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剧本教案3汇总

剧本教案3汇总

剧本教案3汇总
剧本教案3汇总

剧本的初步认识

活动目的

1、初步认识什么是剧本,初步了解剧本的结构。

2、了解剧本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剧本创作的兴趣。

活动过程: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时,当我们坐在电影院如痴如醉的观看影片时,你肯定不知道这些精彩的情节是谁编写出来的吧?——是剧作家呕心沥血创作剧本的结晶,没有精彩的剧本肯定拍不出精彩的节目。

一、什么是剧本?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电视、电影都是视觉媒介,它们把一个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时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扇窗户正在打开,不远处,在阳台上一个人探出身子;在背景中,我们听见电

话铃在响,一个婴儿在哭,一只狗在汪汪叫;同时有两个人看自己的汽车在弯路上行驶时,哈哈大笑……因而,一部剧本就是一个由不同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二、剧本的结构

因为,一部剧本就是一个由不同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那所有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吕克戈达尔说:“故事都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尽管都有一个线性结构,并由它来创早剧本的形式。”

如果我们把一个剧本像一幅画那样挂在墙壁上,那么它看起来就像这个样子:

三、剧本的发展

在戏剧发展史上,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剧本的特征、格式

活动目的:初步了解剧本的特征

初步了解剧本的格式

活动过程:

一、学习剧本的特征

剧本的基本特征是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去写剧本。

无论是哪种影视剧本,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的、真人表演、胶片拍摄的,剧本的格式是有统一标准的,区别于小说、诗歌等其他文学样式

二、学习剧本的格式

剧本的格式,我们就以《音乐船》为例,作一个归纳。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当要表现人物有某种想法,或是有某种感受的时侯,要用行为动作去展现,而不是单单把它叙述出来。

三、学习剧本与平日写作的区别

我们感觉平日的作文是行云流水的,情节在作者的叙述中娓娓道来,而剧本却像有一根线穿起的珍珠,是由一个个彼此间隔的单元组成的。

剧本不同于小说的格式,是和影视作品的特性有联系的。比如说,剧本是分场来写的,小说是分自然段的。所谓场,是指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为一个场面,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场面也就不断转换。这种场与场的连接,和小说的那种段落之间的连接,效果自然不同。

剧作构思的产生活动目的了解什么是构思,初步了解构思的步骤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构思

二、构思产生的步骤

三、尝试给《值日》写构思

剧本人物的特征

活动目的:初步了解剧本人物的特征

活动过程:

同学们,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亲身感受,一部动画片看过之后,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里面的动画人物。那些人物直接成了动画片的代称了,像“樱桃小丸子”、“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名侦探柯南”。其实,从这些动画片的名字当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创作者力图把动画人物推到最前面的这种意图。

一、塑造好动画人物的重要性

树立人物形象是剧本的第一任务。

对于剧本来说,人是影视剧作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构成影视艺术造型形象的主体。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电影艺术根本的任务。许多成功的实例证明,一个好的人物,能够跨越漫长的时间与不同的文化背景,被多年龄层的广大观众接受

二、塑造人物的方法

我们先从剧作中人物的分类谈起。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贝克的《戏剧技巧》中,把剧作中的人物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概念化人物。概念化人物是作者立场的传声筒,作者毫不把性格描写放在心上。

第二,类型化人物。类型化人物的特征如此鲜明,以至于不善于观察的人也能从他周围的人们中看出这些特征。这种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某些突出的特征或与其密切相关的特征来概括。

第三,个性化人物(Round Character),也有人翻译作?圆整人物?的。圆整人物在类型中把自己区别开来,大的区别或者细微的区别。这种人物具有性格的多侧面和复杂性。他们的性格复杂到无法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和分析。

剧本与作文的区别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剧本。

2、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其创作灵感。

3、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仅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创作”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剧本和写作的区别

剧本写作和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即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写作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还需要通过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抒情、议论)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今天期末考试成绩揭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宣琰心不在焉的告别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时,宣琰心想:不知道考得怎么样?能上义中吗?

她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该写这样写: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著紧张的表情,看著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著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徐敏!”徐敏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宣琰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宣琰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她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宣琰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宣琰说:“会……会的。”

“宣琰!”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宣琰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著宣琰的成绩单看著她,宣琰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二、根据情景设置的提示,完成一个微剧本

情境设置:1、余芳和爸爸妈妈在饭桌前吃饭

2、余芳在上学路上碰到在修自行车的同学赵凡

3、学校操场的公告栏里张贴出一幅取名“凡星”的画

剧本的结构

活动目的:初步了解剧本的结构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结构

对于编剧来说,进行结构,就是考虑如何建造剧情骨架,清理线索,分块分段,确定人物和场景。结构就是把故事按着一定位置安排好的东西。一般说来,故事的结构分为戏剧式的结构和非戏剧式结构两种。

二、重点学习戏剧性结构

1、戏剧式结构,也就是中国文学传统的结构。它一般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2、以《海底总动员》、《虫虫总动员》为例,分析剧本的结构

剧本的开端剧本的开端,就是矛盾冲突的开始,绝大多数动画剧本都是以出现冲突为开场,从而起到“导火索”的作用。在开端部分编剧要尽可能地告诉观众:“①故事的时代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身份,初步性格及相互关系。②故事的中心事件,以及发生时的气氛。③揭示中心事件存在的危机,激发观众心中的悬念”例如:美国动画《虫虫总动员》的开端,蚂蚁收集事物,并把事物献给霸王蝗虫以交换太平。而蚂蚁菲力不小心把食物推进水沟里,这让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