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第七课时: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像我们已经学过的个级,万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我国的北京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多亿立方米的水,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2.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3.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二、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四.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分数的再认识(课例)

分数的再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整体“1”,会寻找整体“1”。 2.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结合具体的情景,经历概况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课前游戏:猜谜语 课前谈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诗词内容出自《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学习数学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多个角度,多个方向的来学习。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我们在三年级中也学习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换个角度来体会分数的意义。 一、引入。 1.单位“1”再认识 课件出示:(1个圆、1米、1把香蕉、一堆糖) 师:仔细看大屏幕,我们再来看看,1个圆、1米、1把香蕉、一堆糖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单位1”或整体“1”。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都可以看做整体1) 二、解决问题,感受分数的产生过程 1、师:今天我们就来再研究分数的意义,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分数是什么?(也就是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怎么样产生的? 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分数来补充整数。 2、师生共同用树枝量黑板长度。(体验不够一个时折断) 现在有个时光穿梭机,回到古代。这时候我们已经是古人了。那古人们想来量一量这个黑板的长度,你用什么方法。 师:你遇到什么什么情况了?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呢?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宁武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张俊文 【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数的产生的知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6-18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 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 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 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 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 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 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 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优秀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说课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将“认识分数”设置了独立的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对分数进行再认识(一),教材安排了“3、4 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已知一个图形的1、 4 ,画出原图形”、“圈一圈,与同伴交流”三个数学活动,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即通过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为后续真分数、假分数、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难点:对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理解,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1)情境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2)动手操作实践法,在合作交流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分数旧知。 师:你们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吗?(预设)生:这三个图形用分数表示分别是1/2,1/2,2/6。师:前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预设)生:前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这两个图形大小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理解整体“1”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也相同,为整体“1”不同的情况作铺垫。)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63活动1 (1)独立想一想,并自己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2)小组交流并填写表格。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 取几份用分数表示 4份3份▲▲▲△ 4份3份

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

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教师板书:数的产生)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数的产生.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

失.(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5)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2.提问: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doc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16---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让学生体会“数”是随着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的发展逐步发展和完善 的过程。 3.认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 4.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5.让学生“扩建”数位顺序表,总结出“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点: 1.认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 2.认识计数单位与数位、数级的知识,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看来有关“数”的知识真不少,我们的生活也和数字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是怎样产生的和有关数的其他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认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 (3)理解十进制记数法。 二、学、议 1.出示自学提示(一) 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 16 页。 (1)数是何时产生的? (2)对于古人用这样的方法记数你有什么想法? (3)各个国家曾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记数,有哪些好处和不足? (4)现在通用的数字是什么? 2.议 师:同学们,这些内容是不是很有趣,你找到答案了吗? 谁来跟大家讲一讲你了解的内容。 (1)学生汇报问题 1: 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记数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数。 师追问:古时候有什么记数的方法? 学生回答: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师:你觉得这些方法怎么样? (2)学生汇报问题 2: 用起来不方便,记录小数还可以,较大的数就很麻烦了。 师:所以各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记数方法,你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怎么样? (3)学生汇报问题 3: 没有统一的方法也不方便互相交流。 师:那现在呢? (4)学生汇报问题 4: 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统一成现在用的阿拉伯数字。就像我们现在用的: 1、2、3、4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我们了解了数的产生,那你觉得阿拉伯数字用着方便吗?(方便)它有什么特点你想知道吗? 3.出示自学提示(二) 课本第 17 页有我们想知道的秘密:

《分数的再认识》导学案

《分数的再认识》课堂导学案设计 授课班级五年级学科数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 任课老 师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 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方 法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三段模式程序 (要 素) 学案导案 预习 激活(3-5分钟) 知识 链接 一、预习案 1、用分数表示左面各图中的阴影部 分。 对话生成(25-32分钟) 自主 学习 合作 交流 研讨 展示 评价 生成 二、学始于疑 活动一: 1、发现、解决问题 这三个同学从粉笔盒中拿出来的粉笔一样多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小组内交流。 1.拿出三个粉笔盒,分别装有8、 6、8支粉笔。请三位同学分别 从粉笔盒中拿出整体的。 2、说一说:小明和淘气谁看的多? 3、画一画 淘气小明

【展示提升】 将前面的知识向大家展示一下。 【讨论合作】 (1)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 的 ,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 。他们谁捐的钱多?请说明理 由。 (2)拿走6支铅笔的 ,应拿几支? 巩固拓展(5-10分钟) 课程训练 巩固 提高 1、四年级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 的吗? 2、有6个桃子,怎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两个?(画一画,分一分) 3、一个长方形面积的4/5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4/5相等,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 ) ①长方形的面积大 ②正方形的面积大 ③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④不能比较 4、下面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 小组检查指导 有什么收获或困惑? 一个图形的 4 1 是 ,那这个图形是什么呢? 433 2 413 14 3547 37 55 25 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顺序和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教学过程: 一、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1?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 (3)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 学习 了三年多 数学 ,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强烈推荐】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分数”检 测 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 分,共19分) 1、填一填。 (1)5个 15 是( ),( )个 16 是1。 (2)78 里面有( )个81,322里面有( )个3 1。 (3)18个9 1 是( )。 2、考考你。 (1)6枝铅笔的13 是( )支,10铅笔的) () (是4支铅笔。 (2)一盘苹果的2 1是4个,2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 3、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 )=( ) ( )=( ) 4、( )÷( )=5 3=10) (=) (21=100) ( 5、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52 ,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0 4,那么妈妈吃的比小贝多。( ) 2、任何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21。( ) 3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是1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 4、1812的最简分数是9 6。( ) 5、分母是10的真分数共有10个。( ) 三、按要求解答。(共36分) 1、在( )里填上“>”、“<”或“=”。(6分) 53( )64 831( )118 2016( )5 4 2、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的分数约分。(12分) 54 1612 408 2412 60100 131 130 3、把95和12 7都写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6分) 4、写出与5 3相等的三个分数。(6分) ( ) ( ) ( ) 5、两个工程队修公路,甲队3天修了25米,乙队4天修了33米,谁修得快些?(用带分数比较)(6分) 四、我会解决问题。(共35分)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有30道题。小红做对了18题,做错了12题。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小红做对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

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二)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三)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是教学重点,中间和末尾带一个0或几个0的数的读法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数的产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和数打交道,但是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数人数,数物体的个数,于是产生了数.那时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或同样少,还不会用一、二、三……等数来数物体的个数,于是就借助其它物品,如摆小石子.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还

有用在木棒上刻道的方法来计数.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十进制计数法”.(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二)十进制计数法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约有12亿,世界人口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2.用算盘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可以在算盘上先拨上亿,边拨珠边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分别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提问:你学过的个、十、百、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叫什么? (叫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习的个、十、百、千……亿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你共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十进关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18页)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2.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件。 师: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1.学习数的产生。 (1)提问: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请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相关资料。 (2)讲述数的产生。

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数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 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在木板或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总之,过去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3)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4)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提问: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是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它们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案例点评

《分数的再认识》案例点评 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3、进一步认识单位“1”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数量不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单位“1”数量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几个被平均分的图形,学生根据图意填分数。理解部分与整体之 间的关系。 (点评:在本环节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语言表达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出现学生心里知道,却不会表达的现象是需要教师警惕的。那只是学生“知道”了,而不是“理解”了。只有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概念中相同的意思,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同时,训练语言表达也是学生的思维走向成熟和提升的必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体现。) ●二、问题:有一截线段,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本环节的设计有些突兀,也可能是教师临时想到的一点。课堂固然有生成的东西,但仍需要教师对每一个环节的认真推敲和选择。哪些要点可以利用其他的形式体现?或者问题的设置怎样才能更好地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三、出示水果图,让学生理解整体“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 些物体。 (本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逐渐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并解答,是比较好的设计。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深刻体会整体“1”所涵盖的内容。不过,苏教版教材是把整体“1”叫做单位“1”,在这里不这么说,不知教材这样安排的用意所在。我的理解是可能是学生对于理解“整体”这个词语比较轻松,而理解“单位”这个概念比较难。但是,在今后把“整体”改不改叫做“单位”,这个我没有看教材。不过,我想,这也是一个阶梯性的问题。给学生搭建适当的梯子,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出示故事《猪八戒摘苹果》。请同学们当评委,看看到底是猪八戒偷懒还 是师傅冤枉了他。 (本环节的设置有些不妥。如果能在开课之初设置,既能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也能设置悬念,使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积极思考。在本环节中还设置了小组讨论,真的需要讨论吗?不用为了“合作”而合作。) ●五、问题:整体“1”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什么关系?应该换种说法:整体“1”引起相同的分数发生怎样的变化?)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1.8十进制计数法(I)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1.8十进制计数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都是() A . 数位 B . 位数 C . 计数单位 2. (2分) 100个一百万是()。 A . 100万 B . 1亿 C . 1000万 3. (2分)(2018·江苏模拟) 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母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出生后的天数是()。 A . 1326 B . 510 C . 336

D . 84 4. (2分) (2020四上·西安期中)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一百次是()。 A . 一千万 B . 一亿 C . 十亿 5. (2分) (2019四上·慈溪期末) 下面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 . 50003000000 B . 500030020000 C . 500030000200 D . 500030002000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6. (2分)火眼金睛辨对错. 比10万多1的数是11万. 7. (2分) (2018四上·云南期中)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8. (2分) (2017四上·泸水期末)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判断对错) 9. (2分)判断对错. 五十八亿零四万写作580040000. 10. (2分) 2357的3在百位上 11. (2分)判断对错.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个数位上可填入的最小数字是0.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 12. (2分)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些计数符号,这些计数符号叫做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学习】人教版四年级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十进制计数法 福建省厦门市湖明小学吴炯鹭、林齐丽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 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

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

《认识分数》教学案例

2012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Unit 4—Unit 6测验 Class 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_ 听力部分40% 一、Listen and choose the words you hear (听录音,选出听到的单词) 10% ( ) 1. A. shirt B. short C. skirt ( ) 2. A. eye B. ear C. eat ( ) 3. A. foot B. food C. feet ( ) 4. A. hand B. head C. hat ( ) 5. A. ship B. skirt C. skip ( ) 6. A. wall B. work C. walk ( ) 7. A. which B. watch C. wash ( ) 8. A. mouse B. mouth C. house ( ) 9. A. nurse B. no C. nose ( ) 10. A. read B. ride C. red 二、Listen and choose the sentences you hear(听录音,选出听到的句子)5% ( ) 1. A. Try on Mum’s shoes. B. Try on Dad’s shoes. C. Put on Mum’s shoes. ( ) 2. A. Can Norman write? No, he can draw. B. Norman can write. He can’t draw. C. Norman can’t write. He can draw. ( ) 3. A. I can write with my hand. B. I can draw with my hand. C. I can stand with my head. ( ) 4. A. Can you jump up and touch the ball? B. Can you bend forward and touch your toes? C. Can you stand on your head? ( ) 5. A. I’ve got a nice hat. B. He’s got a nice hat. C. She’s got a nice ha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2学情分析 数的产生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好理解所以自学就可以,十进制计数法需要老师的引导帮助记忆能力弱的孩子完成这部分知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 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2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多媒体)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十个十个地数——教案

十个十个地数 【教学内容】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8页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认数,涉及到20以内的各数;在本册教材中,则进入了认数的第二阶段,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部分的学习从价值上来说,不仅为后面的100以内数的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也是认识更大数的基础,它突出了计 数的十进制法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具体到本课“十个十个地数”,从内容布排上,首先在数羊的情景中由数学史上的刻 痕计数引入,进而自然引出“十个一捆”的计数方法,让学生先初步了解十个十个数的计 数方法,简单了解计数方法的变迁,并感知十进制计数法的简洁美。其次,通过数数,一 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让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几个十就是几十,再添上几个一,就是几十几。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学会100以内数的读写。在第三部分中,则通过行为阶段(十 个一捆),到图的阶段,最后到符号语言阶段(数位表),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并 深化理解数的组成。在最后一部分中,则通过行为阶段,直接进入到符号语言阶段(数位表、几十),巩固深化十进制计数。 【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到十进制计数的概念学习,“数位”、“数的组成”等抽象性概 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并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调动各感 官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以十作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 2.会数100以内的数,并初步能正确读写; 3.初步学习10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学会在数位表中正确地填写。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具体实物十个十个地数,一步步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知道数源于计数,并积累一定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三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

三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熟悉亿级的数,把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学重点 把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天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定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5)人类对数的熟悉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