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

1.物种 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 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3.自然分类法 从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来确定在生物界的系统地位。

4.三名法 由属名+种本名+亚种本名三部分所组成的,概念是以亚种为标准的。

5.孢子生殖 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植物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无性孢子”,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

6.裂体生殖 又叫复分裂和多分裂,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一些细胞质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7.接合生殖 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8.包囊的形成 大多数原生动物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体表的鞭毛、纤毛和伪足等细胞器所入体内或消失,虫体分泌胶质形成圆球形的包囊,以度过低温或干燥等恶劣环境。

9.二分裂 一个个体经分裂形成两个近相等的子体。

10.出芽生殖 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份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 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

11.配子生殖 经过两个配子的融合或受精需发育成新个体。

12.生物发生律 即重演律,生物发展可分为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2个密切相关的部分,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13.逆转

14.芽球的形成 所有的淡水海绵和部分海产种类都能形成芽球,芽球的形成多在环境不良时,由中胶层中某些储备了丰富营养物质的原细胞聚集成团,外包以几丁质膜和一层双盘或短柱的小骨针,形成球状芽球,渡过严寒和干旱后,芽球内的原细胞从芽球上微孔逸出,发育成新个体。

15.辐射对称 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可以有许多个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镜像相似的部分,这是一种原始低级的对称体制。
16.消化循环腔 腔肠动物摄食和排遗只有一个口,具原始的消化腔,兼有循环功能。

17.网状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的神经组织,基本上由两极和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它们都有形态上相似的突起,突起相互连接,在内、外胚

层的基部形成疏松的网。

18.细胞内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颗粒经循环流动,可被某些内胚层细胞吞入。

19.细胞外消化 内胚层的腺细胞可分泌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20.索式神经系统 体前端,咽背侧由一对咽上神经愈合成脑,左右由一对愈合的咽下神经相连。

21.真体腔 在体壁和消化管间的一广阔腔,由中胚层组织包围,有体腔摸,并且通过排泄孔与外界想通。

22.闭管式循环系统 由纵血管和环血管极其分支组成,各血管之间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并与体腔液完全分开。

23.开管式循环系统 血液不是始终在血管内流动,而流过血窦,流速较慢,血压较低的循环方式。

24.卵生 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营养由卵内储存的卵黄供给)

25.卵胎生 指动物的卵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营养由卵内储存的卵黄供给,母体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26.胎生 指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的生殖方式(营养由母体供给)

27.晶杆 软体动物消化管中的半透明明胶样棒状体,含大量消化酶,为消化酶的主要供体。

28.齿舌 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由有规律排列的角质齿片组合而成。

29.颚舟片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的第二对原肢内形成2个小颚突起,外肢发达,开成扁平宽大的呼吸板。

30.马氏管 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存在蛛形类和昆虫类的排泄器官,位于中,后肠的交界处,能收集体腔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后肠。

31.混合体腔 也叫血体腔,环节动物的真体腔囊内壁被以中胚层来源的体腔摸;而节肢动物体腔囊壁中胚层不形成体腔膜,而发育为各相关组织器官;因此囊内的真体腔与囊外的假体腔合二为一并且充满血液。

32.后口动物 原肠胚的胚孔的另一端形成口。


33.次生性辐射对称 成体的对称性与幼虫不同时,成体的对称性就称之为次生性辐射对称。

34.适应辐射 指的是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的过程。

35.无头类 脊索和神经管纵贯于身体的背部,并终生保留,咽裂多,仅头索纲,体呈鱼形分节明显,表皮只有一层细胞,头部不明显。

36.有头类 出现明显的头部,神经管前端分化出眼,耳,鼻等重要器官,后端分化为脊髓,出现头部。

37.无颌类 即圆口纲,用腮呼吸并以鳍作为运动器官,与其他脊椎动物不同,不具有由腮弓发展来的颌。

38.有颌类 具有腮弓发展来的颌。

39.无羊膜类 脊椎动物中在胚胎过程不产生羊膜(及浆膜,尿膜)的种类。

40.有羊膜类

脊椎动物中在胚胎过程产生羊膜(及浆膜,尿膜)的种类。

41.逆行变态 体壁分泌被囊素而构成保护身体的囊,变态为成体,这一发育过程中丢去一些主要构造,形体变得简单。

42.原口动物 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

43.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的体制是通过身体的中轴,及有一个对称面,将身体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又叫左右对称。
44.皮肤肌肉囊 体呈囊状,包囊着身体,具有保护和运动功能。

45.原肾管 在身体两侧由外胚层陷入的网状多分枝的管状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46.不完全消化系统 有口,咽,肠道却没有肛门。

47.梯型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向前端集中形成脑神经节及由脑神经节向后分出若干纵的神精索。

48.中间寄主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寄身的宿主。

49.终末寄主 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时期寄身的宿主。

50.童体生殖 又叫幼体生殖,某些寄生吸虫和昆虫的幼虫体内的某些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而能独立生长成新的幼虫后产出体外的现象。

51.共栖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外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后都能够独立生活。

52.共生 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

53.寄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54.原体腔 (又称假体腔或初生体腔)是位于体壁层(皮肤肌肉囊)和肠道之间的空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残余部分。只有体壁中胚层,无体腔摸,无脏壁中胚层。

55.孤雌生殖 是一种单性生殖方式,在有性生殖的动物中,母体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能单独发育成子代的一种生殖方式。

56.完全消化系统 具口、咽、肠道和肛门。消化道分前、中、后唱三部分。

57.刚毛 由上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皮囊,其底部有一大的成刚毛细胞,由它分泌几丁质物质形成。

58.疣足 由体壁向外凸出形成的扁平、片状突起结构,一般母体节一对,上有足刺和刚毛束。

59.分节现象 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节体构成。

60.同律分节 环节动物的分节,除前后端少数体节外,其余体节在形态和功能上基本相似。

61.异律分节 环节动物的分节进一步分工,即不同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

62.后肾管 多数环节动物有按体节排列的后肾,每体节一对或很多对。

63.双重呼吸 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起而形成的薄膜气囊。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还的过程。

64.单循环 水栖的圆口

类和鱼类营腮呼吸,于此相联系,血液循环是单循环,即整个血液循环途径只有一个大圈,只经过心脏一次,心脏不承担把缺氧血和多氧血分别压送身体相应部分的任务。

65.不完全双循环 从两栖类开始,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2条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心室压出,通过体动脉到身体各部,再经体静脉回右心房。这种循环称大循环。肺循环是血液从心室压出,通过肺动脉到肺,经气体交换后,再经肺静脉回左心房。这种循环又称小循环。

66.肺皮呼吸 两栖动物的肺结构比较简单,需要辅助呼吸器官如皮肤以弥补肺脏摄氧不足。

67.体循环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携带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经过一系列循环交换。它是血液在心血管系内两大具体循环途径之一,它与另一循环途径-肺循环同时进行。

68.肺循环

69.完全双循环 从鸟纲开始,其心脏四腔,鸟纲具右动脉弓,哺乳纲具左体动脉弓,心房与心室经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来自体静脉的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而由肺动脉入肺,在肺内经过气体交换,含氧丰富的血液经肺静脉回心注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送入体动脉到全身,即将有氧血与无氧血分离。

70.双重调节 鸟类的眼不仅能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及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改变角膜的曲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