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的共同趋向。面对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中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已经有一个多世纪,而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取得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都远未取得的成就。有时候,我经常会想:中国的现代化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但是对于我这个出生于90年代的人来说,是非常没有资格来反思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的。远的来说中国的现代化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那时的事太远,远到只有从历史书上和老师的嘴中才会看到听到。而狭义来讲,中国真正的现代化开始于邓小平时代,制定下三步走的战略,到下个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蓝图。这个时期,我是经历过来的。那时候,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崩溃。中国的局面也好不到哪去,改革带来的问题让国人开始质疑改革,而邓小平以超越当时所有人的眼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改革的不彻底,然后进一步推进改革。到现在20多年过去,中国在痛苦中前进着,而我也从当时的婴孩变成了研究生。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完全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长大的,可经历过未必有资格评论。小时候年幼无知,不知道什么是反思。从高中到大学,我们也会反思,但反思的内容仅限于自身的发展问题。而对于社会和国家,也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才会想一想,更别提什么反思。时至今日,现代化的便捷让我们能够享受到很多高科技的产品:手机、电脑各种娱乐似乎都是为我们服务的,让我们感到越来越舒适和便捷。每每停下来,静下来,内心都会想,中国现代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近代化的经验又是什么呢。

关于中国现代化进步的原因。首先想到的一个答案是,政治领导决定论。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之所以在世界各国中,取得瞩目的成就。是政治领导从墨守成规的传统型向用于变革的现代型的更迭。正是因为有那些领导人的远见卓识、领导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才有了现在的巨大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的领导,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新时代的领导人,以巨大的勇气和胆略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超凡的领导能力和世界眼光指引着中国现代化的航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此外,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中国的现代化正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稳步推进。也有人认为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有关现代化动力的因素有很多,在中国都能找到恰如其分的答案。那么,究竟是哪一种力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静下心细想,就可以得出如果没有“四人帮”的粉碎和邓小平的复出,改革开放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提出“三个代表”的江泽民,就没有依法治国的健全;如果没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胡锦涛;如果没有如果没有习近平反腐力度的加大;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是目前这样一种模式。而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则是一个社会将固守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转变为热心于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过程。[1]

因此,尽管促使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很多,但概括地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属于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关键性因素是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并由于这一因素,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改革和变迁,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出当前我国现代化五彩斑斓的画卷。对于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社会的大国治理来说,意义比一般的国家更为重要。正像莫里斯·梅斯纳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所分析的:“中国人民在现代的大部分时期和大部分地区受掠夺成性的军阀军队、外国侵略者和占领者以及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官僚和军阀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可行的全国性政治秩序和一个有效的政府机构,显然是最紧迫的首要任务。第一次在一个新世纪中提供政治秩序、安全和诚实政府,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成就,同时也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成就。[2]

想到这,我突然想起白岩松的一本书?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是回首91年到01年10年的心路历程,他认为在这十年里,中国普遍的心态是“痛苦与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有时甚至有走不下去的感觉,痛苦自然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然而坚持住了,痛苦过去,无论国家民族还是个人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快乐就在我们回首的时候,在看到一条前进轨迹的时候出现了。当然整个历程需要有正确的领导以及政治领导的主导作用。

中国所创造出的一系列经验、方法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必然具有某些普遍性的意义。作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

然具有某些世界性的方面,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因素。当整个世界惊叹于中国的发展奇迹时,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中国现代化带给了我们对于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从中国近代化历程,可以得出某些经验。第一,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与政治稳定优先策略的有机结合。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渐进主义改革的基础上,通过“纲领性”的计划来促进现代化发展,也就是说这种现代化是有战略规划的现代化。基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中器物—制度—文化“三部曲”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中,改革和发展既要综合平衡,又要重点突破;既有总体布局,又有轻重缓急。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就是以经济发展优先,通过经济发展拉动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从而达成现代化整体有序的结果。因此,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后果,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而且也反映到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把市场化改革仅仅看做是经济改革,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总体改革战略,带动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可见,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不排斥其他领域的改革,只是其他领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市场化的适应性改革,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不同于前苏联政治改革优先的路线,是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改革策略决定了政治改革相对滞后,但是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化层面的政治支持。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取向是保障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可见,改革开放后中国不仅贯彻经济发展优先的策略,还贯彻了政治稳定优先策略。这主要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如果改革导致持续动荡,就会削弱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吓走外资,从而影响到后一阶段的改革开放。正像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

而中国对于稳定的关注,是有明确的现代化导向的,不是为了稳定而稳定,所以共产党的执政精英非常注意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这与著名发展社会学家胡格韦尔特所说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政治停滞”问题有本质的区别。毫无疑问,中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4]因此,中国发展的经验应当是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与政治稳定优先策略的统一,两者的本质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回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出的另一个经验就是:静下心来做事。白岩松曾经长时候被失眠折磨,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留给大家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大家很难再静下来了,中国这些年发展的太迅速了,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活力,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改革就像是给全中国的人民都打了一剂强大的鸡血,大家开始拼了命的想赚钱。然而这剂鸡血效果好过头了,国人们都拼了命的往前跑啊跑,却忘记了去修炼内心,到最后忘了为什么要跑了,忘了要跑去哪了。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静心更验难的事了,失眠该属于现代病,尤其在城市那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多发,诱惑、梦想、欲望……每天在人们的眼前变来变去,想让心静下来是困难的,心静不下来,夜晚来临的时候,躺下又怎能安眠呢?一幕又一幕白日的电影放着,明天的情节在构思之中,睡眠的时间就被一点一点挤占着,一切还算正常时人们不觉得怎样,但内心的战争来了,就突然发同……要是能静下来,那才会离幸福近些。白岩松在书中提到,他曾经采访过一位部长,这位部长讲过一位老人在给他的上岗赠言上只有三个字“不要急!”,而这位部长以前年轻气盛,很多事情落实不到位,理想不能很快变成现实,心里就急,就气愤,但慢慢终于明白很多事情都有个曲折反复的过程,非得锲而不舍非得有个耐心才成。但不要急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思进取的时候耐得住一时的反复或原地踏步,不要急不是内心真的不急,看看中国的曲折之路,看看我们落后于别人的那些数字,不急是假的,而不要急正是在这种现实面前,不再梦想着一夜之间什么都马上改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这份着急的结果只能是让这个晚变的国家走向众人的理想的反面,这是最可怕的结果。因此不要急就是能耐下性子来,通过渐进式的变革推动着中国一步一步结实的向前走。只要一直向前,哪怕路上仍有很多艰难险阻,中国的明天依然是我们梦想中的中国。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我们传统文化是不缺静的。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人的心里也在斗争着。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原本引以为傲的文明在西方的机器面前不堪一击,人们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再到五四运动,再到现在的崇洋媚外。这种静越来越显得不重要,而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却成了大家心灵鸡汤。其实的成功学就是急于求成的一种体现。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人看到问题所在,开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出入。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的确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经常提到的看病难,就业难,房价高,收入分配不均,法治不健全等问题。但只要方向对了,一步

一步踏实的向前走,不说一定成功,但总有希望。抱怨是徒劳无功的。因此,我们应客观看待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借鉴好的方法与体系,反观失败的举措,为更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做努力。

参考文献

[1] C. E. 布莱克. 现代化的动力[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莫里斯?梅里纳. 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 北京: 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1992.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4]韩康. 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经济模式"[N]. 中国经济时报, 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