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

真空静磁场部分

一 计算题

1. 解: 二 选择题

CCBAD BBDDC BBCAD CC 三 填空题 1. 1:1 2. 60cos 2R B π-

3. )2(120I I -μ

4. a BI 2

5.

I 0μ、0、I 02μ

6.

2ln π

20Ia

μ

7. απcos 2r B -

8. -0.24wb 、0、0.24wb 9.

R BI 2、向上

10. 负

电磁感应部分

一 计算题

1. 解:

(1)00d d ln 2π2πb m a i il b

B S Bds l r r a

μμφ=?===???

(2)0ln 2πm

l

b

M i

a

φμ=

=

(3)00`ln cos 2πl di

b M

I t dt a

μεωω=-=- 00ln cos 2πI l

b

t a

μωω=-

2. 解: 教材课后习题第(16.1)题

3. 解: 教材例题(16.1)

在导线上距O 为r 处取一线元dr ,线元在磁场B 中以速度垂直于

磁场运动,故线元成为一微元电源。线元的方向、磁场方向和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以微元电动势为

r B d r

v B d r dr B v d ωε-=-=??=`)(

方向指向O 点。整个导线上有无数个微元电源串联,故导线上的电动势大小为

20

2

1

R B r B d r d R

ωωεε?

?===

方向指向A 到O

4. 解:(1) 设长直导线通过得电流为i ,通过矩形回路的磁通量为

c

c

a i

b r b r i Bds S B c

a c

+==

=

?=

?

??

+ln π2d π2d 00μμ?

(2)c

c

a b i M +==

ln π20μ? (3)t I c

c

a b dt di M

ωωμεcos ln π2`00+-=-= t c

c

a b

I ωωμcos ln

π200+-

= 5. 解:教材课后习题第(16.13)题 二 选择题

BCDCD CDBAD 三 填空题 1.

221a B ω 、 22

1

a B ω 、 0 2.

b

a b

a Iv

-+ln

π

20μ 3. θsin Blv 、O 指向C 4. 0 5.

ab b a εε>1

1

6. 0.983

-m J ?

7. π

162

0I μ 8.

2

022

8πI a μ

9. (2)、(3)、(1)

振动与波动

振动部分

一、计算题

1. 解:(1) 由题意初相位3

π

?=

,2

π

ω=

=

T .

振动方程为:m )3

2

cos(

24.0π

π

+

=t x

(2) s 3

2

31,3

1min min ==

?=?ωππωt t m )3

2sin(12.0d d π

ππ+-==

t t x v 将s 3

2

min =

?t 代入上式,得-1s m 306.0?-=πv 2. 解:2,max

max ==

=A

A v v ωω

因为0=t 时速度具有正最大值,所以2

π-

=? 运动方程为 m )2

π2

cos(02.0-=t x 最大加速度

22max s m 08.0-?==A a ω

3. 解:

由已知条件2

0A x =

,可知对应的旋转矢量A 可以有B 、C 两个位置,如解图1所示.又由00>v 可知,A 矢量在x 轴上的投影点D 向x 轴正向运动,因此,对应的旋转矢量只能是OC ,OC = A 与x 轴的夹角即为该质点的振动初态,即

初相位为:3

π-

=? 如解图2所示.

振动方程:m )3

2cos(

π

π

-

=t T

A x

二、选择题

图 1 )图2

v

BCBBB CACDB BBCD 三填空题

1. )22c o s (π

π-

=t T

A x )3

2c o s (π

π+=t T A x 2.

6

5

s 3. 1.5s

4. m )2

4cos(25.0π

π+

=t x

5. m )20cos(1.0π+=t x

6. 5cm

7.m )2

cos(04.0π

π-=t x

波动部分 一、计算题

1. 解:(1) 波函数标准形式为

???

?

?

?+

-

=2π2cos x t A y λ

π

ω ()Cx Bt A y -=cos

对比可得:振幅为A λ

π

2=

C 可得波长为C

π

2=

λ

周期B

T π

2=

=

ω

波速C

B

T u ==

λ 频率π

21B

T

v =

= (2)()Cl Bt A y -=

cos

(3)CD D x ==

?=

π

λπ?22

2. 解:(1)由图可知 振幅A=0.04m 、波长4.0=λm

5==

u T λs 5

π2π2==T ω 由图t=0时刻O 处质元过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所以2

π

0-

=?

表达式m )24.0252cos(

04.0πππ--=x t y m )2

552cos(

04.0πππ--=x t (2)将p 点坐标代入上式得振动方程为

m )22.0552cos(

04.0πππ-?-=t y p m )2

352cos(

04.0ππ-=t 3. 解:(1)由图可知 振幅A=0.1m 、波长40=λm

1==

u T λs πω2π2==T

由图t=0时刻O 处质元过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运动,所以2

π

0=

? 表达式??

?

??

?+????

?

?-

=2π402cos 1.0x t y π 4. 解:(1) 2π

4T

ωπ=

=,因为波源的位移为正方向最大值所以00=? 0.1A m = 10m λ=

代入到波函数

???

?

?

?+-

=02cos ?λ

π

ωx t A y

得向x 正向传播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2ππ

0.1cos(4π)0.1cos(4π)(SI)105y t x t x =-

=-m 54cos 1.01024cos 1.0???

?

??-=???? ??-=x t x t y ππππ (2) 将m 5.24

s,81411====λx T t 代入波动方程,得位移

m 1.0m )5.25π

81π4c o s (1.01=?-?=y (3) 质点振动速度为

)5

ππ4sin(π41.0x t t y -?-=??=

v 将m 5.24

s,81411===

=

λ

x T

t 代入上式,得速度

11s m 0s m )5.25

π81π4πs i n

(4.0--?=??-?-=v

5. 解:(1)

振幅2

210A m -=? 周期T=4s 角频率22

T ππω=

= 0t =时刻O 处质元过平衡位置向y 轴正向运动,所以初相为2

?-

=

代人cos[x y A t u ω??

?=-

+ ???

得波动方程为????

??-???? ?

?-?=-2π52πcos 1022x t y m

6.解:(1)由于P 点向下运动,可以判定波向)(x -传播.根据旋转矢量图可知O 点振动初

相4

π

0=

?,所以O 点的振动方程为 (SI)4ππ500cos ????

?

?+=t A y O 又由图可知m 200=λ,波动方程为

)4

100

500(cos π

π

π+

+

=t A y (SI)

(2) 将x =100m 代入上式,得该处的振动方程

??? ?

?

+=π45π500cos 100t A y (SI)

振动速度表达式为

??? ?

?

+-==

π45π500sin π500d d 100100t A t y v (SI)

7. 解:(1) 2v ωπ=

????

?

?++

=02cos ?λ

π

ωx t A y

标准形式变为???

?

?

?++

=022cos ?λ

π

πx vt A y

将波动方程()x t A y 24cos +=

π与标准形式比较,可得

2π1m

2π4π2Hz

x x λλ

νν=?==?=

波速 11

s m 2s

m 12--?=??==νλu

(2) 波峰处y =A ,即,1)24π(cos =+x t ),2,1,0(π2)24π( ±±==+k k x t

从上式可解出波峰位置的坐标表达式 x =k -2t

将t = 4.2s 代入上式, 得 x = ( k - 8.4)(m)

在上式中,令k = 8,则m 4.0=x 最小,这个波峰的位置是

m 4.04.8-=-=k x

即m 4.0-=x 的波峰离原点最近.

8. 解: (1)ππ

ω2002==

t T

由题意2

?-

=

波函数m ]2

)400

(

200cos[01.0π

π-

-=x

t y

(2)将x=16m ,x=20m 分别代入上式可得

振动方程m ]2

)40016(

200cos[01.016π

π--=t y m ]2

)40016(200cos[01.0ππ--

=t m ]2

8200cos[01.0π

ππ-

-=t

初相位为2

π

?-

=

振动方程m ]2

)40020(

200cos[01.020π

π--=t y m ]2

)40020(200cos[01.0ππ--

=t m ]2

10200cos[01.0π

ππ-

-=t

初相位为2

π

?-

=

(3)2

)1516(100

1

400222π

ππ

λ

π

?=

-?

=

?=

?=

?x uT

x

9. 解:(1)由t=0时刻的波形图可得2

?=

表达式??

?

?

?

?

+-

=

2π)(cos u x t A y ω (2)波的表达式写成???

?

?

?+

-

=

2π2cos x t A y λ

π

ω的形式

将8

λ

=

x 、8

=

x 代入上式得两处的振动方程 ????

??+=???? ??+-

=4πcos 2π82cos 8

t A t A y ωλλπωλ ???? ??-=???? ?

?+-

=4πcos 2π832cos 8

3t A t A y ωλλπωλ (3)速度表达式

???

?

?

?

+

-

-=2π2sin x t A v λ

π

ωω t=0时,将将8

λ

=

x 、8

=

x 代入上式得 ωωλλπωλA A A v 22

4πsin 2π82sin 8-=???? ??-=???? ??+--= ωωλλπωλA A A v 224πsin 2π832sin 8

3=???? ??--=???? ??+--= 二 选择题

CCDCB ABCCB BBC 三 填空题

1. )22cos(2212221λ

π

r

L A A A A A -++= 2. t A y ωc o s 2-= t A v ωωsin 2= 3. ?

??

?

?

?

-=2πcos 01.0t y π

???

?

?

?

-+

=2π12.02cos 01.0x t y ππ 4. )2

2cos(π

π+

=vt A y

5. ()

ππ-=t y 4cos 1.0 -1.26

波动光学

一 选择题

BCCAB CABAB ABACC BCDDC CBACD BBDDA BBCBC BBB 二 填空题 1. 1000nm 2. 0.9mm 3. 6637.9nm 4. 90.6nm 5.

θ

λ

n 27 6. 1000nm 7. 500nm 8. 6 9.

6 、第一 、 亮

10. 32 11. 3 12.

4

I 13. 1:3 14. 60 15. 60

三 计算题

1. 解: 条纹间距

λd D x =?10 可得=?=λx

D

d 100.91mm

2. 解:空气劈尖 两相邻条纹间距为θ

λ

21=l 液体劈尖 两相邻条纹间距为

θλn l 22=

间距变化

)11(221n

l l l -=

-=?θλ 所以,劈尖角

rad 1071.1rad )4

.11

1(5.0210600)11(246--?=-??=-?=n l λ

θ

3. 解: 明环半径为 ,3,2,1,2

1

2=-=

k R k r λ 4. 解:设第三级暗纹在θ3方向上,则有

s i n 3a θλ= 此暗纹到中心的距离为

33tan x f θ=

因为θ3很小,可认为 33tan sin θθ= 所以

a

f x λ

33≈

两侧第三级暗纹的距离是 mm 0.8623==a

f x λ

所以 nm 500623==

f

a

x λ 5. 解:(1) 对于第一级暗纹,有1sin a θλ≈ 因? 1很小,故

11tan sin a

λ

θθ≈=

故, 中央明纹宽度 0122tan 1.2cm f x f a

λ

θ?==

= (2) 对于第二级暗纹,有 2sin 2a θλ=

222tan 1.2cm f x f a

λ

θ==

=

6. 解:(1) 由题意, λ1的k 级与λ2的(k +1)级谱线相重合 由

1sin λθk d =

2)1(sin λθ+=k d ,

即 得 21)1(λλ+=k k

22

12=-=

λλλk

(2) 由12sin λθ=d 得θ

λsin 21

=

d

f x 2

很小, f

x 2sin tan ==θθ 所以 1200022

1==x f

d λnm

7. 解:(1) 单缝第一级暗纹满足

sin 1,tan x a f

θλθ=?=

且 中央明纹宽度

22tan x x f θ?==?

当f x <<时

tan sin θθ=

所以, 7

25226102sin m 610m 210

f x f a λθ---???≈?===?? (2) 由光栅方程λθk d =sin 得:d

k λ

θ=sin 单缝衍射第一级暗纹对应的衍射角满足λθ=1sin

a 即:a

λθ=

1sin 中央明纹区域各级主机大对应的衍射角小于单缝衍射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所以有

1sin sin θθ<

5.210

22001

3=?=<-a d k 取k = 2,中央明纹区内有k = 0,±1,±2共5个主极大.

8. 解:(1) 由光栅方程()sin a b k θλ+=,将2,30k θ==

代入,可得光栅常量

()m 104.2m 5

.0106230sin 267

--?=??==+

λb a (2) 由于第三级缺级,若单缝的第一级暗纹与光栅第三个主极大重合,则对应单缝的

最小宽度,即满足

()sin 3sin 3a a b a b a θλ

θλ=?+?→=?+=??

所以单缝最小宽度

m 108.0m 3

104.2366

--?=?=+=b a a

(3) 由光栅方程,λθk b a =+sin )( 得:λ

θ

sin )(b a k +=

最大级次π

2

θ<

,所以 410

6104.27

6max =??=+<

--λ

b

a k 即 3max =k

又由题设条件,3的倍数级次缺级,所以屏上可能呈现的全部主极大的级次为0,±1,±2. 9. 解:(1) 自然光通过第一偏振片后,其强度 2

1I I = 通过第二偏振片后, 012

12834330

cos I I I I ==

=

通过第三偏振片后, 0022332

3418360

cos I I I I =?=

=

通过每一偏振片后的光皆为线偏振光,其光振动方向与刚通过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

平行.

(2) 若抽去第2片,因为第三片与第一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所以此时03=I ,

2

1I I =

仍不变. 10. 解:设第二个偏振片与第一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θ.透过第一个偏

振片后的光强 2

1I I =

透过第二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2I ,由马吕斯定律

θ20

2cos 2

I I =

透过第三个偏振片的光强为3I

)2(sin 8sin cos 2)90(cos 20220223θθθθI

I I I ==

-= 由题意知 16

03I

I =

所以 21)2(s i n 2

=

θ, 5.222

2sin 211==-θ

大学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质点

题1.1: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322)s m 2()s m 6(m 2t t x --?-?+= 。求(l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s 0.4内位移的大小;(2)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题1.1解:(1)质点在4.0 s 内位移的大小 m 3204-=-=?x x x (2)由 0)s m 6()s m 12(d d 232=?-?=--t t t x 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 s2=P t (t = 0不合题意) 则:m 0.8021=-=?x x x m 40x 242-=-=?x x 所以,质点在4.0 s 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m 4821=?+?=x x s 题1.2:一质点沿x 轴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0=t 时,0=x 。试根据已知的图t v -,画出t a -图以及t x -图。 题1.2解:将曲线分为AB 、BC 、CD 三个过程,它们对应的加速度值分别为 2A B A B AB s m 20-?=--=t t v v a (匀加速直线运动) 0BC =a (匀速直线) 2C D C D CD s m 10-?-=--= t t v v a (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上述结果即可作出质点的a -t 图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 2002 1at t v x x + += 间内,质点是作v = 201s m -?的匀速直线运动,其x -t 图是斜率k = 20的一段直线。 题1.3: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岸上有人用绳跨过定滑轮拉船靠岸。设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 ,滑轮到原船位置的绳长为0l ,试求:当人以匀速v 拉绳,船运动的速度v '为多少?

大学物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σ,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则在距离球面r (R r <) 处的电势为( ) A 、0 B 、R 0 εσ C 、r R 02 εσ D 、r R 024εσ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为零 B. 电场场强不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不为零 C.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D. 电势在某一区域内为常量,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内必定为零 3. 如图示,边长是a 的正方形平面的中垂线上,距中心O 点 处, 有一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则 通过该平面的电通量是( )。 A. B. C. D. 4. 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分别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长 度相同,R=2r ,螺线管通过的电流相同为I ,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R ,B r ,则应该满足:( ) A. B R =2B r B. B R =B r C. 2B R =B r D. B R =4B r 5. 两个同心均匀带电球面,半径分别为a R 和b R (b a R R <), 所带电荷分别为a q 和b q .设某点与球 心相距r ,当b a R r R <<时,取无限远处为零电势,该点的电势为( ) A 、 r q q b a +?π041ε B 、 r q q b a -?π041ε

C 、???? ? ?+?b b a R q r q 0 41επ D 、 ???? ??+?b b a a R q R q 0 41 επ 6. 面积为S 和S 2的两圆线圈1、2如图放置,通有相同的电流I .线圈1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2的磁通用21Φ表示,线圈2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1的磁通用12Φ表示,则21Φ和12Φ的大小关系为( ) 1 2 S 2 S I I A 、12212ΦΦ= B 、1221ΦΦ> C 、1221ΦΦ= D 、12212 1 ΦΦ= 7.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带电荷分别为1λ和2λ,则在两圆柱面之间、距离轴线为r 处的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为( ) A 、 r 02 12ελλπ+ B 、 2 02 10122R R ελελπ+ π C 、 r 01 2ελπ D 、0 8. 如图,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 中以速度v ?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 =0 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 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刚体得转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得绕着轻绳得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得角加速度分别为βA与βB,不计滑轮轴得摩擦,则有 (A) βA=βB。(B)βA>βB. (C)βA<βB.(D)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 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得细圆环A与B。A环得质量分布均匀,B环得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得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与J B,则 (A)JA>J B.(B) JA

大学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 -q O A B C D 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 点电荷是电量极小的电荷; (B) 点电荷是体积极小的电荷; (C) 点电荷是体积和电量都极小的电荷; (D) 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关于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E = q r / (4 0 r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r →0时, E →∞; (B) r →0时, q 不能作为点电荷,公式不适用; (C) r →0时, q 仍是点电荷,但公式无意义; (D) r →0时, q 已成为球形电荷, 应用球对称电荷分布来计算电场. 如果对某一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 S E d ??S =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S 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B) S 面内的电荷必定为零; (C) 空间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D) S 面上的E 必定为零。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空间内电荷代数和 ∑q =0 ,则可肯定: C (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零. (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图,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若取图中P 点处为 电势零点,则M 点的电势为 D (A) q /(4πε0a ) (B) ?q /(4πε0a ) (C) q /(8πε0a ) (D) ?q /(8πε0a ) 对于某一回路l ,积分l B d ?? l 等于零,则可以断定 D (A) 回路l 内一定有电流; (B) 回路l 内一定无电流; (C) 回路l 内可能有电流; (D) 回路l 内可能有电流,但代数和为零。 如图,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位于圆心O 处,A 、B 、C 、D 为同一圆周上的 四点,现将一试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动到B 、C 、D 各点,则 A (A) 从A 到各点,电场力做功相等; (B) 从A 到B ,电场力做功最大; +q ? a a P · · M

大学物理之习题答案

单元一 简谐振动 一、 选择、填空题 1.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2. 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该振子的初相为π3 4 ,则t=0时,质点的位置在: 【 D 】 (A) 过A 21x = 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A 21 x =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A 21x -=处,向负方向运动;(D) 过A 2 1 x -=处,向正方向运动。 3. 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任其振动,从放手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运动方程,则该单摆的初相为: 【 B 】 (A) θ; (B) 0; (C)π/2; (D) -θ 4. 图(a)、(b)、(c)为三个不同的谐振动系统,组成各系统的各弹簧的倔强系数及重物质量如图所示,(a)、(b)、(c)三个振动系统的ω (ω为固有圆频率)值之比为: 【 B 】 (A) 2:1:1; (B) 1:2:4; (C) 4:2:1; (D) 1:1:2 5. 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如图,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 C 】 (A) 竖直放置可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作简谐振动; (B) 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作简谐振动; (C) 两种情况都可作简谐振动; ) 4(填空选择) 5(填空选择

大学物理习题及答案

x L h 书中例题:1.2, 1.6(p.7;p.17)(重点) 直杆AB 两端可以分别在两固定且相互垂直的直导线槽上滑动,已知杆的倾角φ=ωt 随时间变化,其中ω为常量。 求:杆中M 点的运动学方程。 解:运动学方程为: x=a cos(ωt) y=b sin(ωt) 消去时间t 得到轨迹方程: x 2/a 2 + y 2/b 2 = 1 椭圆 运动学方程对时间t 求导数得速度: v x =dx/dt =-a ωsin(ωt) v y =dy/dt =b ωcos(ωt) 速度对时间t 求导数得加速度: a x =d v x /dt =-a ω2cos(ωt) a y =d v y /dt =-b ω2sin(ωt) 加速度的大小: a 2=a x 2+a y 2 习题指导P9. 1.4(重点) 在湖中有一小船,岸边有人用绳子跨过一高处的滑轮拉船靠岸,当绳子以v 通过滑轮时, 求:船速比v 大还是比v 小? 若v 不变,船是否作匀速运动? 如果不是匀速运动,其加速度是多少? 解: l =(h2+x2)1/2 221/2 122()d l x d x v d t h x d t ==+ 221/2()d x h x v d t x += 当x>>h 时,dx/dt =v ,船速=绳速 当x →0时,dx/dt →∞ 加速度: x y M A B a b φ x h

220d x d t =2221/22221/2221/2221/2221/22221/2()1()11()()1112()2()d x d h x v dt dt x d h x v dt x d dx d h x dx h x v v dx x dt x dx dt dx x dx h x v v x dt x h x dt ?? +=??????=?+???? +??=?++ ???=-?+++ 将221/2()d x h x v d t x +=代入得: 2221/2221/2 221/2 22221/21()112()()2()d x h x x h x h xv v v v d t x x x h x x ++=-?+++3222232222)(x v h x v v x x h dt x d -=++-= 分析: 当x ∞, 变力问题的处理方法(重点) 力随时间变化:F =f (t ) 在直角坐标系下,以x 方向为例,由牛顿第二定律: ()x dv m f t dt = 且:t =t 0 时,v x =v 0 ;x =x 0 则: 1 ()x dv f t dt m = 直接积分得: 1 ()()x x v dv f t dt m v t c ===+?? 其中c 由初条件确定。 由速度求积分可得到运动学方程:

大学物理教程 上 课后习题 答案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或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u r r , 241r i j =+u r r r 位移的大小 r ==r V (3) 2x dx v t dt = = 2x x dv a dt = =, 2y y dv a dt ==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22a i j =+r r r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r r r ,式中的R 、ω均为常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2)质点的速率为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t θ 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4/d rad s dt ω 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 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 阻力(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求(1)滑行中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2)0到t 时间内飞机所滑行的路程;(3)飞机停止前所滑行的路程。 解 (1)飞机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即 dv k dt v m =- 两边积分,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2-31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 于地球半径的2倍(即2R ),试以,m R 和引力恒量G 及地球的质量M 表示出: (1) 卫星的动能; (2) 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引力势能. 解 (1)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地球引力作为向心力,有 卫星的动能为 212 6k GMm E mv R == (2)卫星的引力势能为 2-37 一木块质量为1M kg =,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m g =的子弹以 500/m s 的速度水平击穿木块,速度减为100/m s ,木块在水平方向滑行了20cm 后 停止。求: (1) 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2) 子弹的动能减少了多少。

《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2014级机械《大学物理》习题库 1.以下四种运动形式中,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D ]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2.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r x y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D ] (A) d d r t (B) d d r t r (C) d d r t r 3.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 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 B ] (A) 2/R T ,2/R T (B) 0 ,2/R T (C) 0 , 0 (D) 2/R T , 0. 4.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 向西行驶,今有风以相同速率从北偏东30°方向 吹来,试问人感到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C ] (A) 北偏东30° (B) 南偏东30° (C) 北偏西30° (D) 西偏南30° 5.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B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6.下列说法哪一条正确[ D ] (A) 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运动方向也不变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不管加速度如何,平均速率表达式总可以写成(v 1、v 2 分别为初、末 速率) 122 v v v (D) 运动物体速率不变时,速度可以变化。 7.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 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D ] (1) d d v a t , (2) d d r v t , (3) d d S v t , (4) d d t v a t r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8.如图所示,假设物体沿着竖直面上圆弧形轨道下滑,轨道是光滑的,在从A 至C 的下滑过程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D ] (A) 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B) 它的速率均匀增加 A R

大学物理 第一章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实际的质点. ······························································· [×] 2. 同一物体的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描述也不同. ···················· [√] 3. 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 [×] 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指向圆心. ···························································· [×] 5. 圆周运动满足条件d 0d r t =,而d 0d r t ≠. ···························································· [√] 6. 只有切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 7. 只有法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圆周运动. ························································· [×] 8. 曲线运动的物体,其法向加速度一定不等于零. ················································ [×] 9. 质点在两个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 [√] 10. 牛顿定律只有在惯性系中才成立. ·································································· [√] 二、选择题 11. 一运动质点在某时刻位于矢径(),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C ) A. d d r t B. d d r t C. d d r t D. 22d d x y +12. 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54SI S t t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B ) A. 4s t = B. 2s t = C. 8s t = D. 5s t = 1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其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22r at i bt j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B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14.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d d v kv t t =-,式中的k 为大于0的常数。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是:( C ) A. 0221v kt v += B. 022 1v kt v +-= C. 021211v kt v += D. 0 21211v kt v +-= 15. 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中,A 、B 二船都以2m/s 的速率匀速行驶,A 沿x 轴正方向,B

大学物理例题

例1 路灯离地面高度为H,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下水平路面上以匀速度步行。如图3-4所示。求当人与灯的水平距离为时,他的头顶在地面上的影子移动的速度的大小。 解:建立如右下图所示的坐标,时刻头顶影子的坐标为 ,设头顶影子的坐标为,则 由图中看出有 则有 所以有 ; 例2如右图所示,跨过滑轮C的绳子,一端挂有重物B,另一端A 被人拉着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其速率。A离地高度保 持为h,h =1.5m。运动开始时,重物放在地面B0处,此时绳C在铅 直位置绷紧,滑轮离地高度H = 10m,滑轮半径忽略不计,求: (1) 重物B上升的运动方程;

(2) 重物B在时刻的速率和加速度; (3) 重物B到达C处所需的时间。 解:(1)物体在B0处时,滑轮左边绳长为l0 = H-h,当重物的位移为y时,右边绳长为 因绳长为 由上式可得重物的运动方程为 (SI) (2)重物B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3)由知 当时,。

此题解题思路是先求运动方程,即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再通过微分求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例3一质点在xy平面上运动,运动函数为x = 2t, y = 4t2-8(SI)。 (1) 求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 (2) 求t1=1s和t2=2s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 在运动方程中消去t,可得轨道方程为 , 轨道曲线为一抛物线如右图所示。 (2) 由 可得: 在t1=1s 时, 在t2=2s 时, 例4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初始加速度为a0,以后加速度均匀增加,每经过τ秒增加a0,求经过t秒后质点的速度和位移。 解:本题可以通过积分法由质点运动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解质点的速度和位移。

《大学物理习题集》上)习题解答

) 2(选择题(5) 选择题单 元一 质点运动学(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两句话是否正确: (1) 质点作直线运动,位置矢量的方向一定不变; 【 ? 】 (2) 质点作园周运动位置矢量大小一定不变。 【 ? 】 2. 一物体在1秒内沿半径R=1m 的圆周上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图所示,则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A 】 (A) 大小为2m/s ,方向由A 指向B ; (B) 大小为2m/s ,方向由B 指向A ; (C)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A 点切线方向; (D)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B 点切线方向。 3.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3t-5t 3+6(SI),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2 m/s ,瞬时加速率a=2 m/s 2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D 】 (A) 等于零 (B) 等于-2m/s (C) 等于2m/s (D) 不能确定。 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度V 0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 C 】 (A)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6. 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t 曲线如图所示,如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s 时,

大学物理电磁场练习题含答案

大学物理电磁场练习题含答案

前面是答案和后面是题目,大家认真对对. 三、稳恒磁场答案 1-5 CADBC 6-8 CBC 三、稳恒磁场习题 1. 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 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 1 / B 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 ] 2. 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 ,此线圈在A 点(见图)产生的磁感强度B 为 (A) l I π420μ. (B) l I π220μ. (C) l I π02μ. (D) 以上均不对. [ ] 3. 通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则P ,Q ,O 各点磁感强度的大小B P ,B Q ,B O 间的关系为: (A) B P > B Q > B O . (B) B Q > B P > B O . (C) B Q > B O > B P . (D) B O > B Q > B P . [ ]

4. 无限长载流空心圆柱导体的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电流在导体截面上均匀分布, 则空间各处的B 的大小与场点到圆柱中心轴线的距离r 的关系定性地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 ] 5. 电流I 由长直导线1沿平行bc 边方向经a 点流入由电阻均匀的导线构成的正三角形线框,再由b 点沿垂直ac 边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若载流直导 线1、2和三角形框中的电流在框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用1B 、2B 和3B 表示,则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 (A) B = 0,因为B 1 = B 2 = B 3 = 0. (B) B = 0,因为虽然B 1≠ 0、B 2≠ 0,但021=+B B ,B 3 = 0. (C) B ≠ 0,因为虽然B 2 = 0、B 3= 0,但B 1≠ 0. (D) B ≠ 0,因为虽然021 ≠+B B ,但B 3 ≠ 0. [ ]

大学物理例题

1。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求: (1)质点的轨迹方程; (2)质点在第1s和第2秒的运动速度; (3)质点在第1s和第2秒的加速度。 2.在离水面高为h 的岸边,有人用绳子拉小船靠岸,人以不变的速率u收绳。求:当船在离岸距离为x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例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a= 2- 2t (SI),初始条件为x0=0,v0=0,求 (1)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 (2)质点的运动方程; (3)质点在前3s内经历的路程。

4。 5。

6。已知l 长的绳端拴一质量m 的小球(另 一端固定在o 点),自水平位置由静止释 放。求球摆至任一位置时,球的速度及绳 中的张力。 7. 一个滑轮系统,如图,A 滑轮的加速度为a ,两边分别悬挂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 求两个物体的加速度。 7。一个以加速度大小a=1/3g 上升的升降机里,有一装置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相同,均为m ,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滑轮的重量忽略不计。从地面看,B 做自由落体运动。试求,若从升降机上看,B 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8. 9.重量为P 的摆锤系于绳的下端,绳长为l ,上端固定,如图所示,一水平变力大小为F 从零逐渐增大,缓慢地作用在摆锤上,使摆锤虽然移动,但在所有时间内均无限接近力平衡,一直到绳子与竖直线成 Θ0 角的位置,试计算此变力所做的功. P F

10.一束子弹射入木块,并在木块中走了S ',然后停止;而子弹和木块整个系统水平向右走了S ,求子弹和木块所受的一对摩擦力f s 和f s '所做的净功。 11. 如图所示,倔强系数为k 的弹簧悬挂着质量为m 1,m 2两个物体,开始时处于静止,突然把两物体间的连线剪断,求m 1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12. 墙壁上固定一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物体m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开始时,弹簧没有伸长,现以恒力F 将物体自平衡位置开始向右拉动,试求此系统所具有的最大势能。 k 1m 2 m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1部分:选择题 习题1 1-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t 至()t t +?时间内的位移为r ?,路程为s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r ?(或称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r s r ?=?=? (B )r s r ?≠?≠?,当0t ?→时有dr ds dr =≠ (C )r r s ?≠?≠?,当0t ?→时有dr dr ds =≠ (D )r s r ?=?≠?,当0t ?→时有dr dr ds == (2)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D ),v v v v ≠= 1-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间位于位矢(,)r x 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 dr dt ;(2)dr dt ;(3)ds dt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1-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 (1)dv dt a =;(2)dr dt v =;(3)ds dt v =;(4)t dv dt a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1-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 1-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 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0v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止,小船的速率为v ,则小船作( ) (A )匀加速运动,0 cos v v θ= (B )匀减速运动,0cos v v θ= (C )变加速运动,0cos v v θ = (D )变减速运动,0cos v v θ= (E )匀速直线运动,0v v = 1-6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 (A)单摆的运动. (B)匀速率圆周运动. (C)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抛体运动. (E)圆锥摆运动. 1-7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2m/s,瞬时加速度22/a m s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 (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大学物理下册练习及答案

大学物理下册练习及答 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磁学 磁力 A 点时,具有速率s m /10170?=。 (1) 欲使这电子沿半圆自A 至C 运动,试求所需 的磁场大小和方向; (2) 求电子自A 运动到C 所需的时间。 解:(1)电子所受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R v m B ev 20 0= 得出T eR mv B 3197 310101.105 .0106.11011011.9---?=?????== 磁场方向应该垂直纸面向里。 (2)所需的时间为s v R T t 87 0106.110 105 .0222-?=??===ππ eV 3100.2?的一个正电子,射入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其速度 B 成89角,路径成螺旋线,其轴在B 的方向。试求这螺旋线运动的周期T 、螺距h 和半径r 。 解:正电子的速率为 731 19 3106.210 11.9106.110222?=?????==--m E v k m/s 做螺旋运动的周期为 1019 31 106.31 .0106.11011.922---?=????==ππeB m T s 螺距为410070106.1106.389cos 106.289cos --?=????==T v h m 半径为319 7310105.1 0106.189sin 106.21011.989sin ---?=??????==eB mv r m d =1.0mm ,放在 知铜片里每立方厘米有2210?个自由电子,每个电子的电荷19106.1-?-=-e C ,当铜片中有I =200A 的电流流通时, (1)求铜片两侧的电势差'aa U ; (2)铜片宽度b 对'aa U 有无影响为什么 解:(1)53 1928'1023.210 0.1)106.1(104.85 .1200---?-=???-???== nqd IB U aa V ,负号表示'a 侧电势高。 v A C

大学物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 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21)y = 或 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 241r i j =+ 213r r r i j =-=- 位移的大小 231r =+= (3) 2x dx v t dt = = 2(1)y dy v t dt ==- 22(1)v ti t j =+- 2x x dv a dt ==, 2y y dv a dt == 22a i j =+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42/v i j m s =+ 22a i j =+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式中的R 、ω均为常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sin cos d r v R ti R t j dt ωωωω= =-+ (2)质点的速率为 v R ω==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t θ 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2216n a R Rt ω==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4/d rad s dt ω 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0 2.0 2.02 (63)(33) 18I Fdt t dt t t N s ==+=+=? ?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求(1)滑行中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2)0到t 时间内飞机所滑行的路程;(3)飞机停止前所滑行的路程。 解 (1)飞机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dv f m kv dt ==- 即 dv k dt v m =- 两边积分,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2-31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

8大学物理习题及综合练习答案详解

导体 8-1两个同心导体球壳A 和B ,A 球壳带电+Q ,现从远处移来一带+q 的带电体(见图8-1),试问(请阐明 理由):(1)两球壳间的电场分布与无+q 时相比有无变化?(2)两球壳间的电势差是否变化?(3)两球壳的电势是否变化?(4)如将B 球壳接地,上述(1)、(2)、(3)的情况又如何? 解:(1)由于静电屏蔽作用,+q 对两球壳间的电场没有影响。 (2)由? ?=B A AB l E U ??d 可知,由于E ?不变,所以AB U 不变,即两求壳间的电势差不变。 (3)由电势叠加原理,+q 使两球壳的电势升高。 (4)B 球壳接地,由于屏蔽作用,两球壳间的电场分布不变,从而AB U 不变。因B 球壳接地,电势不变,所以A 球壳电势也不变。 8-2半径为R 1的导体球A ,带电q ,其外同心地套一导体球壳B ,内外半径分别为R 2和R 3(见图8-2),且 R 2=2R 1,R 3=3R 1。今在距球心O 为d =4R 1的P 处放一点电荷Q ,并将球壳接地。问(1)球壳B 所带的净电荷Q ’ 为多少?(2)如用导线将导体球A 与球壳B 相连,球壳所带电荷Q ” 为多少? 解:(1)根据静电平衡条件,A 球上电荷q 分布在A 球表面上,B 球壳内表面带电荷-q 。 由高斯定理可得,R r R 21<<:0204r r q E ?? πε= A 球电势 1 0210 2 08)1 1( 4d 4d 2 1 R q R R q r r q l E U R R B A A πεπεπε= -= = ?= ? ? ?? 设B 球壳外表面带电荷q ’,由电势叠加原理,A 球球心处电势 4030201 0044'44R Q R q R q R q U πεπεπεπε++-+ = 1 010********'244R R q R q R q πεπεπεπε+ +-= 1 0101 04434' 8R Q R q R q πεπεπε++ = 108R q U A πε = =, Q q 43 '-=∴ B 球壳所带净电荷 q Q q q Q --=-=4 3 '' (2)用导线将和相连,球上电荷与球壳内表面电荷相消。 Q q Q 4 3'"-==∴ 8-3两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板A 和B ,相距5.0mm ,两板面积都是150cm 2,电量大小都是2.66×l0-8C , A 板带正电并接地(电势为零),如图8-3所示。略去边缘故应,求(1)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 ;(2)B 板的电势;(3)两板间离A 板1.0mm 处的电势。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左右板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 (1)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i S Q i i i E E E ? ??????000022εεσεσεσ==+=+=右左 N/C 100.210 5.11085.8106 6.25 2128i i C ???=????=--- 图8-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