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海洋学-陈敏-《化学海洋学》(2005级)期末试卷-A

化学海洋学-陈敏-《化学海洋学》(2005级)期末试卷-A

化学海洋学-陈敏-《化学海洋学》(2005级)期末试卷-A
化学海洋学-陈敏-《化学海洋学》(2005级)期末试卷-A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5分,判断题每题1分,其它空格0.5分)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H 和O 。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亚热带海域(赤道海域、亚热带

海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

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的溶解度。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薄膜层厚

度约薄,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大。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扩散通量与

该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有关,一般而言,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

扩散系数越大;气体分子量越大,分子扩散系数越小。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DIC 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是DOC 、

和POC 。(从DIC、DOC、POC、PIC中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升高时,pH

值降低;盐度增加时,pH值增加;压力增加时,pH值降低;

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降低。

8、海洋硝化作用是指在氧化性海水中,氨通过海洋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NO2-,

并进一步被氧化为NO3-;海洋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溶解氧不饱和的海水中,

一些异氧细菌将NO3-作为电子接受体以代谢有机物,从而将部分NO3-还原为

NO2-,并进一步还原为N2。

9、与陆源腐殖质相比,海源腐殖质的芳香组分浓度一般较低,氮、硫

含量比较高,13C比较高。

10、分子式C106(H2O)106(NH3)16PO4通常被用于表征海洋中有机物的平均

分子组成。

11、在不考虑N2的情况下,开阔大洋表层水的氮主要以DON 形式存

在,开阔大洋深层水的氮主要以DIN 形式存在。(从DIN、DON、

PIN、PON中选择)。

12、海洋中的蛋白质是由一系列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活体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高低通常可用N 元素浓度来指示。

13、判断题:利用CTD实测得某海水的盐度为32.02315‰。(×)

14、判断题:开阔大洋表层水中不含有难降解的DOM。(×)

二、问答题(20分)

1、与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不同,开阔大洋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并未在

1000m左右水深处表现出极大值的特征,为什么?(6分)答案:由于蛋白石的溶解相对于有机物的降解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溶解态硅酸盐的垂直分布没有像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一样在1000m水深附近产生极大值。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

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答案:溶解态Zn为营养盐型痕量金属元素,它在上层水中被浮游生物所吸收,当生物死亡后,部分生源物质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当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再矿化作用时,它会重新回到水体中,由于深海热盐环流的流动路径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年龄要老于北大西洋,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溶解态Zn越多,故北太平洋深层水中溶解态Zn 浓度高于北大西洋。Al为清除型元素,它在大西洋表层具有较高的输入通量,且在深海水流动过程中不

断地通过颗粒物吸附从水体中清除、迁出,导致其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低于北大西洋。

3、试分析海水中CaCO3的溶解、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这两个过程对海水

中的TCO2和Alk将分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8分)

答案:CaCO3溶解导致Alk增加,TCO2增加。

颗粒物再矿化时,Alk不变,TCO2增加。

三、分析题(50分)

1、下图为一些气体在海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中您可得到什

么信息。(8分)

答案:(1)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2)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下图为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溶解氧的典型垂直分布图,请描述其分布

特点,并解释成因。(8分)

答案:(1)500~1000m存在溶解氧极小值;(2)深水中相对较高的溶解氧;(3)北太平洋深层水溶解氧明显低于北大西洋。中层溶解氧极小值是有机物氧化分解与富含O2冷水的平流输送之间平衡的结果。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至~900m深度区间,南极中层水(AAIW)的入侵可明显看出。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是高溶解氧海域,从60N 的表层~2000m向南至南大西洋3000m均存在溶解氧极大值。这些NADW在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北向输送过程中逐渐损失O2。南极底层水的形成也导致了南大洋高的溶解氧。

3、下图为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文石的垂直分布图,请描述其分布特征,

并简单阐述其成因。(8分)

答案:大洋表层水对于文石是过饱和的,过饱和约4倍。随着深度的增加,文石的过饱和程度逐渐降低,直至其跨过1

Ω的线。在太平洋水深200-400m,文石已成为不饱和。至深层海洋,文石在深海水中=

是不饱和的,其原因可能在于温度的降低、压力的升高及有机物的氧化等所致。另外,太平洋水体文石的饱和程度小于大西洋。原因在于太平洋深层水比大西洋深层水具有低的CO32-离子浓度(即高的CO2含量),换句话说,太平洋深层水更具腐蚀性。这是因为海洋环流与生物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太平洋深层水年龄“老”于大西洋,因而它包含了更多由有机物再矿化所产生的CO2,从而降低CO32-离子浓度。

4、下图为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总碱度的垂直变化,请描述其分布特征,

并简述其成因。(8分)

答案:太平洋表层水的Alk低于大西洋,而深层水的Alk高于大西洋。表层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大西洋由蒸发导致的高盐度,深层水的差异原因在于太平洋水年龄更老,其累积了更多由CaCO3溶解所释放的CO32-。

5、下图为南大洋表层水中硅酸盐与硝酸盐随纬度的变化情况,请比较二

者的分布有何共同点与不同点,为什么?(8分)

答案:硅藻吸收上层水体的的硅酸盐是非常有效的,在40~50S的海域,硝酸盐浓度较高,但硅酸盐浓度仍接近于0,说明这些海域硅酸盐浓度限制着浮游植物的生长。在55S以南,硝酸盐浓度和硅酸盐浓度均比较高,这是因为存在亚极地上升流和生物吸收速率低所共同形成的,这些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被认为受光、低温度及痕量营养盐如Fe等所限制。

6、下表为用沉积物捕集器于北太平洋环流区不同深度得到的颗粒物各组

分百分含量的垂直变化,试用图形与简单文字描述出各组分的垂直变

化特征,并计算出各层位有机物的C/N比,简单阐述C/N比垂直变化

的产生原因。(10分)

答案: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物、OC 、N 组分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碳酸盐含量由378m-978m 有所增加外,随深度变化不大。原因在于有机物的降解导致了有机物、OC 、N 组分的含量的降低,而碳酸盐的溶解速率要慢于有机物的降解,因此其随深度变化较小。

各深度C/N 比分别为:378 m: 8.97; 978m: 9.23; 2778m: 10.81; 4280m: 10.76; 5582m: 9.57。其垂直分布显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至2778m 后相对稳定。原因在于颗粒有机氮组分的降解速率快于有机碳组分。

四、 计算题(15分)

1、 假设某组分仅由河流输入海洋,其在河水中的平均浓度为2 mg/L ,在

开阔海洋混合层与深层水中的浓度分别为4 mg/L 和16 mg/L ,试计算

该组分从混合层中以颗粒沉降迁出的份额及其在海洋中的平均停留

时间(已知混合层与河水的体积比为30;海洋水体周转一次的时间为

1000 a )。(9分)

答案:已知C r =2 mg/L, C s =4 mg/L; C d =16 mg/L;

30V V river mix =;T mix =1000 a ,由: river

deep river surface

C C 301C C 301?+?-=g 得组分从混合层中以颗粒沉降迁出的份额(g )为:g=0.75.

由混合层颗粒物迁出进入深层箱子的元素最终埋藏于沉积物的份额(f )为:

)C C C C (V V 11f river surface river deep river mix -+=

= 0.0055

该组分在海水中的停留时间为:1000/(fg )= 2.42×105 a

2、 假设开阔大洋与沿岸海域浮游植物的Fe:C 原子比分别为1:33000和

1:3300,已知全球海洋的初级生产力为2.6×1015 molC/a ,沿岸海域单

位面积的初级生产力是开阔大洋单位面积初级生产力的4倍,且

沿岸海域面积是开阔大洋面积的1/9,试计算沿岸海域与开阔大洋浮

游植物每年吸收的Fe量。(6分)

答案:沿岸海域初级生产力= 0.8×1015molC/a;开阔大洋初级生产力= 1.8×1015 molC/a 沿岸海域浮游植物吸收的Fe = 242×109 molFe/a;开阔大洋浮游植物吸收的Fe = 55×109 molFe/a

化学海洋学答案

课程名称:《化学海洋学》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考试要求:) 一,填空( 每空1分,共计20分) 1)海洋有机质按生物化学类别分类可分为_类脂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 和多肽、腐殖质,烃和氯代烃、维生素类和色素。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___亚热带海域____(赤道海域、亚热带海 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 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的___溶解度_____。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薄膜层厚 度越_____薄___,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_____大___ 。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扩散通量与该 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有关,一般而言,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扩散 系数越__大______;气体分子量越大,分子扩散系数越___小____ 。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___ DIC _____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是__ DOC _____和_ POC _。(从DIC、DOC、POC、PIC中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升高时,pH 值降低;盐度增加时,pH值增加;压力增加时,pH值降 低;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降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新生产力 由光合作用区域以外所提供营养盐支持的净初级生产力份额,称为新生产力2)富营养化 海水中营养物质过度增加,并导致生态系统有机质增多、低氧区形成、藻华暴发等一些异常 改变的过程。 3)成岩作用 沉积物在沉积和埋藏时所发生的所有过程的通用术语。它包括沉积物与上覆水接触时所发生 的变化以及沉积物和上覆水脱离接触时所发生的变化。成岩过程改变了沉积物的构造、结构 和矿物学性质,并导致最后形成坚硬的岩石。 4)表观溶解氧 假设海表面水体与大气处于平衡,水体的含氧量达到饱和,水体下沉后,由于有机物等的 分解,氧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两者之差称为AOU。 AOU=DO溶解度-DO实测 三,简答(30分) 1)全球而言,高纬度表层海水中的18O贫乏,而低纬度海水中18O富集,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答:1)低纬度的海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高纬度相反。 2)18O与16O比较易凝结不易蒸发 3)借助大气环流,水汽在由低纬度的向高纬度输送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凝结,降水中的18O 逐渐变少。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答案:溶解态Zn为营养盐型痕量金属元素,它在上层水中被浮游生物所吸收,当生物死亡后,部分生源物质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当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再矿化作用时,它会重新回到水体中,由于深海热盐环流的流动路径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年龄要老于北大西洋,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溶解态Zn越多,故北太平洋深层水中溶解态Zn浓度高于北大西洋。Al为清除型元素,它在大西洋表层具有较高的输入通量,且在深海水流动过程中不断地通过颗粒物吸附从水体中清除、迁出,导致其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低于北大西洋。 3)试分析海水中CaCO3的溶解、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这两个过程对海水中的

最新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化合物 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C.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反应的氧化物一定为两性氧化物 D.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 H+ + OH—= H2O ” 表示的是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C.NH4Cl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 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电解质NH3Na2CO3NH4NO3Fe(OH)3 混合物漂白粉明矾水玻璃冰水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CO2NO2SiO2CO 酸HClO CH3COOH H2SiO3HNO3 4、在0.1 mol?L-1CH 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室温时,M(OH) 2 (s) M2+(aq)+2OH-(aq)K sp=a,当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A. 1 2lg( b a) B. 1 2lg( a b) C.14+ 1 2lg( b a) D.14+ 1 2lg( a b)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厦门大学2005年级化学海洋学期末考试试题A

厦门大学2005年级化学海洋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5分,判断题每题1分,其它空格0.5分)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和。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赤道海域、亚热 带海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 中,某一气体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 的。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 薄膜层厚度约,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 扩散通量与该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有关,一般而言, 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扩散系数越;气体分子量越大, 分子扩散系数越。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 是、和。(从DIC、DOC、POC、PIC中 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 升高时,pH值;盐度增加时,pH值;压力增加时, pH值;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

8、海洋硝化作用是指;海洋反硝 化作用是指。 9、与陆源腐殖质相比,海源腐殖质的芳香组分浓度一般较, 氮、硫含量比较, 13C比较。 10、分子式通常被用于表征海洋中有机物的平均分子 组成。 11、在不考虑N2的情况下,开阔大洋表层水的氮主要以形 式存在,开阔大洋深层水的氮主要以形式存在。(从 DIN、DON、PIN、PON中选择)。 12、海洋中的蛋白质是由一系列通过结合而成,活体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高低通常可用元素浓度来指示。 13、判断题:利用CTD实测得某海水的盐度为32.02315‰。 () 14、判断题:开阔大洋表层水中不含有难降解的DOM。() 二、问答题(20分) 1、与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不同,开阔大洋硅酸盐的垂直分布 并未在1000m左右水深处表现出极大值的特征,为什么? (6分)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 洋深层水,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 1.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① 电离 ② 电解 ③ 电镀 ④ 电化学腐蚀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2.在蒸发皿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 .Fe 2(SO 4)3 B .MgCl 2 C .K 2CO 3 D .NaCl 3.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HCl ,这种试剂是: A .NH 3·H 2O B .NaOH C .Na 2CO 3 D .MgCO 3 4.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而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_ A .将水加热到100℃时,水的pH=6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晶体 C .向水中滴加少量NaHCO 3 D .向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5.A 、B 、C 、D 4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 盐溶液里,有金属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6.下列各图的水槽中盛装的是海水,其中铁被腐蚀的得最慢的是: 7.25℃时,某NH 3·H 2O 与HCl 溶液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 (NH 4+ )>c (Cl ˉ) B .c (NH 4+ )=c (Cl ˉ) C .c (NH 4+ )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化学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种卷型,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是为90 分钟。我们选择A卷参加考试,,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 52分,满分100 分。从试卷的考查范围看,试卷内容范围与考前通知范围有一定出入,不完全一致。 本试卷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原始得分不高。试卷紧紧围绕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化学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在试卷中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的考查。但部分题目值得商榷,例如选择题第3题中有关厨房用洗洁精的酸碱性问题,实际使用的厨房用洗洁精大多为不伤手的中性表面活性剂型洗涤剂,而非强碱性的。选择题第7题D项中“NaOH溶液和氨水pH相等时,其c(OH-)也相等”的说法不正确,没有强调温度一致。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学生答题的整体看来,主观题得分情况较选择题要差,选择题绝大部分学生得分率较高,主观题得分率较低。期中第19题学生得分率最低,全年级得分率只有20.7%,说明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掌握情况不好,特别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遇到新意境的题目就不知道如何处理。另外,本题所涉及到的压强平衡常数平时学生没有见过,以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次试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严谨要求高。学生对实验仪器、操作、原理理解掌握不牢,实验能力较差,得分不高。实验现象的描述,补充的实验,化学计算,

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方程式未配平,定量计算得分较低、电子式和反应式书写错误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物质性质掌握不好,审题不严等都是学生失分的原因。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提高,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 3、合理利用智学网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教学和精准训练,提高化学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研究学生,把学科能力转变为分数 研究自己的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备考,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复习特点、答题表现、心理状况,学生也应该分析并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考试中学生失分除了双基掌握不到位以外,主要以粗心、不良学习习惯和心理影响为主,因此以下办法是提高学生得分的有效办法。审题与检查是防止粗心失分的好办法:注重审题关,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读题要把握关键词。备考训练中,针对同一考查内容,可以变换提问方式来训练审题能力;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展开专题讨论,归纳和剖析常见的审题错误,以达到提高审题能力的目的。养成正确运用化学用语的习惯,答非选择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天津科技大学化学海洋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海水的化学组成 1. 海水中化学成分分成哪几类?如何理解这种分类方式? (1) 海水的元素构成:常量元素:含量大于1mg/kg的元素,共15种。分别是O、H、Cl、Na、mg、S、Ca、K、Br、C、N、Sr、B、Si、F。微量元素:含量小于1mg/kg的元素。 (2) 海水中的化学物质组成: 主要成分:在海水中浓度大于1mg/kg的成分。包括Na+、K+、Ca2+、Mg2+、Sr2+、Cl-、SO42-、Br-、HCO3-(CO32)、F-、H3BO3共11种成分。 营养元素:非保守成分(生原要素或营养盐)N、P、和Si;微量营养元素As、Co、Cu、Fe、Mn、Mo等。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小于1mg/kg的元素。 溶解气体:海水中溶有大量的气体,它们主要来源于大气。如氧、二氧化碳、氮及惰性气体等。 海水中的有机物质: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有生命的生物体、生物残体、生物的代谢物、排泄物和溶解有机物。 悬浮颗粒:可以在海水中悬浮数天的固体颗粒。 2. 海水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成分都是哪几种?(参看第1题) 3. 什么是海水组成的恒定性?是谁首先提出的? 1819年,Marcet提出“全世界所有的海水水样都含有同样种类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接近恒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水样之间只有含盐量总值不同的区别”。1884年Dittmar仔细地分析和研究了“挑战者”号调查船在环球海洋调查航行期间从世界各大洋中不同深度所采集的77个海水水样,结果证实海水中主要溶解成分的恒比关系,即“尽管各大海各海区海

水的含盐量可能不同,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间有恒定的比值。 4. 什么是海水中的溶解气体?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指溶存形式的气体分子,而不是指“气泡”,前者分布在海水的各个深度,后者集中出现在表层。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种类 (1)活性气体和非活性气体。参与海水中生物和化学反应的气体称为活性气体,又称非保守气体;例如CO2、O2;不参与生物和化学反应,仅受物理过程影响的气体称为非活性气体,又称保守气体;例如惰性气体和氮气。 (2)微量气体。以空气中的含量为区分标准,除N2、O2、Ar、CO2外的气体,例如:甲烷和一氧化碳。 (3)放射性气体。例如;3H、222Rn、3He。 5. 海水是怎样形成的?海水物质的来源? (1) 最初的海水是伴随地球本身的形成,较轻物质从接近地核的中心向地表迁移形成大气和海水雏形;(2) 在地球地质结构成熟(15亿年)以前,原生火成岩中易溶物质和频繁的火山喷发带来的酸性挥发物质溶于地表水中,汇成海水;(3) 在地球地质状况进入稳定期后,陆地岩石风化后淋滤水携带溶解物质通过径流入海是海水物质的主要来源。 海洋中大部分的阳离子和一小部分阴离子看来似乎是来源于火成硅酸盐的风化和火山的排出物,并由河流带入海洋。也有一部分来自海底的水热作用产物。多数主要阴离子是来源于挥发性物质。 6. 理解表1.2与Goldschmidt模型的关系。

(完整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命题钱承之审核陈雪泥考试时间120分钟共8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Cu)=64 Ar(Al)=27 Ar(Fe)=56 Ar(Mg)=24 Ar(K)=39 Ar(H)=1 Ar(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且“铁片”质量减少的是 A. CuSO4溶液 B. H2SO4溶液 C. AgNO3溶液 D. FeCl3溶液 2.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O+H23O++OH-. A.H -+H22CO3+OH- B.HCO 2-+H3O+ C.HS-+H D.H CO3-+H+ 3.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的原因可描述为 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 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是由铝经导线流向铜 D.铝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达到平衡时,测得Y的转化率为20%, X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 A.1∶5 B.1∶4 C.1∶3 D.1∶2 5.某无色溶液pH=1,投入铝片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Al3+、SO42—、Br— B.K+、Na+、Cl—、NO3— C.Mg2+、Na+、OH-、Cl— D.K+、NH4+、SO42—、HCO3— 6.在含0.01mol的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0.02mol的Ba(OH)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先出现沉淀,后来全部溶解 B、最终得到的沉淀只有硫酸钡 C、当Al3+、SO42-全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质量最大 D、当SO42-完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g)+5O2+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 7.反应4NH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0.010 mol·L-1·s-1 B.v(O2)=0.0010 mol·L-1·s-1 C.v(NO)=0.0010 mol·L-1·s-1 D.v(H2O)=0.045 mol·L-1·s-1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碘酸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HI+Ag+=AgI↓+H+ B.氨气通入氢氟酸溶液中:NH3+H+=NH4+ C.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Mg2++2HCO3-+4OH-=Mg(OH)2↓+2CO32-+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焦作市2012-2013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非选择题评卷情况分析 第18题 18题评分标准:第一小题顺序错误0分,全对3分,第二小题没有带单位和计算错误0分,全对3分,第三小题多选、错选0分,少选1个2分,少选2个1分,全选3分。 18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得满分9分的不多,平均分分,第一小题考查操作顺序:D、C位置写反和E、F位置写反的较多,第二小题考查浓度的计算:错的最多的是没有带单位,其次是没有看到括号中的保留4位小数,第三小题是考查误差分析:是本题失分率最高的,没有选A的最多,多选B的最多。通过本题说明学生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掌握的一般,误差分析中的混有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掌握的最不好。 第19题 19题:本题着重考察了溶液PH的简单比较和计算以及盐类水解,并且让学生书写Al3+与HCO3-的双水解方程式,试题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在书写规范上失分不少,所以导致本题平均得分仅。第一小题得分不错,少数学生没有分步书写导致失分;第二小题第一空部分学生写成Al(OH)3没有看清灼烧后的产物;第二空失分率比较高,一部分同学不会书写双水解方程式,一部分书写出来未注意化简所以失分;第三小题对盐类水解中越弱越水解理解不到位导致错选;第4小题错误率最高,碳酸钠与盐酸等物质的量反应转

化成了碳酸氢钠呈碱性所以PH最大;第5小题考察学生计算能力,学生写成11:9的占不小一部分,酸碱混合溶液的PH计算方面学生应该加强;第6小题学生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碱等体积混合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本题失分率也不低。通过本题来看学生对溶液酸碱性以及盐类水解方面掌握的不是特别扎实,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复习中强化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在审题上,书写规范上我们也应该多强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第20题 一、分值统计 总分:12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分 二、试卷分析 该题比较容易,是常见题型,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从卷面看一部分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书写不规范,计算能力不强,思维不严谨。 (1)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主要错误有: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未标明 ②反应热的负号、单位未写,数值计算错误 ③书写不规范乱写反应条件,标气体符号 (2)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丢分原因:数值计算错误 (3)①考查平衡常数表达式 主要错误有:书写不规范,概念不清晰。如:分子分母位置写 反,幂写成倍数,幂的写法不规范,写到物质的后面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A 8e B 18e型 C 18+2e D 9~17e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浓度为m mol·L-1的氨水溶液, b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1)为()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 ?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 D SnCl 4、Sn 6 、 3d 轨 道 的 磁 量 子 数 可 能 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 下 列 各 物 质 中 ,熔 点 最 高 的 是

《化学海洋学》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海水中,浓度大于0.05 mmol/kg的元素为常量元素,海水中的11中 常量元素是: 阳离子:Na+、K+、Ca2+、Mg2+、Sr2+ 阴离子:Cl-、SO42-、Br-、HCO3-(CO32-)、F- 分子:HBO3 2.海水中,与海洋生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元素称为营养盐: 主要营养盐:N、P、Si 微量营养盐:Mn、Fe、Cu、Zn 3.实用碱度(PA)是碳酸碱度,硼酸碱度,水碱度之和. 4. 盐度的原始定义: 一千克海水中,所有碳酸盐转化为氧化物,溴、碘以氯置换,所有的有机物被氧化之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为克/ 千克,符号为S‰ 5.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吸收,与碳、氧等为构成生物体基本元素。有较为恒定的吸收比(C:N:P:O=106:16:1:-276)。 6. 总氮(TN),颗粒氮(PN),溶解氮(DTN),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有机氮(DON) 7. 总磷(TP),颗粒磷(PP),溶解磷(DTP),溶解无机磷(DIP),溶解有机磷(DOP)8.海水中无机配位体重要有: 9.海水中有机配位体大部分含有羧基,氨基,羟基官能团. 10.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温度),营养盐,微量元素等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盐度 答:在1 kg海水中,将所有的碳酸盐转变为氧化物,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且所有有机物被氧化以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g/kg,以符号S‰表示。 2. 氯度 答:在1 kg海水中,当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 所含氯的克数。单位:g/kg,以符号Cl‰表示。 3. CaCO3和MgCO3沉淀的形成与溶解对海水pH值的影响? 答:

高二化学(选修)试卷及答案

v v(正)v(逆)v(逆) v(正) 高二化学(选修)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气体分子中的极性键在红外线的照射下,易像弹簧一样作伸缩和弯曲运动,从而产生热 量。下列气体不属于 ...温室效应气体的是 A.CO2B.N2O C.CH4D.N2 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 C.N2(g)+3H2(g)=2NH3(g) △H<0 D.CaCO3(s)=CaO(s)+CO2(g) △H>0 3.下列有关化学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故其耐腐蚀性都较差 B.氯化钠溶于水也有化学过程,是因为离子键发生了断裂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D.铝的金属性较强,所以铝制容器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 4.钢铁在潮湿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 = 2Fe2++4OH-。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 Fe3+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 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5.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6.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2X(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 线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X的投入量增加 C.加催化剂D.减小容器体积7.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 +3Y(g)2Z(g);ΔH<0。上图 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 o a b X 的 转 化 率 时间

高中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D 烯烃分子中,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连同两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而其他的原子则不一定处于该平面上,如丙烯CH3CH=CH2分子中CH3上的氢原子最多只有一个处于其他6个原子所在的平面上,故选项A说法不正确;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的特征反应,但若烯烃中还含有烷基等其他原子团时,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选项B说法也不正确;分子式为C4H8的烃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环烷烃,而环烷烃中并不含碳碳双键,选项C说法不正确;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既可以与Br2加成而使溴水褪色,也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D说法正确。 2.(2019沈阳高二检测)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烯烃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在碳碳双键的两端碳原子上各加入一个H,故其加成产物中相邻碳原子(双键碳原子)上至少各有一个H,故题给烷烃对应烯烃双键位置如下:,即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3种。 3.(2019厦门高二检测)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 D.反应④⑤⑥是取代反应 【答案】C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 根据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①为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②为乙烯的加聚反应,③为氧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形成与其水解都为取代反应。 4.(双选)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105 ℃时,1 L该混合烃与9 L O2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所得气体体积仍为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C2H4 B.CH4、C3H6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国科大化学海洋学期末复习重点

海水的化学组成 盐度:在1kg海水中,将所有的碳酸盐转变为氧化物,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且所有有机物被氧化以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g/kg,符号S‰ 氯度: 在1kg海水中,当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所含氯的克数。单位g/kg,符号Cl‰ 海洋盐度的分布: 沿岸海域,受河流径流和地下水输入的影响,盐度变化大 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主要受控于蒸发导致的水分损失与降雨导致的水分增加之间的相对平衡 亚热带海域较高盐度赤道和极地附近海域较低盐度 北大西洋盐度高于北太平洋原因在于北大西洋海水蒸发速率约为北太平洋的两倍,而两个大洋的降雨量接近,尽管输入北大西洋的河水量高于北太平洋,但海水蒸发的效应要强于淡水输送的影响。 海水中元素存在形态:1 颗粒物质2胶体物质3气体4真正溶解物质 元素组成:常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浓度高于0.05mmol/kg,其中包括Na+K+Ca2+Mg2+ Sr2+5种阳离子Cl- SO42- Br-HCO3-(CO32- ) F- 5种阴离子和H3BO3分子 恒比定律:海水的大部分常量元素,其含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不变的。 原因:水体在海洋中的迁移速率快于海洋中输入或迁出这些元素的化学过程的速率。因为加入或迁出水并不会改变海洋中盐的总量,仅仅是离子浓度和盐度 的变化而已,对于其中的常量元素,它们之间的比值基本保持恒定 元素的停留时间定义计算

痕量元素 海水中浓度小于50μmol/kg和浓度小于0.05μmol/kg的元素分别称为微量和痕量元素 定义意义分析采样手段 来源、迁出 来源:大陆径流、大气沉降、海底热液作用、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扩散、人类活动迁出:氧化环境下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与沉淀 结合进入生源颗粒物 还原性环境硫酸盐还原为S2-,S2-和溶解态金属浓度高,可以产生硫化物沉淀(FeS2)热液活动 垂直分布:7类分布特点级形成原因及代表元素 1、保守行为型其垂直分布与温度、盐度变化相一致。仅受控于物理过程,不会富集于生源物质。Rb+ Cs+ MoO42- WO42-

高二化学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会考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Li:7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Fe:56 Ag:108 Ba:137 C:12 N:14 O:16 S:32 K:39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气体中,在常温下难溶于水的是 (A)氯化氢(B)氨气(C)甲烷(D)二氧化硫 2.下列气体中,有颜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氢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反应的是 (A)一氧化氮(B)氯气(C)五氧化二磷(D)生石灰 4.下列物质中,能使石蕊试液褪色的是 (A)二氧化碳(B)氯气(C)氧化钠(D)氯化氢 5.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三氧化硫(B)铝(C)二氧化硅(D)硝酸钾 6.下列原子结构示意简图中,表示某惰性气体原子的是 7.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比空气重(B)易溶于水(C)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黄绿色 8.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烯与环丙烷(B)金刚石与石墨 (C)与(D)与 9.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 H He Li (B)Ne Na Mg (C) C N F (D)Li Na K 10.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A)K与O (B)Mg和Cl (C)H与H (D)P与Cl 11.28g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A)1mol (B)2mol (C)22.4L (D)44.8L 12.下列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是(1)含磷洗衣粉(2)汽车尾气(3)烟尘 (A)1和2 (B)2和3 (C)1和3 (D)1、2、3 13.乙炔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B)加聚反应(C)取代反应(D)消去反应 14.制酚醛树脂的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B)加聚反应(C)缩聚反应(D)消去反应 15.下列物质中,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紫色溶液的是 (A)硫氰化钾(B)氢氧化钠(C)硝酸(D)苯酚 16.在化学实验时,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B)烧杯(C)容量瓶(D)试管 17.实验室制取下列物质时,不需要加热的是 (A)制取甲烷(B)制取硝基苯(C)制取乙炔(D)制取氯气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精选.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全市均分相对较低,但却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卷。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㈠、知识点覆盖全面。本次考试主要内容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在有限的卷面和题量内,试卷的命制者充分地考虑了知识点的覆盖面,本试卷涵盖了这两个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较好地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㈡、有一定难度,区分度好。本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均分较低,但试卷有一定梯度,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仍占较大比重,较难题主要是16、18、21这三题,正是由于有了这三个较难的题目,才使整个试卷有了良好的区分度,拉开了不同学习层次同学之间的差距。 ㈢、题量适中,思维容量大。这份试卷的总题量为21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量不大,时间也较为充裕。虽然题量不大,但题目的思维容量却不容小视。选择题的选支考点不交叉,每一个选支均不相同,这无疑增大了思维的容量。大题所给信息较隐蔽,难以挖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这一特点在18和21两题中体现特别明显。 ㈣、原创题多,题目新颖。纵观此份试卷,陈题几乎没有,大部分为原创题或改编题,命题者在试卷的命制上确实是下了一翻苦功,这也是本次试卷较难的原因之一。 ㈤、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江苏是经济强省,工农业发达,在试题中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这也在情理之中。19、21两题联系了电解工业,20联系了合成氨工业。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化学确实是一门十分实用的科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良好的动机。

㈥、与高考较好地接轨。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二、错误情况分析 第一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3、5、8。均分约为16分。 第二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9、13、14。均分约为18分。 第三大项、15.①错选A、C、D的同学较多。②错选成B、C的同学较多。15题总分为6分,均分约为3.5分,及格率60%,优秀率10%。 16.主要错误有:①原电池画成电解池装置,很多同学漏标注正、负极或选错电极材料。②不少同学正、负极得失电子写反了,错写成Fe3+-e-=Fe2+ Cu+2e-=Cu2+,也有同学正极写成Fe3++3e-=Fe。③很多同学选用NaOH溶液或氨水调pH。④大多数同学“洗涤”写成了“干燥”或“蒸发”。⑤许多同学加HCl的目的写成使Cu(OH)2转化为CuCl2,而未答到关键词防止Cu2+水解。⑥由于加NaClO的目的不明确,实验目的不明确,NaClO改加成氨水、CuO、Cu(OH)2、HNO3等。16题均分约为8-9分,及格率67%,优秀率10%。 第四大项、17.①分子构型不清楚,电子排布式掌握不牢。②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不清楚,配位数认识不明确。 18.①影响电离平衡移动条件判断错误。②热化学方程式,△H的正负搞不清楚。 平均分约为17分,正确率约为70%,优秀率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