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1)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1)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1)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父子逃出风暴眼

清翔

那是一个普通而神奇的冬日。

凯西早早醒来,阳光从窗户中照射进来,看来又是一个晴天。8岁的儿子吉恩一直闹着要与爸爸去野外学习摄影。按照前一天晚上的安排,现在是该叫醒儿子的时候了。

父子俩收拾停当,正准备出发,广播中突然播出一条消息,说是当天中午12点左右,他们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史密斯县境内,会有龙卷风。爸爸立即将已发动的汽车熄了火,对儿子说:“吉恩,今天我们就不去了,爸爸下周带你去野外学习摄影。”

儿子并不这样想,他坚持要去。爸爸转念一想,这也是一次让儿子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于是重新发动汽车出发了。

上午十时,凯西将摄影车停靠在九十号州际公路上,等待龙卷风的出现,十一时四十六分,他们感觉到了刮在他们身上的风越来越大,瞬间,路边的树枝开始摇晃了。这时,远处一个“漏斗”状的柱体正往他们这边迅速移动着,吉恩兴奋地拿起摄影机。

十一时四十八分,那“漏斗”宛若一个巨人伫立在在他们面前,大风如同狂暴的狮子,重重地打击着摄影车,凯西测算了一下,此时的风速至少每秒一百一十米。

“不好!”凯西大叫一声,因为前方的公路上,有一个人影迎着“漏斗”跑去,那是儿子吉恩,吉恩不知什么时候下的车。“太危险了!”凯西的心几乎要蹦出胸膛,他赶紧一纵身下了车,快速向儿子追去。

凯西脚下生风,儿子跑得也很快,当他追上儿子时,父子俩离开摄影车已有七十多米。紧张万分的凯西一把抓住儿子就要往回跑,他用了很大的力气,可脚下如同生了根一样,稍一松劲双脚不由自主的向“漏斗”奔去,刚刚跑了几步,凯西的身体似乎被一只巨手撕扯着,倐地就离开了地面。

凯西只觉得耳边飓风呼呼地刮着,不过,瞬间那风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和儿子所处的地方比刚才平静许多,只是气压太低,有些喘不过来气。他猛然想起科教书所说的“风暴眼”,他明白自己和吉恩处在了“风暴眼”中。

热气流不断吹进“风暴眼”中,他牢牢抓住儿子不放手,父子俩就这样悬浮在半空中。

凯西知道龙卷风持续的时间通常是十几分钟,如果没有奇迹发生,一旦龙卷风结束,他们父子俩就会从半空中重重地摔下。

龙卷风就像一条巨龙张着血盆大口,一路呼啸着,肆虐着,所经之处,一尺来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成片倒塌。凯西被吸进“风暴眼”时,非常慌张,不过,他很快镇静下来。不能听天由命,一定要想办法救出儿子。他安慰吓得“哇哇”大叫的儿子:“爸爸有办法,不会让吉恩有事的。”

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凯西的心中哪里有底?他想,。

就在凯西如此想时,耳边的风似乎小了很多,他知道龙卷风快要结束了,他使出浑身力气,一个翻身,儿子就躺在他的腹部上,他与儿子迅速地往下掉,快要落地时,突然一股热气流又一次将他抛开。这时,凯西看到刚才加油的加油站,他知道他和儿子已经“飞行”

了十五公里。

他们开始急速地往下落。这时,凯西一低头,发现他们正在向一座大约二十米的高压铁塔飘去,顿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铁塔与他越来越近了,他用左手紧紧搂住儿子。就在他的身体快要撞向铁塔的一瞬间,他伸出右手死死地抓住铁塔上的角钢。锐利的角钢一下子撕扯开他的肌肤,鲜血汩汩流出,可他没有松手,伫立在铁塔上,在塔上的还有他左臂中紧紧搂住的儿子。

一个小时后,远处公路上出现了过往的汽车。一位驾驶员发现了站在铁塔上的父子俩,立即打电话求救。他们终于扼住命运的咽喉,死神向他们屈服了。在这次龙卷风中,殒命和受伤的人有数十人之多,而身处“风暴眼”中心的凯西,却创造了和儿子一同脱险的奇迹。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故事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第三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3)赏析第六段画线句。

(4)请联系上下文,为13段的横线上补充合理情节。

(5)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答案】(1)时间顺序。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情节步步展开,叙事层次清晰。而且将父子俩的惊险遭遇随时间而铺开,显得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也更能突出父亲的伟大形象和对孩子的爱。

(2)画线句交代了龙卷风即将到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父子俩出发前的争执以及之后在龙卷风中的惊险经历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龙卷风比作巨人和狮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龙卷风的狂暴与威力巨大,在这种危急时刻,更能凸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战胜了强大的自然力量,令人感动。

(4)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儿子往下摔时,自己垫在儿子的身体下边,这样或许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儿子的平安(大意对即可)

(5)①父亲是一个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人,从他和儿子被吹进风暴眼时他迅速想出救儿子的办法可以看出。②父亲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从他被锐利的角钢刺伤仍然不松手,在铁塔上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可以看出。③父亲是一个深爱儿子的人,从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儿子可以看出。

【解析】【分析】(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清晰地叙述了父子面对龙卷风的故事:父子出发—儿子遇险—父亲相救—共处险境—父子脱险。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父亲用行动诠释了父爱,突出父亲的伟大形象。

(2)“父子俩收拾停当,正准备出发,广播中突然播出一条消息,说是当天中午12点左右,他们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史密斯县境内,会有龙卷风”交代了故事背景:龙卷风即将到来;为后文父子俩在龙卷风中的惊险经历埋下伏笔,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3)“那“漏斗”宛若一个巨人伫立在在他们面前,大风如同狂暴的狮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龙卷风比作巨人和狂暴的狮子,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龙卷风的狂暴与巨大威力,更能凸显出父亲的机智勇敢,创造了生还的奇迹!也突出了伟大父爱!

(4)结合前文语境“凯西被吸进“风暴眼”时,非常慌张,不过,他很快镇静下来。不能听

天由命,一定要想办法救出儿子。”可知父亲面对龙卷风,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儿子出事,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住儿子。据此补充即可,答案不唯一。(5)从他和儿子被吹进风暴眼时,命悬一线,他临危不乱,机智勇敢,他迅速想出救儿子的办法可以看出他的镇定自若。“锐利的角钢一下子撕扯开他的肌肤,鲜血汩汩流出,可他没有松手,伫立在铁塔上,在塔上的还有他左臂中紧紧搂住的儿子”可见父亲有着坚强的意志。他对儿子的付出与牺牲,可见他是个伟大的父亲。

故答案为:⑴时间顺序。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情节步步展开,叙事层次清晰。而且将父子俩的惊险遭遇随时间而铺开,显得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也更能突出父亲的伟大形象和对孩子的爱;

⑵画线句交代了龙卷风即将到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父子俩出发前的争执以及之后在龙卷风中的惊险经历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⑶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龙卷风比作巨人和狮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龙卷风的狂暴与威力巨大,在这种危急时刻,更能凸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战胜了强大的自然力量,令人感动;

⑷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儿子往下摔时,自己垫在儿子的身体下边,这样或许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儿子的平安(大意对即可);

⑸①父亲是一个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人,从他和儿子被吹进风暴眼时他迅速想出救儿子的办法可以看出。②父亲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从他被锐利的角钢刺伤仍然不松手,在铁塔上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可以看出。③父亲是一个深爱儿子的人,从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儿子可以看出。

【点评】⑴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及其作用。此题可注意文中表示时间或地点转换的词语,这样的好处是能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故事的完整过程,层次清晰;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在内容上,这一句表明会有龙卷风,这种情况下,父亲依然答应带儿子前往开阔眼界,表现了父亲很爱儿子。在结构上,为下文遇险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⑶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入手;

⑷本题考查补充情节的能力。此题要根据上下文情节和人物特点进行合理推断;

⑸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等描写入手。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了。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陶醉地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有时还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作者为什么要从人们喜欢整容和化妆的现象写起?

(2)文中写了读书会带给人哪些“优美”的变化?(答出三方面)

(3)请结合你的一次阅读经历,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你读书时快乐的心境。

【答案】(1)从整容化妆引出读书带给人的美好;和读书的美好形成对比。

(2)围绕“读书可以使人养成谦恭的习惯,读书会让人微笑让人快乐,读书让人知道奥秘”等回答即可。

(3)示例: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使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发自心底对自然的那份热爱,对自由的那份向往。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等等,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同时也使我在写作上产生了许多了灵感,让我感受到了书籍所带给我的快乐是其他任务东西所不能代替的。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和掌握。作者从喜欢整容和化妆的现象写起,并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术的作用,在写作方法上应考虑引起下文,提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以及充当论证论点的论据作用,并为下文做铺垫,与读书之美做对比,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观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文章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阅读文章第4-6段,第4段主要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专注,养成恭敬和倾听的习惯,可以让人倍添神采富有魅力;第5段,论述读书可以使人学会微笑,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读书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从而使人优

美;第6段论述读书可以使人有自知不狂妄,恰如其分的表达,让人光彩夺目。结合段落大意,组织流畅语言作答即可。

(3)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回答问题时,结合文章的论点进行阐述。题干中要求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分析的时候可以从文章中提取相关的语句,同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如通过读某一本书使我学习到什么东西,而且懂得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了知识,从而使自己精神也得到了充实和愉悦。示例:阅读《西游记》时,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让我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让我在写作上更好的运用。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让我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在书中,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我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故答案为:⑴从整容化妆引出读书带给人的美好;和读书的美好形成对比。

围绕“读书可以使人养成谦恭的习惯,读书会让人微笑让人快乐,读书让人知道奥秘”等回答即可。

⑶示例: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使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发自心底对自然的那份热爱,对自由的那份向往。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等等,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同时也使我在写作上产生了许多了灵感,让我感受到了书籍所带给我的快乐是其他任务东西所不能代替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回答。考生要童平时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答题要点: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具体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位置和内容进行作答。

⑵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阐述,注意语言简洁,有创意的表达。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

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请研读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按时间顺序先后勾勒了哪两幅场景?有什么作用?

(4)数不尽“乡愁”,道不尽别离,“乡愁”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情怀。调动你的积累,任意写出古今中外诗词中抒发“乡愁”的两句名句,并注明出处。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答案】(1)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首尾呼应。内容上:点明写作对象,为全文奠定了赞美和眷恋的情感基调。

(2)葳蕤如春;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美妙而悄然无声。

(3)①描写。②白天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各做其事时恬美而温馨的画面;夜晚村庄恬静而安谧的景象以及室内温热的画面。③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为抒发作者对故园的深深牵挂和思恋蓄势(借景抒情)。

(4)略

【解析】【分析】(1)本文第一段“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点名了写作对象——冰窗花,“绝美的风景”为全文奠定了赞美和怀恋的情感基调。结构上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与文章结尾“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呼应。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结合第③段关键句子回答。“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结合以上句子,抓住冰窗花的特点,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3)“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写出白天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各做其事时恬美而温馨的画面;“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写夜晚村庄恬静、安谧的景象以及室内温热的画面。作者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氛围,突出文章主旨。

(4)根据实词积累写出抒发“乡愁”的两句名句即可。如: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答案为:⑴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首尾呼应。内容上:点明写作对象,为全文奠定了赞美和眷恋的情感基调。

⑵① 葳蕤如春;② 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③ 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④消融美妙而悄然无声。

⑶①描写。②白天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各做其事时恬美而温馨的画面;夜晚村庄恬静而安谧的景象以及室内温热的画面。③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为抒发作者对故园的深深牵挂和思恋蓄势(借景抒情)。

⑷略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重点句子的理解作答。

⑶第一问考查表达方式的辨析。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与抒情。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⑷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积累。写出古今中外诗词中抒发“乡愁”的两句名句,并注明出处。4.阅读并完成小题。

对一朵花微笑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⑦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⑧要懂得一棵草并不容易。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⑨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分析文章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从小草身上获得了做人道理的启示。

(2)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3)第②段中作者说自己“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第⑦段又说自己“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前后对照,你能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吗?

(4)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

(5)和自然对话,哪怕是一株卑微的小草,作者从开花的小草那里获得了人生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答案】(1)我”在山坡上看到花儿的笑,“我”对它们笑;“我”躺在麦地南边的绿草中睡觉,感到满足。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河滩上的草儿开花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3)其用意是告诉读者他以前的生活态度是不妥当的,要对生命充满期待和欣喜。

(4)对草的喜爱,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让我看见美好的未来;我的笑是对荒野中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

(5)开放性题目,能谈出自己从文章中或自然中获得的启示并且言从句顺即可。

【解析】【分析】(1)本题结合①②段中“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第④⑤段“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概括即可。

(2)“把一滩草惹笑了”这句话赋予“草”人的神态与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把这些草儿开花的盛状生动地描绘出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与赞美。

(3)第②段中作者说自己“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因为“我”在山坡上看到花儿的笑,所以“我”对它们笑。第⑦段又说自己“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麻木”是因为我“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前后对照,作者是说他以前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严肃的,不妥当的,我们应该要积极面对生活,对生命充满期待、欣喜,学会“笑”对生活的一切。

(4)抓住“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还有文章最后几句感悟,这几句话,可以归纳概括出答案。

(5)文中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作者从开花的小草那里获得了人生深刻的启示:人不能生活得太麻木,应该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感动;人要学会以微笑面对人生,面对其它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可结合作者的启示从“微笑”“放松心情”“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理解”等方面谈论自己获得的启示。

故答案为:⑴我”在山坡上看到花儿的笑,“我”对它们笑;“我”躺在麦地南边的绿草中睡觉,感到满足。

⑵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河滩上的草儿开花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⑶其用意是告诉读者他以前的生活态度是不妥当的,要对生命充满期待和欣喜。

⑷对草的喜爱,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让我看见美好的未来;我的笑是对荒野中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

⑸开放性题目,能谈出自己从文章中或自然中获得的启示并且言从句顺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加以概括。

⑵句子赏析一般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分析。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内容,结合画龙点睛的句子体会

感情。

⑷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和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个性化理解。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抓住主旨明确作者从开花的小草那里获得了人生深刻的启示。

5.现代文阅读一:

在大森林里,我极激动的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错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生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节选徐迅《染绿的声音》(有删改)(1)阅读上面节选语段,请结合语段中你认为有品味的两三个“字词”或一个“句子”,表达你的阅读感悟。

(2)色彩是写景的一大手法。请选择身边一处景物,写景为主,抒情为辅,染上色彩,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答案】(1)①“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采用引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森林绿意浓厚,人在其中能感觉到绿意凉爽,露珠湿了衣裳。②文中“轻柔凝重”“茁壮成长”“悲壮磅礴”“恬淡平和”强调了大森林的绿意让人感到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③“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在作者看来,森林无不渗透者勃勃生机与活力,滋润着作者的心灵。

(2)示例:伫立在乡间小路,为眼前沉甸甸的稻穗所凝结的黄色点赞:从谷到叶到茎都是一色成熟的黄色中,水稻倾尽一切为了生命的意义;那整齐划一的黄色里,宣告不掉队的努力,宣告团结的永恒;当夕阳的红色抹在水稻的金黄色时,是成熟的重叠,更是秋色的碰撞。田野的清香伴着浓浓的秋意迎面而来,不禁叹道:“天凉好个秋!”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赏析语言,赏析语言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此题根据要求可从语段中选择两三个词语或一个句子进行赏析,如从词语方面,“轻柔凝重”“茁壮成长”“悲壮磅礴”“恬淡平和”强调了大森林的绿意让人感到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从句子方面赏析,“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在作者看来,森林无不渗透者勃勃生机与活力,滋润着作者的心灵。或“山路原无

雨,空翠湿人衣”采用引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森林绿意浓厚,人在其中能感觉到绿意凉爽,露珠湿了衣裳。

(2)本题要求选择身边一处景物,写景为主,抒情为辅,染上色彩,写一段话。比如金黄色是丰收的象征;夕阳落山时给整个大地染上一片橘黄,那是一种浪漫的色彩;大雪过后,到处是银装素裹,那是一种纯净的色彩等,答题时要选择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景物,想一想景物的主色调,这种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等。答题时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和感染力。

故答案为:⑴①“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采用引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森林绿意浓厚,人在其中能感觉到绿意凉爽,露珠湿了衣裳。②文中“轻柔凝重”“茁壮成长”“悲壮磅礴”“恬淡平和”强调了大森林的绿意让人感到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③“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在作者看来,森林无不渗透者勃勃生机与活力,滋润着作者的心灵。

⑵示例:伫立在乡间小路,为眼前沉甸甸的稻穗所凝结的黄色点赞:从谷到叶到茎都是一色成熟的黄色中,水稻倾尽一切为了生命的意义;那整齐划一的黄色里,宣告不掉队的努力,宣告团结的永恒;当夕阳的红色抹在水稻的金黄色时,是成熟的重叠,更是秋色的碰撞。田野的清香伴着浓浓的秋意迎面而来,不禁叹道:“天凉好个秋!”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⑵本题考查写片段的能力。景物描写的方法有:①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运用形象比喻;④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⑤运用想象;⑥侧面描写突出景物;⑦白描。描写时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

开学三天后,我如愿当上了班长。我在高中时一直做班长,有经验,所以充满自信。

我希望一个班级能有好的团队精神和面貌。当天下午,我走上讲台对大家说:“打扰各位同学几分钟,为了方便大家联系,我决定在班里开通飞信。”

“什么是飞信啊?”前排,一个短头发的女生问。

“就是综合通信服务啊,可以实现互联网和手机间的无缝通信服务......通俗点说吧,就是可以群体使用的短信息,免费的,就像QQ群,我们班先建立起自己的飞信群。”女同学的无知,让我颇有优越感,我心里挺骄傲的。

短头发的女生吐吐舌头,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半开玩笑地说:“我从小县城来的,消息不灵通。”好多同学笑起来。我也笑了笑说:“如果大家都明白了的话,把手机号报给我...

我的话还没说完,听到有个男生问:“必须要用手机吗?”

“当然,不用手机怎么发短信?”我不解地向后看去,问话的,是个皮肤微黑的男生,瘦瘦的,但是眼睛很亮,唇角微微上扬,有点倔强的表情。但是我没想到那个男生忽然站起来说:“我没有手机。”

“去买一个啊。”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我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穷,家里还有奶奶和妹妹,母亲身体不好,一家人的生活都靠父亲在城里做建筑工。我上大学的学费是父亲借来的,在大学里怎么生活下去,还要靠我自己,所以对不起,虽然我热爱我们的班级,但是班里的飞信群,我不能参加。”说完,那个男生朝外走去。

我愣住了,而此刻,全班同学,也都鸦雀无声。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普通的蓝色运动装,白球鞋,街边小摊的廉价物品。做工粗精裹在这样劣质运动装里的背影。却依然挺拔。

许久,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惭愧、自责,甚至有一种失效。

第二天,我在教室里挂了一块黑板,我说:“以后有什么消息,我会写在黑板上通知大家,请大家留意!”然后,走到教室后面,走到那个拒绝了我并敢于承认贫穷的男生面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弯下身,真诚地鞠了一躬。

教室的某个角落,发出了孤单的掌声,很快,掌声多了起来,连成了片。

我抬起头的时候,那个高高的倔强的男生清亮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

这一天,是我18岁生日,虽然我收到了许多贵重的礼物,但是我知道,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

(1)细读全文,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自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文中画橫线的句子

①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普通的蓝色运动装,白球鞋,街边小摊的廉价物品,做工粗...而裹在这样劣质运动装里的背影,却依然挺拔。

②我抬起头的时候,那个高高的倔强的男生清亮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

(3)联系全文,从“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这句话中,你读懂(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1)骄傲(优越感);自责(失败感);真诚

(2)①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写出了男生的形态和衣着,表现了男生虽家境贫困,但性格倔强、自尊、不卑不亢。(意思相近即可)

②这句话属于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我鞠躬后看到男生的表情,流露出男生被“我”真诚的行为和同学们的反应而感动的情态。

(3)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前往后梳理文章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可以直接从文中筛选出来,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因为我在高中时一直做班长,有经验,所以我如愿当上班长后,内心充满自信;当我宣布在班里开通飞信,一个女同学问飞信是怎么回事时,我颇有优越感,我心里挺骄傲的;当我听到班里那个从农村来的男生没有手机,也不能参加班里的飞信后,我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惭愧、自责,甚至有一种失败;当我在教室里挂了一块黑板,宣布以后班级消息会在黑板上通知,并发自内心地给那个男孩真诚地鞠了一躬。据此分析答题即可。(2)这句话是对那个男生的外貌描写,从男生的穿着来看,这个男生家境贫困,但从“依然挺拔”可以看出男生自尊、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征。(意思相近即可)

②“抬起头”是对“我”外貌描写,“眼睛里盈满了泪水”是对这个男孩的神态描写,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我”鞠躬后抬头看到的那个男生的表情,说明男生被“我”真诚的行为和同学们的反应而感动的情态。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因为我是班长,出于工作方便,我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加入飞信,但没考虑到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因为家里非常困难买不起手机,我意识到我的做法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于是真情地向这个男生鞠了一躬并调整工作的方法,从而感动了那个男生,并赢得了那个男生的尊重。据此可知这两文章能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是: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故答案为:⑴骄傲(优越感);自责(失败感);真诚

⑵①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写出了男生的形态和衣着,表现了男生虽家境贫困,但性格倔强、自尊、不卑不亢。(意思相近即可)

②这句话属于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我鞠躬后看到男生的表情,流露出男生被“我”真诚的行为和同学们的反应而感动的情态。

⑶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常用的答题角度是:①它的修辞手法;②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③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④它揭示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⑤它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⑥句式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

⑶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从文章标题入手;②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③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④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⑤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7.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厨余垃圾可以转化为沼气、焚烧发电,塑料瓶可以粉碎之后再利用。人们家中小药箱里的过期药、遥控器等换下来的废电池又该怎么处理?

回收的过期药品将被密封打包,贴上标签、注明回收点、经手人、回收单位以及回收日期,通过危险品运输专车集中运输到弃置废物处理工厂,经由专业人员处理,投入热解气

化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

废旧电池、废旧电子产品等属于有害垃圾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电子垃圾仅占全球堆填区垃圾的2%,但却占所有有害废物的70%,严重危害环境。但同时,废弃电子产品还有变废为宝的可能。国际电信联盟估算,2016年被扔进废品堆的黄金价值215亿美元,铜价值139亿美元。

上海市民徐菁菁近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垃圾处置科普活动。“分类后垃圾热值增加了,焚烧厂发电效率更高了。看到前端的分类正在末端产生实际效益,对我们做好垃圾分类是很大的激励。”

(《新华网》2019年6月28日)(材料三)

垃圾过去随手扔,现在需要跟上班一样定时打卡,很多居民一时接受不了。网民反映,“每天上班需要穿越大半个城市,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九点到家,完美地错过了扔垃圾的时间。”“楼层撤桶,腿脚不方便的孤寡老人怎么办?”“错过了投放时间,又要出差,存的垃圾怎么办,放在家里发酵吗?”

面对居民的种种不便,一些小区提供了多样的解决方式。徐汇区虹梅街道设置了延时投放点,供具有特殊情况的居民用,但也跟居民约定“要分类”,否则就严格按照定时来投放。一些小区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收垃圾服务。

(《新华网》2019年6月28日)(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杭州市垃圾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B.从图表得知,大部分生活小区、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已开展垃圾分类。

C.全市产生的垃圾总量在明显下降。

D.从统计图可以得知,实施垃圾分类效果明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2)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垃圾分类面临哪些困难?谈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贾奶奶年纪大了,对于垃圾分类的开展还是有些困惑,请你结合三则材料,跟她谈谈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答案】(1)C

(2)面临的困难:垃圾回收定时,给很多上班族带来不便;楼层撤垃圾桶,给行动不便的带来困难。解决方式:设置延时投放点,派专人管理;社区可以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取垃圾服务。

(3)实施垃圾分类,可以控制垃圾总量的增长;一些垃圾经过科学处理,可以再次利用;垃圾分类后可以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部分电子产品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有利于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后可以提高焚烧发电的效率,产生实际效益。

【解析】【分析】(1)解答图表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图例说明,材料一中图例说明长方体代表垃圾总量,由图上的数据显示,全市垃圾总量从2013到2018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故C错误。

(2)概括垃圾分类面临的困难根据材料三中第一段网民反映提炼概括。解决这些困难的方式根据第二段“设置了延时投放点,供具有特殊情况的居民用,但也跟居民约定‘要分类’,否则就严格按照定时来投放。一些小区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收垃圾服

务。”由此提炼概括。

(3)根据材料一图表分析,垃圾总量的增长率降低,所以垃圾分类可以控制垃圾总量的增长。材料二“厨余垃圾可以转化为沼气、焚烧发电,塑料瓶可以粉碎之后再利。”有害垃圾“投入热解气化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弃电子产品还有变废为宝的能。”“分类后垃圾热值增加了,焚烧厂发电效率更高了。看到前端的分类正在末端产生实际效益”结合以上语句提炼概括。

故答案为:⑴ C

⑵面临的困难:垃圾回收定时,给很多上班族带来不便;楼层撤垃圾桶,给行动不便的带来困难。解决方式:设置延时投放点,派专人管理;社区可以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取垃圾服务。

⑶实施垃圾分类,可以控制垃圾总量的增长;一些垃圾经过科学处理,可以再次利用;垃圾分类后可以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部分电子产品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有利于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后可以提高焚烧发电的效率,产生实际效益。

【点评】⑴材料一给出一组图表,对照选项内容找出图表中对应的数据,判断各选项表述正误。

⑵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⑶本题考查献计献策能力,注意结合三则材料,跟她谈谈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病

鲁迅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责,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节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3)文中划线处“这思想就不该”与“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4)文末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现在还听得到那时自己的声音?为什么觉得这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5)结合《朝花夕拾》原著或你对鲁迅的认识,谈谈父亲的病对鲁迅先生的人生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1)期待/希望;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快一点喘完了罢;愧疚/悔恨(2)运用神态描写,通过“平静”“紧张”“微微一睁”“苦痛”等词语写出了中医误人,父亲在庸医陈莲河的救治下更显痛苦,从而表达作者对中西方治病方法的思考以及讽刺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3)不矛盾,作者认为这思想不该是因为他爱他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好起来而不是离开他。认为思想应当是觉得如果病已不可医,就不希望父亲痛苦下去。

(4)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死亡的原因,在父亲脸上显现的痛苦说明父亲离开人世时是不平静的,他感到愧疚与悔恨,同时封建迷信要让长辈不能安安静静的走才能魂安,但事实上鲁迅觉得他呼唤父亲反而让父亲走的时候非常不安心。

(5)《朝花夕拾》是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而《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鲁迅认识到中国封建迷信的严重,毅然到日本求学从医。但后面为了救国图存,弃医从文,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爱国运动。

【解析】【分析】(1)①“刚开始”是第一到第三段,这几段重点写了作者是如何千方百计的去找药方上的药的,作者如此尊重医生的药方,看出他当时的心理应该是充满期待和希望的。②“有一回”是第四到第十二段,结合“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可知作者当时的心理是: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或者希望父亲快一点喘完了罢。③“最后一回”是第十三段到结尾,结合“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可知这里表现出作者的后悔,故可概括:愧疚/悔恨。

(2)本题考查描写赏析。1)方法判断。“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是神态描写。2)分析。这一句详细的描写了父亲临死前的痛苦的神态,一方面,作为儿子,面对父亲死前的痛苦,内心应该是非常的痛苦、疼惜的,结合“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可知,还有一种愧疚、悔恨的心理。另一方面,结合“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等句子可知文章重点写

了陈莲河这样的庸医开出的药方是如何的可笑,治病的方法是如何的可笑,从而表达作者对中西方治病方法的思考以及讽刺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

(3)首先明确“这思想”指: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即是希望父亲快一点结束生命吧。身为儿子,希望父亲快一点结束生命,显然会觉得这样的思想不应该。结合“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可知此时父亲是非常的痛苦的,作为儿子看的父亲如此痛苦,内心也非常的痛苦,结合“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可知,希望父亲快点结束喘气、结束生命,是在完全没有治愈希望的情况下,希望父亲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平静,不要再痛苦,也是爱父亲的体现。总结。故两者不矛盾。

(4)到现在还能听到那是自己的声音显然听到的不是实际的声音,而是一种在内心深处反复不断回响的声音,作者能一直听到,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作者一直都没有放下,对当时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放下的原因是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离世的原因,信任了庸医,没有治好父亲的病。并且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刻,听从衍太太的话,一直大声的叫父亲,让父亲在临死之前,还不得宁静,还放不下家人,让父亲走的并不安心,作者认为这是自己最大的错处。

(5)在这篇文章中,鲁迅看着父亲在中医、庸医的治疗下痛苦的死去,揭露了当时一些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表达了对他们的讽刺和批判。正是因为父亲的遭遇,鲁迅对中医产生了怀疑、否定,故在后来的人生道路选择上先是选择去日本学西医,希望能够用西医治疗中国人的身体,但是后来在日本学习时发现,中国人病的不是身体,更是头脑,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展现了他们的麻木、冷漠、愚昧,面对侵略者不知道反抗,而是被驱使和利用,于是又弃医从文,要用文字来医治中国人的心灵。

故答案为:⑴①期待/希望;②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快一点喘完了罢;③愧疚/悔恨

⑵运用神态描写,通过“平静”“紧张”“微微一睁”“苦痛”等词语写出了中医误人,父亲在庸医陈莲河的救治下更显痛苦,从而表达作者对中西方治病方法的思考以及讽刺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⑶不矛盾,作者认为这思想不该是因为他爱他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好起来而不是离开他。认为思想应当是觉得如果病已不可医,就不希望父亲痛苦下去。

⑷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死亡的原因,在父亲脸上显现的痛苦说明父亲离开人世时是不平静的,他感到愧疚与悔恨,同时封建迷信要让长辈不能安安静静的走才能魂安,但事实上鲁迅觉得他呼唤父亲反而让父亲走的时候非常不安心。

⑸《朝花夕拾》是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而《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鲁迅认识到中国封建迷信的严重,毅然到日本求学从医。但后面为了救国图存,弃医从文,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爱国运动。

【点评】⑴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时间提示,找到相关的段落,从中即可提取出相关的词语作答。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明确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写出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⑷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分析,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的含义。

⑸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朝花夕拾》,结合原著内容和自己对鲁迅的认识,谈谈父亲的病对鲁迅先生的人生产生的影响。

9.文学类文本阅读

把手机借给陌生人

闰红

①当时,我扶老携幼穿过长长的步行街,在树下的长凳上,一边休息,一边习惯性地刷着手机。忽然,坐在旁边的女孩转过头来,问:“你的手机能借我上一下QQ吗?我的手机没电了,我跟同学走散了,我记不住她的手机号。”

②我顿时有点紧张,因为借手机是大忌,报纸上不是老有人被先借后抢的新闻吗?但这个女孩看上去很文弱,不见得身手就有那么敏捷;况且,她说的这种处境我感同身受——我的手机也常常没电,我也记不住别人的手机号。在这样人潮涌动的步行街上,和同伴走散确实是件很麻烦的事,没准哪一天,我也会想跟人借一下手机。

③把手机递过去时,我紧张到了极限。因为我到这时才想到,她不一定是要抢劫,她也可以在我的手机上操作,比如下个木马病毒什么的。

④也许是那一刻太紧张了,我非但没有把手机要回来,还遵循着一向的习惯,不伸头看别人输入。只是紧张地盯着她飞快地在我的手机上戳戳点点,每一下都指向我无法确知的所在。同时我打量着她——棕色的挂着皮熊吊饰的包,粉红色的运动鞋,白皙的面颊上有一颗小痣,我要求自己记下这些特征,同时也知道这样其实没什么用。

⑤拿回手机,我完全没有助人为乐的好心情,反而觉得我遇上了大麻烦。我不知道这几十秒里,她把我的手机怎么着了。我打开支付宝,看到我的钱还在,但她也许是还没跑远,怕被我抓住吧,会不会半夜三更才开始行动?是否她躲在一个难以想象的角落里,把我的支付宝、银行卡上所有的钱,一笔一笔地全转走?

⑥我万分纠结,几乎没有心情继续旅行,最后决定,还是先把支付宝和银行账户全部冻结比较好。

⑦于是,当我妈和我儿子坐在剧场里,为精彩的演出大笑或是惊叹时,我手忙脚乱地将我所有的账户冻结。总算忙完,演出也结束了,跟着人流涌出剧场,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被冻结,我没法用打车软件了。我们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地铁站,出了地铁站又等了很久,才等到一辆空出租车。

⑧第二天早晨,我才发现,生活对我的考验刚刚开始。

⑨第二天,我还没睁眼就抓过手机,倒是没有多笔取款信息,可一条来自12306的短信让我飞快地坐了起来,只见上面简单粗暴地写着:“您购买的×月×日×次列车因故停运,您需在×月×日前到车站办理原价退票,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⑩谅解什么啊,这不是假客气吗!最要命的是,这张票我之前改签过一次,现在只能退票。被冻结的支付宝账户只能进不能出,我要是想再买一张票,就只能去火车站了。

?我满腹怨气地赶到火车站,排了很久很久的队,一直在纠结是改乘汽车还是买两张站票——在我前往火车站的路上,我看到当天的坐票在一张张减少,直到为零。等我终于排

到售票口,我一咬牙,决定还是站着回去,因为坐火车只要两个半小时,坐汽车却要五个小时呢。

?好容易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再拿手机上12306一刷,惊讶地发现,我退票的那趟车重新运行了,并且重新卖一次票。只能再去排队改签,因为我知道这站票可不是让你两只脚站着,常常是一只脚点着地,有时甚至无立足之地。就这么着,又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才把站票改签成了二等座票。拿到票的时候,我简直热泪盈眶,也更加怨恨昨天向我借手机的那个女孩子。

?一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我的钱财还没有流失。难道“坏人”在默默地等我攒钱,到了一定额度再下手?这当然是不符合常理的,比较合理的情况是:那个跟我借手机的姑娘,可能就是想用我的手机上一下QQ。

?……对于此事,我唯一可以总结的是,若下次再有人这么跟我求救,除了输入密码的环节,我一定会盯紧对方在我手机上的每一步操作。

(选自《读者》2015年第20期有改动)(1)随着事件的发展,“我”的心情不断变化,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只是紧张地盯着她飞快地在我的手机上戳戳点点,每一下都指向我无法确知的所在……

②我手忙脚乱地将我所有的账户冻结。

(4)对于陌生人的求助,作者是怎么处理的?要是换成你,会怎么做?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案】(1)①紧张、不安;②冻结账号;③纠结、怨恨;④忐忑、释然

(2)示例:陌生女孩借手机,“我”猜测会不会她是心怀叵测,进而引起一系列误会。

作用:使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而富于变化,推动情节富有波澜地向前发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①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我”看着陌生女孩用“我”的手机时没有把握的感受,表现了“我”对女孩借手机的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担忧、不安的心情。

②运用人物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我”无心欣赏演出,急于冻结账号的情形,表现了“我”防患于未然的急切心情。

(4)①对于陌生人的请求,作者既害怕被人欺骗,又同情体谅他人,在矛盾的心态下还是借了手机给陌生女孩。事后感到非常害怕,赶紧做了一些补救措施,带给自己和家人很多麻烦。②我觉得作者处理方法有点过头了: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除了应当有的相互信任,还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并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解析】【分析】(1)①结合“也许是那一刻太紧张了”概括:紧张、不安。②结合“我万分纠结,几乎没有心情继续旅行,最后决定,还是先把支付宝和银行账户全部冻结比较好”可概括:冻结账号。③结合“也更加怨恨昨天向我借手机的那个女孩子”可概括:纠结、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