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词新语--21世纪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21世纪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21世纪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21世纪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

一、新词新语的概念

新词新语这一概念我们一般采用neologism一词来表达。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对该词作以下解释:①a new word or a new meaning for an established word; ②the use of, or the practice of creating, new words or new meanings for established words.

二、英语新词新语的产生因素

1、政治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给英语增添了不少新词新语。Cold war (冷战),arm race(军备竞赛),iron curtain(铁幕),Thatcherism(撒切尔主义或撒切尔政策),Blairism(布莱尔主义或布莱尔政策),Clintonism(克林顿主义或克林顿政策),Bushism(布什主义或布什政策)。

此外,用“总统或高级外交官的名字+Doctrine”的方法构成的新词新语也常见诸报端。

Monroe Doctrine 门罗主义:指美国第5任总统门罗反对欧洲神圣同盟国家干涉拉美内政,并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政策主张。

Truman Doctrine 杜鲁门主义:指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被索莱尼斥责为新殖民主义的纲领。这成了后来冷战的基础。

Eisenhower Doctrine 艾森豪威尔主义:指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

威尔于1957年在特别咨文中提出向中东国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以遏制共产主义,并要求授予他在中东使用武力的权利。

Clinton Doctrine 克林顿主义:指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对外干涉政策。

Nixon Doctrine 尼克松主义:指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看到美国因越南战争等问题而实力大大削弱,所以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了由进攻转入防守的重要调整,避免再参加越战式的地面战争。这一战略变化被称为“Nixon Doctrine”。

2、经济因素

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英语语言中也相应地涌现出大量有关新经济方面的新词新语。European Union(EU)欧洲联盟(简称欧明),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由美、日、法、英、德、意和加(拿大)组成的Group of Seven(G-7)(七国集团),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国售价),Slumpflation(萧条膨胀),added-value(附加值),petrodollar (石油美元),revenue sharing(国库分案),soft-landing(软着陆)。

3、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产生英语新词新语的重要因素。

Hippies嬉皮士(派),又译游戏人生(族)。

New Yippies 新易比士:指年轻而有专业知识、中高档收入的城里人。

Yeepies逸皮士:指积极投入各类活动的精力充沛的老人。

Yippies易比士:是政治上积极的嬉皮士。

Yuffies(由young urban failure 缩略而成)雅废士:指失败的城市青年。

Yuppies雅皮士:中上层阶级的年轻专业人士。

Y-people 雅皮士族(=Yuppies)。

Woopies幄庇士,老年雅皮士:中产阶级退休人士。

Riot girls 叛逆女:指激进好斗的年轻女权主义者。

Valley girls 河谷女:指追求物质享受的新潮少女,她们的服装标志是暖脚套和圆领长袖的运动衫,爱说隐语。

Punkers 朋克派:最先用来形容英国的下层阶级,后来逐渐传到美国。那些发式和着装怪异、喜爱摇滚音乐、对抗当局、具有叛逆性格的青少年都称为“朋克”。

Vietnam Syndrome(越南战争综合症),Post-Vietnam Withdrawal Syndrome(美军撤退后而患的越南战争恐惧症),Gulf War Syndrome(海湾战争综合症),Gorbachev Syndrome(戈尔巴乔夫综合症)。

4、科学技术因素

自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很多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新词应运而生。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net shopping(网上购物),netizen(网民),net head(网虫),nuclear reactor(核反应堆),nuclear-tipped missile(核弹头导弹),nanometer(纳米),clone(克隆),maglev train(磁悬浮列车),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couch potato (成天懒散在家的人,电视迷,电视虫),mouse potato(网虫,像“电视一族”那样疯狂玩电脑的人),spyware(间谍软件),avianinfluenza

(禽流感),empty suit(无能的行政人员),drama queen(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人),soul patch(男性下唇附近生长的一小撮胡子),unibrow (左右眉毛长到了一起),supersize(超大份快餐)。

5、军事因素

战争时常会催生大是一新词新语。shellshock(战争疲劳症),foxhole (散兵坑),blitzkrieg(闪电战),decapitation(斩首行动),aircraft-carrier battle group 航空母舰战斗群,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生化武器,electronic warfare 电子战,global-positioning technology全球定位技术,hand-to-hand combat 肉搏战,night-vision glasses/goggles 夜视镜,stealth fighters 隐形飞机,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大规模毁灭性或杀伤性武器。

6、吸收外来语因素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国际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英语也大量地吸收外来语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

三、英语新词的发展前景

1、英语新词的数量与目俱增

人们对英语的总词汇量有各种不同的估计,1992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收词50万个,一般的估计是英语的词汇量已超过100万个。但是,如果把各种专有名称计算在内的话,数量就是无穷无尽了。用“多若繁星”来比喻一点都不夸张。

我们可以预见,再过100年,当22世纪来临的时候,地球上100多亿人口使用的英语将跟现在大不相同,不同的原因在于大量涌现的新

词新语改变了英语词汇的结构,人们谈论的话题、常用的词语是现在无法想象的。

2、英语新词新语的来源多种多样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既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又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还有许多国家都把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共同语,每个国家都能为英语提供新词。

3、英语新词新语呈系列化趋势

众所周知,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分配和信息的应用已成为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而网络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将更为广泛应用,并在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向。现在学习、应用、参与网络的人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伴随产生了许多新术语、新词语。

4、英语新词新语的形式趋向简洁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寻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大众媒体的用词尤其注意简洁明快,著名作家Rudof Flesh 为美联社指定的写作公式是:“‘易读’是以词和句子的平均长度来衡量——越短越容易读。”我的研究表明:词的平均长度为1.5个音节,句子的平均长度为19个词,这是报刊新闻报道的好的标准。所以,大量新词新语是短小的或者是由各种缩略方法构成的。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WW(World Wide Web),SME(=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十年来,被毁掉的十个中文词:1.小姐:从尊贵到低谷;

2.美女:从惊艳到性别;

3.老板:从稀有到遍地;

4.鸡:从禽类到人类;

5.同志:从亲切到敏感;

6.校长:从榜样到禽兽;

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

8.干爹:从长辈到老公;

9.奶粉:从食品到毒品;10.鞭炮:从炸鬼到炸桥。

网络新词新语研究

那些年,那些词 随着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词新语也随着社会发展在不经意间被创造出来。它们也许不合乎语法规范,却因为生动的表达一度被人们热捧,极大地活跃了网络氛围。 网络新词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形式。 1:缩略的方式创造新词。 这些词语有的表达特定情境的情感体验或者对对方的调侃,比如: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比如:我伙呆,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简称,表示对方的行为不同于寻常。类似的还有:不明觉厉,累觉不爱,说闹觉余,细思恐极,十动然拒,何弃疗,人干事等。 有的表示有群体特征的一类人,比如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材、相貌、财富上的完美无缺,既长得高、长得帅、又有钱,类似的还有:矮矬穷,土肥圆,白富美,小清新,重口味等。 2:附加式创造新词。 这一类词大多表示有共同特征的组合,网友大都在在原有的语言范式中填充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舌尖体,依据舌尖上的中国改编出舌尖上的武汉,舌尖上的成都,舌尖上的重庆等,类似的还有:那些年体,学长帮忙体,莫言体,元芳体,甄嬛体等。

3:通过音译或近义词语素重组新词. 比如“吐槽”从动漫的台湾翻译里跳出来,就像相声中的捧哏,意思是在同伴面前不配合,故意说实话,追求意外性,如今变成了发表看法和抱怨。“吃货”一个简单粗暴的吃字加货色的“货”字最能表现吃货们在美食围攻下的涎口水、腆着脸的略微丧失“节操与情操”的猥琐形象。类似的还有:基友,屌丝,傲娇等等。 网络新词大都是对是对现实较为生动形象的表达,往往采用比较简短的方式填充了以前的一些词语空白,比如基友一词出现之前,没有汉语中哪个词可以贴切的形容那种同性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因为网络的便利和快捷而被广泛传播。但也因为新词大都局限于网络,有些只是表达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表哥,房姐”所以生命力不强,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网络新词活跃了我们的网络交流,一些较好具有生命力的词语也被受录下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新词增加交流的趣味,但在正式的场合和书面表达中还是要注意语法的规范。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搜集整理一些新词新语,分析它们所反映流行文化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并能试着作出较深层次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搜集整理一些新词新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对新产生的词语作出较为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创意 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点“实施建议”: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我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二是关注学生的积累及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新词新语,并要求他们理性思考这些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使课堂探究更有深度;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教学中我以秀自己导入新课,最后以学生秀自己结束,让师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使课堂氛围更为和谐。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地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说实话,在准备这节课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out了,好多的新词新语都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我的感受正如崔健的一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经过一番恶补,我终于也掌握了一些。下面我就用新词新语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我自己,一来和大家交个朋友,二来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们也能踊跃展示自己,让我们更好的交流。(出示课件1) 秀秀我 姓名:庞俐敏 昵称:plmm 年龄:是奔奔族非新新人类

最新《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反思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反思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疏理探究单元的内容,人教版新教材课文中编入此内容,体现了编者们与时俱进的意识,同时也使得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中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有了一方广阔的学习和探究的天地。这一梳理探究课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课。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从新词新语文化内涵及如何规范使用两个方面入手,探究新词新语。 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先让学生用一定时间搜集与整理新词语。如可以按照社会生活、交通、经济、法律、传媒、教育、政治、科技、环境、医疗、网络等内容分类,并给它们加上释义。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新词新语创作改编成语。 我从学生们最好奇的新词新语导入,精心设计了“秀秀我”的导入让学生按照词语产生途径对搜集的新词新语进行梳理,同时也提供给他们梳理新词的其他途径。然后逐步引入“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和“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新词新语”这两个教学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引入新词新语,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已见,尽可能营造课堂上轻松热烈的气氛。最后提出一些研究方向供学生撰写小论文。 本课主体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学生熟悉的搜集各个领域的新词新语。第二部分,透视新词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使得课堂的梳理探究更有深度,从语言变化与发展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第三部分,让学生实际运用新词新语,将本课对语言现象的分析落到正确“应用”这一实处。许多新语怪词都是学生从影视、媒体、广告中学来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新词新语有正确的认识,对祖国语言的规范、纯洁、健康正确引导。 通过这节课的准备,我更深切的意识到,对于教材上的某一课,教师要教的不是“全面”,而是“关键点”或者“兴趣点”。能实现从点到面的飞跃。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如何用课上的“点”点燃学生要了解“面”的渴望。要抓住一点讲透彻,交给学生方法,学生自然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这个“点”怎么找,怎么设计就需要教师好好下功夫了。 在设计本科教学环节过程中我也走了不少弯路: 一、教材涉及的新词新语均为很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词新语,真正反映出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新现象,新问题。而不仅仅是学生熟悉的网络新词新语。设计之初,导入时还设计了流行语串串烧,课程中间举的例子网络用语太多,这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为新词新语就是网络用语。在这一点上,教师首先要把新词新语范围定位准确。 二、梳理新词环节缺少指导,设计初,我是让小组代表把搜集的新词新语不加选择的任意写在黑板上,结果混乱不堪,没有条理,而梳理时也是费时费力,效果一般。而新词新语的搜集展示并非本课重点。经修改,设计为依托教材已经举出的新词新语产生途径,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梳理,教师再把自己搜集的词语按照年度和类型进行梳理展示,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告诉学生自己梳理新词新语的方法。

浅谈英汉新词新语的产生及其翻译方法 1

浅谈英汉新词新语的产生及其翻译方法 【摘要】论述了英汉新词新语的概念,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构词特点及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汉新词新语、产生、翻译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语言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各要素中,语言又是最活跃\最敏感\最具代表性\最具开放性同时也最具时代意义的要素,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随时都可以出现一些新事物新现象,人们对客观外界也会不断产生一些新认识新发现,因此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反映当时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词语,这些词语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都曾属于新词新语的行列.经过一段时间应用之后,有些被沿用到我们的词典词汇之中,而有些由于时间长了,便退出了新词新语的行列.一般来说,新词新语是要有时间和范围限制的,必须是在近期内产生或者被吸收到英语词汇中来的词语.它应包含三个要件:一是从时间上来说,这个词语必须是最近产生的,一般来说时间应限定在近几年或几十年以内;二是必须是被权威英语词典吸收到词典中来的词语;三是那些原有的的词语,因社会发展,增加了新的词义或意义发生转移且被约定俗成。 众所周知,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尽管它们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其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却是大同小异的。总体上来说,传统构词法构成新词、旧词衍生新义法、吸收外来词作为新词等是最常见的英汉新词新语的构成方式。 一、传统构词法 1、词缀法(affixation): 即将词根与前缀(prefix)或后缀(suffix)相结合形成新词。例如英语中由前缀cyber-(网络)构成的新词就有很多:cyber-addition(网瘾)、cyber-cafes(网吧)、cyber-girl(女黑客)、cyber-wondering(网上浏览)等。再如由后缀-gate(门)合成的词语:Watergate水门事件、Billygate比利门丑闻等(换句话说,其实后缀-gate也就是指丑闻的意思)。无巧不成书,汉语中,前几年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使汉字门也成为一类新词的后缀,其意义几乎和-gate 相同。后缀-嫂使近几年的新词新语大量涌现。刚刚表彰“军嫂”,“空嫂、呼嫂、红嫂、接送嫂、抗洪嫂”就纷纷登场,如此等等。 2、复合法(composition): 即将两个或三个原本毫不相干的词语组合起来。英语中,如couch potato,字面意思是沙发上的土豆,而让我们仔细想想,终日懒散在家的人不就像是蜷缩在沙发一角的马铃薯吗?以此类推,open heart surgery(开心手术),virus killer(杀毒软件),ozone-friendly(不包含损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等便应运而生。汉语中,扶贫、网虫、绿色通道漫游等便是通过复合法产生的。而其含义我们看一眼便心领神会。 3、类比法(analogy): 即由一个原来存在的词衍生出其他新词新语。英语中,blue-coller,众所周知,是蓝领阶层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white-coller(白领阶层)、pink-coller(粉领阶层—职业妇女阶层)、gold-coller(金领阶层—高级专业人士)等也便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再如由boycott(联合抵制)类比而来的girlcott(妇女届联合抵制),highrise(高层建筑)类比而来的lowrise(低层建筑)等。汉语中,导游小姐、礼仪小姐、空中小姐等都是根据此法产生的。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新词新语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当代文化环境的稳定因素和动态因素,对新造词语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新事物、新思潮、新观念纷至沓来,生活时尚和社会热点也频繁更迭。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一新词新语的涵义 对于新词新语的涵义,语言界有不同的界定。但总体上有四种界定说法: 1 新词语是新创造的,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词或短语。 2 新词语是最近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或短语。 3 新词语是指一个旧词所产生的新涵义或新语义、新用法。 4 新词新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 二新词新语的分类 1 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已有语素独立而成的新词,或者根据汉语构词法,由原来语素合成的新词。 已有语素独立构成的词有:酷爽靓耶 复合新词在新词语中屡屡出现,如作为否定性类词前缀:零X 零风险零消费 音译新词语,即直接借助外语词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新词语如:德克士(di co’s) 披萨(pizza)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咖啡(coffee) 扑克牌(poker)部落格(blog)哦了(OK)克隆(clone) 艾滋病(AIDS) 音译新词语,即按其所表达事物的概念音译引入汉语中的新词语如:电子邮件(e-mail) 音译兼意译新词语,即在语音上保留了与原外语词相接近的读音,而在词义上保持了与2吸收外来词外语词相对应功能的新词语如:黑客(Hacker) 纯外文缩写词:NBA USA KFC OK 外文字母词 外文字母加汉字混合词:SIM卡A TM机 3吸收方言词方言词跨地域流行并入普通话,主要表现在北京方言和港台方言上,这两种方言的地理位置恰好构成南北相对之势。跨地域流行的北方方言主要是近年来产生的新方言词,如“宰人” 4专业词语一般化由于高科技行业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行业的一些专业词语使用频繁,逐渐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如:硬件(也用作指生产、科技、管理经营中的设备等物质条件) 软件(还用来指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千年虫(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计算机程序的智能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自动 控制芯片等)中,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因 此当系统进行(或涉及到)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如多个日期之 间的计算或比较等),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 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 5缩略新词语指某些词语的简称。追求快捷、简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也是词汇发展的一种趋势。 如:娱记(娱乐记者的简称)足按(足底按摩的简称)本儿(笔记本电脑的简称)

网络新词新语

2010网络新词新语 2010网络新词新语 一、网络用语风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学生网上交流的增多,网络词汇大量涌入青少年的口语及书面语中,并向社会各个层面迅速渗透,使用的领域渐趋广泛,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网络用语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登录、在线、聊天室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虫、网友、黑客等;三是网络聊天室里的常用语,如“东东”(东西)、“大虾”(大侠)、“斑竹”(版主)、“恐龙”(很丑的女人)“GG”(哥哥)等。 二、大量运用缩略语。为追求高效、简洁,青少年学生往往愿意使用缩略词,将原来复杂的文字简化。如编程(编制计算机程序)、招办(招生办公室)、数控(数字控制)等。运用更多的是外来缩写字母词。如MBA、NBA、CAD、GRE、CPU、IQ 等,这些缩写字母词发音简洁,表意丰富,使用频率很高。 三、外来词运用广泛。外来词通过不译、直译、音译等各种方式进入学生语言。如“新鲜人”(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自英语freshman,是美国大学内对新生的称呼,现在我国的一些大学内也对它直接运用。“秀”是英语show的音译,意思为演出、表演。而现在由它产生出一大批新词在青年中流行,做秀、秀服、脱口秀、生活秀等。英语单词与汉语表达混用也比较常见。如“哦,my god!”,“Hi,大家 好!”半英半中本是一种网络时尚,而现在又扩展到日常交流与交往中。不少新词由中英文混合生成,如“AA制”、“T恤”、“IT人才”、“e 时代先锋”。一首校园打油诗可以真实反映英汉混用的情形:“人生本该happy,何必整天study,只要考试pass,拿到文凭go away。” 四、港台话和强势方言挺进势头强劲。来自香港的“爽”是目前大陆青少年的常用口语,有带劲、好极了、感觉不错等种种含义,很多场合下都很乐意用它,像“太爽了”、“友情送爽”。同样也来自香港的“酷”,是英文cool的发音,表示好、非常舒适之意。调查显示“酷毙了”位列当今大学校园流行语排行榜榜首。由它派生的词还有许多,如酷评(有力度)、酷装(新潮)、长得酷(很帅、很棒)。来自粤语的词汇也不少,像“搞掂”、“埋单”等。 五、语气词和感叹词大量运用。校园口语中充斥着大量的语气词和感叹词,走进学生当中,“吔”、“哇噻”、“我靠”、“郁闷啊”等感叹词此起彼伏,“呵呵”、“嘻嘻”、“嘛”、“吧”等语气词在网络里更是广泛使用的。

浅议新词语

浅议新词语 喻森蝶 摘要:社会向前发展,世界日新月异,不断有新事物新观念涌现,就伴有新词语来命名和表达这些新事物新观念。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不断丰富和发展汉语词汇系统,可是对于一些乱造乱用的所谓新词,也会影响汉语词汇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对新词语进行定性和定位探讨,试图简明阐述新词语的定义。 关键词:新词语定性定位界定标准时间属性过渡性词语 一、何为新词语 新,现代汉语词典第一条释义解释为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第五条释义是指新的人或事物。由这个基本定义出发,新词语便是刚出现的词语,是当今世界新事物新观念反应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符号表征。对于新词语的定义,比较学术比较官方的定义为新词语是近年来出现的非偶发、非生造、未被权威性词典收录的词、短语词和熟语。 从以上定义看,对新词语的界定应从时间、形态、构造和使用等四方面考虑: 1、从时间来看,对于近年来新出现的词语,时间可限定在五年左右。新词语是一种过渡性词语,每一个时代都有适应其时代的新词语,表现在它出现的时间性和其同已有词语的相对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快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法治社会的进程和逐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量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不断涌现出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和更新。这些新兴事物在汉语词汇里的符号表征,是大量新词语的涌现,大量反映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新词语不断涌现出来和流行开来,并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它相反的是旧,新与旧之间是相对的,一个前天刚生产的东西,比之前已经生产的新,但是又比昨天生产的旧,至于相比今天生产的来说,更是老掉牙了。对于新词语的新旧来说,新旧之间相对的只是时间,绝对没有绝对的新和旧,比如电话刚出现并盛行一时的时候,德律风作为一个反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能正确评价和运用新词新语。 3、能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试着作出较深层次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评价新词新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难点:能正确运用新词新语,试着领略当代流行文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人说,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迁。你看,现在的“粉丝”不是食品,“爆炒”不再仅限于厨房,“韩流”和冷空气没有关系,“狗仔队”不是由狗组成,语言进入了超级“选秀”时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词新语这个崭新的时代。 二、走近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也就是流行语,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 例1:月光女孩、晒月亮、可爱、天使、神马、886等。 三、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 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 例2:限价房网民愿景听证会、飞信、神马等。 2、旧词新用、仿拟而产生的新词语 例3:豆腐渣、访问、菜单 昨夜饮酒过度,误入校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 3、来自外语、汉语方言、数字的新词语 例4:拷贝?——Copy 忽悠?——东北方言 886-----拜拜喽 4、词语衍生和略缩形成的新词语 例5:由白领、蓝领衍生出金领、粉领和黑领 央行、超女、快男、可爱等

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 菜鸟、大虾、东东、伊妹儿、酱紫 类似的新词新语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我们会发现过了某一时期,某件事、某个词就不那么火了,或者根本就不再用。可见,我们的词汇也在不断地吐故纳新。关注词语的发展与变化,不仅有助于词汇的积累,而且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发现。 四、新词新语的去向 1、随着所表示的事物的消亡而消失 例6:万元户、大哥大、非典等 2、进入日常词汇而保留下来 例7:手机、互联网、盗版等 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新词新语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 例8:黄金周、按揭、金融风暴等 2、新词新语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 例9:快餐、大片、韩流、新新人类等 汉语词汇就是这样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新词新语正在以不同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流行广告中就可窥见一斑: 非常可乐,非常选择。(非常可乐) 更多欢乐,更多选择。(麦当劳) 一切尽在掌握。(爱立信) 它能黏合一切,除了一颗破碎的心。(黏合剂) 臭名远扬,香飘万里。(臭豆腐) 众里寻他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伊莱克斯冰箱) 除了商品广告,公益广告也随处可见,过去的公益广告总爱板着面孔教训人,其实它可以温情脉脉,体现人文关怀。 请勿乱扔垃圾!(垃圾桶上标签)你知道我在等吗? 请勿喧哗!(阅览室)悄悄地来,悄悄地去。 请节约用水!希望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的眼泪! 献血光荣!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禁止践踏草坪!请不要踩我,我会痛的! 请随手冲掉!(公共厕所)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浅议新词新语在新闻语言中的规范应用_杨永琪

2009年8月第12卷·第4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近年来,一些有着鲜明时代色彩的、积极向上、健康的词语跃上了新闻的版面。这些词语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时代感。但是目前新闻界也存在一些滥用舶来语、地方语、行业语等词语现象,直接危害了汉语言的健康发展。面对如此现状,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发挥一种“过滤器”或“转化剂”的作用,将低级趣味、古怪生涩的词语“过滤掉”或“转化掉”,以适应新的形势,使报纸等新闻媒体在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中有效地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因此,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闻语言中新词新语的来源和分类 新词新语既包括不久之前产生,其含义、色彩和表现形式都给人们以新颖感的那种词语,又包括旧有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新词语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就是新,而且来源广泛,它是汉语词汇家族中的新成员。有的经过约定俗成,固定下来;有的很快就被其它同类词语所取代了;有的则像流星一样,刚刚闪了一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归纳起来,这些新词语又可以分为这样八类: 1.中心城市的方言、市井俚语 如大款、傻帽儿、大腕、倒爷、侃大山等等,都是出自京城,然后流传全国。 2.从港台地区引进来的词语 如老公、作秀、镭射、巴士、打的、度假村、按揭等等。 3.新造词语 在原有构词材料的基础上,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创造新词新语,这是词汇新陈代谢的一条主要途径。例如:影星、歌星、评估、传销、空姐、脱贫、扶贫等等。伴随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这些词语也就应运而生了。 4.新用词语 起用旧词,赋予新义。例如:破产、倒闭、炒股等等,这些旧词,解放以后很少使用,几乎已经从语言交际中隐退了,沉没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观念的转变,它们又被起用,但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增添了新的色彩,重新在语言中发挥作用。 5.新借词语 近些年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人员往来逐年增多,大批外国新产品、新技术进入我国市场,相关的外来词语也被引进来了。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当中,这种趋势必将日益明显。例如:克隆、托福、卡通、爱滋病等等。以往借用外来词语,大体分为意译(人权、国联、众议院)、音译(普鲁士、康拜因、辛迪加)、音兼意译(卡片、啤酒、普罗文学、浪漫主义)几类。随着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很多英语缩写直接进入汉语中来,例如:CT(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LD(激光视盘)、TV(电视)、WTO(世贸组织)、DNA(脱氧核糖核酸)等等,经常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中出现,人们对这些“洋玩艺儿”已经司空见惯了。至于B超、T恤等等,过去曾被一些学者指责的“混血儿”,大家现在也不觉得刺眼,乐于接纳它们了。 6.新转词语 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科技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很多专业用语用在人们日常谈话当中,并取得崭新的意义。例如:聚焦、曝光(光学术语)、充电、触电(电学术语)、断层(地质术语)、拍板(商业用语)、出炉(烹调用语)、软件、硬件(电脑用语)、挂钩(铁路用语)、瞄准(军事用语)等等。“曝光”本来是指使照相底片、感光纸感光,再加处理,影像就显出来,现在常常比喻把隐蔽的、见不得人的事公开出来,让群众知道真相。“充电”本来是指把电源接到蓄电池的两极上使它获得放电能力,现在常 浅议新词新语在新闻语言中的规范应用 杨永琪 (宿州电视台新闻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内容摘要】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和广为流行,是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在新闻语言中,新词新语出现频率很高,不少新词语新用法正是借助新闻媒体通行起来的。本文在分析新词新语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了新闻语言中新词语不规范使用的种种情形,论述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坚持的语言使用原则和正确使用新词新语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语言新词语规范应用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09)04-0040-02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杨永琪(1969—),男,安徽省宿州市人,宿州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主要从事新闻工作。

现代新词新语的分析

现代新词新语的变化发展历程 现代的新词新语是古代、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实践领域的拓展,词汇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新词新语产生的背景 1.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词、新语不断出现.改变了社会语言环境。新时期出现的新词新语语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文化内涵,一方面表现出当前汉语词汇系统的某些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新词语的产生对语言运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新词语的产生总是与社会、人口、物质、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的变迁密切相关的,最能产生新词语的地方总是起于社会的某些最活跃的领域、人群、媒体,甚至某些地区。它不仅仅是作为新的语言载体、新的交际工具出现在生活中,而且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记录了整个社会的每一步进程。 二、新词新语的解释 1.新词新语:指新词、新语,整个词语是新的,也包括新义,词是旧的,词义语义是新的。 2.新词新语: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者随着社会的需要出现的新词,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和句子。

三、新词新语的分类 1.一般词汇,这些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产生。(1)有关房地产市场的,如期房、楼盘、现房、经济适用房等;(2)有关网络的,如“裸聊”、黑客、伊妹儿、网虫、网吧等;(3)有关婚姻观的,如婚介、试婚、婚外情、丁客家庭、包养等。2.音译外来词,如摇滚音乐、摇滚青年、卡拉OK,以及进入网络时代的外语音译词:酷、拜拜、麦当劳等等。而且,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TV(电视)等等。 3.校园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我们常说“我晕”、“我倒”;形容人长得丑用“恐龙”、“青蛙”;用“酷毙了”来表示帅极了。我们普遍认为使用这种流行语是最新潮,最时髦的标志。 四、新词新语的特点 1.来源广泛性。 可来自网络、流行书籍、流行事物、某同学的口头禅、古文等等。 2.流传速度快。 地域间的传播速度很快,网络更加明显。 3.语意模糊、概括、难于理解。 如:某个母亲被儿子说“你真菜鸟”,恐怕还以为是儿子嫌她老做素菜,而一头雾水呢。 4.流行短暂性。 很多新词汇随岁月流逝,被遗忘在时间长河里,一时强盛概括新词新语的流传时间比较恰当。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向生活学习语言。 2、了解新词新语,能正确评价和运用新词新语。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识并评价新词新语。 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课型:新授课。 教具:课件。 教时: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引: 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还是有优点的哦。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就会心里嘀咕了:这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意思吗(可爱=可怜没人爱) 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词语很多,在网上是特别流行,很新颖、独特,谁来列举几个(点评学生所列举出的词语) 网络上有新词新语,其它媒体(如报刊、电视等)都有新词新语。关于新词新语的概念,一般认为,新近创造出来的词语,或是旧词新用,这样的词语就叫新词新语。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和感悟新词新语。 二、自主研讨、交流指导:(课件) 1、认识感悟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新词新语。(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写下自己收集整理的新词新语并做简要的说明)。(以十个为宜) 参考词汇: 社会生活类1: 知本家、RMB、DV、DIY、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下课、灰领、付学费、低保、玩转、“421”、双赢、SOHO一族、黑恶、另类 休闲旅游类: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商业类:断码、量贩店、仿建、车市、灰色市场、均价、扩销、错峰等。 社会生活类2:

愿景、丁克家庭、猫腻、黑洞、磨合、地毯式、峰会、反超、跟进、缺位、西部文化等。 环保类: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质量、藏羚羊 科技类1: 液晶电脑、蓝牙、CEO、CFO、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 经济类1: 双赢、作秀、脱口秀、电子货币、世界银行、套牢、发烧友、国脚、扳平、反超、拉力赛、逼抢、赛季、外援、极限运动…… 医药卫生类: 禽流感、非典、苏丹红、瘦肉精、抗药性、强迫症、刨冰、微波炉、干红葡萄酒等。 经济类2: “三农”、软着陆、按揭、价格战、并购、撤标循环经济、熊市、牛市、垃圾股、蓝筹股、实名制 科技类2: 转基因、纳米、彩显、失能武器、信息库、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政治法律类: 和平崛起、FB、问责、和谐社会、反恐、不作为、特别法等。 小结:新词新语有着新颖、形象、通俗易懂、便于交际等特点,这是新语新语之所以能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学们要提高自己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向生活学习,了解、掌握和运用新词新语。用新词新语反映新的生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活动交流 下面,为加深同学们对新词新语的认识,我们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从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网络等几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一个你最喜欢和一个你最不喜欢的新词新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引导学生从词语含义、词语用法、产生途径、使用场合、文化品味、语言规范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深入探究。 参考词汇内容: “灰领”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专门技能人才,他们从事的是创造性脑力劳动和部分体力劳动。在中国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 粉领丽人多出自“食脑”阶层,从事自由撰稿、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服装、珠

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教学博苑 2011-09-02 0652 5d56b7b40102drgy 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词新语的特点,培养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 2、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3、能正确地对待和运用新词新语,从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并能作出较为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新词新语,使他们懂得如何看待新词新语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它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新词新语的特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确使用新词新语。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几年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这个人还是有优点的哦!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心里就不免嘀咕了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吗?(可爱=可怜没人爱)如果大家留心生活就会发现,类似的词语

有很多,尤其在网上,特别流行、独特,谁来列举几个?(简评学生所列举出来的词) 每至年末,各大媒体总是纷纷登场,到处都是“×××排行榜”。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新词新语排行榜”。每个同学都准备好一张纸,将自己想到的认为能上榜的新词新语写下来,并说明上榜理由,时间为三分钟。(最多写十个)学生交流后,请写好的同学到讲台上来把它写在黑板上。 教师补充 ①月考周期性无硝烟战争;不错长成这样不是你的错。(内容扩展歪批) ②菜鸟什么都不懂。(新造词) ③me too 我吐;瘟都死windows 一种软件名。(英译) ④^O^ 不必转头就可以看的笑脸,或是一只可爱的小猪。(符号语) ⑤7659其乐无穷;56856无聊不无聊。(数字谐音) ⑥米国美国;幽香邮箱;馨香信箱。(汉字谐音) ⑦CUSee you.(英语缩略);PFPF佩服佩服。(拼音缩略) ⑧腐败出去吃饭(原义制度、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词义扩大) 适当点评并归纳这些新词新语的特点 1、简单便捷,幽默诙谐 2、直观形象,随意性强 3、个性张扬,时代感强 同时,这也反映了以下几种现象 1、社会在快速发展。如果发展得慢,那么语言的变化将不明显。 2、社会的变化需要语言的发展,使得语言能够更详实准确地反映社会情状。 3、自由的社会提供了语言出层推新的环境,给了语言活力,而新兴语言的出现也给社会带来了活力,自由的人类社会需要更自由的语言使用,自由的语言使用使人类感到对自由的追求与满意。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 当代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现在,就让我们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做一番检视与探究。 据统计,每年有1000多个新词产生,并且随网络普及不断增加。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 ,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加强对新词新语的形式特点、产生来源、消长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将会为当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建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新词新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其家族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 ,因此由于其成员性质或身份的不同 ,新词新语呈现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新造的词语。这类新词新语是指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 ,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创生的新词和短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新闻事件 ,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畅销书籍(含各种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的传播 ,是引发新词新语产生、流行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两个凡是、南巡、改革开放、万元户、与时俱进、退耕还林、八荣八耻、和谐社会、文化、台独”等一批新词新语生发、传播、流行和消隐几乎都是伴随某个政治性运动、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始终而消长变化的。当前 ,大家印象最深的词汇变化现象应是一批文革新词(如“上山下乡、走资派、臭老九” )的废弃和“酷”等一些当代流行语(如“很 S”代替说话“拐弯抹角” )的退热等。又如 ,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等皆因其节目的热播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另如“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因畅销书籍而流行。此外 ,由于影视新闻报导往往力求用最新异的刺激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因而像“门槛”、“大使”、“铿锵玫瑰”、“PK”等反映时事热点的新词新语在新闻报导中频繁出现 ,由此也推动了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迅速扩展和流行。 (二)“复活”“翻新”的旧词语。这类词语由于产生了一些新义、新用法、新色彩而拥有了“新”面孔。如“博弈、 (小)皇帝、垂范、拍卖、招标、股票”等复活并重新流行起来的旧词语 ,“下课、磨合、变数、打造、漫游、出台、对接、透支、阳光、主旋律”等产生新义和新用法的既有词语 , “老师、老板”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词语 ,等等。 (三)跨域使用的方言词和形式多样的外来词。这类新词语包含两个小类:一类是地域方言词。主要是指由一部分方言词语向全民通用语浸染渗透和跨域使用而形成的新词语。如北京方言词“有戏、歇菜、悠着点”等 ,粤港台方言词“靓、搞笑、搞定、光鲜、开涮、入围、穿帮、非礼、卖点、八卦”等 ,东北方言词“忽悠” ,四川方言词“雄起、散打、洗白、歪”等 ,湖南话“蛮??”等等。另一类是社会方言词。主要指校园流行语、网络用语、行业术语等产生了新用法的领域性词语 ,它们大都通过去范畴化和语义泛化的方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说课稿

关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说课稿 10汉本2 陈富 10260101 敬爱的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梳理探究部分,梳理探究部分主要是从汉字文化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关于汉字多方面的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则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联方面对汉字作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当代社会的变化飞快,而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变化则集中体现了流行文化的趋势。必要的让学生了解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元素,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会知识延伸,实现能力迁移,从而形成基本技能及学以致用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拓展更宽、更广的知识领域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能力目标: 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教师辅导为一体,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流行文化的变迁,加深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3、道德目标: 能从新词新语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的时代内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能作出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充分尊重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作更为深入的了解,从中感悟深层次的文化蕴涵。 2、难点:学生对于很多新词新语不是是很了解,甚至有诸多的误解,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新词新语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教师本身对于这些流行的新词新语的了解局限性的需要克服,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与学生充分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说学情 在这一阶段,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生理上表现得比较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原有的知识,在许多学生中可能出现知识遗忘的现象。如何抓住学生这样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且学生能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是关键。同时,学生与流行文化的接触又是最为密切的,年轻的一代人主导着流行文化的前进方向。而新词新语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一种流行文化的到来,在流行文化的生命当中新词新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的高中生正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他们对于新词新语的使用是相当频繁地,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新词新语已成为必要。在这方面的教学不仅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判断观,而且还能在另外的一个知识层面上去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对上面的教材和学情分析,为了能够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从中真正的学到知识、提升能力,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式讨论教学法,目的在于将学生引入课堂,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学习兴趣,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一、导入: “豆你玩”、“蒜你狠”、“苹什么”、“柜族”(一个集装箱算小户型,两个重叠在一起就算跃层,这样苦涩的自嘲背后,反映出的是“蜗居族”最深切的无奈。他们被称为“柜族”,这是一个苦涩的字词。)、“低碳客”……2010的上半年,又是一个新词的多发季节 有人说: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人说: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迁;词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它永不停息的推陈出新__现在的“粉丝”不是食品,“轮胎”不是汽车配件,“爆炒”不再仅限于厨房,“韩流”和冷空气没有关系,“狗仔队”不是由纯种狗组成,语言进入了超级“选秀”时代。 二、什么是新词新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运用、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各种新事物的涌现,出现的无数在以往没有,但能深刻反映现实的词语。 下面同学们谈谈你收集到的新词新语 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评比搜集、整理、分类、注解的新词语。a、文化娱乐体育类:超女、海选、爆炒、动漫、彩信、大腕、写真、人气、搞笑。 b、国家政治类:保先、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十七大、社保、农民工、和谐社会、反恐 c、网络语言:晒客、博客、菜鸟、网虫、草根网民、熊猫烧香、上网、下载、病毒 d、日常生活类:如美容、瘦身、外卖、料理、按揭、物业、买单、廉租、愿景、磨合、丁克家庭、愿景、猫腻 e、科技发展类:液晶、等离子电视、纳米技术、转基因、蓝牙、背投电视、信息库

三、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1.社会的改革,历史的进步 当我们进入新时期以来,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我们日常说话的语言也有许多旧的词语成为历史,而许多新的词语在大量涌现,成为我们日常交际的工具。如:大锅饭、铁饭碗、承包制、责任制、下海、下岗、经济知识、知识产权、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无限政府、有限政府等等,等等。 这些词语,有的代表一个历史的结束,有的代表新的时期的来临。这些词语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标志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采。 2、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运用: 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科学发展时期,尤其在世纪转交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重视、发展和运用,新科技新事物的大量出现,而与这些新科技新事物有关的词语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自克隆多莉羊的诞生,“克隆”一词风靡我们的社会;到人们对研究生命基因的认识,“基因”一词也流行于我们生活;物理学科中纳米研究成果的公布于世,“纳米”一词又和我们的方方面面相联姻。尤其是电信业的发展、网络业的普及,大哥大、手机、入网、上网、网语、网虫、菜单、菜鸟、伊妹儿、美眉等,成了我们的网上交际语和生活用语。 3、思想的解放,世界的沟通: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思想解放、没有封闭的又和世界沟通的历史时期。在我们的语言里,又融入了许许多多的外来新词语。如摇滚音乐、摇滚青年、锁定、卡拉OK、的士、的哥,以及进入网络时代的外语音译词:酷、伊妹儿、拜拜、麦当劳等等。而且,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TV(电视)、WTO(世贸组织)、CT(医用透视仪器)、DVD(影碟机)、UFO(不明飞行物)、X光、r射线、T恤衫、IC卡、AA制、B超、阿Q等等。

浅谈网络语言等新词新语

浅谈网络语言等新词新语 导读:本文浅谈网络语言等新词新语,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谈网络语言等新词新语 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祝妮 【摘要】 近年来,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新词新语的出现必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语言的诞生成为社会变迁对新词新语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就网络中的代表词汇进行简单探讨,以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变迁新词新语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实践的领域不断扩大,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在变化。词汇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应变性,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从而完善和丰富起来。新词语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社会文化内涵。可以说,一定时期出现的新词新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紧密相连。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各国之间的频繁交流,外来文化必然对我国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新词新语上,

我们可以看出。同时,新词新义的大量产生,也更加丰富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 什么是新词新语?各家均有不同的看法。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新近产生的新词语,狭义上的新词语认为音和义都是新的。广义上的新词语既包括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的词,又包括新义的旧词,还包括语义未变却产生了新的语音形式的词。 近年来,新词的数量很多,速度也很快,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如:囧、雷人、hold住……新词语可以直观快速的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社会发展越快,新词语产生的也越多,越频繁。面对大量涌现的新词新语,它们主要包括网络用语、外来语等等。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语言的诞生成为社会变迁对新词新语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词汇系统中,词类的区别使得某些词语只在一定语境中使用某个词性,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等等。而在网络用语中,往往灵活运用词语,经常打破词性的限制,从而使某些词语增加了一些项:比如:汗/寒—敬畏;顶——支持;晕—一吃惊;滴——的、地等等,尤以“萌”最具代表性。 例如下面几个新闻标题中出现的“萌”: 1.《清纯可爱超萌美少女高中生一炮走红》(新浪网) 2.《80后玩家的萌式长假》(天极网) 3.《萌到心跳不能!很有爱的梦龙Mv》(TOM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