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含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基于需求分析,进行网络规划,并利用所学的相应的网络原理去解释规划书中每一个要点。

一、需求分析

l.核心交换设备要求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支持各种成熟技术,未来能平滑升级到万兆。

2.接入层网络设备需要支持基于MAC地址802.1x功能和基于端口802.1x功能,以此保证账号的惟一性.同时,支持远程Te1net管理、mib-||及远程开关交换机端口功能;此外还要求适应大量用户并发认证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

3.要求能够实现对用户名、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交换机IP的同时绑定,以此杜绝非法用户恶意盗用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IP和MAC等现象,确保计费工作。

4.解决用户私自架设代理服务器的现象。

5.支持标准Radius认证计费,可连接多种接入设备。一方面要求设备支持802.1x认证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求系统支持基于时长、流量以及包月的计费模式,从而为网络管理提供完善、灵活、可定制的计费策略;同时还需要保证30,000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营的稳定和管理简便。

6.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易管理等特征。

二、网络设计原则

学生宿舍网既有一般网络设计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网络所必需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条件外,在进行学生宿舍网建设规划时,还应该考虑所有信息点的可控性、高性能以及关键业务的QoS保证等。另外在网络设计中,如何预留扩展空间和进行投资保护,以满足新应用的需求以及信息量增长和变化需要,也是学生宿舍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充分考虑学生宿舍网的多应用、易管理的同时,本方案同时还遵循如下原则:

1.高性能

构建宿舍网的组网技术必须是高带宽的组网技术。骨干交换设备必须支持线速交换,以保证无阻塞的数据交换;另外,从网络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一些高流量多媒体应用的分布式部署,以降低跨骨干网的流量,提高网络的性能。

2.关键业务服务质量保证

宿舍网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业务数据流,当网络流量处于高峰期时,必定会影响关键业务数据流的响应时间,对于多媒体业务来说就会有说话结巴、图像马赛克的情况。因此,高性能的网络也还是需要QoS服务质量保证的。

3.信息点可控性

宿舍网的信息点分布很广,与一般企业网比较,宿舍网用户的流动性大,比较难管理,为了保证网络资料的有效利用,对信息点的可控性要求是必须的。除了对访问带宽限制,还必须提供基于用户的接入认证、授权和计费。为了不影响网络性能,应该在接入层设备分布式实现信息点的控制。

4.先进性

所选的设备必须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当网络规模或带宽需要扩展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满足新的需求。

5.可靠稳定性

可靠稳定的网络平台是应用业务系统得以实施和推广的基石。网络平台的设计必须从设备、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技术等几个方面保证网络的可靠稳定性。

6.安全性

宿舍网网络平台的安全,除了要保障网络平台的安全性,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应用业务系统和其它网络资源的安全。网络平台应该从几个方面保证网络安全:1)设备本身的访问安全;2)内部网之间资源访问安全;3)路由系统的安全;4)互联网访问安全。

三、网络解决方案

1、建筑情况

(1) 共计9幢公寓式建筑,分别是1,2,3,4,5,6,7,8,9号楼,其中8号,9号楼分为A、B、C、D、E五段,共计4320间宿舍。

(2)学生宿舍每个房间设置1个信息点。

2、综合布线系统初步规划

(1)针对用户需求,我们采用了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整个网络采用分布式三层交换构架,具有超高的带宽和良好的可扩展、可管理性。

(2)每个学生公寓(8,9号除外)设置一台核心交换机,每楼层设置两台二级交换机,网络主干线从综合电教楼(0#楼)拉出,分别到达每个学生公寓的核心交换机,每楼层的二级交换机直接和本楼的核心交换机相连,满足基本的建网需求。

(3)对于8,9号楼,根据每段的实际情况而定。每段根据房间楼的不同,交换机的台楼也不相同,具体布线方案后面会详细介绍。

(4)网络规划的总体拓扑图如下:

图1

3、布线方案详细说明

(1)一号楼的具体布线情况如下:

本楼有六层,每层层45个宿舍,因此我们每层用 2 个24口的10/100MB自适应交换机,网络中心到七号楼采用的是光纤走过了,经过光电转换器后接入一个10/100MB的24口的自适应交换机,每层楼两个交换机分别有一根线接到总交换机上,因此有两个交换机有46个口可用,正好满足需要,其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2)二号楼、四号楼、七号楼、十号楼和一号楼结构大同小异,所以我们采用相同的布线结构,这样便于统一管理,具体拓扑结构图如图2所示。

(3)三号楼经过改造后其中有一半的宿舍改为了会议室,其中只有二十个左右的宿舍,因此我们每层楼只用一个24口的10/100MB自适应交换机就可以了。其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

(4)五号楼每层最多有不到二十个宿舍.所以我们采用和三号楼一样的操作和布线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如图3所示。

(5)六号楼也是六层,并且每层是27个宿舍。我们采用每层一个24口的10/100MB 自适应交换机,因为每个交换机有23个口可用,所以每层有4个宿舍没有接入,六层共24个宿舍没入接入网线。我们再从总交换机上接入一个相同的交换机之后来接入没有通网线的宿舍。还会有一个宿舍空出来!这个空出来的宿舍。我们接入总交换机。需要注意的是要把

每层的没有接入的宿舍留在楼的同一头,为方便管理。其拓扑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4

(6)接下来我们考虑河南科技学院最大最复杂的两个楼群:八号楼和九号楼。这两幢楼的整体结构大致相同,我们采用同一种布线方式。因为这两个楼非常的大所以我们为了能让同学们上网得到相对大的带宽,所以我们给八号和九号楼分别走两个光纤,每个光纤上接一个24口的10/100MB的自适应交换机,每层有五十个宿舍,而且一个楼分A、B、C、D和E段。所以在这个楼群中我们从两个总交换机上向每层走一根线,每层要三个交换机我们让这三个交换机互联,而不像以前的那些楼里的交换机之间的并联关系!这三个交换机中是两个24口和一个12口的交换机,这样第一根光纤上的交换机可以走完A、B段中的全部和C 段中的一、二、三楼。第二根光纤用相同的方法走完D、E的全部和C段的四、五、六楼。

这样做的好处既有利于扩展又可以节省资源。其拓扑结构图如下:

图5

8号楼的D、E栋和C栋的上三层拓扑结构图如下图示:

图6

4、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

学校目前为止拥有IP段为:59.69.0.0—59.69.30.255,共有IP地址7680个,共有宿舍4320间,在此基础上,进行IP地址划分,为了保证扩展性和安全性,对每栋楼的每层划分一个子网,为节省IP资源,每二栋楼共用三个IP地址段,进行详细的子网划分.保证每个宿舍接入一个信息点,剩余IP资源留做扩展用途.具体的IP地址分配方案和子网划分方案如下:

1号宿舍楼共有房间270间,至少需要IP270个,因此我们用两个IP段划分8个子网,其中6个子网分别划分在该楼的每一层,具体划分方案如下

IP 59.69.0.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一层可分IP为:59.69.0.1—59.69.0.63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0.65—59.69.0.127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0.129—59.69.0.191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0.193—59.69.0.254 /3号子网

IP 59.69.1.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五层可分IP为:59.69.1.1—59.69.1.63 /0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1.65—59.69.1.127 /1号子网

2号宿舍楼共有房间264间,至少需要IP 264个,因此我们用1个IP段划分4个子网,加上1号楼未分配的两个子网,用以该楼的每层 ,具体划分方案如下:

IP 59.69.2.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一层可分IP为:59.69.2.1—59.69.2.63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2.65—59.69.2.127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2.129—59.69.2.191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2.193—59.69.2.254 /3号子网

IP 59.69.1.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五层可分IP为:59.69.1.129—59.69.1.191 /2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1.193—59.69.1.254 /3号子网

3号宿舍楼共有学生宿舍132间,到少需要IP 132个,因此我们用一个IP地址段划分6个子网对其进行划分,具体分配方案如下:

IP 59.69.3.0/27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一层可分IP为:59.69.3.1—59.69.2.31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2.33—59.69.2.63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2.65—59.69.2.95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2.97—59.69.2.127 /3号子网

五层可分IP为:59.69.1.129—59.69.1.159 /4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1.161—59.69.1.191 /5号子网

未分配的IP 地址用以扩展用途。

4号宿舍楼共有学生宿舍276间,至少需要IP 276个,因此我们用两个IP 地址段划分8 个子网,其中6个子网用于每个楼层。剩余IP 用与7号楼的5,6两层。具体划分方案如下:

IP 59.69.4.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一层可分IP为:59.69.4.1—59.69.4.63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4.65—59.69.4.127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4.129—59.69.4.191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4.193—59.69.4.254 /3号子网

IP 59.69.8.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五层可分IP为:59.69.8.1—59.69.8.63 /0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8.65—59.69.8.127 /1号子网

5号宿舍楼共有宿舍128间,到少需要IP 128个,因此我们用一个IP地址段划分6个子网对其进行划分,具体分配方案如下:

IP 59.69.5.0/27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一层可分IP为:59.69.5.1—59.69.5.31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5.33—59.69.5.63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5.65—59.69.5.95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5.97—59.69.5.127 /3号子网

五层可分IP为:59.69.5.129—59.69.5.159 /4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5.161—59.69.5.191 /5号子网

6号宿舍楼共有学生宿舍172间,到少需要IP 172个,因此我们用一个IP地址段划分6个子网对其进行划分,具体分配方案如下:

IP 59.69.6.0/27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一层可分IP为:59.69.6.1—59.69.6.31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6.33—59.69.6.63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6.65—59.69.6.95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6.97—59.69.6.127 /3号子网

五层可分IP为:59.69.6.129—59.69.6.159 /4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6.161—59.69.6.191 /5号子网 7号宿舍楼共有学生宿舍270间,至少需要IP 270个,因此我们用一个IP 地址段划分4个子网加上4 号楼剩余的两个子网的IP 地址,共6个子网IP地址用于每个楼层。具体划分方案如下:

IP 59.69.7.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一层可分IP为:59.69.7.1—59.69.7.63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7.65—59.69.7.127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7.129—59.69.7.191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7.193—59.69.7.254 /3号子网

IP 59.69.8.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五层可分IP为:59.69.8.129—59.69.8.191 /0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8.193—59.69.8.254 /1号子网 8号,9 号宿舍楼每楼分为A、B、C、D、E 五段,每段相当于一座宿舍楼,因此我们采用与上面宿舍楼相同的划分方案。对每两段分配三个IP地址段,进行子网划分,仍采用每段每层处在一个子网中的方案,增强安全性。因此一共要向8,9号楼分配15个IP地址段,分别为59.69.11.0—59.69.25.255/26,8 号楼A、B段共用

59.69.11.0/26—59.69.13.0/26划分出的12个子网用于每个楼层。C、D段共用

59.69.14.0/26—59.69.16.0/26划分出的12 个子网。9号楼的A、B段共用

59.69.17.0/26—59.69.19.0/26划分出的12 个了网;C、D段共用

59.69.20.0/26--59.69.22.0/26 划分出的12 个子网。8号楼的E 段和9号楼的E

段共用59.69.23.0/26—59.69.25.0/26划分出的12个子网。至此8号称号楼的IP 地址分配完毕。每个宿舍至少接入一个信息点,剩余的IP 地址用于以后的扩展用

途。

10号宿舍楼与7号宿舍楼有相同的结构,共有学生宿舍270间,至少需要IP 270个,因此我们用两个IP 地址段划分8 个子网,其中6个子网用于每个楼层。剩余IP 用于与10号楼相连的新科学院行政楼的扩展。具体划分方案如下:

IP 59.69.10.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一层可分IP为:59.69.10.1—59.69.10.63 /0号子网

二层可分IP为:59.69.10.65—59.69.10.127 /1号子网

三层可分IP为:59.69.10.129—59.69.10.191 /2号子网

四层可分IP为:59.69.10.193—59.69.10.254 /3号子网

IP 59.69.9.0/26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五层可分IP为:59.69.9.1—59.69.9.63 /0号子网

六层可分IP为:59.69.9.65—59.69.9.127 /1号子网

五、组网方案的评价

1、组网的先进性

当今世界,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方案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潮流。既要保证大学网络的先进性,同时也要兼顾技术的成熟性。一个大型网络光是能用还不够,必

须优化设计才能这真正发挥网络的功能。本组网方案与学校校园网相适应,可以说是校园网的一个宿舍子网络的规划,更有利于校园网的运行和学校的管理。

2、学生公寓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学生公寓网的建成,可以使学生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实现远程学习,通过网上学习学会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可以实现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实现网上息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现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 相连,安全性得到保证。

3、构筑高安全性网络

对于安全性我们将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学生宿舍公寓的区域划分,和高层对校园网安全设备的共享来逐级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对内的安全实施包括用交换机进行VLAN的划分,在路由中创建访问控制列表,如此可对一些网络用户实行可控的安全级别。对于业务主机,例如服务器将通过用户权限的认证,实现用户与业务的隔离,避免非法用户的侵入。对重要数据库采取安全备份的机制,避免突发事件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支持通过防火墙对外部网络的非法访问进行过滤,防范于未然。

4、具备后续可扩展性

由于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必然随之不断扩大。因此,目前的网络设计必须为今后的扩充留有足够的余地,以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用户今后三到五年的网络扩充升级能力。没有人敢说“我的网够用了”。数据网络的速度从从10M到100M、100M到1000M,到10000M,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从1K到现在的整个硬盘;网络速度在以指数级的发展,而网络需求也以指数级增长。一个成功的高校社区网络会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无论在支持的用户数量方面、对目前各种网络标准的支持还是在对未来新型技术、新业务的支持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结论

本论文在指导教师朱坤华老师以及本班同学的帮助下,历时5天,终于完成。期间,经过查阅收集各方面资料,一方面充实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确定了局域网相关技术策略。针对局域网络组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整理出一个“学校学生公寓网的组建和维护”的方案。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计算机网络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实验性网络研究,经过70年代中后期的集中式、闭关网络应用,到80年代中后期的局部开放应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开放式大规模推广,其速度发展之快,影响之大,是任何学科不能与之相匹敌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从科研、教育到工业,如今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使能和支撑作用。就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按照集成的哲理,运用网络的手段,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入手,以典型应用为突破口进行工程推广,继续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

现在网络发展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网络新产品追求更快的性能指标,以提供更大的带宽促进商业应用;用户则要求网络技术在更加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提供象电话一样简单、易用的服务;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计算机网络又面临着新一轮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人类将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七、致谢

在本课程设计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尊敬的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朱坤华老师。在本课程设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指导,这里要再一次感谢朱老师的帮助。老师对本论文的写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让我在茫茫书海中寻获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同时也感谢其他课程设计小组同学的热心帮助和真诚的建议,感谢同小组同学一块的不懈努力,为我们的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很多资料。在此对你们一并致谢。

八、参考文献

[1] 陈有祺、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基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 孙江宏,局域网组建及应用培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3] 吴礼发、谢希仁,网络原理与技术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9月

[4] Andrew S.Tanenbaum著,潘爱民译,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公寓组网方案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根据实验任务和需求分析,在大学现有配置的情况上进行了这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的设计,设计步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逐步进行。设计报告中提出了网络组网拓扑布线方案和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网络组网拓扑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设计原则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可行性的方案;IP 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后续可拓展性,网络地址的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考虑和方案的提出,设计中详细的提出两种地址分配方案并对其详细分析和比较,并根据我校现有条件进行择优选择,选择出较合理较优越的方案。最后给出了这个设计的评价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3) 二、需求分析 (3) 三、设计原则 (3) 四、网络拓扑设计方案 (5) 1、建筑情况 (5) 2、网络拓扑布线初步规划 (5) 3、网络拓扑布线方案 (6) 4、网络拓扑硬件配置 (8) 5、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 (8) 方案一: (8) 方案二: (10) 6、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分析 (12) 7、相关交换机路由器关键代码 (15) 8、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效果图 (17) 五、设计评价与分析 (17) 1)学生公寓网络的高性能 (15) 2)学生公寓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16) 3)学生公寓网络的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16) 4)学生公寓网络的后续可扩展性 (20) 六、设计总结 (21) 七、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题目: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目的: 1、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网络通信的某些功能,理解并掌握网络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提高网络应用的能力 能对小型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并能提出建网解决方案。 任务: 1)按照网络设计要求,写出设计方案; 2) 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二、需求分析 1、核心交换设备要求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支持各种成熟技术,未来能平滑升级到万兆。 2、接入层网络设备需要支持基于MAC地址802.1x功能和基于端口802.1x 功能,以此保证账号的惟一性.同时,支持远程Te1net管理、mib-||及远程开关交换机端口功能;此外还要求适应大量用户并发认证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 3、要求能够实现对用户名、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交换机IP的同时绑定,以此杜绝非法用户恶意盗用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IP和MAC等现象,确保计费工作。 4、解决用户私自架设代理服务器的现象。 5、支持标准Radius认证计费,可连接多种接入设备。一方面要求设备支持802.1x认证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求系统支持基于时长、流量以及包月的计费模式,从而为网络管理提供完善、灵活、可定制的计费策略;同时还需要保证30,000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营的稳定和管理简便。 6.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易管理等特征。 三、设计原则 学生宿舍网既有一般网络设计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网络所必需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条件外,在进行学生宿舍网建设规划时,还应该考虑所有信息点的可控性、高性能以及关键业务的QoS保证等。另外在网络设计中,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答案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 ) 网网网网 2.下列关于TCP/IP协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3.采用同步TDM时,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4.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是(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5.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 ) A.外同步 B.自同步 C.群同步 D.字符同步 6.正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是( ) 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7.在HDLC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正常响应方式 B.异步响应方式 C.异步平衡方式 D.正常与异步响应方式协议提供的3类功能分别是:成帧、链路控制和( ) A.通信控制 B.网络控制

C.存储控制 D.安全控制 9.路由选择包括的两个基本操作分别为( ) A.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B.可能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C.最优选择算法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D.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不支持...的网络类型是( ) A.点对点网络 B.广播网络) C.非广播式的网络 D.点对多点网络数据报经分段后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主机之前,分段后的IP数据报( ) A.可能再次分段,但不进行重组 B.不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C.不可能再次分段,但可能进行重组 D.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类IP地址可标识的最大主机数是( ) 13.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的路由算法是( )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扩散法 C.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4.在Internet中,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地址 段结构中,端口地址的长度为( ) 比特比特 比特比特 16.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是指( )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 中小型千兆网吧组建 内容及要求: 用BOSON软件实现小规模网络的模拟。熟悉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命令,调通网络,并通过实例深入理解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学会网络构建、日常维护以及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网吧包含100-200台上网的计算机。二.小型网络的组建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具体要求如下: 1.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构建一个小型网络。要求使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网络类型。 2.分配和配置IP地址,要求配置内部网络地址。 3.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进行配置。 4.通过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局域网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5.分析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案、拓扑图、设备选型、方案报价、子网划分等内容。 (1)企业网络工程 (2)银行网络工程 (3)医院网络工程

(4)校园网网络工程 (5)大型机场信息网络工程 (6)邮电综合管理信息网 (7)某航空公司网络系统建设 (8)某市宽带信息网络 (9)证券交易网络系统 (10)学校以太网网络建设 三.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内容,在给定的Ping程序的基础上做如下功能扩充: ●-h 显示帮助信息 ●-b 允许ping一个广播地址,只用于IPv4 ●-t 设置ttl值,只用于IPv4 ●-q 安静模式。不显示每个收到的包的分析结果,只在结束时,显示汇总结果 Ping命令的基本描述 Ping的操作是向某些IP地址发送一个ICMP Echo消息,接着该节点返回一个ICMP Echo reply消息。 ICMP消息使用IP头作为基本控制。IP头的格式如下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Version| IHL |Type of Service| Total Length | +-+-+-+-+-+-+-+-+-+-+-+-+-+-+-+-+-+-+-+-+-+-+-+-+-+-+-+-+-+-+-+-+ |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 +-+-+-+-+-+-+-+-+-+-+-+-+-+-+-+-+-+-+-+-+-+-+-+-+-+-+-+-+-+-+-+-+ | Time to Live | Protocol | Header Checksum | +-+-+-+-+-+-+-+-+-+-+-+-+-+-+-+-+-+-+-+-+-+-+-+-+-+-+-+-+-+-+-+-+ | Source Address | +-+-+-+-+-+-+-+-+-+-+-+-+-+-+-+-+-+-+-+-+-+-+-+-+-+-+-+-+-+-+-+-+ | Destination Address | +-+-+-+-+-+-+-+-+-+-+-+-+-+-+-+-+-+-+-+-+-+-+-+-+-+-+-+-+-+-+-+-+ Version=4 IHL Internet头长 Type of Service = 0 Total Length IP包的总长度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用于IP包分段 Time to Live IP包的存活时长 Protocol ICMP = 1 Addresses 发送Echo消息的源地址是发送Echo reply消息的目的地址,相反,发送Echo

(整理)学生宿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某高校学生宿舍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系统需求 (2)

系统组成 (3) 1.本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3) 2. 工程概况 (3) 3.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4) 4.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4) 5.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7) 设计原则与目标 (9) 1.综合布线有关要求 (9) (1)基本要求 (9) (2)技术要求 (10) 2.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11) (1)设计原则 (11) (2)标准 (13)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14) 1.水平子系统 (16) 2.工作区子系统 (18) 3.设备间 (19) 4.材料清单 (20) 设计图 (22) 1.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22) 2.一楼水平管线与信息点分布图 (23) 3.二楼水平管线与信息点分布图 (24) 系统需求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全世界正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通信,办公的应用也已经开始普及,

使用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它们不但能够传送传统的文本、图形等数字信息,也能传递包括视频、音频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展,把一些传统的业务移植到网络上来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学生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内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系统组成 本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从功能上来看,本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包括工程概况、网络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标准、总体设计、子系统设计、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 工程概况 我所居住的5栋学生宿舍楼共六层,90个房间,其中,宿管一间,电房一间。根据学生的需求,按一人一个信息插座及一间宿舍一个语音点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

计算机网络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单选 Ch1 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网络层的协议是网络层内部处理数据的规定 B.接口实现的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 C.在应用层与网络层直接的接口上交换的是包 D.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就是下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2、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为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提供的服务 D.第n层和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B)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C) A.网络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容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而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 B.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络 C.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和广域网而提出的一种网络技术 D.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Ch2 1、在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C)。(2010年全国考研题) A 80ms B 80.08ms C 80.16ms D 80.24ms

2、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B)。(2009年全国考研题) A 12Kbps B 24Kbps C 48Kbps D 96Kbps 3、将1路模拟信号分别编码为数字信号后,和另外7路数字信号采用同步TDM方式复用到一条通信线路上。1路模拟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为0~1KHz,每个样值采用PCM方式编码为4位的二进制数,7路数字信号的数据率均为7.2Kbps。复用线路需要的最小通信能力是(C)。 A 7.2Kbps B 8Kbps C 64Kbps D 512Kbps 4、在一个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A、B、C站分配的地址码分别是(-1-1-1+1+1-1+1+1)、(-1-1+1-1+1+1+1-1)和(-1+1-1+1+1+1-1-1),某一时刻A发送数据位0,B发送数据1,C 未发送,则接收C站信息的接收者收到的信号是(A)。 A (0 0 +2-2 0 +2 0 -2) B (0 +2 +2 -2 0 +2 0 -2) C (+2 0 +2 -2 0 +2 0 -2) D (0 0 +2 -2 0 +2 0 0) 5、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建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B)。 A 全双工 B 半双工 C 单工 D 不确定 6、图是二进制序列的曼彻斯特编码,码元1是前低后高,试画出该二进制序列的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如果以100Mbps数据率发送该二进制序列,则所需要的信道带宽至少为多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2013 年度第2学期) 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互联网模拟 院系:计算机系 班级:计科 学号: 学生姓名:华电老朱家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1周 成绩: 日期: 2014 年 6 月 28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要求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网络拓扑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 (1)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结构。 (2)完成以下实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方法,理解相关网络协议。 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③OSPF基本配置; ④RIP v2配置; ⑤静态路由配置; ⑥跨交换机实现VLAN; ⑦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⑧广域网协议的封装。 2.互联网的模拟 (1)结合实验环境,提出模拟网络互联需求,设计并完成组网,要求尽最大可能利用实验资源。 ①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设计及IP地址分配; ②网络逻辑拓扑结构设计; (2)网络设备配置实现 按步骤(1)所设计的网络拓扑进行设备连接并配置。配置内容包括路由选择协议OSPF配置,VLAN划分等,并进行测试。 3.基于模拟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分析。在上面设计并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完成如下协议分析:

①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②网络层分片;ICMP协议分析; ③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 ④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 ⑤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网络配置拓扑图准确,配置结果测试成功; 2.网络协议分析准确; 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五、考核方式 考勤、验收和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23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学生宿舍局域网的建设

计 算 机 网 络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含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基于需求分析,进行网络规划,并利用所学的相应的网络原理去解释规划书中每一个要点。

一、需求分析 l.核心交换设备要求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支持各种成熟技术,未来能平滑升级到万兆。 2.接入层网络设备需要支持基于MAC地址802.1x功能和基于端口802.1x功能,以此保证账号的惟一性.同时,支持远程Te1net管理、mib-||及远程开关交换机端口功能;此外还要求适应大量用户并发认证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 3.要求能够实现对用户名、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交换机IP的同时绑定,以此杜绝非法用户恶意盗用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IP和MAC等现象,确保计费工作。 4.解决用户私自架设代理服务器的现象。 5.支持标准Radius认证计费,可连接多种接入设备。一方面要求设备支持802.1x认证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求系统支持基于时长、流量以及包月的计费模式,从而为网络管理提供完善、灵活、可定制的计费策略;同时还需要保证30,000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营的稳定和管理简便。 6.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易管理等特征。 二、网络设计原则 学生宿舍网既有一般网络设计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网络所必需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条件外,在进行学生宿舍网建设规划时,还应该考虑所有信息点的可控性、高性能以及关键业务的QoS保证等。另外在网络设计中,如何预留扩展空间和进行投资保护,以满足新应用的需求以及信息量增长和变化需要,也是学生宿舍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充分考虑学生宿舍网的多应用、易管理的同时,本方案同时还遵循如下原则: 1.高性能 构建宿舍网的组网技术必须是高带宽的组网技术。骨干交换设备必须支持线速交换,以保证无阻塞的数据交换;另外,从网络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一些高流量多媒体应用的分布式部署,以降低跨骨干网的流量,提高网络的性能。 2.关键业务服务质量保证 宿舍网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业务数据流,当网络流量处于高峰期时,必定会影响关键业务数据流的响应时间,对于多媒体业务来说就会有说话结巴、图像马赛克的情况。因此,高性能的网络也还是需要QoS服务质量保证的。 3.信息点可控性 宿舍网的信息点分布很广,与一般企业网比较,宿舍网用户的流动性大,比较难管理,为了保证网络资料的有效利用,对信息点的可控性要求是必须的。除了对访问带宽限制,还必须提供基于用户的接入认证、授权和计费。为了不影响网络性能,应该在接入层设备分布式实现信息点的控制。 4.先进性 所选的设备必须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当网络规模或带宽需要扩展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满足新的需求。 5.可靠稳定性 可靠稳定的网络平台是应用业务系统得以实施和推广的基石。网络平台的设计必须从设备、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技术等几个方面保证网络的可靠稳定性。 6.安全性 宿舍网网络平台的安全,除了要保障网络平台的安全性,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6年事业单位招考专业知识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试题答案附后 (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b_____。 A.加框显示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D.闪烁显示 23.一张1.44M容量软盘,大约可存储_____a_______个中文字。 A.72万B.144万 C.14万D.720万 24.对3寸软盘进行写保护应将_________b_____。 A.封上写保护口B.将写保护口留空 C.在盘面贴上用户标签D.改变磁盘的容量 31.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由___b___个二进制位组成。 A.1 B.2 C.8 D.16 44.在Access97的表中,通常称一个表列为______b___。 A.1个记录B.1个字段 C.1个表页D.1个关系 51.在拨号入网时,当线路接通后MODEM会发出声音,称为_____c____。 A.电铃声B.开机声 C.握手声D.电波声 (二)多选题 1.在Windows98中,以下关于剪贴板的描述,正确的有__acd______。 A.关闭Windows98后,剪贴板中的内容将消失 B.各次剪切或复制到剪贴板的内容,将导致剪贴板的内容越积越多 C.剪贴板的内容可以粘贴到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D.剪贴板中只保存有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2.Windows98的桌面上一般包含有下列元素______acd______。 A.开始按钮B.显示器屏幕 C.快捷图标D.任务栏 3.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的方式有_____bcd_______。 A.按照建立文件的操作者姓名 B.按需要查找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C.按照文件最后的修改日期 D.按高级方式查找(可以给出需要查找文件的某些特征、状况) 4.如果在桌面上打开了多个窗口,使其中一个窗口变为当前窗口,可以____abd_____。A.单击位于任务栏中对应的任务按钮 B.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右键 C.在桌面的背景部分双击鼠标左键 D.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左键 5.当前常见的序号码有_____cd________。 A.五笔字型码B.表形码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1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 系名: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设计题目:中型园区网络建设 初始条件: 1. 所要求的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自己截图) 2. 假定ISP服务提供商:武汉电信 3. 设备选型如拓扑图中所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 1.1.交换机之间配置trunk协议 1.2.划分vlan,建立HTTP/DNS服务器 1.3. 通过在三层交换机上建立vlan网关使vlan间通信 1.4 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配置静态路由,使得分公司可以访问总公司服务器 1.5.公网路由器模拟电信的城域网,运行OSPF路由协议。 1.6. 使用缺省路由,防止公网的路由条目传递到公司的网关路由器上。 1.7 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网关配置NAT让内部的PC能够正常上网。 2.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2.1. 网络各节点具体配置步骤及测试结果; 2.2.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2.3. 总体运行情况与结果分析讨论 2.4.个人对本次课程设计感想体会及建议; 注意:设计报告内容严禁与人雷同。 3. 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一、实训目的和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工程技术实训。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网络技术的应用;手动配置网络设备;在进行了该项实训后,可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要求能够针对一个具体的要求,搭建一个网络。明确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选型、设备连接、设备配置、IP地址分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内容。如果设备条件有限,也可以使用路由器来完成网络的构建。 二、实训步骤 2.1 组建总公司局域网组网 2.1.1 网络拓扑图 摆出小型网络所需要的设备并把说有设备连接起来(相同设备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用直通线,注意路由器和PC机属于同种设备用交叉线),网络拓扑图如图1.1。 图1.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 算 机 工 程 学 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 姓 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学 号:
专业班级: 系 (院) :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3.12.23——2014.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室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 月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2
页,共
12

1.课程设计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 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 OSI 七层模型、TCP/IP 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 划、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 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 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为:教务处楼,党政办公楼,图书馆,计算机 系大楼、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等,生活区中有 学生公寓区和教师住宅区及各食堂。假设办公区、教学区每个办公室、教室均预留 2 个信息点, 生活区每个房间预留 1 个信息点,全校使用预留的一个 B 类 Internet 地址 172.160.0.0,试根据本 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确定信息点个数及信息点分布,设计出 本部的校园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进行 IP 地址规划,完成 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 的出处(如网站等) ,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要求: (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 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 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和经费预算。 (4)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3.课程设计说明书

C大学学生宿舍楼局域网的组网方案设计

摘要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主要介绍了C大学学生宿舍楼局的网络详细的组网、建网方案。其中包括: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实施,以及网络的测试维护及网络的安全管理。在网络规划中包括了:地理布局。要求较为全面地了解用户单位的组织机构,建筑物布局,入网站点的数量、分布情况,所处楼层位置以及所属部门,站点间距,以及其他特殊需求或限制条件等情况。用户设备情况,要求台式机、手提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都能方便进网,实现资源共享。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在设计与实施和管理方面包括: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传输介质的选择;网络组网设备的选择;操作系统的选择;网络协议的选择等。 关键字: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实施

目录 1 绪论 (1) 1.1设计简介 (1) 1.2设计目的 (1) 1.3设计内容 (1) 2需求分析 (3) 2.1需求分析的内容 (3) 2.2拓扑结构需求分析 (4) 2.3数据传输需分析 (4) 2.4性能需求分析 (5) 2.5应用需求分析 (5) 3网络规划 (6) 3.1地理布局 (6) 3.2用户设备情况 (6) 3.2宿舍区的组织机构图 (6) 3.3技术可行性分析 (7) 3.4经济可行性分析 (8) 4 网络设计 (9) 4.1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 (9) 4.2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9) 4.3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10) 4.4网络组网设备的选择 (11) 4.5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 (13) 5网络实施 (14)

5.1网络布线 (14) 5.2设备选择 (15) 5.3组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及安装步骤 (17) 5.4网络软件安装 (19) 5.4网络协议的添加 (21) 6.5子网的划分方法及IP地址的设置 (22) 5.6测试维护 (22) 5.7网络安全管理 (23) 6 成本核算 (25)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与10.110.1 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1.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1.18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C)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1.21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C)。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22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校园学生公寓网络组建设计方案

校园学生公寓网络组建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 学院: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 前言 (1) 二. 课题确定 (1) 1. 灵感的曙光——概述与课题选择 (1) 三. 需求分析 (1) 3.1 需求分析 (1) 3.1.1组建网络所需 (1) 3.1.2所需设备清单 (2) 3.2、实现功能 . (3) 四. 网络设计原则 (3) 五. 网络解决方案 (4) 5.1校园学生公寓情况分析 . (4) 5.2综合布线系统初步规划 . (5) 5.2.1网络规划的总体拓扑图 (5) 5.2.2各栋楼内各楼层拓扑结构 (5) 5.3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 . (7)

六. 组网方案的评价 (8) 七. 结论 (9) 八. 参考文献 (10) 一. 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传输媒体连接的多部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使登录其上的所有用户 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着使用简单、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 方向发展。校园在经历一系列改革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很多高校都开始改建自 己的校园,大量新教学楼拔地而起,在新建设的建筑大楼中一般都布有网络线,这给校园 组网带来一定的方便。 二. 课题确定 1. 灵感的曙光——概述与课题选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也成了我们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全国高校学生电脑的普 及率的速度已经不是我们能想象的了。楼栋管理员的管理其实已经可以实现办公的自动化、信息化,而不像传统的用粉笔写通知、发公告等都得在小黑板上以及每个月都要亲自走到 每个学生的宿舍核对学生信息。 如今的发达、技术的更新使得建立校园学生公寓网络,已不再是空中楼阁了,因为随 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和网络产品价格不断的下调,校园网络的建设,特别是学生公寓网络建 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把网络技术同楼层管理、楼栋管理、等紧密地联系在 了一起,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平台,从而可以建立最直接、丰富、快捷的 商务沟通平台和管理平台。 所以本次课程设计课题确定为高校学生公寓信息化管理——组建学生公寓网络。 三. 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 3.1.1组建网络所需 1、核心交换设备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 支持各 种成熟技术,未来能平滑升级到万兆。 2、交换机STAR —S3550—48上做认证计费。交换机STAR —S3550—48上做认证计 费支持标准Radius 认证计费,可连接多种接入设备。一方面要求设备支持802.1x 认证 方式; 另一方面又要求系统支持基于时长、流量以及包月的计费模式,从而为网络管理提 供完善、灵活、可定制的计费策略; 同时还需要保证30,000个以上用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 1.1 1.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设备] 1.2 2.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B)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局域网] 1.3 3. 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局域网] 1.4 4. 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局域网] 1.5 5. 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局域网] 1.6 6. 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协议] 1.7 7. 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__报文。(C)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IP协议] 1.8 8. 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 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TCP协议——端口] 1.9 9.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 10. 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局域网] 1.11 11. 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IP协议—ARP协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复杂性体现在技术、成员、环境、()四个方面。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在数据通信网络设计中,ITU-T系列标准更接近于OSI/RM模型()的定义。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网络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信号交换和()问题。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相当于一个()。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城域网往往由多个园区网以及()、传输网等组成。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层交换的基础。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电信网络流量很大,对网络设备要求有较高的()和可靠性。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需求管理包括需求跟踪、()、需求评估等工作。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网络工程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来获取用户需求。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电信网的主干链路,一般采用()和DWDM技术。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文档定义了网络工程项目的需求基线。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支持广播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对于用户比较集中的环境,由于接入用户较多,因此交换机应当提供( )功能。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