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认识正、负数 1、温度计中以0℃为分界线,在0刻度线以上是正值,0刻度以下是负值。零上13℃,用“+13℃”表示,零下3℃,用“-3℃”表示。(注意:0℃表示温度分界线,不表示没有温度) 2、像+1 3、+38…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例:1个西瓜平均切成6块,吃掉3 1,还剩几分之几,单位“1”是1个西瓜。240袋面粉,运走80袋,剩下的是总的几分之几,单位“1”是240袋面粉。)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5 1 、13 4)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6 5的分数单 位是 61、131的分数单位是131、23 71的分数单位是231 )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 被除数 ,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b ≠0),a ÷b= b a 。(2÷10=102=51、12÷3=312=4、15÷4=415=343 )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3 1 、 74、11 2 、87真分数都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11 11 、37、59、417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7=23 1,读作2又三分之一、59=154 ,读作1又五分之四) 8、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 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能化简的分数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312=12÷3=4、417=17÷4=4…1=44 1、626=26÷6=4…2=462=431 ) 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真分数部分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414= 4144(+?)=417、531=3 135(+?) =316、273=7372(+?)=717)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2=2322??=64、53=3533??=15 9、2416=824816÷÷=32、4520=545520÷÷=94 ) 三、分数加减法(一) 1、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2和18的公因数:1,2,3,6。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2、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是互质数为止(只有公因数1),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若其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整除,则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小的那个:12和6的最大公数是6,2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416=824816÷÷=32、4520=545520÷÷=94像32、94、3 1 …这些,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例:151+152+158=15821++=15 11 、 83-8 1=813-=82=41 注: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分母是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例: 3 1 +43=4341??+3433??=124+129=1294+=1211、52-154=3532??-154=156-154=15 46-=152 ) 6、分数比较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54>52 ) ②同分子分数: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比较大。(72>11 2) ③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要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3 2 、43,128<129)

(完整版)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口算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前计算训练题 请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从中选择课前练习的数量及题目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第一课时 认识正负数 3.4-1.4= 7.82-7.2= 2.19+9.1= 10.1-0.89= 0.68+0.42= 8.1-5.1= 0.728-0.24= 0.8+0.18= 0.89-0.25= 1-0.98= 0.048+0.52= 5×400= 19.9+11.1= 187÷1000= 1+3.89= 75÷10= 0.96÷0.8= 0.8×7= 1.5×7= 0.081×10= 第二课时 我学会了吗? 1.32×8= 0.7×8= 10.3×2= 5×0.6= 0.9×0.3= 3.5×0.2= 2.01×0= 10×0.05= 0.13×7= 0.21×100= 10.2+0.02= 0.7×4= 0.05×4= 4×0.3= 430-250= 0.17+0.06= 1.02-0.09= 7200÷800= 0.17+0.6= 0.83-0.6= 第二单元 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 分数的意义 0.15+0.7= 670+250= 10.2+0.2= 9.2-6= 8500÷500= 3.2-3.2= 3.7+2.3= 25×100= 3.2-0.32= 2+2.8= 380-290= 0.35+0.5= 0.35+0.63= 3500÷70= 3.1+3= 3.8+0.38= 7500÷250= 3.8+1= 0.95-0.05= 450+780= 第二课时 分数意义(练习课) (1)口算 0.47+0.13= 4.5+4= 4-0.6= 0.95+0.05= 2.5+3.2= 0.74+0.16= 23×100= 9.8-4.8= 480÷40= 0.53÷100= 5.1+2.3= 125×80= 0.078÷10= 0.52+0.4= 70×12= (2)在○里填上“<”、“>”或“=”。 41○51 92○32 5 4○53 41○61 53○83 第三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口算 0.25×100= 3.4-2.8= 0.6-0.37= 0.052×10= 10+0.08= 1-0.75= 0.5×1000= 0.82+0.3= 13.5+6.5= 3.05×100= 1.2-0.8= 21.6-1 2.6= 63÷100= 0.83-0.5= 0.76+0.14=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试卷 一、填空:(38分) 1、某日黄山傍晚的气温从中午的零上3°C 下降了9°C ,这天黄山傍晚的气温( ) 2、将下列几个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6 -20.8 0.5 13.2 2.3 -1.2 ( ) 3、27 4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4、21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5、小丽每天的学习时间是6个小时,占全天时间的( )。 6、把长4米的铁丝平均分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分米=( )米 55克=( )千克 100分=( )小时 5时=( )日 29秒=( )分 17角=( )元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5=()32=()35=()40=( )÷40 =( ) 186=() 12186++=()6186-- 9、27 的分子加上6,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10、分数4x ,当X ( )时是真分数,当X ( )时是假分数。 11、王师傅20分钟加工零件25个,平均每分钟加工( )个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 )分钟。 12、2010年的第一季度的天数占全年的( )。 13、3千克的14 和1千克的( )相等。

15、 二、判断.(11分) 1、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 ) 2、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 ( ) 3、假分数都大于真分数。 ( ) 4、正数一定都大于负数。 ( ) 5、6不是正数,因为在6的面前没有写+号。 ( ) 6、把34 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9。( ) 7、既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 8、把2个同样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4 个蛋糕。 ( ) 9、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每小段是全长的13 。 ( )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11、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三、计算(每题1分,共9分) 97+92 = 1211—127 = 2013+203= 247+2423 = 167+163 = 167—163 = 3019 —307 = 2013-203= 1211+12 7 =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应用题

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焊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米,宽1.2米,深0.8米,现将水池的四壁和底部抹上一层水泥,求抹水泥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水泥厂制10根正方体铁皮通讯管道管子,横截面为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管全长2米,共需多少平方米铁皮? 4、用两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时,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多少? 5、要做一个正方形管口周长是28厘米,长2米的通气管子10根,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6、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底面积是250平方厘米,高12厘米,里面盛有6厘米的水,现将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水面上升了4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给一个棱长是1.2米的正方体铁箱油漆一遍,(内外两面)油漆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把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木料据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18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9、一根长1.8米,横截面是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铜条,铜条如果每立方分米重8.9千克,这根铜条共重多少千克? 10、长方体,如果长减少3厘米,就是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60厘米,宽38厘米,里面沉入一个长方体钢块,当钢块取出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5厘米,如果长方体钢块的底面积是570平方厘米,钢块高多少厘米? 12、有一个装饼干的正方形铁盒,底面是正方形,边长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这个铁盒四周印满商标,商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共有525平方厘米,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的2.5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用方程解) 14、一个教室长8米,宽5米,高4米。要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面积21.5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0.25千克,共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15、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12米,宽8米,高4米,如果将四壁和地面用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瓷砖贴上,需要多少块? 16、把一块棱长1.2米的正方体钢坯锻成横截面面积是0.04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 1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棱长总和是148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18、一个长方体油箱,底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6分米,里面已盛油144升,已知里面油的深度是油箱深度的一半,这个油箱深多少分米? 19、把一根5米长的长方体木料据成5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28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0、一个水池长6米、宽5米、高1.5米,池里所储的水是36立方米,问现在水面距池口多少米? 21、一个长60厘米、宽20厘米的盛水容器,把5块体积相等的铁块投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正好上升了4厘米,求每块铁块的体积。 22、一张办公桌有3个抽屉,每个抽屉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做这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23、把一根长2.4米,宽0.8米,高0.4米的木料据成体积相等的2份,它的表面积最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最新最全面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小学教学资料 最全面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认识正、负数 1、除O外,不带“一”号的数是正数。(像:7, +5,……) 带“一”号的数是负数。(像:一3,—155,……) 2、O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O,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3、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1、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 3× 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0四类. C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I 合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0: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20 以内的质数:有 8 个(2、3、5、7、11、13、17、19) 100 以内的质数有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三五七一^十^一( 2、3、5、7、11);十三、十七、一^ 九、(13、17、19) 二三九、三一七、(23、29、31、37);五三九、六一七(53、59、61、67、) 四一三七、七一三九(41 43 47 71 73 79 );八三八九、九十七(83 89 97 ) 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 4、最大、最小 A 的最小因数是:1; A 的最大因数是:A ; A 的最小倍数是:A ; 最小的自然数是:0; 5、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 (30=2× 3× 5) 6、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质数×质数=合数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负数”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数。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与过度,是以后进一步学习“负数”的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正数已经非常熟悉,“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无论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天气预报》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利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课程资源来认识负数,可行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2、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3、积极主动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教学难点:整数的组成,会比较整数的大小 五、教法、学法 通过展示温度计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结合前一节课天气预报的知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自主学习新知。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点拨。 信息窗: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像+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3.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单位“1”: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 位“1”。 2.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分母的:同分母,分子大,则分数大。 同分子的:同分子,分母小,则分数大。 7.异分母异分子的:先通分,再比较。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a是b的几分之几:a÷b=【b≠0】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 8.分数的分类: 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②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一定是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一定假分数。 【b≠0】是真分数,则a<b,<1;【b≠0】是假分数,则a=b,=1或a>b,>1,a是b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9.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假分数=分子÷分母=被除数÷除数=商 10.假分数化成整数: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整数=分子÷分母 11.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假分数:整数= 1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3.分数虚实量的比较 把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第三.五单元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

正负数单元补充练习 1、填空。 (1)如果—30元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 )。 (2)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m,记作-0.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记作( )。 (3)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如果设向右为正,则向左移动12m,应记作( ),8m表示( )。 2、A 地海拔高度是70m,B 地海拔高度是30m,C 地海拔高度是-10m,D 地海拔高度是-30m.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补充练习 1 3 1 5 2 4 3 2、说出下面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1)一周岁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占全天的8 5 。 (2)地球上大约有100 71 的面积被水覆盖。 (3 )小红看了一本书的72 。 (4 )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 43 。 (5)桌子的宽大约是 5 3 米。 3、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 ( ) ( ) 4 5、一个三角形,底是10㎝,高是6㎝.底是高的) ()(--,高是底的) ()(--。 6、(1)1吨煤3个月烧完,平均每个月烧这些煤的) ()(--,平均每个月烧) ()(--吨。 (2)某单位3周烧了20吨煤,平均每周烧这些煤的) ()(--,平均每周烧了) () (--吨。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3=8)(-=(_)9 107 =(_)14=30(_) 2 = 3(_)= 4(_) 3 = 3(_) = ) ()(-- 8、小强每天睡眠9小时,学习6小时,活动3小时,吃饭2小时,其他4小时。 (1)睡眠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 (2)吃饭和活动时间共占一天的几分之几?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本教材由众多数学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及一线骨干教师编写,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教学总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的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强烈推荐】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习题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习题答案 分析:一般将进货用正数表示,出货用负数表示。解答: 第7题答案“1500±25毫升”表示标准含量为1500毫升,误差范围是25毫升,真实含量在1475毫升与1525毫升之间;“500±10克”表示标准含量为500克,误差范围是10克,真实含量在490克与510克之间。 第8题答案-12 +5 +10 +4 -3 第9题答案略 第10题答案分析:加10分用正数表示,扣10分用负数表示,得0分用0表示,填出三个班每题的得分,算出每班的最后得分。 解答: 第8页我学会了吗答案在记录存、取款的过程中,取是指支出,用负数表示支出,如支出45000元,记作-45000元;存是指存入,用正数表示存入,如存入20000元记作+20000元。(合理即可)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1题答案1/3 1/3的分数单位是1/3,1/3里有1个1/3。 5/9 5/9的分数单位是5/9,5/9里有5个1/9。 1/3 1/3的分数单位是1/3,1/3里有1个1/3。 7/12 7/12的分数单位是1/12,7/12里有7个1/12。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2题答案(答案不唯一)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3题答案(1)2/7 (2)9/24 (3)略 例如:1个月占1年(12个月)的1/12;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占一天的8/24;小明每天练琴1小时,占一天的1/24…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4题答案真分数:2/3 7/9 假分数:23/10 5/4 33/31 5/3 8/8 13/11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5题答案1又1/3 3又3/4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6题答案(1)3/13 1/17 (2)5 9/7 (3)1/9 17 第11-13页自主练习第7题答案 表示真分数的点在直线0~1(不包括0和1)的部分,表示假分数的点在直线大于等于1的部分。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整体备课 本班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能力。有个别学生自觉性不够,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正、负数,以及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新接触的内容。分数的加减法是在三年级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6、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7、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8、认识复式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 认识正负数测试题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______数,比“0”小的数叫做____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 3. 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4、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 m记作- 0.2 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 12m ,"记作8m"表示向____移动_____m. 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________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米。 7.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作________元。 8.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_______层。 9.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_________ 10.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____,凌晨4时的气温是_____. 1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 5月4日爸爸工资收入15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6日水、电、煤气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2日电话费支出12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5日妈妈工资收入14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12.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要求零件的直径是40mm,现检验员检验其中的10件,检验结果如下:(单位:mm) 39.7 40 40.1 39.9 40 40.3 39.8 40.2 40.1 39.9 如果以40mm为标准,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则这10件零件可分别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下面的表格。 下面的表格是全国各地的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情况:(单位:℃) 城市深圳广州天津上海江西哈尔滨 最高气温20 22 8 5 9 -1 最低气温15 16 -3 -1 3 -13 温差 14.南山区某超市某袋装食品包装上有如下字样:净含量:500ml±10ml.这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公交车上原来有若干人(上车的人数为正,下车的人数为负)。 - 5人,3人,5人,8人,-10人,6人,4人,- 7人,- 3人,2人,经过十站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或少多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8℃-20℃ 11℃-13℃ 8℃-2℃ 5℃ 0℃-10℃将以上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17、下图每格表示表示1米,小宁开始的位置在0处。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共二条 1、像+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3、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单位“1”: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分母的:同分母,分子大,则分数大。 同分子的:同分子,分母小,则分数大。 7、异分母异分子的:先通分,再比较。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a是b的几分之几:a÷b=(b≠0)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 8、分数的分类: 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②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一定是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一定假分数。 (b≠0)是真分数,则a<b,<1;(b≠0)是假分数,则a=b,=1 或a>b,>1,a是b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9、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假分数=分子÷分母=被除数÷除数=商 10、假分数化成整数: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整数=分子÷分母 11、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假分数:整数= 1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3、分数虚实量的比较

最新最全面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认识正、负数 1、除0外,不带“—”号的数是正数。(像:7,+5,……) 带“—”号的数是负数。(像:—3,—155,……)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3、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个数 ..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一、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 1、五亿五千三百六十六万零五百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4.08千克=( )千克( )克 27秒=( )分 380毫升=( )立方分米 0.48公顷=( )平方米 3、 ( )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5、如果6x =7y ,那么X与Y成( )比例关系, y x =( ). 6、 () 16 =12:( )=0.8 = ( )÷25 =( )% 7、用 5 4 米长的彩带可以捆扎2束鲜花,照这样计算,2米彩带可以捆扎( )束鲜花。 8、一个分数约分前分子分母的比是2:5,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6,约分前的分数是( )。 9、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已两地相距11厘米,甲乙两地实际相距( )千米;A 地到B 地实际相距300千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两地相距( )厘米。 10如图,圆形面积是62.8 平方厘米,那么 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将一个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6 )立方厘米。 12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质数都是奇数,奇数不一定是质数。( ) 2、小明做了104道题,全都做对了,正确率是104%。( ) 3、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4、大于0.8而小于0.9的的两位小数只有9个.( ) 5、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相等。( )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枝铅笔长约18分米 B、2100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C、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3.74 D 、一升水是100克 2、往100克水中加10克盐,则盐水的含盐率是(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信息窗: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与正、负数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3℃-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 (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 (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再次讨论。 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立了正、负数的概念. 对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第一题: 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一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 ????????????????????????运用对称设计图案运用旋转设计图案运用平移设计图案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旋转的特征旋转的性质旋转的意义旋转轴对称的特征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意义轴对称 二 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 ??????????????????????????????法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及办质因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算性质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及运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与倍数352352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换算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间的进率容积的意义及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的意义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的意义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高叫做长方体的长、宽、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长方体长、宽、高的意个顶点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有个面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个顶点棱长度相等;有 条棱,相对的同:有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长方体的特征:有81268126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通分的方法通分的意义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意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通分约分的方法最简分数的意义约分的意义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意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约分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数的方法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带分数的读法、写法带分数的意义、特征假分数的意义、特征真分数的意义、特征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的意义单位“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信息窗: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与正、负数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3℃-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 (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 (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再次讨论。 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立了正、负数的概念. 对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第一题: 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