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常识复习

文学常识复习

文学常识复习
文学常识复习

文学常识

【考点透视】

一、考点梳理:

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重要作家及作品;文体知识及文化常识;文学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

二、预测分析:

淡化对文体常识的考查,加大对课文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考查,加大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常识的考查。考查内容由单一变为综合,由机械记忆到灵活运用。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填空等。

【典例精析】

1、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北京2005年中考试题)

(1)韩愈(2)白居易(3)王安石(4)陶渊明

(5)《陋室铭》(6)《岳阳楼记》(7)《记承天寺夜游》(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2)(3)(5)(6)B、(3)(4)(7)(8)

C、(1)(4)(6)(7)

D、(1)(2)(5)(8)

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朝代的记忆。四位作家中韩愈、白居易是唐代诗人,王安石是宋代人,陶渊明是东晋人;四篇作品中《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所以,选D。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北京海淀课改实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圣”

B、“燕雀安之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司马迁

C、《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巴金

D、《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安徒生——丹麦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及称谓、国籍等方面的知识。仔细比较各选项,就会发现《七颗钻石》不是安徒生的作品,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所以,选D。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四川自贡2006年中考试题)

A、鲁提辖即鲁达,是《水浒传》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

B、小说《故乡》中的“我”就是少年时候的鲁迅先生。

C、《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选自《孟子》。

D、《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涉及作品、人物、作家等方面的知识。回顾有关知识,就会发现“小说《故乡》中的‘我’”并非就是少年时候的鲁迅先生,他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所以选B。

4、《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的著名喜剧,剧中人物

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临沂课改实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分析:考查对教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掌握情况。除了认真听讲,积极积累,根据掌握的知识来完成此题外,没有什么方法可循。答案:莎士比亚夏洛克

【常见误区】

基本常识记忆不准,不能将作家、作品、国籍、称谓建立相关知识链,遇到综合题目,凭零星记忆,张冠李戴。

【应考策略】

一、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作品要牢记,相关的作者生平、著作及作品风格等要引起重视,熟练掌握并作笔记。平时积累是关键。

二、要把所学作家作品分类整理,可归纳为三大板块: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知识点包括知名作家的姓名、国籍、生活年代、作品内容,作品的背景,主要表现手法、体裁及作家的代表作等。对其中涉及的生僻字、易错字等要多写多练。

三、阅读相关读物,扩大知识面,加深已有印象。

【基础演练】

一、填空题

1、《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的作者分别是和。

2、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录了从西周到时期的诗歌305篇。

3、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孙悟空大

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4、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是谁?

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篇名:人物:____________

5、下面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分文学作品( )

①保尔·柯察金

②杨修

③鲁达

6、按要求填写下列各题。

A.我国的成语,有许多来自古诗文(或寓言)中,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或寓言)中举出三例,

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或篇名)。

(1)成语__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的《);

(2)成语__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的《》;

(3)成语__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的《》;

B.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文房四宝”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文具的统称。

D.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推断,“江阴”的位置应在,“河阳”的位置应在_______。

E.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鲁智深三打白骨精

7、“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

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风骚”原来是指《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

8、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其中被称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

义高峰的作品是(),因假托故事刻于一块补天,又名()

9、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还学过他写父子情深的名篇《》。

10、莫泊桑是()国著名文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批判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纯金钱关系的

名篇。

11、高尔基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散文诗中

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12、古人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借指()。

13、明代小说家()的古典著名小说《西游记》取材于唐代()到天竺取经的真人真事。

14、《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这个人的特点是。

1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说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

和――――的故事,可以概括为成语,请写出有关这两位人物的其他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

1、范仲淹柳宗元

2、《诗经》春秋

3、鲁智深三打白骨精

4、《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

5、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三国演义》③《水浒传》

6、A①世外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②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孔子《论语》③

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师表》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C.笔、墨、纸、砚

D.长江南岸黄河北岸

E.⑥③⑦①⑤④②

7、李白杜甫《诗经》《国风》《楚辞》《离骚》

8、《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红楼梦》《石头记》

9、《背影》

10、法《我的叔叔于勒》

11、前苏联《海燕》

12、家乡

13、吴承恩玄奘

14、示例: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豪爽仗义,粗中有细等。

15、《三国演义》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火烧新野桃园三结义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等。

3、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及小小说。()

4、从文学知识角度分析,《孔乙己》中的“我”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都是作者虚构出

来的人物形象。

5、《最后一课》中对锯木厂后边的草地和镇公所旁边的布告牌前面的描写,以及对天气和画

眉的描写都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6、《故乡》、《社戏》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文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

()

7、莫泊桑目睹了自己的亲叔叔于勒因沦为穷人而遭到父母遗弃的冷酷无情的现实,写出了

著名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此来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8、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

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9、《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是古典小说。()()

10、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属诗歌,同写雪景,不同

的是前者是词,后者是诗。()

1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脍炙人口,历诵不衰,“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12、史记和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13、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

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14、议论文从论据的内容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5、《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资治通鉴》都是我国的古典小说。()

参考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出师表》、《爱莲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

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

名,“秋思”、“潼关怀古”是题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

染气氛等。

B.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

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

C.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事实论

据包括名人名言、数据、定理公式等。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

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3、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

诗,也必须饱涵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的种类很多,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戏曲。课文《音乐之声》从这一角度分类属于歌剧。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自然

环境。如《最后一课》对清晨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小弗郎士的身份、地位、性格,和他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的欢快心情。

D.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4、下列有关文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皇帝的新装》《麦琪的礼物》都是外国小说,作者依次是奥斯

特洛夫斯基、安徒生、欧·亨利。

B.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杜甫被称为“诗圣”,李白被称为“诗仙”,苏轼

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之一,李清照则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C.《纸船——寄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骆驼祥子》作

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布衣”是古代平民的代称;“自此,冀之南,汉之

阴,无陇断焉”中的“汉之阴”是指汉水的南岸。

5、对下面几段人物描写,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②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③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A.①外貌②动作③语言

B.①动作②外貌③心理

C.①外貌②心理③心理

D.①外貌②动作③心理

6、下列诗句中的“红”并非表示“红色”的一句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A.《春望》《渭城曲》《春夜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于《诗经》。

8、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另起—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

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0、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如“河阳”便是黄河北

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1、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回行,顶格写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致”等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

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12、下列诗文的出处及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唐?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唐雎不辱使命》——宋?柳宗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陆游

13、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局。( )

B.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

C.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

D.论证方法指的是立论和驳论。( )

14、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蒲松龄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小说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先帝”指刘备,“崩”在古代指皇帝的死亡。

D.韩麦尔、保尔-柯察金分别是都德《最后一课》和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的人物。

1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背影》――朱自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C、《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诗人

D、《爱莲说》――周敦颐――唐代哲学家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A

7.C

8.B

9.C 10. D

11.A 12.C 13.A 14.B 15.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