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在承袭先秦两汉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独有的创新内容。可以说,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是一个上承先秦两汉,下启隋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个时期,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在社会环境上,都处于一个变迁期。在自然变迁上,它处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寒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及社会的饮食状况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在社会环境方面,五胡入华,政权更迭频繁,胡汉之间、中外之间都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交流与碰撞。

同时,佛教与道教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也日益深入。所有这些都推动了这一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变迁、文化变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在吸收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立足于传统文献典籍,并结合历史学、校勘学、考古学、人类学、气象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这一时期的饮食行为及饮食现象进行文化上的解读。

农业生产是古人获取饮食资料的主要来源,而自然环境又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制约。这一时期寒冷的气候对作物品种的选择、耕作制度、粮食产量都造成了巨大影响,连续性的自然灾害更是让农业生产雪上加霜,整个社会陷入了饮食危机之中。

于是,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都围绕解决饮食危机的问题而采取一切可能的举措。在门阀政治下,浓厚的权力与阶层意识也深深地反映在饮食之中。

严格的士庶之分在饮食行为上表现的十分突出,成为阻断士庶之间的重要屏障。贵族阶层的奢华盛宴往往成为他们彰显身份的重要标志,而他们在饮食上的

优势与僭越往往又显露出门阀政治下皇权的衰落。

盛行一时的宴饮之风也成为不同饮食主体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此外,在下层民众与国家的互动中,国家及社会中的富有阶层在饮食上对下层民众负有某种道德上的义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礼俗文化。饮酒之风盛行,“牛酒”与“羊酒”作为一种礼仪在社会中广泛使用,传统的分食制开始出现向合食制转变的趋势。

此外,饮食在孝道中的应用在此时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生养与居丧之中,饮食行为向着违背传统的过礼方向发展,而这种过礼行为在当时却被称为孝。

祭祀蔬供成为这一时期祭祀饮食的最大特征。总体而言,注重身体表演的孝道在饮食行为上呈现出与传统不一样的新变化。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在社会教化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保持自己在饮食上的纯洁性是表现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志。在教化别人方面,保持自己高尚人格的同时,通过放纵式的教化方式使民知耻,进而达到劝善止恶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卫生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饮食卫生不仅包括饮食者、饮食器物、食物本身的清洁卫生,还包括本草医药学背景下食材性味的研究给人们健康的饮食生活带来的指导功能。

饮食与卫生的结合也是“食医合一”的重要体现,医药文化指导下的饮食卫生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饮食文化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胡汉之间与中外之间在饮食原料、饮食器具及医药文化方面的相互吸收与相互融合,饮食交流的出现是促

使这一时期饮食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的探讨,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个时期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变迁。

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中国饮食文化史 (2009-12-19 14:19:10) 转载▼ 标签: 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大国,饮食一直是其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很早就牢固地树立了“ 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等观念,食是人之大欲。鉴于此,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诗句反映当时黄河中下游的人们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周公旦所著的早期礼制全书《周礼》,对周代初期的官制进行全面描述。据该书记载,为王室服务的天官大冢宰中,与制作和供奉饮食有关的人员就达2332人,分为22种官职,并且书中还出现了“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等饮食的名称。稍后的《礼记》在其《月令篇》、《礼运篇》、《内则篇》等中又有许多有关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记叙,其中提到周代“八珍”及周代的风味小吃饵(点心),成为中国有关方面的最早记录。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相对应,人们也开始研究和记录长江中下游的饮食文化,如屈原及其弟子的作品总集——《楚辞》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歌颂当时楚国的酒与食品,特别是宋玉的《招魂》中提到许多食品和饮料名称,被誉为中国最古的菜谱。在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专门的烹饪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篇中记叙了商汤以厨技擢用伊尹的故事及伊尹说汤的烹饪要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机,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该烹调理论成为中国以后几千年饮食烹调的理论依据。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便促进国内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交流,相应地饮食文化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追求长寿等道术的流行更进一步促进食疗理论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的许多词赋中都大量记叙当时的饮食物品,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枚乘的《七发》、杨雄的《蜀都赋》等。在王褒的《憧约》、史游的《急就篇》及一些字典(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中也提及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内容。其中王褒的《憧约》中有“烹荼”、“买茶”的文字,是“荼”发展为“茶”字的最早由来。并且出现了研究食疗的专著,主要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等,为以后食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为世人假托“黄帝”所作。全书24卷,共81篇,是中国较早的医学典籍。该书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医学的目的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生气通天论》中提出要维持健康,保持长寿就必须调和五味;《汤液醪体论》中提到酒在治疗疾病中的效用;《藏气法事论》中论述了饮食和养生的关系,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的养生理论,成为后来的中医“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理论依据。此外,《内经》还提供了治疗颜面神经障碍、孕妇胃膈闷胀、消渴病人的口感不适、妇女血枯等病若干具体方剂。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服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经济萧条、文化惨遭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魏晋南北朝服装与儒学禁锢下的秦汉袍服不同,变得越来越宽松,“褒衣博带”成为是魏晋时期的普遍服装形式,其中尤以文人雅士居多。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不仅喜欢穿着此装,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文人欲实现政治理想又怯于宦海沉浮,为寻求自我超脱和精神释放,故采取宽衣大袖、袒胸露臂的着装形式,因此形成了“褒衣博带”的服装样式。 一、男子服饰 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袪,而衫为宽大敞袖。衫有单、夹二式,质料有纱、绢、布等,颜色多喜用白,喜庆婚礼亦服白,白衫不仅用作常服,也可权当礼服。由于不受衣祛限制,魏晋服装日趋宽博。上至王公名士,下及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袖为尚,只是耕于田间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仍为短衣长裤,下缠裹腿。褒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最为喜好。除大袖衫以外,男子也着袍、襦、裤、裙等。 巾 分为幅巾、纶巾:原为幅巾中一种,传说为“诸葛巾”。《三才图会·衣服一》记:“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亮)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提到“羽扇纶巾”之服。 冠 是集巾、冠之长而形成的一种首服。它的制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经纬稀疏而轻薄的黑色丝纱,上面涂漆水,使之高高立起,里面的冠顶隐约可见。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人物多着漆纱笼冠。 二、女子服饰 魏晋妇女服饰多承汉制,一般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衫、袄、襦、裙、深衣等。 多用对襟,领袖施彩绘,腰间着一围裳或抱腰,外束丝带。妇女的服饰风格有窄衣和宽博之别,细裥多褶裙风尚。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袖子宽肥;下边的裙子多折裥,裙长拖地,宽松舒展。 深衣:男子已不穿的深衣仍在妇女间流行,并有所发展,主要变化在下摆。通常将下摆裁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而名之曰“髾”。围裳之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名为“襳”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煞是迷人,故有“华带飞髾”的美妙形容。《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记有“蜚垂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列女图》中更是留下了可贵的视觉形象(如图)。南北朝时,有些将曳地飘带去掉,而加长尖角燕尾,使服式又为之一变。 履 用木料制成的鞋子,南朝时期非常流行,上至天子下至文人、士庶。据《宋书·谢灵运传》载“登蹑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前后齿灵活拆取,具有多功能的作用首饰 发展到此时,突出表现为竞尚富丽。其质料之华贵,名目之繁多,是前所未有的,显然与宫中姬妾成群,汉末出现的妓女这时以“营妓”形式出现等奢侈风气有关。服饰也从点缀修饰的功用,进而形成以色相迎。故而,首饰之光灿夺目,强调其与众不同,成为嫔妃营妓的热衷之处。 影响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因素: ?一、哲学? ??哲学对服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竹林七贤”得着装上。“竹林七贤”的衣着多为汉代之衫,衣袖宽敞,裸露手臂,大袖自然下垂,有飘逸感。是他们不拘形迹、不拘礼俗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预习案 【预习自学】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这部书对于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影响怎样?历史地位怎样? 二、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有哪些成就?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 2.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 3.祖冲之在历法上取得什么成就? 4. 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何时成为一门艺术的?都有哪些代表人物? 2.回忆学过的内容,说一说汉字的演变过程。 3.观察教材回答问题。 (1)这是哪一书法的摹本?此书法在书法史上有何美誉? (2)此书法创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3)他的字有何特点?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 4.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朝代?代表作品是什么? 5. 北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开凿石窟?开凿了哪两个石窟?为什么建于这两个地方?【随堂检测】 美德是自己的礼品。——[古罗马]奥维德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文化研究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文化研究隋唐是我国家具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下启宋元,融会国内各民族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文化,出现不少新型家具,特别是高型家具继续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内容。隋唐时期,家具以雍容华贵为美,有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至五代时,家具风格改为崇尚简洁,为宋代家具的风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隋唐五代的家具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坐具类家具的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当时称为“倚子”。几、案的高度与坐具的高度有关,坐具高了,几、案也势必加高,这样就引起大多数家具向高型发展,而高型家具的发展又会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二是家具种类增多,以致可按使用功能分类。如坐卧类家具有凳、椅、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家具有几、案、桌等;贮藏类家具有柜、箱、笥等,架具类家具有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 五代时,家具造型向简练方向发展,许多家具在结构上借鉴了中国建筑大木构架的做法,形成框架式结构;构件采用圆形断面,线条流畅明快;腿与面之间加有牙子和矛头。 一、家具类型 隋唐家具仍分七大类,即坐具、卧具、承具、凭具、庋具、屏具和架具。

1三彩陶塌(西安唐墓) 2独坐小榻(墩煌) 3四出头官帽椅(敦煌) 4圈椅(杨耀据唐《宫中图》复原) 5三彩钱柜(西安唐墓) 6椅(西安唐墓壁画) 7圈椅(唐《纨扇仕女图》) 8纨扇仕女图(月样杌子) 9方凳(卫贤《高士图》) 10长桌及长凳(墓高窟第473窟壁画) 11屏风、案、桌、扶手椅(五代王齐翰《勘书图》) 12方桌(墓高窟第85窟壁画) 13住宅内的床(墓高窟第217窟壁画) 14桌、靠背椅、凹形床(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1)坐具 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的时代,继续发展的坐具和新出现的坐具主要是为了适应垂足,如凳类、筌蹄、胡床、榻以及椅类等。 凳类坐具如四腿八挓小凳,见于敦煌壁画。敦煌唐代壁画嫁娶图还绘有宽体条形坐凳,供多人同坐。还有一种圆凳,圆形坐面,下有凳腿,为西安西郊唐墓出土的彩陶说明唱俑所坐。这时新出现一种平面呈半圆形称为“月样杌子”的垂足坐具。 唐《宫中图》中的壸门大案与月样杌子 筌蹄用竹藤编制,圆形,在南北朝时已出现在佛教活动中,隋唐流行于上层家庭。西安王家坟唐墓出土一件三彩持镜俑就坐在这样的筌蹄上,作腰鼓状,上下端及腰部都有绳状纹。 西安王家坟唐墓出土坐于筌蹄上的三彩俑 胡床即马扎,在隋唐继续流行。众多出土模型和壁画显示,隋唐的独坐式小榻多为壸门式。还有一种可坐多人的长榻,唐代称“长连床”。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到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等。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 难点:1.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的方法。 2.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教学准备: 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等人物的生平资料;圆周率资料;摹本王羲之字帖;《兰亭集序》摹本图片及相关历史资料;《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图片。 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出示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图),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板书) 感知理解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生平 贾思勰,南北朝北魏人。出生于公元5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他的足迹遍及今山西、河南、河北及山东各地。他考察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后来又从事过农业、畜牧业的实践。大约在553~554年,写成《齐民要术》这部农书。 2、《齐民要术》 (1)提问: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 (2)提问:大家猜一猜,“齐民”的含义是什么? 齐民”指一般老百姓。《齐民要术》书名的含义是“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3)提问:《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讲解:《齐民要术》全书正文10卷,92篇。另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约12万字。其内容包括耕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嫁接、杂交、土壤肥料、植保、果树、蔬菜、动物饲养、酿造、果品加工、资源植物利用、日用品生产等。它几乎对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科学体系。 3、《齐民要术》意义 《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齐民要术》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方面,除了农学之外,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杰出的代表。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生平。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饮食风俗,中西饮食文化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道其各自的长短处,道其人民之所好.本文就中西饮食文化之差异作些比较,从中西方饮食差异原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比较。中西 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其长短处,关键是通过对比之后,取长补短,让两种文化在碰撞中 融合,在融合中共同进步,为人类提供更健康的食物。 (一)中西方饮食差异原因 (1)从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来看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 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中 国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 被破坏。 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 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 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而且是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 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 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 佳平衡。 (2)从人与人相处的观念来看 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 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 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 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而西方人则习惯 于分则食之,不固定座位,喜欢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 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自 古以来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通过对中西方饮食差异的 分析,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感悟五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华佗与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司马迁的史学成就、佛教与道教在两汉时期的传播。 从世界科技文化史上来看,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在当时的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从单元内容上看,前面学习了两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本节课学习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汉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为两汉科技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两汉的科技文化是两汉政治经济繁荣的反映,因此,本节课与前面所学内容相互衔接、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两汉的完整的发展史。同时借助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 ②识记两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意义和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的原因。 ③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④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以问题为导引,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以史料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两汉时期的科技,帮助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②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司马迁和《史记》; (2)教学难点 难点:佛教和道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说学情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名师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本课的知识点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学生不容易记忆和掌握。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因此本课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图片、剧照、绘画资料及运用列表归纳法把知识点归纳总结,利于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及图片、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贾思勰与《齐民要术》。(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祖冲之与圆周率、《大明历》。(重点) 目标4: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士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探讨出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你知道为什么把3月14日作为圆周率日吗?又是谁最早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吗?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观看视频: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并阅读课本“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贾思勰生活的时代、作品名称? 问题2.《齐民要术》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师展示:贾思勰人物档案。

中国古代家具资料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 (220年~581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 (589~960年)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趋流行,几、案高度皆以坐面为基准,坐具既高,桌的出现势为必然。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功能分类。大致可分为:坐卧类,如凳、椅、墩、床、榻等;凭椅、承物类,如几、案、桌等;贮藏类,如柜、箱、笥等;架具类,如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宋代家具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明代家具 (1368年~1644年)明代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研究。这些都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明代家具在继承

中国饮食文化探究报告

探究报告: 通过这次的探究,我们了解了中国菜系;餐桌礼仪;用餐器具和节日与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 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 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 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 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 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 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 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 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 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 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 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 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 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文化,民间菜肴??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探究到的方面,希望在空余时间多加了 解和认识。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中国古代史上册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课标版 4、所属章节: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20课 5、学时数:1课时 二、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动手能力;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骄傲与自豪。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四、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是缺乏主动性,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学—指导”模式。由“自学-展示-质疑-指导-达标”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把整课分成课前导学、展示成果、质疑讨论、小结巩固当堂达标五环节。 学法:自主性学习法。具体方法有探究性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的填空。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都讲了什么人、什么事,抓住关键词,增强记忆,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识记。学生展示:请你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老师的提示问题介绍这三位科学家。 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以及120页“自由阅读卡·神奇的小棍”,并思考回答: (1)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 (2)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 (3)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回答:祖冲之是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doc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摘要: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存于世界上,吃穿住行缺一不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繁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包含饮食习惯、饮食菜品以及饮食与政治、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体系。古代的饮食文化在古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方面给我们展示了古人的一些生活习惯。研究古代的饮食文化,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现代考古工作者与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入探究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百姓阶层与帝王阶层的生活模式。详细分析古代饮食中的饮食内容与饮食习惯还将给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带来甄别的依据。 关键词: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0 引言 饮食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甚至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根本内容。在我国夏商周时期以前,部落游牧时期原始部落居民的饮食文化充满着血腥与原始的气息,这种生产力发展十分低下的部落时代的饮食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饮食文化体系。随着夏商周时期封建时代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让居民开始了定居生活。由此,吃穿住行各个生活的基本面才真正结合在了一起。饮食文化在封建社会随着朝代的发展演替,沾染上了不同朝代中制度层面与其他种族文化层面的新内容、新习惯。因此,饮食文化也在其内容上、习惯上以及自身的社会意义上一步步地走向多元化,并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地域性特征。本文在饮食文化的研究上,重点选取了几个历史时期作为研究参照,分析了古代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精华与糟粕,并对饮食文化与古代文

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相应探究。 1 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一种集合了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人类财富。动物饮食称之为捕猎,人类饮食才能称之为文化。以北京元谋人为例,他们可能已经懂得用火,并知道熟食与生吃的区别。这表明,他们在吃的问题上出现了与动物不同的方式。因此,元谋人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饮食文化并不只是吃那么简单。饮食文化是一个由多方面习惯与创造融合的文化体系。在饮食中,饮食使用的炊具,诸如明火橱灶;饮食使用的餐具,诸如锅碗瓢盆;还有饮食中食物的制作过程、烹饪技巧,人们的饮食行为习惯、禁忌讲究。另外,饮食中的食物、菜品等更是饮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除了吃的以外,喝的也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古人饮酒谓之吃酒,只是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吃酒的叫法改为了喝酒。饮酒饮茶或吃饭吃菜,其自身包含着的行为习惯也是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饮食文化不仅包括吃喝,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活动、饮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总之,任何地方、任何国家的饮食文化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精神产品与物质资料共同支撑起了饮食文化自身的整体架构。饮食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因为饮食本身是与人类共存亡的。 2 汉唐时期,古代饮食文化的重大转折时期 经过了秦朝统一六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化的历史阶段,饮食文化在此时期已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日常烹饪食物、烹饪方法上有了显著的变化与提升。汉唐时期是一个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繁荣,国家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标要求: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从单元内容上看,前面学习了两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本节课学习两汉的文化科技,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为两汉科技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两汉的科技文化是两汉政治经济繁荣的反映,因此,本节课与前面所学内容起到相呼应的作用。 3、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农村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概况,了解华佗和张仲景及其医学成就,理解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知道司马迁生平以及《史记》,掌握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情景创设等方法,学习分析造纸术的过程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通过角色体验司马迁,学会用历史眼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佗,张仲景,司马迁以及《史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通过对造纸术的认知,是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司马迁和《史记》 依据:1、课标要求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不仅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中世界文明的进程。司马迁和《史记》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突破:农村学生的学情的限制,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活动,感受造纸术发明和改进,通过情景创设,感受司马迁严谨勤奋的作风。 教学难点:造纸术的历史意义。 依据: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世界史,本身的知识储备不够以及学习能力的欠缺,因此从全球的角度掌握造纸术对世界的作用和影响是困难的。 突破:利用学生讨论以及视频,材料等直观的的方式,来突破本课难点。 二、教学和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受到活动范围、家庭条件,生活习惯等制约,大部分孩子没有脱离原来小学的跟随模式,自学能力差,阅读书籍少,接受社会信息的突击也少,造成知识面不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 突破:将教材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借助活动,图片,视频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为学生提供充分自我发挥空间。 (2)教法教学分析 教法:启发式教学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它基本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而就本课具体内容而言,可以一边了解华佗,张仲景,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一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治学态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 随着纺织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新型品种,而此时也出现了一种能防火的“火浣布”,相当于今天的石棉布,这是纺织科技的一大成就。 一、魏晋时期,百官直至皇帝,都沿袭秦汉服制,以黄色为尊。 二、魏晋时期,男服以袍、衫为主,女服还保持深衣制。上层男子如贵族、文吏等,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其特点是交领,衣长袭地,微露脚,袖根收窄,袖口肥宽。贵族妇女也是如此,肥衣大袖,衣长曳地,交领或圆领,腰束带,有线条美。 三、平民服饰则以短、瘦、窄为特点。当时下层人民穿裤普遍。 南朝服饰 南朝服饰皆如魏晋之制。其中男子的主要服饰是衫,官服为袍。女式服装有衫、襦,为秦汉遗俗。 北朝服饰 褶皱为北朝主要服装。其次为裲裆,裲裆男女通用,以帛为质,前后两片,一当胸一当背,肩部相连,腰间系皮带。 孝文帝改革时期,服饰汉化,吸收了汉袍严整、规范、中和的特点,也吸收了汉服中的等级差异性,以此来加强统治。而女服主要吸取鲜卑族紧身上袄的优点,变宽袍曳地为衣裙合体。这反映女性审美观的变化与社会意识的宽松。 影响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因素: 一、哲学 哲学对服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竹林七贤”得着装上。“竹林七贤”的衣着多为汉代之衫,衣袖宽敞,裸露手臂,大袖自然下垂,有飘逸感。是他们不拘形迹、不拘礼俗的思想和性格的外在表现。他们在服装上的追求,是崇尚自然、任心任情、不受拘束的体现。 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与服饰是相互影响的。文学作品中对服饰的描写既源自生活又影响人们的生活,受造型艺术的影响,服装造型还注意表现服装的层次和装饰,特别是领和袖等部位的装饰,领型多样,开口趋深,便于表现衣领的层次性。 三、社会风尚 在魏晋时期,形式美得到追捧。这一时期,人们所崇尚的是近乎女性的美态,例如何晏“行步顾影”、“好服妇人之服”。人们在崇拜之余,纷纷效仿。且那一时期,以貌取人的现象普遍,因此形式美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图片: 魏晋服饰

魏晋时期服饰

这一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同时,民族间战乱频仍,却也给了各民族在服饰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机会,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 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也乘虚而入,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传统服饰的机能性在这一时期得到加强,在美学风格上则是追求“仙风道骨”的飘逸和脱俗。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传顾恺之《列女图》局部)

漆纱笼冠 漆纱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具特色的主要冠式。当时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因为它是使用黑漆细纱制成的,所以得名“漆纱笼冠”。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下边用丝带系结。 伦敦大英博物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之一,男穿曲领大袖长襦,女倭堕髻垂臂,右衽衫,长裙拂地, 腰束细绅带。

漆纱笼冠图(根据传世帛画、壁画及出土陶俑复原绘制) 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大袖宽衫 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道教和玄学,因为祈望长生不老,所以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服食丹药后常使身体发热,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加之当时的人们大多追求“仙风道骨”的风度,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 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及其侍从(敦煌莫高窟288窟壁画)

饮食文化的研究综述

10加工一周超学号38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外和国内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概括,从而使大家能够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并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一.专著类1(日)中山.时子主编徐建新译的《中国饮食文化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人的饮食 思想以及与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关系,中国人的饮食体系,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撰写论文的诸先 生都是当今日本中国学研究和食文化界享有盛名的权成人土.文章虽短,但简洁馆炼、面面俱到,可谓今日日本学术界对中国食文化各项研究的精华。[1] 2.赵荣光著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这本书《中国饮 食文化概论》对《中国饮食文化》一书的节略和改写。共20章,70余万字,他主要讲述了饮食文化学科的的范畴、研究内容、发展过程、阶段特征以及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2年间饮食文化研究的批量成果等。同时,还探究了 饮食文化研究落后的历史原因。这本书对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民俗、筷子文化、饮食思想、传统食礼等方面否做了探究,内容十分丰富。[2] 3.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这本书虽 然只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及探访饮食的随笔,但是已向社会文化领域迈步,尽管还不成体系,却将过去中国对饮食文化的探讨从掌故提升到文化层次。[3] 4.施连方编著的《趣谈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辑)。 这本书从中国历史、饮食起源与定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饮食文化做了一定的探讨。其中还谈了许多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关的饮食习惯与文化,涉及面很广,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二论文类1.季鸿克的《〈三礼〉与饮食文化》,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代上层社会的饮食名物制度和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的饮食礼仪,列举了对后世影响很深的王室食官制度,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学的伦理基础。所有这些对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7] 季鸿克的《〈尚书〉与饮食文化》。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尚书》中的五味、农耕文化以及农业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勤俭节约为中华饮食消费传统的美德方面做了探讨和研究,以为当前饮食业的发展服务。[8]

读《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林乃燊)有感

读《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林乃燊)有感 饮食,是极为平常、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民以食为天”,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饮食文化是一种范围极广的文化,上至国家,下至百姓,是一种天天都能见到得到摸得到的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在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出现了比较系统的烹调理论,这是古代烹调业发达和发展的体现,近千年来有形成了七大菜系:粤系、吴系、川系、鲁系、清真系、素食系和食疗系。中国的烹调知识、技术和美学,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中国被世界称为烹调王国,因为中国有独特而深厚的烹调文化传统。 我们旅游专业课上曾说过,中国的美食、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已成为旅游业的三大优势。其中美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深远影响,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园艺业尤为突出,中国劳动人民培植出大量优质粮食,为之后的饮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大豆的贡献尤为突出,大豆最早的记载是西周的文献,当时称之为“菽”。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把大豆看作重要的杂粮,用大豆制成酱油和多种调味品,西汉前期,创造出豆腐制品。中国这一壮举在世界范围内算得上是先驱者,中国培植的大豆和大豆制品,给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和优质调味品系列。当然中国饮食对世界的贡献远不止大豆,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烤鸭、金华火腿等等食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40年的努力,基本解决的了全民温饱问题,许多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中国饮食的良好发展。运用现代科学发展农业,大兴水利,开发荒原等等政策措施使中国饮食资源的潜力一步步展现出来。现在越来越多关于饮食领域的报刊杂志的出版,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饮食蓬勃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既有深厚的传统,又有新中国优越的发展条件。当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固然有其不足。书中提到以下三方面:鄙视烹调工作和饮食业务,认为这是生产艺术,登不上大雅之堂;把饮食文化研究与响了主义联系在一起,没有提倡饮食文化;认为饮食只是满足低级感官的玩艺,没有发展的前途。对此,我认为饮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数千年沉淀下来的重要文化之一,必然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将饮食看作是一门艺术并没有夸大其价值,饮食体现的味觉美感,与音乐的听觉美感、绘画的视觉美感同是美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点,也可谓是人类美学园地中的一簇永开不败的绚丽之花。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看轻那些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和研究饮食的学者,反而应该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他们从事的行业,他们正在用艺术生活着。 饮食文化的形成历经沧桑,一直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火的发现,是人类结束茹毛饮血时代的信号,人们懂的如何利用火,从此走上了熟食的道路。在我国的元谋人遗址,都留存着控制自然火的遗迹。从遗迹中可以看出,古代先民的饮食变化,最初的烹调方法类似于现在的烧烤。最有名的是“叫化鸡”,沿用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