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_任平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_任平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_任平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_任平

 第24卷第12期

2015年12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4No.12

Dec.2015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

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任 平1,2,洪步庭1,2,周介铭1,2

(1.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

2.四川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四川成都610066)

摘 要: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空间聚集区,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等多

重因素的影响。科学识别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形态,并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促进农村居民点

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都江堰市2005和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农

村居民点、城镇、道路、河流等矢量数据,借助RS、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过程、

格局和特征,并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密度值较高或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显

著的聚集状态,但局部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2)密度的高值集群主要集中分布在都江堰市东南部沙西线沿线以及

南部成青快速通道一线,并且有进一步沿道路延线纵深扩张的趋势,而密度的低值集群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空间

分布上变化不大,主要位于龙门山沿线的乡镇;(3)2005~2012年,地形位指数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

减少0.505%,而距城镇、河流和道路的距离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分别增加0.124%、0.144%、0.006%;(4)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地形影响>城镇辐射影响>河流影响>道路影

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强。该研究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借

鉴,为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监测、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农村规划等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支撑。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5)12-1993-10

DOI:10.11870/cjlyzyyhj201512001

收稿日期:2015-03-17;修回日期:2015-08-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96);国家973项目(2009CB421105)

作者简介:任 平(1978~ ),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E-mail:pren121680@126.com

农村居民点作为乡村地域空间人口聚居形态,是乡村聚落景观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但是农村人口的数量仍然较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仅在当前,而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农村人口聚居的主要形态和场所[1]。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却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人均用地面积超标以及内部空间布局松散无序等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这不但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2]。因此,正确识别、判断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形态,深入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促进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研究方法上日趋定量化和多元化。研究区域涵盖了平原、高原沟壑区、低山丘陵区等地貌类型,研究尺度则从全国、省、市宏观和中观尺度向县、乡镇,甚至行政村微观尺度扩展,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不断增强。在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学者们大多通过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地统计分析等模型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来研究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模式[3~7]。而在影响因素方面,主要引入景观格局指数,从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和形态等方面对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开展景观格局分析[8~12]。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1)大多数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均将所有的农村居

民点视为同质的,只通过空间位置特征对各个农村居民点进行区分,而没有考虑其他属性或特征;(2)景观格局分析仅仅揭示了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但其影响程度和水平没有细致刻画。虽然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但缺少对研究对象在地理空间上相互关联关系的考虑,特别是对农村居民点这种具有显著地理空间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对象而言,无疑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的偏差。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和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定量研究其农村居民点宏观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核密度这种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反映农村居民点空间聚集或分散态势的属性来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监测、农村土地整理效果评价、新农村规划等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介于东经103°25′~103°47′,北纬30°44′~31°22′之间,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海拔592~4 582m,最大相对高差3 990m。市域面积1 208km2,下辖17个镇,2个乡和1个街道办。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龙门山脉中南段褶皱地带贯穿市境西部和北部,西北向东南以此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和平原,山区占54.3%,丘陵占11.5%,平坝占34.2%,地貌特征大致概括为“五山二丘三分坝”。都江堰市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区,是成都市统筹城乡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是5·12汶川地震灾区受灾核心区中最大的城市[13]。自2005年以来都江堰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等工作有序推进,尤其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外部特征和规划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有都江堰市2005年6月11日与2012年12月13日Quickbird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分辨率为2.44~2.88m)、都江堰市1∶5万地形图数据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研究区采用西安8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首先对研究区1∶5

万地形图进行矢量化,提取出等高线并构建DEM模型。利用ERDAS 9.1软件,基于DEM模型对Quickbird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选取Quick-bird432波段合成假彩色影像,合成影像质量优良,反差适中,达到对土地利用类型解译的要求。然后通过建立农村居民点、城镇、道路与河流水系的解译标志,目视解译得到都江堰市2005与2012年的农村居民点、城镇、道路和河流水系数据。利用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点、城镇、道路和河流水系等进行精度验证,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在选取的258个样点中有245个被正确识别,因此地类判读精度达到94.9%,基本满足研究的要求。最后,将其与都江堰市的行政界线图层导入数据库,作为下一步分析的数据基础库,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作为ESDA(Exploratory SpatialData Analysis)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和滞后向量来揭示相邻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是否具有相似性,主要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本文将在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空间位置与核密度属性的基础下,采用空间自相关系数(Spatial Autocorrelation Coefficients)来测度农村居民点空间的聚集或分散程度。

2.1.1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是一种非参数的表面密度计算方法,通过输入的要素数据集来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从而产生一个连续的密度表面[14]。它的原理为借助一个移动的单元格(相当于窗口)对农村居民点要素在其周围搜索半径中的密度进行估计,采用复杂的距离衰减函数来测度农村居民点局部密度的变化情况,以此探索其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15]。核密度估计值越高,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越大。一般定义为:设x1,x2,…,xn是从分布密度函数为f的总体中抽取的独立同分布样本,估计f在某点x处的值,通常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16]:

fn=

nh

i=1

x-xi

()

(1)式中:fn为农村居民点的核密度估计值;n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k( )为核函数;(x-xi)为估计农村居民点x到样本农村居民点xi处的距离;h

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4卷 

为搜索半径。

2.

1.2 全局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属性在整个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用于判断研究区域某一要素或现象在

空间是否具有聚集特性存在[

17]

。本文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来测度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I=

n∑n

i=1∑n

j=1

wij(

xi-珚x)(xj-珚x)∑n

i=1∑n

j=1wij

∑n

i=1

xi-珚x)2(2

)式中:n为空间单元的总数;xi、xj为分别表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在空间地域单元i和j上

的观测值;珔x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的均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权重矩阵的类型有很多,如反距离权重、幂函数形式的反距离权重和邻接权重等等。本文采用ro

ok一阶权值矩阵,即空间单元i与j相邻时,wij=1;反之,wij=0。标准化Z值常用于检验全局Moran’s 

I的显著性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Zscore=

I-E(I)VAR(I槡

)(3

)式中:E(I)、VAR(I)分别表示Moran’s 

I的期望值和方差。当Zscore>1.96或Zscore<-1.96(α=0.05

)时,则可以拒绝零假设H0,表明空间单元的核密度估计值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的取值介于[-1,1]之间,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若Moran’s I>0,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即核密度估计值较高(或较低)的区域在空间上显著集聚,值越接近于1,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越小;若Moran’s I<0,则相反;当Moran’s 

I接近或等于0时,表明各空间单元的核密度估计值倾向于不具有特定相似性的随机模式,即不存在空间自相关。2.

1.3 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指标(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Association,LISA)

是对全局空间自相关进行分解的一系列指标。其可以表述局域内部异质性的分布状况,度量某地区与其周围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程

度及其显著性[18]

。本文采用与全局Moran’s 

I对应的局部Moran’s 

I来分析都江堰市每个研究单元与其周边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局部空间差异特征。局部Moran’s 

I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如下:Ii=zi∑n

j=1

wi

zj(4

)式中:zi、zj分别表示空间单元i与j农村居民

点核密度估计值的标准化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通常也采用Zsc

ore来检验局部Moran’s I的显著性程度,其计算方法与公式(3)类似。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下,若局部Moran’s 

I显著大于0,则说明空间单元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属性特征的空间差异小,意味着核密度估计的相似值(高值或低值)有空间集聚的现象;而局部Moran’s 

I显著小于0,则表明空间单元核密度估计值与其周边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意味着核密度估计相异值(高-低或低-高)的空间聚集。2.

2 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计量经济学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对传统的OL

S回归模型进行了修正:当变量间的空间依赖性对模型显得非常关键而导致了空间相关时,即因变量的邻近值对它本身具有直接影响,这种模型称为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当空间依赖关系来自于误差,而不是来自模型的系统部分,即模型的误差项在空间上相关时,这种模型称为空间误差模型(Sp

atial Error Model,SEM)。(1)空间滞后模型(SL

M),它是探讨各变量在区域中是否有扩散现象(溢出效应)[19

]。其模型表达式为:y=ρWy+Xβ+

ε(5)式中:y为因变量;

X为n×k的自变量矩阵(n为研究单元的个数,k为自变量的个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ρ为空间滞后系数;β为自变量回归系数;

ε为随机误差项。

(2)空间误差模型(SEM),它是探讨误差项之间是否存在序列相关。其模型表达式为:

y=βX+εε=λWε+μ(6

)式中:λ为空间误差系数;μ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其它参数与SLM中的含义相同。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核密度估计

在核密度估计中,搜索半径h的确定或选择对于计算结果影响很大,随着h的增加,空间上点密度的变化更为光滑,但会掩盖密度的结构;h减小

时,估计点密度变化会突兀不平[20]

。在ArcGIS9.3

中,利用Kernel Density工具,

同时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21,22]

,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采用2 

500m的搜索半径来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核密度估计,这样能使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核密度分布图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

991 第12期 任 平,等: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图1 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图

Fig.1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 2005and 201

2图2 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核密度估计值分布图

Fig.2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 2005and 2012 从图1中可以看出:

(1)2005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的最大值为45

.43个/km2,2012年为50.89个/km

,说明在都江堰市的一些区域,单位面积内农村居民点的斑块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2

)从空间分布来看,两年的核密度估计值大体上有较为相似的分布格局,均呈现东部和东南部高,而北部、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尤其是东南部的胥家、天马、聚源和崇义等乡镇形成了核密度估计的高值群;(3)2005年农村居民点的密集区域(颜色较深)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连续分布特征,由都江堰市的

99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24卷 

东部、东南部向南部延伸;2012年与2005年相比,则在原有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核破碎化的趋势。首先在都江堰市的东部,核(核密度估计的极值)的位置出现了一定的分散,然后逐渐向东北部的蒲阳、向峨以及西部的紫坪铺、玉堂和中兴等乡镇扩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都江堰市农村人口的分布变化特征。农村居民点高密度区的增加和空间分布变化与这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有一定的关系。3.2 全局空间自相关

考虑到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样本数量有一定的要求,若以乡镇来进行分析,都江堰市仅有20个乡镇,样本数量过少,因此本文以行政村作为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空间单元。在ArcGis9.3中,利用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工具按村统计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的均值,然后将计算结果利用Join关联行政村矢量图层,运用Geoda软件计算都江堰市2005年和2012年222个行政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全局Moran’s I指数,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如表1所示。

表1 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

估计值的全局Moran’s I与检验

Tab.1 Global Moran’s I and Tests for Kernel DensityEstim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 2005and 2012

年份Moran’s()

I E I Zscore阈值(α=0.05)2005年0.848 4-0.004 5 21.11 1.96

2012年0.696 0-0.004 5 17.20 1.96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临界值为1.96)的检验,甚至通过了显著性水平α=0.01(检验临界值为2.58)的检验,说明在这两个年份中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呈现显著的集聚分布态势,即核密度估计值高的地区其周围区域的核密度估计值也高,反之亦然。但是,2012年的全局Moran’s I指数要小于2005年(极差为0.152 4),表明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的趋势在明显的减弱,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在增强。

3.3 局部空间自相关

利用Geoda软件分别计算都江堰市2005年和2012年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局部Moran’sI值及其显著性,如表2所示。为了直观反映各空间单元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程度,以各空间单元核密度估计值的标准化值为横轴(Std-I),与核密度估计值相应的空间滞后向量为纵轴(Lag-I),将都江堰市各空间单元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局部Mo-ran’s I分解绘制成Moran散点图,如图3所示。同时,在Zscore检验的基础上(α=0.05),结合Arc-GIS9.3软件,将各空间单元归属的类型与相应的空间进行匹配绘制成LISA集聚图,以揭示空间单元与其邻近单元同质和异质的局部特征变化及其地理分布,如图4所示。

表2 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

估计值的局部Moran’s I参数值

Tab.2 Parameters of Local Moran’s I for KernelDensity Estim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 2005and 2012年份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Moran

’s Ii

(+)

Moran’s Ii

(-)

2005年-0.252 3 2.777 8 0.844 6 93.24%6.76%

2012年-1.215 6 3.053 2 0.692 8 89.19%10.81

图3 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Moran散点图

Fig.3 Moan Scatter-plot for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 2005and 2012

 第12期 任 平,等: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图4 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LISA集聚图

Fig.4 LISA Cluster-plot for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 2005and 201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5年和2012年都江堰市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局部Mo-ran’s I值范围分别在-0.252 3~2.777 8和-1.215 6~3.053 2之间,极差分别为3.030 1和4.268 8。其中,2005年局部Moran’s 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位于都江堰市南部的安龙镇泊江村和北部的虹口乡国有林区,2012年则分别位于都江堰市西部的紫坪铺镇都江村和中部的幸福镇观风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在都江堰市的222个行政村中,2005年超过90%、2012年近90%的行政村与其周围区域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具有空间集聚性(局部Moran’s I>0);相反地,2005年近7%、2012近11%的行政村与其邻近区域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存在空间异质性现象(局部Moran’s I<0)。2012年与2005年相比,局部Moran’s I的正值和负值比率分别呈下降、上升趋势,表明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相似值在空间上整体集聚,而局部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

当Std-I>0时,空间单元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较高的区域,反之属于相对较低的区域。当Lag-I>0时,空间单元的周围单元属于核密度估计值较高的区域,反之属于较低的区域。根据Std-I和Lag-I的取值不同,可以将Moran散点图划分为4个象限,分别对应4种不同的核密度估计值差异类型区:第一象限正相关的“高-高”类型区(High-High)、第二象限负相关的“低-高”类型区(Low-High)、第三象限正相关的“低-低”类型区(Low-Low)和第四象限负相关的“高-低”类型区(High-Low)。

由图3可知:(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核密度估计值具有高值群和低值群分布的现象,且高值群占主导地位,低值群有一定的减少。2005年和2012年,落入第一象限的行政村数量同为11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0.90%,而第三象限的行政村数量却由94个减少为85个;(2)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空间分异的结构化特征明显。2005年和2012年落入第一、三象限的行政村数量合计分别为207个和198个,远远多于第二和第四象限的15个和24个;(3)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高的地区存在空间收敛和扩散并存的趋势,而核密度估计值低的区域在空间上则变化不大。尽管这两个年份落入第一象限的行政村数量没有变化,但是2012年代表这些行政村的数据点比2005年分布的更为密集,但远低于趋势线的数据点却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说明核密度估计值的“核效应”在增强,并且出现了多核破碎化的现象,这与核密度估计值分布图所反映的结果相一致;(4)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在空间上整体呈聚集趋势,但局部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趋势线反映的是区域空间自相关水平的一般趋势,无论是2005

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4卷 

年还是2012年,各类型的数据点总体上仍然集中靠近分布于趋势线的两侧,但远离趋势线的数据点却出现了一定的增加,尤其是落入第二、四象限的数据点,2012年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个和4个。

由显著性水平α=0.05的LISA集聚图(图4)可以看出:

(1)“高-高”类型区(High-High)。属于此类型区的行政村其Std-I>0、Lag-I>0(局部Moran’I>0),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局部差异小,局部均质性较强,即核密度估计值高的区域,其周围地区的核密度估计值也高。该类型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都江堰市东南部沙西线沿线的胥家、天马、聚源和崇义镇以及南部成青快速通道一线的石羊镇和安龙镇。2012年与2005年相比,核密度估计的高值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沿道路延线纵深扩张的趋势明显,尤其是南部的聚集群逐渐向北延伸到翠月湖镇和中兴镇的部分村,东北部的蒲阳镇也出现了核密度估计值显著增加的现象。

(2)“低-低”类型区(Low-Low)。属于此类型区的行政村其Std-I<0、Lag-I<0(局部Moran’I>0),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只不过空间单元与其周围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均较小,局部空间差异也小。这一类型区在空间分布上仍呈现集聚分布的态势,这与都江堰市的地形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沿线的青城山、中兴、玉堂和向峨以及北部的虹口、龙池等乡镇,这些地区均属于山区或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因此分布的农村居民点较少。随着都江堰市土地综合整治的不断开展,尤其是对大量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外迁,使得2012年与2005年相比,属于这一类型区的行政村出现了明显的减少,由2005年的58个减少为2012年的45个。

(3)“高-低”类型区(High-Low)。属于此类型区的行政村其Std-I>0、Lag-I<0(局部Moran’I<0),说明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局部空间差异较大,异质性较强,即空间单元的核密度估计值较高,但其周围地区的核密度估计值较低,形成局部异质的“热点区”。2005~2012年,紫坪铺镇都江村由“低-低”类型转变为“高-低”类型。紫坪铺镇是都江堰市打造具有田园城市建设示范作用的沙西示范线上的主要节点,为适应当地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使得在紧邻都江堰市城区的紫坪铺镇出现了农村居民点分布显著增加的趋势。

(4)“低-高”类型区(Low-High)。属于此类型区的行政村其Std-I<0、Lag-I>0(局部Moran’I<0),也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的空间局部差异较大,局部异质性较强。与“高-低”类型不同的是,该类型的空间单元核密度估计值较低,而其周边地区的核密度估计值较高,形成了局部异质的“冷点区”。2005~2012年,位于都江堰市城镇建成区内的蒲阳镇金藤村由不显著类型转变为“低-高”类型,说明城镇的扩张使得一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转变为了城市建设用地。但同时蒲阳镇又是龙门山沿线示范线的重要节点,以发展山地度假旅游为主,使得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在当地较为盛行,因此城镇建成区内分布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少。

3.4 空间自回归模型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以都江堰市的行政村为研究单元,选取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的均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村居民点所在的地形位指数均值和农村居民点到河流、城镇以及道路最近距离的均值为解释变量,并对所有的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处理,然后基于Geoda095i软件平台的空间依赖性检验,并根据Anselin[23]提出的模型判别准则确定具体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判断,采用空间误差模型(SEM)较为适合。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空间计量工具箱Spatial Econometrics进行SEM分析,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空间误差模型(SEM)回归结果

Tab.3 Results for Spatial Error Model(SEM)Regression变量

2005年

系数标准差Z值

2012年

系数标准差Z值

常数项-6.3432.494-2.544**-4.7641.272-3.745***地形位指数-0.4800.166-2.882***-0.9850.274-3.591***到河流的距离0.1700.0533.200***0.3140.0833.795***到城镇的距离0.2290.0544.244***0.3530.0605.858***到道路的距离0.1120.0651.726*0.1180.0971.212

LAMBDA0.9840.01189.517***0.9450.03725.842***注:***1%概率上显著;**5%概率上显著;*10%概率上显著.地形位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地形条件的空间分异,其计算公式如下[24]:

T=log

珚E

()+1·S珚S()

[]

+1(7)式中:T为地形位指数;E、珚E分别代表空间任一栅格的高程值和都江堰市的平均高程值;S、珔S分别代

 第12期 任 平,等: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表空间任一栅格的坡度值和都江堰市的平均坡度值。通过上式转换以后,区域内的每一个栅格都有一个地形位指数,原来的坡度和高程信息便可由地形位指数来综合描述。很显然,高程低、坡度小的区域地形位指数小,而高程高、坡度大的区域地形位指数大。

基于以上方法研究,研究结果的地理学解释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如下:

(1

)地形、河流和城镇均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两个年份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从影响因素的变化来看,与现实所反映的情况保持一致,即除地形位指数表现出负相关以外,其他影响因素均为正相关,说明地形位指数越大的地区分布的农村居民点越少,而距河流、城镇或道路的距离越近,分布的农村居民点越多。区域的坡度与高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宏观地理背景,直接关系到居民点分布的空间格局,也是影响农民建房意愿的首要因素。河流因其流经的地区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同时又能够为农民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和农业耕作等生产用水,再加上长期以来“临河而居”的思想观念,使得河流两岸往往是农村居民点分布集中的区域。城镇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性地带,也是一定地域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相对集中地,临近城镇居住不仅可以使农民易于获得优质和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且可以减少进城赶集、出售剩余农副产品的往返通勤时间。(2)两个年份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均为:地形位指数>到城镇的距离>到河流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数值的大小反映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在2005~2012年期间,

地形位指数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减少0.505%;而距城镇、河流和道路的距离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分别增加0.

124%、0.144%和0.006%,从变化量来看,地形因素是引起这两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汶川大地震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农民在居民点选址时更加倾向于地质条件稳定、地势平坦的区域;另一方面与都江堰市实施灾后重建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的推进,大量处于地质不稳定、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外迁有很大的关系。2012年与2005年相比,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形、河流、城镇和道路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地增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

推进,都江堰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型优化,依托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业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休闲农业日益兴起,特别是以农家乐为主的自驾游深得游客的青睐,这也让从事了大半辈子体力劳动的农村居民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和商机。调查中发现翠月湖畔和岷江两岸不仅视野开阔,风光秀美,而且由于河流湖泊的生态调节功能,使得这里又具备了清新的空气和适宜温度,因此滨湖临河的区位更是成为了农家乐经营的“黄金口岸”,河流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增加也就有了现实印证。

(3

)地形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到城镇的距离,这主要是由于作为自然本底的地形是农村居民点选址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坡度大、地势高的地区不仅对农房建设的地基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对于都江堰这个常年多雨的城市来说,更是面临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的较大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而城镇以其完善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有很强的辐射吸引作用。(4)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正从“自然分散分布”向“规划集聚布局”状态过渡,地形、城镇辐射、河流距离、道路距离等对居民点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尤其地形和到城镇辐射更是聚居点规划首要考虑条件,规划的作用因素比较明显。近些年,成都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农民宅基地不能自行选址修建,已不具备按照自我意愿“自然选址”的制度条件。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农民聚居点规划选址与道路基础设施修建相配套,所以道路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并没有传统观念中那么强烈,两个年份的道路回归系数绝对值均小于其他3个影响因素。在历史上,农民在按照自我意愿选址修建居民点时,沿道路两侧修建是传统最优模式,所以道路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当然很大,现在这种影响正在消弱或消失。在当前农村居民点“规划集聚布局”新模式下,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农民意愿等因素成为聚居选址规划综合性因素,尤其是在灾后重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背景下,这些因素在其空间布局时已得到前期论证和考虑。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在定量分析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的基

002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24卷 

础上,采用将空间依赖性理论纳入回归方程的空间

自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如下:(1)从整个研究区域来看,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密度值较高或较低的区域在空间上均呈现明显的聚集状态,但局部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在城镇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辐射、都江堰市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对当地规划发展引导的交互作用下,出现了局部异质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分别位于紧邻城镇建成区的紫坪铺镇和城镇建成区内的蒲阳镇。

(2)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的高值集群主要集中在都江堰市东南部沙西线沿线的胥家、天马、聚源和崇义镇以及南部成青快速通道一线的石羊镇和安龙镇,并且有进一步沿道路延线纵深延伸的趋势,交通条件与农村居民点布局交互作用;而两个年份的密度低值集群在空间分布上则变化不大,主要位于龙门山沿线的青城山、中兴、玉堂和向峨以及北部的虹口、龙池等乡镇,这主要与都江堰市的地形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3)地形、河流和城镇均对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道路的影响作用却并不十分明显。除地形表现出负相关以外,其他影响因素均为正相关,即地形位指数越大,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越小,而离城镇、河流和道路的距离越近,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密度越大。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地形影响>城镇辐射影响>河流影响>道路影响。研究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强。

本文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尝试和分析,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居民点“规划集聚布局”新模式下,缺乏对新布局模式的合理性、空间布局优化、对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反影响等问题的定量刻画和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农村居民点精细化属性特征、空间布局优化和区域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致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纪远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杨存建研究员,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王玉川研究员等,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

[1] 邹利林,王占岐,王建英.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9):71-77.

[2] 王彬武,周卫军,马 苏,等.湘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9(6):89-92.

[3] 闫庆武,卞正富,王 桢.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J].测绘科学,2009,34(5):160-163.

[4] 马利邦,郭晓冬,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2,30(4):408-

416.

[5] 洪步庭,吴芬娜,任 平.基于GIS技术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与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284-288.[6] 王志杰,何立恒.平原地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5):60-64.

[7] 刘明皓,李东鸿,夏保宝.基于PPA方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25(4):563-568.

[8] 从忆波,刘伟圣.秦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景观格局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1,9(5):90-93.

[9] 韦红吉,张安明,汤鹏程,等.乡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

29(5):123-126.

[10] 张 霞,魏朝富,倪九派,等.重庆市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3):

45-50,57.

[11] 龙 英,舒晓波,李秀娟,等.江西省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环境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

171-175,180.

[12] 焦贝贝,石培基,刘春芳,等.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J].资

源科学,2013,35(8):1719-1728.

[13] 常 飞,杨 勇.地震灾区典型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与农户生计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4):34-36.

[14] 胡文艺.基于空间探测方法的珠峰景区旅游安全预警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5] 李 灿,张凤荣,姜广辉,等.京郊卫星城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9):233-243.[16] 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3-90.

[17] 孟欢欢,李同昇,于正松,等.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4):144-148,185.

[18] 谢花林,李秀彬,张燕婷,等.基于ESDA的京津冀地区草地变化空间分异[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7):1224-1232.

[19] 毕秀晶,宁越敏.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46-53.

[20] 蔡雪娇,吴志峰,程 炯.基于核密度估算的路网格局与景观破碎化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2,31(1):158-164.

[21] 刘 锐,胡伟平,王红亮,等.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广佛都市区路网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81-86.

[22] 海贝贝,李小建,徐家伟.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

 第12期 任 平,等: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32(12):2257-

2269.[23] ANSELIN L,FLORAX R,REY S J.Advances in Sp

atial E-conometrics:Methodology,Tools and App

lications[M].New York:Spring

er,2004.[24] 喻 红,

曾 辉,江子灜.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1):64-

69.RESEARCH OF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FOR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REN Ping1,

2,HONG Bu-ting1,

2,ZHOU Jie-ming 

1,

(1.Key Lab of L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in Southwest,Ministry 

of Education,Sichuan NormalUniversity,Chengdu 610066,China;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Land Resource Develop

ment and Protection,SichuanNormal University,Cheng

du 610066,China)Abstract:The sp

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rural settlements,which is animportant form of human habitation in rural area,are driven by various factors,such as history,environment,society

,economics,traditional culture,and so on.his paper,spat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RS and GIS,utilized a series of digitalized vector data,including rural settlements,urban areas,roadnetworks,rivers,and so on that were acquir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the City 

of Dujiangyan inSichuan Province for 2005and 2012,quantitatively the spatio-temporal processes,patterns,andcharacteristics for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that studied area.Specifically,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was applied to deeply analyze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the form of spatialdistribution for the rural settlemen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In general there is a significant effect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for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regionswith higher/lower settlements density are neighboring with those with similar settlements density.thetendency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becomes significant in some local areas.(2)The clusters with highestsettlements densit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t two regions,one is along Sha-Xi straight regions at Southeastof Dujiangyan,and the other is along Cheng-Qing rapid routeway at the South.Such high density 

regionsare also found to be expanding along roads to inner area.However,the lower settlements density regionsare majorly caused by the topographic factors since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villages inLongmen Mountain area.Such lower density regions do not show an expanding tendency.(3)With 1%increasing in topographic index,the settlement density was decreasing by 

0.505%.Similarly,with 1%increasing of distance to urban area,to river,and to road network,the settlement density would increaseby 0.124%,0.144%and 0.006%.(4)The rank for the influence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the ruralsettlements’spatial distribution follows:topography>urban>river>road network.Along with thetime,such influences are all continuously increasing.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some methodologicalreference to similar works in future.And it can also offer som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

orts fordynamic monitoring for rural settlements,intensive use of rural land,and New Country planning.Key 

words:rural settlements;spatial autocorrelation;kernel density;influence factors2

002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24卷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5-0783-04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① 马晓冬1,2,沈正平1,2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徐州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江苏徐州 221009) 摘 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规模结构;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区域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②城市水平的空间分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一直引领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把城市化战略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1],并明确提出将在全省构建三个都市圈(徐州、苏锡常和南京都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和连通城镇聚合轴)的城镇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的城市化空间模式。2004年底,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8.2%,高于同期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但是,江苏也是城市化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之一,占全省人口43.4%、土地51.1%的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更落后于苏南地区26个百分点。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已经较明显地影响了全省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 1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来检验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特征,即对城市位序—规模进行定量描述。Pareto模型见公式(1): N=A P-D i(P≥P0,D>0)(1) 式中:N为城市人口规模大于门槛城市人口P 的城市数,P 为城市人口规模,A为系数,D为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维数,其倒数1ΠD就是城市规模的Zipf维数。其相应的双对数曲线的表达式为: ln N=ln A-D(ln P i)(2) 以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为横坐标,大于最小的县城人口的城市数目为纵坐标,绘制2000年和2004年的城市位序—规模曲线(图1),可以发现两个时相的曲线几乎是平行的。运用线型回归对两条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位序—规模拟合函数分别为公式(3)、公式(4): ln N2000=6.7506- 1.1785ln P i(R2=0.9746)(3) ln N2004=6.9497- 1.1703ln P i(R2=0.9724)(4) 两条曲线拟合函数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7,说明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组织系统,可以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或结构预测。 在Pareto模型中,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D、Zipf维数和系数Ln A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它们还有刻画城市体系格局特征和状态演化的作用。其中,分维值D和Zipf维数可以用来反映城市系统的均衡程度。仵宗卿等(2000)将D值称为“ 均衡度”指数,均衡度指数越大,各城市间的规模就越接近,相互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城市体系就越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低;相反,城市规模就越不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高[2]。 图1 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位序曲线(2000、2004年) Fig.1 R ank-size curves of urb an population of Jiangsu in2000,2004 江苏城市体系的分维值D 2000 和D 2004 分别为1.1785和1. 1703,其相应的Zipf维数(Zipf=R2ΠD)分别为0.831和0. 827。两个时相的分维值D均大于1,而Zipf维数均小于1,说明总体上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比较平稳,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从2000年到2004年,分维值D由1.1785降至1.1703 (图1),一方面反映江苏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另一方面表明2000年以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集中性在缓慢增强,城市的首位度在缓慢提升。 第27卷第5期2007年9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5 Sep.,2007 ①收稿日期:2007-05-11;修回日期:2007-08-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 JL072)、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05JZ D00038)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06JS B JL004)联合资助。

村落分布空间布局发展思路

村落分布的空间布局发展思路浅析【摘要】如何合理安排县域村落分布的空间布局,是村庄体系规划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以县域自然村落为对象,基于村庄现状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村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明确不同类型的村庄发展策略和村庄布点调整思路,寻求一种相对直观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恭城;村落分布;村庄体系规划 【 abstract 】 how to arr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unty village layout, is in the planning of village system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his paper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county natural villages for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villag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village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clearly different types of 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village stationing adjust the thought, seek a relatively intuitive, the maneuverability is strong planning method. 【 keywords 】 gongcheng; village distribution; village syst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村落分布空间的调整优化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_以陕西省为例_李晓娟

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收稿日期:2014-04-28修回日期:2014- 05-15作者简介:李晓娟(1988-),女,河北邯郸人, 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李晓娟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学术界关心的热门话题,陕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 中的一个难点,从时间与空间双重角度出发,运用ArcGIS 和SPSS 等软件,统计分析陕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时期老龄人口变动情况;结果显示,陕西人口老龄化在时间演化上呈“肚大腿小”、老龄人口比重愈演愈烈、各市区人口老龄化比重增长差异显著的特征,在空间演化上则呈南高北低、区域差异明显、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比重小以及“乡村>城市>镇”的特征。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化;GIS 分析;动力机制 1引言 陕西省自20世纪80年代便进入了人口老龄 化阶段,90年代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速,进入21世 纪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突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 。老 年人口的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能够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研究人口老龄化时空发展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可以更科学合理地为老龄人口配置相应的老年设施,改善老龄人口的生活条件。 国内学者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笔者文中提出的老龄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是指一定时期范围内在时间和空间双重角度下,统计分析老龄人口占当地常住人口总数的比重,并总结其演化的特征,是一种相对的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布特征。在以往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多偏重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或老年人口的规模预测 [2 3] 、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4 7] 以 及有关老龄化的专题研究上[8] ,而运用GIS 从时 间和空间演化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少见。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省内横跨三个气 候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 区域。辖10个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 区,有3个县级市、 80个县和24个市辖区,1581个乡镇, 164个街道办事处。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为373.27万人,与2000年相比,同比增长 3.55%;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0 14岁人口比重下降10.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6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且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2 研究方法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运用ArcGIS 10.0,分析全省与各市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演化趋势;运用SPSS 软件分析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并分析总结其演变的动力机制。2.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陕西及全国1990年、 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统计公报,《陕西省统计 年鉴》(1990年、2000年、2010年),各政府网站和信息统计网站等有关人口统计资料等。 3 陕西省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化特征 3.1 人口老龄化时间演化特征 从时间维度来看,陕西老龄化比重呈明显上 升趋势。1990年全省多数地区为成年型人口;而2000年汉中和安康则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分别为7.70%和7.09%,而其他地区属于成年型人口;2010年,除延安以外,其他市区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2000-2010年十年间,陕西人口老龄化增速明显,人口老龄化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典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1):100-102,122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摘要: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内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其沿着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三方面进行演变和发展。 1.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即产业空间配置格局的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生产的相对集中所引起的“积聚效益”,尽可能缩小由于各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主要路径是“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逆梯度配置”)——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顺梯度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未来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即“产业布局一体化”)。我国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在空间布局政策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产业空间布局背景下探讨探讨产业政策比较贴合实际。 1.1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百废待兴,沿海地区相对与内地来说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国家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地区差距,加大了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力度。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此时国家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配置重大工程项目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一五”(1953-1957年)、“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计划时期(1970-1975年),在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开发。重点是优先发展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雏形。

xx镇村布局规划

项目名称:xx市镇村布局规划-xx镇编制单位:xx市xx镇xx xx市建筑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现状综述 第三章镇村布局规划第四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五章实施措施建议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1.2 基本任务 在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xx镇总体规划指导下,进一步确定xx镇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弃用的老住宅、电力架线以及其它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继承和彰显历史文化。 1.3 规划依据 (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 (2)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推进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苏建村(2005)125号】; (3)《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 (4)《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5) 《xx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6) 《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0-2015);

(7)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 xx镇行政辖区,面积67.6平方公里。 第二章现状综述 2.1基本状况 2.1.1区域位置 xx镇位于xx市西部,泰州市区和xx市区连线的中心,东与xx镇相连,西与泰州海陵区相接,北界红旗良种场,南毗张甸镇。328国道横穿全境,新通扬运河流经中部腹地。镇域总面积67.6km 2,其中耕地65704.27亩。 xx镇建镇较早,古镇始建于宋代,长期以来以xx庄而闻名。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均为镇建制。1958年成立xx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xx乡,1986年撤乡建xx镇,1999年12月经江苏省xx 批准,与其南部的大冯乡合并组建为现在的xx镇。 2.1.2自然特征 xx镇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据多年观测,xx地区年平均气温14.5°C。平均降雨量为1000~1050mm,无霜期225天,常年盛行东南风,土地承压力为6~7吨/m2。xx镇又位于沿江高沙土地区与里下河水网平原的过渡地带,镇域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土建水利范文.doc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土建 水利-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 ■黄逊 一、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 从空间格局看,城市是由异质单元构成的镶嵌结构,是人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一般是首先形成一定的凝聚核,然后沿着最有利的发展轴线向外辐射,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域空问格局系统。但不同的城市系统的空间格局的演变又有各自的规律。中小城市由于本城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现实状况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在空间格局演化上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对交通线强烈依附 城市地域空间的交通条件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建立大交通,才能产生大流通,才能发展大经济,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是其发展经济的必备前提。正缘于此,中小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对既成的城市内外交通走廊表现出极强的依附现象,往往沿区域交通网络呈线形演化发展。 (二)受大城市发展导向影响 1.中小城市在行政上与中心大城市相比是区域次中心,是大城市的区域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基层中心。 2.中小城市在社会

经济上是中心大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产业、人口的辐射基地,对大城市有强烈的附属性。3.中小城市在生态上承担着平衡区域自然环境、保护地区特有文脉的任务,为中心大城市的充分协调发展提供保证。4.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通常必须考虑区域整体利益,尽可能符合中心大城市出于自身要求的方向指导。(三)区域性特征明显 1.东部城市网络化。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小城市围绕各自的中心大城市形成五个大型的密集城市群,即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宁中南部和四川盆地城市群,其中前四个位于东部地带。由于中小城市进一步密集东部,东部的四个城市群正由目前的自成体系状态转向边界渐趋模糊、地域上相互衔接、功能上相互作用的网络化城市地域的趋势。 2.中部城市带。由于中部地带拥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其中小城市增长快于东部,城市增长数目较大。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基地的建立等,中小城市相应地大批设置并沿长江干支流、京广线、京哈线、陇海一兰新线、焦枝一枝柳一湘贵线正形成一些城市带。3.西部城市点状分布。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1978年以来虽也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中小城市,但与东、中部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集中,目前仍呈零散分布状态。 二、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模式 中小城市存在着历史的差异,自然区位的差异及发展阶段不同,因而虽然目前中小城市都处于空间急剧扩张阶段,但仍然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演化模式。 (一)圈层式扩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乡村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转型与重构。乡村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乡村的发展正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经历着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回顾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为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新实践进行思考,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作者简介 罗小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瑞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豫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眉舞,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博士。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 * ——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罗小龙 何瑞雯 刘豫萍 陈眉舞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八大“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新城运动”的格局机制与管治研究(编号:41471133)。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县域(县级市、区,下同)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与深度,依据《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和《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应单独编制。 第五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由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第六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七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1 / 13

第二章基础资料调查 第八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相关资料等。 第九条自然条件 (一)气象资料:气候特征、全年气温变化、日照时数、风象变化、降水量及气象灾害等。 (二)水文资料:地表水的常年水位、最高水位、水质、流量等;地下水的资源分布、储量、水质、开采状态等;可利用外来水资源情况;行洪、蓄滞洪区分布范围、防洪标准及历年洪涝灾害发生情况等。 (三)地貌地质:各种地貌类型及空间分布、高程变化;地震、滑坡、塌陷、冲沟等地质灾害状况;地下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矿产采空区、开采波及线的影响范围等。 第十条资源环境 (一)土地利用:全县耕地及其它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人均水平。 (二)人文自然资源:文物古迹名称、位置及保护控制范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位置、控制范围及开发利用情况。 (三)环境保护: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影响范围及治理措施等。 2 /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