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建三局)

砌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建三局)

砌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建三局)
砌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建三局)

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

4#~13#楼项目

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初审:

编制:

中海建筑

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部

2011年9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总体思路 (1)

一、构造柱设置原则 (1)

二、圈梁设置原则 (1)

三、过梁设置原则 (1)

四、砌体材料的使用原则 (2)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2)

一、编制说明 (2)

二、编制依据 (2)

第三章资源需求计划 (3)

一、主要材料选用 (3)

二、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3)

三、劳动力计划表 (3)

第四章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法 (4)

一、砌体工程施工程序及操作流程 (4)

二、墙体砌筑 (4)

三、构造柱、圈梁、过梁施工 (6)

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 (8)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9)

第七章进度控制措施 (11)

一、施工总体计划 (11)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11)

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 (11)

第一章编制总体思路

一、构造柱设置原则

1.构造柱断面:240厚墙为240×240,200及100厚墙为200×墙厚。柱高不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2,

柱高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4。钢筋锚入梁或板la,箍筋A6.5200,楼层梁、板上、下600mm围箍筋加密至100mm。

2.隔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

1)隔墙墙端处;

2)墙长大于2倍墙高或5m时,墙段增设构造柱,间距≤2倍墙高;

3)门窗洞≥2.1m的洞两侧,门窗洞<2.1m时洞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

4)入户门洞两侧。

3.围护外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

1)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端墙处;

2)框架柱的间距大于1.5倍墙高时,墙段增设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

3)当外墙不与框架柱相连时,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

4)窗洞≥2.1m的洞口两侧,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

5)窗洞≥3m(包括通窗)的窗下墙设构造柱,间距≤2.0m,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

4.女儿墙、阳台隔墙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若有高度超过1.5m的女儿墙,应通知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5.阳台栏板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作法详《西南05G701(四)》第36页。

二、圈梁设置原则

当墙高≥4米时,应在墙高中部设一道现浇圈梁。圈梁为墙宽×120,4A10,箍筋A6.5250。水平纵筋锚入柱、墙la。

三、过梁设置原则

隔墙上有洞口时加设过梁,过梁按下表使用:

注:过梁与现浇构件相碰时改为现浇。

四、砌体材料的使用原则

1.非承重外围护结构墙体除注明外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800级。

2.所有墙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大于或等于

800级。

3.卫生间隔墙100厚时采用烧结多孔砖。

4.所有配砖均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200mm×95mm×53mm。

5.楼梯间防火隔墙采用240 mm×115mm×53mm砌筑。

6.拉结筋与现浇相接部位全部采取植筋的方式,拉结筋全部采用A6.5钢筋。

7.地坪以下采用M5或M7.5水泥砂浆砌筑;地坪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1.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4~13#楼,本工程的砌体部位是本项目控制的重

点。

2.本专项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性文件,方案编制完成后须经公司主管部门负

责人、总工程师及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

3.指导本工程结构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主要的规、规程

第三章资源需求计划

一、主要材料选用

1.选用拉法基P.C 3

2.5R水泥。

2.砂选用渠河砂。

3.碎石选用盐井碎石5~20mm。

4.普通烧结页岩实心砖240×115×53mm、200×95×53mm。

5.多孔砖采用烧结多孔砖240×90×115mm。

6.空心砖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200×190×115mm、190×240×100mm。

7.钢管选用规格48mm×3.5mm。

8.模板采用1830×915×18mm的九层胶合板。

二、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三、劳动力计划表

工人合计186

第四章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砌体工程施工程序及操作流程

一). 材料要求

1.从设计平面图可知,本工程房间的开间尺寸、进深、层高都基本一致。所以脚手架将选用A48×3.5

钢管搭设墙脚手架。

2.非承重外围护结构墙体除注明外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800级。

3.所有墙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其孔数不少于12孔,密度等级大于或等于800

级。

4.卫生间隔墙100厚时采用烧结多孔砖。

5.所有配砖均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200mm×95mm×53mm。

6.拉结筋与现浇相接部位全部采取植筋的方式,拉结筋全部采用A6.5钢筋。

7.砌筑砂浆:地坪以下采用M5水泥砂浆;地坪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

8.进场时首先应向供应商索取合格证,同时现场应对批量入场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上墙。

二). 墙体砌筑工艺流程

弹线→弹线找平→立皮数杆→排砖垒底→挂线→拌制砂浆→砌筑墙体→墙体验收

二、墙体砌筑

1.凡需在板上砌轻质隔墙时,应在墙下板增设加强筋。当板跨L≤1500mm时,2B14;当板跨1500mm

<L≤2500mm时,3B14;当板跨L>2500mm时,4B14。并锚固于两端支座。

2.需做基础的隔墙除另有要求外,均随混凝土垫层做基础。

3.砌体砌筑时流水段的划分,原则是先外墙,后墙,应拉通线。

4.烧结页岩砖砌筑砖砌体前,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

5.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上下错缝、外搭接、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

6.为确保砌体的质量,采用砌筑一揉压的砌筑方法。

7.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应设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8.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9.凡墙体厚度除标注外所有墙体均为200厚烧结页岩空心砖墙(烧结页岩空心砖应为双排孔,且>12

孔,容重<800kg/),门边墙垛除图上注明及受实际尺寸限制外,均为100。

10.主体分布中承重结构已施工完毕,已经经过有关部门验收。

11.弹出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12.立皮数杆:宜用30㎜×40㎜木料制作,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的尺寸标高。

皮数杆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13.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

砂浆找平。

14.凡建筑女儿墙除标注外为200厚烧结页岩空心砖墙。

15.地下室位于隔墙下部600高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砌体,以上均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用M5砂浆

砌筑。

16.、外非承重墙(特殊要求除外)底部均砌筑200高烧结页岩实心砖,其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

17.卫生间、厨房等四周墙体、门窗洞口收边部位采用配砖砌筑;卫生间、厨房等四周墙体下部自楼、

地面标高起做300高混凝土(同墙厚C20,门洞除外)翻边。卫生间、厨房隔墙200mm厚,距楼地面1800烧结页岩实心砖,其余为烧结空心砖;墙厚100时全高采用配砖。均采用M5砂浆砌筑。18.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度的1/3,也不应小于90

㎜,如果搭砌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搭接要求,应根据砌体构造设计规定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

19.在填充墙的外墙转角处以及墙长>5m(长度围无框架柱或剪力墙)时,每3m左右设置一个钢筋混凝

土构造柱;外挑梁上填充墙的转角和端部均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门窗洞口宽度超过2.5m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构造柱上下端与楼板相交部位,施工楼板时应留出相应的插筋。

20.填充墙与柱网间的拉结钢筋应按建筑施工图的位置预留。

21.填充墙的净高≥4.0m时,在1/2墙高处设置断面为墙厚×120的钢筋混凝土卧梁一道。

22.砌筑墙体要同时砌起,不得留斜槎。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8m。

23.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高度的2/3。

24.填充墙砌至梁、板下100~150时,应待墙体沉实(一般约5天时间)后,在砌体与上部梁、板。

25.轴线、标高的控制:

由于本工程外填充墙交角处均设有框架柱或构造柱,因此,不便于挂线。在每层楼板安装完成开始砌筑前,应用经伟仪和线坠将基础顶面标识的每一条轴线传递至楼层上,分别弹出每条砌筑墙边线。24.层高的控制:

如果有了构造柱就不便设皮数杆,所以在每层楼板安装后进行抄平,如出现高差则应做好记录,在偏差部位逐线进行调整。在砌筑时做到:“两勤”,即:勤吊线、勤量(块体累计误差),随时掌握、随时调整,确保层高控制在允许围。

三、构造柱、圈梁、过梁施工

4.构造柱的设置应按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程序进行。

5.构造柱断面:240厚墙为240×240,200及100厚墙为200×墙厚。柱高不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2,

柱高大于4米时纵向钢筋4B14。钢筋锚入梁或板la,箍筋A6.5200,楼层梁、板上、下600mm围箍筋加密至100mm。

6.隔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

1)隔墙墙端处;

2)墙长大于2倍墙高或5m时,墙段增设构造柱,间距≤2倍墙高;

3)门窗洞≥2.1m的洞两侧,门窗洞<2.1m时洞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

4)入户门洞两侧。

7.围护外墙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

6.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端墙处;

7.框架柱的间距大于1.5倍墙高时,墙段增设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

8.当外墙不与框架柱相连时,构造柱间距≤1.5倍墙高;

9.窗洞≥2.1m的洞口两侧,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

10.窗洞≥3m(包括通窗)的窗下墙设构造柱,间距≤2.0m,并窗墙顶面设现浇带。

8.女儿墙、阳台隔墙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若有高度超过1.5m的女儿墙,应通知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9.阳台栏板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作法详《西南05G701(四)》第36页。

10.高度≥4米的填充墙,应每3米左右或门窗上口设与钢筋混凝土柱、墙连接的现浇带。

11.圈梁设置:

当墙高≥4米时,应在墙高中部设一道现浇圈梁。圈梁为墙宽×120,4A10,箍筋A6.5250。水平纵筋锚入柱、墙la。

12.过梁设置:

隔墙上有洞口时加设过梁,过梁按下表使用:

注:过梁与现浇构件相碰时改为现浇。

1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续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方向的尺寸不宜

超过300mm。沿墙高按砌筑材料每600㎜设2A6.5拉结钢筋,每道深入接槎各墙不宜小于0.7m。预留伸出的拉结筋不得在施工中任意反复弯折,如有歪斜、弯曲、在浇灌混凝土前应校正到准确位置并绑扎牢固。

14.在关构造柱模板时,应在马牙槎与模板交接的位置贴上双面不干胶条,保证构造柱混凝土的成型质

量。

15.在浇灌砖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并将模板的落地灰、碴和其它杂物消除

干净。在各层柱的底部以及该层二次浇灌的下端位置留出2皮砖眼洞,以便清除模板杂物,清除完毕应立即封闭。

16.构造柱与板面接合部先注入适量水泥砂浆(同强度等级),再浇混凝土。振捣器应避免触碰砖墙及模

板,严禁通过模板传振。

17.在砌完一层墙后和浇灌该层构造柱混凝土之前,是否对已砌好的独立墙面采取临时支撑措施,应根

据风力、墙高确定。必须在该层构造柱完成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15.砌块砌筑的墙体按设计规定高度设现浇带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标高和平整度,如控制不好,

砌体模数将产生高差。

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

1.进行控制线和位置线的放线:首先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各轴线,及墙、柱边线,并以该轴线为起

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墙、柱模板的外控制线,以便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在进行放线工作的同时,把轴线引测到每楼栋的每个大角,并且用红油漆作出标识,以便从大角控

制楼栋的垂直度。

3.作好标高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砌体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框架柱位置。

4.设置柱、墙模板定位基准:采用冲击钻根据构件断面尺寸打孔,切割100mm~150mm短钢筋,插入

孔50mm,保证柱、墙模板位置的准确。

5.脚手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应有设计计算书,根据施工方案搭设,在脚手架设前

办理交底,完成后办理验收手续。

6.进场时首先应向供应商索取合格证,同时现场应对批量入场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上墙。

7.砌筑砂浆: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水泥入场后应进行复检,不

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8.拌制砌筑砂浆:现场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

9.砂浆配合比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及掺合料5%。

10.以同一砂浆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同种原材料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

为一个取样单位,每取样单位标准养护试块的留置不得少于一组试块(每组6块)。

11.干拌砂浆:同强度等级每400t为一个验收批,不足400t也按一批计。每批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

位取等量样品。总质量不少于15kg,分成两份,一份送检,一份备用。

12.建筑地面用水泥砂浆,以每一层或1000㎡为一检验批,不足1000㎡也按一批计。每批砂浆至少取

样一组。

13.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的试块抗

压试验结果为准。砂浆试块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评定:

f2,m ≥f2

f2,min ≥0.75f2

式中f2,m,m-同一验收批中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Mpa)

f2——验收批砂浆设计强度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f2,min ——同一验收批中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的平均值(Mpa)。

14.砌体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1)质量目标:合格

2)质量标准:国家规标准

3)砌体结构的质量要求:经检查符合控制标准

4)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砌体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1.工作前应戴好安全帽。

2.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规定砌体的施工方法、程序,选择适宜的机具,并规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砌

体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砌筑。

3.向基坑运送材料宜采用溜槽;运送砌块严禁抛掷,不得碰撞支护结构。

4.运输前应检查运输道路,确认其能满足车辆运输安全要求。

5.现场使用土坡道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坡道两侧边坡必须稳定。

2)坡道应顺直,不宜设弯道。

3)坡道土体应稳定、坚实,坡面宜硬化处理。

4)坡道宽度应较运输车辆宽1m以上,坡度不宜陡于1∶6。

6.现场使用斜道(马道)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斜道应直顺,不宜设弯道。

2)斜道脚手架必须置于坚实地基上,支搭必须牢固。

3)斜道宽度应较运输车辆宽1m以上,坡度不宜陡于1∶6。

4)斜道两侧应设防护栏杆,且进出口处横栏杆不得伸出栏柱。

5)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维护,发现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施工安全。

6)施工前应根据运输车辆的载重、宽度和现场环境对斜道进行施工设计,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应满足各施工阶段荷载的要求。

7.使用专用夹具搬运砌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夹具应由具有资质的企业生产,并具有合格证。

2)使用前应检查、试夹,确认完好;夹具应纳入工具管理畴,保持完好状态。

3)自制夹具宜轻巧,应经过结构计算确定,由专业技工加工,由质量管理人员跟踪检查,成品经试用,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使用起重机运送砌块、砂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运影响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2)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3)吊运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运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4)吊梁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吊运中严禁超载;吊运时,

吊臂、吊钩运行围,严禁人员入;吊运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5)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吊斗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6)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吊运。

7)吊运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

9.砌筑高度达1.2m时应支搭作业平台,在作业平台上码放材料应均匀,不得超载;搭设与拆除脚手架

应符合脚手架相关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上下作业平台必须设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设施;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使用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10.施工中,作业人员不得在砌体上行走、站立。

11.砌体的外圈、上下层砌块应咬合紧密、竖缝错开。

12.砌筑材料应随砌随运,作业平台上应分散码放材料,严禁超过规定荷载。

13.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同一砌体当天连续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2m。

14.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总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码。

15.每一段墙体砌筑完成后,把“落地灰”清理干净。

16.每栋楼一层砌体砌筑完成后,必须做到工完场清。

第七章进度控制措施

一、施工总体计划

本计划确定本工程的模板分项工程与其它分项工程相互穿插进行。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一). 计划的调整

根据施工合同和建设单位的总体布署及要求,为了确保施工进度控制点的实现,结合施工中不断发生的变化,需对网络计划进行科学安排,动态管理,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总工期提前完成。

二). 计划的检查和落实

施工部门必须严格按计划施工,按分部分项工程总计划控制,实行周计划制度。项目经理及施工负责人,每周二、五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开会、检查近期完成情况,并确定下一步计划。每月25

日组织开会,检查并考核班组的完成情况,根据情况调整并确定下月计划,报监理、业主批准并布置落实。

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

一、砌筑时工人随意砍砖,未使用模数砖。

未使用模数砖,造成碎砖过多,将会影响砌体整体工程质量。

施工措施:

1、砌筑前,严格按照排砖图砌筑并精确计算七分头所用数量,施工备砖时对号入座,该用七分头的地

方严禁砍砖。

2、现场加强检查制度,发现采用了碎砖部位要求立即返工重砌筑。

二、拉接筋位置不准确。

施工过程中,工人常常忘记放置拉接筋或或拉接筋位置放置不准确,为此造成质量隐患。

施工防治措施:

1、加强工人责任心的教育,把拉接筋作为钢筋隐检工序检查。按照设计要求对没道拉接筋进行检查和

验收。

2、加强拉接筋竖向间距的控制,其中拉接筋竖向间距偏差不超过100mm。这是相对于拉接钢筋的标准间

距500mm,也就是说拉接筋沿墙高埋设位置的偏差只允许超过一匹砖,100mm的规定既照顾到了普通砖模数的要求,也照顾到了多孔砖模数的要求。从管理上来说,这一要求的含义就是即使在某一砌体层位置遗忘了埋设拉接钢筋,那么在下一层块体砌筑时就必须埋设,否则就返工,不允许一错再错。

三、多孔砖砌筑时,砌筑砂浆竖缝不饱满。

竖向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一般对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比较明显。试验证明:当竖缝砂浆饱满度基本上是100%时,砌体齿缝抗剪强度比通缝抗剪强度提高50%;如竖缝砂浆很不饱满甚至完全无砂浆时,其砌体的抗剪强度将降低40%-50%。此外,透明缝、瞎缝和假缝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防治措施:

砌筑时必须采用“三一一”砌筑法,关键是灌缝的动作必须到位,以保证竖向灰缝饱满,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加大灌缝检查力度。

四、电工埋设电管、电箱时在墙上随意开槽。

电工、水暖工等,随意在墙上开槽,造成墙体有效截面面积减小,墙面裂缝增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装修后的观感性。

防治措施:

1、施工之前,严格图纸会审制度,发现不妥当之处,或与土建等其他专业冲突的地方,应及时通知设

计并进行修改,防止施工后剔凿修改;

2、有电管、电箱的部位砌筑时提前预留、预埋。电管随砌随埋,竖向电管可用开槽机开槽,但不大于

60*60毫米。

3、修补电管槽时,采用的砂浆应掺合微膨胀剂,防止砂浆硬化时出现裂缝。

五、芯柱根部残留灰浆较多

芯柱根部残留灰浆较多,容易造成芯柱钢筋污染,影响芯柱混凝土浇筑质量和芯柱受力性能。

施工措施:

1、在砌筑第一匹芯柱砌块时,事先将芯柱根部清理干净,并铺好塑料袋。

2、在砌筑芯柱砌块时,应及时清除砌块上的舌头灰。

六、在砌筑芯柱砌块时,有黑缝、瞎缝,外丁字墙交接处水平灰缝不交圈的问题。

施工措施:

1、砌筑砌块时,严格按照皮数杆来砌筑,不定时的检查皮数杆的标高

2、如楼层标高有误差,应从第一匹砌块砌筑时就用豆石混凝土找平。

七、填充墙顶部与梁、板底部相交处,及侧面与柱子相交处,出现裂缝。

不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作业,也有因为工人责任心、材料的问题造成。

施工措施: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宜用烧结普通砖

将其斜砌挤紧,砌筑时应挤紧,采用干硬性砂浆捻实缝隙。

2、在梁、板底部打膨胀螺栓,做50mm厚的豆石混凝土带,豆石混凝土塌落度不宜过大。

3、针对填充墙与柱子侧面交接处,结构砌筑期间采用增加拉接筋、增加混凝土带的方法,具体做法按

照设计要求,没有设计要求时,按竖向间距为500mm左右,埋压2根Φ6钢筋。理直平铺在水平灰缝,两端伸入墙不小于设计要求。结构完工后,抹灰施工可在交接处,增加钢板网,每边不小于200mm,防止抹灰时此处开裂。

八、填充墙面收缩开裂的问题

填充墙的收缩缝问题是填充墙交付使用后发生最频繁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的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这主要是由于填充墙材料本身的特定及砂浆和易性不均匀造成的。

1、填充墙大部分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其中很多时候在施工砌筑时,同一墙体(两相邻承重柱或承重

墙间的填充墙)中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干密度、不同强度等级的块材混合砌筑的现象,由于不同的砌块收缩系数不一致,易使整个填充墙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2、因砌筑的块材出厂日期未达到28天即使用,块材本身尚有较大的收缩变形,因而造成填充墙在砌筑

完成后发生收缩变形而产生裂缝

施工措施:

1、严禁采用未满28天的砌块施工,材料进场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防止错误使用。

2、同一墙体只允许采用同一种砌块施工,不同块材应分类堆放,标明用途,加强对工人的班前交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