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达系统基础

雷达系统基础

最新多普勒雷达系统仿真

多普勒雷达系统仿真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摘要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MATLAB为软件平台,充分利用其提供的通信工具箱和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模块,对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进行Simulink设计仿真,并且进行误差分析。 数字化正交数字化正交调制与解调是通信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的信道环境选择不同的数字化正交数字化正交调制与解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中的频带利用率,改善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本设计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二进制调制解调系统进行模型构建、系统设计、仿真演示、结果显示、误差分析以及综合性能分析,重点对BASK,BFSK,BPSK进行性能比较和误差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视情况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然后介绍系统设计所用的Simulink仿真软件,随后介绍了载波数字调制系统的原理,并根据原理构建仿真模型,进行数字调制系统仿真,最后对设计进行总结,并归纳了Simulink软件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Simulink的学习和对数字调制解调理论的掌握和深化,为今后在通信领域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排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数字化调制解调,BASK,BFSK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ABSTRACT The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require communication distance, large communication capacity, good transmission quality, as one of its key technologies modem technology has bee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MATLAB software platform, providing full use of its communications toolbox and 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module, digit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ystem Simulink design simulation and error analysis.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ifferent channel environment to select different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bit error rate of the received signal. This design using Simulink simulation software binary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ystem modeling, system design, simulation demo showed that the error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BASK, BFSK, BPSK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error analysis. In practice, as the case may select the best modul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then describes the system design using Simulink simulation software, then introduced the carrier digital modulation system of principles, and build a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modulation system simulation, and finally the design summary and induction Simulink software matters that need atten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and Simulink digital modem theory of mastery and deepening for the future to continue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queuing theory, demand management, telecom offices

几种非线性滤波算法的研究-内附程序

2017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雷达系统导论 学生所在(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电子与同学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 考核结果阅卷人 第 1 页(共页)

几种非线性滤波算法的介绍与性能分析 作者姓名:学号: 专业院系:电信学院电子工程系 电子邮件: 摘要—非线性滤波算法在雷达目标跟踪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对雷达的跟踪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好的滤波算法有利于目标航迹的建立及保持,能够得到较精确的目标位置,为发现目标后的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几种非线性滤波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不敏卡尔曼滤波(UKF)、粒子滤波(PF),并且给出了一个利用这三种算法进行数据处理的一个实例,通过这个实例对比分析了这三种算法的性能以及优劣。 关键字—非线性滤波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不敏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 I.概述(一级表题格式) 在雷达对目标进行跟踪前要先对目标进行检测。对于满足检测条件的目标就需要进行跟踪,在跟踪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获得的数据完成对目标的进一步检测比如去除虚假目标等,同时利用跟踪获得数据可以进一步完成对目标动态特性的检测和识别。因此对目标进行准确的跟踪是雷达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检测到满足条件的目标后,根据目标运动状态建立目标运动模型,然后对目标跟踪算法进行设计,这是雷达目标跟踪中的核心部分。 目前主要的跟踪算法包括线性自回归滤波,两点外推滤波、维纳滤波、- αβ滤波、加权最小二乘滤波、维纳滤波和卡尔曼滤波[1]。对于线性系统而言最优滤波的方法就是卡尔曼滤波,卡尔曼滤波是线性高斯模型下的最优状态估计算法。但是实际问题中目标的运动模型往往不是线性的,因此卡尔曼滤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主要用的非线性滤波算法可以分为高斯滤波和粒子滤波[2]。不敏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就是高斯滤波中的典型代表,也是应用相对较为广泛的。粒子滤波的应用范围比高斯滤波的适用范围要广,对于系统状态非线性,观测模型非高斯等问题都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具体分析阐述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不敏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并且通过一个实例利用仿真的方法分析了这三种算法在滤波性能上的优劣,最后对这三种算法做了一定的总结。 我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为《基于历史数据的路径生成算法研究》,由于我是跨专业保研到电信学院,该课题所研究内容不属于雷达系统研究范围,是一种城市路网最快路径生成算法。 II.几种非线性滤波算法 A.扩展卡尔曼滤波 扩展卡尔曼滤波是将非线性系统转换为近似的线性系统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围绕滤波值将非线性函数展开成泰勒级数并略去二阶及以上的项,得到一个近似的线性化模型,然后应用卡尔曼滤波完成状态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状态空间模型: k k k w x f+ = + ) ( x 1 状态方程 k k k v x h+ =) ( z观测方程 其中(.) f和(.) h为非线性函数 在扩展卡尔曼滤波中,状态的预测以及观测值的预测由非线性函数计算得出,线性卡尔曼滤波中的状态转移矩阵A阵和观测矩阵H阵由f和h函数的雅克比矩阵代替。 对 (.) f和(.) h Taylor展开,只保留一次项有: ) ? ( ) ?( ) ( k k k k k x x A x f x f- + ≈ ) ? ( ) ?( ) ( k k k k k x x H x h x h- + ≈ 其中: k k x x k k dx df A ?= =为f对 1- k x求导的雅克比矩阵 k k x x k k dx dh H ?= =为h对 1- k x求导的雅克比矩阵 ) ?( ? 1-k k x f x=,于是可以得出: k k k k k k k w x A x f x A x+ - + ≈ + ) ? ) ?( ( 1 k k k k k k k v x H x h x H z+ - + ≈ + ) ? ) ?( ( 1 通过以上变换,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接下来EKF 滤波过程同线性卡尔曼滤波相同,公式如下: )) | (?( ) |1 ( X?k k X f k k= + ) ( ) ( ) | ( ) ( ) |1 (P k Q k k k P k k k+ Φ' Φ = + )1 ( )1 ( ) |1 ( )1 ( )1 (S+ + + ' + + = +k R k H k k P k H k )1 ( )1 ( ) |1 ( )1 ( K1+ + ' + = +-k S k H k k P k

A320系列飞机气象雷达系统

A320系列飞机气象雷达系统介绍及机组操作建议 概述:机载气象雷达系统(WXR)用于在飞行中实时地探测飞机前方航路上的危险气象区域,以选择安全的航路,保障飞行的舒适和安全。机载气象雷达系统可以探测飞机前方的降水、湍流情况,也可以探测飞机前下方的地形情况。在显示器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降水的密度和地形情况。新型的气象雷达系统还具有预测风切变(PWS)功能,可以探测飞机前方风切变情况,使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更安全。本文主要针对我公司A320系列飞机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显示特点及我公司A320系列飞机气象雷达的种类和机组操作建议进行了介绍。 一、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的组成 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由:雷达收发机、雷达天线、显示器、控制面板和波导系统等,如图1-1所示:

雷达收发机:用来产生发射射频脉冲信号和接收并处理射频回波信号,提供气象、湍流和地形等显示数据,探测风切变事件并向机组发送警告和告诫信息。 雷达天线:用来产生高3.6°、宽3.4°的波束并接收回波信号。天线的稳定性受惯性基准组件(IRU)的俯仰和横滚数据控制。 显示器:对于A319/A320/A321飞机来说,气象雷达数据都显示在ND上。 控制面板:用于选择气象雷达的工作方式,控制天线的俯仰角度和稳定性,对接收机灵敏度进行控制。 波导系统:波导管作为收发机和天线之间射频信号桥梁通道。 二、气象雷达对目标的探测 机载气象雷达主要用来探测飞机前方航路上的气象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存在以及分布状况,并

将所探测目标的轮廓、雷雨区的强度、方位和距离等显示在显示器上。它是利用电磁波经天线辐射后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原理,目标的导电系数越高,反射面越大,则回波越强。要清楚气象雷达如何工作的关键在于了解雷雨的反射率。一般来说,雷雨的反射率被划分成三个部分:雷雨的下三分之一由于温度在冰点之上,所以全部由小雨滴组成,这部分是雷雨中对雷达波能量反射最强的部分。中间部分由过度冷却的水和冰晶组成,由于冰晶是不良的雷达波反射体,所以这部分的反射率开始减小了。雷雨的上部完全由冰晶组成,所以在雷达上几乎不可见。另外,正在形成的雷雨在其上部可能会形成拱形的紊流波,如图2-1所示:

《现代雷达技术》word版

现代雷达技术 6个基本问题 1,雷达的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答:传统雷达的任务仅要求对目标距离、方位、高度进行测量,而高性能雷达则还需要测量目标的速度、加速度、目标回波特性起伏、极化特性、尺寸形状,甚至要求对目标进行微波成像;需要增大雷达作用距离,改善雷达分辨率,提高雷达数据率;并且要求雷达能对目标进行跟踪、识别和分类。 现代雷达系统采用最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等,使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能丰富,具有数字化、信号多样化,调制方式复杂化、频带宽带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传统雷达有着更远的探测距离,更好的分辨率、数据率、资源利用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2,雷达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答:(一)半波振子 雷达想要探测目标,就要有无线电波。雷达中能在空间激起无线电波的工具就是振子,其实就是一根金属棒。 电子在金属棒中来回反弹的过程叫做电振荡,如果反弹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阻力的话,这种反弹会一直持续下去。金属越长,电子流来回振荡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振荡频率也就越低了。在振荡一周的时间内,电子流走过的距离就是波长。显然,电子流在这段时间内,走过的距离恰好是金属棒长度的两倍。所以,这种金属棒常称为半波振子。半波振子上电子流的很高频率的电振荡,会在空间激发出频率相同的无线电波,它以光速飞快地离开振子向四面八方飞逝而去;半波振子是雷达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的器件。因为半波振子能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所以有时把它称为辐射器。 (二)发射机 半波振子中电子流的来回振荡会遇到阻力,要是不给它供给能量,使其克服各种阻力,这种振荡很快就会停止下来。所以雷达中有一部机器,它能驱使半波振子上电子流的振荡按照我们的需要,强有力进行,这种机器叫雷达发射机,是半波振子的能源。 雷达发射机供给半波振子以高频率电振荡的能量,半波振子在空间激起无线电波。一旦关断雷达发射机,半波振子也就停止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了。所以控制发射机通断,就可以控制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 (三)雷达天线 有了发射机和半波振子,就可以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了。但这样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是不能用来搜索和探测目标的。因为它向空间所有的方向都发射出无线电波。 雷达使无线电波定向发射的方法就是,不让半波振子直接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而是让它把无线电波先发射到一个象大锅一样的反射器上,从反射器反射出来的无线电波就只朝一个方向发射了。这种象大锅一样的反射器,叫做抛物面反射器。 反射器的大小,与无线电波的波长很有关系。波长短,反射器就可以做得小一点;波长长,反射器就要做得大些。在相同波长下,反射器越大,对电波的集聚作用就越好。 把半波振子(辐射器)和大锅样的反射器合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叫做雷达天线。这种样子的雷达天线又特地叫做抛物面天线。对米波雷达来说,把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半波

雷达系统仿真matlab代码.docx

% ====================================================== =====================================% % 该程序完成16个脉冲信号的【脉压、动目标显示/动目标 检测(MTI/MTD)】 % ====================================================== =====================================% % 程序中根据每个学生学号的末尾三位(依次为XYZ)来决定仿真参数,034 % 目标距离为[3000 8025 9000+(Y*10+Z)*200 8025],4个目标 % 目标速度为[50 0 (Y*10+X+Z)*6 100] % ====================================================== =====================================% close all; %关闭所有图形 clear all; %清除所有变量 clc; % ====================================================== =============================% % 雷达参 数 % % ====================================================== =============================% C=3.0e8; %光速(m/s) RF=3.140e9/2; %雷达射频 1.57GHz Lambda=C/RF;%雷达工作波长 PulseNumber=16; %回波脉冲数 BandWidth=2.0e6; %发射信号带宽带宽B=1/τ,τ是脉冲宽度TimeWidth=42.0e-6; %发射信号时宽 PRT=240e-6; % 雷达发射脉冲重复周期(s),240us对应 1/2*240*300=36000米最大无模糊距离 PRF=1/PRT; Fs=2.0e6; %采样频率

雷达系统导论

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目录 作者介绍:Skolnik博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担任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雷达分部负责人已有30余年,第一个在雷达技术与应用方面获得IEEE Dennis J.Picard 章;同时是IEEE Harry钻石奖,JohnsHopkins大学著名男毕业生奖,以及美国海军著名文官服务奖的获得者。Skolnik博士曾是IEEE会刊编辑,编著有《雷达手册》(由McGraw—Hill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第二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和《雷达应用》(由IEEE出版)等书。 国际雷达会议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b41344994.html,/search/searchresult.jsp?history=yes&queryText=%28%28rad ar+conference%29%3Cin%3Emetadata%29 第1章雷达简介 1.1 基本雷达 1.2 雷达方程的简单形式 1.3 雷达框图 1.4 雷达频率 1.5 雷达的应用 1.6 雷达的起源 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雷达方程 2.1 引言 2.2 噪声中信号的检测 2.3 接收机噪声和信-噪比 2.4 概率密度函数 2.5 检测和虚警概率 2.6 雷达脉冲的积累 2.7 目标雷达横截面积 2.8 雷达横截面积的起伏 2.9 发射机功率 2.10 脉冲重复频率 2.11 天线参数 2.12 系统损耗 2.13 其他有关雷达方程的考虑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MTI雷达和脉冲多普勒雷达 3.1 引言 3.2 延迟线对消器 3.3 参差脉冲重复频率 3.4 多普勒滤波器组 3.5 数字MTI处理 3.6 运动目标检测器 3.7 MTI性能的限制 3.8 运动平台的MTI(AMTI) 3.9 脉冲多普勒雷达 3.10 其他的多普勒雷达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跟踪雷达 4.1 用雷达跟踪 4.2 单脉冲跟踪 4.3 圆锥扫描和顺序波束转换 4.4 跟踪精度的限制 4.5 低角跟踪

雷达信号matlab仿真

雷达信号matlab仿真

雷达系统分析大作 作 者: 陈雪娣 学号:0410420727 1. 最大不模糊距离: ,max 1252u r C R km f == 距离分辨率: 1502m c R m B ?= = 2. 天线有效面积: 22 0.07164e G A m λπ == 半功率波束宽度: 3 6.44o db G θπ == 3. 模糊函数的一般表示式为 () ()()2 2* 2 ;? ∞ ∞ -+= dt e t s t s f d f j d πττχ 对于线性调频信号 ()21 j t p p t s t ct e T T πμ??= ? ??? 则有: ()()2 21 ;Re Re p j t T j t d p p p t t f ct ct e e dt T T T πμπμτ χτ∞+-∞????+= ? ? ? ????? ? () ()()sin 1;11d p p d p d p p f T T f T f T T τπμττχττπμτ????+- ? ? ? ???????=- ? ?????+- ? ? ? ? 分别令0,0==d f τ可得()()2 2 0;,;0τχχd f ()() sin 0;d p d d p f T f f T πχπ=

()sin 1 ;01 1p p p p p T T T T T τπμττχττπμτ?? ??- ? ? ? ???????=- ? ?????- ? ?? ? 程序代码见附录1的T_3.m, 仿真结果如下:

4. 程序代码见附录1的T_4.m, 仿真结果如下:

(完整版)雷达系统导论第3-4章作业答案

雷达系统导论作业 [1] 3.1沿圆轨道绕地球飞行的卫星高度为5000海里,速度为2.7海里/秒。(a )如果UHF (450MHz )雷达位于轨道平面内,当卫星 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观察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多少(地球半径为3440海里,忽略大气折射和地面反射的影响)?(b)当卫星处于天顶时多普勒频移是多少? 解答:(a )当卫星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时 径向速度为 )(1.15000 344034407.2cos 节=+?=+?==h R R v v v r α (注: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2公里) 故多普勒频移)(7.1)45.01.143.343.32)(Hz GHz f v v Hz f t r r d =??===((节)λ (b)当卫星处于天顶时径向速度为)(7.2节=r v 故多普勒频移)(17.4)45.07.243.343.3)(Hz GHz f v Hz f t r d =??==((节) [2] 3.2. 220MHz VHF 雷达的最大非模糊距离为180海里。(a )第一盲速(单位为节)是多少?(b) 重复习题(a ),但雷达工作在1250MHz 的L 波段。(c) 重复习题(a ),但雷达工作在9375MHz 的X 波段。(d)为了获得与(a )中的VHF 雷达一样的盲速,(c) 中X 波段雷达的非模糊距离(海里)为多少?(e)如果需要第一盲速为(a )中盲速的雷达,你愿意选择VHF 雷达还是X 波段雷达?请解释你的回答(有可能没有唯一解)。 解答:(a )Hz R c f c R T un p un p 450010852.11802103223 8 =????==?=, (节)5950450010 22010397.097.0)()(97.0)(68 1=????=??==p p f f c Hz f m kt v λ (b )Hz f p 4500=,(节)1047450010 125010397.0)()(97.068 1=????==Hz f m v p λ (c )Hz f p 4500=,(节)140450010937510397.0)()(97.06 8 1=????==Hz f m v p λ (d )海里)公里(8.1)(33.34500 21032228 ==??===?=p p un un p f c cT R c R T (e )如果需要第一盲速为(节)5950)()(97.01==Hz f m v p λ,从上面的计算可以 看出,随着雷达工作频率的升高(波长的减小),要求p f 升高,则最大非模糊距

跟踪雷达基础知识讲

18.5 目标捕获和距离跟踪 距离跟踪就是连续测量从发射射频脉冲到目标回波信号返回之间的延时的过程。距离测量是雷达最精确的位置坐标测量。其典型数据是在测量几百英里距离时精密到几码以内。通常距离跟踪是从其他目标中鉴别出所需目标的主要方法,通过距离波门(即时间选通)从误差检波器输出中消除其他目标的回波(虽然也有用速度鉴别和角度鉴别的)。距离跟踪电路也可用来捕获所希望的目标。距离跟踪不仅必须测量脉冲从雷达到目标的往返行程时间,而且必须识别出反射信号是一目标而不是噪声,并且保存目标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历程。 这里的讨论适用于典型的脉冲跟踪雷达。距离测量也可以用使用调频连续波的连续波雷达来完成,这种调频连续波通常是一种线性调频波。目标距离由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异决定。考虑到多普勒效应的调频连续波系统的性能见参考资料1。 捕获 距离跟踪的第一个作用是捕获所需的目标。虽然这不是跟踪工作,但在典型的雷达里这是实现距离跟踪或角跟踪之前必需的第一步。对于窄波束跟踪雷达而言,为使天线波束指向目标的方向,必须具备有关目标角位置的某些信息。这个信息叫做引导数据,可以由搜索雷达或其他来源提供。引导数据可以足够精确地把窄波束指向目标或者可以要求跟踪器扫描一个较大的不确定区域。雷达距离跟踪的优点是能看到从近距离一直到雷达的最大距离上的所有目标。通常把这个距离分成小段,其中各段可以同时检验是否有目标存在。当需要波束扫描时,距离跟踪器可在短时间里(如0.1s)检验各段情况,即可作出关于目标是否存在的判断。如果没有目标存在,就让波束移向新的位置。这个过程对机械式跟踪而言是完全连续的,因为机械式跟踪移动波束相当慢,因此使得在对各段距离进行检验的短时间内目标仍然留在波束宽度之内。 与搜索雷达一样,目标捕获要考虑实现给定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所需的信噪比门限和积累时间[1]。然而,与搜索雷达相比,目标捕获可使用较高的虚警概率,这是因为操纵员知道目标是存在的,不存在在等待目标时由于虚警而使操纵员疲劳。最佳虚警概率的选择是以电路的性能为基础的,此电路可观察各距离间隔以判断哪一个间隔中有目标回波。 其典型的技术是使门限电压足够高,以防止大多数噪声尖峰超过门限,可是又要低得足以让弱信号通过。在各个发射脉冲之后即可观察所检验的距离间隔是否有信号超过了门限。积累时间允许雷达在判决是否有目标存在之前进行几次这种观察。噪声和目标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超过门限的噪声尖峰是随机的,但如果有目标存在,则当它超过门限时就比较有规律。一种典型的系统就可简单地计算在积累时间内超过门限的次数,并在超过的次数大于雷达发射次数的一半时,就指出是否有目标出现。若雷达脉冲重复频率是300 Hz,积累时间是0.1s,则在有一个强而稳定的目标时,雷达就能观察到30次超过门限。由于从弱目标来的回波加上噪声不一定总是超过门限,所以可以规定一个界限,如15次,在积累时间里,必须超过这一界限才判定有目标出现。对于非闪烁目标,预期的性能为:在信噪比为2.5dB时,发现概率是90%,虚警率是10-5。AN/FPS—16和AN/FPQ—6测量雷达均使用这些检测参数,每次捕获可使用10个邻接的波门,每个波门宽为1000yd。这10个波门覆盖了5n mile的距离间隔。

红外_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型

第35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10月V ol.35 Supplement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Oct.2006 红外、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型 贺有 (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江苏南京 211132) 摘要:雷达一直是战场进行目标跟踪识别的重要传感器,但是由于雷达在工作时要向空中辐射大功率电磁波,因而易遭受“电子对抗、反辐射导弹、隐身飞机和超低空突防”这“四大威胁”的攻击。和雷达不同,红外探测系统通过接收目标辐射源的电磁辐射进行探测和定位,因而不易被侦察或定位,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此外,红外系统还可以获得目标的图像特征可进行目标识别。红外、雷达配合使用可成为相互独立又彼此补充的探测跟踪手段,本文中给出了红外探测系统与雷达协同探测的目标跟踪仿真模型。 关键词:雷达;目标跟踪;红外图像;仿真模型 中图分类号:TN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76(2006)增D-0306-06 Simulation model for combinatorial detecting and tracking process of IR and radar HE You (Nanjing Artillery Academy, Nanjing 211132, China) Abstract: IR sensors detect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radar is a new trend in early-warning detecting systems. Radar and IR sensor are limited in respective aspects, however, the combination utilization of radar and IR sensor can mak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ng capability. Moreover, a better precision and improved survivability could be derived for such a combination. The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detecting and tracking process of such a combination is given. Key words: Radar; Target tracking; Infrared image; Simulation model 0引言 有源雷达一直是战场进行目标跟踪识别的重要传感器,但是由于雷达在工作时要向空中辐射大功率电磁波,因而易遭受“电子对抗、反辐射导弹、隐身飞机和超低空突防”这“四大威胁”的攻击。和雷达不同,红外探测通过接收目标辐射源的电磁辐射进行探测和定位,因而不易被侦察或定位,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此外,红外系统还可以获得目标的图像特征可进行目标识别。红外已成为重要的被动探测手段。但是,红外也有其缺点,而红外、雷达配合使用可成为相互独立又彼此补充的探测跟踪手段。红外传感器的正确使用, 收稿日期:2006-08-14 作者简介:贺有(1965-),男,山西运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情报侦察指挥方面的研究。

雷达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雷达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车辆、飞机和卫星等多种平台上,在军事和民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仿真是现代雷达系统设计成功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毫无疑问,没有任何软件比MATLAB 更好。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雷达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随着国家的不断投人,我国的雷达事业进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X波段地基雷达(GBR)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段防御和拦截系统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目标精确跟踪和识别传感器之一,它负责中段监视和截获、预测弹道和实测弹道的精度、识别和目标分类等重要功能,对GBR的系统分析和仿真研究,探究其工作机理和识别手段,不但对于研究弹道导弹的有效突防措施和攻防对抗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发展我国自己的空间监测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介绍了运用雷达技术基础理论按所给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地基雷达系统,并介绍所运用的相关原理及对相关结果分析和改进。 关键词:MATLAB;地基雷达;系统仿真;功率孔径积;计算机辅助教学 Abstract The use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Matlab software research Doppler radar pulse compression signal processing simulation, a simulation model to simulation of radar signals, the system noise and clutter of the generation and pulse compression Doppler radar system Dynamic signal processing, the final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MO radar signal, indicating the use of Matlab simulation of the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Keywords: MATLAB software, image preprocessing, license plate localization, character segmentation .

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

1 一次雷达与二次雷达 二次雷达与一次雷达基本上是并行发展的。与一次雷达相比,二次雷达有回波强、无目标闪烁效应、询问波长与应答波长不等的特点,从而消除了地物杂波和气象杂波的干扰。单脉冲技术应用于二次雷达,可以方便地基于多个波束对目标测量,进而有效地增加数据冗余度,提高角度测量的精度。对应答处理而言,单脉冲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在混叠或交织情况下对应答码的解码能力,使单脉冲二次雷达与常规二次雷达相比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二次雷达与一次雷达的根本区别是工作方式不同。一次雷达依靠目标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反射机理工作,它可以主动发现目标并对目标定位;二次雷达则是在地面站和目标应答机的合作下,采用问答模式工作。目前的航管二次雷达共有七种询问模式,分别称为1、2、3/A、B、C、D和S模式。根据询问脉冲P1与P3的间距决定(S模式除外)各种询问模式。 机载应答机发出的应答码由16个信息码位组成,这些码位的代号依次是 F1、C1、A1、C2、A2、C4、A4、X、B1、D1、B2、D2、B4、D4、F2 和SPI。每个码位都有两种状态,即有脉冲或无脉冲。有脉冲时为“1”,无脉冲时为“0”。F1与F2的0.5电平处的脉冲前沿间隔为20.3±0.1μs,称为框架脉冲,它们是二次雷达应答信号的标志脉冲,均恒为“1”状态。X位是备用状态,恒为“0”。两个框架脉冲(F1与F2)之间的12个信息码位,可以编成4 096个独立的应答码。SPI是特殊定位识别码,当两架飞机相互接近或者应答码相同时,调度员可以要求其中的一架飞机在已回答的12个码位基础上再增加一个SPI脉冲,以便准确识别。二次雷达应答信号组成如图1所示。 2 应答处理器系统组成 单脉冲二次雷达应答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在视频预处理器中,和与差支路的∑、△视频信号,经A/D转换器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变成两组8位的数字信号传送给应答处理机;将∑接收单元与△接收单元的信号经相位鉴别器,生成表示目标在波束中心左侧或右侧的轴向指示信号BI(2位),送应答处理器;∑与ΩSLS(1位);接收信号 经6dB检测、反窄处理、二分层产生PSV(处理后的和视频,1位)。视频预处理器产生上述信号并输入给应答处理机,进行框架检测、和差比计算、码装配等处理,最终形成应答报告输出给点/航迹处理计算机。应答处理机系统的组成如图3。 在应答处理机中选用了Lattice公司的EPLD作为主处理芯片(ispLSI1032E)。该芯片有64个I/O端,8个指定输入端,6 000个逻辑门,192个寄存器,最大时延≤12ns,通过简单的5线接口,即可用PC机对线路板上菊花链结构的最多8个芯片进行编程。PC104是嵌入式计算机,其CPU是一片兼容的64位第六代处理器,运行速度可达300MHz,其图形处理器可支持各种LCD及TFT显示屏,同时支持PS/2键盘、PS/2鼠标、两串行接口、一并行接口、USB接口、声卡功能。 应答处理机的工作原理:1位PSV、8位和视频、8位差视频、2位轴向指示及1位接收旁瓣抑制信号,在经过输入缓冲并与系统时钟信号同步后,其中的PSV信号进入边沿产生电路,所产生的前沿延迟一个框架时间(20.3μs)后与未延迟的前沿信号相与给出目标框架,启动4个解码器中处于空闲状态的装配器开始解码工作,产生解码需要的定时脉冲序列。同时和视频、差视频、轴向指示、旁瓣抑制信号送入视频采样电路,经过视频采样产生的SVA(和视频幅度)和DVA(差视频幅度)经和差比计算电路产生SDR值,SVA、DVA、SDR送数字寄存器进行延迟,延迟及未延迟的SVA、SDR、轴向指示、接收旁瓣抑制和目标前沿信号一起送入代码装配器,在定时脉冲的作用下,对目标应答信息进行解码、去除幻影应答、解旁瓣应答和军事告急应答。经过进一步相关、确认和修正后,将目标的SVA和SDR代码、综合的代码置信度信息及一些标志信息送代码装配总线,在输出控制的情况

简单雷达实信号仿真实验

沈阳理工大学 雷达成像实验(论文)简单雷达实信号仿真实验 年级: 2011届 学号: 1103060425 姓名: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 二零一四年十月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 2011届姓名 题目简单雷达实信号仿真实验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 成绩 年月日

摘要 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Matlab 软件研究的脉冲压缩多普勒雷达的信号处理仿真问题,提出了一个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仿真雷达信号、系统噪声与杂波的产生和脉冲压缩多普勒雷达系统中信号的动态处理过程,最后结合MIMO雷达信号特点 ,显示了使用Matlab 仿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方便快捷的特点。 关键词: MIMO 模糊图脉冲压缩

Abstract The use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Matlab software research Dop pler radar pulse compression signal processing simulation, a simulation model to simulation of radar signals, the system noise and clutter of the generation and p ulse compression Doppler radar system Dynamic signal processing, the final com 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MO radar signal, indicating the use of Matlab simulation of the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convenient an d efficient. Key words: MIMO. Fuzzy Graph .pulse compression

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

设计报告一 十种随机数的产生 一 概述. 概论论是在已知随机变量的情况下,研究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及其参量,而随机变量的仿真正好与此相反,是在已知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及其参数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上产生服从给定统计特性和参数随机变量。 下面对雷达中常用的模型进行建模: ● 均匀分布 ● 高斯分布 ● 指数分布 ● 广义指数分布 ● 瑞利分布 ● 广义瑞利分布 ● Swerling 分布 ● t 分布 ● 对数一正态分布 ● 韦布尔分布 二 随机分布模型的产生思想及建立. 产生随机数最常用的是在(0,1)区间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其他分布的随机数可利用均匀分布随机数来产生。 2.1 均匀分布 1>(0,1)区间的均匀分布: 用混合同余法产生 (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伪随机数通常是利用递推公式产生的,所用的混和同余法的递推公式为: 1 n x =n x +C (Mod m )

其中,C是非负整数。通过适当选取参数C可以改善随机数的统计性质。一般取作小于M的任意奇数正整数,最好使其与模M互素。其他参数的选择 (1) 的选取与计算机的字长有关。 (2) x(1)一般取为奇数。 用Matlab来实现,编程语言用Matlab语言,可以用 hist 函数画出产生随机数的直方图(即统计理论概率分布的一个样本的概率密度函数),直观地看出产生随机数的有效程度。其产生程序如下: c=3;lamade=4*200+1; x(1)=11; M=2^36; for i=2:1:10000; x(i)=mod(lamade*x(i-1)+c,M); end; x=x./M; hist(x,10); mean(x) var(x) 运行结果如下: 均值 = 0.4948 方差 = 0.0840 2> (a,b)区间的均匀分布: 利用已产生的(0,1)均匀分布随机数的基础上采用变换法直接产生(a,b)

多目标跟踪雷达

多目标跟踪雷达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多目标跟踪雷达 路口存在检测方案 采用多维式扫描雷达天线和先进DSP跟踪算法,对路口单方面向最少四车道、最多八车道的车辆进行精准的存在检测或感应检测,同时还能提供精准的单车及时测度、车辆位置信息以及停止线的车流量、平均速度和占有率等交通刘统计数据。路段多功能检测,能对横向四车道八车道、纵向160米范围的大视域内车辆进行实时检测。跟踪区域内所有车辆的行为轨迹、真实量化还原路况状态,提供精准的单车即时时速度、车辆位置、车型信息,同时提供精准的断面的车流量平均车速和占有率等交通流统计数据,以及对区域内多种异常事件及时报警,为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城市车辆快速增长,路口的管理压力越来越大,配套的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交通仿真系统等对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路口车辆存在信息是实现高效、稳定信号控制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国内外主流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最为成熟的数据模型之一。因此,交叉路口的车辆存在信息就显的尤为重要。 城市路口车辆存在检测系统通过建立覆盖路口特定位置的采集点位,配备前端感知检测,实时吧存在信息传送之信号机控制及系统,对路口信号配时,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车流量历史统计数据、分析路口车辆运行规律,针对性制定控制管理策略。 需求说明: 城市路口存在检测系统,主要完成路口停车线、或特定断面的车辆存在信息采集,可以及时掌握路口特定位置车流量状态,为信号机控制、交通诱导等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1、在城市重要路口设立和完善的存在检测点、检测各方的车流量信息。 2、建立城市的数据传输、应用接口模块。实现无缝对接信号机控制系统。 3、用户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库、以及客户端管理进行查看每个路口车辆存在信息、车流量、占有率等,可以连续24时实时检测。 4、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可以作为路口管理的数据支撑。 系统说明:

机载气象雷达天线控制系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1344994.html, 机载气象雷达天线控制系统 作者:方智觅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4期 【摘要】机载气象雷达天线控制系统是机载气象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控制天线的 运动,是飞机进行气象目标和地形探测的前提。机载气象雷达天线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在雷达中具体应用的产物,它涉及多方面的技术知识。 【关键词】天线控制;步进电机;光电脉冲发生器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飞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进了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载气象雷达是雷达的一种,民用机载气象雷达的应用与发展则为飞行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目前,具有风切变预警功能的机载气象雷达在民航飞机上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已成为民航飞机必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子设备。机载气象雷达除了可以探测航路上的危险气象区域外,还可以用于观察地形并实现其他一些功能。现代机载气象雷达可实现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探测航路前方扇形区域中的降雨区、冰雹区等气象区域; (2)探测夹带着雨粒的湍流区域; (3)观察飞机前下方的地形; (4)发现航路上的山峰等障碍物; (5)显示由其他系统输入的文字或图形信息; (6)用作雷达导航信标。 气象雷达天线是一种方向性很强的X波段微波天线。气象雷达发射机与接收机通过收发 转换开关通过天线实现雷达信号的辐射与回波信号的接收。在发射脉冲持续期内,气象雷达天线将发射机所产生的射频脉冲信号会聚成能量高度集中的雷达波束辐射到空中,在脉冲间隙期内(接收期内),目标所形成的反射回波由天线接收,输送给雷达接收机。 为了探测飞机前方广阔的扇形区域中的气象目标或观测飞机前方广阔的扇形区域中的气象目标或观测飞机前下方的地形,天线在辐射和接收雷达信号的同时,进行着往返的方位扫掠运动。与此同时,天线还必须根据飞机俯仰姿态和倾斜姿态的实时变化,自动地进行相对于飞机机身平面的俯仰修正运动,以保持天线扫掠平面的稳定。此外,还可在一定范围内对天线进行俯仰调节。为了实现雷达系统对天线运动及姿态的控制,天线组中除了用以辐射雷达信号的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