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326-01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尤其是与传统中单纯西药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之间的比较。方法将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效果极为显著。

病例资料

以下病例均来自我院心内科,共调查了86例患者,均确诊高血压,并坚持服药在2个月以上,其中中西结合治疗组4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年龄为60~75岁,男性20例,女性25例。西药组

患者41例,年龄58-74岁,男性28例,女性13例。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保护靶器官等方面

具有一定优势,但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观察西医(尼莫地平及卡托普利)及中西医结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模式对老年ish患者血压、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中西医结合组(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和西医组(尼莫地平联合卡托普利),疗程为4周。主要结局指标:观察各组治疗后真实血压和动态血压水平。

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8-09-25T13:16:23.2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冯启伟[导读]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现象。冯启伟 盐亭县大兴回族乡卫生院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62160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现象。目前长期服用中、西药降压药,是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西药和中药在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较之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高血压病治疗的最佳方法。 1. 把握中、西医治疗理念的差异: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医学没有“血压”的概念,对因血压变化引起的病症认识主要凭借临床证候进行辨证及诊断,如“眩晕”、“头痛”、“中风”、“心悸”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善于从全身机能状态失调入手,关注患者的体质差异,分析其他脏腑器官的病变与血压升高的关系,寻求引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如情志、饮食、居住条件及环境等,针对这些致病因素决定治疗方案。治疗时可以忽略血压,而仅根据患者的症状作出诊断并治疗。就血压而言不论其值高或低,只要表现的证型相同,就可以用同一方药进行治疗,即所谓的“异病同治”和“辨证论治”。血压在西医学是绝对的诊断依据,诊断时注重血压指标、危险因素。治疗时必须掌握患者具体升高的血压值,根据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鉴别是继发还是原发,然后作出诊断并选择用药,即所谓的“辨病治疗”。但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共同目的是一致的,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坚持中药与西药的配伍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时,除常规辨证外,结合现代药理可增强中药的降压效果。 2.1 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西药降压以其药理作用可分为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等。很多中药成分也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如:车前草、益母草、茯苓、桑白皮、茵陈、龙胆草、罗布麻等具有利尿剂作用,可治疗降压药带来的下肢浮肿;黄芩、钩藤、赤芍、罗布麻叶等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远志、酸枣仁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全蝎、地龙、钩藤、桑寄生等具有中枢神经节阻断作用。许多中药还有降压外的作用,如降血脂、润肠通便、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如合并高脂血症者,可选用何首乌、山楂、泽泻;合并颈椎病者,可选用葛根、杜仲;便秘者加莱菔子、决明子;合并动脉硬化者,可选用蒲黄、丹参、赤芍、决明子、大蒜等。 2.2西药的辨证应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强调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临床往往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等证型,选用中药方剂时药理作用要针对这些证型。西药亦可辨证应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时,选用西药降压药时可结合上述辨证、体质类型加以区别,有助提高疗效。痰浊中阻型且形体肥胖的患者选用利尿药、含有利尿药的降压复方制剂或合并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效果较好;通过中、西药理相互渗透及有机结合,对提高降压效果、改善症状、减少降压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都有所裨益。 3、讲求辨病治疗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而中西医结合则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临床上应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分级;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其次是发现病证之分期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病总的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应为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互结,临证多见虚实夹杂,病在肝、肾,涉及心、脾。证型演变的一般性规律目前认为是:阳亢一阴虚阳亢一阴阳两虚一阳虚,痰湿、瘀血,关键在于清肝潜阳,化痰降浊,调整阴阳平衡;中期虚实夹杂,以痰瘀互结为主,治疗宜祛痰化瘀通络兼顾滋阴补肾;后期以虚为主,出现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痰瘀胶结、凝滞尤甚,着重于调整阴阳平衡。“痰”、“瘀”是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机。高脂血症的脂质即为中医广义之痰,若痰湿蕴于脉络管道,堵塞于脑,会形成脑梗死、脑萎缩;若蕴于心,当发心痹、心肌梗死、心痛;或蕴于肝则发为脂肪肝。化痰(类似于西药降脂)是预防高血压病及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关键,且高血压一旦确诊,降压和降脂就应始终应用。各种心血管疾病迁延必然导致血瘀,治疗中活血化瘀之药必不可少。在治疗高血压病时,配合使用活血化痰的药,可取得比单纯辨证治疗更好的疗效。 4、重视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针对高血压病呈现的“三高”、“三低”和“三不”的现状,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未病先防,要求该阶段强化对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锻炼身体、心绪调整、人际和谐、生活环境等)的积极干预,防止高血压疗时,除积极控制好血压外,还应普及相关知识,教会患者预防的方法,尤其要使之了解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危害性,指导患者减少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锻炼身体的主动性、调整饮食结构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控制好血压,即防重于治。中医强调“医食同源”,合理膳食,药补、食补并重。中医学依人体脏腑阴阳将人群分为不同类型,而食物、蔬菜、水果依其五味和寒热特征也可分为不同种类,均有不同属性和不同的脏腑归经,如酸入肝,苦入心等。因此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药补和食补。如:患者体质属心肝火旺型,可建议多食苦瓜、芹菜、蒿梗、苹果、柠檬、柚子等酸苦清泄的蔬菜水果。高血压患者经常头晕眼花,失眠心烦,口舌干燥,腰膝酸软等,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证,可食用枸杞子、阿胶、罗布麻、百合、麦冬、生地等滋阴凉血的药物及芹菜、山药、木耳等食物,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左归丸、首乌片等。对经常心悸、失眠、头晕、健忘、面色苍白、精神疲倦等心脾气血两亏的高血压患者,可服归脾汤,这对伴有贫血的女性更适宜。如果是女性更年期出现烦躁、头晕、面部烘热、血压升高等阴虚火旺症状时,可服用阿胶、黑芝麻、胡桃肉、沙参、麦冬、杜仲、葛根等,也可食用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及海参等食物。还应适当选食一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蜇、海参、淡菜、葵花子、芝麻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既可有效控制血压,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前景广阔,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研究,实现中西医的有机融合,发挥和扩展中西医结合治病的优势与范围,达到科学治疗之根本目的,造福更多的患者。参考文献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抗高血压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 3 次以上收缩压≥14O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超过半数。老年高血压是指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心、脑、肾的损害,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性疾病。它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护理评估 1.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合理膳食的掌握情况。 2.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体育锻炼、超重、中度以上饮酒、高盐饮食等。 (二)身体状况 老年高血压的表现与中青年有所不同,除头晕、头疼、耳鸣、失眠、乏力外具体见以下几方面: 1.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混合型的2倍。收缩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舒张压降低或不变,导致脉压增大,脉压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波动性大老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波动均明显增大。尤其是收缩压,一天内波动达40mmHg,约

1/3的患者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血压大的波动性使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3.症状少而并发症多在靶器官明显损害前,半数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症状,而脏器老化、长期高血压加重了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其中冠心病、脑卒中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与血压密切相关。 4.多种疾病并存老年高血压常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共存并相互影响,使其治疗变得更为复杂,致残、致死率增高。 (三)护理措施 治疗与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将血压调整至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延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收缩压目标150mmHg,鉴于舒张压过低对机体有害,其水平应保持在60-65mmHg以上,具体措施如下: 1.一般护理(1)环境舒适不良环境刺激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等,以利于老人充分休息。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尽量避免影响老人休息。(2)适当运动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性分层确定活动量。极高危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高危组以休息为主,可根据身体耐受

老年护理学论文

老年护理学论文1 【摘要】探讨老年人常患的几种疾病及如何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护理 【前言(引言)部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年龄发展趋向2个特点: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开始缓慢地衰退,进入老年以后,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速度大大增快,因此,人到老年之后也就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而其中尤以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糖尿病为最,所以阐述之。 【中心内容部分】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2】。而老年高血压病是指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心脑肾的损伤,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疾病【3】。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49%~57%,而80岁以上的老年患病率达65.5%【4】。 膳食指导适当控制体重,控制热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坚 持低盐饮食,食盐的摄入量每日≤5g,注意食品搭配,多食瓜果蔬菜,少食高胆固醇类食物。同时应戒烟限酒。适当运动【5】经常锻炼,可以明显减缓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退化,有益于生命健康的保持。夏季气温虽高,亦不宜过于贪凉,过久呆在空调房内,不仅对高血压无益,反而易得"空调病"。正确的保养,仍应择时坚持不懈的活动和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耐热的应激能力。值得指出,本病患者宜选择节律缓慢, 运动量小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体力不宜过耗。如传统的太极拳、慢速跑或医疗体操以及适宜高龄患者的散步等,要因人而异。在没有心血管紧迫的情况下,运动心率掌握在100次/分钟--120次/分钟,以华佗古医家主张的"恰而汗出"为度,此时能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每分输出量适度减少,有利于血压下降,巩固疗效。用药指导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根据血压的水平,适当增减剂量,达到治疗效果后调整至维持量巩固治疗。对血压较高的患者,不可降压过猛,应逐步降低,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产生的不良反应。早期轻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18.5~21kPa/12~14kPa,器官无器质性改变,可使用一些镇静药,以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提高睡眠质量,使血压降低。肥胖者控制体重亦能降低血压。降压药一般选用作用温合、副作用小的药物。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提倡合理联合用药,根据血压变化适时用药,如早晨醒后,血压较高时,应服用常备降压药,卧床休息30min再起床;如虽经常规服药,出现头痛等症状,血压较高时,应及时增服降压药;当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胸闷、心前区不适时,应及时舌下含服消心痛等药物。 2.老年痴呆症 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病率较高。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其他如外伤、中枢感染、中毒、肿瘤等也可引起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全面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早期表现有感情淡漠、生活懒散、沉默寡言、做事丢三落四。随着病情的发展出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宣传栏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宣传栏 治疗高血压,中药和西药各有特点:西药降压作用快而明显,但伴随的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往往得不到改善;中药降压作用虽然慢一些,但是比较温和,不仅不良反应小,上述伴随症状也处理得好,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中医里面没有这个名称,但自古对“高血压”的症状有很多的描述,如眩晕、头痛、肝风等。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第一个是情志失调,尤其两种情绪很有影响:一个是怒,大怒可以伤肝,引起血压升高、头痛;另一个是忧,老年人若是为一些事不开心,会闷出病来。所以,老年人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二个病机是饮食不节。正确的做法是,禁食肥甘厚味。“肥”是指油腻的东西,甘是指甜的东西,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吃。因为中医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正常的物质代谢完全被打乱了,就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另外,少吃盐,少饮酒。 第三个病机是过度的劳或逸,这都会引起血压的改变。中医认为,劳力过多,耗伤元气,经脉有失所养。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劳神过度。劳神过度伤阴,阴一虚,肝阳上亢就来了。还有房劳不能过多。安逸过多也不行。中医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越是不动,气血越不流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痰湿内生。 第四个病机是有家族史,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中医说是先天禀赋不足。 不论是分析病因还是从治疗角度,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和肾、肝、脾三个脏器密切相关。 肾主藏元阴、元阳,高血压患者主肾精不足,对头脑就不能营养了,故而眩晕。同时,“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鸣、耳聋成为肾虚的一个症状。另一大症状就是腰膝酸软。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红,脉细。 肝不足可以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也有肝肾阴虚。但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为多见,主要症状为头痛口苦、面红眼赤,舌苔黄,脉弦。 脾主运化,主人体代谢。患者肢体困倦,手脚无力就与脾虚有关,还可伴舌苔腻,脉滑。 中医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有几个证型。 肝阳上亢型这种证型在高血压里面是比较多的。病人脸红、火气大,是阳证,但其病根为阴虚。主要症状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主方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后下)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生地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夜交藤15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黄芩清肝火,白芍柔肝,可以把人的脾气改善一些,牛膝、杜仲、石决明、桑寄生、夜交藤都是对高血压有好处的。汤药可加减运用,譬如眼睛干涩,加枸杞子、菊花,杞菊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如果心慌、睡眠不好,可以加点酸枣仁、石菖蒲、远志等宁心安神养血的药。或可用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冲剂。[! empirenews.page ] 肝肾阴虚型此型以虚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口咽干燥。因有内热,所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可以用方药:生地15克、女贞子12克、淮山药15克、旱莲草12克、玄参15克、菊花(后下)10克、枸杞子15克、丹皮10克、生牡蛎(先煎)20克、龟板(先煎)20克,加减运用。如果阴虚较重,内热也较重,主要表现为口干明显、大便秘结,喝水较多,加知母、黄柏;阴虚而致心火偏旺、心烦失眠者,加黄连、酸枣仁、夜交藤、石菖蒲、远志等都可以。或可用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痰湿中阻型此型常见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病人的表现也是头晕,但与前两者不同,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好像有东西塞住,胃口不好,甚至恶心,浑身困倦。舌体比较胖,且有齿印,苔腻,脉弦滑。治疗既要平肝健脾,又要化痰去浊,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半夏1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钩藤(后下)15克,加减运用。半夏化痰祛湿,白术健脾祛湿。若胃口很不好,可以加些砂仁、厚朴、炒麦芽、鸡内金;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39.7%,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并可并发和促进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甚至致残或猝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创建良好环境,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发病诱因:过饱饮食、便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偏执、孤独、情绪消沉等,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情绪平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信任度,消除其烦恼、多疑等情绪,对高血压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出现、进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血压控制不理想,甚至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患者常为此感到悲观失望、恐惧。护理员应以诚相待,需耐心深入地了解患者内心世界,理解患者的痛苦,并给予其关怀、鼓励等情感援助,以消除其较脆弱的情感状态,让其保持平和乐观的健康心理,要消除其信心的不足,能让其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自控能力以利于最终战胜疾病。 2 健康知识指导 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进行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并且对患者家属进行示范、指导,针对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体系,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主动地建立起科学的生活习惯。鼓励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保健、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状况等。根据病情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3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合理膳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病情、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饮食原则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饮食为宜,高维生素为主。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如:多食粗纤维多的芹菜、大白菜、西红柿、黑木耳、香菇、芹菜、山楂、苹果、大米等有保健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及含钙高的食物。忌暴饮暴食,适量饮水,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论文)

2013年06月14日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 摘要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随之不断延长,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多,伴随着老年高血压患者也不断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5岁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约占1/2。目前我国老龄人口为总人口数的9%,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近5000万。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每年导致1200万人死亡。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护理已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研究领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1.老年高血压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1.1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 素的综合征,高血压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老年高血压定义:年龄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天3次以上升高,即收缩压(SBP)≥18.6kPa和(或)舒张压(DBP)≥12kPa,称为老年人高血压。血压的波动性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饮酒、喝咖啡、膀胱储尿(可使血压一时性波动),故测血压前20min内应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 1.3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天血压测量,收缩压≥21.3kPa和,或舒张压≥1 2.6kPa。 80年代,老年高血压工作组规定65岁以上的人收缩压≥21.3kPa和(或)舒张压≥12.6kPa为老年高血压,如收缩压 16.8~21.3kPa,舒张压<12kPa,则诊断为临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997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第六次报道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8.6kPa,舒张压≥12kPa,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 ≥18.6kPa,舒张压<18.6kPa。 2.发病原因

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

幻灯片1 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中医科 黄李平 幻灯片2 概述 高血压(h y p e r t e n s i v e d i s e a s 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幻灯片3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1.血压的定义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 计量单位m m H g(毫米汞柱)或k P a(千帕) 1m m H g=0.133k P a10k P a=75m m H g 幻灯片4 2.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 m H g和(或)舒张压≥90m m H 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血压分为三级: ●级别收缩压(m m H g)/舒张压(m m H g) ●正常血压<120和<80 ●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 ●高血压≥140和/或≥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 ●注:⑴、本表摘自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⑵、若患者的收缩 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幻灯片5 3、高血压的分类 按照病因是否明确可将高血压分为: (1)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即不明原因的高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发表时间:2013-08-01T16:34:44.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邹秋林 [导读] 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前期舒张压升高,应用六味地黄丸可以解决西药在此方面治疗的局限性 邹秋林(九江市庐山区新港卫生院 332013)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56-02 【摘要】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三大杀手之首。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控制其发展是当务之急。中医学和西医学对此病的防治有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诸多缺陷。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高血压的治疗正在从单一用药向联合用药转变,这弥补了单独治疗本病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 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与治疗 关于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迄今尚无公认完整的理论。传统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认为高血压属“头痛”、“眩晕”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为患。临证多见虚实夹杂,病证在肝、肾,涉及心、脾。目前认为,情志失调伤肝;过劳或过逸、饮食不节、伤脾是高血压病机的起点。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发病原因大多是先天不足,七情郁结,嗜食肥厚,内伤虚损,肝风内动,郁而化火,痰湿化热,气病及血,导致患者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关系平衡失调,进而出现痰浊,瘀血阻滞所致。高血压病分虚证和实证。虚证主要有肝肾阴虚、脾虚或阴阳两虚等,实证又有肝风、肝阳、痰浊及血瘀的不同。在高血压病的早期以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为主; 高血压病中期常在早期基础上出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 在高血压病的晚期,进一步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等病理变化,且易夹痰、夹瘀[1]。 在治疗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和辨病治疗。从症状上,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类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性格特征、个人嗜好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从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寒证高血压用杜仲等可增强药物来达到降压的效果。 2 西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与治疗 西医学对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阐述尚不清,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目前阐述其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有:遗传基因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学说、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学说、心排血量改变学说、血管张力增高,管壁重塑学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学说、胰岛素抵抗学说[2]。此外,还发现高血压与炎性因子、神经递质以及基因表达的时间依从性及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密切相关,炎症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而高血压通过其血流生物力学刺激又可促进炎症反应[4]。 在治疗上,西医主张直接用药,主要药物可分为:(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2)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3)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如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奈洛尔,α受体阻滞剂苯苄胺等;(4)利尿降压剂,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呋塞米等;(5)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利血平、盐酸可乐定等;(6)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哌唑嗪、呱氰啶等。 3 中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各有所长,同时也均有其不足之处。 西药的优势:降压作用较强,特别是近年来上市的许多强效降压药,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急症,西药硝普钠、酚妥拉明等降压作用迅速;对某些靶器官受损有逆转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减轻心肌肥厚的作用。 西药的不足之处是:不良反应相对较严重,如影响水、盐代谢,影响血脂、血糖代谢,某些药物长期使用还可能影响性功能等;降压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大,早期或老年人高血压对此尤为敏感;用药后血压虽能降至正常,但症状改善不理想;长期使用一种降压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必须增加剂量或药物种类才能有效控制血压,这又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的损害。[6] 中医中药降压有以下优势:采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思维方式指导临床治疗。根据不同个体辨证施治,避免了只见“血压”不见“人”的思维方式;降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效果理想,可防止或缓和血压的较大波动;改善症状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中药副反应小,与西药合用能减量、减毒、增效; 一些研究发现中药在对某些器官损害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 中药的不足之处有:服用不如西药方便。高血压病为终生性疾病,目前无根治的方法,因此需要终生服药,而中药汤剂服用不方便,口感欠佳,所以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服用;降压速度不如西药快;目前尚无长效制剂[7, 8]。 4 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调理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为主,是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西药与中药联用可增加降压效果,减少西药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 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吴启锋等[9]应用西药降压药联合中药补心气口服液治疗43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结果显示补心气口服液能够改善高血压病心气虚症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李小平[10]采用自拟方剂茶子饮联合西药降压药及降血脂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观察其对高血压病和血脂蛋白尿的影响,结果茶子饮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及对血脂、蛋白尿的改善与纯西药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及对血酯、蛋白尿的影响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秦扬等[11]治疗高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护理 20世纪90年代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快,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下面就有一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男42岁,体型为中度肥胖,长期饮酒,喜食油腻高脂食物,近日来常出现头痛、头昏、疲劳、心悸等,并且在劳累后加重。查T37.2摄氏度、P80次/分、R17次/分、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入院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疼痛、知识缺乏、焦虑、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病。针对这些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 2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1]。 2.2 饮食 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3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和分类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 在中医方面,将高血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 1、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治疗上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2、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治疗上以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的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治疗上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根据国内文献报告,某些单味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此外,近年国内外对黄芪、人参、刺五加等药物进行研究,这类药物除能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外,还能使用调节紊乱的功能趋于正常化,例如,能使低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又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等等。 除方药治疗之外,在中医方面,针刺疗法、磁疗法、气功疗法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疗效巩固;气功通过主动性锻炼来调整,维系机体的动态平衡,提高了抗高血压能力,从而保持血压稳定。 另外,可通过增强人体正气,避免和消除导致高血压的内外致病因素,例如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其中太极拳气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避免过度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尽可能及戒除烟酒,这些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中医对症治疗高血压自测类型选对药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中医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对症开出一下中药方,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怎样对症治疗高血压的吧。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病之本为阴阳失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2013级临床医学 金娥 摘要: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随着现代基础医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证明了降压治疗主要在于血压降低的本身和保护心脑肾等免受损害。多数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长期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无论西药还是中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西药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大;而中药药性温和,起效较慢。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仍是目前高血压病治疗的最佳方法,较之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很多中药成分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再配合少量西药,起到提高药效的协同作用,又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发挥各有的特点和优势,以期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最高目标一治疗高血压,防止心、脑、肾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发病人数迅速增长,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有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第一疾病”【1】。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为心脏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运用中、西药物治疗本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能较好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治疗并发症【2】。1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 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而中西医结合则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属“眩晕”、“肝风”等病证。首先,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的“二级诊断”模式,疗效仍以高血压病某一阶段的“对症”治疗效果为主,远未达到“对病”诊治的深度【3】,应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根据有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分3期);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第3步是发现病证之间、分期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病总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应为阴阳失调,痰瘀互结。一般早期以阴阳失调为主;中期以痰瘀互结为主;发展至第3期,出现中风、冠心病、心衰和肾病、肾衰则痰瘀胶结、凝滞尤甚。这一分析,从宏观上说明“痰”、“瘀”是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机。我们在治疗高血压病时,配合使用活血化痰的药,取得了比单纯辨证治疗更好的疗效。对于临床无证可辨者,我们给予辨病治疗。而关于活血祛痰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也已见报道【4】。由于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出现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而辨病治疗则是针对高血压病总的病因病机的治疗,具全局性和预防性,故从标本关系上讲,前者治标,后者治本。在症状明显或严重时以治标为主,而症状相对缓和或无症可辨时则以治本为主,防止高血压病向中风发展。

开题报告连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西安交大网络学院护理专业开题报告 论文名称连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 所在单位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引起心、脑、肾各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足以说明其有很高的发病率。我国高血压治疗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身服药。因此,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降压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治疗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希望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关键词及定义 护理: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计委医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病人体表体重情况,了解病人病情,配合医生治疗,加强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观察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依从性:依从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和完全不依从3类,在实际治疗中这三类依从性各占1/3。病人对于具体用药的依从性,即为该具体药物的依从性。 四、文献回顾 张洪梅(2019)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佳的比率分别为80.0%、4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41.5±8.8)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2.4±6.3)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为(42.6±9.1)分,干

毕业设计-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医学论文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护理 20世纪90年代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快,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下面就有一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男42岁,体型为中度肥胖,长期饮酒,喜食油腻高脂食物,近日来常出现头痛、头昏、疲劳、心悸等,并且在劳累后加重。查T37.2摄氏度、P80次/分、R17次/分、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入院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疼痛、知识缺乏、焦虑、潜

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病。针对这些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 2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1]。 2.2 饮食 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3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周超凡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40多年来,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958年的发病率是5.11%,1991年就上升至11 .88%,2002年约1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8%~18%。日本、美国发病率较高为17%~22%。由于发达国家对高血压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做得较好,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较充分,防治措施比较得力,近年已出现下降的趋势。2002年10月8日为我国第五届高血压病日,更应做好高血压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 在我国高血压病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症状性高血压约占10%,其中包括慢性肾炎、肾血管病变、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症、嗜铬细胞瘤等等。从发病因素、发病率高低来看;男性比女性高,北方比南方高,城市比农村高,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大量饮酒、膳食偏咸的比不饮酒少饮酒、膳食清淡的高,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的比精神放松、心理平衡的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高。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是以眩晕、头痛为主的,有鉴于此,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出现的多数症状都有独特的疗效,比起西医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药降压效果尚不理想,起效也较慢,故需进一步改进用药思路与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经我们多年的探索与临床实践,现提出7个用药思路与方法供同行参考,并望指正。 1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目前,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指导原则,对疗效判定分血压疗效判定标准和证候疗效判定标准。高血压分3期,各期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加上个体差异归纳起来高血压病可能出现以眩晕、头痛为主的有20多个症状。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高血压病正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以辨证论治。中医对高血压病症状十分重视,通过辨证论治能很好地改善临床证候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间接达到降压的目的。过去由于对降压中药的配合应用重视不够,其降压幅度往往不大。西医十分重视降压作用,对改善症状往往重视不够,通过治疗血压虽降到正常范围内,但患者常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生存质量颇受影响。因此,中西医应取长补短。高血压病的诊断,还得采用西医的办法,特别是轻度高血压,临床无明显症状,中医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半数高血压患者是体检或其他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