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论文提纲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班级:成型112 姓名:李嫣然学号:20110310220

一、论文题目:《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

二、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改革

三、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增长,现代教育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发生了转移。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实用、复合、创业”的应用人才的教学任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实验,通过探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四、引言:

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五、基本内容:

1、“行动导向”教学概念

2、“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基础

3、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4、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改革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职教论坛,2004(24);61-64 2)焦光利行动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技术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38

3)胡迎春职业教育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伊维伟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辽宁高职学报2009,11(6)

5)温明剑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期刊论文]广

东教育(职教版)2009(12)

6)李关华谈德国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新模式——“行动导向”的教育方法[J]安徽教育论坛,2004,3:6-8

7)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70-75

8)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2006(2):56-57

关于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35239850.html, 关于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 作者:詹冰雪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4期 【摘要】新课改明确指出,当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这里的以学生为中心,除了是指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之外,还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组织教学,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会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与“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相违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利用分层教学来组织中职教学活动。 【关键词】中职教育艺术专业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22-01 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来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此在最近发展区内,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引导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对于班级授课制下的中职教育而言,分层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之上,以统一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贯穿中职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分层 正如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组织分层教学的时候要需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对不同层析的学生进行分层。这里所指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不是对学生人格分层,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对其划分层次,将有具有相同水平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教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最近发展区内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2.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教师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然后根据这三个层次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音乐基础理论》该内容中的音及音高教学目标为例,学困生只需要了解音乐的四大因素即可;中等生需要在音乐的四大因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随 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创新性、可持续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做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好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 文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对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转变 思想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等 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0引言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科 技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现代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培养出了 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但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距离实现到2021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还 有很多的路要走[1-3],其中,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工作做为全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 的重要一环,就要不断的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完善体系、提升水平[4-6]。 1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1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受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仍然不高的影响,很多人,甚至包括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都 认识不到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上职教,再加上 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学校总体偏少,教学设施简陋,人们对职业教育学校普遍 存有偏见,而忽略了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1.2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定位不准确 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但我们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学大多还是单 纯的完成教学、实习工作,为了教学而教学,且重理论轻实践[2],并没有真正将培养出 高水平的实用性人才做为最终目标,也没有将教学和岗位需求很好的结合,偏离了培养实 践能力、创造能力的教育定位,无论是对学生的就业、职业发展,还是对推动经济发展、 提升科技水平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3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 方法的总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 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一、改革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的教学方法 1.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作为职业教育核心领域的教学方法,其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应该看到改革职 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带有根本性的一项工作,没有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职业教育的改革就会 成为空中楼阁。改革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尤其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日益更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变异性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普通教育教学方法的 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中专长期沿用高校的教学方法,体 现以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深奥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忽视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以 能考出好成绩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传统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的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完全破除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教 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了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了 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填鸭式、满堂灌”常而易见,教师总以 多讲而尽到一位教师的责任,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底,忽视了师生的双边交流,忽视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4.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紧迫性 改革职教的教学方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需,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继续不断深化, 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链条中的 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呼唤,目前沿用高教普教和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很普遍,渴望 发现和应用有职业教育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三是比较中的差距,从与其它教育和与世界职 业教育先进国家相比较来看,高教、普教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比较领先。其四是社会的 要求,社会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益,要求职业教育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 适用型学生。 5.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中职的培养目标已不是“中等技术和管理人员”,而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 织教学,教师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教学组织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 专业教室、教学工厂、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b35239850.html,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题目 一、最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选题参考 1、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奋斗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例 3、从技能竞赛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4、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探讨 5、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6、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7、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8、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9、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10、关于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1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1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 14、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三维互动数字化教学 15、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难点思考 16、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17、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https://www.doczj.com/doc/b35239850.html, 18、《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之一 21世纪初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19、行业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20、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18日)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题目大全 1、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谈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考察德国巴符州职业院校的启示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5、WTO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6、新阶段新起点新思路——我们眼中的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视点 7、新阶段新起点新思路——我们眼中的新一分界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视点 8、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9、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10、基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研究 11、积极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新教学大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13、企业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物理教学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物理教学改革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学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制度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物理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据此,职业教育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了体现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教学新体系,突出了实用性和应用性。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学,教学改革也进行了多年,但多数院校的做法是压缩物理课时,真正扎扎实实地抓好物理教学过程、内容改革的少,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学改革应如何进行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面向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教育理念 科学、技术、社会是职业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想,它强调了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新理念,重视具体学科内容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这一新思想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这一教育思想得到了各校的广泛重视,对于职业学院的物理教学来说,面向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 1.通过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特点是:(1)以概念为基础,以定理为主干,有着严格的逻辑体系;(2)一切科学理论都应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观察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3)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的科学;(4)是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是工程技术、生产技术、新技术开发发展的基础;(5)是一门带有方法论的学科。所以我们说的通过物理课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就是指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知识只是他们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多种学习方法,提高接受能力,以便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学会新的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确任何发明、创造及发现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 2.通过物理教学发展学生的技能素质。职业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视学生职业技术素质的发展,落实到物理学上,就是使学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学会基本操作。其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水平;走出校园,到企业、工厂,让学生观察了解一些相关的生产流程工艺,掌握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成立一些协会,让学生从事诸如电工、无线电、气象观测等实践活动,使其充分体验物理学与职业技能的密切联系。这样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缩短学生毕业以后的成熟期。 3.通过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身心和道德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状的报告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状报告 报告人:任辉 为适应加入WTO后新形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应树立大教育观,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化的现代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灵活的现代教育体系,修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应该逐步改变思想,逐步接受、认可职业教育,认可职业院校学生。 一、当前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背景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数据背后体现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随后,职业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起,作为我国教育的三大战略重点,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并在重点投入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建设10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央政府还专门拿出5亿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此外,中央政府还加大投入,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在2007年得到明确规定。据统计,从2006年到2009年,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400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9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20%。 为了鼓励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教育,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辽宁省财政厅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对职业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后勤设施建设,学校后勤实体及社会企业为学校兴建的学生生活设施,在用地、税费方面,享受教育基建优惠政策。湖北省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以及职业学校自身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作出的改革调整,则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自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高级技工尤为稀缺。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 (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二、总体要求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地位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 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 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七、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 八、规划实施 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背景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要素是人。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现代生产方式、培养生产

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传承机制,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关系到亿万普通劳动者的福祉。这项重大任务,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工业化以来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竞争是产业-人才体系的综合竞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俄、印等主要国家相继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法案和政策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全球竞争力聚焦到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上,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办学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知识技能不平等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威胁因素,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集中反映在职业教育体系不完整、制度不完善,与产业振兴、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上。 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践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建设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学经验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1.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教育倾向依然存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办学目标,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在课程开发方面,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即从普高学科体系到能力本位体系,再到工作过程体系。但是,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至今仍停留在对学科体系的改良上面。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更

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总之,“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整体的课程模式未能实现根本的变革,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重知识理论,轻能力和工作过程,学生毕业后不少所学的知识无法在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运用,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却没有学。因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转变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观念,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该说,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课题,但影响这一项攻坚课程推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思路。 2.培养实践型、适用型、发展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强 只要留意目前的新闻即可发现,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仅具有一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广的适应面,又要有突出的特色、专长。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数量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必须洞察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二、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

现代职业院校《微积分》教学探究式研究

现代职业院校《微积分》教学探究式研究 一、微积分课程现存问题 1.重知识轻思想 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严重的思维僵化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学生处在完全被动接收的地位,对于课堂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与能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2.没有充分利用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多媒体课堂的建设也较为完善,但由于我国现有的大部分课程都没有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因此教室对多媒体教学的利用率并不高,存在大量闲置的问题。教师对多媒体的利用也主要是将板书转变为PPT,没有展现出技术的优越性,反而因为多媒体器材自身特点造成部分学生来不及完全接受大量的知识灌输。 3.缺乏相关实践机会 现代职业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具备足够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这对课程的实践机会提出了一定需求,而缺乏趣味性實践内容的微积分课程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造成学习动力的缺失,不利于微积分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二、微积分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解决微积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充分结合现有职业院校微积分教育的现状,坚持理论结合实际,针对在微积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兴趣。 微积分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优化课堂模式 优化课堂模式是解决教师灌输性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通过建立讨论小组,加强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建设。讨论式教学要先加强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完善自身的想法与观点,再将自身观点表述给教师。讨论式教学模式有效突破了沉闷的传统教学气氛,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方面,教师预先进行课堂教案创新设计,寻找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课堂讨论,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教学管理课堂要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变化。 一、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高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1];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高职学院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有的高职学院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常常是“虎头蛇尾”,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 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2]。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但对高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中烹饪教学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中烹饪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餐饮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代烹饪教学则是为餐饮业培养人才的教学之一,但是从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烹饪教学来看,其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素质较低,培养出的烹饪人才不符合目前我国餐饮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本文基于以上几个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现在职业教育中烹饪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烹饪教学;四段教学法 1)烹饪技能教学,以技法教学为核心烹饪技能课教学,在较长时间里,一直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以外聘专业厨师为主,虽可使学生获一技之长,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烹饪技能教学,除了菜肴制作之外,还包括揭示烹饪规律,总结烹饪工艺方法等理性方面的内容,同时肩负改革我国烹饪知识结构的重任。烹饪技能课的教学,应突出“工艺方法”的主导地位,而以菜点制作为辅,如教授技法“滑溜”时,主要突出“滑溜”的教学,重点分析烹调工艺中每一个技术环节,如原料选择、刀工形成、吃味上浆、火候运用、调味及芡汁,从中揭示“滑馏”菜的制作规律,通过理性分析,掌握技术要领。 2)“晓之以理”是上好烹饪技能课的关键烹饪技能课的教学,是以技法教学为核心,以烹饪原理为主轴线的一门课程,是学习、理解、掌握、运用、总结的综合过程。在教授烹调技能的同时,逐步深化烹饪原理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目前烹饪技能课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学与师傅传授的区别之所在,它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菜肴制作是烹调技术的综合运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菜肴的制作工艺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学生对菜肴及制作工艺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的总结,从而加深对烹饪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菜以其色、香、味、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对学生每一个实习菜例,结合菜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失误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科学的思维导向学生不仅掌握菜肴的制作教学工艺,而且“晓之以理”,从而加深对内容的记忆,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白汤制作工艺”的教学,以脂肪乳化原理为主轴线,依据白汤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过程,揭示白汤的形成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加深对烹饪技能的理解,逐步深化烹饪教学。 3)“四段教学法”在烹饪技能课的运用 如何上好烹饪技能课,是烹饪教学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讲、演、练、评”四段教学法是目前烹饪技能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面点制作、冷热菜制作、刀工技术、食品雕刻的教学中尤为适用。 (1)“四段教学法” 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法,虽然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学徒的实际操作

职业教育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微观层次的教学、训练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 2、狭义的职业教育课程是指职业学校所设置的某一门教学科目和全部科目。 3、职业学校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关系归结为三种:大教学论、大课程论、一体化论。 5、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概述:是基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方向,关于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他是教学论的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 6、三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7、组成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情景、教学内容。 《 8、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9、“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10、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1、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初中生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生 12、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变化:①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就业转向就业与发展并重②有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能力与人格培养③越来越强调适应性与迁移能力。 13、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①基于职业能力培养②强化实践教学③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多样性④教学对象的复杂性⑤师资的“双师型” 14、“双师型”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指导的教师。 ? 15、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本。 16、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17、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①实现教学目标的功能②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③教育功能。 18、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践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19、专业―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 20、职业―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 21、三个对接:在职业教育中,要突出教学要求与职业要求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对接;情感态度与工作素养对接;只有这三方面进行更好的对接学生毕业后才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22、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 第二章 1、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 要求,即根据教育、教学目的的需要去处理教学中矛盾关系的原则。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许艳妮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目前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

关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关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内容摘要]作为职教的老师都知道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适应目前的新形势和新的要求。然而,怎样对课堂教学改革、度和量又是多少;怎样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为人处事的影响,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待我们及时加以解决。为此,教师除具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一定的基本素养外,还应该增加自我素质的培养,学生老师关系的再思考以及教学的及时反思。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为人处事、误区、反思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应该说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几乎每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等等。但实施到具体的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和这些理念相矛盾实际情况,这时不禁有些茫然;有些困惑;有些误解;是不是还是应该沿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在积极实践的同时必须进行课堂教学上的反思,及时小结,及时调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相信终究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院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走出误区,走向成功。 一、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误区一:课堂上只要有了“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就是改革了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只是作为纯粹的而且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为此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如果在具体操作中不顾教学实际,专为讨论而讨论,并试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形式来渲染“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气氛的话,这就会容易走入误区,歪曲新课程的理念。记得我在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时,就犯过类似的错误。首先我把一个班级划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回家预习下一次课要上的内容,等上课的时候,我从每个小组中抽一个学生上台说课十分钟,另外小组打分,最后一节课,我对学生刚才说课时出现的问题和差错进行讲解。本想这样的话,对于同一知识点,学生可以学五至六遍。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演讲水平。没想到的是学生在说课的时候,只是照着课本上的黑体字念了一遍。而且还为分数的高低争执。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 前言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较大的选题,开始谈论时也觉得有些不自量力。可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匆匆结束时,回首几年来的求学历程,才觉得感慨万千。虽然在这四年中的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还是留下了无数的遗憾。这些遗憾有些是因为自身的原因产生的,而另一些则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所造成的。这样,不由产生一 些有关现代职业教育的期望与设想。希望未来的职业毕业生不再有那么多的遗憾。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不计其数的“职业学院(学校)”在各地纷纷兴起。表面上看,这是件好事,是中国职业走向振兴的曙光;但是仔细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大大小小的“职业学院(学校)”大都不具备应有的资源条件,大都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科学论证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育现状如何能撑起中国职业的未来。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还能走多远。是否还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职业”英文“ainmation”按照国际通用的解释,是“利用逐格拍摄或制作而成的影片”。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新传媒的诞生、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视听语言的不断拓展、材料与手法的不断创新……使得这一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延伸。现代职业所涉及的领域不再单一,多元化的发展使职业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早年间有

一位著名的职业理论家曾说过,“职业艺术家是在像一样创造世界。”这句话今天看来更加精彩。 面对“职业”概念的不断延伸与发展,“职业学院(学校)”作为现代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应对这一变革呢。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则更是为社会输送精英人才。作为高等动画教育基地的“动画学院(学校)”,如果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为社会不断输送适应时代的动画精英,那么它的前途就不免令人担忧。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改变原有的动画教育模式,建立现代动画教育体系是其必然选择。 现代职业的发展建立在对于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对于艺术品位的不断追求的基础之上。技术的不断革新不但使职业表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且还大大降低职业制作的劳动强度。但是仅拥有先进的技术,不太可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需要创作者在艺术上拥有足够的修养。因此,现代动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之上。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传统教育是以书本为主的应试教育,而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同样强调学生的个性发挥,主张因势利导,注重理论但又决不闭门造车。 现代职业教育是包xx泛的教育体系,多元化、综合性是它的特征。随着现代职业涉及的领域日益广阔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职业教育必然要建立相适应的体系。以往单一的教育模式已不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材料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 多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全力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坚持以内涵发展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德育管理为先导,以多元经营为战略,以就业导向为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在了全县职业教育的前列。 建校10年来,我校先后向社会培养大批的数控、电工电子、工艺美术、服装设计、计算机技术、等各类技能型(包括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才,为固镇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回顾学校走过的历程,尤其是近几年取得的辉煌成绩,我认为,我们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给我们的发展和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结合职教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治校办学理念 当今职业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调整、巩固中谋求发展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新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深化改革,练好“内功”,办出特色,将挑战与冲击转化为动力。 (一)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 创校制胜,理念先行。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办学理

念,克服办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此,学校紧跟时代的发展,及时提出并更新了各种具有指导性的办学思想。 (二)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校以“重德育、强技能、严管理、包就业”为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近年来学校坚持面向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明确培养初、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发展设置专业。 2、变革传统教学方法。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变革传统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教学方法,我校采 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运用“项目式引领”式的教学方法,即“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推进教学改革实验。根据学生的成绩、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弹性学制、学分制改革实验。将传统的统一编班改变为分层次编班,推行“精英班、普通班和素质班”的编班模式,做到有的放矢,将被动学习转变主动学习,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空间。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学习总结 ——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与荷兰能力本位项目教学法存在的差异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徐建国 2010年4月6日至12日为其六天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终于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来自德国的胡歌教授和雅各布教授为我们参训学员带来了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和方法,让我们放开了眼界,开拓了思路,总体感觉就是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描述“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意犹未尽”。培训从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领域课程下教学形式的转变、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建立、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合作学习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训练的方法教与学关系的处理、职业院校教学法及其特点分析、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对德国教育教学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这次培训,我在认真地审视自身教学的同时,还对我们现在推行地项目教学进行了一番思考,想在思绪尚在之际,对以往和刚学习的教学理念进行一下对比,希望能另辟蹊径,寻找职业教育的真谛,了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总结将从异同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个人的角度谈谈对这两种教学法的认识。 一、知识的构建体系不同 总体上说两种教学法最大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的构建体系不同,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教学法,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如图1。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则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变化,确定各个行动领域,在对行动领域细致分析的基础明确学习目标,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引导文教学法等。我国引入后发展了任务驱动法、校企协作教学法等,如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