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事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尺子画角,会折不同的角。 3、学生通过从事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索数学的信心。 重点: 1、认识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2、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难点:1、会用尺子画角。 2、能在教材情境中找出一些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在黑板上写上星级小组,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五角星),喜欢这个吗?那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们要开展星级小组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今天的星级小组,有信心吗? 师:这几颗星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出示几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让学生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从而导入新课,进而进行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 找角。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指出什么地方有角,并交流汇报。指导学生用手比划出不同的角。) (1)观察P38页的主题图,找角。 师:同学们看,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的校园早早的热闹起来,一天的学校生活又开始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角? 生1:老师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老爷爷手中的剪刀上有角。 生3:小朋友做操时两手臂之间有角。 生4:足球架上有角。 ……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各组不同的星级奖励。) (2)寻找教室中的角。 师:角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教室里哪些地方有角?

生1:窗子上有角。 生2:门上有角。 生3:桌子上有角。 …… 2、 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了这么多的角,想不想摸一下角是什么样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用手压一压上面的角,看有什么感觉? 生1:尖尖的。 生2:有点扎手。 …… 师:摸一摸两边有设么感觉? 生1:直直的。 生2:滑滑的。 3、 认识角。 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出示课本例1图 师:让我们去掉角的这些漂亮的外衣,看一下角的真实的面目。 师:指角的顶点。这是什么? 生:顶点。 师:指边?这是什么? 让学生指出第二、三个顶点,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利用钟表的指针转出不同的角,用纸折出不同的角,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说说教的各部分名称。 4、 判断角。 出示练习八1题,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5、 创造角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但找到了那么多角,还能正确的辨认角。那么,你们会不会制造角呢? 生:用什么制造角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自己制造一个角。制造出角以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哪是顶点,哪是边?并比较一下各自制作的角的大小。 (生制作角并交流各自角的名称,并互相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刚才比较了各自制作角的大小,你们觉得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完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乘法的意义。 2、通过简单的乘法算式,来巩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 3、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乘法,来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认识和理解,来培养学生的创设问题能力。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 方法。 2、引导学生会从现实环境中找出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能够利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 2、培养学生的创设问题能力。 教学难点:1、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够利用周围事物,创设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突破: 1、在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随 意的改变实际问题的结构,创设新的问题。 2、学生能自由的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创 新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提问: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 ⑵乘法是用来简化那类加法问题? ⑶学习乘法关键是学会什么? ⑷那你对乘法口诀表了解有多少呢? 2、教师针对第⑷问题进行知识拓展性教学展示幻灯片中的“历史悠久 的乘法口诀”进行讲解。 3、进行课前口算。 ⑴苹果园摘苹果。(图略) ⑵比一比,谁最棒. ⑶列式计算 二、讲授新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幻灯片1,展示“一只猴子吃6个桃,7只猴子吃多少个桃?” 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并引导解题思路。(并板书解题过程) 2、出示幻灯片2,展示“有公鸡9只,小鸡是公鸡的4倍。小鸡有多少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完整版)江苏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试卷习题(错题集)

课时作业本错题集 1、唯一花店运来29枝康乃馨和20枝红玫瑰,花店阿姨想把4枝康乃馨和3枝红玫瑰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 2、张阿姨买了一条售价为32元的丝巾,她的钱包里只有一些面值为5元的人民币。张阿姨至少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张5元的人民币?还应该找回多少元? 3、1月份有31天,那么1月份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3、小露过生日,来了4个好朋友,小露准备了一盒巧克力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平均每人分到几块,还剩几块? 4、罗爷爷采摘了一筐苹果,有50个,打算装在8个果篮中。如果每个果篮装6个,能装得下吗?罗爷爷至少要准备几个果篮? 5、有37名同学乘船游玩七星湖。大船限乘8人,小船限乘5人。 (1)如果都坐大船,那么至少需要几条大船? (2)如果都坐小船,那么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3)如果大船和小船搭配乘坐,那么你认为怎样乘船比较合理? 6、小红和小玲下午大约5时在电影院相遇,小红看了看手表,分针与12相差3小格。小红遇到小玲时是几时几分? 7、三个小朋友参加口算比赛,每人完成20道题,欢欢用了1分15秒,笑笑用了66秒,乐乐用了59秒。谁算得最快?比最慢的快多少? 8、刮东风时,风从东面吹向西面,你知道刮东风时,烟囱里冒出的烟往哪面飘吗?刮南风时,小树向哪面弯呢? 9、欢欢家在学校的南面45米,笑笑家在学校的北面35米,乐乐家在学校的南面70米。欢欢家和笑笑家相距多少米?和乐乐家相距多少米? 10、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小李站在广场上背对着太阳做运动,这时他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11、下午放学时,小虎步行回家,这时太阳在他的右面,小虎面对的是()面,他的左面是()面,他的后面是()面。 12、小明家、电影院和王亮家在同一条街上,小明家在电影院东面100米处,王亮家在电影院西面200米处,小明家与王亮家相距()米。 13、小明去商场时是从家出发先往西南走,再往西走。从商场回家时,他应该先往()走,再往()走。 14、按规律接着写 (1)820,822,824,(),() (2)234,244,254,(),() (3)715,710,705,(),() (4)343,454,565,(),() (5)2800,2850,2900,2950,(),() (6)1234,2345,3456,4567,(),() (7)1560,1570,1580,() (8)228,(),446,555,664 15、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多3。想一想,这样的数有哪些?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内错题汇总

二年级下册数学错题集 一、数据收集整理 1、《课堂作业本》P3第2题 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 A品牌(箱)12 10 15 13 B品牌(箱)8 9 7 10 (2)从B品牌牛奶9月份的销售情况看,售出最多的是第()周,售出()箱;售出最少的是第()周,售出()箱。 (3)两种品牌的牛奶销售箱数相差最大的是第()周。 (4)如果超市想再进一批牛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5)从上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6)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吗? 二、表内除法(一) 1、《课堂作业本》P10第2题 根据算式填一填,圈一圈。 10÷2=5 一共有()朵花,平均分成()一共有()朵花,每份有() 朵,分成()份。 2、《同步练习》P7第4题

3、《同步练习》P8第4题 筐里有24个桃子,每次取出的个数一样多,几次可以取完?每次可以取几个? 4、《同步练习》P14第5题 读一读,想一想,分一分。 45只兔子9个家,家家只数都相差,最多最少差8只,你说如何来分家? 四、表内除法(二) 1、《同步练习》P25第4题 老师手上有5张扑克牌,分别是8、6、2、3、4,你能照样子拼出商是7、8的除法算式吗?看谁拼的多? 例:24÷3=8 2、《同步练习》P27第4题 一条长32米长的彩带,每次剪下8米,要剪几次才能剪完? 三、图形的运动(一) 1、《课堂作业本》P20第4题 五、混合运算 1、《同步练习》P33第3题 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0人,到和平站下车8人,上车1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同步练习》P34第5题 一辆公共汽车停靠在A站,下车10人,上车9人,这时车上有30人。停靠A 站前这辆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3、《课堂作业本》P37第5题 张伯伯原来比李叔叔多22盆花,张伯伯送给了李叔叔8盆花,这时张伯伯比李

新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练习题

二年()班姓名() 2、售货员找回多少钱? 3、笑笑还剩下多少钱? 4、两队都,还有几个空座位? 二年()班姓名() 2、售货员找回多少钱? 3、笑笑还剩下多少钱? 4、两队都,还有几个空座位? 1、填表格

2、猜动物年龄 1)小熊说,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 2)山羊说,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山羊多少岁? 3、实验小学足球队有42人。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加入 17人,现在足球队有多少人? 4、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 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1、填表格 2、猜动物年龄 1)小熊说,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 2)山羊说,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山羊多少岁? 3、实验小学足球队有42人。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加入 17人,现在足球队有多少人? 4、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 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3、1)现在车上的人数 多了还是少了? 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4机灵狗有几张画片? 3、1)现在车上的人数 多了还是少了? 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4机灵狗有几张画片? 二年( )班 姓名( )

表弄脏了。 (1)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 2、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 3、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 (2)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 少人? 二年()班姓名() 表弄脏了。 (4)哪班订的报刊最少? (5)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6)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 2、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 3、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 (2)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站了8行,每行9人,一共多少人? 8×9=72(人) 答:一共72人。 2.二年级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6×7=42(人) 答:一共42人。 3.小红带了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 6×4=24(元) 50-24=26 (元) 答:应找回26元。 4.小红、丽丽、圆圆、蒙蒙每人都有8支铅笔,刚刚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8=32(支) 32+9=41(支) 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5、笔书尺子 3元/支5元/本2元/把 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多少元? 4×2+5=13(元)答: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13元。

6.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 2×4=8(人) 答:4辆车可以坐人。 7.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3×2=6(人) 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8.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 5×7=35(个)答:小松鼠一共摘了35个松果。 9.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一共需要放几个苹果 4×3=12(个)答:一共需要放12个苹果。 10. 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5×4=20(个)答:那么4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1.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5×2=10(个)答:一双手有10个手指。

12.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了5名同学,总共站了3排,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5×3=15(名)答:一共有15名同学参加比赛。 13.小明一家三个人去公园去玩,一张门票是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门票钱? 5×3=15(元)答:他们一共花了15元门票钱。 14.一块橡皮5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 5×2=10(角)=1(元)答:一共花了1元钱。 15.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水果,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 5×2=10(个)答:5个小朋友吃了10个苹果。 16.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 12-6=6(岁) 30+6=36 (岁) 答:妈妈36岁。 17.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 16+30=46(人) 答:一共能坐46人。

2020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1-4单元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5课时乘加、乘减 一、我会算 4×3+4= 2×3-1= 4×2+3= 5×2+3= 2×3+1= 3×2-2= 4×3-2= 5×1-2= 二、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三()二()得六()五一十 三五()四()十六()五十五 二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三、改写算式。 3+3+3+3+ 4+4+4-3 2+2+2+2+2-1 5+5+5+5+4 四、用14个瓜子分别摆成3组,4组,5组,并分别列出两个算式(乘加、乘减算式)。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5-5=4×3-4= 3×2+3×3=2×4-2×2= 参考答案:

一、16 5 11 13 7 4 10 3 二、得三三二十五四三得四五二 三、3×4+2=14 4×3-3=9 2×5-1=9 5×4+4=24 四、3组:3×4+2=14 3×5-1=14 4组:4×3+2=14 4×4-2=14 5组:5×2+4=14 5×3-1=14 五、5×4 4×2 3×5 2×2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6课时连加、连减 一、算一算。 28+35+17= 32+26+29= 23+41+32= 81-27-36= 65-39-23= 83-26-42= 二、我会填“>”“<”或“=”。 18+9++8+12 80-20--30-8

60-10-+20+4 90-40-+20+6 三、水果店进80箱苹果,第一天卖出22箱,第二天卖出25箱,还剩多少箱? 参考答案: 一、80 87 96 18 3 15 二、==<< 三、80-22-25=33(箱)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6课时 6的乘法口诀 一、把口诀填完整 二六()五六( ) ( )六三十六 四六( ) ( )得六 ( )十八 三六( ) 六六( ) 二( )十二 二、填一填: (1)6×4=()×2=3×() (2)()×4=2×6=()×() (3)6×9=()×()+6 =()×()-()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实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实例 例1.量一量,比一比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问题:① 回忆一下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② 同学们记得非常牢固,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解决问题,深化对长度概念的建立:估一估、量一量 1. 估一估。 问题:我们学过这么多知识了,你能够根据你的经验估一估你的一庹(tu ǒ)(伸开双臂)、你的肩宽、讲台、教室,它们分别大约有多长吗? 2. 量一量。 问题:①要想知道我们估的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②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拿着尺子测量一下,每个小组负责一项。 ③说一说你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小组汇报完成表格。) ④ 看一看跟你们刚才估的一样吗,你估得准确吗? 3. 比一比,记一记,在脑中形成表象。 问题:刚才我们用量一量的方式确定了你的一庹(tu ǒ)(伸开双臂)、你的肩宽、讲台、教室分别大约有多长,现在请你再想一想:你的一庹大约是1米20厘米,1米20厘米有多长;你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30厘米有多长;教室的长大约是10米,10米有多长。记住它们。 (二)利用已有经验比一比,解决问题: 预设①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预设②5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预设③6张讲台摆在一起的长度和鳄鱼一样长。 预设④鳄鱼的长大约比教室的一半长一庹。 问题:①有一条鳄(è)鱼身长6米,如果不用尺子,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②到底是不是我们说的这样呢?我们量一量。 (三)解决问题——预设: 问题:① 选择上表中的一种动物,像刚才一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请你在你的书上填一填。 ②谁来说说,你选了哪个动物?测量标准是什么?测量结果怎么样?(以巨蟒身长为例)。 ③谁跟他选的动物一样,但测量标准不一样,也来说说! 项目 一庹 肩宽 讲台 教室 长度 约1米20厘米 约30厘米 约1米 约10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全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寒假作业全套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班级姓名 年月日 一、算术题 二、应用题 1、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 2、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 三、竖式题 80+15-52=16+71-2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班级姓名 年月日 一、算术题 二、应用题 1、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 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 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三、竖式题 57-71+20=38+17-28=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班级姓名 年月日 一、算术题 二、应用题 1、梨树有58棵,桃树比梨树少22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5棵,枣树有36棵。你能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吗? 2、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三、竖式题 68-39+47=16+76-54=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班级姓名 年月日 一、算术题 二、应用题 1、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3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 2、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三、竖式题

22-21+43=66+14-7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班级姓名 年月日 一、算术题 二、应用题 1、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2、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三、竖式题 42+4×6=12-8+5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年月日班级姓名 一、算术题 二、应用题 1、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2、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三、竖式题 69-56+39=61-41-18=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第五课时可爱的小青蛙 乘数9534527乘数3973392积 3□8=24 2□2=1 5□5=10 7□9=63 5□5=25 8□4=12 4□4=1 7□0=7 三、写一写。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8= 24= 27=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每个9元,学校决定要买5个地球仪,需要多少元 □○□=□(元) 答:

第六课时小熊请客 一、算一算。 5×4= 2×4= 4×9= 3×4= 4×5= 4×2= 9×4= 4×3= 口诀: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二、数一数。 1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3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4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三、丁丁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门票每人4元,丁丁只要半票,算一算他们全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第七课时回家路上 一、看谁跑得快。二、填一填。 5×6= 4×5= 24 18 2×9= 5×8= 6×4= 8×2= □×□=□□×□=□5×7= 4×4= □×□=□□×□=□4×8= 2×4= □×□=□□×□=□3×7= 4×9= □×□=□□×□=□ 三、比一比。 4×8○3×7 5×9○5×8 8×5○9×3 4×6○6×4

5×6○3×8 3+7○4×6 2×8○4×4 2×4○1×9四、电影院离明明家8千米,那么明明去看电影往返一次要走多远的路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填一填。 ()面 ()面 ()面()面 ()面 二、涂一涂。 把正面涂上红色,上面涂上绿色,侧面涂上黄色。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第五课时可爱的小青蛙 3□8=24 2□2=1 5□5=10 7□9=63 5□5=25 8□4=12 4□4=1 7□0=7 三、写一写。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8= 24= 27=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四、每个9元,学校决定要买5个地球仪,需要多少元 □○□=□(元) 答: 第六课时小熊请客

一、算一算。 5×4= 2×4= 4×9= 3×4= 4×5= 4×2= 9×4= 4×3= 口诀: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二、数一数。 1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3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4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三、丁丁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门票每人4元,丁丁只要半票,算一算他们全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第七课时回家路上

一、看谁跑得快。二、填一填。 5×6= 4×5= 24 18 2×9= 5×8= 6×4= 8×2= 5×7= 4×4= 4×8= 2×4= 3×7= 4×9= 三、比一比。 4×8○3×7 5×9○5×8 8×5○9×3 4×6○6×4 5×6○3×8 3+7○4×6 2×8○4×4 2×4○1×9 四、电影院离明明家8千米,那么明明去看电影往返一次要走多远的路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填一填。 ()面()面 ()面 ()面()面 ()面 二、涂一涂。 把正面涂上红色,上面涂上绿色,侧面涂上黄色。 第二课时看一看(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易错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易错题 1、我们一共要植树48棵,已经植了4行,每行8棵,还要植树多少棵? 2、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30米的一段路,可以种几棵树? 3、20个蛋糕,要使每个盘里的蛋糕同样多,可以怎样摆? 问题一: 算式: 问题二: 算式: 4、30个小朋友分组做实验,要使每组小朋友人数同样多,有几种分法? 5、3件相同的上衣钉15颗纽扣,1件上衣钉几颗纽扣?6件相同的上衣钉多 少颗纽扣? 6、20元可以买4辆相同的玩具车,买1辆玩具车要几元钱?买6辆相同的玩 具车要几元? 7、有3束花,每束有8朵,要把它们插在4个花瓶里,平均每只花瓶插几朵 花? 8、一共有24棵树,6个小朋友,平均每人种几棵?2个小朋友一组,平均每 组种几棵? 9、篮球有30只,足球有6只,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10、商店里有许多文具,铅笔每枝4角,橡皮每块5角,墨水每瓶2元,钢笔 每枝4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1、左边有5辆汽车,右边有3辆汽车,1辆汽车有4个轮子,这些汽车一共 有多少个轮子?

12、有4层的书架,每层放了9本书,如果把这些书每6本放1层,可以放几 层? 13、老师有36本书,要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 可以分到几本? 14、用火柴棒摆了6个六边形(每个六边形需要6根火柴棒),如果用这些火 柴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15、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 16、请写出只读一个零的数(),写出一个有零但不读出来的数()。 17、两千四百三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 18、和八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9、七千三百前面的一个数是()。 20、请写出下面的数 三千零五()一千二百六十() 21、胜利小学有学生1982人,约是()人。电影院有座位1108个,约是()个。体育馆有座位8892个,约是()个。 22、学校图书室把90本书分给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二(1)班48人,二(2)班46人,每人1本,够吗? 23、《童话选》共386页,小明看了279页,他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 24、小亮想给希望工程捐款600元,他已经储蓄了386元,大约再储蓄多少元就够了? 25、原有苹果550千克,上午卖出苹果128千克,下午卖出193千克,一天卖了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和米作了铺垫。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篇二】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连加、连减》:

在分析教材后,我认为学生在计算上的问题应该不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出来,而该课的教学重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并能正确掌握计算顺序。以此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突破,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用剪纸小人呈现学生游戏的情节,引起学生们关注身边的数学。 一年级的孩子求知欲很强,在开学不久他们许多人就已经将数学书多次翻看。如果在教学中我再原原本本地使用课本情境,孩子们不会很感兴趣。所以我采用自制的剪纸小人来呈现学生游戏的情节,让学生通过小人参加游戏的人数变化,逐步建立连加连减的模式。并通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引导学生明确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这样做达到了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有兴趣的情节为依托,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玩一玩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数学有趣又有用。 在课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乘车”游戏,引导孩子们关注乘客的人数变化,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从中使他们充分体验和理解连加连减含义,能够运用解决生活、游戏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生活中有数学,游戏中有数学,学习数学有趣又有用。 为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连减,因此我还设计了购物游戏。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优秀学生】 下面是教师XX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学生家长会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二年级学生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老师: 大家好!我叫梅梦佳,是二年级四班的班长,欢迎各位家长来到我们学校参加家长会,今天我很高兴能在这里代表全班同学向在座的各位家长汇报 我们班里的情况。 首先我要高兴的告诉各位家长,我们班现在变化可大了,同学们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都非常爱我们的班级,大家彼此亲如兄弟姐妹,各方面成绩优秀,经常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我们班的纪律是最好的,我班的卫生也很最棒,我们班的课间操也很整齐的,而且我班的马伊娜同学操做的很标准还是领操员呢。这巨大的变化,是老师和各位家长的教育以及全班同学的努力换来的!我为自己是这个班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自豪。 今天站在这儿,我要感谢学校能够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我们更加快乐轻松的去学习知识。感谢我们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用辛勤的汗水铺成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感谢你们让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让我们懂得学会做人;感谢你们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感谢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宝

贵的生命,我还要感谢一直陪着我走过风风雨雨的同学们,要不是有你们的陪伴,我也不会这么开心快乐。所以,我想说,这份荣誉也是大家的,是我们共同努力才得来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但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因为我们深知“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正因为她的严格要求,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才有了很大进步。 另外,我们的语文老师催老师,她年轻漂亮,而且课上得非常生动,我们都喜欢她的课。还有我们的其他任课老师也非常关心我们。 最后,我代表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向老师和家长们保证,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下,我们在新的学期要更上一层楼。就如我们的班级目标那样:“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 谢谢大家! 二年级学生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 你们好! 转眼间我们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这是我们快乐成长的两个月,在此期间学校的各项活动我们积极参与,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在学习上更是团结互助。老师的谆谆教诲,悉心点拨,和蔼可亲,各科任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育,我们都感激在心。特别是班主任,为了能使我们在紧张,高效,和谐,充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包含各个单元)

第1课时连加、连减 一、填一填。 3 7 7 3 + 1 4 - 2 8 + 3 6 - 1 9 二、用竖式计算。 25+24+49 64-26-18 三、一本故事书90页,明明第一天看了23页,第二天看了45页,还剩多少页 没有看? 答案:一、51 87 45 26 二、98 20 竖式略 三、90-23-45=22(页) 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50-37+48= 26+45-13= 64-30-19= 56-20+34= 45+15-26= 32-12+29= 四、 五、育才小学二年级有两个班,二年级一班46人,二年级二班45人。两个班女 生共有38人,男生共有多少人? 答案:一、61 58 15 70 34 49 二、63 55 71 63 57 49 91 83 三、46+45-38=53(人) 第3课时练习一 一、口算下面各题。 52-8= 40+26= 35+4-20= 8+47= 89-30= 48-40+24=

六、用竖式计算。 76-19-23 23-15+64 27+36+35 七、幼儿园有红气球35个,黄气球48个。 (1)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送给小朋友5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答案:一、44 66 19 55 59 32 二、34 72 98 竖式略 三、(1)35+48=83(个)(2)83-54=29(个) 第3课时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二、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八、看图填空。 (1)再飞来()只燕子,就和蜗牛的数量同样多。 (2)爬走()只蜗牛,就和燕子的数量同样多。 三、 (1)东东还要摘多少个草莓就和阳阳同样多?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一、下面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 10 8 4 2 1.最喜欢()的人多,最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二、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三、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1.哪种书借得最多? 2. 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共借书多少本? 3.学校图书室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1.一年级一班视力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一班视力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二班视力 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视力在( )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5. 5.0的视力是正常。低于视力低于5.0的一年级一班有( )人,六年级一班的有 (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三、下面是森林动物园三钟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1.小刺猬有( )只,小象有( )只,小猴子有( )只。 2.小猴子的只数是小刺猬的( )倍。 □ ○ □ = □ 3.小象的只数是小猴子的( )倍。 □ ○ □ = □ X k B 1 . c o 4.小象的只数是小刺猬的( )倍。 □ ○ □ = □ 5.这些小动物一共有( )只。 □ ○ □ ○ □ = □ 四、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 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男生人数一样多的班是( ),女生同样多的班是( )。 2.( )班和( )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3.二(3)班比二(2)班少( )人。 二(一)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男 女 班 别 人 数 (人) 性 别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教学方面的书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师们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教学上,我本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理念。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

二年级小学生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5、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二、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 54米+12米=()米 40厘米-30厘米=()厘米 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 1米+4米+()米=15米 70厘米-7厘米=()厘米 95厘米+5厘米=()米 82米-5米=()米 30米+46米=()米 38厘米+12厘米=()厘米 78米-67米=()米 60厘米+40厘米=()厘米=()米

1米-30厘米=()厘米 17米+25米+43米=()米 100米-50米=()米 45米-(28米+13米)=()米 34厘米+(28厘米-14厘米)=()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支粉笔的长是7() 铅笔盒长是23() 教室宽6() 一棵树高3() 小明的身高130() 操场长80() 手掌宽7() 毛巾宽29() 妈妈的身高165() 教学楼高10() 铅笔长11() 教室门高2() 一张床长2() 茶杯高10() 电视屏幕宽29() 黑板长3()

小刀长5() 电视塔高120() 课桌的长大约是80() 窗户的高大约是2() 筷子长15() 图钉的长是1() 语文书长21() 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米、21厘米、32厘米、1米、25厘米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米、170厘米、85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