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地区高中各年级对应学习哪本书

北京地区高中各年级对应学习哪本书

北京地区高中各年级对应学习哪本书

国内外高中化学主流教材比较_卢帆

因为国外教材很多都是由一些知名出版公司编纂的,所以,“一纲多本”的现象在国外非常普遍,这为中学教材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空间。同一出版社也可能出版不同的教材,如美国的Prent ice H all公司目前就有数种高中化学教材。 一、内容的多样性与系统性 美国出版的主流高中化学教材内容都涵盖了化学学科的主要领域,由Prent ice H all公司的《化学—— —与变化着的世界相联系》、M cgraw H ill公司的《化学—— —物质与变化》以及M cgraw H ill公司的《化学》(国际版)的章名可以看出,它们都以学科内容为主,根据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编写教材,能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总体的了解。这也许是高中生一生中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化学了,作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他们应该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具备领悟科学的能力,能与朋友和同事交谈和沟通有关社会生活和政府政策中所涉及的科学内容,这样的教材体系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 英国教材的内容和章节安排与美国教材相比,差别很大。英国的化学教材分为“高水平”(A-L evel)和“一般水平”(O-L evel)两类。“A”水平的难度较大,加入了很多我国大学“普通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如: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的原理和简单的读谱知识;1到54号元素电子层结构;轨道杂化;离域电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形状;有机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由仪器测定结果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苯的结构;亲核取代的原理等。 二、强调方法的学习 国外的英语版高中主流化学教材十分重视科学的方法论,强调科学的发展过程。Prent ice H all公司的教材《化学—— —物质的研究》、《化学—— —与变化着的世界相联系》和M cG raw H ill公司的教材《化学—— —物质与变化》的第一章都不约而同地介绍“科学方法”。例如,在《化学—— —物质与变化》(C hem ist ry-M at t er and C hange)的第一章中首先用测得的大气层中氟氯烃和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变化关联研究为例介绍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环节,然后解说科学方法中的主要名词,在列出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理论、科学定理等名词后,将科学方法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在以后的章节中,还多次反复联系到各种科学方法,以巩固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 在《化学—— —与变化着的世界相联系》教师用书中提出了“独立思考,创新思考,批判思考(Independent t hinking, C reat ive t hinking,C rit ical t hinking)”的教学宗旨并贯穿始 国内外高中化学主流教材比较 卢帆 中外教育 57

高中数学学情分析-理数

2019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第八次阶段测试 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本学期第八次阶段性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必修1函数的性质和必修4三角函数和向量的知识,试卷题量适中、难度略有难度、对基本知识的考察也比较全面,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所以,从考试整体来看,实验班整体成绩不错,两极分化较小,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算不错,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我做以下分析: 一、阶段性调研考试成绩分析 (一)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题目得分率

(二)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知识点得分率

由表格数据以及调查得到以下具体分析: 1、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平时学习中高频率出现的知识点学生答得较好,如对数函数定义域和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但是遇到有难度的拔高问题错误率较高,如复合型对数函数的值域和最值及复合型对数函数的奇偶性。反映出本层次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能进行必要的反复巩固练习,但是对于概念性问题还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 2、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扎实的计算功底是学生基本功强弱的重要体现。通过考试发现好学生的知识点较全面,基本能理解题意,可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比如本次考试的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大多数学生知道思路,可由于计算能力特差或者是钻牛角尖等,导致最后运算结果不对,白白失分。从上表我们也容易发现这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 3、缺少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审题习惯。在考试完后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没有看清题目的问题导致答案算错,就比如本次考试余弦函数的单调性,看成了正弦函数导致失分。 4、知识点掌握的不准确,相当多问题含含糊糊。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学生的习惯不太好、总给人一种毛毛糙糙的感觉。不求严谨,提到知识点好像啥都会,可真的动起手,错误百出。就如本次考试的利用指对幂函数大小的比较,总是区分不开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区别。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全部教材目录以及高考考点分布(最新)打印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全部教材目录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二章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中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1、你对化学学习感兴趣吗?() A、很感兴趣 B、一般 C、说不上喜欢不喜欢 D、有些讨厌 2、你的化学成绩在班里情况是() A、名列前茅 B 、中上 C、中等 D、中下 E、很差 3、你学习化学的动力最主要来自于() A、兴趣 B、同学之间的竞争 C、升学的需要 D、教师父母的压力 E、一般,没啥动力 4、当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时,你一般会怎么做?() A、基本上能自己坚持学好 B、需要老师的督促或帮助才能学下去 C、能学一段时间,但很难坚持到最后 D、能对付老师的检查就行 5、对你学习积极性打击较大的因素有() A、老师不喜欢自己,对自己不关心 B、努力了,但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 C、经常被父母或老师批评 D、同学老是要找自己玩,不好意思拒绝 6、你觉得化学从什么时候开始难学的?() A、初三 B、高一 C、高二 D、不怎么难 7、你觉得自己的学习压力?() A,很大 B,较大 C,还可以 D、没什么压力 8、如果你认为现在学习化学的负担重,那么主要原因是() A、化学难学 B、化学作业太多 C、考试次数太多 D、其他原因 E、不知道9.你在课前预习的情况如何?() A、全认真预习 B、基本上预习 C、有时有点预习 D、没时间预习10.你上课的思维状况是() A、很专心、能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 B、大多数专心 C、较不专心能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 D、很难做到专心,基本不专心 11、学完一章后,你是否会整理本章知识() A、很专心、能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 B、大多数专心 C、较不专心能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

高中化学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区别

高中化学新教材与老教材考纲的区别 高中化学新课标苏教版完成的教学任务有必修1、2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共5本书的教学。和老教材的比较总结如下: 一、能力要求 由原来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四种能力,改成: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三种能力。提法更具体、更易操作 二、考查内容 原: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 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五个方面。 分析:突出了方法和学科特点,不再单独列出内容计算,而把计算内容分散到具体的知识内容中。 三、知识条目的变化 (一)、删除内容 1、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2、结晶、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3、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改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5、燃烧热、中和热”。其它的提法略有变化。 6、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7、理解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8、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9、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10、P元素及其相关内容,含磷洗涤剂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11、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12、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二)、增加的内容 1、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2、了解焓变的概念。 3、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是整个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转折和关键的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刚上高一,很多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第一学期的多次考试,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自信心受挫,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滑坡。 在高一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学完4本必修,从09年广东省的文科试题来看,就占了52%左右,从理科来看,也占了40%左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情,也要让高一新生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讨论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高一新生有个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准备,及时调整,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一、全面了解高一学生的知识结构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习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上,了解新课改后高一新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特点是高中数学教师顺利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1、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特点 (1)优势 ①基础知识面更广:增加视图与投影,统计与概率,图形平移、旋转变换以及它们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②加强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会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③加强了统计与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会从图表、统计资料中获取数据信息,能应用列表和树状图等列举的方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④加强了对图形运动变换的认识。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2)不足 ①有理数计算要求降低,以三步为主,且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学生笔算准确率低,速度慢; ②降低二次根式运算要求,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③减少整式乘法公式,只要求掌握平方差公式、和与差的平方公式; ④绝对值化简降低,求绝对值要求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⑤解方程只要求解数字系数方程,不要求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用换元法解方程不作要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 ⑥因式分解要求降低,方法仅限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公式法使用不超过两次。删去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 ⑦减少定理数量,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学生缺少证明的思维和方法; ⑧降低了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难度并减少证明; ⑨圆部分知识大量减少,要求减低,删去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2、学生在能力方面的特点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I 后记 周期表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 后记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 后记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共4页。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F—19 Si—2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4mol/L,则ν(C)为 A.0.06mol/(L·s)B.0.12mol/(L·s) C.0.6mol/(L·s)D.1.2mol/(L·s) 4.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C.第IA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5.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物质是 A.H2O 和 H2O2 B.35 Cl和37 Cl C.氧气(O2)与臭氧(O3)D.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H 2O的电子式:H+H+ [ ]2- C.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 = Fe3+ +SO42ˉ D.CH4 7.X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0族B.第三周期VIA族 C.第三周期VIIA族D.第四周期IA族 8.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2 B.NaOH C.MgCl2 D.H2O 9.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l2 B.NH4Cl C.H2SO4 D.KOH 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Cl4B.H2O C.BF3 D.PCl5 11.下列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SiO2

人教版与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

人教版与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 针对08年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觉得对人教版和苏教版这两套教材应该有一些对比和分析,参考了一些有关两套教材比较分析的资料,做了一些简单的整理、比较和分析,仅供参考。 人教版特点: 1、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自始至终注意提供定量的信息,设计一定数量的定量计算内容(焓变,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等),给学生提供有关化学反应定量研究的基本训练。 2、合理处理抽象概念。根据高中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浅显的语言,分析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降低学习难度,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和只给结论的极端做法。 3、重视学习者的参与。尽可能启发学生动脑,动手来构建自己的概念体系,避免填鸭式的知识简单罗列,创设学生的发展空间。 4、富有张力,适于教师因材施教。教材主体内容保持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范围内以适应学生的主体部分,以提高性栏目形式设计提高内容,但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有所增加。 增加: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和熵变、平衡常数、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等。 苏教版特点: 1、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方向、限度,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观,等。 2、注重科学性,突出新思想、新内容,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如“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也避免为了“浅出”而随意、错误的解释概念,使得教材具有长的生命力,如“熵和熵变”的引入。 3、将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有机统一。如: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限度与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相统一。 4、注重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注重与大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如:焓变、熵变、化学反应方向、沉淀溶解平衡等),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如: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等),注重模块本身内容的衔接(如: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5、关注核心知识与STSE内容的整合。如,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中融入“能源的充分利用”,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融入“化学电源”(纽扣式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中融入“纯碱去污、泡沫灭火器、溶洞的形成”等。 增加: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与熵变、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度、沉淀的溶解平衡和溶度积,等。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新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对于棱柱,在义务教育阶段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及其体积、表面积.因此,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特别注意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中的有关概念,主要采用分析详尽实例的共同特点,再抽象其本质属性空间图形而得到.教学中应充分使用直观模型,必要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模型,然后再抽象出有关空间几何体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是简单的几何体,繁复的几何体大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有关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的研究是研究比较繁复的几何体的基础.本章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表面积和体积等.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二)教材分析: 1.核心素养 我们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数学的三大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空间想象能力面的训练.由于受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的限制,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我们应该多强调感性认识.要确凿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拔高教学.重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严重作用. 2.本章目标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①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 ②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①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捷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②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例外表示形式. ③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①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②会使用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详尽分配如下: 3课时 3课时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章末检测题 4.本章重点3课时

(完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目录各册大全,推荐文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元素周期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生活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我国居民膳食中某些元素每日的适宜摄入量或推荐摄入量 附录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附录Ⅲ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思想和计划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思想和计划 新高一:这一部分同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初中相比高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体 系、学习方法、考察方向。对于已经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同学来说,突然接触高中学习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与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相比更难适应的是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考察方向、寻找新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会持续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同学们就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当我们感觉适应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会发现由于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适应”上,导致知识的学习落下了好多好多…… 所以,初升高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提前接触和了解高中学习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提前进入角色,提前适应高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再者,老师和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当然比在课堂上六十多个同学分享一个老师更能事半功倍。即使以后不参加辅导但是初升高必须衔接! 高考不是从高三开始的,而是从踏进初升高考试考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辅导计划: 《必修一》 第一章: 第1节《走进化学》和第2节《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课时 第3节《物质的量》4课时 章末检测 第二章: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2节《电解质》2课时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3课时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第三章: 第1节《碳的多样性》1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1.5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1.5课时 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1课时 章末检测 第四章: 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0.5课时 第2节《铝金属材料》1.5课时 第3节《复合材料》指导自学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必修二》视情况而定

高二: 60分以下:学校课堂效率极低,以45分钟计课堂效率不足十五分钟。基础知识 漏洞非常多,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课下无法完成或者说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然后就几乎会放弃学习。 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重拾信心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信心哪里来?这个不是说说就会有的,从哪里摔倒的再从哪里爬起来!利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题型的解决,让学生自己领悟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好好学!只有想学我也可以很行!其次,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拾信心必然会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品味到成功的甘甜和喜悦,兴趣水到渠成! 辅导计划: 约需15课时的时间对高一所学知识复习强化(期间章末检测七次,阶段验收四次) 高二预习: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课时 第2节《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电解》1.5课时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2课时 章末检测 第二章: 第1节《化学反应方向》0.5课时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2课时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2课时 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0.5课时 章末检测 第三章: 第1节《水溶液》1课时 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4课时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1课时 第4节《离子反应》0.5课时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60——70分:学校课堂效率一般,以45分钟计课堂效率也就二十分钟。基本知 识能知道但漏洞较多,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或者想学无从下手,谈不上什么学习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显得比较重要。首先,查找学生基础上的漏洞,建立知识架构,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建立会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困难,然后,通过知识的完善达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 辅导计划: 约需10课时的时间对高一所学知识复习强化(期间章末检测七次,阶段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 1956 更新时间:2007-1-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化学》是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的,全套教材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共计 8 册。 一、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 1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为指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全面体现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2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科书改革的重点。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获取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以利于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实现教科书的选择性。努力体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教科书模块化的指导思想,发展多样化的教科书,重视教学内容及要求等方面的选择性。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 .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例如,介绍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 使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与化学科学的密切联系等。内容的选择适当反映由于不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5 .更新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采用设置相应栏目、增加必要的旁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或提供有关活动的建议等。此外,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学情分析理数分解

2014-2015年第二学期高一理科数学第一次 阶段学情分析报告 本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考试中,试卷题量适中、难度较小、对基本知识的考察比较全面,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所以,从考试整体来看,实验班整体成绩不错,两极分化较小,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算不错,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我做以下分析:一、阶段性调研考试成绩分析 (一)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题目得分率

由表格数据以及调查得到以下具体分析: 1、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平时学习中高频率出现的知识点学生答得较好,如 2、4、6、7题目,但是遇到概念性问题错误率仍然较高,如1、 3、5题目。反映出本层次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能进行必要的反复巩固练习,但是对于概念性问题还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主要普通班学生) 2、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扎实的计算功底是学生基本功强弱的重要体现。通过考试发现好学生的知识点较全面,基本能理解题意,可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比如本次考试的9、10、11、12、17、18题目,大多数学生知道思路,可由于计算能力特差或者是钻牛角尖等,导致最后运算结果不对,白白失分。从上表我们也容易发现这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栋梁班、实验班也不行) 3、缺少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审题习惯。在考试完后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没有看清题目的问题导致答案算错,就比如本次考试第15题目问的是标准差,但是大多数学生写的是方差导致失分,由上表可以看出第15题得分率非常低。再如18题要求求平均数却有人算成中位数等等问题。数学要求学生必须严密,做到言之有理,一丝不苟。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老师感到很惋惜,错就错在粗心大意,审题不清。(全年级) 4、解题过程不完整、解题格式随意性强,导致失分,。如17题,好多学生在算完平均数和方差后没有进行比较直接下结论。书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及重难点概括

1.《化学1》必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重点,难点) 分析:在这章中引入了新的物理量,然后会改变学生以前常规的计算模式,并且这章的计算公式应用起来比较灵活(限制条件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重难点在于物质的量相关的公式推导和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重点,难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重点,难点) 分析:本章第一节是为了为第二节“离子反应”打好基础,“离子反应”包括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这两节的知识在后面的学习中都会用到。而且考试也会经常出现相关题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重点,难点)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分析:熟记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熟记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的现象。重点掌握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性质和反应方程式。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重点,难点)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分析:这章难度不大,但很多学生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方程式背不到或是记得很混乱。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去背。然后就是这章方程式比较多,自然题型也比较多并且复杂。重点还是化学物质性质的掌握和运用以及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化学2》必修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重点,难点) 第三节化学键(重点,难点) 分析:这章的学习重难点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某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的强弱,会比较元素间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强弱。掌握各种化学键的性质,会判断某种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重点,难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重点,难点) 分析:本章的所有知识点都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会为选修4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做好铺垫,环环相扣。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学生将学习到“原电池”,在学习这块的时候主要是要知道发生反应的条件,并且各级发生什么反应,怎样写电极反应式。掌握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且会判断改变反应条件后反应的移动方向。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重点)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重点,难点) 第二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重点,难点)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分析:这章是我们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觉得比较难比较抽象。这章重难点是官能团的性质,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的现象,条件,产物等。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分析:本章比较简单。主要介绍金属的冶炼方法,能源问题。结合实际学生好理解,题型相对比较简单。 3.《化学与生活(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分析:这章主要介绍了生命体体内重要的三种物质,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注意掌握它们的性质和有关反应方程式。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高中化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高中化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高中化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高中化学是一门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直接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现代化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研究教师教的过程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因此,有关化学学习方法问题的探讨是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方法 这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问卷共有9个问题,其中有8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试卷发给学生后要求在30分钟内独立完成。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将数据进行分析。 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次问卷面向某校高二年级学生,问卷回收及有效率如下. 表1 问卷回收情况 四、基本情况数据统计表及数据分析 问1:你认为在各学科中,化学这门课: 问2:你在什么时候开始感到化学难学? 从调查结果看,这些学生中有将近半数(46%)的学生感到化学比较难学,约有48%的学生从高一起开始感到化学难学。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①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后,化学这门课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门课程;②高一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台阶”。 问3:你认为化学实验对你学习化学知识有无帮助: 由于实验是进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所以实验

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也可在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问4: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知识难度及学习方法两方面,高中化学难度明显增加,化学过程复杂,分析问题须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研究,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抽象思维多于形象进行分析。在听课、完成作业、自学等方面仍停留在初中生的方法上,致使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很不适应,造成了学习方法上的困难。 问5:你课后完成作业是: 从调查结果看,45%的学生把完成作业看作时理解、巩固、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但仍有36%的学生完成作业前不看书,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直接完成。另外仅有4%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喜欢和同学商量。而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占13%,应采取一些措施督促这部分学生,不能仅仅是登记一下名字而已。 问6:你上化学课是否记笔记: 这项调查结果令我们感到欣喜,有 81.3%的学生喜欢记笔记。只有17%学生不想记,他们认为没必要或不想记,可看出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 问7:你的老师在学习方法上: 从调查结果看,在学习方法上经常给予系统指导的占到了60%,遇到问题时说一说的有32%,说明教师对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还是比较重视的。 问8:你在是否在课前预习:

高一13班数学班级学情分析报告-(2)

高一13班数学班级学情分析报告 一、学生具体情况 高一13班学生共有69人,是文科班。对于数学学习吸收能力从这学期学习上看,总体上较好。差距不是太大。这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阶段,我认真整合复习教材,认真指定切实可行的习题练习,着重对班级的后进生的辅导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学生学情分析 1、从学生口算来看,掌握不是很好,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了笔算书写习惯,认真审题的训练。 2、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联系实际是我们教学的一原则。因此,在教学中我都出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可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重点,尤其是大题的解题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好,我应更加注意教学的细节,让学生规范书写步骤。 3、学习习惯良好。交上来的作业,大多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混乱的现象。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动手操作方面,教师太多的代劳,使得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 2、教学中,教师在题型的设计上比较单一。 3、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查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四、今后采取的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 2、养成课前问题的习惯。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具体做法,收获是丰富的、多彩的。 3、针对个别学生上课多提问。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堂发现他(她)存在的具体问题,当堂当面及时讲清,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很好。每班都有那么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加强提优补差,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教育公平。 4、培养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曾记得到高年级时,还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拖拉现象严重。深究原因会有很多,假如我们在低年级时不给学生作业拖拉的机会,明确: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作业不认真就要重新写端正,很早就开始教会学生独立读题,独立答题,统一收卷,一段时间下来,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总结 总体班级学习情况良好,班委会成员,课代表成为班里带头学习的人。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氛围。

高中化学学情调查问卷

高中化学学情调查 同学们: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高中化学教和学的情况,你的回答将有利于老师改进教学,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成绩。由于机读卡上不写名字,考号只填前 7位(后 3位留空 ,所以你无需任何顾虑。 请用铅笔将下列各问的选项字母涂在机读卡上。注意:每问只 . 选 . 一项.. ,无适合你的选项时可以不选。一、对于数、理、化、生 4个学科的基本情况调查 (高一学生不填生物学科 1. 目前,你最喜欢的学科是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生物 2. 目前,你感觉学起来最困难的学科是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生物 3. 总体感觉,下列四科作业占用课外时间最多的是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生物 4. 总体感觉,下列四科中作业最难的是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生物 5. 下列四科中,考试最难发挥出自己水平的是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生物 二、对化学教和学的现状调查 6. 你喜欢化学的理由是 A. 实验很有趣 B. 学习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C. 化学知识容易学懂 D. 喜欢化学老师 7. 你讨厌化学的理由是 A. 害怕做实验 B. 与化学有关的污染、毒害、爆炸事件太多 C. 上课听不懂 D. 考试成绩太差 8. 目前,你感觉化学老师讲课的快慢情况是 A. 太快 B. 太慢 C. 合适 D. 说不清楚 9. 目前,你感觉化学老师讲课的难易情况是 A. 太深 B. 太浅 C. 合适 D. 说不清楚 10. 你在课堂上做笔记的的现状是 A. 边听课边思考边做笔记 B. 做笔记常常影响听课 C. 照老师的板书抄写 D. 不做笔记 11. 你们班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况是 A. 课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几乎全都做了 B. 演示实验大部分做了,分组实验只做了少数 C. 演示实验大部分做了,分组实验从未做过 D. 既未做过演示实验,又未做过分组实验 12. 你听化学课的总体感受是 A. 心情愉快,感觉时间过得快 B. 思维紧张,忙而不乱 C. 常常走神或打瞌睡 D. 枯燥乏味,于是看其它书籍 13. 你的老师布置化学作业的习惯做法是 A. 以自编题单作业为主,同时布置做教材上的练习 B. 只布置自编题单作业 C. 先布置教材上的练习,再补充教辅书上面的题 D. 只布置教辅书上的题 14. 你做化学作业的习惯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