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慢性型仔猪副伤寒解剖病例

  • 格式:docx
  • 大小:885.12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慢性型仔猪副伤寒解剖病例

余恩超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由于它主要侵害4月龄以内的仔猪,也称仔猪副伤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阴雨潮湿天气多发。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表现慢性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其病原体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常存在于病猪的各脏器及粪便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可活1~2个月,在垫草中可以存活2~5个月,在冻土中可以过冬,在10%~19%的食盐腌肉中能生存75天以上。但对消毒药抵抗力不强,用3%的来苏儿、福尔马林等能将其杀死。

慢性型感染临床症状:此型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与肠炎猪瘟相似。体温稍许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被毛失去光泽,反复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绿色,形同粥状,有恶臭,有时带血和坏死组织碎片,以后逐渐脱水消瘦,皮肤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猪发生咳嗽。病程2~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死亡。

如图:皮肤出现痂样湿疹

如图:小猪出现严重的拉稀并脱水

感染慢性型沙门氏菌病的小猪解剖后主要病变在盲肠和大肠。肠壁淋巴小结先肿胀隆起,以后发生坏死和溃疡,表面被覆有灰黄色或暗淡绿色麸皮样物质,肠壁增厚。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常见到针尖至栗米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这都是猪沙门氏菌的特征性病变。肺部有时见到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病灶。

如图:肠壁增厚,出现麸皮样特征病变

如图:肝脏出现大小不等状灰白色坏死灶

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应从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等方面着手。断奶分群不要突然改变环境,猪群尽量分小一些。在断奶前后(1月龄以上),应口服或肌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等预防。未发病的猪可用药物预防,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或磺胺二甲基嘧啶100克,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可用抗生素疗法:土霉素。口服,每天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分2~3次服;肌注,每千克体重40毫克,1次注射。新霉素。口服,每天每千克体重5~15毫克,分2~3次服用。复方新诺明(SMZ-TMP),每千克体重70毫克,首次加倍,每天口服2次,连用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