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其弟高旸生于大德十年(1306)左右,高明的生年当距此不久;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两说。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是理学家黄潽的弟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后,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椽吏、浙东阃幕(统帅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颇佳。晚年隐居于宁波城东的栋社,以词曲自娱。另有少量诗文传世。

从高明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仕途险恶的认识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民间疾苦的了解和同情。另外,他还写了些表彰孝子节妇的诗文。通过宣扬儒家传统道德来纠正“恶化”的风俗、调和社会矛盾,是高明的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他创作《琵琶记》的基础。在《琵琶记》的开场词中,作者批评一般的戏剧“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宣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表明他有意识地利用戏剧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但在这前提下,他也触及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琵琶记》是对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改编,写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蔡伯喈即蔡邕,东汉末著名文人。但在民间传说中,蔡伯喈只是借用历史人物之名。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由此诗可以看到两点:

一是蔡伯喈故事在南宋已成为民间讲唱文学的流行题材;二是蔡伯喈已被描述成反面人物。《赵贞女蔡二郎》,想必就是从“盲翁”说唱一类民间文艺中演变过来的,《南词叙录》在此剧目下注言:“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另根据元曲、传统戏剧、民间文艺等各种资料所提及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早期民间流传的蔡、赵故事的梗概:蔡伯喈上京赶考,一去不回,不顾父母,遗弃妻子,最后被暴雷震死,是个不忠不孝的反面人物;赵五娘孝顺公婆,艰苦持家,公婆去世,她罗裙包土,替公婆筑坟,背着琵琶上京寻夫,丈夫却不相认,是个孝顺贤惠的苦命妇女。

如前一节已分析的,《赵贞女蔡二郎》是意在维护家庭稳定的伦理剧。《琵琶记》在保存这一核心内涵的同时,又对剧情作了重大改动。最关键的地方,是把原来作为反面人物的蔡伯喈改造成一个忠孝双全的正面人物,把他抛弃家庭、另娶贵妻处理为被人胁迫而不得已。作者这样做,大致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文士,不愿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蔡邕继续在民间背负恶名,二是可以更好地宣传他所信奉的儒家伦理观念。

改编后的《琵琶记》,通过蔡伯喈的遭遇,揭示了“忠”与“孝”这封建时代两大基本伦理观念的冲突。在蔡伯喈赴考之前,他的家庭和谐完满。当皇帝“出榜招贤”以后,蔡父不顾他的意愿,以事君尽忠、立身扬名方为“大孝”的理由,迫使他上京赴考;考中状元以后,牛丞相强迫他入赘相府,又是以不得违背圣旨为由,用君命和权势来压服;最后蔡伯喈向皇帝要求辞官,仍被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的理由驳回。辞考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使蔡伯喈无法照顾家庭、奉养父母,结果父母在饥荒中死去。这就是所谓“只为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在封建时代正统观念中,忠、孝原来统一的,但作者却注意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政治权力的绝对要求对家庭伦理的破坏,这反映了知识阶层在维护家庭和服务于政权之间常常会出现两难选择。

所谓“三不从”的情节,同时也反映了以蔡公、皇帝、牛丞相为代表的纲常伦理的现世权力对蔡伯喈个人意志的压迫。他虽然被塑造成一个孝心昭著、恪守经训的形象,但他也有对新婚妻子的爱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都因为与君亲之命相冲突而不能满足。他在一段唱词中说:

我穿着紫罗襕到拘束我不自在,我穿的皂朝靴怎敢胡去揣?我口里吃几口荒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

因为个人的意愿被否定,愈益增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那种在政治生活中的不稳定感,又表现出元末东南士大夫的思想特征。最终,蔡伯喈得到朝廷的旌表和提升,但他仍无法平复因“二亲饥寒死”带来的愧疚。在这些描述中,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作者揭示了现存道德的不完善乃至虚伪和罪恶,表现出企图从儒家经典原始本义追求完善道德的意欲。

赵五娘是《琵琶记》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就其真实性的一面来说,她代表着一种人物类群:在旧时代中下社会阶层,一些妇女往往是家庭的真正支撑者,她们坚韧不拔,忘我牺牲,奉养老人,抚育子女,使丈夫能够在外界获得成功。在这过程中,她们往往需要忍受巨大的苦难。而《琵琶记》所刻画的赵五娘,在多方面作了强化,作者为她设计了极端艰困的处境:被丈夫遗弃却必须奉养公婆,家境贫寒而又遭遇灾年,竭力尽“孝”仍被婆婆猜疑……。这种描写确实集中反映了旧时代妇女身受的非人的磨难。

但从作者的本意来说,即使对赵五娘这样的人物也有同情,主要的还是为了借助严酷的处境来突出男性社会要求于妇女的以自我牺牲来维持家庭的品格。而且,他还进一步在赵五娘的性格中加入明确的道德自觉与道德说教:赵五娘的种种行为,根本上都是“代夫行孝”,而“代夫行孝”,又被解说为妇女的本分;作者甚至借赵五娘之口说:“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得名书青史。”这就超越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而成为理念的表达,成为一种道德诱劝。所以说,赵五娘是一个由生活真实和道德理念混合而成的艺术形象。

《琵琶记》作为一部有意识宣扬道德教化的剧作,在后世受到统治者的欢迎。据说朱元璋认为它的可贵,甚至超过四书、五经。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它只是一种陈腐的说教。剧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如“忠“、“孝”的矛盾,个人意愿与社会统治力量的冲突,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种关注和思考又同元末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的演变有关。

《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在进入明清“传奇”阶段之前发展的顶峰,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从结构上说,它的情节虽然存在某些漏洞,但总体而言,整部剧情以赵五娘和蔡伯喈不同遭遇的双线并行发展的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条线是蔡伯喈步步陷入功名的罗网,满心苦闷地处于一片繁华富贵的气氛中,一条线是赵五娘含辛茹苦,拼命挣扎在满目荒凉萧条的境地,许多场面不断交错出现,相互对映,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受。从人物形象来说,虽然夹杂了一些理念化的成分,但无论赵五娘的历经磨难而默默忍受,还是蔡伯喈的进退两难而矛盾苦闷,都有其真实的生活基础。作者为了达到“动人”的目的,逐步深入地展现他们的性格特色和细微的心理活动,使之有血有肉,不因为说教的目的而变得苍白僵死。剧中的语言,“都在性情上着工夫,并不以词调巧倩见长”(毛声山评本《琵琶记·前贤评语》引汤显祖语),大都本色自然,能够比较深入地写出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活动。《糟糠自厌》一出中赵五娘两段唱词非常有名:

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糠!遭砻被春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孝顺歌》)

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白)丈夫,你便是米么,(唱)米在他方没寻处。(白)奴便是糠么,(唱)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前腔》)

曲子写赵五娘触物生情、从糠的难咽想到自己和糠一样受尽颠簸的命运,又从糠和米想到自己和丈夫的分离,引起对丈夫的思念和埋怨。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写入髓,委婉尽致。

在戏曲的声调格律方面,《琵琶记》改变了早期南戏不讲究宫调配合的做法,根据剧情的需要,考虑曲牌的缓急、性质的粗细、声情的哀乐,以及相互间的搭配,加以妥贴的安排。对句格、四声的运用,也比较严密细致。所以它在这方面也被明清传奇奉为圭臬。

总之,经过高明这位著名文士的加入,南戏从民间俚俗的艺术形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这在戏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悲剧意蕴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庆,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庆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据记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戏中所写的情况,只是出于民间传说。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及市民阶层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倖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这就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宋代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作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 在元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从天上跌到地下。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这使许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与此相联系,谴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 其作者高则诚 国避蹬糜避 《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口沈不沉 金秋十月,温州盛事不断,轻博会刚刚落幕,又迎来 "纪念高则诚诞辰7o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盛会由浙江省文化厅与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4O多位包括海外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这是暨上世纪的"《琵琶记》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以《琵琶记》为主题的研讨会.1956年.中国剧协在北京举办"《琵琶记》研讨会".历时一个多月,会后出版了《琵琶记论文集》.这在中国戏曲学术性研讨活动中,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 影响之深远.都是绝无仅有的.温州人也为拥有这样一位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先贤而更加自豪高明字则诫.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县阁巷镇柏树村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是很清楚.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中乡试.曾官处州录事,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经庆元,被方国珍强留幕下.高明不从.隐居鄞县栎社,以词曲自娱.他为人猖介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是在辞官还乡途中卒于宁海原有《柔克斋集)20卷,今仅存诗55首,词曲4首,文12篇. 《琵琶记》全名《蔡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有4o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 《琵琶记》故事大致如下:

蔡邕(字伯喈)与妻赵五娘新婚才两月.迫于父母之命进京赴考,得中状元.当朝牛丞相强欲招赘为婿.蔡苦辞不从.时家乡遭饥荒,赵五娘卖发侍奉公婆.自己咽糠.公婆发现后抢糠而食咽死.赵五娘罗裙抱土筑坟.画出公婆图像,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在廊庙与牛丞相之女相会.最后一夫二妻团圆.全剧共42出.一般要演两天两夜.其中的关目如《南浦送别》,《吃饭吃糠》,《描容上路》,《琴诉荷池》, 《廊房相会》,《扫松下书》等都作为折子戏单独上演.清光绪年间,温州同福昆班将全剧加以压缩.可在一个晚上演完.称为《花琵琶》. 远在《琵琶记》成书以前的宋代,民间就已流传着关于蔡伯喈的传说,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负鼓盲翁"所唱的蔡中郎故事,很可能就是《琵琶记》的前身.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编》中有《赵贞女蔡二郎》一目,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可见高则诚是将"负鼓盲翁"所唱及南戏所演的蔡伯喈故事加以裁剪加工改编而成为《琵琶记》的.由于剧中的蔡伯喈是历史人物.后人便对此多方猜测:或以为是唐相牛僧孺之子,牛繁的朋友蔡生;或以为 "琵琶"二字上有四"王"字.就认为是高则诚的朋友王四: 或以为是蔡京的第二个儿子蔡卞:或以为是五代时的慕容伯喈:或以为是邓敞等等,数百年间种种臆测.聚讼未休. 其实剧中的蔡伯喈只是一个艺术形象.与东汉时做过中郎将的陈留人蔡邕并不相干 也许是《琵琶记》太出名了,高则诚的一生又行踪不定,他究竟在哪里写作此剧,历代也是众说纷纭.永乐《瑞安县志》,嘉靖《宁波府志》都说在鄞县栎社沈氏楼.还说作 者常在夜间燃双烛写作此剧,当写到《吃糠》一出时,剧中有如下曲文:"糠和 米本一处飞".此时.两支烛光忽然合而为一.此事当然也就成了文坛千秋佳话.后人还在此建了 "瑞光楼"以作记念.成为当地着名的人文景观.清人刘廷玑则说,高则

琵琶记介绍

琵琶记 【简介】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剧情】 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

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人物个性】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

赏析琵琶记

赏析《琵琶记》》 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麻裙包土,全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悄悄地作出自我牺牲,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生活重担,既尽了心,又尽了力。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 首先,她不满于丈夫被逼赴科举考试之举。 当蔡公催促伯喈“快赴春闱”以“改换门闾”,并且以恋新婚、贪妻爱来苛责他,致使伯喈屈从父命时,赵五娘对此表示异议,一方面埋怨公爹“见得好偏”,一方面指责丈夫“功名之念一起,甘旨之心顿忘”,有揆情理,欲偕丈夫向公爹进行劝谏。一旦辞赴试不从的丈夫离家远行,她叮嘱他襦衣换青时切莫恋花柳,定要早办归程。可见赵五娘对赴试求仕一事的态度是鲜明的。以后,她总是把一系列变故、灾难跟它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不幸、痛苦和恼恨跟对它的怨恨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心目中,丈夫赴试求仕跟蔡门一连串不幸事件无法分开。她显然不同热中于得到凤冠霞帔的女人。 其次,她在侍奉老人方面自觉地承担了最大的牺牲。 在赵五娘看来,庆幸夫妻恩爱与尽力侍奉二老没有矛盾,它们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两件事。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为爹泪涟,为娘泪涟,何曾为着夫挂牵”,“悲岂断弦,愁非分镜,只虑高堂,风烛不定。”(《南浦嘱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竭力撇开“六十日夫妻恩情断”的悲哀,固然有避“迷恋”丈夫嫌疑的苦哀,也不能说没有将偕老与侍奉视作一回事情的明确认识。似乎是近“做作”的语言,其实却正是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心理。也正为如此,她有“我的一身难上难”的埋怨和浩叹。“轻移莲步,堂前问舅姑。怕食缺须进,衣绽须补,要行时须与扶。”(《临妆感叹》)又是“怕”,又是“问”,竭尽心力,毅然挑起了代薄情夫婿独自赡养二老的重担子。原本清贫的蔡家逢到饥荒年景之后,在遣儿科举赴试问题上本就存在分歧的公婆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日益艰难其矛盾日愈加白热化了。而赵五娘艰苦备尝,劳役不辍,支撑着一家口食身衣,同时勉力劝解二老,那种体贴入微、既以物质上又从精神上多方照顾慰藉老人的情怀确实感人至深。在第七出《义仓赈济》里,赵五娘早已衣衫解典、囊箧罄尽,“说得不出闽门的清平话”,抛头露面到官府乞领仓米,又遭到恶吏的欺侮凌辱,发出“千死万死不如早死”的哀嚎,要投井自尽,可是当她想到二老会因此招致速死,又辜负了丈夫临行的嘱托,因而虽然力枯形惫也只得隐忍止步。得到张大公转赠一点仓谷后,她安排一口淡饭权给二老充饥,自己只拿狗彘食的谷膜米皮暗处吞咽,殊不料婆婆误以为媳妇不尽心,辱骂她,疑猜她,眼看常见的妇姑闹剧即将爆发。但枯瘦如柴的赵五娘仍然坚持自我克制、牺牲,没有声辩,没有反唇相向,也没有去自寻解脱或自谋生路,抛弃风烛残年二位老人。这是何等感人的性格!在著名的《糟糠自餍》一出里,赵五娘四支“孝顺歌”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这个普通妇

戏剧史作业,《琵琶记》的各出大意及人物形象分析

《琵琶记》剧情梗概 第一出副末开场:副末略述《琵琶记》大意 第二出高堂称寿:新夫妇趁春光称庆双亲 功名利无贵于一家安乐 第三出牛氏规奴:家奴思春秋千架上闲闹春 小姐清幽百花园里严训奴 第四出蔡公逼试:奉椿萱心被迫登功名路 换门闾意强于守子嗣情 第五出南浦嘱别:蔡伯喈辞别新婚妇,无限离恨 高堂事尽嘱张太公,尚自不舍 第六出丞相教女:丞相选婿定要状元郎 庭前聒噪驱散众媒婆 为存名声严教春闺女 第七出才俊登程:万里辞家非一人 功名路上有诗酒 第八出文场选士:风流试官立新意饱学才子对妙解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九出临妆感叹:赵五娘思君懒弄妆 奉高堂无怨莫相忘 第十出杏园春宴:状元游街有好骑琼林赴宴巧排设 落马秀才作丑文万般仍是读书高 第十一出蔡母喈儿:饥荒难耐,老母苦怨蔡翁 和美无望,孝媳善劝公婆 第十二出奉旨招婿:牛太师奉旨欲招状元婿 丑媒婆受命往说天赐缘 第十三出官媒议婚:蔡伯喈思归难成魂欲断 管媒婆饶舌议婚心正热 第十四出激怒当朝:蔡伯喈效李密欲上陈情表 牛太师生怒意偏留状元婿 第十五出金闺愁配:状元不从,端庄小姐生愁思 姻缘难迫,无奈老父苦相逼 第十六出丹陛陈情:蔡伯喈午门上表黄门客朝堂传情 圣君主不矜私情自古来难全忠孝 第十七出义仓赈济:福有双得,李社长平日官粮喂,祸起栽里正 祸不单行,赵五娘孤身奉高堂,取稻反被劫 一家三口难度日幸得张公义接济 第十八出再报佳期:功名摆不脱 姻缘急相促 第十九出强就鸾凰:婚事急,且入新洞房 无奈何,难顾旧人哭 第二十出勉食姑嫜:为奉姑嫜衣衫尽典,孝心反被误 有夫难依糟糠偷食,命似黄连苦 第二十一出糟糠自餍:高堂羞见孝儿媳,老妇命丧

琵琶记(浙百版)唱词 文学天地

琵琶记(浙百版)唱词文学天地 琵琶记(浙百版) 【芙蓉帐冷不须念】 赵:芙蓉帐冷不须念,当思桑榆垂暮年。 琵琶一曲把君伴,陈留有人意悬悬。 襦衫换青莫滞留,早扬归鞭返故园。 【糠米本是两相依】 赵:糠米本是两相依,何人簸扬作两地。 好似五娘与夫婿,贵贱终无相见期。 三载不归奴夫婿, 莫非是落第无颜返故里? 莫非是贪恋娉婷遭绊羁, 莫非是遭遇凶险葬客地? 不,不会的。拜神拜佛拜天地, 保佑他无灾难、无病痛,平平安安回故里。牛:面对荷池听琴曲,我落寞惆怅暗悲啼。 他那里,长愁闷,无言泪凄迷; 我这里,无所措,难解他芥蒂。 【赏月】 牛:玉盘挂夜空,万里无纤凝。 在瑶池神仙境,笑斟玉斗喜盈盈。

我欲乘鸾游月宫,吹断玉箫难尽兴。 良宵美景团圆月,何来孤影断肠声? 蔡:寂寞长空月,凄清冷银屏。 瑶台孤影霜露重,吞尽苦酒复倾樽。 愁听广寒玉箫引,此中都是断肠声。 人有情,月无情,最不爱这秋风冷月! 【取孝帕】 赵:取孝帕,取孝帕,千悲万恨心痛煞。 这孝帕是公公至死不闭的一双眼, 这孝帕是婆婆声声唤儿早归家。 这孝帕浸透蔡门血和泪, 这孝帕沾着陈留风和沙! 这孝帕如何取得下?难取下强取下, 为见夫只得沦落为奴侍奉她。 【这镜中的人儿叫人怕】 赵:这镜中的人儿叫人怕,犹如枯枝萎地花。饥荒岁月人消瘦,苦难无情刻面颊。 想钗钿罗襦当日嫁, 我也曾熏兰麝戴凤簪花。 我也是闺阁女红颜秀发, 我也曾与夫婿同照菱花。 如今是红颜丧尽人憔悴,

怎及她金屋供养富贵花。 丽质娇娃谁不爱,怪不得丈夫留恋她。你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认他爹娘?你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允他归家?你既嫁蔡郎为蔡妇,却缘何害蔡郎 生不养,死不葬,麻不披,孝不戴, 天伦有亏情理有差我手捧孝帕要问问她。牛:残荷又现,残荷又现, 我与你,伤残破损俱一般。 你是无知无觉无痛楚, 我是心儿淌血泪潸潸。 你可知,我重名节名有损, 羁绊夫婿是罪愆。 你可晓,我忍耐迁就千千万, 落得个不贤不孝丑名担。 良宵一刻洞房夜,面对红烛我泪轻弹。你可知,我盼做新妇盼恩爱, 红丝错系恩爱难。 夫唱妇随成梦幻,三载何曾有笑颜。 相随相伴不相识,夜来孤独对愁眠。 爹爹呀,你教我守妇德做孝女, 你盼我,夫贵妻荣福绵绵,

张艳萍的豫剧《琵琶记》探究

ABSTRACT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ive major operas in China,henan opera was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relea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2006.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artistic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opera"pipa"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zhang yanping's henan opera"pipa".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artistic value,it mainly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pipa,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methods.The second part:according to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history,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creation of the ancient book"pipa"and focuses on its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important historical nodes.On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and the third part:from the"art"of the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this paper Zhang Yanping as henan opera has been innovating often pie in the disciple,but also as an art,art in henan opera has been innovating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road with her unique artistic style;The fourth par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value,this paper Zhang Yanping as national drama actor,in front of all sorts of challenges,still with henan opera has been innovating the number of the story of pipa in the glory of the drama plum blossom prize.An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chapt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it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opera"pipa".The fifth par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parallel value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Confucianism, Buddhism,Buddhism and Taoism a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Due to the lack of firsthand material,in the author to Zhang Yanping face to face interview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knowing,an artist can have her artistic achievement,and her tenacity for art the spirit of dedication and for the practice for art is inseparable.Including zhang yanping,a graduate student of the central III

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杨启慧 《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在践行过程中遭遇窘境——蔡家父母最终冻馁而死。面对'不孝'的现实,他恰恰又成为皇帝旌表孝义的典范,获得'一门旌表'的大团圆结局。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情节: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墓,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最后,蔡二郎被暴雷劈死。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的态度刻画了蔡伯喈的形象,删除了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情节,而代之以'三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利小人变成一个全忠全孝的君子。思及此,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这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 在儒家正统思想的伦理关系中,君臣、父子是宗法等级社会最重要的两伦。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对亲人的孝是家庭和家族内部最根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要求,延伸至国家,它就是对君主的忠。因此,忠君和孝亲是内在统一的,忠君就是孝亲的扩充。但是,在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君是万民之主,国为一君之国,对君主的忠诚为无条件的服从。在这种情形下,忠大于、高于孝是必然结果,是为'始于孝亲,忠于事君',因此就有了'忠臣孝子''忠孝自古难两全'的历史之叹。《琵琶记》蔡伯喈的矛盾,就其深层意义而言,正是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忠'与'孝'的矛盾。无可否认,《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从各方面看都是难得的孝子、忠臣。偏偏,正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造就了二老冻馁而死,五娘孤苦的悲惨局面,也造成了主人公的根本痛苦。倘使蔡公不逼试,蔡伯喈就不会去应举,也中不了状元,更谈不上逼官和逼婚了。蔡公把儿子送上应举之路,就是孝的伦理。身仕宦,显父母耀门闾,是大孝,而守贫事亲是没出息、没志气,只能算作小孝,功名当然的要强过孝名,从一个村野之夫口中说出这种话来,已足见功名利禄思想的影响之深。不幸的是,他满心盼着富贵,结果却大违其愿。儿子一去竟然不归,心愿不成,反遭天灾人祸。在临终之时,这位热心功名、大讲孝道的贫苦老人终于彻底悔悟,许下几桩心愿:一是自己死后不要葬,'留与旁人,道伯喈不葬亲父';二是劝媳妇改嫁,不必为蔡伯喈守节;三是留下柱杖给张大公,待那'忤逆不孝子蔡邕'回来,打他个'三不孝'.所谓'三不孝',即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可以说,这是以蔡公之口对所谓大孝进行的热嘲冷讽。这也是控诉了封建君主笼络和利用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根深缔固的封建伦理观念。纵有高官厚禄,琼林玉宴,却顾不得清贫双亲,不能养、不能葬、不能祭,何谈人子之孝? 在《琵琶记》中,'忠'同时也与婚姻形成了矛盾,换言之,也便是国与家构成了冲突。蔡伯喈成为了状元,当即被牛丞相看中,执意要招其为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蔡伯喈而言却是天降横祸,'好似合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虽然他敢于逆丞相之意,却终于抵不过圣上之旨:'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只能被

琵琶记观后感

林海的《琵琶语》曲调哀怨婉转,充满了叹息。乐曲分为五段。结合音乐的基本语言,谈谈 你的欣赏感受。 当那琵琶的语言,轻轻流入我的耳际,我忽然感到一股冷香飞上心头,牵着我的思绪, 走进了梦乡之中…… 那坐在阳台上孤独的女孩,手拿着琵琶,闭上眼,细细的品着那琵琶语的香气。思绪 缠绵,坠入心头。好像有一种微弱的感伤敲打着我。那语言,仿佛有了回音,在耳边回响着。 天地间就好像有一层细腻的雨丝,轻轻的拨动它,它就会说话。那语言,就像竖琴在唱 歌;那声音,就像花朵在乱语。 躺在田野间俯视那蔚蓝的天空,云朵在跳舞,细雨在缠绵。我没有打伞,只想被它淋着。 那悠扬的琵琶声中,就像有一串珠链,串联着我忧郁的心思。 犹记起,曾未语欢笑花丛间。梦里相见欢,素手琵琶千遍弹。低眉信手弦起,情难堪, 一曲便弹千千遍,低眉弦起,风悄悄,琵琶解语意阑珊。 在那美丽的语言中,有一片沾满露珠的花儿。它伴着琵琶声,轻盈的跳动。细雨瞬间打 到脸颊上,冰凉清爽。那会说话的琵琶牵动着我的思绪.那语言,充满了伤感的香气。听起来, 就像有一个仙女在你身边围绕,她对你轻轻唱着,用那柔软的手指画着,轻轻流动。就像那 琵琶所说的语言;就像那细腻的雨丝;仙女挥挥手,向我说再见时,琵琶声渐渐微弱,语声 低小,轻柔。那缠绵的细雨还在述说着窃窃私语的秋天。不过,它还是被琵琶语拽走了。这 美丽、纯净的雨声,慢慢停止了。 冷香没有了,乐声停了。我的心仍依旧沉醉在声音里,语言里,细雨里;沉醉在这空旷、 广阔、寂寥的田野上。 琵琶的魅力随千年而不盛,固然咱们再也听不到皂乐地迎客那晚的琵琶声,但耳边这丝 丝进扣的琴声,却脚以撩动我凄恻的深情,也脚以慰藉我徘徊的神经。 它如春雨梧桐,响彻一个半世纪,回荡在盛唐和古代之间;它如阳闭三叠、下里巴人, 听前让人叹为观行、回肠荡气;它如敲击心田的驼铃声,在玉门关内中往返荡漾,经久不尽。 篇二:琵琶行练习和读后感 2014高一级语文周练六《琵琶行》课后练习 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明年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c.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 空船。....d.曲终收拨当心画。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9.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老屋确实 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 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 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 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 中泣下谁最多。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a.闻舟 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琵琶记》基础文献

高明《琵琶记》基础文献 1001班潘静继教 1、李渔:闲情偶记#词曲部.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3.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3、许之衡:《作曲法?论传奇之结构》,转引自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许之衡著《曲律易知?论排场》,民国11年刻本。 5、毛声山:《第七才子书琵琶记》,转引自《琵琶记研究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6、吕天成著《曲品》,《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7、张敬:《明清传奇导论?传奇的分脚和分场》。 8、徐朔方:《徐朔方说戏曲?说〈琵琶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9、吕天成著:《曲品》,《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10、王骥德:《曲律?论插科第三十五》,《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11、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宋元戏曲史 .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85 1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1973.97. 1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14、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 15、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54. 16、剧本月刊社:琵琶记讨论专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7、何其芳:琵琶记的评价问题. 文学研究, 1957. 18、侯百朋:高则诚和琵琶记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19、蓝凡:高则诚和琵琶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20、黄仕忠:琵琶记研究.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1、汪海明:自然愿望的破灭和人格意志的沉沦蔡伯喈形象的文化解读. 戏曲艺术, 2003年 22、黄文实:琵琶记版本小考.文学遗产,1987年。 23、金英淑:琵琶记版本流变研究.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24、戴不凡:论古典名剧《琵琶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857. 25、董每勘:五大名剧论《琵琶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55. 26、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7、赵景深,江巨荣:一部深刻的社会悲剧——谈《琵琶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 28、张燕瑾:《琵琶记》辨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9、蒋松源:《琵琶记》的艺术构思[J].古典文学知识,1986. 30、陈文新:论《琵琶记》的悲剧品格.古典戏曲研究,2001. 31、佘德余:《琵琶记》对蔡伯喈形象的重塑.戏文,1995. 32、李晓:关于高则诚《琵琶记》的评价问题.艺术百家,2002. 33、佘德余:《琵琶记》悲剧的伦理理想人格与中和审美意识.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 34、黄仕忠:《琵琶记》与中国伦理社会.文学遗产,1996. 35、卜亚丽.厥旨渊放,归趣宜求——《琵琶记》复杂面貌成因索解.艺术百家,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的《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其弟高旸生于大德十年(1306)左右,高明的生年当距此不久;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两说。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是理学家黄潽的弟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后,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椽吏、浙东阃幕(统帅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颇佳。晚年隐居于宁波城东的栋社,以词曲自娱。另有少量诗文传世。 从高明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仕途险恶的认识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民间疾苦的了解和同情。另外,他还写了些表彰孝子节妇的诗文。通过宣扬儒家传统道德来纠正“恶化”的风俗、调和社会矛盾,是高明的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他创作《琵琶记》的基础。在《琵琶记》的开场词中,作者批评一般的戏剧“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宣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表明他有意识地利用戏剧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但在这前提下,他也触及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琵琶记》是对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改编,写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蔡伯喈即蔡邕,东汉末著名文人。但在民间传说中,蔡伯喈只是借用历史人物之名。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由此诗可以看到两点: 一是蔡伯喈故事在南宋已成为民间讲唱文学的流行题材;二是蔡伯喈已被描述成反面人物。《赵贞女蔡二郎》,想必就是从“盲翁”说唱一类民间文艺中演变过来的,《南词叙录》在此剧目下注言:“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另根据元曲、传统戏剧、民间文艺等各种资料所提及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早期民间流传的蔡、赵故事的梗概:蔡伯喈上京赶考,一去不回,不顾父母,遗弃妻子,最后被暴雷震死,是个不忠不孝的反面人物;赵五娘孝顺公婆,艰苦持家,公婆去世,她罗裙包土,替公婆筑坟,背着琵琶上京寻夫,丈夫却不相认,是个孝顺贤惠的苦命妇女。 如前一节已分析的,《赵贞女蔡二郎》是意在维护家庭稳定的伦理剧。《琵琶记》在保存这一核心内涵的同时,又对剧情作了重大改动。最关键的地方,是把原来作为反面人物的蔡伯喈改造成一个忠孝双全的正面人物,把他抛弃家庭、另娶贵妻处理为被人胁迫而不得已。作者这样做,大致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文士,不愿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蔡邕继续在民间背负恶名,二是可以更好地宣传他所信奉的儒家伦理观念。 改编后的《琵琶记》,通过蔡伯喈的遭遇,揭示了“忠”与“孝”这封建时代两大基本伦理观念的冲突。在蔡伯喈赴考之前,他的家庭和谐完满。当皇帝“出榜招贤”以后,蔡父不顾他的意愿,以事君尽忠、立身扬名方为“大孝”的理由,迫使他上京赴考;考中状元以后,牛丞相强迫他入赘相府,又是以不得违背圣旨为由,用君命和权势来压服;最后蔡伯喈向皇帝要求辞官,仍被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的理由驳回。辞考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使蔡伯喈无法照顾家庭、奉养父母,结果父母在饥荒中死去。这就是所谓“只为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在封建时代正统观念中,忠、孝原来统一的,但作者却注意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政治权力的绝对要求对家庭伦理的破坏,这反映了知识阶层在维护家庭和服务于政权之间常常会出现两难选择。 所谓“三不从”的情节,同时也反映了以蔡公、皇帝、牛丞相为代表的纲常伦理的现世权力对蔡伯喈个人意志的压迫。他虽然被塑造成一个孝心昭著、恪守经训的形象,但他也有对新婚妻子的爱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都因为与君亲之命相冲突而不能满足。他在一段唱词中说: 我穿着紫罗襕到拘束我不自在,我穿的皂朝靴怎敢胡去揣?我口里吃几口荒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 “南戏之祖”《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作家高明大致保留了原来故事的框架,也保留了女主人公赵五娘“孝妇贤妻”的形象,但在作品的主题、蔡伯喈的形象和最后的结局上都作了很大的改动。作家在《琵琶记》中对蔡伯喈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把他从一个弃亲背妇、忘恩负义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了一个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正面人物,这说明了作家试图通过这个人物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也说明作家对这个人物寄予了同情、宽恕和理解。但作家这种创作意图和善良愿望都不能削弱蔡伯喈这个形象的悲剧性。 剧本中蔡伯喈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三辞三不从”的故事情节把他由原来弃亲背妇的薄幸文人形象变为“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人物。作者在这“三辞三不从”中深刻地刻画出他优柔寡断、软弱动摇的性格以及矛盾苦闷、痛苦愧疚的心情。 辞试不从: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就谢绝了州司的推荐,决定暂时放弃功名,但蔡公强调只要儿子中举、获取功名,从此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自己就是死了也高兴,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妻子。蔡伯喈服从“孝”的礼仪,无可奈何之下离开家门远赴京城参加科举。这个情节写出了蔡伯喈为功名与孝道难以两全而深深苦恼,但又始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 辞婚不从:蔡伯喈高中状元,牛丞相执意招他做女婿,皇帝也想成全这段姻缘。面对皇帝赐婚,蔡伯喈虽然难舍旧妻,内心不乐意,可在金銮殿奏本时,却只说要回乡侍奉双亲,半个字都没提家有妻室之事。所以皇帝圣旨说:“其所议婚姻事,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 辞官不从:蔡伯喈要辞掉京官改任乡官,朝廷答复:“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蔡伯喈不敢违旨,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愿。 蔡伯喈入赘相府后,呼奴唤俾,娇妻相伴,荣华富贵;当上仪郎后也将前途辉煌,但他却终日郁郁寡欢、愁容满面。他思念年迈双亲,想念结发妻子,却又始终放不下眼前的富贵;一肚子牢骚却无半点作为,生怕得罪了牛丞相。蔡伯喈经常陷入新欢旧爱难以取舍、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苦闷之中。后来赵五娘寻到京城,进入牛府,幸得牛小姐通情达理,一夫二妇得以团圆,一门欢庆,因为子孝妻贤受到皇帝的旌奖,可蔡伯喈又陷入了“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取得孩儿名利归”的无限遗憾和愧疚之中。 剧本一再标榜蔡伯喈的“全忠全孝”,而他所谓的“忠”不过是遵旨留做京官、奉命成婚,代价却是父母双双饿死,妻子备受艰辛;所谓的“孝”不过是听父命应试,求得光宗耀祖,但对父母是“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回乡守墓,虽博得旌奖,对死者已毫无意义。这种忠孝给人的感觉是虚伪和冷酷。剧本用“三辞三不从”来为蔡伯喈开脱,但结果却是:蔡伯喈努力按照封建伦理纲常行事,不仅酿造了一场家庭悲剧,同时也酿造了他自己的人生悲剧。 可以说,蔡伯喈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因为蔡伯喈是一个一直生活在矛盾苦闷痛苦中的人物,一直在功名与孝道难以抉择、新欢与旧爱难以取舍、孝道与忠君难以两全的矛盾冲突

(完整版)《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它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它开始,南戏创作进入了文人的普遍视线。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且颇具特色,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结构的特色 《琵琶记》的戏剧结构是双线结构。这种双线结构是用剧中两个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生活道路来组成的。一条线是蔡伯喈在京城的生活道路,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中的生活道路。这两条线上的出目是整个戏曲故事的主要部分,它是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分别而开始,又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团聚而结束。 《琵琶记》的这种双线结构比较特殊,它的戏剧效果是很奇妙的。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特别是在南戏和传奇中,双线结构是很普遍的。但它们当中有些多是两条线索表演两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还没有关系,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有分散之弊。可是《琵琶记》则不然。这两条线索演的是一家人的戏,表达的是一个主题,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显得集中。并且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使剧中人物互增其悲,就在观众中大大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效果。这就是《琵琶记》双线结构不同于其它双线结构的奇异之处和奇妙之处。 《琵琶记》采用了双线并进的结构,以两种场面的对比来组织戏剧情节,这一点成为明代作家遵循的范式。 (二)语言的特色 《琵琶记》语言的风格,有自然澄澈的特色,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写入髓,委婉尽致。语言以本色为主,兼具本色、文采二者之长,与人物身份、境地绝相符合,这正是《琵琶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首先,剧中人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环境相适应,注意在性情上着功夫,而不以词调巧倩见长。人物因不同性格、不同心境所以语言也有差别,目的是使语言真正成为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及情感的工具。如蔡伯喈与牛小姐在《中秋赏月》中,同是欣赏月亮,同是听箫笛之声,在同一景物里,表达出不同的人物感情,显示出不同的人物个性。牛小姐的语言是浸透了团聚的喜悦之情的,蔡伯喈的语言是浸透了离别的忧愁之情的。这是用欢悦和凄凉两种不同感情的语言描写出两种不同个性的人物。 其次,《琵琶记》的语言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使用了文质相间、相对的两种语言风格:牛府一线与蔡家一线分用雅丽和本色,二者具有鲜明的可比性且相得益彰。 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物语言是本色语言。赵五娘作为一个民妇,她的唱段带有直抒胸臆、朴素无华的特点。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是指赵五娘留在家中,她同她身边的这一群人物,即蔡公、蔡婆、张广才等。他们语言的特色有这样几点:自然朴质,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它不大讲究词藻的华丽,典故的运用,词句的雕琢,这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而蔡伯喈这条线上的人物语言是文采语言,蔡伯喈这条线上的人物,是指蔡伯喈去京城做宫,入赘牛府。他同他身边的这一群人物,诸如牛小姐,牛丞相等等。他们的语言特色有这样几点:词句华美,文采灿然,语言富于色彩,讲究字句的雕琢,典故的运用,是一种高度诗化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悲剧意蕴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庆,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庆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据记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戏中所写的情况,只是出于民间传说。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及市民阶层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倖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这就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宋代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作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 在元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从天上跌到地下。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这使许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与此相联系,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逐渐失去了现实的针对性。地位低下的书生,反成了同情的对象。所以元代戏曲里的书生形象,或是平庸怯懦,或是迂阔拘谨,尽管多半缺乏光彩,但很少作为被鞭挞的对象。到元代后期,人们对地位得不到

琵琶记

《琵琶记》剧情梗概 第一出副末开场: 副末略述《琵琶记》大意 第二出高堂称寿: 蔡邕和妻子赵五娘为父亲拜寿,父亲要他去上京赶考,光大门楣。 第三出牛氏规奴: 丫环惜春和老姥姥到后花园荡秋千,被牛小姐发现,训斥惜春贪玩,女子应该三从四德。第四出蔡公逼试: 张太公将蔡伯喈报上朝廷,让他去上京赶考,但是蔡伯喈却担心不能为二老尽孝。 第五出南浦嘱别: 在父亲及张太公的逼劝下,蔡伯喈即将赴京,五娘送至江边,蔡伯喈嘱咐她照顾好自己的二老。 第六出丞相教女: 借训导丫环惜春和老姥姥之机,要牛小姐牢记女孩子不可以乱出闺门,要勤学女工,守本分。 第七出才俊登程: 蔡伯喈离开家人,向京城进发,又苦于路途劳累,十分思念家乡和家人。 第八出文场选士: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蔡伯喈被点为新科状元。 第九出临妆感叹: 五娘窗前梳妆,思夫心切。 第十出杏园春宴: 蔡伯喈参加春闱之宴,心里却思念家人。 第十一出蔡母喈儿: 饥荒难耐,老夫人埋怨蔡老员外不该让儿子去赶考。 第十二出奉旨招婿: 皇上下旨让牛太师招状元蔡伯喈为婿,牛太师命媒婆前去说亲。 第十三出官媒议婚: 媒婆来到蔡伯喈处提亲,夸说丞相的地位,小姐美貌。蔡邕说明家有高堂与娇妻,实难从命。 第十四出激怒当朝: 牛丞相决定上奏,让其辞官不成,必须领旨受婚。 第十五出金闺愁配: 牛小姐听说蔡状元有家室和二老,不肯与牛家结亲,准备劝父亲不要强逼。 第十六出丹陛陈情: 蔡伯喈向皇上请求辞官回家侍奉二老,但是皇上却告诉他忠孝难两全,要他安心和牛小姐成亲。 第十七出义仓赈济: 饥荒越来越严重,朝廷放下赈灾粮食却被贪官污吏克扣,赵五娘气的想投井自尽,好在张太公送给他们一半赈粮。 第十八出再报佳期: 牛太师选定吉日,蔡伯喈无可奈何只得成婚。 第十九出强就鸾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