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傩戏 论文

傩戏 论文

傩戏 论文
傩戏 论文

与神共舞

——民间小戏之傩戏

地方小戏即可划分到戏剧研究领域也可以划分到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其依据在于地方小戏不同于精英文学,它不是由当时知识分子所创造的,而是由民间无数艺人经过岁月和时代的积累沉淀而成。由于地区和时代不同,创造出来的小戏也各式各样,而作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其地位是不同小视的。它从原始的祭祀仪式中脱离出来,不断的吸收各种艺术元素发展而来,却又保留有原始文化的气息,很具有考究意味。本文试图从傩戏之起源发展、傩戏之艺术形态、傩戏之文化内涵以及毛南族之傩戏入手,对傩戏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探讨。

一、傩戏之起源发展

何谓傩?这是了解傩戏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按照叶长海的《中国戏剧史》所说,傩这个名字的来由是驱鬼时要发出"傩傩傩"的声音,而这声音可能带有某种诅咒意味,就好比我们常常听到的类似于"天灵灵,地灵灵"之类的咒语。而对于傩这个字究竟暗含什么样的意思也就无法推测了,因直接将其作为名称也是未尝不可的。

关于傩这种表演形态是包含两部分的,一个是以祭祀为主要目的的,另外一个就是单纯的从事于戏剧表演的。在早期,它更加侧重于祭祀,但是它又具备戏剧的一些特色,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原始的祭祀已经转化为艺术的表演,占据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原始巫祭仪式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等。而在周朝之时已相当的兴盛了,这可以从当时最早的戏剧作品《大武》中可见一斑。《大武》由周文王主持编排演练,将阴阳八卦图谱内化于其中,无论是队形舞蹈都符合四面八方天地宇宙之奥妙。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由官方的祭祀仪式的兴盛,来反观当时的民间社会风气,可以肯定的是傩祭的旺盛。实质上考古发现,奴隶等级社会的鼎盛朝代——周朝有三种主要的祭祀仪式:祈求农事丰稔的蜡祭、驱邪避疫的傩祭、和求雨的雩祭①。而傩祭已经是一种正式列入国家祭典的仪礼活动。而刚刚所说的都是从黄帝传袭下来的正统中原文化的风俗。

按廖奔的《中国戏剧史》所据,还是在春秋时期,这种仪式已经成为邻里乡亲的一种公共活动,相当于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哭丧节等。以后随着民间信仰的世俗化和多元化——杂化,傩祭结合其他习俗向着地区民俗文化的方向发展。梁代民间的岁终逐除已经改为社火模样,并吸收了佛教神参加。②其实,在现在的很多民俗中都还反应了傩戏的某些特有质素。并且由于地区的不同,每一种傩戏的演变,其中都有地方民族的特色在其彰显。如湖南中部地区的岁末烧火趋祟的行为。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用稻草扎成一小捆,然后点燃,在空中挥舞表示赶走脏秽蚊虫,迎接新生洁净。个人认为,这些行为带有类似于傩戏的性质,但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考证。

随着中原文化中心的迁移,这种风俗自然也带到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并且在各个民族的悉心培养和浇灌下,傩有了新的生机和特色,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更新,艺术形态也有了新的发展。如湖南丰富的祭祀歌舞传统为傩仪增添了表演的成分,而驱傩内容也在民俗影响下向祈神还愿转化。③但南方地区的傩是土生

土长还是由中原文化中心的迁移而来,在学术界还是存在争议的。在清代关于傩戏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傩戏在湖南中部地区是相当的繁荣的。《松桃厅志》载:"自城市迄乡村,皆有庙宇,士民祁襄,各因其事……乡村皆然。"

到了近现代,傩戏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艺术形式,基本上脱离了祭祀等原始民间活动,而成为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流传于乡野剧团,成为草根文学中的一大代表。最具有典型性的当数贵州的傩堂戏。傩戏是广泛分布各个地区的,主要有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山西、内蒙古。并且它的形态也是各异的,有傩戏、师道戏、师公戏、队戏等。足可见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多采,而这些都是我们民间文化的瑰宝,将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的见证。

二、傩戏之艺术形态

由于傩最初是用来祭祀趋鬼求神之用,所以它和巫的表演形式应该是有相似之处的。巫是远古人民交感思维的产物,它作为沟通人和神的中介,借助于语言和某种神力同神达到交流,传递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同样的傩亦是如此。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赏,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从这段话中可以推测出如下几点。

首先,傩表演里有个重要的人物---方相氏。他的形象就是,头戴着黄金四目假面,身穿黑色的衣服,披着熊皮,手拿着盾牌和刀戈。形象自然是非常的凶狠吓人,经推测可能和原始的兽图腾崇拜有关。而类似于这样的造型,在《大面》里也是有体现的,据说兰陵王过于貌美,为了吓唬到敌人,于是戴着一个非常可怕的面具,英勇无比,所向披靡。从这些材料中都可以看出,原始人们的某些心理特征。

其次,方相氏身后跟着一百多人组成的傩队,在叶长海的《中国戏剧史》中被称为"侲子"。

而它的目的也很显然,除了有驱逐疫病之外,在发丧的时候还有赶走邪恶鬼怪的作用。

到了汉代又增加了十二神。这些神自然有其功用,可能和汉代流行的宗教有关。无怪乎,在戏剧界把傩的表演作为宗教剧的雏形,可见其还是具有相通性的。

而在现代,傩的艺术形态又发生了改变。可以说这一变更使得傩更接近于傩戏了。

按照周涛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一书,里面认为傩戏是面具戏的始祖。并且对湖南的傩戏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湖南傩戏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傩戏中的“正本戏”,是巫师还有诺法事中的程序之一。剧目有《发功曹》、《白旗仙娘》。二是小型戏曲。其剧本人物基本脱离还傩法事,有了一定的故事情节。还有一类就是戏剧化程度很高的大型剧目,已没有了宗教仪式的明显痕迹。湖南傩戏四大本分别是《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和《大盘洞》。很显然这些都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而发展起来的。可能由于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同,傩戏的作用也会有所侧重。

三、傩戏之文化内涵

关于傩戏中的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众说纷纭目前也没有一个定论。故在这里只选取其中两种说法,来略作讨论。

可以肯定的是,傩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根据已有的

材料,还原当时的社会面貌。史学界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就是远古时期,祭祀等仪式是非常兴盛的。这是由于民众对整个世界不了解,一方面他们非常依赖自然界,可另外一方面却又十分畏惧。这种心态下产生了各种图腾崇拜,如蒙古族的狼图腾,太阳图腾等。人们依靠这种信仰来求的心神的安定和食物的富足。有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是起源于太阳神的,因为太阳神能带来光明赶走黑暗,这些在考古学中也是有具体的例子来论证的。如在内蒙古阴山地区就有太阳神的图腾出现。而太阳神又是由太阳鸟分不开的,并且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太阳鸟演变成一种鸾,而这个时候傩出现了,故有观点认为傩文化就是鸾文化。

还有观点认为傩是糯文化。这也是有现实和理论依据的。糯文化代表的是农耕文化,而人类的古文化经历了三个时代,分别是采集时代,渔猎时代和农业时代。而农业时代又是最伟大最先进的时代。而考古学也认证了,南方人是农耕时代的首创者,而最早培养的又是糯米,而且傩与糯发音十分接近,并且农作民族也是崇拜神鸟的,这样一来这种观点把前面那种观点也包容进来了,故傩文化就是糯文化似乎顺理成章了。当然学术界对此还没有达成共识。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个人更偏颇于第一种。理由是,第二种在试图把第一种观点包容进去的时候却忽略了一点,虽然农耕文化是最发达的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决定了傩的诞生,也许早在采集时代或者渔猎时代傩的表演形式已经出现了,只是还没有被发掘。另外,太阳神崇拜在上古时期是非常普遍的,不仅是北方,南方也是如此,如广西花山壁画,其中的铜鼓上就有太阳崇拜的迹象。也许傩与太阳神崇拜一起演变发展而来也未为不可。

这也像前面所说,傩到底是从北方发源而来还是从南部土生土长的。因为种种考古成果表明,中原文化并不早于南方的文化。并且很有趣的是,中国目前所知有凭有据的能证明傩文化的最早的"太阳鸟符号",却出土于湖南洪江市的高庙遗址。

④这一发现具有颠覆性作用,看来研究清楚湘楚文化对于摸清傩文化有相当大的帮助。

四、毛南族之傩戏

先介绍一下毛南族。它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分布在领西地区,他们自称为"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而这一小节讨论的是位于广西环江附近的毛南族。

毛南族的傩艺术从形式上来说有说唱舞蹈戏剧音乐木刻剪纸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⑤而其代表作品是《三娘与土地》,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很显然这和当地的信仰有关。关于土地神,很多地区都有信仰。在湖南中部地区,有特定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生日,这天是作为祭祀来用的。一般是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会杀鸡,作为供品供奉土地,以求得土地保佑一方风水。并且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都会烧纸钱,求土地公公婆婆趋走妖魔鬼怪。至于毛南族关于土地神的认同就有待考察了,但是这可以说明一点的是,傩戏的发展和当地的信仰风俗是脱不了干系的。

毛南族的基本舞蹈动作有商羊腿、张臂平转、起伏碎步、扭胯、左右摆胯。前后弹胯等。⑥

而关于毛南族的面具、服饰、民歌、器乐、道具等都是很有讲究的。有意思的是,它的道具特别多,有簸箕、竹子、花枝、斧头、扫把等,都是拿来就用,而且

都和日常的生活用品有关,这是不是又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傩戏脱离于日常生活,上升为一种娱乐呢?事实上,很多民间艺术都是如此的。如苗族的竹竿舞、踩虫舞。可以说,千姿百态的民间生活孕育了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学,使其在日常中得到滋润和丰富。

在陈跃红就徐新建的《中国傩文化》中,认为鬼神信仰是傩的文化内核。而在毛南族中,他们信奉的是现世报的鬼神,他们相信通过这么一个仪式可以传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并且能够使得心愿得到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毛南族傩戏的主要作品是《三娘与土地》了吧?

前面提到了傩作为一种交感的中介,传达了人的愿望,在毛南族中,他们认为傩舞就是与神共舞。神的舞蹈显得凝重,而有神秘的气氛,对神的敬畏,又似对内心的渴望进行的祈求。⑦

傩戏的价值之大是不能形容的。而今各界的学者都试图对其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可无论怎样,这都是从某个侧面接近傩戏的本质。由于一些史料记载的缺陷,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至少我们能够大致的了解何谓傩戏,傩戏有哪些特征,它又和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注释:

①《中国戏曲史》廖奔著第33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②《中国戏曲史》廖奔著第3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③《中国戏曲史》廖奔著第3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④《中国巫傩史》林河著第546页花城出版社2001年8月

⑤《与神共舞---毛南族傩文化考察札记》韩德明著第1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年1月

⑥《与神共舞---毛南族傩文化考察札记》韩德明著第2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年1月

⑦《与神共舞---毛南族傩文化考察札记》韩德明著第4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年1月

参考书目:

《中国戏剧史》叶长海张福海著2004年4月

《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中国巫傩史》林河著花城出版社2001年8月

《与神共舞---毛南族傩文化考察札记》韩德明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周涛著

南丰傩文化记事初稿-中国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大事记(初稿) (1953年——2014年) 曾志巩 1953年 2月,南丰廓背园《文王访贤》和水北村《和合》舞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获省古典艺术奖旗两面。《文王访贤》并选拔参加中南区民间文艺会演,艺人李水生后又参加了中南区的民间文艺巡回演出活动。 1954年 春节期间,在县人民会场举行傩舞会演,26个傩班分别在两个舞台上表演。 1955年 ?月,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黄芝冈到南丰考察傩舞。 1956年 春,中国舞蹈研究会调查小组盛婕一行7人,于3月30日至4月28日先后到江西婺源、乐安、南丰、黎川、遂川5县调查傩舞,10月在《舞蹈学习资料》发表《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并将各类跳傩、跳鬼、玩喜等多种形态的面具舞统称为傩舞。 1957年 3 月,石邮傩舞《判官醉酒》(2人)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行前在省内各专区巡回演出。 ?月,抚州专区举行首届职工文艺会演,县工会和县文化馆合作选送的傩舞《和合》获节目奖和演出奖。 同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广州军区歌舞团、空军歌舞团的专业舞蹈工作者来丰采风。(?)

1958年 1月10 日,抚州专区举行首届农村文艺会演,县文化馆选送的《傩公傩婆》获创作奖和节目奖。 5月,石邮傩班9人赴南昌,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新闻》摄制组为其拍摄新闻专题片。 同年,文化馆文艺工作者与廓背园艺人合作,编创的新傩舞《蜜桔大王》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农村文艺观摩会演。 1959年 ?月,江西省歌舞团以南丰《和合》为素材创作的《丰收乐》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会演。 1960年 元月,南丰文艺学校学习演出的《丰收乐》在专区农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演出,获奖旗和奖金。 2月,正月初一至初三,县文化馆在人民会场举行文艺演出,白天为傩舞表演,廓背园、周家堡等傩班演出28套节目。晚上举行灯彩晚会和文艺节目表演。春节期间农村有32个傩班活动。 1962年 ?月,中共南丰县委文教小组工作意见指出:文化馆“对民间传统性文艺要挖掘。已挖掘的要进行抢救,特别是抢救南丰傩舞、竹马,否则会影响迷信传播。” 5月底,专署文教处召开全区音乐工作会议,研究收集民歌,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会上要求南丰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傩舞音乐。 1963年 ?月,廓背园李水生出席江西省第三次文代会,并当选区为省舞协理事。 同年,江西省歌舞团和全国总工会煤矿歌舞团的编导来南丰学习傩舞。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 ——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

目录 一.傩文化简介 二.文化与传承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 五.傩文化之我见 六.参考文献 一.傩文化简介 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

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因此,“傩”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傩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产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雀、鸾是一音之转,因此,这种被中国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鸾鸟,在中国有“凤凰”之称。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傩文化”则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农耕阶段的意识形态。由于“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中华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傩文化之中。因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DNA。

云南傩文化归总

【民族文化研究】 略论云南傩面具及其文化审美特征 ※ 李福军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关键词] 云南傩面具;文化内涵;审美特征 [摘 要] 云南傩戏面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云南各民族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的复合产物,从中可窥视到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习,看到云南各民族的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有代表性的几种傩戏的面具,透析云南傩面具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4)01-0020-05 傩面具作为古代原始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表现形态,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至今仍然能够在一些地区、一些民族中与现代文化并存,并大量地活在不少民族民间的广阔艺术天地里。傩面具与各民族的某些习俗或宗教祭祀结合后,成为某些民族所独有的艺术形式。以面具文化为主体的艺术活动有:傩歌、傩舞、傩戏、纹面、纹身、脸谱、吞口等,这种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同时并存的原因,是因为傩面具具备了自身的艺术个性,而且在许多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这种艺术个性与某些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使这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环境中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在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的云南,因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的影响,以傩歌、傩舞、傩戏为主的原始文化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态得到较完好的保存。作为云南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复合产物的傩戏面具,体现了云南各民族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他们通过戴傩面具祭祀、演出等方式达到人与神、人与鬼、灵与肉相契合的目的。从中反映出云南各民族生活与信仰的方方面面。傩面具文化既属于宗教,又属于艺术,它可以在歌舞场上给人们带来世俗的欢乐,又可以引发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思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一切宗教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们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力量形式。”傩面具正是这种力量的表现。昭通端公戏中,端公运用法器,念动咒语,施以灵符,其目的全在于祈求神灵来驱疫赶鬼,保护自己。 在原始社会早期,各民族的先民的思维还不能超出对自然界和人群关系最直接反映范围的时候,宗教还没有产生。作为宗教形式的“傩祭”当然不会产生。随着人类在劳动中的发展,先民们有了较发达的大脑,逐渐产生了对较复杂问题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才开始考虑人和外界的关系,于是产生了灵魂的观念,产生了人类的迷信。当人类进入原始氏族阶段后,又按照氏族部落的形象,产生了神的观念,于是就有了祭神的迷信。显然,这时人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又因为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周围自然界的赐予,无法抗拒自然界发生的如风、雨、雷、电等现象的侵袭,并把它视为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自然界产生了崇拜和迷信,这就是人类在蒙昧时代产生的“万物有灵”观念,即崇拜自然物的观念。嗣后,人类又经过一段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崇神、祭鬼仪式,产  2004年1月 第36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 nal of Yunnan Norm al University Jan.,2004 Vol.36No.1   [收稿日期]2003-08-26 [作者简介]李福军(1972—),男,白族,大理剑川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傩戏研究”课题[02K U Y013]论文。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作者:苏翔 来源:《歌海》2019年第05期 [摘; ; 要]贵州傩文化历史悠久,多层次、多种类、丰富的文化积淀使其闻名于世,近年来贵州傩文化逐渐由原先的保护、传承为主向开发与经营上转变,从研究贵州傩文化发掘的现状出发,以探讨这一现象对傩文化发展的启示为出发点,采用举例和实践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贵州傩文化发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贵州与其他地区傩戏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傩文化;挖掘;利用;启示 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文化现象,曾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不同的国家、地区,傩文化因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很多地区的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殆尽,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传统的地区更是少之又少。傩文化因为傩戏的发现与推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外界的关注。我国的傩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在西南贵州等地至今保留较为完整良好的傩文化生态环境,这对于发掘与研究、利用傩文化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阐述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阐述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大约30%,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如侗族、彝族、土家族等,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傩文化特色,因少数民族深厚的傩文化资源,学术界赠与“中国古文化活化石”“中国原始文化活化石”等美称,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多学科研究价值,贵州傩文化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 研究傩文化就必须研究其载体傩戏,贵州傩戏目前发展状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以汉、彝、土家等民族傩戏为代表的民间傩系列,以汉、土家、彝族地区的傩祭祀为发展的第二层次,以贵州地戏为发展的较高的第三层次。傩文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与地区的民俗习惯具有密切的关系,傩戏十分重视流程与服装道具的运用,不同的傩戏中的道具与举办地点、支持人物与流程有所差异,对于祭祀祭拜的神灵、信仰的宗教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面具在傩戏中是重要的文化价值符号,在傩戏表演中,面具代表的是神化的英雄,雕刻生动形象,是根据当地的民间神话传说制作的,在如今的傩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过程中,对傩面具的制作的推广,也带动了许多地区傩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一些地区与产业的傩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带动了贵州某些少数民族家族与地区的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傩文化、家族、产业、地区经济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发展。

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广西环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广西环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编辑整理https://www.doczj.com/doc/b32464956.html, 编辑:汪小菲源:中华论文货源网 【论文摘要】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用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课题对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广西环江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保护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份贡献。 【论文关键字】环江县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1地方概括 1.1环江概况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金红铁路、洛茂铁路、S30945、S20545省道、大环江河、小环江河过境。辖6个镇、5个乡和1个民族乡,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思恩镇,行政区域面积4572.31平方公里。2007年末人口37.11万,其中农村人口31.66万;2008年末人口37.73万,其中农村人口32.2万。有毛南、壮、苗、瑶、侗、水、仫佬、布依等少数民族34.4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2%。人口自然增长率6.91‰。耕地面积2.47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2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03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7万公顷。 1.2毛南族历史概况 毛南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之一。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毛南族”。据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远古时候,毛南族地区原住着“母老”人,后因语音发生变化而出现差别。自宋代以后,史籍上曾把“毛南”写成“茆滩”、“茅难”、“冒南”、“毛难”等,这些称谓既是族名,又是地区的名称。毛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与侗族、水族、仫佬族、壮族等民族语言有20%相同或相近,语法特点与侗语、水语接近。毛南族用汉字,除儿童和部分妇女外,大多数成年人都既说毛南语,又通讲汉语和壮语。 宋代毛南族地区先后属羁縻抚水州和镇宁州管辖。《宋史·抚水州》曾对该地区作过如此描述:“当地先民,虽有畲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明、清时代,毛南族先民由“伶人”分化出来,被称为“苦卖伶”,聚居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和下南乡(通称“三南”)一带。 毛南族有谭、覃、卢、蒙、韦、袁等姓氏,其中谭姓的人数量较多,约占毛南族的70%以上,分布的地区广,其次是覃、卢、蒙姓。历史上,他们是同姓聚族而居,在一个山寨之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解放后异姓杂居以至同壮族人民杂居的才逐渐增多。 毛南族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多元化,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长期影响毛南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起,出现了封建统治机构,同时残留着血缘组织”隆款”和部落联盟性质的“乡老制”。 1.3毛南族民族概况 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毛南族人口数为107166。毛南人使用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杂居,多数人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从

2020年广东南方新中考仿写句子和压缩语段

2020年广东南方新中考仿写句子和压缩语段 及答案 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1.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世界需要爱。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古人云:“上善若水。”世上之人,没有谁不感慨水中蕴含着的无穷力量,没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智慧。水很刚劲,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很识时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步不是不前,而是蓄势。当蓄势到一定高度,它就会气势汹涌、无法阻挡地倾泻而下。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 3.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我喜欢白色,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语句。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动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6.根据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经过约38万千米、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千米的落月准备轨道。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

我眼中的贵州

我眼中的贵州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在人类共同的历史中,都经历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阶段,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现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存留,比如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等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但中国的.傩文化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堪称“世界的瑰宝”。然而这一不可再生的瑰宝,今天却亟需我们的保护。 在流传至今的傩戏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原始崇拜和生命意识的冲动。色彩艳丽的傩画像、造型夸张的傩面具,透视出原始人类心灵深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强烈欲望。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傩文化,涉及民俗、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戏剧等许多艺术门类,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等诸多研究领域。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资源在讲述先人故事的同时,也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大量流传,真正古老的面具却因为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变质、损害。在一些地区,傩文化正在变调、变味,它的学术价值也受到影响。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傩戏、傩文化在人类历史文化轨迹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保护、研究和发展傩文化,首当其冲就是保护文化的原生态。这意味着傩技、傩仪、傩戏不能脱离它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土壤,成为死气沉沉的观赏品。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说:“它们(傩文化)和现代社会,特别是和现代的生产力、现代的科技,它有时候是格格不入的,它们产生了一种冲撞,在现代科学时代,它们将会逐渐的消失,因此,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让它们消失下去呢,还是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还是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因为它们毕竟代表我们中国,古代人类所走过的历史的足迹。”

傩文化介绍

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经千年传承,虽不断有新的文化艺术甚至是观念意识上的渗透,但至今仍保存了古代傩祭仪式中程序法则的传统性和完整性,已被文化部授予“傩舞之乡”,全县共有173个傩班。整个傩祭活动,有如一部庞大的古舞活动。 在这主要说的是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石邮村是个以吴姓为主的古村落。石邮村傩舞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傩舞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江西德安的傩戏,除了戴傩面具跳之外,甚至还有7个小木偶做道具,“戏”的成分更多一些。石邮傩只有肢体动作,是典型的“哑傩”。石邮傩保持着强烈的仪式和宗教色彩,他的傩舞还被称为“老傩”,因为它保留了绝大多数汉族先民自身的信仰和崇拜取向,较少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具有更丰富的原生意识表征。与其他傩班不同,石邮村傩班是村中吴氏家族的“私有财产”六个世纪以来,石邮村傩班一直是八位“伯”,且具有严格的辈分排列,按资论辈是惟一的也是权威的法则。从大伯到八伯,跳傩是终身制的,只有一位去世了,下面的各位“伯”才能递补上来,最小的八伯由“头人”从村中的杂姓中挑选一位补足空缺,但傩班人员的总数必须是八位。村中吴姓家族的成员是绝对不能去跳傩舞的,因为相传石邮村的傩舞是吴氏先祖——永乐年间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令的太尹公吴朝宗告老还乡时带回的,当时是由八位仆人跳傩给吴家人欣赏。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吴氏家族绝不自己跳傩,也不允许族中的其他子弟跳。 石邮村傩祭过程,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进行,活动包括起傩、跳傩、搜傩、圆傩一套完整而又丰厚的古老仪式,统称为“跳傩”。起傩就是在傩神庙中请神,请神之后便是傩班经过村中每户时家家必须鸣鞭炮迎接拜年,即所谓“参神”。“参神”完毕后开始“跳傩”仪式,傩班人戴上面具,身着朱衣,在村中公祭场所随锣鼓声起舞。并且家家户户的人都拿着祭品去傩圣庙参拜,村中“跳傩”的前后回程路线千百年来一直未变,独特的古舞风貌一一呈现。及至正月十六下午,在傩神庙前举行“搜傩”仪式,由三人分饰钟馗、开山、大神,以示捉鬼成功,预示着一年平安大吉。活动一般至次日凌晨结束,傩班弟子齐列傩神太子前,向傩神通报各家供奉的点心、饭菜,以求傩神佑福村中每户老少,此谓“圆傩”。最后,是在正月二十五左右举行“傩神安座”,冲洗傩祭用具、擦好面具、洗净朱衣、依次序放入箱中,存在傩神庙阁楼。至此,每年的傩祭活动结束,村中归于平静。同时石邮的傩又称老傩,只舞不唱,是典型的哑傩,原始色彩浓厚,保留着刚劲、质朴、威武、粗犷的风格。舞步有“禹步”,手作“香火诀”,舞时气势磅礴,情绪奔放,节奏热烈明快。“手脚弯钩身段圆,发怒晃头笑抖肩,只见身子不见脸,一招一式踩鼓点”是石邮村傩班表演的艺术特色。而萍乡的“军傩”又另具特色,表现傩神点将驱邪的浩大场景。萍乡石洞口“军傩”表演从“点将出兵”开场,接着是“王爷搁剑”、“太子耍刀”、“钟馗驱鬼”等,最后以“班师回朝”结束,形成了完整、威武的傩舞过程。整个傩活动的时间较长,非常热闹,有很多在哪有亲戚的都跑去看。 石邮村傩文化的古朴之处在于其文化的丰厚翔实,赣傩传播范围广,数量多,

傩戏(德江傩堂戏)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神灵——德江傩堂戏 德江县地处贵州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楚地之巫,实以歌舞为职,目的是乐诸神。《说文》里对于巫的注释是“女能事无形,以歌舞降神者也。”德江傩堂戏就是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现已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土家人叫“杠神”。巫术、原始宗教崇拜和戏剧相交汇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小说《神巫之爱》中,对这德江傩堂戏的演出有十分传神的描写:“他(指神巫)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直竖。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珠绘龙虎划黄纸符咒。手持铜叉和镂 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 还用呜呜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他双脚不鞋不袜, 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铁犁。那健全的脚, 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转折的 姿势,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人倾倒。那在鼓 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 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 精灵所在。” 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傩堂戏内容和剧目逐渐增 多。按内容其剧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始祖戏内容, 剧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锋》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 还愿的古代戏种。第二类是正本戏,又可分为大戏、小戏和 折子戏三种,不仅包含传统戏内容,还包含了属地方性的戏。 而折子戏剧目有《庸堂会》、《梁祝姻缘》等等,为人们喜闻 乐见。它的曲调唱腔发展至今约有二三百种,不一而足,皆 随内容而变化。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是"十二大腔"。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原生态性,它与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本质上也就是宗教祭祀的戏剧化和通俗化。它保存着戏剧最古老的传统,并清晰地表现出戏剧演变的历史脉络。它为中国的中古戏剧史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原生态标本。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3年,德江县 成功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来自中、日、韩、 德等国内外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参会。2006年,德江傩堂戏被 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月福和同镇的傩 坛师安永柏,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 “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美就蕴藏在那原始却纯净澄澈的歌舞之中。曲目有情,人亦有情,听戏人入戏里,演戏人出戏中。傩堂戏曾经在巴山楚水之间生生不息,也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薪火相传。

溧阳傩文化

溧阳傩文化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一种图腾崇拜,一种先人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 傩,滥觞于史前,商代形成固定的模式,先秦就有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傩舞吸取戏曲的形式,盛行一时。 溯行历史的长河,追寻傩文化的渊源,我们会发现傩形成发展,兴衰传承之进程曲折起伏。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汇聚奔涌,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呼啸而来,那种乖张狞戾,那份奇异神秘,摄人心魄。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傩,日趋衰亡。云贵、楚巴、赣湘地区的流传保存。但在苏皖两省交界的溧阳、高淳、广德、郎溪一带,傩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它以独特的生存形态遗存于世,它以独特的生存载体流传至今。作为傩文化在江南的子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我们对溧阳地区的傩文化进行追根寻源,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地枕吴山与越溪”,“吴风楚韵,兼而得之”,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这方山水秀丽的江南福地的人文积淀。蔡邕亡吴,隐居溧阳,筑读书台,研焦尾琴。伍员奔吴,路过溧阳,贞女赐壶浆,千金报义德。李白来吴,三到溧阳,酒楼会张旭,传颂《猛虎行》。 《吕氏春秋季东纪》有云:“命有司大傩”。大傩,即逐阴导阳、

击鼓驱疫的仪式。这种“国傩”的演绎,得以在民间以“乡傩”形式传承,兴兴衰衰,隐隐现现,其踪迹之诡异多变,与历史发展之轨迹契合。 溧阳地区的傩舞傩戏,最早有文字记载者,应是唐代诗人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为溧阳尉。他在任时除留下千古绝唱《游子吟》外,还有一诗《弦歌行》值得深读:“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孟郊在诗里活灵活现地给我们描慕了一幅驱傩的场景:鼓声隆隆,笛声萧萧,一群开颜染面的人扮成瘦鬼,只看到白白的牙齿。黑暗中驱鬼的茅鞭在嗖嗖作响,赤脚穿着红裤子的跳傩人急急地行进舞蹈。他们看到各自的扮相放声大笑,笑声冲溅起手中火把上的火星。他们用桃木制的弓箭靶,射中的人不时兴奋地高叫起来。 《弦歌行》是一幅生动的唐代傩舞图,应是研究傩文化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它告诉了我们许多信息,当时的傩乐有鼓有笛,具有江南特色。跳傩者乃“染面”证明当时不带面具。傩者赤足红裤,还没有戏袍背旗。傩仪有桃弓射失中该过程,而且在夜里举着火把举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宫殿庙会 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来源:名城长沙网作者:长沙非遗保护中心 热度32票浏览4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10年6月07日15:30 长沙火宫殿地处湖南省省会长沙的繁华商业区,既是星城一处古老火文化的遗迹,又是长沙民风、民俗、名食的汇集地。长沙火宫殿庙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湘古老火文化历史的缩影,也是湖南民风民俗文化的亮点。火宫殿庙会作为湖湘火庙文化的载体,延续着千百年来人与人、人与食的民俗情缘。火宫殿庙会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对继承湖湘民俗文化遗产,为现代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服务,彰显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火宫殿庙会的历史渊源: 火宫殿庙会(火神庙会)是我国寺庙中最古老的庙会之一。火宫殿的火神庙供奉着祝融,其人名为重黎,史书上称火官、赤帝。由于人类对“火”的自然现象认识不足,把“火”奉为神灵,“火正”(民间管理火源的官员)是神灵的化身被不断地神化,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火神。于是民间出现以火神庙为载体的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一系列宗教、民俗活动。 火宫殿庙会是一种由古老的火文化引发的,融宗教、民俗、饮食、消防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视火为神灵,围绕崇拜火神进行各种祭祀活动而形成的宗教文化。 2、以唱大戏(湘剧)、玩猴戏、杂耍、弹词、评书为主体而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 3、由祭祀、庙会活动孕育的,以肩挑、摆摊叫卖风味小吃而形成的饮食文化。

4、以不敬奉火神对施火者实施惩罚来警示人们安全用火,而后发展到用科学态度,创办长沙最早的火宫殿救火、倡导以防为主而形成的消防文化。 火宫殿庙会是以一家餐饮店与一座火神庙紧紧捆绑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多元文化载体。这种文化现象,在国内极具特色,极为罕见。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 火宫殿庙会起源于我国上古时代人类对“火”的崇拜,它是一种以敬火、拜火、用火、管火为主要内容的祭祀礼仪。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火神庙为载体的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一系列宗教、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承载着四千多年来湖湘文化演绎的进程,印证了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无不与人类对火的利用息息相关。 2、文化价值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傩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各种瑰奇的文化竞相绽放共同组成演绎了美丽的中华文化。其中,神秘悠远的傩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人存在于世界上,必定会在心里有一些寄托心灵的崇拜,或是图腾,或是宗教等等。而傩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一种精神崇拜,它是我国远古先民为了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而运用浪漫主义心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正因为它的神秘原始并且极具原生态文化价值,所以它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国保护的对象。傩文化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记忆,它的每一寸都暗藏古时的气息,它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化概念,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年复一年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而傩文化则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傩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人们的口耳相传。如今的傩文化最突出的省份应当是江西。赣傩,不仅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具原生态文化价值,而且江西还是傩文化重要输出地之一,国内一些著名的傩舞、傩戏,都与赣傩有一定的亲缘。傩文化包容了乡村祭祀仪式,民间信仰习俗,以及舞蹈、音乐、器乐、咒语、卜辞、面具等方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所以,傩文化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非物质文

毛南族傩面具数字化图像数据的创新运用

毛南族傩面具数字化图像数据的创新运用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立毛南族傩面具数字化图像数据库是对未来文化沟通方式的预见和对毛南族傩面具文化应用发展的可持续性思考,是文化存储的一种高效途径,也是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方法。有一个完整、系统、准确的数字化图像数据库作为后备支撑,可添补文化遗漏的空白。 标签:毛南族傩面具;数字化;图像数据 一、傩面具视觉图像提取 毛南族傩面具核心视觉元素的数字化圖像,要从面具实物样本中提取,并用图像处理软件CorelDRAW、Photoshop等将其重新分解或描绘,并对图像素材进行编辑、加工、美化。依据每种软件的使用特点和应用方式进行选取,将已有的图像素材有限放大,从而提取、分析、组合出一系列面具色谱。在传承和保护毛南族文化及打造傩面具文创品牌的前提下,收录傩面具数字化图像数据库人物形象元素整编部分的数据及信息应尽可能确保准确。错误的文化内容传播对毛南族傩面具文化的推广影响很大。 二、傩面具文字注释汇编 (1)分析整理毛南族傩戏唱本、文献资料、风俗资料,毛南族傩戏唱本、文献、风俗资料是现今留存最为古老、最为可靠的历史资料。“文化大革命”时期古老的唱本、文献毁于一旦,仅有少量的唱本流传于世,经师公的反复抄写、记录,又完整地保存下来;经文化学者、专家汇编整理的早期文献里收纳有三十多年前毛南族乡民的口述资料,这些唱本、文献内容中保留着能够追溯到傩面具造型元素的起源。 (2)对手工艺人的口述内容进行整理,毛南族傩面具制作技艺有着家族父子传承的特点。在技艺传承的同时,他们还继承了祖辈口口相传的傩面具文化知识,在文化整理工作中,他们能够对已有资料的考证提供帮助,是修补文化断层的活化石。 三、傩面具色彩区分 由于毛南族傩面具在历史保存过程中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的波及,现存古老傩面具极少,其原始的色彩原料制作和使用方法都已经失传。新制作的傩面具由于成本原因,在色彩原料选择上更倾向于市场流通的广告绘画颜料,从新面具上界定色彩构成的方法基本不予以采纳。古文物的色彩分析工作难度十分大,通常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仪器测定帮助分析其色彩原料的配置方法,以及分析矿物质颜料稳定性对色彩变化的影响,才能够推导出原始傩面具色彩配置的构成。只有系统分析古老傩面具的色彩构成,才能够为现代新傩面具色彩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添补毛南族傩面具在色彩研究方面的空白。

萍乡傩文化

萍乡傩文化 傩舞,萍乡俗称“仰傩神”(仰,方言为舞跳之意),“耍傩神”、“耍傩案”、“蹍傩神”,有的地方因舞步必须踩在锣点上而称为“踩傩”、“踩傩案”。 萍乡傩舞一直沿袭“逐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所谓“沿门舞”的习俗。 一是索室。按旧制,在索室之前,先要到县城集结,在“官迎”后才正式开始。乾隆年间的萍乡知县胥绳武(山西人),用萍乡方言写了一首《竹枝词》,记载当时舞傩的盛况:“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中城外人,说道太平毛(没)个事,颃(我)随衡(你)去跳傩神”。 二是夜场演出。傩队住哪村,就在哪村表演两三个小时的节目。 三是封洞仪式,即傩队回傩庙将面具搁臵神龛上和神龛下密封[图2]。封洞是跳傩中最大的活动,当天在傩庙要通宵达旦表演傩舞。 舞蹈节目依据面具名称而定。如戴太子面具跳舞、就叫《太子舞》、以此类推。舞蹈的特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以古朴庄重,典雅文静为特色;二是以激烈奔放、对峙而舞为特色;三是以雄壮剽悍、风趣诙谐为特

点。舞蹈节目有:《头阵》、《太子》、《关公》、《三将军》、《赵公》、《钟馗捉小鬼》,《雷公电母》、《瘟神下界》、《先锋祭将》、《功曹奏本》、《欧阳将军》、《小鬼戏判官》、《关公观南北二斗》、《关公战颜良》等。 傩面具 江西萍乡,普遍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百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现民间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是指五个傩队为争最后一个铜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长调解,五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铜制面具而形成的。 傩面具的来源,有以下传说。 一:三位大将军杀尽邪鬼后升天,万民惧怕邪鬼再来,跪求三位将军留下。将军们立于半空,抛下牛角号一支说:“请杨吴祖师雕刻我三人像、一旦有事,吹三声仙号,我三人即刻降临”。因其在云雾中,只见三人头面,不见身子,杨吴祖师为此仅刻出了三个面像 [图1]。 二:一猎人在山上遇一野猪,被野猪引入山洞后,发现了一枚铜面具。 三:在玄武庙前的樟树洞中发现一铜面具,以后便据此制作木面具。 四:由于河里涨大水,获得了漂来一箱面具。

傩戏

傩戏 傩戏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目录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 展开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浙江省长兴县傩戏 现状传承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 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

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1]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 编辑本段表演特点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 傩戏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潘贵民 [摘要]:中国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其在中国戏剧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对中国的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世界的戏剧,尤其是东南亚的戏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深受中国傩文化影响的日本能剧。日本能剧,也是日本戏剧的“活化石”,深受日本人民喜爱,更是纳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对这两种戏剧活化石的比较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日两国学者十分热衷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学者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概括,以期为今后的继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傩戏;能剧;比较研究;研究现状 一、引言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因其汉字发音的相似性以及悠久的历史渊源、相同的面具艺术等,为二者的比较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比较研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因此,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进行分析,是认识、区别和确定这两种古老艺术“活化石”异同关系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全面认识这两种古老艺术提供了客观、现实的科学依据。 对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的比较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形成了研究的高潮,随后研究热情逐渐减退。近年来,随着冯小刚古装电影《夜宴》的热映,成都原创话剧《寻根》的热演,对于面具舞的傩戏与能剧的比较研究又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并重新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热潮。对二者比较研究状况的起伏变化,笔者认为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国内外环境等密切相关。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的比较研究,涉及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交流史和戏剧发生学等相当广泛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两种戏剧及文化的单独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两国相关学者关注的课题,并因此形成了若干个研究高潮,但是,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却是20年代80年代以来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的比较研究都有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本文将从学术界对傩戏与能剧的分别研究论述入手,在此基础上从各学者的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其比较研究状况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 二、研究概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