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差距及解决方法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差距及解决方法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差距及解决方法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差距及解决方法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差距及解决方法

中文摘要:西方幼儿教育理念起源于古希腊,后在欧洲,以及美国得以发扬,中国幼儿教育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智者对于人性的讨论。时间,方式,水平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幼儿教育现状的不同,本文将一一为您说明。

关键词:中西方、幼儿教育、现状差距、解决办法

文章正文:

一、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适龄入学幼儿,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适龄幼儿毛入学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而中国仅为40.75%,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二)西方主要国家幼儿教育现状

(1)法国:如今法国的幼儿教育已相当普遍,约2000名人口的社区就有一个幼儿园,当幼儿达到5岁时,如果家长同意,可提早入学,安置于小学的初级班上课。

(2)德国:在德国,早期的幼儿园是中产阶级和贵族家庭的专利品,一般家庭是无法消受的。二次大战后,幼儿园的设立如雨后春笋般,除发展迅速外,还设立有许多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创新以时代及幼儿教育之需。

(3)英国:在教育上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对民智的提高及民主政治的了解甚有必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欧陆许多国家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政策时,英国教育仍委由慈善机关或私人志愿办理。

二、中西方幼儿教育目标的差距

(一)中国幼儿教育目标

1、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喜欢上幼儿园,习惯幼儿园生活和教育常规。

2、逐渐学习并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言语习惯。

3、逐步学会与家人、小朋友、教师等友好相处,学习并关心别人。

4、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接受疾病预防措施,知道一些最基本保护身体的常识并具备初步的有关能力。走、跑、跳基本动作正确。

5、对家庭和幼儿园的日用品名称及用途较熟悉,对与自己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物较熟悉,了解家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6、对自然现象有兴趣,愿意观察,知道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

7、学习用语言与周围人交往,具有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8、形成初步的数概念,学习一些概括和分类的方法。有比较事物外表简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9、愿意听优美的音乐,看动人的图画,愿意大胆地画、想、唱、跳、说。10、初步学习分辨事物是非,掌握最基本的原则。(二)西方主要国家幼儿教育的目标

1、英国(1)锻炼强健的体魄(2)发展幼儿的个性与兴趣(3)训练幼儿听话技巧与表达能力(4)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以增进其生活智能。(5)在探索及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正式学习【读、写、算】的训练。

2、法国(1)教师原则上依幼儿的身心状况发展、兴趣与需要而安排团体、分组和个别的学习方式(2)幼儿在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发挥其感觉、动作及其它有关的基本能力,学习新知,并学习如何与人共处等能力(3)促进幼儿身体、道德、认知的发展和情绪的成熟与社会化,以及注重幼儿的礼貌、诚实、守纪律等良好习惯,以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目标

3、德国(1)民主、效率及弹性的开放系统,必须从学前教育开始(2)透过机会均等和自我决定是年轻一代体验民主的价值,了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4、美国(1)保育幼儿身体健康,与训练简单的卫生习惯(2)利用直接环境,激发幼儿求知好奇心;并于其成熟程度范围内,鼓励其独立之思考与行动(3)发展语言模式与表达思想之能力,培养敏锐之感觉与正确简明之语法(4)知道控制情绪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社会态度,期能养成适应儿童团体生活的优良习惯

(三)中西方教育目标的差距

1、幼儿在学前教育期间所获得的教育多少程度不同,中国教育项目非常少,方式单调。西方教育模式多样。

2、中西方在幼儿教育时期的方向不同,中国重在培养幼儿对于个人环境的认知及适应。西方国家重在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社会,对于人类社会的认知及适应。

3、幼儿教育的主客体不同,中古教育是以幼儿围绕教师为主,一切以教师的安排进行教学活动。西方国家则重在调动幼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辅助为辅,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三、中西方幼儿教育软件(师资力量)的主要差距

(一)中国幼儿教育教师情况

1、首先,教师队伍严重不足,2005年中国幼儿园的师生比为1:30.2 ,农村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 ,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2、其次,教育者的质量不高。据2008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全国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园长或教师仅占不到50%的比例,某些边远农村地区更是仅不到30%,甚至,还有3%左右的教师不具备学历,这部分人在全国达到了近40000。

(二)西方幼儿教育者情况

1、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每个超过2000人的社区就设立有专门的幼儿园,拥有至少5个以上的教师,师生比仅为1:15左右。

2、在西方国家,90%以上的教育者拥有专业的幼儿教育资格证,100%的教育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四、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

(一)过分宠爱

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专家提醒: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而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二)过多管制

有的爸妈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宝,就会变得胆小、怕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性格较为孤僻。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采取民主方式。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征兆在孩子入园时已经显现。为了筛选优质生源,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许多幼儿园不断提高入园门槛,2、3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数数、背诗、写字、记单词。

进入幼儿园后,小学化倾向更是明显。据报道,天津河西区一所幼儿园已开始应父母要求教孩子用竖式算3位数的加减法,而这是小学二年级的课程。“橘、凳、酱、藕、墨”这些原在小学三年级才会学到的字,也出现在《学前500字》之中。哈尔滨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幼儿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三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父母出20道退位减法题。

这样的幼儿教育的恶果之一就是让孩子(尤其是男孩)从一开始就畏惧学校、讨厌学习。在他们应该游戏、唱歌、跳舞、绘画、到处跑、到处玩、胡思乱想的年龄,孩子们不得不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读书、写字。这会让他们认为,学习是枯燥的,甚至是一种惩罚,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校心生厌倦。

五、关于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

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

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2、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

法不适宜培养孩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是“游戏”。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商量。

3、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时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程。孩子回到家还会向家长宣传,如果看到家长乱扔垃圾,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垃圾要分类。连很多家长都说,垃圾分类的游戏让他们很受益,以前他们都不懂得垃圾还要分类,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还有“关爱他人”的教育,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开智学校慰问、表演木偶戏,使孩子从小懂得同情和关怀弱者。

4、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样的孩子才有

发展潜力?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孩子的潜力非常大。小班的孩子经常玩交通安全的游戏,已经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

5、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1990年,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至5岁。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至8岁。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至11岁。在美国,近年来人们对幼儿教育中的混合年龄组和小学低年级中的不分年级计划的潜在作用也倍感兴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冈州迎接21世纪教育法案,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分年级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到近代,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在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制度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而在19世纪末开始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就受到批评。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再次,不分年级的教育还促进了教师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师

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最后,不分年级制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

5、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幼儿教育机构

各国幼儿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近年来,许多国家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2003、2004、2008

2、李德高《幼儿教育史》2001

3、翁丽芳《幼儿教育史》1998

4、《西方幼儿教育史》幼四甲瞿敏茹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 对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孩子每天进行学习、玩耍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班级作为一个平台,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这篇文章是为了对幼儿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展开深入研究,以寻找更好的教育模式。在撰写这一论文的过程中,本人进行了很多相关文献的研究,浏览了大量的资源。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幼儿园在管理和日常事务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为本文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园现状,本文作者进行实地考察,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系统的了解,通过与幼儿、教师的日常交流、相处,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结合个人对现状的理解进行梳理和整合,构建了文章的思路和整体框架。 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将儿童分配到不同的年级,在老师的指引下,儿童在此进行日常的活动和知识的学习。对于孩子本身来说,这是小孩子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正式社交场所,尤其是寄宿的幼儿园,更是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转折点。老师负责照顾幼儿生活以及传授知识,在孩子们阶段成长的过程中,老师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极大的责任与担当。在对孩子们的进行日常管理时,当孩子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老师应多加重视,给予耐心地分析和指导,对于孩子们的想法应给予支持和尊重,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和日常行为。幼师应具备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同时在管理方面,学校应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幼师和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与孩子们的初步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代表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加大对幼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努力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成长环境。 对相关的学前教育方法进行学习。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 在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记录,家庭教育,按照传统观念,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孙琼如在《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向我们解释,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家庭几欧阳的肢体是教育者——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

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 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4)教育的重心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 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华并融会贯通, 从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楠.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2008, [4]萧愚.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2000, [5]王晓红.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6]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 教版).2005, [7]冯建军.生命和教育.2005, [8]孙琼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教书育人.普教 版.2002(14).-2-5, [9]张云裳.尊重理解互动——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北京教育.2006. 《中西方传统家庭教育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异同

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好的环境,能得到好的教育;较差的环境,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问题在于您怎样教育与在何时教育,环境好坏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罢了。在我接到要受幼儿园的课时,我的想法就是:孩子太小,要教育好她们,就只能等到她们长大才能进行较好的教育。通过一段时间实践与总结发现事实并不就是这样的。在当今,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普遍的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因此,本文就以在没有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谈谈几点认识: 一、学前教育对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人格品质就是幼儿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就是通过自己的模仿与大人的一系列引导等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就是幼儿个体适应社会的起始阶段与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与发展着最初、也就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与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与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她们的健康成长、成材。 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学前期适宜的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的发展;而不良的学前教育则容易使儿童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接受了适宜教育的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对人的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就是儿童的认识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她们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在关键期内,幼儿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就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就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幼儿的认识发展与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而且会使她们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识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而长远的作用,对她们的全面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我们这里就是偏远山区,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就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们受良好教育的时期,我们应该更加的关心,爱护她们的成长,帮助她们成材。 同时,研究发现,上述脑的结构与技能在学前期的发展并非出于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而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大脑在学前期具有巨大的可塑性。研究者认为: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脑的发展,而适宜的早期教育就是促进脑发育充分与完善的最有效的环境刺激因素。同时,大量的动物与人类婴幼儿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幼年期持续的早期经验的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出现减慢甚至停止现象,并构成终身性的永久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在学前期儿童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因此这一时期如能积极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影响,脑还具有良好的修复性。一般来讲,成人脑损伤就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之一在于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细胞,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而对婴幼儿脑损伤的研究发现,某半球受损后,通过某种适宜的学习、训练的过程,另侧半球可以产生替代性的功能,从而使脑损伤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例如,5岁以前任何一侧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语言功能的丧失,因此语言中枢可

从育儿方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教研探索 11/2007从育儿方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钱鲍华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育儿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这些差异存在的 根源,即中西方在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和探讨不同育儿方式的优劣,我们能融贯中西,从中取长补短,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下一代。 育儿 文化差异 价值取向 道德观念 家庭观念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快,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育儿是典型的民俗传承事项之一,它衔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及其文化根源的比较,我们可以结合体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好孩子!的标准不同???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 在中国, 乖!和 听话!是好孩子的标准。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要服从长辈的思想,而在西方,孩子们 自由散漫,没大没小!,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敢于挑战长辈的权威性。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西方心理积淀的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的儿童从出生起,就在受到各自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洗礼。中国文化中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核心,崇尚谦虚、内敛,因此大多学生们从小不敢张扬个性,表现创意。教师和家长是权威和专家, 学什么,怎样学!的决定权和选择权都在教师乃至领导手里。甚至在提到学习目的时,中国学生常常会说 为振兴祖国而学!,或是 为了不辜负老师和父母亲的希望而学习!,很少会说 为自己的兴趣而学!。而西方则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强调个性的张扬,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在对待学习上,强调创新、开拓、求异、求变。 那这两种价值观到底孰优孰劣呢?我们知道价值体系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种文化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可简单理解为这种价值标准先进,而那种价值标准落后。但是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受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影响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我国自古即崇尚变易的哲学理念,认为只有依情境之需要调整、变通,方能达到稳定发展。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了解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彼此借鉴,不断变通,对于我们培养下一代有益无害。 二、对孩子的尊重不同???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 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幕:当儿子与美国老板的儿子起了争执时,主人公许大同不问缘由就当众打了自己儿子。这样的情景在中国很普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父为子纲!的表现。中国的父母大都存在这样的一种观念: 因为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很少有父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平起平坐,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家长制遗风弥久。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公正为道德原则,凡符合公正的即是道德的。比如两个小孩打架,他们的父母不会为了照顾对方父母的面子而一味责怪自己的孩子。西方的父母还习惯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他们常常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流和总体是一种主静、内求伦理道德体系。于国不可轻易变法,于家不可改了规矩。人们普遍重视血缘关系,社会体制等级森严。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时时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形成了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的信条,通过 让己受损,使人获益!的方式来表示最大的礼貌和尊敬。 与中国的伦理道德相对应,西方社会突显个人价值至上,个人主义伦理道德和市场自由竞争经济观念成为指导民众的基本信条。西方文化中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 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三、是否采用隔代教育???中西方家庭观念不同 在中国,新生儿降临到一个家庭以后,基本上都是由祖辈们在抚养孩子。老人们非常注重 几代同堂!的家庭形式和氛围,大都向往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而在西方,父母一方或者辞去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或者将孩子交给专门的机构来照顾,很少完全托付给老人照顾。对多数西方老人而言,退休后的岁月是用来享受、放松的时光,带孩子不合适。他们也往往不愿去剥夺孩子父母养育幼儿的乐趣,不想干涉自己的子女的生活。西方的核心家庭(一对夫妻+子女)占主导地位,主干家庭(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的家庭)数量很少。儿女成年以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离开父 母,单独居住。 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源自古代,他们把子女看作自己的延续和财产,往往拼将一生的辛劳,奉献所有的金钱、精力。因此,当家庭中的第三代出生以后,老人们理所当然认为抚养孙辈是自己刻不容缓的责任。作为回报,子女在索取了如此沉重寄托和投入后,要尽 孝!,要付出听从家长、关心家庭成员、丢弃自我意识的代价。 以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社会模式在西方早就被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所取代,这种社会制度的转变导致了西方家庭观的差异。西方人认为子女就是上帝托付、寄养在他们家里的孩子,父母要尽到抚养责任。等到孩子到了十多岁成人后,父母的责任就结束了。爱怎么生活是孩子自己的事,抚养第三代绝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在我国,隔代教育是一个颇令人无奈的话题。孩子由祖辈教养,年轻父母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于事业。隔代教育也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使其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然而,由于祖辈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有差别,所以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这种教育模式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未来中国人口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国传统育儿习俗以家长为尊的亲子关系准则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育儿模式,已不能够适应当今的发展趋势,应予以调整。但是传统育儿习俗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教育及其它的一些合理因素是我国传统的美德,也是育儿习俗的精华所在,应该予以承继、发扬。在养育儿女方面,中西方各有各的传统,各有各的方式,并且有时候很难去评判其优劣。或许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结合两种文化,取各自精华,去各自缺点。最好的,不一定是纯中国的,也不一定是纯外国的,应该是融合的。 参考文献: [1]吉国秀.当代育儿习俗流变[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李雪梅,张郁.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 ].理论导刊,2006,(6).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肖德林.中西文化交际中价值观问题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5,(8). [5]王昭.家庭观的文化差异模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6).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职业大学) 7

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方面事业的重大改革。经过多年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我得出以下观点。 一、幼儿教育由“奢侈品”转为“必需品” 改革开放之前,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讲是“奢侈品”,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儿童成长中的必需品。截至2009年,全国的幼儿园已超过13万所,在幼儿园(包括学前班)达2263万人之多,入园率达42.5%。同时,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时时刻刻提醒家长们愈发重视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师队伍变化 1.教师队伍总体逐渐壮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幼儿教育的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与此相应,幼儿园教师(包括园长)的数量也翻了一倍,自1980年的4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已超过84万人。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加入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 2.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上移。自1990年起,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以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专及其以

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迅速提升。从2OO1年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从30.5%一跃达到49.2%,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增加3倍多,而高中以下学历者的比例则从7.9%降到4.3%。我国多所师范院校相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使得幼儿教育事业重新得到重视。 3.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他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数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强烈,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幼教类刊物中,一线教师发表的文章已占相当比例。 三、幼儿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1.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与小学教师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尽管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学历差异不大,但职称差异却极为显著。2005年,我国幼儿园教师中未评职称

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最新教育资料

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 目前,随着媒体的大量曝光,幼儿园中的幼师打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幼儿园中的学生属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好动的年龄,且心智和行为并不成熟,常常会犯错。 然而,作为老师而言,因此而对幼儿施加身体上的伤害,这是绝对的错误,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上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种事情的发生,完全是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问题,但幼儿园本身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 (二)医疗及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幼儿园内的食品质量问题状况也令人担忧。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条例,导致了很多利益熏心的不法商贩将劣质的食物和食材输送进食堂内,加上目前很多学校的食堂大都承包给个体商户进行经营,疏于管理或者同流合污,造成了中毒事件的发生。此外,医疗安全问题也是有幼儿园经常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内一般都有相关医疗医师,负责幼儿园学生的健康,当幼儿园内学生身体不适时,医师便会进行诊治并按情况采取吃药、打针或者转诊。但幼儿园有些医师并不太负责任,往往学生患病时,并不督促或监督学生按时吃药,耽误了学生的病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三)xx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血案频频发生,多是由于校外人员所致,是有准备有预谋的报复性作案。究其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矛盾和其他原因,而幼儿园的儿童则成为了不幸的牺牲品,成为心理扭曲的报复分子的发泄对象。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幼儿园本身,没有健全的安全保护体系,没有对儿童的人身安全做到严格的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不在于幼儿园内部,来自外界的不安因素同样需要幼儿园引以重视。

谈幼儿的品质教育

谈幼儿的品质教育 品质是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知等实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未来的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体格、聪明的才智,更要具有勤奋、诚实、独立性强的品质。 1、注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诚实是一种美德。老师和家长都愿意孩子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可有的家长却担心孩子太诚实了会被别人欺负。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诚实不是无能,诚实的品格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只有品格上的完善,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既能照出父母的美德,也能照出父母的瑕疵,这就是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事事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做好表率。注意用诚实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另外,对孩子的过失,不可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而应鼓励孩子说真话,以免孩子为了掩饰所犯的错误而说谎。 对孩子进行诚实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利用生活中出现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因势利导地耐心教育,平时也要多通过周围成人或小朋友的榜样,以及文艺作品中的生动范例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2、注意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品质。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一名言是对勤奋与成材关系的精辟总结,是对无数成材者的高度概括。我国古代也早有人发现了勤奋品质的作用,留下了“勤能补拙”的格言。勤奋的反面是懒惰。幼儿一旦养成懒惰习性,无论其天赋有多优越都将一事无成。懒惰是成材的大敌。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幼儿一点一滴的开辟勤奋之地。 勤奋的基础是爱干,这对幼儿尤其如此。因此,培养勤奋品质的方法之一就是激发孩子的劳动学习热情与兴趣。给孩子提供锻炼勤奋品质的机会或条件。保护过度是难以培养出勤奋的孩子的。除了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以外,还要培养孩子乐于为他人服务的习惯,这是磨练勤奋品质的两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孩子都是好奇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是新鲜奇异的。他们的头脑中有许多的问题,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都会提出来。成人对待他们提问的正确态度,对保持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态度是不仅要耐心地解答他们的提问,还要引导孩子多观察事物,让他们努力寻找答案,对孩子的独立的、有创意的想法应及时给予鼓励。我们在解答孩子提问时,要让孩子知道答案是从书本得来的,书可以解答人们的疑问,从而让他们感觉到书本的神奇,激发起他们读书的愿望。这样就能养成孩子勤学好问的习惯,从而为他们学习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整理)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小组成员:郁洁、张静雯、张苗苗、章莉丽、赵浏婷、仲秋、周阳、朱珏(组长) 一、共同之处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你属于,哪些国籍,我们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第一个老师。中国或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总是在最基本的位置的。 第二,家庭教育应从小开始,履行职责。 家庭,“家长们应该是言传身教。从他的表情,我们知道他生气或快乐,然后给予指示。”因为“它很容易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他长大后,他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孩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第三,有时候父母的分工在某些情况下会阻碍孩子教育的发展,并且带来了一些坏的结果。 在中国或在西方,母亲几乎是被描述的主要角色,然而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少部分。母亲几乎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是负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如饮料和食物,母亲是孩子物质保障,情感等方面的主要承担者,也 是培养孩子的主要监护人。 第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正确地认识知识的价值。 中国的父母在远古时代就充分意识到这个道理,他们在孩子校时候就教他们阅读《四库全书》和《五经》,并且学习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在西方,父母也注重家庭阅读。孩子必须在睡觉前听的故事,这是一种优良的西方传统家庭教育。 五、注重以个人的例子以及口头令来教学。 父母是孩子的模式,通常父母一个简单的动作是更有效率的灌输,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模仿他们的父母。

二、不同之处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新生婴儿数自2000 年来一直负增长,2010 年以来增速企稳回升,2014 年增幅尤为明显,2015 年由于农历羊年的因素的影响,2015 新生儿数量增速下降,但我们认为,2016 年新生儿数量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近五年的新生儿数据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2000-2015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及增长率统计 数据来源:Wind 世界上著名的婴儿潮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在1946 至1964 年间,约有8千万婴儿出生,美国把这段人口大量出生的时期称为“婴儿潮时代”。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说:“婴儿潮人口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

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而日本、韩国经济的崛起,也与其婴儿潮有关。 中国经济或将呈长期L 型的走势,经济增长将面临痛苦的转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会到来,我们认为,婴儿潮能撬动的消费潜力巨大,未来将影响各行各业,但也需要很长时间的传导效应,因此,我们关注幼儿教育消费,婴儿潮受益的最前端产业链。 根据我们的假设,以2015 年的市场规模为标准,未来几年每年将新增加640 万新生儿,按照家庭和幼儿园的平均支出,这部分增量将为幼儿教育市场带来358 亿元的增量市场,约合每年教育市场规模年均10%的增量。预计到2018 年,幼儿教育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65 亿元。 2015-2018年学前教育市场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学前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资源在不断收紧,但整个市场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高端园、特色园等民办园的需求还很大。国家对民办教育方面的法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民办教学机构的性质认定问题,非营利性机构性质,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与民办教育的接轨,至今没有能成功在国内实现IPO 的民营教育机构。但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已经是资本高度关注的领域,最新**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对民办教育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可能,我们认为,政策的不断放开,资本的正式介入,将对教育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关民办教育机构性质认定的相关法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幼儿教学管理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幼儿教学管理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而现代化是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21世纪 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 幼儿教学管理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当前新课改下幼儿园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管理方式有待创新 当前幼儿园教学管理方式需要结合具体状况进一步创新,改变以往权威式的管理方法,才能充分体现幼儿教学特点和教学创造性。但是当前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幼儿教育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较高水平,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具体教学问题却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过于重视教学数量,而忽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具体评价幼儿教学掌握情况的时候,主要考查幼儿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情况重视不够。另外,对于幼儿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出勤率和教学效果方面,对于教师的工作态度、作风和素质能力则很少重视,这种教学管理方式会造成幼儿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量化分数,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课改要求的贯彻落实。 (二)过于注重特色而忽视教学质量 受到社会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孩子的幼儿学习阶段就开始重视对孩子的特色教育,认为只有加强对孩子的特

色教育,才能让孩子赢在竞争起跑线上。因此,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幼儿家长的这种心理,不断推出特色教育,甚至有些幼儿园开始将自身的办学定位向特色教育方向进行转换,在幼儿日常教育过程中不断推出花样繁多的特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常规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幼儿园教学实质性内容的重视,这对于幼儿的知识体系的基础构建会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由于幼儿园的学生年龄过小,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加之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幼儿园就会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孩子的安全管理,而对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必要重视,这同样不利于幼儿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正式教育的第一站,对于幼儿的成长进步有重要影响,并且幼儿园教学对于幼儿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幼儿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引导幼儿认知周围世界和促进价值观念的培养,在幼儿教学管理过程中也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具体过程的有效指导和监督。 但是当前幼儿教学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幼儿教学监督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受到时间和人力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发挥当前监督方式的实效性,因而在日常幼儿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视察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监督方式,有效规范教学监督机制,才能确保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效。 二、新课改下促进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创新幼儿教学管理模式 幼儿教学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在日常幼儿教学过程中,幼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

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也在其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比较系统地给学生以知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传授知识。?然而,学生真正要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变成

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常见问题

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常见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月

目录 1.常见问题(机构级) (1) 1.1机构管理 (1) 1.1.1基本信息管理 (1) 1.1.2班级信息管理 (1) 1.2幼儿管理 (1) 1.2.1新建幼儿学籍 (1) 1.2.2问题学籍处理 (2) 1.2.3幼儿学籍审核 (3) 1.2.4分班调班升级 (4) 1.3其他功能问题 (5) 2.常见问题(区县级) (5) 2.1机构管理 (5) 2.1.1申请自定义行政区划 (5) 2.2幼儿管理 (6) 2.2.1基本信息查询 (6) 2.3业务管理 (6) 2.3.1基本信息审核 (6) 2.3.2建筑信息审核 (6) 2.3.3问题学籍审核 (7) 2.3.4问题学籍仲裁 (7) 2.4其他功能问题 (7)

1.常见问题(机构级) 1.1 机构管理 1.1.1 基本信息管理 1.附设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基本信息如何填报? 答:附设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建筑信息表可以选填。 1.1.2 班级信息管理 1.请问班级中存在教师,这样的班级可以删除吗? 答:可以。只有班级中存在幼儿时,是不可以删除的。 1.2 幼儿管理 1.2.1 新建幼儿学籍 1.幼儿信息模板导入,提示导入成功,但是在“新建幼儿学籍”与“幼儿信息查询”处均看不到相关幼儿信息,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此问题产生一般是因为导入模板格式被修改。首先请确定导入模板的格式一定没有被做任何修改,模板不可直接粘贴其他电子数据表(Excel)的数据,您可以在粘贴时选择“选择性粘贴——>数值”,这样不会将模板格式改变。 2.请问无身份证怎么录入? 答:在身份证类别里选“其他证件类型”或者“其他”,选择“其他”时证件号码可以为空。 3.请问出生地和户口所在地的编号在哪查,查找有快键方式吗?

浅谈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14424583.html, 浅谈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作者:田红霞 来源:《商情》2013年第52期 【摘要】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地域差异以及文化差异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中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培养出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扬弃?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挖掘中西方文化在教育观念上的具体表现,追究其存在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幼儿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儿童健康成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强,特别是 2010 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多层面、全方位、大力度、体系化的政策发挥出显著的改革效应,促使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实现加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基础薄、起步晚的中国学前教育,面对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挑战,还面临很多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一个曾经被视为“看孩子”的行当,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独特价值、独立话语体系的不可被替代的社会事业与专业活动。 ( 一) 资源增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的办园数量、在园幼儿数及学前三年入园率呈大幅增长态势。1979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约 16. 56 万所,到 2017 年已超过25 万所,涨幅为 50. 97% ; 40 年间,在园幼儿数增长了 3721 万人,涨幅高达 423. 32% ; 毛入园率则比 1978 年提高了 69 个百分点。特别是 2010 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以下简称“学前教育国十条”) 的颁布,有力推动了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大批增量资源弥补了学前教育供给的长期不足,促使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入园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初步缓解。 在兼顾学前教育公益属性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的基础上,我国学前教育供给的结构得到优化,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 首先,该体系坚持了公益性与普惠性的发展方向。2010 年以来,公办园数量明显增长,其中教育部门办园从 2. 93 万所上升到 7. 56 万所,增幅为158. 02% ,远高于民办园的 56. 79% ,占园所总数的比例从 19. 45% 提高到 30. 22% 。 其次,该体系确立了政府及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办园体制。截至 2015 年,我国在民办园入园的幼儿有2302. 44 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 50% ; 集体办园的在园幼儿数为 293. 06 万人,占比为 6% ; 其他部门办园在园幼儿数为62. 86 万人,占比为1% ; 2017 年,民办园占总园所数的 64. 16% ,集体办园占4. 89% ,其他部门办园占 0. 72% 。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教学内容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 异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

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也在其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比较系统地给学生以知识。遗憾的

幼教行业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版

学号 年级 2014级 本科毕业论文 幼教行业市场现状与问题分析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 指导教师 评阅人 2016年 4 月 中国常州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HOHAI UNIVERSITY Preschool education industry marke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Subjec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Name : Directed by : CHANGZHOU CHINA

摘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每个家庭几乎只有一个孩子,幼儿教育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这就促使幼教市场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整个幼教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机构为了寻求自身的利益完全不顾孩子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问题;有的为了降低营业成本聘用非正式的教师来承担孩子们的教育;有的机构为了迎合家长设置一些价格昂贵的噱头课程来吸引消费群体。以上只是对整体市场存在部分问题的阐述。不管是家长还是机构都对目前市场存在问题提出过自己的想法,但无人去正式回应此类人群。 为了能够更加完善幼儿教育市场,本文就结合实际针对民间幼儿教育机构行业市场现状以及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幼教市场;民间机构;解决对策;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children's overall health of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today almost every family have only one child, children's education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his caus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rket, bu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rket completely some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seek their own interests regardless of the child's education problem in the true sense; Som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 to hire an informal teachers to undertake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Some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meet the parents set up some expensive stunt courses to attract consumer groups. This is just some problems on the whole market. Both parents and agencies are on the market at present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ir ideas, but no one to formally respond to such peopl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bette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rket,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market for private preschoo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dustry status quo and the problems were simpl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solutions. Key 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market;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