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摘要: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惨遭汽车连续二次辗压,血泊下,先后有18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救援,后在一位58岁的拾垃圾阿婆陈贤妹发现下才救起,可是终因时间耽误太久和伤势太重,小悦悦在医院不治身亡。这一事件在全国,在国内外立即引起普遍震惊,引起热议哗然。人们在对小悦悦表达深切关怀和怜惜的同时,纷纷谴责那18个人性冷漠见死不救的路人,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这段时日里,全体国人一直深切关注着小悦悦命运的悲情,对肇事者和那些见死不救者而义愤填膺,同时又在广泛地视听着社会思想对事件深层次的热议和拷问。小悦悦已经无可挽回地铸成了人世悲哀,这是令所有的社会良知伤心的,这该是引起国人痛定思痛的对事件所链接的社会道德意义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关键词:道德滑坡反思建设

正文:

(一)社会道德现状考察

两岁女童接连遭遇两辆汽车碾压,18名路人无人施救,一名捡破烂的阿婆的善良反被质疑为“想出名”。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引发舆论的沉痛反思,人们有发自内心的刺痛和疑问,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让人变得如此冷漠、冷血,道德被搁置,良善被嘲弄。面对遭面包车碾轧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居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直至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在小悦悦之前,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奇迹女孩”小伊伊——项玮伊获救,成为最后一个获救者,而她父母的鲜活的生命永远停滞于此件事故中。

面对几度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停止搜救”之后又从废墟中救出来、被埋20个小时之久的两岁半小伊伊,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只能用“这是个奇迹”来推诿、掩饰。而“奇迹”一词的背后,恰恰显现了政府道德的缺失。

然而,“奇迹”并不止于此,动车事故发生后,竟然还得到了如此的上级救

援指示:第一抢救伤员;第二安抚现场;第三尽快通车。前两条无可厚非,其中第三条指示着实令人难以置信,7月下旬并非春运高峰,况且除了高铁动车还有公路、普通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停运高铁动车并不会造成交通不畅,为什么要急着通车?人们只能猜测是经济利益,就怕动车停运带来铁路运输的经济损失。作为政府如此作为,显然对生命缺乏必要的敬畏!

惊讶更不止于以上。其实早在“7.23”动车事故发生之前,在京沪线高铁开通后,接连出现高铁“故障停”,人们纷纷质疑铁道部这是“牺牲安全提速度”。然而,频发的事故和汹汹异议,依然没有唤醒铁道部动车安全的责任意识。铁道部我行我素,无动于衷,最终酿成惨剧,而遭殃的恰恰民众!血的教训,流的只是老百姓的血!

更令人悲愤的是,广东佛山小悦悦尸骨未寒,四川泸州又曝5岁幼童被货车来回碾压至死,目击者称,小孩被卷进车轮拖行了10米,来回碾压至死。

旧伤未近,再添新伤,残忍的现实,足以令人胸闷蹩屈。我们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人心如此冷漠,人人与如狼,恍惚间大家进入一个人心不古、国将不国的衰世之中,不,就简直是堕入阿鼻地狱之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老人则是我们的未来,因此,一个国家文明不文明,社会道德不道德,只要看其对孩子和老人的态度。然而,回望神州大地,且不说毒奶粉、假疫苗事件触目惊心,比如山西黑砖窑事件,劳监部门涉嫌倒卖童工;比如北京定点“取缔”民工子弟学校;再比如就湖南邵阳一地,上半年曝光“邵氏弃儿”事件、下半年“邵阳沉船”事件……无不荼毒儿童,漠视幼小的生命。而老人呢?一方面老人倒地无人扶,被人们“围观至死”;另一方面扶了倒地老人,反而演绎“农夫与蛇”的故事,人们仅存的微弱的良知滴血至尽。如今老人出门就怕摔跤倒地,因为这一跤下去,自己能爬起来是命大,爬不起来是命该!一切迹象表明,中国已然成为道德洼地。如此中国道德现状,令人几近绝望,有人更是不无担心道:一旦外敌入侵,还有谁会以血肉之躯来捍卫这个国家?

我们必须承认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水准大幅滑坡是一个已成的现实,也必须正视连“扶老携幼”这样的基本公德都无法立足的社会现状。温家宝总理针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怒斥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如今出现在马路上、餐桌上、屋顶上、矿

井里的一个个事件,一再昭示社会冷漠与道德滑坡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力,加强道德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新闻的选择、极端事件的刺激,有可能放大了冷漠的阴冷程度,但从教师该不该扔下学生独自跑路、特殊人群在公交车上该不该被让座、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等问题的讨论,从见死不救讨价还价、遇到跳楼起哄叫好、可怜讨薪反被厌弃等现象的累积,我们或许不得不直面残忍的现实——人性冷漠、心灵麻木、道德滑坡已经是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

若不是有监控视频曝光,小悦悦事件不过是全国每年近20万起致65225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普通一例,绝对不会引起人们的丝毫关注和怜悯之心。正是因为有了监控视频,国人无不为之震惊,外国媒体也因此惊得目瞪口呆。对于这个视频,我想没有人忍心再看第二遍了,要知道每再看一遍无疑是对自我心灵的再次拷问、对我民族本性的无限失望、对泱泱大国崛起的绝望。曾经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小悦悦事件的进展报道,希望有生命奇迹的出现,然而,蹒跚学步的幼儿终究抵不过死神的召唤。但我们多么希望社会各界对此的反思不应随幼儿的离世而悄然停止,相反,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掀起全民大讨论,不断放大这一看似小事件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推动新时期国民性、民族性中丑陋面的自我解剖,深刻剖析社会冷漠的形成逻辑,从而推动形成一系列“向善”社会的制度变革,推动中国社会在精神、心灵、道德、伦理、信仰上的社会进步运动。

(二)道德滑坡、谁之责任

有评论者认为:分析当前一些人道德失范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有道德失去规范的合理性,逐步被社会淘汰;二是新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一些人处在无规可守的境地; 三是由于现行制度的缺失和非合理性以及当代人们被唯己非他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所绑架和灵魂被污染,道德大面积沦丧的结果,第四就是社会立法的不足,处理社会关系的法律还不够细致和人性化。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新闻时有出现,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伸手相助有可能“惹祸上身”,这让很多人产生道德焦虑,也成为摆在法律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

的力量。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需要相互补充,这样既可以发挥道德规范的柔性约束,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完善的法律来公平、公正协调利益关系。但如果法律让人因道德行为而损失巨大,则会造成人们因趋利避害而放弃道德行为。无论是南京“彭宇案”还是“小悦悦事件”,都表明,当前的道德困境,一定意义上也是法制的困境。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责怪个人的道德水平, 促进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唤起每个人的道德自觉,还需要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立法工作, 只有用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为道德“撑腰”,鼓励和要求人们在情况许可时伸出援手,同时保护人们在不求回报助人时受到免责保护,好人才有更大的力量放心地做好事。当好心人不再需要“拿着摄像头扶老人”,社会道德才能回归到自然,互帮互爱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一定能蔚然成风。

对此类的观点,在部分认同的同时,我们却不应该完全认同。我认为,造成当下我们国度的社会人性麻木冷漠道德沦丧(当然不仅仅指的是肇事杀人和见死不救,还包括着恩将仇报讹诈帮扶者),不应该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局限于现行制度的缺失和非合理性以及当代人们被唯己非他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所绑架和灵魂被污染。

尽管“小悦悦事件”让人从情感上实难接受,但一味悲叹没有用,反思在进行,反思有必要,一些陈词滥调实际上并不利于反思的深化,反而是反思的障碍。

我们反对对道德标准认知的窄化。在一些人看来,不害人、不做亏心事就是遵守道德,对他人的疏离、麻木、冷漠则与道德无关,是某种现实下的无奈。这样的想法充满自私和自以为是,是对道德责任的自动逃避。还有人认为,冷漠现象不是道德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诉诸于法律。这样的论调是忽视道德基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唯法思维,只会造就一个更加冰冷的社会,道德问题必须从道德本身入手。

我们不应该认同道德滑坡是市场经济之果的荒谬判断。有人认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导致过度物质崇拜、“一切向钱看”,使得人们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才有道德水平的一路下行。甚至有人据此缅怀逝去的道德“黄金年代”,试图通过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推翻“重塑”道德风尚。且不论那个时代是否真的道德高标,将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准对立,本身就缺乏说服力,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一些经济高

度发达国家的道德水平,便知这种认知的无知。

我们也不赞同道德冷漠是教育失败的简单说法。有人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性教育,才让孩子长大了不知爱人,不谙同情,甚至有专家建议将“生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现行教育诚然问题重重,但为什么往往是孩子显得更真诚、更无畏、更多践行基本道德原则,我们在他们小时候鼓励他们这么做,长大了却又告诉他们这样做是幼稚的,为什么随着年纪增长,那些纯真和质朴却在一点点失去。

我们走在现代化的路上,现代化的进程,面临传统道德的继承问题,也面临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转型的问题。社会生活已经出现了变化,需要新的道德价值秩序来规范和引领。反思道德滑坡和道德被边缘化的现实,则需要从历史文化的延续、现代化起步的原点一步步来探寻,每个不同的时段,对道德发展的得失究竟如何,从而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拾漏补缺,重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能为最大多数国民接受的道德价值体系。

回到骨感的现实,社会道德早已降至冰点,甚至有人怀疑,我们一切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社会道德的确是到最危险的时候,最应该吹起集结号,集中力量找回跑路的道德。要找回跑路的道德,当理清责任,并且要有所担当,勇于改变。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处在大体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处在相同的制度、体制之下,同样经受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样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人们的道德境界、道德表现却差异甚大?“物必自腐而蛆生”,差就差在内因。少数官员贪污腐败,是因为他们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滑坡,而这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些企业和商人诚信缺失,是因为他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些社会成员公德失范,是因为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在作祟。这印证了一句话: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三)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

在对各种败德现象同声谴责的批评声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加强道德建设、改善道德环境、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强烈呼唤。对道德问题,既要回答“怎么看”,更要思考“怎么办”。

(1)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在行动上加大力度

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初,江泽民同志就严肃指出:“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

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他强调,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因此,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反腐倡廉抓源头的一个重点,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把思想道德的建设任务,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正视和治理各类道德问题,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在思想上进一步觉醒起来,决不能对道德建设有丝毫的轻视和懈怠;就是要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都应该成为良善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评头论足的“批评家”。

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人们反思。比如,一些人一面抱怨“人心不古”、“人情冷漠”,一面又提醒家人“出门少管闲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面抱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一面又对廉价仿冒名牌趋之若鹜;一面抱怨公共秩序混乱,一面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逆行闯红灯,等等。这种相互矛盾、“双重标准”的心态,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正是当前道德问题突出的温床和土壤。

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的成就人人有一份功劳,道德领域的问题人人有一份责任。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德行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理想的道德家园。

参考文献:

[1] 《从小悦悦事件反思社会道德建设》汕头市编办,蔡蔚斌

[2]《道德集结号,唤回跑路的道德》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不过说实话,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害的,怨不了别人。前段时间“彭宇”一案就可说明,好人不好做啊!一个老太婆不小心摔了,好人的彭宇去扶她,送了她去医院,还帮她掂了药费,但是老太婆知道自己摔断脚了,要好几万药费,就讹人,把人家告上法庭,法院居然是这样判的“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没必要扶她”,结果呢,好人就这样被讹了好几万。 但是,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试问:如果是当时是你碰到了小悦悦,你会像那18位路人一样视而不见么?你会想…总会有人去救那个女孩么??在我们批评那18位冷漠的路人时,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如果是我,那我该怎么做?。对于这次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弘扬这种好的传统,给未来的一代做好榜样。社会上以前是出现过一些有损感情的事情,如钓鱼执法、搀扶老人反被告的一些现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以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第二、加强普法意识宣传。当前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上投入了巨大精力,但还得继续努力,加强普法的力度与广度,尤其是要加大在基层的普法力度,让广大底层人民也能够学法,懂法和用法,假设那位撞人的司机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那么他就应该不会逃逸,而是想办法如何救人,承担起该负的责任。 第三,加强制度的完善。当记者采访者为撞人的司机时,司机说了这样的一席话:“假如这个小孩没被撞死的话,有可能在治疗上回花掉自己几十万,而撞死了几万就可以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制度设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找出制度的漏洞,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我想他们就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了。 如今,只望肇事司机得到应有的惩罚,希望类似小悦悦事件不再发生。

社会道德名言积累

道德话题积累材料 一、文明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作,就构成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余由智慧生物创造出的各种现象只是文明的附属品。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比较狭隘,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对非洲和美洲进行侵略的时候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到了现代西方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具体到现代,就是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

高中政治 时政热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素材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热点背景】 1.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更加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 2011年9月20日晚在北京举行。 2.诚信的缺失、道德滑坡: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4月14日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明确指出:“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3.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路人无人相救…… 【命题角度】 1.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联系 (2)矛盾 (3)人生价值 2.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对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启示。 (1)自觉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客观条件,在奉献社会种实现人生价值。 (4)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能力测试】 1.材料一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的今天,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热切呼唤。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呼唤?(9分) 材料二雷锋精神并不遥远,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今天,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的哥”“最美交警”温暖着整个世界,李素丽、丛飞、郭明义等一大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雷锋精神正在不断发扬光大。 (2)从实现人生价值角度说明,为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9分) 【答案】(1)弘扬雷锋精神:①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需要。

“加强道德建设”的一篇申论范文

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宣言 9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让我们向道德模范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党的十七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和养成,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对道德教育都没有放松,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也成为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宝。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从娃娃抓起,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一任必须讲官德,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为人师表必须讲师德,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经商办企业必须讲商德,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小悦悦事件材料作文及范文

迟钝的力量 江西省赣县中学钟慧琳指导老师谢人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世界?冷漠,浮躁,敏感......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渐渐把我们锻造成了外表坚固的铁人。脆弱的心房虽然涌动着如岩浆般炙热的情感,却只能以冷漠处世,一件细微的小事便会牵动敏感的神经,继而引发思想的斗争,有时不自禁地想,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份迟钝,减一分敏感,所有的一切将会更加美好。 家庭依靠互相珍惜而建立,但如果要长久而和睦,迟钝是一件法宝。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被公认为是一位集智慧和口才于一身的成功女性,大多数人认为,夫妻双方如果是女方太过出众,则会令男方产生自卑感,继而导致家庭矛盾,但于丹教授却与丈夫相敬如宾,持家有道,有人曾向她请教秘诀,她却幽默地说:“我从来不带脑子回家。”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一分的迟钝和一分的傻气却换来家庭百分百的和气,这又是多么睿智的行为啊! 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样说来,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应该舍弃一些精明,注入一分迟钝。 看着这个繁华喧嚣,物质横流的世界,你是否感觉到你原有的本真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的步伐而一步步地消耗殆尽?你甚至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示你真实得一面。对名权利弊高度敏感的神经早已失去了感知人性冷暖的弹性。 看着一起起搭救老人却被诬陷的案例,你是否会感到心寒?听到小悦悦被两次碾压,却有十几名行人路过而不施救,最终因脑死亡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的噩耗,你是否会燃起满腔怒火。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前者带给社会的阴影,才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如果当时人们考虑的不是自身的清白,迟钝一些,想到的仅仅是要尽快救人,不让怕被诬陷的想法后来居上,蒙蔽了内心的善良光辉,那么拯救的将不仅是生命,更是良心与人性。 精明处事是一个事业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但却不适用于一个人所充当的所有角色。学会拥有一份迟钝吧!这也许不能为你的事业增分,却能让你的生活添彩。在为人处事方面,保留那一份纯真,将自私与抱怨钝化,你的人生将会因这迟钝的力量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道德素质。然而,当前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造成一定影响。可见,要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就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领导干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需要。一方面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德育建设。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具有示范意义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整个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我国拥有题材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对于当下的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推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时代呼唤。杭州市通过宣传一批来自普通岗位的先进典型经验,开展“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做法,可以此为鉴,以典型示范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近期,在国内外频现的中国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到此一游”的行为,以及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折射出当前社会道德领域中,公民公德与企业职业道德的严重缺失,恶劣的性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工程,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润物无声的积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紧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践行;借鉴上海诚信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公民道德亦然。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根本落脚点。在迈向文化强国的征程上,只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必将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佛山小悦悦事件

我们中国人怎么了 佛山小悦悦事件感想10月13日,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小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小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18个路人竟无一人相助,小悦悦所遭遇的同类冷漠与怜悯缺失,的确让所有的有血有肉的人感到汗颜。当我们身处生命险境时,当我们需要同类伸手相扶时,由于这种冷漠情绪的负面传导,我们都可能成为抖颤着无助双手的孤魂。 随着两岁小女孩被两车碾轧遭遇路人冷漠,广佛五金城被推上了舆论评点的风口浪尖。一时间,“佛山”成了“冰山”,佛山人成了冷漠的代名词。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真的只是佛山的问题吗?我想不是的。小悦悦事件只是碰巧发生在佛山,这不是佛山的道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冷漠的缩影。 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道德却在滑波,于是就有了这18个路人的行为,这18个人不得不为整个论落的社会道德背书。一场球踢不好时可能是球员的责任,可是十场球踢不好时可能是教练的责任;同样,一件或几件不德的事情发生时可能是个体的责任,但成千上万件不道德的事情发生时则可能是社会的责任。

助人为乐本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崇高的社会风尚,然而在当前的社会,助人为乐却要付出成本,甚至是高昂的成本或代价,那么人们为何要去助人为乐?一个捡垃圾阿姨的援手是这件事最好的注解,捡垃圾阿姨的人性光辉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可是我想每个人都有这人性的一面,只是这18个人或更多的人顾忌自己的拥有,而在这个道德滑坡的社会,这种顾忌阻挡了人性的光辉,而这位捡垃圾的阿姨已经一无所有,如果这第19个路人不是类似捡垃圾的阿姨的一无所有者,那么无动于衷路人也许会大于18个。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这18个的道德伦理观,而是我们自身,以及整个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风气面貌,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可以不痛不痒的经历一次悲剧,甚至战胜自身的灵魂,不顾良知,事不关己? 或许,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让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缺乏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度保障,是此类事件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但这又何尝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国人自私怕事的思想劣根性呢 一个社会为了老人倒地该不该扶,激烈争论,已经让许多传统上被我们认作“蛮夷”或“腐朽”的国家的人,笑掉大牙,也让我们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方式

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国公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摘要:虽然小悦悦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人们的深刻思考与讨论却不能停止。近年来,国内见死不救事件屡屡发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人心冷漠现象越来越凸显,一次次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试从道德建设的角度入手,浅论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待道德滑坡等社会现象该如何维护社会正义,减少"小悦悦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道德建设社会自身 两岁的广东女童小悦悦于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被两辆汽车碾过,18名经过的路人对此视若无睹,最后由第19名路人抱起的事件,经由传统与网络媒体的传播后广为人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道德反思热潮。 事发至今已有半年有余,小悦悦因伤重已于10月21日不治身亡。两名司机肇祸逃逸的不负责任行为,以及那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表现,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广大舆论的谴责,而见义勇为的拾荒阿姨受到表扬。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和良知的探讨,总体而言是件好事,但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首先,当我们谴责这十八个路人的时候,是否反省过自己,如果我们当时也是路人之一,难道我们都能保证做到像陈贤妹阿姨那样吗?我们需要的是反省自己,从自身做起。 小悦悦事件之后,一位网友的留言很有代表性,“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当我们迫不及待地发表道德演说之后,我们是否真正愿意追随这种信念,为‘社会道德’的改变和提升尽绵薄却尊贵的力量?” 网友的拷问十分有力,更在给人信心。每一名公民个体的力量诚然渺小,但却尊贵,而汇聚这样的力量,基本公德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才可能被一寸寸撬动。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我们再对社会痛心疾首,而社会本身终究无法反思和改进,使社会趋善,这副担子实际上仍然只能由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个体肩荷。一个 能动的主体,其对社会的责任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论,消极的层面,

当今中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中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和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尚、提升人民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当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以德治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思想道德建设对“治国”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 1.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贯彻中央决定的自觉性、坚定性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出发,一贯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回顾过去,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是几代人艰辛创造的结果;展望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由后来者承担。现在的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加强教育,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取得最后胜利。 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学生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因此,了解和掌握新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必需的;而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则更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注重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新问题。 3.以德治国”,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个人利益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下,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只讲享受,只讲索取,不讲理想,不讲信念,不讲奉献,不讲诚信,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就会思想贫困、精神空虚,就会自然而然地陷入低级、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之中。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不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多大的成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不可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可能建成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克服一切重“法治”轻“德治”、重业务轻政治、重技术轻道德、重才能轻品德的忽视思想道德建设的错误倾向,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坚决抵制一切腐蚀人们精神世界的腐朽的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反思

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反思 两岁的广东女童小悦悦于10月13日在佛山被两辆汽车碾过,18名经过的路人对此视若无睹,最后由第19名路人抱起的事件,经由传统与网络媒体的传播后广为人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道德反思热潮。 事发至今已有2个多月的时间,小悦悦因伤重已于10月21日不治身亡。两名司机肇祸逃逸的不负责任行为,以及那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表现,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广大舆论的谴责,而见义勇为的拾荒阿姨受到表扬。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和良知的探讨,总体而言是件好事,但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首先,能否单凭此孤立事件就认为整体社会道德水平已经严重滑坡?相信并非如此,中国社会也不乏乐于助人也勇于助人的好人好事,但是相对于诸如“小悦悦事件”的负面新闻,并不能在大众传播上吸引眼球而获得轰动效应,因此较不为人知。不过,那18名路人的冷漠态度,也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当人们从“小悦悦事件”联系到自身经历过的类似事件,遂不免认为社会道德已经出现了危机。也就是说,此事虽然未必有普遍意义,但却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其次,从此事发生后媒体上所出现的种种反思言论看,不少人认为媒体在报道五年前的“彭宇案”时,在导向方面出现了偏颇,片面渲染和夸大南京市民彭宇搀扶摔倒老太,反而被老太以撞倒自己为由控上法庭,因此造成今日民众普遍有“想救不敢救”的心理。姑且不论媒体是否该为此负起责任,“急公好义、济危抒难”终究是一种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行为,倘若要先考虑到救人的成本与代价再来决定是否救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其三,还有一些反思言论主张立法奖励见义勇为者、惩罚见死不救者,持此观点者包括一些著名律师和学者。事实上,早在“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酝酿此事。表扬见义勇为者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善举,但是一旦与金钱挂钩,恐怕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道德问题。 政府和全社会应该如何积极、公正的面对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一、有效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建立正确社会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是反映人民心声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尤其是主流媒体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是由媒体的政治责任所决定的,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我国媒体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小悦悦之死经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在人们指责人人冷漠、社会道德退步的同时,新闻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且看,这些年来,媒体上所宣传的是什么?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大家看到的是如“东郭先生”一般热心帮助他人的下场,是数年的官司缠身、心力交瘁。近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又尽是某老人摔倒没人敢搀扶,或者是要去搀扶的人还有找个路人做旁证……新闻媒体如用放大镜般把那些极个别的讹人事例拿出来赚取观众眼球、博取收视率,导致一些没有是非辨别能力的人也跟着盲目起哄,社会互信状况被负面案例不断蚕食,报道的多了,仿佛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我相信,现实社会中每天都会有人跌倒,而且每天都在发生扶人的事件。但是为什么扶人的事件是没人报道?因为他不是一个新闻视点,因而他不会得到人们更多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2)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能力大小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式下,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2、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是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本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教材分析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要求,在前后两个框题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以及它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明荣知耻”的中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科学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本课将重点学习另外一个方面,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分组学习 3、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2、“抗震救灾”英雄人物表彰大会。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充分了解学情,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精讲点拨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七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过去七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六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问题:这样的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你认为举行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课堂探究: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探究提示: ①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第三只眼看“小悦悦事件”:旁观者效应

第三只眼看“小悦悦事件”:旁观者效应 The bystander effect or Genovese syndrome i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refers to cases where individuals do not offer any means of help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to the victim when other people are present. The probability of help has in the past been thought to b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bystanders; in other words, 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bystanders, the less likely it is that any one of them will help. The mere presence of other bystanders greatly decreases intervention. 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This happens because as the number of bystanders increases, any given bystander is less likely to notice the incident, less likely to interpret the incident as a problem, and less likely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taking action. 这是因为随着旁观者数量的增加,任何一个旁观者就越是不容易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也越是不容易将发生的事情看做是麻烦,因此也就越是不容易产生采取行动的责任感。 The case of Kitty Genovese is often cited as an example of the "bystander effect". It is also the case that originally stimulate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this area. 28 year-old Kitty Genovese was stabbed to death on March 13, 1964 by a serial rapist and murderer on her way back to her Queens, New York apartment from work at 3am. According to newspaper accounts, the attack lasted for at least a half an hour during which time Genovese screamed and pleaded for help. The murderer attacked Genovese and stabbed her, then fled the scene afte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a neighbor. The killer then returned ten minutes later and finished the assault. Newspaper reports after Genovese's death claimed that 38 witnesses watched the stabbings and failed to intervene or even contact the police until after the attacker fled and Genovese had died. This led to widespread public attention, and many editorials. Kitty Genovese案例一直被视为“旁观者效应”的经典案例。Genovese小姐于1964年被一个连环强奸杀人犯用刀捅死。根据报纸报道,这个过程长达30分钟。在引起一位邻居的注意后,杀人犯逃离现场,十分钟后重回现场并继续捅Genovese小姐直到她死亡。报纸报道38位目击者目击了凶杀过程,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或者打电话报警。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轰动。

道德讲堂_社会公德建设

公民应遵守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类社会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老,也体现着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 做到文明礼貌并不难,要在时时、处处体现。主要表现在:第一,卫生整洁,仪表文明。整洁、卫生的仪表和仪容是文明礼貌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面容洁净、头发齐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经常洗澡、勤换衣物等。第二,仪态优美,举止文明。古人讲,“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这是对仪态优美形象概括。除此而外,还应该注意神态,与人接触要面带微笑,自然大方,并杜绝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损

形象的行为。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举止,无论多么美好的仪容和时髦的打扮,都会遭到破坏。第三,谈吐礼貌,语言文明。要习惯于运用礼貌语言,如“谢谢”、“劳驾”、“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请别人帮忙要说“请问”、“请帮忙”、“请关照”。与人交谈应诚恳、亲切、简洁、得体,还要学会专心倾听,切忌高声说话、喋喋不休或者旁若无人。第四,遵守礼仪,行为文明。生活中问路、乘车、购物、作客、称呼、交往等都有约定俗成的文明准则,如走路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上车要给行动不便的人让座,进影剧院不应迟到,探访朋友应当提前预约,逢年过节看望长辈应带礼物,等等。文明礼貌的要求很多很细,需要认真细致地去把握,只要处处留意,时时约束,一定会成为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人。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公共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乐于相助,这就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文明行为,同志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都应该有助人为乐、相互支持的高尚风格。 要做到助人为乐,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有善良的动机和出发点,帮助别人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心和关心,是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让文明引领风尚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让文明引领风尚 在现代社会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都是以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所以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地位。随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生活。与此同时,由于信息量的增大,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愈来愈频繁。这样,不仅公共场所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人们在公共场所接触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我相信,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公民道德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规程、秩序或习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和自觉性。公民道德意识的有无或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它代表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公民道德素质如何,直接与该民族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公民道德是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但是在我们身旁,也存在着一些不道德、不和谐的因素,有些人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和举止,严重损害了社会道德。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不容之事。 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重视对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这个民族或国家的公共秩序必然会较好,反之,则公共秩序必然是一片混乱,到处是脏乱差。现在,有些国家的足球迷们往往借看足球比赛滋事生非,影响很坏,是道德素质低劣的又一集中体现。希望我们国人不要向他们学习这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激动兴奋时不要忘记理智,要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理智的闸门里。 孔子曾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有什么样的风气,就会影响平民百姓,不管这句话有多大程度的正确性,但当前一些官员,官风、官德不正,对社会道德有着巨大的杀伤力,这更是社会道德建设面临的一大障碍。 道德行为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要建设好就必须抓住重点,抓住主要源头,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几个方面出发,弘扬社会风气,培育文明风尚。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大力倡导职业道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要大力倡导家庭美德,以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