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养生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养生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养生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b37621649.html,

中医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医养生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肝胆外科术后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26期.张德葵.霍建珊.邱旋英.陈巧萍.邓尚英.陈素玲.

[2].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

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9期.黄艳.黄卫东.

[9].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1期.

周丽平.孙建萍.杨支兰.乔永丽.牛桂芳.

[10].中医养生涉嫌非法行医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7期.林宇虹.

二、中医养生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被引次数:6

作者:胡真.中医基础理论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被引次数:6

作者:徐正.方剂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学位年度)

[3].女性中医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基于杭城白领女性的样

本分析.

作者:王若韫.传播学浙江工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

[4].西峡中医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朱琳.旅游管理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

[5].中医养生标本论.

作者:王锦平.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5(学位年度)

[6].从中医养生视觉论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张真真.体育教学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https://www.doczj.com/doc/b37621649.html,

[7].唐代中医养生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作者:杨延巍.中医医史文献贵阳中医学院2012(学位年度)

[8].太极拳中医养生机理探究.

作者:郭文静.传统体育与养生郑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

[9].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被引次数:5

作者:谭颖颖.中医基础理论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

[10].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研究.被引次数:12

作者:曹娜.中医医史文献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学位年度)

三、相关中医养生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PreservingEdibleOrchidainchina.

HongLiu《TheTropicalGarden》,20143

[2]Customizedmanagementofclinicaldata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You,MingyuYan,ShiXingLi,GuoZhengSun,Shengmoreauthors2013

[3]DesignofaMedicalSensor'sKeyCircuitsBasedonEvolvableHardware. XuekunSongWenZhangQingleiLi

四、中医养生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家庭中医养生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认知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朱晓娟.洪兵.王艳艳,2012第十四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

[2]中医养生古籍图像整理研究.

孙灵芝.程伟.梁峻,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3]试论中医养生康复知识传承的文化语境——兼论中医养生类图书畅销现象的文化动因.

罗浩.张靖,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4]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法.

王水洵.刘渊民,2015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

讨会

[5]基于中医养生护理56例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陈秀敏.王丹妮.金艳涛.张丽,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暨第

九次学术会

https://www.doczj.com/doc/b37621649.html,

[6]中医养生是康复亚健康的唯一法宝.

周广雄,201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三届中医药与亚健康学术大会

[7]浅谈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徐萌.刘金艳.张英英.刘清国,2012中国针灸学会中医针灸临床特色疗法交流暨第十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

[8]中医养生图书标题语料内容及语言学分析以当当网20102013年"中医养生"类畅销书为例.

谭巍.揭晓倩.王慧.徐思群,2014第九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

[9]从中医养生谈如何经营老年性健康.

鲍身涛.梁雨时,2013第20届世界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大会·中韩论坛

[10]中医养生音乐话疗——小周天循经心息养生话疗.

鲁新华.余瑾.林华景,2011首届国际自然医学学术研讨会

四季养生论文赏析

作者:https://www.doczj.com/doc/b37621649.html, 四季养生论文赏析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中医养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人在养身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一年又四季,四季各有变化,人的身体也会随着而改变,保健中心认为养身之道亦要因时而变。 一、春季养生 春为四时之首,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令,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养生的开始,此时,人应该本着“人与大地相应”的基本出发点,顺其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人体之阳气。所以,春季养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由弱到强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而且还要积极地去倡导一种雅致舒心的生活 所以在春季之时,要注意保持自己愉悦的心情日常生活要安排得丰富多彩。《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可见,在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情趣爱好,不仅是生活的丰富,还是一种生命的颐养春季休闲中心认为还应多食红枣,蜂蜜,韭菜,春笋,樱桃,菠菜等食物 二、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可达到养目的目的。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三、秋季养身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 四、冬季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重点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单选题) 1.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 中药的“五味”指: A.寒热温凉平 B.辛甘酸苦咸 C.喜怒悲恐惊 D.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 E.以上均不是 3.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并,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摘自: A.《吕氏春秋尽数》 B.《黄帝内经素问》 C.《伤寒论》 D.《千金要方》 5.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下列事物具有阳性属性的是: A.静的、不括跃、柔和 B.抑制、消极、晦暗、 C.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 D.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 E.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 晚点试试,晚上或者明天 6、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 A.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 B.守神全形 C.保形全神 D.形神共养 7、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中医的方法手段,()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运用、研究、完成 B.运用、施行、实现 C.研究、运用、实现 D.研究、施行、达到

8、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运用中医的(),实现预防疾病、()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思想、方法、保障 B.思想原则、方法、保障 C.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 D.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促进 9、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的一对哲学范畴。 A.发生 B.发展 C.变化 D.以上都是 10、只有()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A.对立 B.关联 C.A和B D.A或B 11、()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A.阴阳消长 B.阴阳转化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互根互用 1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的通道。 A.运行气血 B.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C.沟通上下内外 D.以上都是 13、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经脉、奇经()脉和()经别三大类。 A.8、8、12 B.8、12、8 C.12、8、8 D.12、8、12 14、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十二经脉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

论文写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写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写作对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参考文献格式不对,那么论文可能会被退还重新修改。下面教教你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xx,32(1):51-53.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孙品一.高校学报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 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 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 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 [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一、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在实际撰写科研论文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老师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老师订了一年《人民教育》,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2004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二、单字母标识规定 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四、常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常见文后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具体示例如下: 1、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1,谈谈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习中医养生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采用授课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的各种养生流派,各有特点,内容范围很广,因此对各个流派要有一个基本了解,特别要掌握其养生理论要点,从而较全面了解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加深对本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传统养生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技能。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使中医养生学能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学术渊源、理论特点及形成发展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上古时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1]孙净宇,李澈等. 高校校园APP发展现状初探[J]. 数字与 出版,20xx(06):84-85. [2]李旭红. 长江大学“掌上校园”APP系统研发与运营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xx(09):35-37. [3]张言林,李博等.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手机APP客户端设计 初探----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设计[J]. 设计,20xx(02):81-82. [4]张晓. 基于Android平台的校园信息系统APP的设计实现[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24):253-256. [5]刘红英. 基于安卓的校园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脑 知识与技术,20xx(10):5673-5677. [6]鲁学亮,陈金焘等. 移动校园转型实践——基于Web App 的移动应用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 中国教育信息 化,20xx(21):19-20. [7]关海洋. Android无线智能点餐系统设计与实现[D]. 重庆:重庆大学,20xx. [8]王晓颖. 高校一卡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四川: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xx.

[9]董涛. 基于Android的移动校园客户端设计与实现[D]. 陕西: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xx. [10]李永杰. 基于Android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四川: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xx. [11]吕伟. 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xx. [12]赵丞兵.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xx. [13]周辉. 基于Android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实现[D]. 四川: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xx.

中医养生论文(DOC)

班级: 10级2班 姓名:郭慧 从《黄帝内经》浅谈中医饮食养生法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中国饮食养生文化中,古人认为,饮食能滋养人的气血,人体摄入谷物后精气就会充足,精气充足气血就会旺盛,气血旺盛筋骨就会强壮。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对人体相当重要。饮食得当,可以延年益寿,饮食不当,又会造成致病折寿。所以,正确合理的饮食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医饮食养生食物

从《黄帝内经》浅谈中医饮食养生法什么是养生?养生就是倒仰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是中国医学文化之精粹。 一、中医养生之道的特点 1、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因此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出了这样的养生之道,?天真?,?天?,有?天年?,?天数?之意;?真?则指通过养生获得的真气。?天真?的意思就是人们通过养生,保养真气,进而延年益寿,尽享天年。 2、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 中医认为,精神方面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一个原则。黄帝内经说:?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英雌人们应善于调节自我心理,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心态。 佛教中也有这样的说法,看一个人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

中医养生学 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中医养生学考试重点

简答: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 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为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二是中医养生学隶属中医学;三是中医养生学是千百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实用性科学。整体动态;和谐适度;综合实用;适应广泛。 包括四个因素:整体动态(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和谐适度(以和为贵,养生以不伤为本); 综合实用(要应人、因时、应地制宜,综合辩证施养,可以通过药膳、针灸、按摩、敷贴等各种方法) 适应广泛:养生包括在无病之时,未病之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 2.中医养生学的意义:于己是维护健康,追求长寿。与人是提供促进健康,提高素质的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目的:保持健康,益寿延年。 3.中医养生学分为精神养生法;体育养生法;饮食养生法;睡眠养生法。 4.四维健康观:包括形体、心理、道德、社会的四维健康观。 健康的标准:形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 5、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均,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洪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6、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精神愉快,记忆良好,心态平和,适应良好。 7、喝烫水为阳虚,手心脚心烫为体内虚火,郁火阴虚,手脚冰为阳虚。健忘是心脾亏损。

8、精神养生包括主动的修德养怡、积精全神、调志摄神。心脏神,心是民主之宫。 修德怡神包括长存仁爱之心,常怀坦荡之胸,常作乐善之事,长省修德之身,常以恬淡为务。 9、如何做到仁爱之心:1.)学会微笑2.)由衷赞美3.)关注倾听4.)接纳包容5.)远离小人6).为所有人鼓掌7.)说好话、做好人、存好心 10、聚精、养气、存神,聚精——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胃 11、聚精途径:一.节欲保精二.饮食养精三.方药补精 12、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包括怒、喜、思、悲、恐、忧、惊。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以怒胜之;悲伤肺,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13、相生顺序:木生水、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4、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5、过激情志产生时选用的方法有:一、移情法二、暗示法三、开导法四、节制法五、疏泄法六、调气法七、情志相胜法。 16、起居养生包括起居环境(室外环境:空气清新,安静清幽。室内环境:坐北朝南,居室结构合理,通风采光良好,选择少污染的装饰材料。)、 作息常规(定时休息、定时工作学习 、定时用餐、定时锻炼、定时洗澡、定时排便)、 劳逸适度(过劳:劳累太过,劳倦所伤,包括体劳、神劳、房劳等。致病的特点有二,一是耗损脏气,尤其是肺、脾之气;二是可致形体组织的损伤,主要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例: 参考文献: [1]毛蕴诗. 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ALEXANDER N. International Retailing [M].Oxford:Blackwell Business,1997 .日本税法[M].战宪斌,郑林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M]//许厚泽,赵其国.信息技术与应用.,於方,蒋红强,等. 建立中国绿色GDP 核算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C]//潘岳,绿色GDP 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35-42. 黄祖洽.软凝聚态物理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 :N, MYERS H. European Retail Expansion in South East Asia[J].European 1999,34(2): 45-50.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 2000-11-20 (15).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 道与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学报,1999,18(4):https://www.doczj.com/doc/b37621649.html,/periodical/qbxb/qbxb990407.htm. 奚纪荣,邱志方.武略文韬:军事知识趣谈[M/OL].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13]杜莲.“9·11”事件影响英国出版news/20010929/200109290016.htm. 英文作者姓名全部 用大写字母

中医药养生论文

中医药养生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医养生学论文 【摘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本文阐述了不同体质的养成、变化和养生原则,并根据自身属于气虚体质的特点,从自己本身的饮食、生活和药理保健出发,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养生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无为而治 【正文】 名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关于饮食的话题和食材的研究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也因此探究出了不少由饮食入手的养生之道。饮食搭配和调养得当,可以充分地补充我们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提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活人之本也”,饮食是人赖以生存之本,合理地调配饮食,才能固气养精,供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长期合理的饮食规划,从长远看来对身体的衰老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从饮食的过程来说,饮食要“定时”,即三餐要有规律。规律的饮食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供给身体所需的养分。在学习和工作中忙碌的我们常常忽略早餐的重要性,或是畏寒索性睡过了早餐的时间,三餐的时间也比较随性,无规律可言,长此以往会损害营养的吸收效率和消化的程度,对身体的损害是可观的。 饮食也要“定量”。看见喜爱的食物就多食甚至到饱胀的程度,不喜欢就少食,这样的偏食和过量饮食都是不对的。吃得太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超负荷地工作,使胃壁变薄,胃粘膜受到损伤。《内经·素问》中提到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正是这个道理。 饮食也不可过于追求速度。饮食应当细嚼慢咽,充分发挥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从而减轻脾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和工作再忙碌,我们也不应该牺牲饮食的时间来增加工作效率,只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反效果。 同时,饮食也提倡“专致”。也就是说饮食要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许多人以为这么做是节省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其实不然。饮食的过程中血液大量回流到消化道以促进吸收,脑部的血液供给就相应减少了。边饮食边工作,不仅此时的工作效率低,并且影响了肠胃的运作,可谓得不偿失。 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

中医与养生论文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2016 级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本科201601500060 宗春蕾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 出,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因 而多次发出:“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的忠告。人类有史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甚至有人花费毕生的精力去从事炼丹和发掘长生不老药的研究。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人们不仅满足于长寿,还希望在长寿的同时又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了“运动养生”这个概念,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观 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完美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 《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 导引之丄,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

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 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 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 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 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 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壬冰注:术数者,保生之犬伦:即指 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是 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劫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 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养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养身,还在于养 心。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崇运动养生的原因。 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也: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 书名[M].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供选择). 版本(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1] 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 纺织材料学[M].第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147. [2] Burton J J,Garten R L.新型催化材料[M].林西平,译.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45. [3] Bird R B,Stewart W E,Lightfoot E N. Transport Phenomena[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60:75. 2 期刊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4]林红,陈宇岳,任煜,等. 经等离子体处理的蚕丝纤维结构与性能[J]纺织学报,2004, 25(3):9-11. [5] Henry R C,Lewis C W,Collins J F,et al. Vehicle-related hydrocarbon source compositions from ambient data:the GRACE/SAFER method[J]. Eniron Sci Technol,1994,28(5):823-832. 3 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A].编著者.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胡伯陶. 天然彩色棉的状况和产业发展的研究[A].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9届全国花式纱线 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2:24-33. [7] Ma Tingxi,Lu Xueshu. Computer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A].In:Zhang Wei,Guo Peiyu,Zhang Senwen ed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Rural Development:V ol[C]. 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2:157-160. 4 学位论文 [序号] 责任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8]王亚军. 整装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若干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0. [9] Young L C.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collocation to laminar flow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 converters[D]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4. 5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P].出版日期. [10] 陈安磐,龚熹.梳棉机道夫传动装置:中国专利,88217670.6 P].1989-06-21. 6 报纸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11]秦贞俊. 芳族聚酰胺纤维与汽车安全空气袋[N].纺织科普,2004-07-05(02). 7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A].析出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供选择). 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 书名[M] 版次(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中医养生论文(DOC)

中医养生论文(DOC)

班级: 10级2班 姓名:郭慧 从《黄帝内经》浅谈中医饮食养生法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中国饮食养生文化中,古人认为,饮食能滋养人的气血,人体摄入谷物后精气就会充足,精气充足气血就会旺盛,气血旺盛筋骨就会强壮。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对人体相当重要。饮食得当,可以延年益寿,饮食不当,又会造成致病折寿。所以,正确合理的饮食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医饮食养生食物

从《黄帝内经》浅谈中医饮食养生法什么是养生?养生就是倒仰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是中国医学文化之精粹。 一、中医养生之道的特点 1、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因此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出了这样的养生之道,“天真”,“天”,有“天年”,“天数”之意;“真”则指通过养生获得的真气。“天真”的意思就是人们通过养生,保养真气,进而延年益寿,尽享天年。 2、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 中医认为,精神方面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一个原则。黄帝内经说:“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英雌人们应善于调节自我心理,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心态。 佛教中也有这样的说法,看一个人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 《内经》有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在饮食方面根据体质的不同来说,饮食的调配应当“因人制宜”,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特征进行不同的匹配,找出最适宜的养生饮食方案。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淤血体质和过敏体质,不同体质的饮食注意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体质类型,搭配以合适的饮食规划。例如经过测试和比较,我发现自身倾向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

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 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通过饮食调整自己的体质,让身体更加健康强壮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就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再次,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

数学建模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

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格式规范 ?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正文结束前,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则一律无效)。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写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示例

写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示例 发布日期:2005/6/9 来源:[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作者:[环顾四方] 浏览:[ 14412] 评论:[ 1] 字体:大中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参考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文式标识:M-专著,C-认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1]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出馆,1997. (二)论文集\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示例:[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三)报纸文章 示例:[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五)学位论文 示例:[1]何伟.汉字识别方式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1]白永秀.金融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199 8.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工团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置于当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中医养生论文 (4)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及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以下这几篇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是有论文动力从网上收集并整理的,如需更多的中医养生学论文,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免费咨询。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着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探,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周易》是古代着名的哲学着作,自古以来,倍受推崇,被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1]显而易见,《周易》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当然中医学也不会例外。明代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可见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与《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就《周易》与中医养生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诺言,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曲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二、《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坚冰至。”以上两则经文的意旨提醒人们:事物的总会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必须“见微知着”,“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惧以始终”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语,《系辞传》还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