脱去尾问成为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在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童虫,因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 (二)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 男女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并没有差别,各地男女两种性别血吸虫感染率的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生产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缘故。在湖沼和一些水网流行区,男性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如经常在疫水中捕鱼、捞虾、打草、砍樵、耕耘、收获和打粽叶等,接触疫水机会多。妇女较少参加生产,主要是料理家务,相比之下女性血吸虫感染率往往低于男性。但在山区和某些水乡小镇,男性多从事副业,女性则经常在疫水中洗衣,这类地区女性血吸虫感染率高于男性。 在一般的流行区,5岁以下的幼儿接触疫水的机会较少,因而感染率较低。5岁以上的儿童渐渐喜欢在湖边或河、沟边戏水、游泳,感染率迅速增加。10岁以后因逐渐参加割草、放牧、捕鱼虾等生产劳动,同时,戏水、游泳者更多,所以血吸虫感染率上升更快。成年后因全部投入农业或渔业生产,经常与疫水接触,血吸虫感染率也就高。老年人因身体衰弱,体力减退,在田里或水中的劳动次数大大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就职业而言,渔民、船民、半农半渔和农民等职业人群因生产劳动,接触疫水的机会多,血吸虫感染率颇高。

血吸虫病作文

防治血吸虫病 “血吸虫”,相信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毛骨悚然,十分不舒服。的确,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它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可怕的寄生虫病。 对于零零后的我们,对血吸虫这个疾病可能会比较陌生,只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这说明政府在防治血吸虫病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灾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灾区到处是田园荒芜惨不忍睹的惨状。 如果想治好一种病,首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防治血吸虫病,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效防治它,就必须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通过互联网,我了解到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 只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接触疫水这两点,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觉得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是灭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要想消灭血吸虫病,就必须消灭钉螺。

灭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人力、财力情况,认真制定好方案。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灭螺时要坚持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重点消灭居民点附近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的钉螺的原则,并尽可能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彻底改造钉螺的孽生环境。 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2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 今天读了一篇关于血吸虫病的文章,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年6-10月份是血吸虫病感染的高发季节,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量人口流动,给血吸虫病的扩散提供了条件,致使这种古老的疾病仍在不断延续。读了这边文章后,我感觉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刻不容缓。 我们知道,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最严重的能导致人死亡。 为了预防血吸虫病,让血吸虫病远离我们的生活,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觉首先要向我的家人和邻居们介绍吸血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劝告一些家长们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

游泳要牢记的禁忌事项

游泳要牢记的禁忌事项 游泳要牢记的禁忌事项 炎热的夏天,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消除夏日暑热,增添了生活情趣。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一时痛快而忽略了安全健康。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游泳要牢记的禁忌事项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游泳前后的必做事项不能少 下水前必须做热身运动。在岸上做弯腰、压腿、摆手等以伸展四肢的舒缓运动,可增加肌肉的协调性,有利于防止游泳时发生抽筋和减少下水后遭遇意外事件的可能。 还有,下水前要穿上游泳衣、戴上游泳帽和游泳镜,耳朵易进水者需戴上耳塞;初学游泳者,儿童,体弱的中老年人,应带上游泳圈。 游泳后,立即用软质干浴巾擦净身上水垢,轻轻擤出鼻腔分泌物。如在游泳池游泳,最好滴上氯霉素或硼酸眼药水。穿好衣服之后,需活动按摩肢体,做几节放松体操,然后在树荫或遮阳伞下小憩15-20分钟,既避免了肌群僵化又能消除疲劳。 六种情况忌游泳 一、空腹、饭后忌游泳。若在空腹饥饿时下水游泳,由于体内血糖较低,不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能量,加上身体消耗能量较多,又无法及时补充,易引起低血糖,出现头昏、心慌、乏力等症状,甚至发生虚脱而导致溺水等意外险情。饭后饱腹时游泳,不仅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腹痛等现象。因此,空腹不游泳,饭后要休息30分钟至一小时后再下水游泳。 二、酒后忌游泳。喝酒后会大量消耗人体内储备的葡萄糖,酒精还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易出现低血糖。尤其是酒精会干扰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头脑昏沉而影响对水中情况的判断能力,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发生游泳意外的机会,应引以为戒。 三、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忌游泳。有人在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常带

血防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血防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上血防课使学生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国家有哪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熟悉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感染方式、感染原因和有哪些危害;掌握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不接触疫水就不会感染血吸虫”。 相关名词:血吸虫、血吸虫病、终宿主、中间宿主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血吸虫的生活史,逐层展开,边讲解边板书,重点讲解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名词解释】: 1、血吸虫: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 2、血吸虫病:因血吸虫进入人或哺乳动物体内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血吸虫病。 3、终宿主:吸虫的生活史有两个世代,即有性生殖世代和无性生殖世代,有性生殖世代是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这类宿主称为终宿主。 4、中间宿主:无性生殖世代是在软体动物体内进行,这类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引言】: 我们听说“血吸虫”、“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晚期了”等等或许已经很久了,但究竟什么是血吸虫、什么是血吸虫病,以及如何感染的,又如何防治,等等,这些相对专业的知识,我想许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想从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的预防和血吸虫病的控制这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讲,使我们来认识血吸虫和血吸虫病,最主要的是要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哪些行为会感染血吸虫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概述】: 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血吸虫?(定义),一般吸虫为雌雄同体,但寄生在恒温脊椎动物的血吸虫是雌雄异体,在分类学上称为裂体吸虫,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血吸虫就是这类,我们所知的有86种,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即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和湄公河血吸虫,致使人畜得血吸虫病,(定义),其余的感染或得病相对单一。(曼氏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和非洲中部;埃及血吸虫流行于非洲北部;间插血吸虫流行于非洲)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讲座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讲座 一、要熟悉血吸虫病,务必明白什么是血吸虫? 凡是寄生在脊椎动血管内的吸血虫称之血吸虫。哺乳动物如人、马、牛、猪、羊、狗、猫、鼠都属于脊椎动物。但脊椎动物并不都属于哺乳动物。比如鱼是脊椎科动物,但它不属于哺乳动物。目前被人类认识的血吸虫有八十六种,其中五种可使人、牲畜患上血吸虫病。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引起。日本血吸虫同时也在全世界分布最广致病最严重。现在通过右边的图片来认识一下血吸虫的真实面目。这是日本血吸虫成虫的图片。呈雌雄与抱的形状。右边粗的是雄虫,长 1.2cm 宽0.25cm;左边细长的是雌虫,长1.5----1.85cm宽0.25cm。 二、日本血吸虫在我国流行历史与旌阳区的情况 考古学者在古尸上发现并证实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我国的人体内了。四川省第一例血吸虫病是1924年由华西医科大学美籍教授在仁寿发现的。我国血吸虫病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明显的地域性。旌阳区1954年首次发现血吸虫病人与钉螺,被确认为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血吸虫病是否在该地区流行,务必有三个重要条件:1 务必钉螺的存在(为什么我们下边要认真讲)。2 全年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达到0度以上,0度下列虫卵会被冻死。3 年平均降雨量应在750mm 以上,土壤的湿度大于30%,湿度小12%钉螺就会死亡。来看一下我们旌阳区的自然条件:全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0—4度,年降雨量1000——1200mm,这种自然条件极适合虫卵与钉螺的生长。刚才我们讲了血吸虫病流行务必钉螺的存在。钉螺是血吸虫发育过程中唯一的中介。也就是说血吸虫务必经钉螺才能进一步感染人畜。没有钉螺,血吸虫的生命周期就会中断,也就意味着血吸虫的死亡。现在我们来认识钉螺。 请看右边的图片:它上一种水陆两栖的螺蛳,平均寿命一年半。但假如有毛蚴寄生的钉螺,它本身也就成为带病受害之体,寿命缩短为8——10个月。钉螺长不超过1cm宽不超过4mm,表面有6——9个螺旋,通常农民称它为“七转半”。要紧分布在沟、渠等水线上下1m以内,有些旧水塘、养渔池也有钉螺。 三、钉螺为什么上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我们从血吸虫的生命周期与血吸虫的传播来懂得 我们人类的一生有婴幼儿期、青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血吸虫是一种微生物,它像人一样具有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童虫这样一个生命周期。血吸虫的成虫是寄生在人或者哺乳动物(要紧是黄牛)的肠系膜静脉中。我们的肠子不是胡乱堆在肚子里面的,而是靠一些网膜把它悬挂在肚子里边适当的位置上。这些网膜上边有些细小的血丝,那就是血管(能够通过自由市场上猪油网膜加深学生的印像)。也就是血吸虫成虫寄居的场所。它以吞噬红细胞为生,上名副事实上的吸血虫。一只雌虫每天平均产卵1000——3500个,其中85%逆血而上进入肝脏沉淀在肝管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进行着对肝脏的不可修复的破坏。17%的虫卵逆血而行到达肠壁,释放毒素,并使肠子破溃,进入肠壁,随粪便出体外。带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如随地大便,雨水冲刷(注意这里水是要紧条件),在水温25度左右,4个小时的时间,虫卵内的毛蚴破壳而出,在水中快速游动,它游的这么快,是去干什么呢?原先它也像新生儿一样急需保暖。钉螺就是它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保暖衣。毛蚴找到钉螺这件“衣服”后,立刻钻了进去(假如没有找到“保暖衣”,毛蚴就会冻死、饿死,也就不可能有血吸虫病流行了)。毛蚴在钉螺里边通过两代无性繁殖,一只毛蚴能够产生成千上万只尾蚴。因此,我们也能够这样说,钉螺不仅是毛蚴唯一的“保暖衣”而且是尾蚴的克隆工厂。含有尾蚴的钉螺遇到水(注意水是要紧条件),里边的尾蚴就不断地进入水中,焦急地等待,那种心情就像饥饿的老鼠对大米的期盼一样,只要人、畜下到这样的水中。不管你是胖子还是瘦子,10秒钟的功夫,就会钻进你的皮肤,脱去尾巴变为童虫。在身体中随血边移行边发育,向着它最终的居住地——肠系膜进发。在到达肠系膜的时候血吸虫已从尾蚴发育成为成虫,这个过程大约37天左右。成虫又开始产卵,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生命的复制,与对人畜的侵害。水牛与马也是哺乳动物,对这两种动物天生对尾蚴排斥,尾蚴一旦进入这些牲畜的体内,就会立即死亡。至于什么原因,现在还没有搞清晰。偏偏人与黄牛是血吸虫最好的安乐窝,血吸虫在里边发育的很好,生活的很舒适。 四、现在我们来看血吸虫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结合图片)

游泳安全知识(5篇)

游泳安全知识(5篇) 一、游泳安全要点 (一)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二)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三)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四)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五)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并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六)跳水前必须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七)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中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二、游泳安全 (一)游泳时注意安全,在近水的地方玩耍要细心。在沙滩或沙岩上停留时,要观察周围的情景,有些沙滩一眼看上去是实的,可是其实下头有裂缝或底层是空的,如果人在上头动作太大,就会出现沙崩,将人埋在下头。在海滨玩耍时,要注意涨潮落潮的规律,涨潮时要迅速离开海边,免得被潮水卷走。 (二)游泳前要做准备活动,也可用少量的冷水浇四肢,让身体尽快适应水温,以防抽筋,饥饿、饱食、过度劳累后不能游泳。 (三)游泳时遇到水草,应立即停止划水动作,改用仰泳姿势迅速离开水草。如果已经被缠住,应仰躺水面,一手划水,一手排开水草游泳安全知识大全游泳安全知识大全。切不可双手乱挥、双腿乱蹬,这样会使水草越缠越紧。游泳时遇到旋涡,应吸气下潜,从水底向外游,离开旋涡后再浮出水面。 (四)游泳时突然抽筋,如果离岸近应立即上岸,按摩抽筋的部位;如果离岸远,应立即仰面浮于水面,按摩或牵引抽筋部位,待抽筋不太严重时,立刻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尽快上岸。如果当时附近有其他人,应大声呼救。 (五)洪水季节绝对不能下河游泳。 三、什么情景下不宜游泳 (一)单身一个人不能外出游泳。没有同伴,单身一个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学生游泳应当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否则,禁止外出游泳。 (二)身体患病、月经期间及喝酒后不宜游泳。对患有心脏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红眼病、高血压(病)、化脓性皮肤病、疥疮、中耳炎、眩晕症等疾病不宜游泳,有精神病史和癫痫史者也不宜游泳。另外,感冒高热、月经期间及酒后也不宜游泳。 (三)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及繁重劳动后不要游泳。 (四)被污染了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汇合处以及落差较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山塘水库都不宜游泳。 (五)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景下,也不宜游泳。 四、游泳要注意什么 (一)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游暗流、漩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的场所。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二)水下情景不明时,不要跳水。 (三)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施救(游泳溺水急救详见第七点溺水急救知识),应大声呼唤四周的人前来相助。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人类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在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消瘦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及生命。儿童得血吸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发展为侏儒症,患者将痛苦终身。 2、危害人类健康的“瘟神” 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猖獗,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断垣残壁、满目凄凉,出现了许多“无人村”“寡妇村”“肚胞村”等悲惨景色。如素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昆山,血吸虫病感染者占当地人口总数的65%以上,有100多个“无人村”。高邮县新民乡农民在有螺的洲滩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感染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真所谓“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3、血防形势依然严峻 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血防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是一种生命力、繁殖力都很强的生物,加之有螺环境复杂,给灭螺工作增加了难度。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人口大流动使血防形势更加严峻。例如,我省某市一小学生暑假期间随父的船队去血吸虫病流行区,曾在江滩上戏水玩耍,回家以后生病入住市医院。医院因病孩高热不退给予多种治疗措施,疑为伤寒、白血病等而作各种细菌培养、骨穿刺,还转诊上海某医院,未果。后经血防部门工作的亲戚探病提出看法,即去血防站就医,确诊为血吸虫急性感染,给予吡喹酮治疗痊愈出院。该患儿由于误诊使得病程延长,增加了痛苦,多耗费了近万元,劳民伤财。由于缺乏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导致一些人得病后误诊而延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的这类病例并不少见,同时也反映了部分临床医生的血防意识淡薄。

血吸虫病防识知识

血吸虫病防识知识 血吸虫病防识知识 增强血防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血防知识的知晓率和正确率,形成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群防群控的良好气氛。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于感染了血吸虫而引发的人畜共患疾病。血吸虫是寄生虫,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平均为4~5年,长者可达10~20年。雌虫在人体内产卵,大多数虫卵沉积在肠黏膜和肝组织内,仅少数虫卵随粪便排除体外;若是虫卵入水(河、湖)且温度适宜(25~30°),则可以孵出卵内的毛蚴;当碰到钉螺,毛蚴就钻入钉螺进行无性繁衍:一只钻入钉螺的毛蚴经7~8周后即有成千上万的尾蚴逸出,尾蚴随水流在水中浮游..当人接触到含有尾蚴的疫水时,尾蚴很快穿过皮肤或黏膜侵入,变成成虫寄生在人体内,进入再次循环,由此可见若是不注意预防,吸血虫病的蔓延是超级恐怖的。任何年龄、性别、职业、和种族的人,只要接触疫水,都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的大体概念: 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血吸虫。是雌雄异体,有口、腹两个吸盘吸附在血管壁上,常寄生于门静脉、肠系膜静脉或盆腔静脉系统。 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散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12个省市自治区。截止到1999年,已有5个省、市(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其余7个省的血吸虫病疫情也正在逐年下降。目前,尚未控制的血吸虫病流行地域主要集中在湖区和大山区。由于湖诏地域和大山区环境复杂,疫情仍十分严重,血吸虫病的防治任务极为艰巨。咱们学校有许多同窗的老家在大湖边或靠大山的区域,当学校放假时都会回老家,所以应引发高度的警戒。 三.血吸虫病的危害: 1.人是如何得血吸虫病的: 血吸虫在钉螺内逸出尾蚴,此时若是人接触疫水,尾蚴即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尾蚴在人体内发育成长,然后致人患血吸虫病。 2.对人体的危害: 血吸虫病依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和临床症状与体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叫血吸虫? 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在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中,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在哪里流行? 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我国就有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云南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三、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

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四、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五、什么是疫水? 疫水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沟渠、田、塘水中有血吸虫的尾蚴。人畜若接触了疫水会被尾蚴侵入,导致感染血吸虫病。 六、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以吸血维持生命。 雌虫在肠系膜静脉的血管里产卵。卵内含有毛蚴,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个左右,卵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卵会放出毒素,影响健康;卵随血流到肠壁,能使肠壁破溃而进入肠腔内,随大便排除。 含有血吸虫卵的大便污染了水源,在水温大约25℃情况下,经4小时左右虫卵内毛蚴破壳而出,在水中快速游动,遇到钉螺,很快就会钻入钉螺内,在钉螺体内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含有尾蚴的钉螺遇水,尾蚴就不断逸入水中,人、畜下水接触到尾蚴而受感染,这样就得了血吸虫病。 七、人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

血吸虫病的预防教案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 凉山罗纲琦 课时:两节课 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一些血吸虫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哪些地方能够感染上血吸虫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的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过程: (一)血吸虫的一生。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等6个阶段。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若粪便污染了水,虫卵被带进水中,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钻入水中的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子胞蚴再经一次繁殖,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便很快钻进人体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成为成虫。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二三千个。这样一个周期即是血吸虫的一生,即生活史。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

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二)血吸虫病的传播“路线图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寄生于人体的有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氏裂体吸虫3种。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是日本裂体吸虫,其成虫雌雄异体。雄虫体较短粗,体乳白色或微灰白色,常向腹面弯曲而呈镰刀状;口、腹两吸盘明显,自腹吸盘以后虫体两侧向腹面弯曲,形成沟状,直延至尾端,称抱雌沟,是雄虫抱住雌虫交配的部位。雌虫比雄虫明显细长,呈线状。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静肪末梢,合抱的雌雄虫在此交配并产卵。虫卵的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另一部分沉积在肠壁上,还有的游离在阑尾、胰、胃、脑等器官中。初产出的卵内含一个受精卵细胞和约20个卵黄细胞,在肠壁或肝脏内逐渐发育成毛蚴。由于卵内千周蚴分泌酶的刺激,溶解了周围的组织,虫卵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内含毛蚴的虫卵呈卵圆形、淡黄色、无卵盖,其一侧有一小刺,如遇清水,即可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可活2~3天,此时若遇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一条毛蚴可发育成数万条尾蚴)后逸出;如遇人、畜在水中活动,则经皮肤侵入体内;脱去尾问成为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在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童虫,因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 血吸虫对宿主带来的危害以虫卵所致的损害为最重。虫卵沉着在宿主的肝脏及肠壁等组织,形成虫卵肉芽肿,最后导致肝脾肿大、肠壁纤维化、

预防血吸虫病教案

预防血吸虫病教案 11、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 3、让学生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 4、教育学生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5、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生活的荆州市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教育学生成为血吸虫病知识的宣传者; 6教育学生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血吸虫病的危害 2、懂得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教具和学具: 1、放大的寄生虫生活史挂图; 2、有关血吸虫病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2、放录像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研究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2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传染给人、畜的传染病。血吸虫卵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长成尾蚴后又离开钉螺回到水中。尾蚴接触到人、畜的皮肤后便会迅速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血吸虫病。人、畜感染后,再通过其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螺地带水域,造成新的传染性。3、血吸虫的种类:血吸虫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4、血吸虫病的危害:急性血吸虫病是人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病迅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慢性血吸虫病发展较慢,早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5、我国血吸虫病形势严峻 目前,血吸虫病流行于世界74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1.9亿感染者。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血吸虫病人约80多万。目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第一篇: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叫血吸虫? 答: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我国人体内了。 二、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答: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以吸血维持生命。 雌虫在肠系膜静脉的内管里产卵。卵内含有毛蚴,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个左右,卵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卵要放出毒素,影响健康;卵随血流到肠壁,能使肠壁破溃而进入肠腔内,随大便排除。 含有血吸虫卵的大便污染了水源,在水温大约25℃情况下,经4小时左右虫卵内毛蚴破壳而出,在水中快速游动,遇到钉螺,很快就会钻入钉螺内,在钉螺体内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含有尾蚴的钉螺遇水,尾蚴就不断逸入水中,人、畜下水接触到尾蚴而受感染,这样就得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生存,不断地危害着人民生命与健康。 三、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

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四、人被感染上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虾、割草等。二是生活性感染。如在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洗脚等。 五、什么是疫水? 答:疫水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沟渠、田、塘水中有感染人畜患病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六、什么是钉螺? 答: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它是雌雄异体,水陆两栖的螺狮。形状呈圆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螺壳表面有纵肋,螺旋一般为6~9个,人们俗称“七转半”,主要分布在沟渠(农毛小沟渠为主)水线上下1m的范围内。稻田中钉螺主要分布在进水口和田埂附近,我市除沟田外个别旧水塘及养鱼塘也都发现有钉螺。 七、什么钉螺才会在感染血吸虫病中起作用? 答:同样的钉螺有两种情况:一是未感染的钉螺。另一种是感染钉螺,又称阳性钉螺。后一种钉螺是指血吸虫尾蚴寄生在螺体随时可能逸入水中,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上血吸虫病。 八、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