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

标准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链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一、将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链条及主、从动链轮等零、部件组装到机械设备上的工艺过程。链传动是属于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其所用的链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传动链、输送链和起重链。

二、常见的传动链有套筒滚子传动链(简称滚子链)和齿形传动链(又名无声链);输送链有滚子输送链;起重链有多片式起重链和环形链等。链传动的主要技术要求是链条运行平稳,啮合良好,噪声小。

三、链轮的装配

A、链轮多用键与轴联接(见键连接装配),也有采用螺栓连接和销连接的。采用螺栓

或销连接时,应拧紧螺栓或打紧销轴,并处理好防松装置,如拧紧防松螺母,装好防松垫片等。装好后的链轮用百分表校验其端面跳动。校验时把百分比表吸附在链轮固定支架上,表针压碰链轮端面,转动链轮观察端面误差量一般控制在≤

B、在链轮的装配过程中,要控制好两轴线的水平度和两链轮宽度对称面的偏移量,可

用拉钢丝线和直尺检查,其结果均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1)链轮的两轴线必须平行其允差为沿轴长方向m

(2)两链轮的中心平面应重合,轴向偏移量不能太大,一般当两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轴向偏移量≤1mm两轮中心距大于500mm时应为≤2mm

C、链轮在轴上固定后,跳动量必须符合右图示要求;链轮跳动量可用下图示划线盘或百分表检查,差

值一般控制在内。

四、传动链条链接装配

如两轴中心距可以调节且在周短时,可以预先装好,再装在链轮上。如果结构不允许预先将链条接头接好时,则必须先将链条套在链轮上再进行链接。此时需采用专用的拉紧工具。

a

b

如上图a、b所示齿形链条必须先套在链轮上,再用拉紧工具拉紧后进行连接 a-套筒滚子链条拉紧 b-齿形链条拉紧

如上图所示图

图a 为用开口销固定活动销轴,

图b 为弹簧卡片固定活动销轴,这两种形式都在链接为偶数时使用。使用弹簧卡

片时要注意开口端方向与链条的运行方向向反。

图c 为采用过渡链接,接合的形式,适用于链接为奇数时链接。

五、链轮全部装配、调整后,再装配链条。为保证链条在运行中有适度的张紧力,链

条装在两链轮上以后,其从动边应保持适当的弛垂度厂(见图)。当a 小于或等于45。时,厂一O .02A ;当口大于45。时,厂一(O .01~O .

015)以。

A- 为两链轮中心距 mm f-链条驰垂度mm a-两链轮从动边外圆公切线与水平线夹角

(o )-

弛垂度一般可用增减链条节数,或用移动轴承支座与增减链条节数相结合的方法来调

整,也可采用张紧轮或托板等办法达到一定的张紧力和弛垂度。高速链Iian 传动链条弛a

b c

垂度^一两链轮中心距,mm;,链条弛垂度,mnl;口一两链轮从动边外圆公切线与水平线夹角,(。)运行的链条,其弛垂度多采用自动张紧的办法加以调整。张紧力的大小按设计要求确定。

六、链传动装置装配、调整合格后,应对链条和链轮轮齿加足规定的润滑剂。

机械设计试题之链传动(

链传动 一选择题 (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 B. 承载能力大 C. 工作平稳,无噪声 D. 传动中心距大 (2) 链传动人工润滑时,润滑油应加在 C 。 A. 紧边上 B. 链条和链轮啮合处 C. 松边上 (3) 链传动中,p表示链条的节距、z表示链轮的齿数。当转速一定时,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D 。 A. 增大p和z B. 增大p、减小z C. 减小p和z D. 减小p、增大z (4) 链传动中,一般链条节数为偶数,链轮齿数为奇数,最好互为质数,其原因是 A 。 A. 磨损均匀 B. 抗冲击能力大 C. 减少磨损与胶合 D. 瞬时传动比为定值 (5) 当链传动的速度较高且传递的载荷也较大时,应选取 B 。 A. 大节距的单排链 B. 小节距的多排链 C. 两者均可 (6) 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 A 。 A. 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B. 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C. 使小链轮齿受力均匀 D. 防止润滑不良时加速磨损 (7) 链传动中作用在轴上的压力要比带传动小,这主要是由于 C 。 A. 这种传动只用来传递小功率 B.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也大

C. 啮合传动不需很大的初拉力 D. 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8) 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 B 。 A. 缓和冲击 B. 减小套筒与轮齿间的磨损 C. 提高链的极限拉伸载荷 D. 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9) 链传动中,链节数常采用偶数,这是为了使链传动 D 。 A. 工作平稳 B. 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 C. 提高传动效率 D. 避免采用过渡链节 (10) 链条磨损会导致的结果是 D 。 A. 销轴破坏 B. 链板破坏 C. 套筒破坏 D. 影响链与链轮的啮合,致使脱链 (11) 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等于常数的充要条件是 C 。 A. 大齿轮齿数2z 是小链轮齿数1z 的整数倍 B. 12z z = C. 12z z =,中心距a 是节距p 的整数倍 D. 12z z =,p a 40= (12) 链传动大链轮齿数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C 。 A. 为减小速度波动 B. 避免传动比过大 C. 避免磨损时过早脱链 (13) 应用规范滚子链传动的许用功率曲线,必须根据 B 来选择链条的型号和润滑的方法。 A. 链条的圆周力和传递功率 B. 小链轮的转速和计算功率 C. 链条的圆周力和计算功率 D. 链条的速度和计算功率 (14)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C 。 A. 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B. 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C. 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 D. 避免打滑 (15)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C 。 A. 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 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 C. 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 D. 链条铰链易发生胶合 (16) 当链条磨损后,脱链通常发生在 B 。 A. 小链轮上 B. 大链轮上 C. 同时在大、小链轮上 (17) 在一定使用寿命和良好润滑条件下,链传动的承载能力决定于 A 。 A. 铰链元件的疲劳强度 B. 铰链销轴的耐磨性 C. 链的静强度 D. 链轮轮齿的耐磨性

链条传动

2.5链传动 2.5.1 链传动概述 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图链传动简图图链条实物 与带传动、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封闭式链传动传动效率=0.95~0.98);链条不需要象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压轴力较小;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能在低速重载下较好工作;能适应恶劣环境如多尘、油污、腐蚀和高强度场合。但链传动也有一些缺点: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为常数,工作中有冲击和噪声,磨损后易发生跳齿,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 图滚子链结构

滚子链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销轴3与外链板2、套筒4与内链板1分别用过盈配合联接。而销轴3与套筒4、滚子5与套筒4之间则为间隙配合,所以,当链条与链轮轮齿啮合时,滚子与轮齿间基本上为滚动摩擦。套筒与销轴间、滚子与套筒间为滑动摩擦。链板一般做成8字形,以使各截面接近等强度,并可减轻重量和运动时的惯性。 链传动的使用范围是:传动功率一般为100kW以下,效率在0.92~0.96之间,传动比i不超过7,传动速度一般小于15m/s。 滚子链是标准件,其主要参数是: 链节距p,它是指链条上相邻两销轴中心间的距离。 GB1243.1-83规定滚子链分A、B两个系列。表中的链号数乘以25.4/16即为节距值,表中的链号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一致。 滚子链的标记方法为: 链号-排数×链节数,标准编号。例如16A-1×80 GB1243.1-83,即为按本标准制造的A系列、节距25.4mm、单排、80节的滚子链。 链条除了接头和链节外,各链节都是不可分离的。链的长度用链节数表示,为了使链条连成环形时,正好是外链板与内链板相连接,所以链节数最好为偶数。 表滚子链的规格及主要参数(摘自GB1243.1-83) 注:(1)极限拉伸载荷也可用kgf表示,取1kgf=9.8N;

(整理)GBT 1243-短节距传动用精密滚子链和链轮.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06:1994((短节距传动用精密滚子链和链轮》。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国家标准GB 1243.1-83《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GB 1243.2-83《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输送用附件》和GB 1244-85《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户链和 套筒链链轮Lt,形和公差》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606:1994,与被代替的原标准有如下不同之处: 1.将原GB 1243. 1 -83中列于附录A中的B系列12个规格的滚子链列入正文内容,并在A系列 中增加r36八规格 2.本标准与GB 124 3. 1-83相比较,B系列16B以I二滚子链最小抗拉载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将GB 1243.1-83中“检验载荷”由原来的“建议采用”改为“应采用”·并将原称谓改为“预拉载 荷”。 4·取消GB 1243. 2-83中关于加高链板附件和延长销轴附件的规定 5.链轮部分内容等同采用ISO 606:1991 木标准为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基本标准.由本标准派生的以及和本标准相关的其他标准应很据本标 准有关内容进行修汀 由于本标准规定所有产品应进行预拉,所以对预拉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虑到链条制造厂需雕备 相应的硬件环境,本标准发布与实施的过渡期为一年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链传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工业大学链传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链条总厂、武进链条厂、大港油田中成机械制造公司、石家庄链轮总) 常州链轮厂、杭州东华链条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土义行、李欣欣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吉民、谈光成、王彦平、杜刚、陈小兴、叶斌 本标准于1976年首次发布,1983年第1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链传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ISO前言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各国国家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 准的工作通常是由ISO各技术委员会执行每个成员国对已建立有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有兴趣,均有权 参加该委员会同ISO有联系的政府与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参与部分工作。ISO同国际电工委员会 ( IEC )在制定电工方面的标准紧密合作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链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一、将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链条及主、从动链轮等零、部件组装到机械设备上的工艺过程。链传动是属于具有中间 挠性件的啮合传动,其所用的链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传动链、输送链和起重链。 二、常见的传动链有套筒滚子传动链(简称滚子链)和齿形传动链(又名无声链);输送链有滚子输送链;起重 链有多片式起重链和环形链等。链传动的主要技术要求是链条运行平稳,啮合良好,噪声小。

三、链轮的装配 A、链轮多用键与轴联接(见键连接装配),也有采用螺栓连接和销连接的。采用螺栓或销连接时,应拧紧 螺栓或打紧销轴,并处理好防松装置,如拧紧防松螺母,装好防松垫片等。装好后的链轮用百分表校验其端面跳动。校验时把百分比表吸附在链轮固定支架上,表针压碰链轮端面,转动链轮观察端面误差量一般控制在≤0.1mm B、在链轮的装配过程中,要控制好两轴线的水平度和两链轮宽度对称面的偏移量,可用拉钢丝线和直尺检 查,其结果均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1)链轮的两轴线必须平行其允差为沿轴长方向0.5mm/m (2)两链轮的中心平面应重合,轴向偏移量不能太大,一般当两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轴向偏移量≤1mm两轮中心距大于500mm时应为≤2mm C、链轮在轴上固定后,跳动量必须符合右图示要求;链轮跳动量可用下图示划线盘或百分表检查,差

值一般控制在0.25mm内。 四、传动链条链接装配 如两轴中心距可以调节且在周短时,可以预先装好,再装在链轮上。如果结构不允许预先将链条接头接好时,则必须先将链条套在链轮上再进行链接。此时需采用专用的拉紧工具。 a b 如上图a、b所示齿形链条必须先套在链轮上,再用拉紧工具拉紧后进行连接 a-套筒滚子链条拉紧b-齿形链条拉紧 a b c 如上图所示图 图a为用开口销固定活动销轴, 图b为弹簧卡片固定活动销轴,这两种形式都在链接为偶数时使用。使用弹簧卡片时要注意开口端方向与链条的运行方向向反。 图c为采用过渡链接,接合的形式,适用于链接为奇数时链接。

链传动试题

简答题1: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如图所示的链传动,轮3为张紧轮,小链轮1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在图中标出)并说明原因。 简答题2: 链传动中,链节距p、链轮齿数z、链轮转速n对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有何影响在设计链传动时,怎样考虑这些影响 简答题3: 下图所示的各链传动布置形式中,小链轮为主动轮,它应按什么方向旋转比较合理为什么 (a) (b) (c) (d)

分析与计算题 (1) 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距p= mm,单排链的额定功率 P= kW,小链轮齿数1z=21, 大链轮齿数 z=67,中心距0a约为700 mm,小链轮转速1n=350 r/min,载荷平稳,小链轮齿 2 数系数 K= ,多排链系数p K= ,工作情况系数A K=,试计算: z 1) 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 链条的长度。 (2) 单排滚子链传动,己知链节距p= mm,小链轮分度圆直径 d= mm,小链轮转速1n=790 1 r/min,单位长度链条的质量q= kg/m,试求小链轮齿数 z和链所受的离心拉力c F。 1

答案 简答题1 答: 1)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链条的垂直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当两轮轴心连线倾斜角大于60o 时,通常应设有张紧装置。 2) 小链轮按答下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比较合理。其原因是当小链轮按该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其松边在下,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若松边在上,则可能有少数链节垂落到小链轮上产生链条卡住的现象。 简答题2 答: 链节距p :在一定条件下,链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是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也要增大,于是冲击、振动和噪声也越严重。所以设计时,应尽量选取较小节距的单排链;速度高、功率大时,则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从经济上考虑,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选用小节距多排链;中心距大时,选大节距单排链。 链轮齿数z :齿数过少,会导致: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铰链磨损加剧;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因此,设计时,增加小链轮齿数对传动是有利的。但是z 不能选得太大,否则除增大了传动的尺寸和质量外,链条会易于发生跳齿和脱链现象。 链轮转速n :转速越高,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所以设计时链速不能过高。 简答题3 答: a)逆时针;b)逆时针;c)逆时针;松边在下,否则下垂量增大后,链条易与链轮卡死;d)顺时针,张紧轮应加在松边。 分析与计算题1 解: 1) 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0 1.7 3.5 = 6.611.00.9 p A z K P P kW K K ?= =? 2 )链节数 2 0122102()118.922p a z z z z p L p a π +-= ++=节,取=118p L 节。 链长

链轮传动

第七课链轮传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程内涉及的机械原理、物理知识、模型结构和编程逻辑。 2、通过自主模型搭建和程序编写,引导学生对模型和程序进行更全面的探究认识。 3、结合生活,掌握对于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4、培养学生对于编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课程内涉及的机械原理、物理知识、模型结构和程序编写,引导学生对模型和程序进行更全面的探究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掌握对于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引入新知 同学们有看见过坦克吗?坦克前进是靠什么吗?坦克前进用的是链轮传动原理。 链轮传动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

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与皮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有许多优点,无弹性没去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所需张紧力小,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 环节二、组装硬件,创建脚本,演示操作 组装硬件: 请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使用手册找到对应的零件,组装出积木模型。图示见课本 组装步骤文案: 第一步:按照说明书中的示例将4个【短结合键分别装在两个【5*5孔正方形框】底部。 第二步:再将【5*5孔正方形框】固定在【连续伺服马达】上,随后将【马达短轴】插入【连续伺服马达】上。 第三步:接着将【马达模块】固定在【底盘】的指定位置上。 变化一:将【10T链轮】安装在【70MM轴】上,而后取出【70mm 轴】依次穿过两个正方框,并将【30T链轮】安装在【马达轴】上。接下来,我们将拼接好的【链条】环绕在两个链轮上,然后首尾相扣。 在此变化一的模型组装就已经完成了。 变化二的组装与变化一相比,需要调换两个链轮的位置,然后重新套入链条。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前面两变化模型的搭建。在接下来的变化三

链轮及链条的具体设计

链轮及链条的具体设计1、链轮的有关重要名词术语(1)链轮分度圆——链轮上能被链条基本节距等分的圆,其直径。分度圆是进行各项理论计算用的基本圆。(2)链轮分度圆节距——在链轮分度圆上,对应中心角为的弦长,简称链轮节距。链轮分度圆节距的大小,同链轮基本节距相等。(3)链轮齿顶圆——链轮上能直接测量到的最大圆,其直径为。(4)链轮齿根圆——链轮齿槽底部所在的圆,其直径为。(5)链轮齿廓线(即链轮齿形——齿廓面同端面的交线)。(6)链轮作用角——链条同链轮齿廓线接触点处的法线与链节中心线间的夹角,称为链轮作用角。它的大小决定了轮齿传递有效工作拉力的能力。(7)链轮齿形角——链轮齿廓线的切线之间的夹角称为齿形角。对直边齿形链轮来说,当齿沟中心不分离时,链轮作用角与链轮齿形半角数值相同。(8)链轮齿廓工作段——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链条与轮齿实现接触的一段链轮齿廓线。(9)齿沟圆弧中心角——当齿廓齿沟段为圆弧时,其所对的中心角为齿沟圆弧中心角,简称齿沟角,它的一半称齿沟半角。2、链轮齿数的选定当工作条件要求采用齿数很少的链轮时,则可设计具有小作用角的非标准齿形链轮;当工作条件要求采用齿数很大的链轮时,则也可设计具有较高齿高的非标准齿形链轮,以保持有较大的节距许用磨损伸长率。从啮合和受力情况来考虑,滚子链传动的最少齿数为9,但在具体选定时,还应注意下列各点:(1)考虑节距大小的影响如果大节距又碰上小齿数,那将使链条受到较大的附加载荷,因此荐用最小齿数为式中——节距。(2)考虑转速高低的影响原则上转速较高时,应选用较大的以使传动平稳,因此,荐用最少齿数为:对于高转速的链轮对于中等转速的链轮对于低转速(如,为不发生胶合的极限转速)的链轮(3)当传动空间尺寸许可时,考虑使传动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推荐小链轮的齿数为,小链轮齿数推荐选用奇数齿,它们和偶数的链节相啮合可使磨损比较均匀。,根据整体布局空间和中心距的大小,选定主动链轮齿数。考虑具体工作情况要求,取传动比。则从动链轮齿数。3、分度圆直径根据整体配合情况和工作情况要求,初取主动链轮分度圆直径为4、链轮(或链条)节距根据分度圆直径公式()得链轮节距因为链轮分度圆节距与链条节距是相等的,而链条节距是链条的基本特性参数。滚子链的节距一般推荐按计算和小链轮转速在额定功率曲线上选定适当的节距。为使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应争取选用节距较小的链条。速度高、功率大时,可选用小节距的多排链。选用多排链时,应注意到它们对脏污和偏差是比较敏感的。其基本参数如下:节距:滚子直径内链节内宽:销轴直径:内链板高:外链节外宽:联结销轴::过渡销轴:每米重量:最低破断载荷:5、根据链条的节距,分度圆直径调整为6、链轮轴孔最大直径和齿侧凸缘最大直径链轮轴孔最大直径为,齿侧凸缘最大直径或排间槽最大直径7、齿顶圆直径8、齿根圆直径(为滚子直径)

链轮链条传动装配作业标准

链传动装配作业标准一、将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链条及主、从动链轮等零、部件组装到机械设备上的工艺过程。链传动是属于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其所用的链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传动链、输送链和起重链。 二、常见的传动链有套筒滚子传动链(简称滚子链)和齿形传动链(又名无声链);输送链有滚子输送链;起重链有多片式起重链和环形链等。链传动的主要技术要求是链条运行平稳,啮合良好,噪声小。 三、链轮的装配 A、链轮多用键与轴联接(见键连接装配),也有采用螺栓连接和销连接的。 采用螺栓或销连接时,应拧紧螺栓或打紧销轴,并处理好防松装置,如拧紧防松螺母,装好防松垫片等。装好后的链轮用百分表校验其端面跳动。 校验时把百分比表吸附在链轮固定支架上,表针压碰链轮端面,转动链轮 观察端面误差量一般控制在≤ B、在链轮的装配过程中,要控制好两轴线的水平度和两链轮宽度对称面的 偏移量,可用拉钢丝线和直尺检查,其结果均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1)链轮的两轴线必须平行其允差为沿轴长方向m (2)两链轮的中心平面应重合,轴向偏移量不能太大,一般当两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轴向偏移量≤1mm两轮中心距大于500mm时应 为≤2mm C、链轮在轴上固定后,跳动量必须符合右图示要求;链轮跳动量可用下图 示划线盘或百分表检查,差 值一般控制在内。 四、传动链条链接装配 如两轴中心距可以调节且在周短时,可以预先装好,再装在链轮上。

如果结构不允许预先将链条接头接好时,则必须先将链条套在链轮上再 进行链接。此时需采用专用的拉紧工具。 a b 如上图a、b所示齿形链条必须先套在链轮上,再用拉紧工具拉紧后 进行连接 a-套筒滚子链条拉紧b-齿形链条拉紧 a b c 如上图所示图 图a为用开口销固定活动销轴, 图b为弹簧卡片固定活动销轴,这两种形式都在链接为偶数时使用。 使用弹簧卡片时要注意开口端方向与链条的运行方向向反。 图c为采用过渡链接,接合的形式,适用于链接为奇数时链接。五、链轮全部装配、调整后,再装配链条。为保证链条在运行中有适度的张

链条传动参数

链条传动参数 链传动:链传动是在两个或多于两个链轮之间用链作为挠性拉曳元件的一种啮合传动。 链传动优点(与带传动相比较):无滑动,传动效率高;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小;结构紧凑;可在环境较恶劣的情况下使用;与齿轮传动相比,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在远距离传动时,其结构更轻便。 链传动缺点:运动速度不均匀;有噪声;不宜用于载荷变化很大或急促反向转动的场合;成本较带传动高;较齿轮传动低;只能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 链的种类:传动链、起重链、拽引链 节距p:滚子链节距指链在拉直情况下,相邻滚子外圆中心之间的距离。 链传动总结:链轮齿数z越少,链条节距p越大,转速越高,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就越严重。当主动链轮匀速转动时,从动链轮的角速度以及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因此链传动不宜用于对运动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链传动的不均匀性的特征,是由于围绕在链轮上的链条形成了正多边形这一特点所造成的,故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链条疲劳破坏链的疲劳强度是决定链传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链的铰链磨损开式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链条铰链胶合限定了链传动的极限转速 链条冲击破断 链条过载拉断 链轮轮齿的磨损或塑性变形 链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 传动比:传动比过大,包角减小,啮合齿数减少,以产生磨损、跳齿。 链轮齿数:齿数过少引起的不利因素: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链节间的相对转角增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链的工作拉力增大,加速链条和链轮的损坏。 链速和链轮的极限转速:V<=12m/s 链节距:承载能力足够时,选小节距、单排链;高速重载时,选小节距、多排链;载荷大、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选小节距、多排链;速度不高、中心距大、传动比小时,选大节距、单排链。 中心距和链长:中心距过小,加剧链的磨损和疲劳,缩短使用寿命并且宜发生跳齿现象;中心距过大,松边会发生上下颤动现象。 链传动布置原则:两链轮回转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两链轮中心连线最好是水平的;一般情况下,紧边在上,松边在下。可防止松边在上时由于垂度过大而发生咬链。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防止链的松边垂度过大而引起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 链传动张紧的方法:调整中心距张紧;链条磨损变长后从中去除此1~2个链节;加张紧轮.(一般紧压在松边靠近小链轮处)。 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在传动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导致运动的不均匀性。只有当主、从动轮齿数相等,链条中心距正好是其节距的整数倍时,瞬时传动比才为常数。链传动

链条链轮

第6章链传动 本章提示: 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本章介绍了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重点分析了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即多边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链传动的失效形式;阐明了功率曲线图的来历及使用方法;着重讨论了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选择;简要介绍了齿形链的结构特点以及链传动的润滑和张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2).了解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结构特点。 3).掌握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4).对齿形链的结构特点以及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6.1 概述 链传动是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环形链条所组成,见图6.1,以链作中间挠性件,靠链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在链传动中,按链条结构的不同主要有滚子链传动和齿形链传动两种类型: 1.滚子链传动 滚子链的结构如图6.2。它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链传动工作时,套筒上的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以减轻链和链轮轮齿的磨损。 把一根以上的单列链并列、用长销轴联接起来的链称为多排链,图6.3为双排链。链的排数愈多,承载能力愈高,但链的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也愈高,且愈难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将大大降低多排链的使用寿命,故排数不宜超过4排。当传动功率较大时,可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双排链或三排链。

为了形成链节首尾相接的环形链条,要用接头加以连接。链的接头形式见图6.4。当链节数为偶数时采用连接链节,其形状与链节相同,接头处用钢丝锁销或弹簧卡片等止锁件将销轴与连接链板固定;当链节数为奇数时,则必须加一个过渡链节。过渡链节的链板在工作时受有附加弯矩,故应尽量避免采用奇数链节。 链条相邻两销轴中心的距离称为链节距,用p表示,它是链传动的主要参数。 滚子链已标准化,分为A、B两种系列。A系列用于重载、高速或重要传动;B系列用于一般传动。表6.1列出了部分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链传动

第七章 链传动 §7-1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组成:链传动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组成。工 作时,靠链条链节与链轮轮齿的啮合带动从动轮回转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2.特点:1)由于链传动属于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所以可获得准确的平均传动 比; 2)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预紧力小,所以链传动轴压力小,而传递的功率较大,效率较高,链传动还可以在高温、低速、油污等情况下工作; 3)与齿轮传动相比,两轴中心距较大,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 4)链传动运转时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和瞬时链速,所以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时有噪音且链速不宜过高。 3.应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要求平均传动比准确的场合。传动链传递的功率一般在 100kW 以下,最大传动比8max i ,链速不超过15m/s 。本章主要讨论滚子链。 §7-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一.滚子链 滚子链是由滚子1、套筒2、销轴3、内链板4和外链板5组成。内链板和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联接固联。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活套在套筒上,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减轻了齿廓的磨损。链的磨损主要发生在销轴与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内、外链板间应留少许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销轴和套筒的摩擦面间。内、外链板制成8字形,是为了使链的各剖面具有相近的抗拉强度,也可减轻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传动链使用时首尾相连成环形,当链节数为偶数时,接头处可用内、外链板搭接,插入开口销或弹簧夹锁住。若链节为奇数,需采用一个过渡链节才能首尾相连,链条受拉时,过渡链节将受附加弯矩,所以应尽量采用偶数链节的链条。 滚子链与链轮啮合的基本参数是节距p 、滚子外径d 1和内链节内宽b 1。其中,节距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增大时,链条中各零件的尺寸也要相应增大,可传递的功率也随之增大。但当链轮齿数一定时,节距越大,链轮直径D 也越大,为使D 不致过大,当载荷较大时,可用小节距的双排链或多排链。多排链的承载能力与排数成正比,列数越多,承载能力越高。但由于制造、安装误差,很难使各排的载荷均匀,列数越多,不均匀性越严重,故排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四列。 考虑到我国链条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的链节距均用英制单位,我国链条标准GB1243.1-83中规定节距用英制折算成米制的单位。链号与相应的国际标准链号一致,链号数乘以25.4/16mm 即为节距值。后缀A 或B 分别表示A 或B 系列。A 系列用于重载、重要、较高速的传动,B 系列用于一般的传动中。 滚子链标记:链号—排数*链节数 标准编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