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铺床的实验报告

护理铺床的实验报告

护理铺床的实验报告
护理铺床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护理铺床的实验报告

篇一:基础护理技术(铺床法)

1.备用床

用物准备: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大单(先床头,后床尾,中线正,平、整、紧),套被套(中线正、平床头、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被尾塞床垫下),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平放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洗手,脱口罩

2.麻醉床

用物准备:1.枕芯、枕套、棉胎、被套、中单2、橡胶单大单2、大单2.麻醉护理盘内备:1)治疗巾内:张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治疗碗、平镊、通气导管、氧气导管、吸痰导管、纱布,棉签2)治疗巾外:心电监护仪(或血压计、听诊器)、弯盘、胶布、手电筒、别针、护理记录单、

笔3.其他:输液架,必要时备氧气、吸痰器、胃肠减压器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各单(先铺近侧大单、再铺橡胶单和中单2,第一条距床头45-50cm,第二条铺在第一条上,同法铺对侧,中线正,平紧),距床头15cm 放被套,套被套(中线正、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折被尾),折被(三折于床边,开口向门),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横立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背门侧),口述放盘于床旁桌上、置输液架架(床尾/背门侧)洗手,脱口罩

3.口腔护理

用物准备:治疗巾,药碗,盐水棉球18,弯头血管钳1,镊子1,弯盘,压舌板2块,水杯、吸管,漱口水,手电筒,药液。漱口液:0.9%生理盐水,朵贝氏溶液,1-3%双氧水,1-4%碳酸氢钠液,002%呋喃西林,01%醋酸溶液。

顺序:(16个棉球的擦拭)口唇х1,左、右外侧2,左内上х1,左内上咬合面1,左内下х1,左内下咬和面х1,左颊粘膜х1,右内上х1,右内上咬合面х1,右内下х1,右内下咬合面1,右颊粘膜1,上腭х1,舌苔х1,口唇х1。

操作:三准备,备齐用物到床边,解释,摆体位(头转向一侧,铺巾),置弯盘,擦口唇х1,漱口(昏迷者禁用),

观察(有义齿取下)х15个棉球操作,漱口,撤弯盘,点棉球,擦干面部,观察,涂药,撤巾,体位还原,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脱口罩。

涂药:(按需)溃疡:锡类散,西瓜霜、冰硼散。霉菌:制霉菌素甘油。口唇干裂:液体石腊。

4.T、p、R测量法

用物准备:体温计、表(有秒针)、记录本、笔必要时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听诊器和棉花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用物、个人)检查(体温计),点数(体温计),核对,解释,询问(影响因素)

测体温(口温:水银端放舌下热窝,闭口勿咬,3min;腋温:擦干腋窝,水银端放腋窝正中,屈臂过胸,10min;肛温: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min)

测脉搏(患者腕部舒展,护士以示、中、无名指按压测脉部位,压力适中,30秒,异常者1min)

测呼吸(一起一伏为一次,30秒,异常者1min),读数,记录(T℃,若为腋温,加标注;若为肛温,加标注;;次/min;:次/min),安置患者,洗手注:测体温,测脉搏,测呼吸,记录(脉搏、呼吸的数),收体温(计体温的数)

用物处理:体温表消毒液浸(5分钟)、冲、甩、浸(30分钟)、冲(冷开水)、擦干备用体温计检测:甩表至35℃以下,同时放入已测40℃以下水中,3min后检视,若有裂缝

或温差>0.2℃需丢弃

5.血压(肱动脉)测量法

用物准备:血压计、听诊器、笔、纸(或病历卡)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用物、个人),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核对,解释,询问(20min有无运动及影响因素)体位(坐位、卧位),肢体(伸直、掌心向上),放血压计,开汞槽开关(驱气),缠袖带(肘上2-3cm,松紧以一指为宜),戴听诊器,摸脉搏,固定(听诊器),关气门,打气(至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hg),放气(4mmhg/秒),听音(舒张压声音减弱或消失),取袖带,安置患者,整理血压计,血压值记录在体温单底栏,血压计熏蒸擦拭,洗手,脱口罩。

6.皮内注射

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液为75%乙醇)、1毫升注射器和41/2针头注射卡、药液按医嘱准备(以青霉素为例)。另备无菌纱布罐、无菌持物钳、0.1%盐酸肾上腺素及5毫升注射器、洗手液

操作流程:收到医嘱,抄写医嘱→评估皮肤,再次核对医嘱→三准备(环境、个人、用物)→取药、检查→核对药物(两人)→铺无菌纱布盘→75%乙醇消毒瓶盖→抽取药液0.5ml→放入无菌纱布盘内→同时备抢救物品,弯盘内用物处理→备齐用物至患者床尾→床尾核对→核对床号、姓名→

询问三史(青霉素过敏史、近期注射史、家属过敏史)→暴露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75%乙醇消毒一次→再

次核对药物→取药(按需排气)→核对患者姓名→进针(与皮肤呈5°角)→右手不动,左手推针→注入0.1ml(起一

小皮丘)→拔针→核对时间→核对患者姓名→交待(局部不要按揉;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剧烈活动;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安置患者→核对药瓶→用物置于治疗车上、下层→洗手→床尾核对→用物处理→三擦:盘、台、车→洗手、脱口罩→20分钟观察结果用物处理:棉球、棉签焚烧;针筒针头分离,统一处理;弯盘:消毒、清洗、晾干、备用;纱布、药瓶:分类放置处理

7.肌内注射

用物准备:注射盘内加2-5ml注射器、6-7号针头、注

射卡、药液(根据医嘱)治疗盘、无菌包、无菌持物钳操作流程:收到医嘱,抄写医嘱→评估皮肤,再次核对医嘱→三准备(环境、个人、用物)→取药、检查→核对药物(两人)→铺无菌盘→抽吸药液→放入无菌盘内→弯盘内用物处理→备齐用物至患者床尾→床尾核对→核对床号、姓名→解释(:护理铺床的实验报告)→松床尾被、衣裤→安置注

射体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选择注射部位(口述臀大肌定位法:十字法与联线法)→消毒皮肤2次(2%安尔碘)→打开无菌盘核对药名→夹干棉签→取药、按需排气→再次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基础护理技术铺床法

1. 备用床 用物准备: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 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大单(先床头,后床尾,中线正,平、整、紧),套被套(中线正、平床头、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被尾塞床垫下),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平放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洗手,脱口罩 2. 麻醉床 用物准备:1. 枕芯、枕套、棉胎、被套、中单2、橡胶单大单2、大单 2. 麻醉护理盘内备:1)治疗巾内:张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治疗碗、平镊、通气导管、氧气导管、吸痰导管、纱布,棉签2)治疗巾外:心电监护仪(或血压计、听诊器)、弯盘、胶布、手电筒、别针、护理记录单、笔 3.其他:输液架,必要时备氧气、吸痰器、胃肠减压器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 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各单(先铺近侧大单、再铺橡胶单和中单2,第一条距床头45-50 cm,第二条铺在第一条上,同法铺对侧,中线正,平紧),距床头15cm放被套,套被套(中线正、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折被尾),折被(三折于床边,开口向门),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横立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背门侧),口述放盘于床旁桌上、置输液架架(床尾/背门侧)洗手,脱口罩 3. 口腔护理 用物准备:治疗巾,药碗,盐水棉球18,弯头血管钳1,镊子1,弯盘,压舌板2块,水杯、吸管,漱口水,手电筒,药液。漱口液:0.9% 生理盐水,朵贝氏溶液,1-3%双氧水,1-4%碳酸氢钠液,002%呋喃西林,01%醋酸溶液。 顺序:(16个棉球的擦拭)口唇х1 ,左、右外侧2,左内上х1,左内上咬合面1,左内下х1,左内下咬和面х1,左颊粘膜х1,右内上х1,右内上咬合面х1,右内下х1,右内下咬合面1,右颊粘膜1,上腭х1,舌苔х1,口唇х1。 操作:三准备,备齐用物到床边,解释,摆体位(头转向一侧,铺巾),置弯盘,擦口唇х1,漱口(昏迷者禁用),观察(有义齿取下)х15个棉球操作,漱口,撤弯盘,点棉球,擦干面部,观察,涂药,撤巾,体位还原,清理用物, 归还原处,洗手, 脱口罩。 涂药:(按需)溃疡:锡类散,西瓜霜、冰硼散。霉菌:制霉菌素甘油。口唇干裂:液体石腊。

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廊坊市第四中学王文平研究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2010年6月25日我校提出对教学的教改想法,我尝试用以下思想应对学生的思路: 1、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 2、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主动、无压力,基本表现出了学习是自愿的、愉快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目标很明确。 3、也存在部分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参与课堂、参与回答等问题,也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 二、实验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正确的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积极参与英语教学实验与改革的研究中,使多维的、多元的、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作为“完整人”的发展,推进课程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形成一个课堂教学、课堂研究和课堂评价有机结合的整体 三、实验目的和意义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目的是建立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体系,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具体目标如下:通过课题实验意在改变我校目前的不良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评价、积极主动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具体解决以下七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设置。 (2)完善课堂教学实施机制。 (3)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4)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运作上,用多维度的、多样化的、多元的教学方式。 (5)对课堂教学结果应有科学的分析。 (6)开发多样化的英语课堂教学资源。 (7)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课堂教学试验,推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全面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四、实验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试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和引导。 2、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试验研究。以国家教育部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础。 五、实验理论依据及假说 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五)

《传染病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法定传染病为() A、三类,36种 B、三类,39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5种 2、构成传染的必备因素是:() A、病原体、人体、环境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C、病原体、门谶力、毒力 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病原体、传染性及门谶性。 B、有病原体、传染性、季节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门谶性。 D、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4、下列哪一组标志物代表乙肝“大三阳”:() A、 HBsAg 抗-HBc 抗-HBs B、 HBsAg HBeAg 抗-HBe C、 HBsAg HBeAg 抗-HBc D、 HBsAg 抗-HBe 抗-HBc 5、下列哪种抗体最具有爱护作用:() A、抗-HBs B、抗-HBe C、抗-HBc D、抗-前s1 6、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血清指标是:()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e 7、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喉炎 C、心肌炎 D、脑炎 8、麻疹在哪一期无传染性:()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9、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脏器病变最明显的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脑垂体 10、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休克是指收缩压:() A、≤12Kpa B、≤9 .33Kpa C、≤8.5Kpa D、≤7.6Kpa 1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DIC B、大量血浆外渗 C、继发性感染 D、电解质紊乱 1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禁用:() A、地塞米松 B、甘露醇 C、干扰素 D、发汗退热剂 13、某病人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哮鸣音,双肺底部有散在湿性罗音。此时应立刻:() A、使用强心剂 B、停止输液 C、吸氧 D、血液透析 14、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实验报告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实验报告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发放。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论、研究类型。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肯定了实践对理论、方案、思想、计划的检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研究的发展逻辑和人的认识规律。 针对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现实情况,本人采用了实践性行动研究和独立性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初一A班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实验性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实践,该班级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高涨,数学素养有所提高,现将具体的研究和实验过程总结如下: 研究包括四个阶段来进行: 一、计划 现状:将我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进行了对比,发现经过初中半年的学习后,A班的数学成绩进步缓慢,与另一个班级的差距在加大。 存在哪些问题: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初步得出结论,A班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中的竞争、合作意识不强,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不高,没有形成成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计划: 方案设计一:课堂教学中,设置类似小组竞赛,限时回答等教书环节,引发学生竞争意识。 方案设计二:建立学习小组,在小组之间设置竞争环节,间接鼓励小组间合作学习和帮助学习。 方案设计三:进行相关知识点专题讲解和训练,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训练。 二、行动 方案一的实施:针对学生竞争意识薄弱的状况,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增加了限时抢答,小组竞赛等环节,并且对优胜个人和优胜小组给与各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时,在全班范围内开展解题竞赛,单词获胜者在班级量化考核中每人每次加0.1分,连续10次获得加分奖励的学生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 中的 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 .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 5 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EHF 可通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5 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 ____________ 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 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预防 _______________ 。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

基础护理技术(铺床法)说课材料

基础护理技术(铺床法)

1. 备用床 用物准备: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大单(先床头,后床尾,中线正,平、整、紧),套被套(中线正、平床头、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被尾塞床垫下),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平放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洗手,脱口罩 2. 麻醉床 用物准备:1. 枕芯、枕套、棉胎、被套、中单2、橡胶单大单2、大 单 2. 麻醉护理盘内备:1)治疗巾内:张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治疗碗、平镊、通气导管、氧气导管、吸痰导管、纱布,棉签2)治疗巾外:心电监护仪(或血压计、听诊器)、弯盘、胶布、手电筒、别针、护理记录单、笔 3.其他:输液架,必要时备氧气、吸痰器、胃肠减压器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各单(先铺近侧大单、再铺橡胶单和中单2,第一条距床头45-50 c m,第二条铺在第一条上,同法铺对侧,中线正,平紧),距床头15cm放被套,套被套(中线正、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折被

尾),折被(三折于床边,开口向门),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横立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背门侧),口述放盘于床旁桌上、置输液架架(床尾/背门侧)洗手,脱口罩 3. 口腔护理 用物准备:治疗巾,药碗,盐水棉球18,弯头血管钳1,镊子1,弯盘,压舌板2块,水杯、吸管,漱口水,手电筒,药液。漱口液: 0.9% 生理盐水,朵贝氏溶液,1-3%双氧水,1-4%碳酸氢钠液,002%呋喃西林,01%醋酸溶液。顺序:(16个棉球的擦拭)口唇х1 ,左、右外侧2,左内上х1,左内上咬合面1,左内下х1,左内下咬和面х1,左颊粘膜х1,右内上х1,右内上咬合面х1,右内下х1,右内下咬合面1,右颊粘膜1,上腭х1,舌苔х1,口唇х1。 操作:三准备,备齐用物到床边,解释,摆体位(头转向一侧,铺巾),置弯盘,擦口唇х1,漱口(昏迷者禁用),观察(有义齿取下)х15个棉球操作,漱口,撤弯盘,点棉球,擦干面部,观察,涂药,撤巾,体位还原,清理用物, 归还原处,洗手, 脱口罩。 涂药:(按需)溃疡:锡类散,西瓜霜、冰硼散。霉菌:制霉菌素甘油。口唇干裂:液体石腊。 4. T、P、R 测量法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2020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范文 Contract Template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一言以蔽之,“作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

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名目繁多的语文课题实验中,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主持的“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改革实验”,是一个与新课标、新形势完全吻合的全新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20xx年我们承担该课题的子课题――“‘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想借“以学为主”这一课题研究,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促进我县初中语文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本课题属于学科教学实验研究,侧重于实践应用。旨在树立“大语文”作文教学观,探索一条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

2021年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教学改革方案

教学改革方案 篇一: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参照南安市确定实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率先推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特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教改实验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实验教师认真领会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实验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教学水平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改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突破口,把“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有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有效教学 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机制,真正让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将以推进“有效教学”改革为契机,有针对性的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有效教学”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 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 甲类1 种、乙类23 种、丙类11 种 2. 甲类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 种 3. 甲类3 种、乙类28种、丙类9 种 4. 甲类3 种、乙类24种、丙类9 种 5. 甲类3 种、乙类30 种、丙类10 种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 1 是正确的

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 前驱期 2. 潜伏期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5. 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 最短潜伏期 2. 平均潜伏期 3. 最长潜伏期 4. 传染期 5. 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 隔离治疗病人 2. 隔离治疗带菌者 3. 切断传播途径 4. 疫苗预防接种 5. 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

1.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A.抗HBc B.抗HBe C.HBeAg D.抗HBs E.HBsAg 答案:C 2.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答案:B 3.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答案:C 4.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A.碘酒消毒?? B.应用干扰素?? C.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E 5.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献血员检查?? C.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D.搞好粪便管理及水源保护?? E.消灭蚊.蝇? 答案:B 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免疫制剂 D.抗病毒药物 E.维生素类药物? 答案: A? 7.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可作为乙型肝炎的人工被动免疫:??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乙型肝炎疫苗?? E.特异性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 E? 8.艾滋病属于哪种隔离:? A.肠道隔离 B.虫媒隔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隔离 E.呼吸道隔离 答案:D 9.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传播 B.静脉滥用毒品而传播 C.输血及血制品 D.母婴垂直传播 E.昆虫叮咬传播 答案: E 10.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A.猪 B.犬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一言以蔽之,“作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铺床法

护理操作铺床法 铺床是为了保持床单位整齐,病床平整.紧扎.安全.实用,满足病人睡卧休息的需要。、 (一)备用床 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受新病人。 评估: 1.病室内有无病人治疗或进餐。 2.病床及床垫是否完好.安全,床单.被套是否符合床及棉胎的尺寸以及季节需要。 3.床旁设施如呼叫系统.照明灯是否完好,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漏气. 计划: 1.护士准备:洗净双手,戴口罩.着装整齐。熟悉铺备用床的操作方法。 2.用物准备: 床、床垫、床褥均加套、棉胎、枕心、随季节加毛毯和罩单、大单、被套、枕套、床刷及一次性床刷套。 实施: (1)操作步骤: 1、按使用顺序备齐用物,将护理车推至病人床旁,再次检查床底有无凹痕,根据需要更换或翻转床垫。有脚轮的床,应先固定脚轮,调整床的高度。

2、移开床旁桌约20厘米,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11厘米,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放椅上。 3、取床褥齐床头平铺在床垫上。 4、将用物放于床旁椅上。 5、铺大单: ·铺大单: 1)取大单正面向上放于床褥上,大单中缝与床中线对齐,分别向床头、床尾展开。顺序为床头一床尾一中间。 2)先铺近侧床头大单:一手将床头的床垫托起,一手伸过床头中线将大单塞人床垫下,在床头约30厘米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边缘垂直,呈一等边三角形,以床缘为界。将三角形分为两半,上半三角覆盖于床上,下半三角平整塞在床垫下再将上半三角翻下塞与床垫下,形成直角。 3)至床尾拉紧大单,一手托起床垫,一手握住大单,同法铺好床角。4)沿床边扇形拉紧大单中部边缘,然后双手掌心向上,将大单塞与床垫下。 5)从床尾转至对侧,同法铺大单。 ·床褥罩法: 1)将床褥罩的中缝对齐床中线展开。 2)从床头向床尾分别拉紧四个角并固定于床垫及床褥的四个角上。 6、铺被盖:被套式: (1)“s”形式:1取已折叠好的被套,起床头或床中线放置,被套正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47923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标 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一言以蔽之,“作

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824-33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模板(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模 板(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一言以蔽之,“作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

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热门-护理铺床心得体会

护理铺床心得体会 2020最新护理铺床心得体会范文 部门组织了蒙眼铺床考核,在这次考核中同事们都积极主动,发挥很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此次考核也使我收获颇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事们表现出的好成绩都是靠平时的不断练习与总结经验得来的。每天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大家都抽出时间重复练习,抓细节,不断改进力求做到完美。我个人认为蒙眼铺床相对于中式铺床要难得多。 在练习中,大家把眼睛蒙起来要熟悉环境,找准位置,在打床单时要摸好床单的正反面,然后再打开。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开床单这个环节。回想刚开始练习蒙眼铺床时,开床单时把床单都抛到床的最边上,床单也没打开,总感觉困难重重。同事大多都遇到过这样的瓶颈,但是也有几位同事做的很好,然后大家聚在一起一遍遍练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长避短,结果大家的业务技能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整个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抛单时,重点要掌握好力度,抛开后要用手衡量感觉出两边的距离,觉得精确无误再包角。这些虽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容易,需要勤加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大家不断找

方法,纠正不足,寻求最快、最好的铺床技巧。套被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考核中几位同事套的非常好,动作娴熟,质量好且美观,但也有几位容易在套被芯时找被套两边的角出错,被芯会偏离被套,导致最后被子褶皱,不平整。在套枕套时有几位准备工作没做好,用时较长且不平整,这就需要大家在以后的训练中认真揣摩,找出自己的不足。在考核中心态也很重要,一些同事比较紧张,发挥不太好,所以,在平时培训中应加强员工的心理素质培训,好技能与好心态结合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同时,我们应该向成绩优异的同事多学习,多改进,力求完美。 在这次考核中我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团队协作与默契的 重要性。在铺床过程中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在铺床时,另一人为他做准备工作和递床上用品。这就要看好时机,不耽误铺床人的时间及时摆好所需物品,只有有两人配合默契了,才能在规定的时间铺出完美的作品。 这次培训考核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业务技能,发掘出了大 家的潜力,还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力,增长了员工才干和敬业、创新精神,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这次考核也体现了个人的实力,展现了团队的风采。正所谓“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了团队,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铺床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布草房领来物品时, 以楼层为单位,将各个房间所需物品进行区域放置。到每个房间的时候,将房间内所需物品一次带齐,放在房间内顺手的位置,防止因物品不齐全重新返回去取,或因物品放置不合理而在铺床过程中浪费时间。物品准备好后,在床尾位置将床往外拉到适当的距离以方便工作,用眼睛迅速扫描床的整体情况,

传染病护理学A卷

传染病护理学考试题A卷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B型题每题1分共45分) A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 1、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 A急性肾衰竭B中枢性呼吸衰竭C肠梗阻D肠出血E中毒性心肌炎 2、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最恰当的饮食是 A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B 高热量、低脂饮食 C 高蛋白、低脂饮食 D 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 E 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 B 蚊虫 C 猪 D 鸟 E 鸡 4、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犬 B 病人 C 食血蝙蝠 D 带病毒者 E 狐狸 5、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隔离到 A 体温恢复正常 B 腮腺肿胀完全消退C发热后3周 D 热退后3天E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 6、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喉炎 B 肺炎 C 心肌炎 D 脑炎 E 胰腺炎 7、对稽留高热患儿,下列哪项对麻疹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 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状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浮肿C 咳嗽和声音嘶哑 D 颈部淋巴结肿 E口腔內双侧第二磨牙所对的颊部黏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点状粘膜斑 8、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A防鼠、灭鼠 B 防螨、灭螨 C 加强个人防护 D疫苗接种E加强食品卫生 9、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三类症状主要有 A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少尿期B头痛、低血压休克、肾损害 C 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 D 发热、出血、肾损害 E 头痛、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 10、水痘皮疹的特点 A皮疹头面部多见,躯干部少见B皮疹的发疹顺序是疱疹-丘疹-斑疹-结痂 C恢复期会留瘢痕和色素沉着D皮疹向心性分布,一般不痒 E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看到不同形态的皮疹同时存在,为自限性疾病 11、登革热的临床特征 A 高热、皮疹、血小板增多 B 高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C突起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D 高热、出血、休克 E突起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症状、淋巴结肿大 12、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人的血象特点 A 白细胞总数下降 B 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C CD4+ T淋巴细胞减少 D CD4/CD8<1.0 E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模板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名称为:动脑、动口、动手,以练为主。 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朝着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 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叔湘语)。 一、实验内容: 1.课堂教学六课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共有六种课型:总览课、 导读课、自读课、扩读课、自结课和作文课。 (1)总览课:(一课时)即单元预习课。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及各课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预先下发预 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各项要求,有困难的部分可让学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可填入表格中“疑难问题”一栏中。教师汇集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2)导读课:一般是一课时,共分为五大环节。 内容安排时间活动形式课前五分钟口头训 5分钟左右动口说练基础知识部分 5~8分钟左右动脑记,动笔写,动 口说阅读分析部分 20~25分钟左动脑分析,动口说 右知识迁移部分 8分钟左右动脑想,动笔写,动 口说 A.口头训练:授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口头训练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定内容。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订好训练计划,要生口头表达观点 明确,语言通顺流畅,词语运用正确,叙事完整,声音洪亮,内容可配合教材确定,说一个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风景,说明一个道理都可;还有学习 古诗、文言文、警句,让学生背一背,说说含义。形式多样,可分小组谈,也 可个人说。对于说得好坏师生都可评论,对于学生口头训练情况,小组长做好记录。 B.教师指出课题后,可提出学习目标,或指导学生找出本文的学习目标。(动脑的训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