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性自我的分裂与后现代的化解(正文)

现代性自我的分裂与后现代的化解(正文)

现代性自我的分裂与后现代的化解(正文)
现代性自我的分裂与后现代的化解(正文)

目录

引言 (2)

问题的提出 (2)

一,文献综述 (3)

(一)现代性自我是什么? (3)

(二)现代性自我的困境及其划分 (3)

(三)后现代视野的化解 (4)

二,现代性自我及其困境的产生 (4)

三,自我困境的划分 (5)

(一)现代性自我的“困境”:自我受宰制 (5)

(二)现代性自我的“悖论”:治疗再生产困境 (6)

(三)现化性话语的逻辑:主客二分法 (7)

1.主体的张扬 (7)

2.客体的反制 (7)

3.主体的消融 (8)

(四)现代性自我的“分裂”:客体性自我与主体性自我 (8)

四,后现代话语的化解 (9)

(一)主体的消解 (10)

(二)虚实的模糊 (11)

(三)客体的定局 (11)

(四)大众的抵抗 (12)

五,反思与困惑 (12)

致谢 (14)

引言

问题的提出

“后现代”是对什么的解构和颠覆呢?

现代性话语最核心的问题是“秩序”和“自我”:大处着眼,“后现代”解构的对象是世界与社会,它是对世界本源真实与虚幻的思考,而对于社会学者而言,它则是对社会秩序建立与颠覆的反思;但小处着眼,后现代何尝不是对于自我的解剖与反思?

笔者认为,理解后现代的一条主要的思路可以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追求与反思。估且不论是对世界的颠覆促进了对自我的反思,还是对自我的反思导致了对社会、对世界的颠覆,现在可以拿出来作为基本假设的是,人类自我的成长与世界、与社会的发展轨迹具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或者说,对自我的反思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缩影。所以,笔者试图探究“后现代”是如何对自我进行反思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先对现代性自我的情况进行描述。因此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围绕研究主题,通过对文献评述与整合进行理论探讨,并指出在当代社会,自我面对诸多困境:现代性自我一方面追求自由以及自我实践,一方面又要防止被日益强大的外部世界的客观逻辑和力量所宰制,更讽刺的是,追求自我实践的努力进一步强大了外部世界的力量,从而形成一个悖论:追求自我实践的努力成果阻碍甚至反制了自我。

如果把自我为外部世界所宰制看作是现代性自我实践的第一层次困境的话,那么,立足于解决第一困境所作的努力反而导致外部力量的强大而对自我更具压迫性和异已性,即再生产了困境,则是自我实践的第二层次的困境。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整合现代性话语的“主客二分法”引入“分裂”概念,从而得出自我实践的第三层次也是最让现代性话语无能为力的困境:自我在现代性主客二分的逻辑下分裂为主体性自我和客体性自我。

至此,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已浮出水面:研究的问题是“后现代话语”如何化解现代性自我困境,尤其是如何化解自我的“分裂”?

已有的文献资料已经明确指出,现代性自我处于困境之中,但对于困境的划分并不明确,在不同场合,现代性自我困境的内涵有其不一致之处;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再生产”与“分裂”的概念,认为现代性自我在困境及困境的再生产中分裂为主体性自我和客体性自我,将现代性自我的困境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前两层次现有文献多有涉及,而第三个层次的困境则是笔者基于主客二分法的逻辑而提出的概念。

通过文献评述,本文将关于现代性自我及其困境的观点重新疏理整合,将原本有些混乱与杂糅的概念重新厘清,将此困境明确划分为三个层次并详细介绍其内容,从而完整地展示现代性自我的困境及其各个层次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讨论后现代话语如何化解这个困境,初步描绘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渊源和脉络。

当然,由于本文的立足点在于后现代话语的化解,因此对于现代性视野本身的治疗仅在自我的第二层次困境中有所涉及,同时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方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文献综述

(一)现代性自我是什么?

岳友熙在《主体性:现代性的根本理论基石》中阐述了作为现代性原则的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并指出主体性原则既说明了现代世界的优越性, 也说明了现代世界的危机, 它揭示了现代是进步与异化共生并存的世界。

张汝伦的《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认为近代西方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主体哲学,主体——自我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因此自我是现代文化里一个核心的范畴。

齐美尔认为现代性的自我是获得了“自由”却失去了“个性”的自我,而韦伯则认为现代性自我深陷于理性的牢笼,人的个性受到可怕威胁。

福柯眼中的自我不是他律的而是自律的,不是既往的而是当下的,不是僵化定型的而是鲜活未然的主体。

上述文献为现代性自我描绘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并说明了现代性自我的现状和处境,是本文评述与整合的基础。

(二)现代性自我的困境及其划分

齐美尔把外在的客观文化日益脱离人类创造者的控制并成为一种自主的,压迫性的异己力量与自己对立的状况归结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悲剧”,并基于其生命哲学的立场提出治疗方案。韦伯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比成一个无从逃脱的“牢笼”或一部自成一体的机器,他看到了从工具合理性的发展中产生的“技术统治”对个人或人性的可怕威胁。

王小章在《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中详细介绍了齐美尔和韦伯对现代性自我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其治疗理论的限度,虽然他并没有明确阐述现代性自我的困境的层次,仅仅看到了外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齐美尔与韦伯治疗方案及其限度,但他的讨论是本文讨论现代性自我的困境及困境的再生产的基础。

在《主体的危机——福柯关于主体现代处境的启示》中,任亚荣指出在现代:启蒙精神永久批判的真谛日益丧失,理性、科学、进步被尊奉为判断一切的“元

话语”和最终旨归。在福柯看来自命为掌握了“真理”的主体被遮蔽了身体经验从而与自身也与他人产生隔阂正是主体的现代处境,他热切呼唤“把自己构筑成自己的主人”。

梁碧和曾建平的《西方主客二分论的历史命运》及同类文章关于西方主客二分法的论述,则是本文指出现代性自我必然面对分裂的困境的基础理论之一。而在徐云的《主体的分裂与自我的发展》中,作者综述了弗洛伊德将主体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以及拉康将主体分为话语的自我和欲望的自我,或者是知觉主体的自我和镜像的自我,从而得出结论:主体的分裂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正是在分裂中主体获得发展。

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指出作为主体的自我面临巨大困境,并从多种角度多种视野对此进行论述,因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但形式杂糅的概念。笔者试图在此基础之上对“现代性自我的困境”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概念。

(三)后现代视野的化解

主体性的消解是后现代化解现代性自我困境的途径之一。刘永谋和宋薇的《主体是如何被解构的——重读福柯》论述了福柯是如何消解主体性的,而齐萌《论后现代主义的“消解主体性”——兼议福柯与德里达消解主体性之异同》则总结出后现代消解主体性的两种模式。

夏光的《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详细描述了马克思等学者对现代化的诊断,为本文关于现代性自我的困境的思考开了一个头;同时,夏光对博希亚模仿与引诱思想的记叙也为本文论及的后现代话语对现代性自我困境的化

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代性自我及其困境的产生

现代性的自我奠基早在中世纪后期就开始了,自文艺复兴以来, 主体性就一直是现代哲学的奠基石。黑格尔认为现代的原则是主体性,启蒙运动和康德哲学是这一现代性的表达形式,它们以意识同自身的关系取代传统哲学的自我同超验存在的关系, 哲学转向主体自身去寻找自己时代的价值规范基础(岳友熙,2006)。

作为主体的自我摆脱宗教绝对权威的禁锢,脱离中世纪的蒙昧状态而觉醒是现代世界的一个重大成就。中世纪的人因为被束缚在一个居住区或者一处地产上,而从属于封建同盟或者法人团体,他的个性与真实的利益群体或社交的利益圈融合在一起。现代化的发展摧毁了这种统一性,使人身本身独立,给予他一种无与伦比的内在和外在的活动自由;但另一方面,它又赋予实际的生活内容一种同样无可比拟的客观性:在技术上,在各种组织中,在企业和职业内,事物自身的规律越来越取得统治地位,并摆脱了个人的色彩(齐美尔,2000)。现代性的自我是获得了“自由”却失去了“个性”的自我。

因此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是自我实践的开端,真正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觉醒了的自我如何生活实践于这个现代世界之中,而不为这个外部世界的客观逻辑和力量所宰制。

对此,古典社会学理论大师们各有所思:马克思,迪尔凯姆,齐美尔和韦伯等人都充分肯定了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解放的进步意义,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洞察到在资本主义下由现代化的毫无节制的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负面作用。

马克思是三个经典作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得最彻底的,同时他也对人类历史的前景持有最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使人类的本质外于空前的异化状态,为此他提出了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即消灭私有财产)激进主义方案。迪尔凯姆对于由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以及集体良知和宗教情感的淡化所导致的“社会失序”深感忧虑,他否认在以私有制(即财产继承权)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有实现社会公正的可能性,因而他积极为当时流行的改良主义思潮推波助澜。齐美尔把外在的客观文化日益脱离人类创造者的控制并成为一种自主的,压迫性的异己力量与自己对立的状况归结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悲剧”,归结为一种“与文化最本质的部分无法分离的内部悖论”,他基于其生命哲学的立场认为引导个体自我实践,抗拒外部客观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方向是“那创造性的,活生生的纯粹生命本身”(齐美尔,2000)。韦伯更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比成一个无从逃脱的“铁囚”或一部自成一体的机器,他看到了从工具合理性的发展中产生的“技术统治”对个人或人性的可怕威胁,而在他对理性化过程的貌似客观(价值中立)的分析中悲观主义情绪溢于言表(夏光,2003)。

这里所说的“异化”,“失序”,“文化悲剧”和“理性铁囚”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产生自我困境的开端,在此基础之上衍生了现代性自我更深层次的困境。

三,自我困境的划分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我困境的三个层次,下面将详细介绍齐美尔与韦伯对于现代性自我的诊断与治疗,以此展现自我的前两层困境,并立足于现代性的主客二分逻辑,划分自我困境的三个层次。

(一)现代性自我的“困境”:自我受宰制

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解放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它把人从高度同质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给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但随着现代化毫无节制的发展,其灾难性的负面作用逐渐突显出来,它按照自身的逻辑而将“人”越来越“物化”(即商品化、功能化、工具化),从而使自我面临失去“个性”的困境。

在齐美尔看来,现代世界,或者说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原本应该用来丰富涵养人类个体自身的途径和手段的外在客观文化,现在却越来越脱离自己这个创造者的控制,日益成为一种自主的,压迫性的异己力量与自己对立,而不再是培育滋养自己的养料来源。现代世界一方面给了个体以自由,但同时,也使个体的生活越来越物化,越来越失去自身的个性色彩。而这两个方面,都根源于

货币经济,货币逻辑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宰(齐美尔,2000)。在齐美尔看来,这种在货币经济,货币逻辑的主宰下所造成的外部客观文化对于个体主观文化的压抑,这种个体的无个性状态(或者说,获得了“自由”却失去了“个性”)正是现代文化,现代社会的病态,而自我实践,无疑正是要抵御外部客观文化对于个体的降低或磨蚀,抗拒货币逻辑对于个体人格的化约夷平。

韦伯对于现代西方社会之独特性格的诊断就在于它独特的理性化:清教徒的一种具有价值合理性的有关彼岸的“伦理预言的精神力量”(韦伯,1995),使具有工具合理性的世俗生活秩序被彻底合理化,但是随着宗教信仰的死去,工具理性变成了僵硬的例行化,成为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力量,成为一只“铁的牢笼”,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控制了人本身。“换言之,西方现代世界的理性化在韦伯看来,原本乃是清教徒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我实践的副产品,但发展的结果却是理性化的创造物控制了它们的创造者。个体自我如今已被深深地‘除能’了,面对彻底理性化的社会秩序,人们产生了空前的无力感。”

齐美尔所说的外部客观文化对个体的降低或磨蚀,货币逻辑对个体人格的化约夷平,和韦伯的个体自我面对彻底理性化的社会秩序产生的无力感,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自我困境的第一层次的困境(以下简称“困境”):即自我为外部世界所压迫与宰制。

(二)现代性自我的“悖论”:治疗再生产困境

在社会理论家们发布他们规范性的治疗学思想前,首先必须对他们自己作为治疗者的正当资格进行论证。而正是在此,韦伯、齐美尔的理论显示了其内在的紧张。一方面韦伯与齐美尔这样的基本立场:上帝既死,在这个没有神也没有先知的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扮演神或先知,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另一方面,韦伯和齐美尔关于现代性自我实践、关于置身于现代世界中的个体如何成就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论说,却正是在从事着一种指点迷津、指示寻求价值和意义的方向的工作,虽然他们(尤其是韦伯)在这么做时显得非常克制,并不时警示自我实践最终只能交托于每个个体自己的实践。

除了上述这一内在的紧张,齐美尔和韦伯关于现代性自我实践的观念还各有其自身的限度(王小章,2004)。

齐美尔将引导现代自我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将个体成就、实现其自我、人格或个性的希望,寄寓于每个个体自然天生的、内在的纯粹生命之中;而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自我实践所要抗拒的、压抑个体主观精神的外部客观文化及物化世界本身正是创造性生命活动的产物,于是,自我实践就变成了一场生命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对抗自己的无休无止的战斗。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直面和坚持这无休无止的战斗呢?这就是齐美尔的理论中自我实践的限度,是他眼中的生命自身固有悖论所加诸的限度。

韦伯关于自我实践的观念中存在的限度,则是现代世界加诸现代个体的限度。韦伯认为成就人格的惟一途径是“献身于”一项事业,为此,他将“人格”的概念与清教徒的“天职”观、清教徒的伦理精神相接通。韦伯的内在冲突在于,清教徒的禁欲主义精神有其彼岸伦理的价值合理性基础,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价值合理性的脱落导致了职业行为的例行化,于是出现了工具理性宰制和消费主义的双重趋势,为克制这种趋势,韦伯提出禁欲主义的人格或自我实践,但这个人格需要有一种绝对价值来支撑,于是韦伯反过头来又到清教徒那里去寻

找,但早年清教徒的禁欲主义赖以为基的价值合理性已经无可挽回地消失了。

正是在自我摆脱现代世界宰制的过程中,治疗理论的内部紧张和限度甚至是悖论导致治疗的见效甚微甚至是弄巧成拙,产生了自我的第二层次的困境(以下简称“悖论”):即对“困境”的治疗再生产了“困境”——自我对抗日益壮大而压迫自我的外部文化而进行的自我实践进一步壮大了外部文化,从而再生产了困境。

(三)现化性话语的逻辑:主客二分法

虽然齐美尔和韦伯是社会学理论界的经典学者,但仅这两个人以两人的理论来论述“困境”和“悖论”的形成显然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之上立足于西方现代话语的根基之一——即主客二分法,进一步说明“困境”与“悖论”的形成是现代性话语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分裂”是现代性自我的必然归宿。

主客二分法在西方哲学史乃至整个西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历史渊远流长,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根基而存在(梁碧,曾建平,2004)。

1.主体的张扬

主客二分的明确区分及主体性的凸显、张扬,是近代自然观的产物,笛卡尔让为只有思维着的我和上帝是确定不移的存在;“上帝死了”之后人便成了一切存在的东西的存在方式和真理的基础,亦即成了唯一的主体,而自然则是主体的对立物,是有待人类进行探究、开发的对象。在这种二分模式中,彰显着人的主体性的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进度、深度、广度向大自然进发,为满足人类的需要张扬着其强劲力量。

解决心物二元论同样是德国哲学的一个目标。康德认为哲学是关于自在之物的认识,而科学知识的固有对象不是上帝、精神或自在之物,而是自然;整个自然科学的世界就是理智的主观构造。这种把世界的立场由经验的材料移向超验主体的转变是主体性张扬的重要里程碑。

2.客体的反制

机械论者承认自然的机械性质,但否认自然是僵死的自身不能运动的物质,否认精神的实体性。早期的唯物主义试图将机械论与泛神论调和。伽桑狄主张一切东西都是物质,灵魂不过是最精致的物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唯一实体,人作为主体是基于物质依靠自身的能动性,去认识世界的。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及其方法的发现是一个最重要的事实。科学确证了人是可以依赖的高贵的理性主体。然而,当人们认为唯一真正的科学就是实证科学,科学观念被简化为只是关于纯粹事实的问题时,也即当主客关系被基本上以实证主义的方式加以解决时,哲学的危机或者说是主体性的危机便日益显露。

3.主体的消融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苦心经营的现象学就是要站在事物的立场而不是站在以人为主体的立场对意识加以描述,这种描述排斥了主、客体的分离,排斥了现象的因果性。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加以发挥,决意彻底抛弃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他认为在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统治下,西方的语言已浸透了人对客体和世界的绝对统治和支配的愿望,他试图改变这种过分张扬了人的主体性的语言。

现代分析哲学的问世,标志着一种克服近代以来深受主客二分论的“强制和指导”的传统认识论的努力,他们试图取消为了理解认识的本质而把主客体对立起来的倾向。早期的努力是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巧妙”地拒斥了近代以来的主客关系,并将主体性消融在“语言的界限”中。

可以看出,在西方的话语系统下,主体性与客体性一直处于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斗之中,时而是主体性占了上风,意识成为唯一实体,时而是客体性占了上风,物质决定意识;而自近代以来,主体性渐渐被消融乃至被遗忘,自我的危机逐渐显露。

同样基于主客二分法逻辑的现代性话语,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外部世界即客体的力量不断壮大,使得原本应该用来丰富涵养人类个体自身的途径和手段的外在客观文化,现在却越来越脱离自己这个创造者的控制,日益成为一种自主的,压迫性的异己力量与自己对立,导致了主体性逐渐被压迫,甚至面临被消融的危险。正如前面所说,“困境”与“悖论”的形成是现代性话语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分裂”是现代性自我的必然归宿。

(四)现代性自我的“分裂”:客体性自我与主体性自我

在描述了现代性自我的两个层次的困境之后,我们终于可以直面其第三层次的困境了,正是在这一层次的困境上,现代与后现代在自我这个主题上产生了对话的可能。

“自我”这一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完整不可分割的。对于“自我”概念的界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按照奥尔波特的分类将其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拉康的自我是一种分裂的观点而不是一种稳定的的观点,他将主体分为话语的自我和欲望的自我,或者是知觉主体的自我和镜像的自我(徐云,2004)……

基于主客二分法的逻辑,在主体与客体的争锋与交叉中,外部世界对自我的反制使主体消融至少曾经消融在客体中,因此自我不可避免地具备了客体的特性;但客体对主体的消融并不完全,主体也在进行着反叛,因此自我依然保存了成其为主体的特性。主客二体的特性在自我内部共存并形成张力,是导致现代性自我而对诸多困境的重要原因。

现代性自我在寻求自我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的内部紧张甚至是悖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裂,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其治疗方案却依然改变不了现状,自我的分裂愈加明显,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在主客二分法的逻辑之下,现代性自我分裂为客体性自我和主体性自我,且两者界线分明,鸿沟难以弥合,这正是自我的第三层次的困境(以下简称“分裂”)。

“困境”以及“困境”的再生产导致现实生活中自我的遭遇越来越差,自我越来越受到客观世界的宰制而陷入一种巨大的“文化悲剧”和难以自救的“理性牢笼”之中,面临被“异化”为客体的危险,从成形成了一个根植于客观世界而又受制于客观世界的客体性自我。

而又因为治疗方案的不断提出,虽然无法解决“困境”相反还参与了“困境”的再生产,却日益形成一个结构完善、规则明确、目的清晰的主体性世界,这个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理想化,是对自我的完美化,在这里,我们摆脱了现实的困境,实现了自由与自我,在这里,我们“把自己构筑成自己的主人”,从而形成了一个主体性自我。虽然这个主体性自我从未真正实现过而近乎一种幻觉,但它却能让饱受日渐强势的外部世界压迫的主体得到慰藉,并以此获得满足和对抗现实的压迫和宰制的力量。

客体性自我越是遭遇压迫,主体的反抗意识就越加强烈,对主体性自我的建构就力度越大,速度就越快,然而恰恰是由于对主体性自我的建构反过来强化了客观世界的力量,使其更具外在性和异己性,从而更强烈地压迫、宰制自我,换言之,客体性自我越强,主体性自我就越强,而主体性自我的强大又强化了客体性自我。

主客自我相互倾轧却又相生相成,形成了现代性自我的一种新的平衡,这种平衡建构了现代社会的新秩序,然而与这种平衡相伴随的是没有尽头的对抗:主体性自我与客体性自我的对抗。这是一场人类身不由己、必然陷入、永无休止的战争!就像齐美尔所说的,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直面和坚持这无休无止的战斗呢?于是现代人深陷由于自我分裂且主客自我互相争斗的巨大焦虑之中,永无宁日!

这就是现代性自我的遭遇,基于现代性主客二分法的逻辑,这种遭遇又是不可回避,更严重的是无法解决的。

四,后现代话语的化解①

现代性自我的分裂是在其“困境”与“悖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主客二元分裂,其鸿沟在于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绝对差距,正是虚与实,物与我的二元对立才导致自我分裂,也就是说,当虚实不再分明,物我不再对立的时候,现代性自我二元分裂就开始被化解。

注释:①由于涉及到现代话语与后现代话语的对话,需要对行文的话语进行统一界定,以免产生混乱。虽然“现代性”一词实际上是在后现代话语中产生和流行的,但作为特指古代和中世纪以后的“现时代的”特性的时候,说是现代性话语也无可厚非,因此前文的论述基本上是在现代性话语下进行的;令笔者为难的是接下来的论述应该采用何种话语体系,诚然,为了行文的统一而采用现代性话语是比较理想的,但要用现代性话语描述后现代理论则让人为难,毕竟就连后现代话语本身也很难准确地描述“后现代”。

笔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思想,表达这种思想用的大都是现代性的话语体系,像虚拟之虚拟,虚拟之真实一类的概念,用的都是现代性话语的基本定义,因此,笔者认为,本文整体上来说是采用了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只是在后半部分用其来表达一种后现代思想,希望这不会造成行文的混乱。当然这仅是笔者个人的看法,特此说明。

(一)主体的消解

现代性话语是一种主体文化,福柯指出,现代哲学将人理解为主体,将其本质抽象为人性,因而现代伦理是一种主体伦理,是“主体理论控制了道德”的产物。他认为,现代人总是在“应该”的指导之下行动,而这一应该是由对主体的认识结论提供的,所以,现代伦理要求每个人人必须按照主体的方式行动,而人人都按照主体的方式行动,使个体行为高度同质化,现代伦理就会成为一种束缚,从而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任亚荣,2007),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现代性自我的困境上。因而要走出现代性自我的困境就必须破除主体迷信,消解主体;而对主体的消解恰恰是后现代视野主要的特点之一。

那么后现代主义如何消解人的主体性?学者们各有各的看法,但其论点大致可概括为两方面:第一,主体性其实是一种幻觉,真正起作用的是权力和制度因素,人总是受制于权力与制度,所谓主体性是被权力与制度建构出来的,并没有真正的主体性;第二,强调人的异质性、差别性,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是主体,因此也便无所谓中心和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通约的。福柯和德里达分别是这两种论点的代表人物(齐萌,2005)。

福柯认为主体性是被幻象欺骗的结果,“是在被奴役和支配中建立起来的;或者,像古代那样,通过解放和自由的实践来实现,当然这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特定文化氛围中的规则、样式和虚构的基础之上”。人总是受制于社会、权利和制度,因此不存在独立自主、无处不在的普遍形式的主体性(刘永谋,宋薇,2006)。

他从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角度进行多方论述:在人文学科里,总的来说,当社会变成科学研究的对象,人类行为变成供人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时,这一切都与权利的机制有关——这种权利的机制分析研究对象(社会、人、其他),并把它们作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所以人文学科是和权利的机制相伴而生的;科学领域同样也被施行权利,科学之被制度化为权利,正是通过大学制度、实验室、科学实验这类抑制性的设施来实现的;真理也是一种权利,为什么我们对真理如此迷恋,为什么我们要真理而不要幻觉呢?福柯认为,原因不能从真理的对立面谬误去找,而应该着手解决尼采提出的问题——真理是如何被赋予价值,以致于我们如此服从它的绝对控制——这个角度去找,因此他得出结论:真理是通过权利机制使其制度化而被赋予价值的。

受胡塞尔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德里达则是利用对“在场”的消解,来证明意义的产生并非是直接来源于提供意义的中心,即超验所指(公共性、同一性),而是来自差异和关系,他认为世界不存在具有公共性和同一性的超验所指,而只有差异。人是哲学的一个具体化,一个实体,人之所以为人并不象传统哲学所努力寻求的那样有一个公共的属性,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才确定人活生生的存在,并且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通约的。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是主体,因此也便无所谓中心和主体。

现代性自我的困境及其分裂正是在主体迷信与主体幻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主体性通过上述两种途径被消解了的后现代语境下,所谓自我的困境尤其是分裂也就不复存在。

(二)虚实的模糊

在后现代话语之下,世界或者说人类所感知到的世界的真实性开始受到质疑,而不是像现代话语中的理所当然,现实之所以为现实的根基就在于其理所当然,但是在后现代话语中这个根基崩溃了。当现实不再真实,虚实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的时候,前面所说的现代性自我的主客二元分裂在这里开始被化解了。

虚实界线的模糊在福柯那里是因为害怕死亡而将现实虚无化,使死亡提前到场而得以实现的。“人们从发现人必然要化为乌有转向戏谑的思考生存本身就是虚无这一思想。面对死亡的绝对界限所产生的恐惧,通过一种不断的嘲讽而转向内部,人们提前解除了这种恐惧,把死亡变成一个笑柄,使它变成了一种日常的平淡形式,使它经常再现于生活场景之中,把它分散在一切人的罪恶、苦难和荒唐之中。死亡的毁灭已不再算回事了,因为它已无处不在,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徒劳无益的口角、蝇营狗苟的争斗。头脑将变成骷髅,而现在已经空虚。疯癫就是已经到场的死亡。但这也是死亡被征服的状态。”(福柯,2003)

由于生存本身的虚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差别不再重要,前文所说的主体性自我存在于虚构当中,而客体性自我是现实中自我的状况,两者的区别在这里被抹平。到底是现实中的客体性自我本身也是虚无,还是说虚拟的主体性自我本身也是实在?这个问题在“后现代”语境下显然没有太多不同,因为在后现代里,真实与虚拟无限接近,人们生活在虚实之间。网络上的自我是真实还是虚拟,他人眼中的我与真正的我又有何差别?历史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人为的建构?当真实受到质疑,甚至成为一种特殊的虚拟的时候,所谓主体性自我,只是虚拟的客体性自我的又一层虚拟,虚拟之虚拟与虚拟又有何区别?

当后现代开始反思现实的根基及其超验性的时候,现实被建构为一种无法验证的幻觉:我们生活在一种巨大的幻觉之中,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构成了这个世界,我们永远不知道也不能知道对世界的认识跟真实的世界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因此,现实只是自我建构的一种幻觉,现代性话语下的主体与客体只是这种幻觉不同形式的表达,其关系是幻觉的一体两面。于是现代性自我的被现实所宰制的困境不复存在。

(三)客体的定局

不同于福柯直接将生存本身虚无化,博希亚则通过再现一种模拟秩序将主客一体化,从而化解现代性自我的困境。

他认为高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变成一个数据化、信息化和代码化的世界,事物与表象,现实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没有原型而互相模仿和各种符号与模型,符号秩序本身就是现实且此外别无现实,这就是纯粹的模仿秩序的超现实性(夏光,2003)。

在博希亚眼中,纯粹的符号间的模仿是当代社会的一般特征,大众传媒、时装、民主政治和意识形态等一切构成了纯粹的模仿秩序,泛滥于电子传媒中的符号或信息化解了所有的意义和参照物,并使所有的观念和经验同质化,抹去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别,由传媒的符号和信息所产生的大众是一个消极、冷漠、惰性和沉默的人群,他们把一切社会能量和社会关系都中立化了,他们不过是传媒系统的无数“终端”,由此导致了所谓的“社会性的终结”(博希亚,1983)。

他们并不构成阶级或人民,他们不具有社会意义上的现实性,他们不再是(历史的)主体,因而不再能被异化,他们既无过去也无未来。

“客体”是指由商品/符号在相互模仿中或在无限再生产中构成的“模仿秩序”。“定局”是指客体已达到其终结状态,或事物的终结可以从其起源中预测出来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客体”永远是既成事实,主体已经大众化,而大众已成为“纯粹的客体”,于是主体消失在客体中。即主体消失其主体性,而客体反倒表现出某种主体的特征。这是“客体的胜利”,或者说是客体的定局,这个定局决定了已客体化的主体对客体的顺应和模仿(博希亚,1988)。

当主体已被客体化,而客体表现出主体的特征的时候,主体与客体变成了相互模仿的两个面向。于是被客体所宰制是客体化的主体,而宰制者却是主体化后的客体,两者的关系已说不清,道不明,至少不再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因为已经说不清是谁在控制谁,而谁又被谁控制,主客之间的争斗变成了相互模仿,所谓主客分裂也同时被化解。

(四)大众的抵抗

大众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已经客体化的主体,他们同时也是被引诱者和引诱者,主体在引诱/模仿中被客体化为大众,客体也以种种方式被主体化了,因为客体也在受主体的引诱,也在模仿主体。

同时,主体通过站到客体一边或加入到客体中而对客体进行反叛。主体因为客体化了或比客体更为客体而使客体的压迫性和压抑性昭然若揭甚至不攻自破。“大众的抵抗:它像一面镜子一样通过对意义的复制和反映,而不是吸收来把(客体)系统自身的逻辑返回到客体中去”。可以说大众的模仿和顺应是悖论式的,是“破坏性的超模仿、破坏性的超顺应”。例如,大众正是通过对社会健康保险的日益扩张的消费而使该制度濒于崩溃(博希亚,1983;转引自夏光,2003))。

通过引诱与模仿,主客之间的交融到底是谁占了上风也说不清了。当我们说客体宰制了主体的时候,我们已经赋予了客体主体性,换言之,主体是被主体所宰制,即主体在失败时候迎来了胜利。同时,现代性话语下的客体宰制主体,客体在取得胜利的时候就注定了本身的失败。胜负难料,甚至不存在胜负的时候,主客之间的争斗也就不存在,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客体的定局也是主体的定局,而客体化的主体也分享客体的“胜利”和“优越性”,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主客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同上)。

在客体的定局中,客体在引诱主体而主体模仿客体,已客体化的主体消失在客体中;而在大众的抵抗里,主体通过站到客体的一方而彰显客体的压迫性,主体也在引诱着客体,客体通过种种方式也被主体化了。主客的界线不再清晰,客体性自我的压迫也是主体性自我的压迫,而后者的抵抗也是前者的抵抗,两者浑然一体,现代性的自我的主客二元分裂就这么被后现代话语所化解了。

五,反思与困惑

正是通过主体的消解,虚实的模糊以及主客一体化,后现代话语从根本上化

解了现代性自我的困境,但于由于“后现代”对于自我反思,涉及到存在的根源问题,几乎带有超验的性质,因此很容易给人以自圆其说的感觉而削弱其说服力,这不能不说是后现代的一种无奈,但正如前面所说,笔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思想,而思想的深邃在于其触动心灵的程度,这种直指根源的思想,即便不能证明自身的对错,也是极具价值的。

当然,“后现代”不仅仅是福柯和博希亚,其他学者关于主体消解,关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这里的福柯和博希亚只是一种模式,一种理解后现代话语化解现代性自我分裂的模式。

通过模拟与引诱,博希亚建构了一场没有胜负甚至没有发生过的战争,彻底化解了现代性话语下主客自我的分裂以及这种分裂所带来的焦虑,但他同时也为这个时代带来困惑:“从技术、形象和表面来看,我们不知道客体或世界是不是正在耍弄我们。同样,在思想上,我们不知道到底是我们在思考客体还是客体在思考我们”。这与中国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韦伯。儒教与道教[M]。1995,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

[2]张汝伦。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101-108。

[3]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2000 ,刘小枫编 ,顾仁明译 ,学林出版社。

[4]福柯。疯癫与文明[M]。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12。

[5]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M]。2003(4)。北京:社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8, 290-318。

[6]徐云。主体的分裂与自我的发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18-21。

[7]王小章。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20-36。

[8]梁碧曾建平。西方主客二分论的历史命运[J]。求索,2004年,第5期:154-155。

[9]齐萌。论后现代主义的“消解主体性”——兼议福柯与德里达消解主体性之异同[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17-119。

[10]岳友熙。主体性:现代性的根本理论基石[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86-91。

[11]刘永谋,宋薇。主体是如何被解构的——重读福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88-92。

[12]任亚荣。主体的危机——福柯关于主体现代处境的启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5-38。

[13]Baudrillard, jean. 1983 In the Shadows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Or, the End of 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Semiotext (e)(originally 1978).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semiotext(e)(originally 1987).

致谢

本文从构思到开题再到形成初稿,以及最终定稿,都离不开李文波老师的指导;而本文的整合也是立足在所引用文献的作者的努力之上的,在此一并感谢!

浅析中国的后现代性现象

浅析中国的后现代性现象 摘要:当代学术语境中,后现代性在中国始终是一个不太明朗的议题。其主要原因是,后现代性在西方本就是一个思想繁杂的理论谱系,进入中国后的理论实践,更使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后现代与中国当下现实的种种问题缠绕在一起。本文就意在通过考察后现代性在中国的缘起、表现与特征,梳理我国的后现代性进程,为我国的加速发展扫清障碍。 关键词:后现代性全球化中国后现代主义 一、引言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思想风格,它质疑真理、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质疑普遍进步和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在中国,后现代性进程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与变化,许多专家学者都为此献言献策,F·詹姆逊在《单一社会性》一文中,谈论了现代性问题研究所要遵循的准则:“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只有当它能和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发生断裂的假定达成妥协时才有意义。”后现代的到来,无论真假,导致了对现代性的深度反思和对现代性道路进行批判性重构。 二、研究意义 经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中国的后现代性进程进行研究,就可以有效的规避现代性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上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后现代化进程扫清障碍。并且,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势必会有不同的解释以及学术上的争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为我国的后现代性发展提供一个指导方向,不至于让更多的人迷失在后现代性的众多论断中。 三、中国的后现代性 (一)中国后现代性的缘起 中国的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开创的背景下出现的,后现代性在中国出现的最初时期,它的身份几乎没有任何合法性。与现代性的出现相对比,后现代性既没有新思想出现的历史机遇,又没有改革开放形成的文化局势,更没有文学界创新的共同愿望,与此看来,后现代性在中国的出现显得并不是那么合乎时宜。 此外,比起远为庞大的主流学术活动,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学界只是冰川一角,地位并不是那么稳定。批判、质疑后现代性的文章或者论断并不在少数。在这些批判中,贺奕的批判显得全面而彻底,在他看来,后现代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精神价值空疏。在《群体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一文中指出:“由于缺乏某种终极价值体系作为依托,这种作用最终将流于短促狭隘和浅薄,中国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自我评价量表

自我评价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Thurstone Scale) 测验编制背景: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观念」(Self-concept)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观念」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其中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慾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件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是个人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对自己的看法,但未必客观真实,只是他自己主观的认为如此。正因为个人自我观念所表达者未必与事实符合,所以自我观念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了要探讨每个人的「自我观念」,Thurstone制作了此量表。 测验编制理念: Thurstone在制作此量表时,首先是收集大量有关自我评价的评语,至少有五百多句。例如请大学生用一句话来表示当他完成一件事而心情兴奋时,对自己的看法、感想。有的同学说:「在我的内心,我时时觉得能力比别人高。」有的说:「我感觉我的能力绝不比一般人差。」也有人说:「一旦我全力以赴,一定可以达成预定目标。」「我觉得许多事物我都可以胜任。」 自我态度也可以贬抑的方式表示,例如「我认为我是一无所能,一无所取的人。」「我时时感到不自在。」「我对自己个方面都不满意。」「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人。」很显然的,在这许多自我评价的方式中,评价非常不一,有的词语表现自视甚高,有的则自视甚低,在两者之间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等级。 测验编制方法:

#(1)将自视划分成十一等级,把各种表现自视的词语,依其程度由最高到最低按照顺序列入每一等级。 #(2)以逻辑理性为依据,分析每一词语是否符合简单明了、语无二意的原则,用字是否简洁。如有意义相似的词语,则应删除重复者。 #(3)然而监於一个人的衡量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误,所以运用人数甚多的专家群体,来裁决每一项目的等级。 #(4)分析每依项目等级的一致性,原则上是舍弃一致性低的项目,保留一致性高的项目。不过为了要维持一定的标准,Thurstone决定以一数学方程式来裁定每一项目的一致性。Q=Q1-Q4 Q表一致性 Q1表最高分的25%之平均 Q4表最低分的25%之平均 此外,还必须兼顾自我评价的正负两面。因为用正面的项目测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负面的项目所测得的自我评价可能不一样,为了兼顾两面,所以必须并用正、负项目。 问卷内容: 1.我对自己感到满足且骄傲。 2.我认为自己是愚蠢丑恶的,我恨我自己。 3.我有时感到紧张不安,不愉快及愤怒。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理论景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汰变。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 的“显学”。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30年代以后,它的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进一步说,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美国) 李欧梵 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下半叶就是后现代;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而是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当然,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年左右到1930年左右;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的。 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这种发展到了最极端之时,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而文学艺术表现的就是所谓"highmodernism",即高潮现代主义。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在文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动。杰姆逊受一位重要的比利时学者ErnestMandel 的影响,写了一本叫做LateCapitalism(《后期资本主义》)的书,认为后期资本主义和盛期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期资本主义逐渐地跨国化、国际化乃至现在所说的全球化,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近几年来最大的发展就是全盘的金融化,所谓金融化就是把抽象的钱在世界的各地运转。在他看来,这种抽象的金融化倾向给西方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后现代的文化即所谓电动器械、电脑,以及资讯的高速流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特别是视觉媒体,已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他认为,五六十年代电视的发明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彩色电视机所表现出的形象完全是虚

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学生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学习。 测试评价 测试时要重视个性的发展和差异性,突出测试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 在测试后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对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 家长操作并签名。) 学生互评 3颗,良好2颗,一般1颗;老师评价时可分优秀,良好,还需努力;家长评价书写是 否认真工整,是否经过认真思考,是否满意等等。 对学生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实验的成效 篇二: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篇三: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课题:《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 班级:_____ 学生姓名:_____ 项目评价要点 权重得分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精 神 3、发言响亮、清晰。状态 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 25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 思考过程。参与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25 程度补 充自己的想法。 4 5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参与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效果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合作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后再动手、动口,小组交流时要小声、有交流序、完成后用坐 姿告诉老师。 25 25 5 自主能自主学习,勇于挑战难题。积极创新探索。创新 (附加分)篇四:学生课堂自我评价表 篇五: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勾余波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说明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应付方式自我评价量表

应付方式自我评价量表 填表方法:下列每个条目请您选择“是”或“否”。如果自己的情况与陈述相符合,请在该题号前打“√”,如不符合请在题号前打“×”。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 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 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 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 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 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 8.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 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0.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 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 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的情绪的问题 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寄托 15.常自暴自弃 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 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 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系外因所致 19.对因难采取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度

20.与人冲突,常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 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因难的超人本领23.常自我责备 24.常用睡觉的方式逃避痛苦 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 26.常爱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 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 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 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困难 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成败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32.借烟或酒消愁 33.常责怪他人 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 35.认为“退后一步自然宽” 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 37.常自卑自怜 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 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_New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美国) 李欧梵 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

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篇一:学生自我评价表 学生自我评价表 学校:班级:小组:姓名:时间: 篇二: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学生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学习。测试评价 测试时要重视个性的发展和差异性,突出测试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 在测试后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对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 家长操作并签名。)学生互评3颗,良好2颗,一般1颗;老师评价时可分优秀,良好,还需努力;家长评价书写是 否认真工整,是否经过认真思考,是否满意等等。对学生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实验的成效篇二: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篇三: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课题:《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班级:_____学生姓名:_____项目评价要点 权重得分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

情自然、脸带微笑。精 神3、发言响亮、清晰。状态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25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参与 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25程度补 充自己的想法。 4 5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参与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效果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合作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现代-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后现代性从其反历史主义立场出发对现代性的局限单纯进行反向放大,显然具有“矫枉过正”之嫌; 另一方面,某些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采取的“反智识主义、反文化”的立场所导致的形式主义泛滥或玩世不恭的价值观念,其消极意义无疑是十分明显的。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决不是偶然的。它们既是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现实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批判性反思。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的矛盾,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这样,通过对现代性是进行辩护还是实施批判这两种态度的分析,就可辨别出什么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立足于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具体地说,现代性是指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为目标,与科学技术同步增长所确立的“中心化、组织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文明发展的基本原则。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和标志的“现代合理性”遭遇到了根本危机。例如,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现代性的价值观,普遍具有“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