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x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狠抓重大传染病防控,抓实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减少职业病危害,为推进健康x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切实改正工作作风。积极参加全市干部“四心四干”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大力倡导真心愿干、公心敢干、用心实干、匠心巧干,着力解决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乱作为等问题,克服“庸、懒、散”现象,提升全市疾控工作者的“精、气、神”,促进疾控工作效能明显改观。

(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切实做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加大对疫情信息的分析与利用,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疫情报告人员的培训。医疗机构加强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的登记工作,完善电子病历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综合率达上级要求。

(三)加强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霍乱、流感、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能力,强化疾控机构和疾控专业人员的急性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传染病疫情的处置能力。配合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督查,推动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职责。加强联防联控,定期与教育行政部门就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

行沟通,推动教育部门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继续抓好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

(四)规范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强化疫苗的供应、接种等环节的监管,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继续开展预防接种星级门诊建设达标活动,鼓励创建四星、五星级门诊、普及三星级门诊,到x年底全市星级门诊覆盖率达90%以上。对达不到星级门诊标准要求的接种单位,逐步取消其预防接种资质。规范冷链管理,加强冷链建档工作,完善疫苗进购、保存、配送、接种等各个环节的冷链记录。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及时处置预防接种各类异常反应,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补偿行为。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预防接种工作规范(x年版)》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x年版)》的要求,加强预防接种管理,确保以乡镇为单位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五)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x”行动计划》,将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推动多部门落实艾滋病防治职责。加大对男同性性行为者、暗娼、吸毒者等重点人群的检测力度,推动艾滋病自我检测,扩大检测覆盖面,提高检测及时率,降低晚发现比例。加强贫困艾滋病患者救治工作质量控制,不断完善救治措施,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积极培育社会

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支持1-2个长期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关注青少年人群,做好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以艾滋病防治各项任务指标为目标,以上级考核为导向,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指导,做好结核病人发现、管理、防治等常规工作。积极争取启动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基线调查,在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医疗保障、分级诊疗、患者救治、健康管理、人文关怀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落实《x耐多药肺结核诊疗管理技术规范(x年版)》,推广耐多药肺结核快速检测技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规范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诊断、治疗、报告和管理。

(七)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积极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组织实施中央转移支付慢性病防控项目。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不断提高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水平。

(八)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x-x年)》,协调制定我市职业病防治规划。积极配合上级卫生计生委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考核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强化职业病报告管理,开展职业病报告工作监督检查,提高数据质量。强化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加强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疾病控制工作方案

疾病控制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强化防保体制内部管理,创造性开展工作,巩固和发展多年来取得的防病成果,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特定以下方案: 一、目标及任务 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法制化管理。 (二)、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1、加强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4月1日至11月30日开设肠道门诊,并按标准做到规范、齐全,认真做好登记,按时上报疫情,实行腹泻病月报制度。 2、加大艾滋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努力做好每年艾滋病宣传日活动。 3、加强对结核病人的管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报告率,做好结核病的转诊、登记、上报及追踪、督导治疗工作。 4、加强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控制,根据疫情情况,开设发热门诊。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防治工作。

5、认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及时上报、处理总结。 6、加强传染病的防治监测,重点对甲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监测、流调、报告等工作。 (三)、加强疫情上报工作。认真抓好门诊日志和住院病人的登记,及时准确报告疫情,认真填写好报告卡和报表,及时准确网上上报疫情。每周主动到各科室进行监测搜索,督导疫情上报工作。 (四)、认真做好0-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登记、上报、转诊、流调、疫点处理及愈后的访视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 1、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院长 成员: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公共卫生科主任 内一科主任 内二科主任 妇产科主任 外一科主任 外二科主任 针灸康复科主任

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和卫生局、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结核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传播。在群体环境下如果存在结核病传染源就特别容易发生结核菌的传播。学校是典型的群体环境存在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病例疫情的高风险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二、建立卫生、教育两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并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做到对结核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预防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学校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区域卫生规划,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及时联系县疾控中心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学校要指定在校医护人员负责结核病防控工作,担负结核病监测、疫情报告、 可疑病人转诊、管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并列入年度教育、卫生工作检查内容。 四、相关部门职责 教导处

1、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2、会同卫生局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学校有关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3、加强与卫生局的沟通及时了解本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等相关信息。 4按规定设立校医室、配备卫生专业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内结核病疫情 班主任 1、建立健全本班结核病疫情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2、做好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3、主动配合学校做好传染性病人的隔离、密切接触者筛查、环 境消毒、宣传教育等疫情处置措施的落实。接受上级部门结核病疫情的督促、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班主任是本班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 五、监测报告 1、学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指定专职或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2、学校一旦发现肺结核报告病例,应详细记录病人的年级、班级住址和联系方式立即通知并报当地教育局要求其采取相关防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

攀枝花市第三十六中小学校 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指示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成立以校长为首得六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学习文件精神,详细掌握学生六病内容,加强六病宣传力度,做到群防群治。 二、工作目标与重点 1、龋齿与牙周病防治目标:12岁学生恒牙龋均控制在50%以下,15岁学生龋齿填充率60%以上 2、沙眼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 3、视力不良率控制在60%以下 4、营养不良检出率控制在10%以下 5、肥胖检出率控制在8%以下 6、肠道蠕虫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 三、主要防治措施: (一)近视眼防治: a)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控制新发病例。

b)制定眼保健操制度及评分标准。 c)开展预防近视讲座,提高师生防病能力。 d)每学年检查两次视力,并作分析及时反馈给家长。 e)制定近视眼防治制度及预防措施。 f)填报视力统计报表,要求认真、及时、准确。 (二)龋齿与牙周病防治 1、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2、通过健康课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广使用保健牙 刷、含氟牙膏,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3、开展口腔知识竞赛。 4、配合医疗机构抓好体检工作。 5、体检后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有问题及时治疗。 6、将体检结果分析后认真填好报表。 (三)沙眼防治 1、采取不同形式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 2、提倡一人一巾,不用公共脸盆,毛巾。 3、定期检查,控制发病率。 (四)贫血防治 1、加大力度宣传教育。 2、加强平衡膳食管理,合理营养。 3、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吃零食。 4、检查后若发现血色素低下,及时通知家长,及早治疗。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范文最新推荐------------------------------------------------------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市、县编办的有关文件,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1、拟定和指导实施全县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规范、标准、防制对策与技术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和参与调查处理全县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开展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健康危害因素干预。 4、对全县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 5、组织开展全县免疫和规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负责免疫预防的技术指导、效果监测与评价,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供应及冷链系统的监测与使用管理。 6、拟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计划与实施方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7、拟定全县消毒杀虫工作规划、计划和技术措施,组织开展病原媒介生物和消毒杀虫工作效果监测与评价。 8、负责全县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 1 / 2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前言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霍乱潜伏期最短3~6小时,最长为数天,一般为12~72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水样、黄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高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属太湖流域,历史上是霍乱的常发地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反复。八十年代以稻叶型为主,九十年代为小川型,1998年后为O139与小川型并存,2000年后以O139为主。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霍乱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苏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2? 部门职责 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霍乱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1 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霍乱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2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霍乱疫情监测的信息收集;开展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霍乱防制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4 医疗机构负责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带菌者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5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为了确保如期完成县卫生局下达的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的各项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并将该计划纳入我院公共卫生工作目标,逐项分解到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实施。现就我院20XX年疾病预 防控制工作安排如下: 一、依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范围,做好监测预警和网络直报工作,做到四早四落实,做好各类重大 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预案。作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和救灾防病的准备工作。在思想、组织、药械、技术措施等方面,随时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的准备,作到疫情早 处理、灾后无大疫。 二、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 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和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学 校是人口高度密集、传染病容易传播的场所,是防范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重点部位。新学期开始,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学校 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管理和健 康教育进行全面检查,找准问题,指导整改。 三、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其他重点传染病病例的主动搜索。

以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新发传染病、外来传染病、本区已消灭的传染病、狂犬病等病例的监测和搜索工作。 四、按照县卫生局下达的20XX年艾滋病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努力完成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防治知识的宣传。 五、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县卫生局下达我院的结核病任务,做好各项相关记录。 六、进一步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把麻风病防治工作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防治、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七、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全院医务人员,以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流感、人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狂犬病、钩体病、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和学校卫生、农村家宴卫生、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培训。在法律法规方面,要以《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为重点,进行培训学习。 八、做好随时接受上级紧急任务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以及圆满完成任务!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XX省 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方案

XX省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 方案 一、目的 通过对我省部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县(区)、乡 三级医疗单位肠道门诊的指导,以了解我省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 治工作部署与落实情况,并对其分析、总结和评价,从而推动全 省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检查对象 每个市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 1 所市级及以上的医院肠道门诊;抽样检查 1 个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 1 所县级综合医院。 三、检查内容 (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贯彻省卫生计生委、 省疾病预期控制中心关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准备工作的情况, 了解肠道传染病部署实施情况,填写表1。 2.了解市、县、乡腹泻病登记数和检索数。查看4 月以来肠 道门诊登记、检索报表,以及实验室检测记录。 (二)市、县、乡医院: 了解肠道门诊的管理模式及其运转情况,抢救器材、消毒设施、采样用具是否到位;有无医疗抢救小组,查看肠道门诊登记薄,核对登记检索情况。

表 1 市(县、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布署情况 1. 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防治计划或预案: ① ② 2. 发文单位:① ② 3.会议、培训:(现场查看有关文件、材料、签到 表) ① 名称或种类时间对象人 数。 ② 名称或种类时间对象人 数。 ③ 演练组织单位时间对象 人数。 4.组织:领导小组(有、无)人数;24hr 值班(是、否); 疫情处理组(有、无)人数; 消杀组(有、无)人数;肠道门诊开诊时间; 应开诊数个,已开诊数个; 自查时间:覆盖个县区(市级填写)或个乡镇 (县区级填写)占% (/ 。 注:使用金标初筛地区不填写实验室检测数 有无霍乱弧菌外环境检索:检索水样份,海(水)产 品份,熟食品份,其他标本。(现场查看采 样记录和实验室检测记录) 5.卫生宣传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2012 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2012 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永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文件精神。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预防为主,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发展主线,以全面推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为重点,,狠抓重大疾病防治和扩大免疫规划,全面提高疾病控制、卫生监测工作质量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为保证全场人民身体健康我院积极把这项工作做扎实。 一、推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做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0 年要完成15 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0—3岁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接种率均要求达到95%以上市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使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性工作能够在城乡落到实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认真贯彻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内涵建设,积极推进疾控绩效考核工作,根据2009 年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果,找出问题,认清差距,加强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要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疾病控制工作职能,进一步提高疾控机构履职的能力,把绩效考核作为推动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圆满完成2010 年绩效考核工作任务。 三、传染病管理与重点传染病控制 1.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报告规范等相关法规, 搞好传染病监测和网 络报告, 按时报告疫情, 疫情单位报告率达100%,?传染病报告率达100%,对重点管理的传染病?(甲型H1N1霍乱、SARS 艾滋病、麻疹、百日咳、甲人禽流感、猪链球菌、白喉、脊灰、流脑、乙脑、伤寒、钩体、疟疾、狂犬病、出血热)?, 必须及时电话报告, 重点传染病调查处理率100%。每月疫情简报于次月10 日前发出, 夏秋季和冬春季疫情预测预报分别于5 月10 日和10 月10 日前发出。按照上级要求完成网络直报人员的业务培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疫情网络系统的管理,保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2. 搞好以SARS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为重点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不明原因肺炎的疫情监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报告工.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症状诊断治疗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肾功能衰竭。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的形态和血清学特.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 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无芽胞和荚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在硷.(Ph8.0~9.0)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长。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根据菌体O 抗原的不同可分为至少78个血清群,古典型和埃尔托型均属O-1群霍乱弧菌,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原,以检出O―1群为准。菌体抗原有A、B、C三种成份。A为O―1群的特异抗原;据菌体抗原成份又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稻叶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尔托型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未经处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长时间。两者对热、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加热100℃1~2分钟或日光下暴晒1~2小时即死亡,2漂白粉、0.25过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锰酸钾数分钟便可

2017年xx区霍乱监测工作方案

2017年xx区霍乱监测工作方案 辖区医疗机构,中心相关科室: 霍乱是xx市重点防治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我市曾是霍乱的重点疫区,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较大流行。在市、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从200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未报告霍乱病例。研究表明,我区自然、社会及生物因素均适合霍乱的发生和流行,由于全国霍乱疫情尚未停息,福建省及xx市其他地区近年来陆续有报告个别病例,我区2017年霍乱防治工作形势仍相当严峻。为了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和外环境的污染情况,掌握霍乱疫情的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根据2017年福建省和xx市霍乱监测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2017年xx区霍乱监测工作方案如下: 一、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早期识别和控制暴发疫情,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因素; 2、了解霍乱菌株的型别、分布、耐药性及菌型变迁情况; 3、了解外环境和各类食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霍乱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点的设置 我区继续为省级霍乱监测点和xx市一类监测地区。根据我区历年霍乱监测情况、所处地理位置和医疗机构分布等特点,设立我区腹泻病人、海(水)产品和外环境水样监测点。 1、x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级机关医院、xx儿童医院(5岁以上儿童),十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区腹泻病人监测点。 2、辖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以及污水或河沟汇流入海处及其它可疑海(水)产品生产经营场所为海(水)产品监测点。 3、xx公园及出入水口、xxx、xx公园等处为外环境水样监测点。 三、监测内容和任务 (一)疫情监测 1、疫情报告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204 (计划范本系列)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 详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有关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努力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

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健教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范本 疾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传染病预防范本,供大家阅读与参考。 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范本一: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全面落实传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发现和诊治水平,做好今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医院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20XX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认真执行国家传染病有关法律法规,健全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等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我院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严格督促检查规范化管理 1、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 2、传染病病例报告:责任报告人在首次发现或诊断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并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上报。 3、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根据疫情需要,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审核确认“传染病报告卡”后,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4、定期开展传染病的漏报检查,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时限的落实工作,做到各负其责,抓好各个环节。 三、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1、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和能力。 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控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浅谈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现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现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本文就从铁路疾控机构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从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理顺管理关系,建立与现代化铁路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疾控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推进慢性病等领域防制工作的研究,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根据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在铁路防疫机构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虽然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2],并不断加强了政策扶持力度,。但是,铁路疾控机构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其作用远远没有达到与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铁路疾控机构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谈一点个人看法进行探讨。1存在的问题 1.1 在机构建设与工作职责方面的法律依据不足 在机构建设方面,。国家于2004年-12月-0 9日由卫生部发布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实施已经三年多,虽然规定了“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管理可依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但是,铁路疾控机构与地方疾控机构的对应关系在,规定中没有表述。尽管铁道部在有关文件中规定了铁路疾控机构的建设规模,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与相应的地方疾控机构的建设水平比较,相差甚远。 在工作管辖职责方面,。在现行的几部卫生法律法规中,只有《“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3]和正在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4]明确了“铁路等有关部门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 路等有关部门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的职责”。而在其他法律法规中,缺少对铁路卫生工作管辖职责的具体规定已经缺失。 1.2 专业技术人员老化 以某铁路疾控机构为例,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为20岁以上占20%,30岁以上占16%,40岁以上占31%,50岁以上占33%。可见,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的平均年龄达较高:44.5岁;30岁左右的年轻人员偏少。 1.3 仪器设备陈旧 按购买价格计算,该机构现有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总价值为200万元左右;如果按使用年限进行折算,现有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总价值不足20万元。许多仪器虽然能用,但是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 1.4 对重大传染病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虽然铁路在重大传染病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铁路主管部门在对鼠疫、艾滋病、乙肝、职业中毒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在铁路运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疾控工作作为铁路工作最基本的职能和最重要的任务,没有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重大传染病不仅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处理不好就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仍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倾向。实际上,2003年非典流行、2009年甲流肆虐给铁路造成的严重影响,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5] [6]。[5] [6] 1.5 在慢性病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严重落后 铁路疾控机构在慢性病、亚健康、高科技(电力电磁辐射、动车组)带来的健康问题等领域的防制研究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尤其是对铁路职工健康的职业性影响方面,还没有开展研究工作。[7]?。 1.6 信息系统不完善

XX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XX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依据 学校疾病或传染病防治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学,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疟疾等疾病。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风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常年坚持对学生进行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机构所有职工都有义务参加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和疫情报告,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加强领导 成立学生疾病或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疾病或传染病预防的组织领导工作。学校的疾病或传染病管理实行校长、卫生主管负责。学校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有关疾病或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全体教师 三、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措施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全体师生树立起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以增强体质;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 3.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 餐馆就餐或吃烧烤之类的食物;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净,最好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食用,自家的剩饭剩菜、海产品等食用前,一定要烧熟煮透; 4.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5.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要是做好校内的环境卫生,包括消灭四害(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以及臭虫等有害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加强管理或

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管理方面 切实加强对本乡疾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疾控工作作为一项基本职责,抓紧抓好,明确麻拥军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麻禹副乡长为直接责任人。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体系建设若干规定》为重点,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1、继续抓好目前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特别要做好对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确保我乡不发生人间禽流感疫情和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暴发。同时加强对狂犬病、麻疹、艾滋病等其他各类传染病的监控管理,对各类疫情及时做好疫情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抓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加强疫苗管理,维持无脊髓灰质炎成果,结核、麻疹、乙肝、乙脑等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范标准内,掌握本乡当年出生人数及流动儿童数,要求全乡出生儿童入册率达到100%,建卡率100%,“七苗”接种率95%以上。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时掌握儿童流入、外出及免疫情况。 3、积极做好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报告率和及时处理率达100%。 4、协调教育、卫生部门落实新生(含转学)入托、入园、入学查验证工作,查验证率要求100%,补种率≥90%,督促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5、认真做好本乡内的养犬管理,发生狂犬病疫情应积极落实犬只的净化工作。 6、继续认真学习掌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标准,按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职业性健康检查技术规范、临床检验技术和新的、重点传染病方面等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本乡的整体素质,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的发展需求。 2、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健全管理机制,做到检查、考核、监督齐全,提高工作效率,创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 3、协调好与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关系,做到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促进各自工作的顺利开展。 4、严格按重大传染病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一切预防措施,落实人力物力,严防人禽流感、手足口病及其他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四、主要工作时间安排 1月份:认真总结20**年度工作,研究并制订20**年度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方案; 3~4月份:按上级布置积极做好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2~5月份:重点抓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6~7月份: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布置下半年工作。 9月份:开展全乡中小学学生新生的查验证工作。 10月份: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工作。 12月份:整理完善档案资料,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 五、检查评估 各项工作平时由乡职能部门组织检查督促,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年终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

XXX肠道传染病防治方案

20XX年XX镇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夏秋季是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做好今年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新流行菌株引起的霍乱疫情暴发,继续将肠道传染病发病控制在低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本镇肠道传染病的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目标 按照市卫生局有关霍乱防治工作要求及霍乱、脊灰、伤寒、甲肝、细菌性痢疾等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科学防治”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业务培训,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信息收集、疫情监测、病人的诊断与救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新流行菌株引起的霍乱疫情暴发,继续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 二、病例诊治与报告 (一)病例诊断及报告 根据国家制定的霍乱、脊灰、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在诊疗过程中,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者,辖区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填写传报卡,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各医疗机构凡发现并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的霍乱、大肠杆菌0157病例和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报告镇防保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经初步核实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网络直报。 (二)病人的诊治 1、各医疗机构应成立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抢救治疗组,负责本院的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努力降低病死率。 2、本镇发现并诊断为霍乱确诊病人或带菌者,应将病人转送至设置传染病病房的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未设置传染病病房的医疗机构,应由XX 中心卫生院用救护车将病人转送至XX XXXXXXXXX隔离治疗。

最新2020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范文最新

2020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范文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监查;(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记录。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

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严格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学校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计划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扎兰营子学校 2014年9月1日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特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作出以下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 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必须尽快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县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鲜活冻禽及产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队会、板报等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实施方案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实施方案 为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止疫情蔓延,维护公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传染病的监测控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规范传染病的监测、诊治、报告、调查和控制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反应、早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具体目标为:发现和减少突发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突发传染病暴发的早期预警能力,建立保奥运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教育、畜牧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定期收集学校疫情、学生缺课率和动物疫情情况,与教育、畜牧等部门互换疫情信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医生诊断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规律、感染情况及传播媒介,为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提供基础数据。 二、工作内容 (一)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霍乱、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是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肠道传染病,特别是霍乱又是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其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近年我市部分沿海地区曾发生过霍乱疫情,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1、常规监测工作 (1)每年5-10月,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河北省肠道门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在肠道门诊开展腹泻病的诊疗、病原检验及预防控制工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当地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每月循环检查指导一次。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二级以上医院(1-2个)作为监测点,每年5-10月开展腹泻病人便标本霍乱弧菌培养工作,同时开展水质、外环境监测和大型施工工地监测,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在一所条件较好的综合性医院的肾内科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病例监测点,收集病例,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省中心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制定2008年监测方案,具体监测指标、工作数量和便标本培养任务将发专题文件另行通知。 (3)对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病例,医疗机构要创造条件开展病原学检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协助做好病原检验工作,对没有能力开展病原检验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原检验,便检率不低于20%。检验病原的种类至少包括霍乱弧菌、痢疾杆菌、阿米巴原虫、伤寒副伤寒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变形杆菌和轮状病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