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

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

B. 非物质生产活动

C. 社会经济活动

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

B. 外国领事馆

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

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

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B. 资金流量核算

C. 投入产出核算

D. 资产负债核算

答案:1.D 2.A 3.C

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

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

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

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

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

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

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

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

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

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

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

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

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

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

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

答案:1.ABCDE 2.ACDE 3.BCD

四、判断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

2.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是根据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3.从基本职能而言,国民经济核算并不直接记录实际资源流动本身,而是以经济价值收支流来指代相应的实物流,在核算中体现。()√

答案:1.√ 2. × 3. √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简答题

4.在计算增加值过程中,要将中间投入价值从总产出价值中扣除掉,那么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5.从理论上看,净增加值比总增加值更符合增加值的定义,但是,实践中更广泛应用的却是总增加值,为什么?

6.现代管理中常常倡导要提高生产的附加值,或者要投资于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如何在核算中体现这些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

A.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

2.上海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_______的国内生产总值。

A. 上海

B. 广州

C. 上海兼广州

D. 国外

3.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________。

A. 总是对的

B. 总是错的

C. 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

D. 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

答案:1.C 2.B 3.D

三、多项选择题

1.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_______ 。ABCDE

A.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

B.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框架

C.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门机构,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

D.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提供了起点

E.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程度

2.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ABDE

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

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

D.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

进行产出核算

E.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

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

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ABCE

A.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

B.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

C.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

D.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记为固定资本形

E.我国地质勘探队员在新疆柴达木盆地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

答案:1.ABCDE 2.ABDE 3.ABCE

四、判断题

1.某商品房的建筑工程于去年完成但在今年实现销售,因此应按照销售金额计入今年的GDP中。×

2.公共消费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消费支出,它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针对居民住户提供的部分,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而发生的。√

3.消费、积累代表了对GDP的主要需求因素,因此,刺激消费、积累的诸多措施,其结果必然拉动本国GDP,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X

答案:1. × 2. √ 3. ×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一、简答题

1.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2.在投入产出表中,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投入产出表的优势体现在哪

里?

3.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二、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_______,从列

向上看表示_______。BC

A.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B.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C.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D.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2.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

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_______。D

A. 钢铁业

B. 炼焦业

C. 煤炭开采业

D. 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

3.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

义是_________。A

A.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B.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D.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答案:1.B C 2.D 3. A

三、多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_______。ABE

A.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C.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

D. 总投入=总产出+进口

E. 总投入=总产出

2.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______。ABCDE

A. 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

B. 实物转移

C. 自有住房服务

D. 金融保险服务

E. 自产自用的货物

3.应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一般都是各类投入产出系数,而非各种流量,其原因

是各种系数_______。ABC

A.剔除了部门规模的影响

B.可以直接反映出由经济技术因素决定的部门投入结构

C.可以反映出部门间的依赖程度

D.具有可加性

E.以上都可以成立

答案:1.ABE 2.ABCDE 3.ABC

四、判断题

1.投入产出核算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同属于生产核算的范畴,前者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延

展。T

2.在实际统计体系中,各项最终使用数据往往按购买者价格汇总,因此在编制表时不能

直接放入投入产出表中,必须从中扣除各项流通费用,并将这些扣除项分别归入到货物运输与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等各流通部门中。T

3.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而固定资本一般主要指厂房设备等,所以第一产业产

品不会形成固定资产。F

答案:1.√ 2.√ 3.×

第四章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

一、简答题

1.请说明资金流量核算中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内容和特点。

2.为什么世界银行对国家(地区)分组时考虑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而不是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3.简述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核算的基本流程,确定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基本

含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分界点在何处?

4.如何通过资金流量核算度量一个机构单位或部门在非金融投资环节的资金余缺状况?

结合具体机构部门,一般来说其资金余缺呈现何种格局?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资金流量核算表中,每个机构部门列出“运用”和“来源”两个栏目,其中前者

记录________,后者记录________。AD

A支出或者资金流出 B支出或者资金流入

C收入或者资金流出 D收入或者资金流入

2.由于海啸发生,2005年印尼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主要原因是

________。D

A 对国外净劳务输出增多

B 对外净金融投资规模扩大

C 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

D 接受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

3.按照希克斯给出的定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

预期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____。

D

A 原始收入

B 劳动者报酬

C 储蓄

D 可支配收入

答案:1.A D 2.D 3.D

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

1.下列属于收入分配和使用核算范围的有________。ABD

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B.自给性家务劳动中所耗用的材料

C.股票交易中所获取的价差

D.企业向学校的捐款

E.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区分资本转移和经常转移的标准有________。ABDE

A、如果转移的对象是资产,则为资本转移,否则为经常转移。

B、规模大、频率低、无规律的往往是资本转移。

C、资本转移的对象不包括实物,都是现金。

D、只影响接受转移一方的投资水平,而不影响其消费水平的是资本转移。

E、即使转移的对象本身不是资产,但只要接受转移一方以形成资产为目的使用所

获得的转移,也应归入资本转移。

3.根据资金流量核算原理,下列等式中可以成立的是________。

A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实物社会转移=可支配收入

B 公共消费支出-公共实际消费=个人实际消费-个人消费支出

C 总消费+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

D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净额=国民可支配收入

E 总储蓄+最终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

答案: 1.ABD 2.ABDE 3.BCDE

四、判断题

1.资金流量核算所覆盖的经济活动都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发生的,是以货币为交易

媒介的等价交换,因此都属于货币性交易。()F

2.劳动者报酬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障缴款以及其他劳务收入,还包括了劳

动者接受的困难补助、救济等收入。()F

3.无形非生产资产交易可以发生在国内外之间,但有形非生产资产交易一般只能发

生在常住单位之间。()T

答案:1.× 2.× 3.√

第五章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

一、简答题

1.资金流量中金融交易核算在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中有何重要意义?

2.如何根据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特征区分金融资产的不同类别?这

些类别如何对应机构部门的资产和负债?

3.如何区别两类不同的金融交易?理解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关系,其意义何在?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一国或者一地区来说,当期国民可支配收入在用于最终消费后,如果其储蓄和

投资不相等,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来调剂。D

A 非金融交易

B 黄金储备

C 国际储蓄资产交易

D 金融交易

2.以下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是___________。D

A、房产的买卖

B、购买人身保险

C、企业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D、股价下跌导致市值的损失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D

A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只有债权人没有债务人

B 通货是发行机构的负债,持有者的资产

C 证券是持有者的资产,发行人的负债

D 保险专门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的资产。

答案:1.D 2.D 3.D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AB

A 金融资产常常与金融负债对称存在

B 非金融资产所有者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非金融资产创造利润而获益,金融

资产所有者则是通过分享其他单位的生产成果而获益

C 金融资产是无形的而非金融资产则是有形的

D 金融资产有所有权和收益权

E 作为一种无形的权利,金融资产必须借助于一些有形的载体而存在

2.金融资产所具有的性质包括___________。ABCDE

A 与负债的对称性

B 具有明确的所有权

C 收益性

D 可流通性

E 可转让性

3.下列情况中可以引起净金融投资的是___________。BCE

A 用银行存款购买股票

B 企业产品销售中形成的应收款项BCDE

C 住户按揭购买汽车

D 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E 用银行存款购买住房

答案:1.AB 2.ABCDE 3.BCE

四、判断题

1.金融资产也是经济资产,因此它也必须满足经济资产的条件,即所有权条件和收益性

条件。()T

2.住户提取存款购买股票,则存款资产减少,同时股票资产等额增加,因此不会影响住

户的净金融投资水平。()T

3.资金流量表的金融交易部分是一个二维矩阵结构的平衡表,每个机构都包括运用和来

源两列,运用方(左方)记录负债的净增加,来源方(右方)记录金融资产的净增加。

( )F

答案:1.√2. √3. ×

第六章资产负债表

一、简答题

1.试说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金融资产和负债在进行估价和总量核算时所采取的估

价方法,并总结不同估价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何谓国民财富?假设已知某年度资产负债表,如何度量求得国民财富?

3.请阐述与资产有关的经济交易、资产其他物量变化、价格变化这三要素是如何影响资

产负债存量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4.简述名义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和实际持有损益之间的联系。试结合不同的资产类

型,举例予以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

1.某生产氧气的企业经理称其资产过亿,具体为海水2500万,空气2500万,设备厂房

2500万,员工价值2500万,流动资产2500万。显然,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宣传。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定义,其经济资产价值应该为______。B

A 12500万

B 7500万

C 5000万

D 2500万

2.下列关于持有损益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A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

B 实际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

C 中性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D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

3.下列哪一活动属于资产物量其他变动核算范围_____。D

A 非典时期药价上涨,库存中囤积的板蓝根价值增加

B 个人上缴的物业税

C 某学生用兼职收入购买股票

D 由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某养殖场收购的野鸡等动物被林业派出所无偿没收

答案:1.C 2.A 3.D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经济资产的是_____。DE

A. 大兴安岭的新鲜空气

B. 克拉玛依地区已探明的可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

C. 山西某地区有一段煤层,但预期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加以开采

D.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特别提款权

E. 购买的企业商誉

2.下列有关流量和存量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CD

A. 生产资产被直接用在生产中,提供产品,创造收入

B. 持有金融资产(例如股票、存款和贷款)可以为所有者提供财产收入

C. 自然资产没有进入生产过程,也没有发生收入分配和消费投资,因而是存量中少数

与流量没有关系的存量之一

D. 存量变动仅是由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投资这三个流量形成的,即:期末存量=期

初存量+当期流量

E. 在未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基础上进行投资,可以积累起新的资产

3.资产其他物量变化包括______。ABCDE

A 非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

B 非培育生物资源的自然生长

C 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

D 巨灾损失和无偿没收

E 分类和结构变化

答案:1. BDE 2. CD 3. ABCDE

四、判断题

1.鱼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由于其自身较强的流动性,尤其在两国交界的水域内,无法

确定该资源的产权,所以国民经济核算中不把这部分资源作为“资产”来看待。()T

2.中国目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价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因而国民资产负债就是各企业资

产负债的加总。()F

3.中性持有损益的“中性”是由于对所有资产都“一视同仁”,无论何种资产,其中性持

有损益相对于资产期初价值的比值都相等。()T

答案:1.√ 2. × 3. √

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

一、简答题

1.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界定常住性有何作用?请针对不同的机构单位,即住户、企业、政府,简要归纳常住性的识别原则。

2.与国际收支核算相比较,国际投资头寸核算显示出了什么特点?

3. 国际收支顺差、逆差和平衡各是什么含义?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符合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的宏观经济目标吗?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D

A.我国某企业拥有的船只在国际水域航行

B.我国受国外单位委托的代理商

C.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

D.中国驻外使馆的外籍工作人员

2. 我国从芬兰进口一批原油20亿美元,加工后的价值为30亿美元。加工后再运回芬兰;此外,从欧盟进口木材价值15亿美元,其中包含欧盟的运输和保险费用0.5亿美元,则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记______。A

A. 进口35亿美元,出口30亿美元

B. 进口34.5美元,出口30亿美元

C. 进口15亿美元,出口10亿美元

D. 进口14.5亿美元,出口10亿美元

3. 判断一笔货物是否出口或进口,关键是看其是否_____。B

A. 跨越了一国的地理国界

B. 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C. 同时跨越了国界和变更了所有权

D. 交付了货物款项

答案:1.D 2.A 3.B

三、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属于核算我国常住居民的有______。ABDE

A. 经常到邻国工作的边境工人

B. 在外留学生

C. 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

D. 驻美大使

E. 长期在国外就医的病人

2.关于国际收支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CE

A. 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

B. 立足于国外进行记录

C. 注重在收支环节进行核算

D. 与国内其他核算毫无关联

E. 遵循国民经济核算的总体原则

3. 以下项目中可以看成对外经常转移的有______。BCE

A. 向外国投资及其设备

B. 政府定期向国际组织缴款

C. 逢佳节赠国外亲朋好友礼物

D. 给国外职工发放薪金

E. 向国外灾区捐款

答案:1.ABDE 2. ACE 3.BCE

四、判断题

1. 海尔在美国的分公司,属于海尔企业的一部分,所以该分公司仍然属于我国的常住单位。()F

2. 如果非常住单位购买了该国的住房,则在国际收支核算中要记录来自国外的资金流,同

时还要记录实物资产的购买行为。()F

3. 如果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顺差,则储备资产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反之,则储

备资产减少,意味着国民经济实力有所削减。()T

答案:1. × 2. × 3.

五、计算题

假设某年我国对外经济活动有以下资料:

⑴意大利向我国购买1600万美元的纺织产品,我方中国银行作为收款人把意方付款存入罗

马银行;

⑵我国从德国购入机械设备,价值21000万美元,由驻柏林的中国银行以美元支票付出;

⑶动用我国外汇储备600万美元,从美国、印度等购入小麦等粮食食品;

⑷因⑵、⑶两项进口须付英国轮船公司运费150万美元,付款方式同⑵;

⑸英国保险公司承保⑵⑶项商品,我国支付保险费30万美元,付款方式同⑵;

⑹加拿大人在我国旅游,花费50万美元,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

⑺我国向朝鲜等国提供100万美元的工业品援助;

⑻我国对埃及等国的劳务输出,获得外汇收入2000万美元,存入所在国银行;

⑼海外华侨汇回300万美元,增加了国家外汇储备;

⑽我国在芝加哥发行10年的债券,价值1000万美元,存入芝加哥国民银行;

⑾港澳地区在广东投资价值10000万美元机械设备;

⑿我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短期资金1500万美元,以增加我国外汇储备;

⒀我国向美国出口300万美元初级产品,以清偿对美国银行的短期贷款;

⒁年底核查我国外汇储备实际动用了620万美元,即减少620万美元。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加以分析。

第八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矩阵表

一、简答题

1.国民经济核算中各个部分的核算内容是相对自成体系的,但各个子体系又是如何联系

在一起的?

2.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划分经常账户、存量账户和积累账户的依据什么?它们各自

包括哪些子账户?

3.试述国民经济核算矩阵的构造原理,以及如何解释行列交叉点上对应项目的具体含义。

4.

二、单项选择题

1.从内容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劳动者报酬与原始收入账户中的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差

额为_______。A

A. 对国外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净额

B. 从国外获得的劳动者报酬

C. 对外支付的劳动者报酬

D. 零

2.应该如何获知有关一时期支付的劳动报酬和获得的劳动报酬?答案是________。D

A. 收入形成账户

B. 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C. 劳动报酬获得见收入形成账户,劳动报酬支付见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D. 劳动报酬支付见收入形成账户,劳动报酬获得见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3. 已知某地区个人消费支出1015亿元,公共消费支出368亿元,又知用于居民个人的公共消费支出为228亿元。那么个人实际消费为________。C

A.1015亿元

B.1383亿元

C. 1243亿元

D.596亿元

答案:1.A 2.D 3.C

三、多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_________。

A. 是国民经济核算结果的最宏观层次

B. 描述了各机构部门之间的交易行为

C. 主要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量,而不存在对机构部门关系的反映

D. 是在部门核算结果基础上汇总得到的

E. 与机构部门账户毫无联系

2.收入初次分配账户与收入形成账户间的关系为_______。

A. 只有初次分配账户核算的收入是初次分配收入

B. 两者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C. 两者核算的主体对象相同

D. 收入形成账户是立足增加值的分配,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记录进而发生的初次分配

E. 两者通过营业盈余项相互连接

3.下列公式正确的是________。

A. 国民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

B. 对外经常交易差额=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货物服

务净出口

C. 国民财富= 非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资产-对外负债

D. 总储蓄- 资本形成=货物服务净出口+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

E. 净贷出/净借入= 对外经常交易差额+对外资本交易差额

答案:1.ACD 2.BDE 3.ABCDE

四、判断题

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从产品使用角度记录的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与资金流量核算从收

入使用角度记录的最终消费支出、非金融投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2.在形式上,货物服务账户与经常账户保持一致:左边记录货物服务的使用,右边记录

货物服务的来源。()

3.在国民经济核算矩阵中,交叉点上的单元具有双重含义,从行向来看,它表示横向标

题下的来源项目;从列向来看,它表示列向标题下的使用项目。()

答案:1. √ 2.? 3. √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的灵活运用与扩展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要提出国民经济核算的灵活运用和扩展问题?如何才能对国民经济核算进行灵活运用和扩展?

2.简述引入卫星账户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卫星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框架的关系。

3. 环境经济核算从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核算进行了改进与拓展?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跨地区企业形成了“总部经济”现象,下列关于该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跨地区企业不论其分支机构是否具有法人性质,其活动都应与总部一并核算

B.跨地区企业的总部多设在经济发达地区,并作为法人单位在当地注册

C.跨地区企业的非法人性质的分支机构,其活动也应作为“产业活动单位”属于活动所在

D.跨地区企业应执行“在地统计”原则

2.有关季度国民经济核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通过核算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予以有效监控

B. 是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核算

C. 核算周期较短

D.核算时效性高

3.以下属于旅游卫星账户之访问者的是_______。

A.住在北京的人去上海探亲

B.中国居民去韩国打工谋生

C.留学生留学期满回国

D.我国驻外使馆人员

答案:1.A 2.B 3.A

三、多项选择题

1.地区经济核算中涉及到的特殊问题有_________。

A.地区内部各单位之间经济交易的核算

B.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的划分问题

C.跨地区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

D.中央政府机构单位经济活动的核算

E.地区之间经济交易的核算

2.粮食和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由以下账户及平衡表组成:________。

A.产业部门账户

B.生产账户

C.机构部门账户

D.与粮食和农业有关的各种附属和补充账户

E.总量核算账户

3.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框架包括_________。

A.环境-经济流量实物核算和混合核算表

B.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活动流量核算表

C.自然资产存量及其变动核算表

D.以EDP为中心的总量核算表

E.生态系统平衡表

答案:1.CDE 2. ACD 3.ABCD

四、判断题

1.如果把国家层次的核算延伸应用到亚国家地区层次,把年度核算周期缩短到季度,结果就是地区经济核算和季度核算。因此,地区经济核算和季度核算在方法上可以直接套用国家年度核算原理。()

2.由于跨地区企业在形式上与跨国公司很相象,因此在地区核算中,对跨地区企业的处理应采取同国家核算中对跨国公司一样的处理方式。()

3. 目前,由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进行环境经济核算具有非常的紧迫性。中

国已开始全面实施环境经济核算,并引入绿色GDP作为重要核算指标对传统经济总量进行调整。()

答案:1. × 2. × 3. ×

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动态比较

一、简答题

1. 国民经济核算动态比较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相应地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工作?

2.何谓拉氏指数?何谓帕氏指数?在现实应用中选择哪种指数形式才能较好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动态特征?为什么?

3.请分别阐述从生产法和支出法角度计算不变价GDP的思路。

二、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动态比较的实质是________。

A﹑对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经济指标进行不同时期比较

B﹑对国民经济活动规模进行比较

C﹑对国民经济存量进行比较

D﹑编制不变价账户与主要指标的物量指数

2.下列指数公式中哪个是帕氏价格指数_______。

A 、

0010q p q p ∑∑ B 、0001q p q p ∑∑ C 、0111q p q p ∑∑ D 、101

1q p q p ∑∑ 3. GDP 价格指数和GDP 物量指数计算过程中,都要用到报告期不变价GDP ,一般来说,它________。

A ﹑都作为分子出现

B ﹑都作为分母出现

C ﹑在价格指数中作为分子出现,在物量指数中作为分母出现

D ﹑在物量指数中作为分子出现,在价格指数中作为分母出现

答案:1.A 2.D 3.D

三、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国民经济核算动态比较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 .包括国民经济活动实际规模的动态变化

B .包括国民经济存量实际规模的动态变化

C .不包括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编制

D. 要编制不变价账户和主要指标的物量指数

E. 要以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的价值额数据为基础进行动态比较

2. 下列有关实际收入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参照某一选作参照年的价格水平进行衡量

B. 和参照年的选择没有关系

C. 相对于某一组作为定值标准的产品而言

D. 计量结果与定值标准的选择无关

E. 应该针对每一个收入指标核算其实际收入

3. 下列价格差异中可归结为物量因素的是__________。

A ﹑冰箱与电视机的价格差异

B ﹑不同型号诺基亚手机的价格差异

C ﹑提供售后服务与不提供售后服务的电脑的价格差异

D ﹑旅游地商店以更高的价格将相同商品出售给陌生人的价格差异

E ﹑消费品在经济萧条时期和通货膨胀时期的价格差异

答案:1.ABD 2.BDE 3.ABC

四、判断题

1.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动态比较,需要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所有内容的不变价账户,编制

所有核算指标的物量指数。( )

2.理论上讲,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物量指数,一方面应该是各个产业生产物量指数的

综合,另一方面应该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进出口物量指数的综合,两方面应该保持协调一致。( )

3.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帕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在我国实际应用中,物量指数都采用拉氏公式,价格指数则都采用帕氏公式。( )

答案:1. × 2. √ 3. ×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

一、简答题

1.在进行国际比较时,为什么说GDP的国际比较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2.请简述采用汇率法进行国际比较的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和操作方法。

3.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法?用其进行国际比较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与汇率法相比,购买力平价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进行双边比较时,如果以美国为基国,得到的购买力平价指数为100日元/美元,那

么以日本为基国,得到的购买力平价指数就应该是_________。

A、100日元/美元

B、0.01日元/美元

C、0.01美元/日元

D、100美元/日元

2.国际比较中,下列哪种多边比较方法是针对数据缺失问题开发的?答案是_______。

A、CPD法

B、星体系法

C、E KS法

D、G-K法

3.目前国际比较上讨论的购买力平价法,主要是从GDP的__________角度进行设计的。

A 支出法

B 生产法

C 收入法

D 产品法

答案:1.C 2.A 3.A

三、多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中,关于借助GDP反映不同国家的真实经济规模叙述正确的

有________。

A、剔除不同国家GDP中所包含的价格变化

B、保留不同国家GDP中包含的价格变化

C、剔除不同国家GDP中包含的物量上的差异

D、保留不同国家GDP中在物量上的差异

E、是动态物量指数向空间物量指数的推广

2.下列关于汇率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数据资料易于取得

B、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C、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其理论基础严重背离现实

D、会造成发达国家GDP的低估

E、会受到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汇率制度的影响

3.购买力平价指数编制过程中,核心的技术环节是________。

A 确定用于比较的商品

B 选择具体的指数形式并确定权数

C 搜集价格以及销售量信息

D 计算并得到指数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1.ADE 2.ABCE 3.BD

四、判断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所说的购买力相同指的是各国1单位本国货币能够购买的物品是等

量的。()

2.汇率直接标价法是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3.双边比较是多边比较的基础,多边比较就是多个双边比较。()

答案:1.× 2. × 3. ×

1.某国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亿美元;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收入为120亿美元,外国在该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为80亿美元。

要求:计算该国200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6分)

2、某国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要求:按生产法计算该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分)

3、已知某国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分配与再分配)资料如下(亿美元):

劳动报酬8190 自产自用产品1750

生产税净额2765 所得税420

营业盈余2975 固定资产折旧1134

要求:按收入法(分配法)计算该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分)

4、已知某地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亿美元):

居民个人消费8610 社会消费2009

固定资产总积累5180 库存及后备增加805

固定资产折旧1134 出口3290

进口3080

要求:按支出法(使用法)计算该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分)

1、解答: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外国在该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3000+120—80=3040(亿美元)。(6分)

2、解答:(1)全国总产出合计=6359.5+25946.2+3637.2+1263.5+1883+1874.6+1876=(亿美元);(2分)

(2)全国中间消耗合计

=2340.30+18855.14+2626.06+281.76+894.37+513.64+514.73

=26026(亿美元);(2分)

(3)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42840-26026=16814(亿美元)。(2分)

3、解答: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自产自用产品价值

=8190+2765+2975+1134+1750=16814(亿美元)。(6分)

4、解答: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8610+2009)+(5180+805)+(3290-3080)

=16814(亿美元)。(6分)

一、名词解释:4×3=12

中央电大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网考题库

中央电大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单选题库 A、 1、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B、 1、编制国外账户应以(本国货币)为基准货币单位。 2、编制物价指数的紧缩法是运用(帕氏指数)方法。 3、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机器设备的租借) 4、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 5、不能记入货物进出口的是(我国某企业一批设备送出国外进行简单加工)。 6、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性资产持有收益(等于零) C、 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2、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主产品的同质性) 3、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转卖业务的总产出(只计算其附加费)。 4、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5、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最终消费的部分,其数值(既可能为正,也可 能为负或零) 6、储蓄率是指(储蓄额与可支配收入额之比) 7、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之间的差额是(零)。 8、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 要是与(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 9、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的关系是(现有人口=常住人口- 临时外出人口+临时寄居人口)。 1/ 37 10、从美国进口一批货物,按实际离岸价格计算为350 万美元,离境后抵达我国口岸的国际运费和保险费等共计20 万美元,这批进口货物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计为

(借方350 万美元)。 11、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两者不等主要是与(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有关。 12、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 13、财产收入是一种(生产性收入) 14、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15、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收入之间的差额是(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 D、 1、对于企业部门,其原始收入与营业盈余的差值是(财产净支出) 2、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3、对外经济交易是(会影响一国资源总量)。 4、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5、对外金融账户的平衡项是(净贷出/ 净借入)。 6、对外资产负债账户(只核算金融资产)。 7、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是关于商品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的分析。 8、短期核算的数字比一般年度核算的数字(不准确)。 9、短期内国民经济的生产主要由(工业)的生产活动状况加以体现。 10、地区间的流入与流出在投资环节上表现为发生在地区间的(资本转移)。 11、金融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应遵循的估价原则是(交易双方同一价格估价) 12、工程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资本和金融帐户) 13、对外经济交易是(会影响一国资源总量) 2/ 37 14、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第二产业) 15、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则是(市场价格) 1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第二产业)。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1)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法人单位不包括住户)。 2.计算中间消耗时,对投入的原材料的值应按(C.现行市场价格 )进行核算。 3.农业部门在计算总产出时,通常采用(C.产品法)。 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z1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B.3200 )亿元。 5.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04年GDP为136515亿元,2003年GDP为124670亿元,则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C.9.5% )。 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A.第1象限 )。 7.若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32,说明( 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 )。 8.某商店进货100万元,全部售出后得到销售收入130万元,则商业总产出为(A.30万元 )。 9.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A.3亿元 )。 10.如果一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人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B.企业部门 )。 11.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C.小康水平 )。 12.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D.储蓄 ) 13.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通常属于投资资金富余的主要部门是(A.居民部门 )。 14.金融资产的获得与处置的估价(D.不包括手续费、佣金和金融交易税 )。 1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B.经济资产)。 16.在对外经济核算中,确定货物进出口的计价是(C.进出口均按离岸价计算 )。 17.从国外购买证券和向国外出口货物应分别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前者为借方,后者为贷方 )。 18.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 C.经济领土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杨灿课后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杨灿 课后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目录 第1章导论 【思考题解答】 1-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 解答:国民经济是一个规模庞大、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在这一大系统中,职能各异、数不胜数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经济资源、遵循一定的社会分工规则,从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司其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可将“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理解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首先,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组织、民间机构和住户,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等等。在分析上,需要将有关经济单位(通常是其中的常住单位)依据一定的功能特征适当分类,形成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其次,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资金融通及资本积累,等等,这些活动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就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国民经济又并非上述各单位、各部门与各环节、各要素的简单总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所有这些方面总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就是要考察各单位、各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考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本国与国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1-2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解答: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起于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抵于产品的使用(消费、消耗或投资等使用),周而复始;商品流通和收入分配则介于生产和使用环节之间,成为连接两端的中间环节。于是,从运动形态上区分,国民经济循环表现为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是“生产-流通-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因为在这里,社会产品的价值是与其使用价值一起运动的:若商品售出则货币流入,若商品购入则货币流出,也就是说,伴随着实物(货物和服务)流通还存在着货币流通,两者相辅相成,但运动方向相反。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是“生产-分配-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价值运动”。因为在这里,社会产品的价值已经与具体的使用价值相对分离。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两种运动在脱离生产过程之时相分离,又在进入使用过程之时相汇合,既对立又统一,为我们考察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提供了两条基本线索。 (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进而形成对各种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1-3为何说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核心问题之一 解答: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进而形成对各种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一旦在市场上见面,就有一个“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是平衡还是失衡的问题。这对于国民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倘若社会总供给显着大于社会总需求(供大于求),就会造成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开工不足,失业增加;而如果社会总供给显着小于社会总需求(供不应求),则又会造成商品匮乏,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乃至社会的动荡。进而言之,社会总供需平衡不仅要求总量上平衡,还要求结构上也平衡,总量平衡又以结构平衡为基础。只有在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都基本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可见,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核心问题之一,宏观经济管理和国民经济统计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1-4简述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统计的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完整版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 复习计算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 第二章生产核算 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 2 (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1)总产出8673亿元; (2)中间消耗4124亿元; (3)最终消费3658亿元; (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 (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 (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 4、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16000亿元; (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

国民经济核算网考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保险公司属于B.金融机构部门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C.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服务的特点是B.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D、负债和净值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D.产业部门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D.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D、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B、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B.广义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减 金融账户的来源方记录的是B、金融负债的增减 可支配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D、可支配总收入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D、总储蓄 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国民总收入 劳动适龄人口指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第三产业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资本转移 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D、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C.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D、资产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C、470元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储蓄率 人口出生数是一个B、时期指标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生产账户的初始流量是A、总产出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增加值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生产性收入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收入分配核算包括:C、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B、营业盈余 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民经济核算电大复习题单选

国民经济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 2.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 3.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 4.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 5.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 A. 存款利息 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 贷款 D. 彩票中奖 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7. 服务的特点是(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 8.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B ) 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D. 银行收取利息税 9.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10.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 11.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D. 资金余缺 12.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服务 13.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 14.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 A. 土地 B. 公海 C. 厂房 D. 债券 15.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 无法判断D. 现金转移C. 资本转移B. 经常转移A.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一)(第一~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一)(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D; 7、A; 8、D; 9、C;10、D;11、D;12、C;13、B、14;A;15、C;16、D;17、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BCD; 3、ABCDE; 4、ABD; 5、ABCD; 6、ABD (三)名词解释 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2、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3、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4、生产,是指生产者利用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消耗,创造出新的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5、中间消耗,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6、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四)简答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 答:(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为制定和分析政策及宏观调控管理服务;(2)从内容上说,是揭示运行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及相互联系;(3)从方法上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实现对运行系统的描述;(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将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三等价原则。 答:(1)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2)一国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相等;(3)初次分配、再分配会改变机构单位之间的收入比例关系,但并不改变其价值总量。 3、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1)小型工具。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4、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五)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第1题】 解: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16200+14200+3950+4250=24020(亿元)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电大_国民经济核算-网考题库_判断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要求(判断题部分)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原则的,市场价格的主要价格形式有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 2.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3.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机构部门账户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重要部分。机构部门账户是按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和资产负债存量设置账户体系的,反映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4.一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加二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即为一、二月月份银行存款的总余额。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属于存量指标,不能简单相加。 5.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 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 ×。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性在于都是货物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二者有较大的区别。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因此,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 一、填空: 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世界曾并行存在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计划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 3、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 4、国民经济活动指不同单位在持有一定资产前提下完成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四类活动,这四类活动形成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阶段。 5、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有两部分组成,其中对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其他积累的计量属于(经济流量核算),而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于(经济存量核算) 6、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附属表包括(人口和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7、从国民经济核算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不仅是一个表述当期经济活动总量的(单一指标),而是一个以其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数据体系) 8、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观,它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和效用)角度入手,认为只要一想活动提供了一种对他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 9、根据产品的外在形态,产品可以分为(货物)和(服务),根据产品的使用去向,可以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10、最终产品是指没有被当期生产过程消耗掉的产品,它主要的去向有三种,即(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 11、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12、总产出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从实物构成看,它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从价值构成看,它包括(中间投入)和(最终投入)。 13、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14、从产品使用角度看,资本形成代表用于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从积累结果看,资本形成对应由于经济交易引起的(生产资产)当期净变化。 15、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界定固定资产常常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资产使用寿命要长),一般规定在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要高),应该在规定的限额以上。 16、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净值是一定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增加值)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它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产品)总价值。 17、投入产出表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在(1968)年被并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8、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是地(Ⅰ)象限,它主要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19、在各类投入产出表中,产品×产业表反映的事各产业部门(投入结构)的信息,而产业×产品表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结构)的信息,由于这两类表编制所需数据可以从现有统计体系中较容易获得,故常用语推算产品×产品表。 20、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模式。 21、在我国,逢2逢7年份编制基准年国家投入产出表采用的是(调查)方法,而逢0逢5年编制投入产出演唱表采用的是(非调查方法)。 22、再投入产出表间接推导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分别成为(部门工艺假定)和(产品工艺假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形考作业免费答案

02任务 第一题1)指标单位197819902000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1051.5271.8823.8 国家财政收入 3.1836.7168 国家财政支出 3.18.443.5171.5 粮食万吨83.5 122.3126.6144.9 钢材 6 14.136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亿元 6.132.1168.5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625.9125.6297 公共消费支出 1.37.242.9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22.7107.1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3.818.595.5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13.292.7345.8 存货增加0.85.3 2.720.3 全年全社会投资总额12.490.2473.5 货物净出口总额亿美元0.6 2.21370.2 出口总额0.31.7 6.839.2 进口总额0.31.5 6.231 (2)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通报财务保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①各项税收: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②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③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④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策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表附录二(2—3)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表,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 第二章生产核算 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 亿元)。 产 生金 额 使用金额、总产出61200一、总支出61200 _ 、 中间投37180二、中间使用37180 入1620三、国内生产15170 三 、 国内生14200总值8550 产总值39501、总消费4700 1 、 固定资产折42502、总投资4400 旧3、出口 2 、 劳动者报酬4、进口 3 、 生产税净额 4、营业盈余 2. 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 (1) 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 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丿元。 (3) 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 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 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 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 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 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 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 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 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已知某地区2000 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1)总产出8673 亿元; (2)中间消耗4124 亿元; (3)最终消费3658 亿元; (4)资本形成总额898 亿元; (5)固定资本消耗259 亿元; (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 亿元。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 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4、已知某地区2000 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16000 亿元; (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 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3000 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 亿元,库存增加145 亿元,贵 重物品净获得55 亿元; (4)出口1400 亿元; (5)进口1000 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1800 亿元; (7)劳动者报酬5000 亿元; (8)生产税500 亿元; (9)生产补贴40 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 消耗、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三)名词解释 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6)国外,指与该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非常住机构单位。 2.答: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它是以生产活动和生产某个产品的相对独立性为原则的,具体特征是:(1)具有一定生产场所;(2)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包括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的投入;(3)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活动,并能编制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账户。 3.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是以下几大类。 (1)货物和服务交易。来源主要是国内生产和进口,使用主要是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或出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常见考题解析(1)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常见考题解析(1) 为让考生更好地掌握中央电大命题的必修课程考试的出题方向和考核重点及考题的拓展,对中央电大历届的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从中找出最近5期的考题中出现几率较大的考点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总结出这些考点可能拓展的考试方向。请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将这些重要的考点认真消化以考出更好的成绩。 典型考题: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 1.考题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是第2章的内容,同时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在历年的考试每次均会围绕这个内容来出题,其题型包括选择、判断和计算题等。 2.考题 (1)2005年7月单项选择第4题(2007年1月单项选择第3题):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2700 B.3200 C. 3700 D.6700 (2)2005年7月单项选择第5题: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04年GDP为136515亿元,2003年GDP为124671亿元,则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 A.109.5%B.91.32% C.9.5%D.8.68% (3)2005年7月判断第4题: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4)2006年1月单项选择第5题: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8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5800 B.2000 C.1700 D.1800 (5)2006年1月单项选择第6题: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 )。 A.该部门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C.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D.以上皆不是 (6)2006年7月单项选择第6题(2007年7月单项选择题第3题):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5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200亿元,支付生产税1000亿元,生产补贴1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A)1000亿元B)1100亿元 C)1300亿元 D)2000亿元(7)2007年1月计算题第1题:已知某地区2006年以下统计资料:总产出16000亿元;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购买55亿元;出口1400亿元;进口1000亿元;固定资本折旧1800亿元;劳动报酬5000亿元;生产税500亿元;生产补贴40亿元;根据以上统计资料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分别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考题解析

国民经济核算题库(DOC)

B 保险公司属于(B、金融机构部门)。 C 1、C财产收入是一种(D、生产性收入)。 CQ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 CP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CZ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CZ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CZ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收入之间的差额是(对外劳动要素收入净额)。 CZ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之间的差额是(零)。 DL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B.第二产业)。 DW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则是(市场价格)。 DW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DY对于金融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应遵循的估价原则是(B、交易双方同一价格估价) DZ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A、资本和金融账户) EG恩格尔系数是指(D、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FJ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D、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FW服务的特点是(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FY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D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B、耐用性) GJ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 GM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GM9、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B.产业部门 )。 GM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负债和净值) GM国民资产负债表中,若国外部门对应的金融资产净额为负值,表示(A、国内净贷出)GM国民经济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GM国民经济核算在所包括的经济活动范围上的发展,产生了(C、人口、劳动力核算)GM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作业答案汇总

. 作业一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案: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 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 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 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附录2-1 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按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各国,跃居世界第三。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0中国人均GDP只有约3313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0位之后。其实,所谓的世界经济排名,指的仅仅是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这种按规模排名是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它所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影响。因此,不能以排名就认为中国是经济强国了,目前的中国充其量是一个经济大国。 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GDP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虽然就GDP而言,目前中日两国几乎相等,但若以人均GDP来看,两者相差悬殊。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GDP与日本GDP总量虽然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9.691%,日本每人平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仅为3338.82美元,所以中国的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1.54倍。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100位以后,人口多、底子薄、相对资源少、贫困人口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20分)(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 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