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3)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3)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3)

61、人造光:人工制造的光源。

62、可见光:

人眼睛可以看见物体的光线。通常指太阳光,波长在380mm到780mm之间的光线。

63、光色的三补色:黄,品,青

64、光色的三原色:红,绿,蓝

65、极调(极色):黑,白二色,两个极端的颜色。

66、光圈:在镜头中用于约束光线通过的孔径光阑(阀)装置。

67、超级镜头(快速镜头):光圈系数大于f/1、2的镜头。

68、曝光组合调定:等量曝光采用光圈与快门的不同组合。

69、色盲片:只感蓝紫光,不感其它单色光的黑白胶片。

70、分色片:除红色光不感光,其它单色光全感光的黑白胶片。

71、密度:是指在底片上一定部分所积累银盐数量的多少。

72、倒易率:指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与光圈号码(通光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73、光的强度:指光线的相对强弱情况。它随着光源的输出及到光源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74、直接正像相纸:

是不经过翻转显影冲洗,用一次显影就可获得正像的直接正像感光材料。

75、舞台摄影:

以舞台演出的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技艺表演为对象的摄影艺术。

76、色彩的冷暖:

是由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中,建立的对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和联想。

77、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之初所必须具有的特殊的

心理状态。

78、审美享受:是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上的愉悦。

79、偏重中央测光:

偏重中央测光又称中央重点测光,他的侧光读数是一取景画面一定面积的被摄体亮度为主,其余部分景物的亮度为辅,这种一定面积多数位于画面中央或中央偏下。

80、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一种概念,通俗地说色温就是表示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指光的冷暖温度。

81、宽容度:

胶卷的宽容度是指胶卷能按比例纪录被摄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胶卷的宽容度意味着可允许曝光误差的能力。

82、感光度:

感光度又称片速,指胶卷对光线的敏感性,这是胶卷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能。

83、解象力:

胶卷的解像力又称分析力、分辩力,是指胶卷对景物细部的表现力,能把景物细微部清晰地记录下来,称为解像力高,反之则解像力低。

84、白平衡:

白平衡是数码相机的一种针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颜色纠正功能。白平衡的作用类似于常规相机在彩色摄影中加矫色滤光镜,以获取准确的色彩还原。

85、 CCD像素:

CCD像素就是CCD上形成影像信号的最小单位。不难理解,像素越高,构成影像的清晰度也就越高。

摄影名词解释

兴趣中心:构图学术语,指画面中心最吸引人的地方,通常是指,被摄体的主体或是主体所在的位置,也是画面各人物情感交流的汇聚点与情节中心,总的来说,他是在画面中视觉地位最高或是最具视觉价值的部分。 破线:当画面中的某一线条太单一,太强烈,而这时又需要强调时,如当地平线居中的时候则可以用相对或者相反的线条线条来消弱这种过于突出的感觉,并可以打破原有线条所带来的单一感,令画面的线条形式和感觉丰富起来。 基调:指画面基本色调,也就是画面的基本色彩倾向或给人的色彩视觉印象,如冷调、暖调、淡彩色调和浓彩色调。 多样统一:是所有造型艺术中一致的追求目标。多样就是丰富,不单一;统一就是有统一的目标,不杂乱。但是要注意多样统一不是单纯的指数量上的要求,其实他在更大程度上是就表达含义与艺术方面而言的。 色温:连续光源的光谱成分,用数字的形式表现的颜色。绝对黑体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 TTL:通过镜头测光。(光圈相联系) 倒易律:指光化学反应中,反应量就是光的照度和照射的时间的乘积,即与照射光亮成正比。 倒易律失效:不符合倒易律的规律而失效的现象,曝光虽然是与快门速度成正比的,对于大于1秒小于1/1000秒时,这种关系就是失去比例,变成曝光不足,要进行曝光补偿。 焦距:当镜头对准无穷远时,从像方主点(镜头)到像方焦点的距离。 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焦点: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在某距离处成像为一点,这个光线聚集点,称之为焦点。 景深: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 景别:构图时取景的范围的大小。分为: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质感:物体的属性与表面结构,他对照明光线的投射方向有一定的要求。 EV值:即曝光量值。够射到感光材料的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反差: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景物的明暗差别。二是:感光材料的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

摄影江湖术语照相机专业术语大全

摄影江湖术语照相机专业术语大全在摄影江湖中,有着许多术语和专业词汇,对于初学者来讲, 这些术语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因此,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为大 家汇总介绍一些常见的摄影江湖术语以及照相机的专业术语大全,希望能够为大家解开摄影世界的神秘面纱,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到 摄影带来的美好。 1. 光圈 光圈是指镜头出现的光圈,它的大小决定着镜头的进光量和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光圈一 般以数字f表示,例如f/2.8、f/4等。 2. 快门 快门是指相机的快门机构,用于控制进光时间,影响照片的曝 光度和清晰度。快门速度一般用秒或分秒表示,如1/400s、1/60s 等。 3. ISO

ISO是照相机在“感光度”方面的一个参数,用于调整照片的曝光度和清晰度。ISO值越高,照片的亮度越高,同时也伴随着噪点的增加。 4. 镜头焦距 焦距是指镜头与物体的距离,决定了照片的景深和角度。相机的焦距一般用毫米表示,如50mm、100mm等。 5. 白平衡 白平衡是指相机调节颜色温度的功能,用于使照片的颜色更加真实,符合人眼所看到的颜色。白平衡一般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可选。 6. RAW格式

RAW格式是相机所能拍摄的最原始的文件格式,不经过任何处理,包含着原始的拍摄信息和数据。RAW格式的照片需要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后期处理。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摄影江湖术语和照相机的专业术语介绍,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词汇需要注意: 1. 曝光:指相机对于光的引入控制,是表达影像的亮度和色彩深度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2. 提高曝光:指增大光线使得照片受到更多的光线,导致照片变亮。 3. 降低曝光:指减小光线,使得曝光度降低,从而照片更暗。 4. 三脚架:是一个重要的摄影辅助工具,用于支撑相机以及减少摄影时的晃动。 5. 滤镜:指镜头前方的滤镜,可调节照片的色彩、对比度、光线以及遮蔽部分光线等。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是一门独特而又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从初学者到专业摄影师,掌握摄影术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专业术语帮助摄影师们准确描述、交流和实践他们的创意想法。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常用的摄影专业术语,帮助读者加深对摄影的了解。 一、光线与曝光术语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表示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之间所持续的时间。常用单位是秒(s)或分数 (1/1000秒)。 2. 光圈(Aperture)- 相机镜头的开口,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 3. ISO值(ISO)- 表示相机感光度的度量单位。提高ISO值可以增加在低光条件下的拍摄能力,但同时也会引入噪点。 4.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使图像更明亮或更暗。 二、对焦术语 1. 对焦(Focus)- 将摄影师的注意力放在主体上,使其清晰锐利。 2. 自动对焦(Auto Focus)- 相机使用自动对焦模式来检测并调节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3. 手动对焦(Manual Focus)- 摄影师手动调整镜头以焦距清晰。 三、构图与角度术语 1. 视角(Perspective)- 指摄影师与拍摄主题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影响图像的空间感。 2. 比例(Proportion)- 元素或物体在图像中的相对大小。 3. 对称(Symmetry)- 图像中元素在视觉上平衡和对称。 4. 透视(Leading Lines)- 通过引导眼睛的线条构成,使观众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地方。 5. 黄金比例(Golden Ratio)- 将画面分割成特定比例,以获得更好的平衡及视觉效果。 四、摄影器材术语 1. 相机机身(Camera Body)- 相机中的主要部分,包括感光元件、快门、光圈等。 2. 镜头(Lens)- 放置在相机机身上的光学器件,用于聚焦和捕捉图像。 3. 快门按钮(Shutter Button)- 通过按下快门按钮来拍摄照片。 4. 三脚架(Tripod)- 用于稳定相机并减少移动造成的模糊。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3)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3) 61、人造光:人工制造的光源。 62、可见光: 人眼睛可以看见物体的光线。通常指太阳光,波长在380mm到780mm之间的光线。 63、光色的三补色:黄,品,青 64、光色的三原色:红,绿,蓝 65、极调(极色):黑,白二色,两个极端的颜色。 66、光圈:在镜头中用于约束光线通过的孔径光阑(阀)装置。 67、超级镜头(快速镜头):光圈系数大于f/1、2的镜头。 68、曝光组合调定:等量曝光采用光圈与快门的不同组合。 69、色盲片:只感蓝紫光,不感其它单色光的黑白胶片。 70、分色片:除红色光不感光,其它单色光全感光的黑白胶片。 71、密度:是指在底片上一定部分所积累银盐数量的多少。 72、倒易率:指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与光圈号码(通光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73、光的强度:指光线的相对强弱情况。它随着光源的输出及到光源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74、直接正像相纸: 是不经过翻转显影冲洗,用一次显影就可获得正像的直接正像感光材料。 75、舞台摄影: 以舞台演出的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技艺表演为对象的摄影艺术。 76、色彩的冷暖: 是由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中,建立的对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和联想。 77、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之初所必须具有的特殊的

心理状态。 78、审美享受:是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上的愉悦。 79、偏重中央测光: 偏重中央测光又称中央重点测光,他的侧光读数是一取景画面一定面积的被摄体亮度为主,其余部分景物的亮度为辅,这种一定面积多数位于画面中央或中央偏下。 80、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一种概念,通俗地说色温就是表示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指光的冷暖温度。 81、宽容度: 胶卷的宽容度是指胶卷能按比例纪录被摄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胶卷的宽容度意味着可允许曝光误差的能力。 82、感光度: 感光度又称片速,指胶卷对光线的敏感性,这是胶卷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能。 83、解象力: 胶卷的解像力又称分析力、分辩力,是指胶卷对景物细部的表现力,能把景物细微部清晰地记录下来,称为解像力高,反之则解像力低。 84、白平衡: 白平衡是数码相机的一种针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颜色纠正功能。白平衡的作用类似于常规相机在彩色摄影中加矫色滤光镜,以获取准确的色彩还原。 85、 CCD像素: CCD像素就是CCD上形成影像信号的最小单位。不难理解,像素越高,构成影像的清晰度也就越高。

专题摄影名词解释

专题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在摄影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因此,本文将按照类别对一些常见的专题摄影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摄影术语。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是指以人物为主题的摄影。在人像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 1. 头像:指以人物头部为主题的照片。 2. 半身像:指以人物上半身为主题的照片。 3. 全身像:指以人物全身为主题的照片。 4. 站姿:指人物直立的姿势。 5. 坐姿:指人物坐着的姿势。 6. 侧面:指人物侧面的照片。 7. 正面:指人物正面的照片。

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摄影。在风光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 1. 日出: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瞬间。 2. 日落:指太阳从地平线下降的瞬间。 3. 晨光:指日出后的光线。 4. 暮光:指日落前的光线。 5. 镜头: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 6. 曝光:指摄影机或相机的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时间。 7. 光圈: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的光圈大小。 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是指以静物为主题的摄影。在静物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

1. 静物:指不动的物体。 2. 布景:指为了拍摄而特意布置的场景。 3. 焦距: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大小。 4. 对焦: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对准物体的过程。 5. 景深: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对物体的清晰程度。 6. 色彩:指照片的颜色。 7. 色温:指照片的色调。 动物摄影 动物摄影是指以动物为主题的摄影。在动物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 1. 野生动物:指生活在野外的动物。 2. 宠物动物:指人类饲养的动物。 3. 运动模式:指摄影机或相机的运动模式。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摄影专业名词解释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 1、DC:数码相机的标志。 2、DV: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3、ASA:美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4、ISO: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5、GB:中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6、MC: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标志。 7、CCD: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 8、LCD:液晶显示器。 9、快门: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 10、景深: 当聚焦在某景物时,此处最清晰,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2、短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3、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4、取景器: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 15、物距: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16、宽容度: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17、颗粒度: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18、自然光:天然形成的光源。 19、潜影:胶片在照相机内拍摄曝光后,未经过显影前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潜在影像。 20、显影: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

的过程。 21、定影:显影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22、标准灰:18%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 23、全色片:所有7个单色光全部感光的黑白胶片。 24、胶片: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25、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26、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27、产品摄影:也是产品照片。主要用于产品的样本、说明书和商品宣传画等。 28、主光: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29、光度: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30、照射角度: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摄影专业用词

摄影专业用词 摄影专业用词 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摄影专业中,有许多专业术语需 要被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摄影技术。本文将按照不同类别介 绍摄影专业用词。 1. 光学相关 光圈(Aperture):光圈是指镜头的口径大小,它控制了进入相机的光 线量。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提高曝光量。但 是较大光圈也会导致照片景深较浅。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从镜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通常以毫米 表示。较短的焦距可以拍摄较广的场景,较长的焦距可以拍摄远处的 细节。 快门(Shutter):快门是用来控制镜头的曝光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较长的快门速度可以拍摄运动的物体,而较短的快门速度则更适用于 拍摄静态物体。 2. 相机相关 原片(Film):指传统胶片摄影的拍摄底片,用于冲洗后正片的制作。

CCD(Charge-Coupled Device):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是数码相机中用来接收和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的核心组件之一。 像幅(Pixel):是数码图像的基本单位,一张高像素的照片可以拍摄更多细致的细节。 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是一种利用CCD来转换光信号为数字信号的相机,具有便捷性和易于后期调整的特点。 3. 摄影构图 构图(Composition):构图是指在拍摄时,摆放、组合照片元素的过程。一张好的照片需要清晰地传达出主题和情感,构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称(Symmetry):指在照片中通过镜面对称的方式创造一种视觉平衡感。 平面构图(Flat Composition):是指照片中的所有元素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并通过色彩、纹理的变化来创造时空感。 逆光(Contre-jour):指镜头所拍摄的场景是前方有光源(比如太阳、灯等),而被拍对象在黑暗的一面,逆光拍摄可以创造出阴影、黑暗的味道,带给人不同于日常的感官体验。

照相机的各种专业名词解释

照相机的各种专业名词解释 摄影是一门让人着迷的艺术,而照相机则是摄影师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照相机的各种专业名词往往让人头疼。为了帮助广大摄影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照相机,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照相机专业名词。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是指照相机在开启和关闭快门之间所花费的时间。通常用秒(s)或 者分数(通常是1/)来表示。快门速度决定了捕捉图像的时间长度。较快的快门 速度可以冻结快速移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能捕捉到移动物体的轨迹。 2. 光圈(Aperture) 光圈控制了照相机镜头光线的进入量。它由一个由数值表示的光圈值(f-number)决定。较小的光圈值表示更大的光圈开口,因此更多光线进入,使得图 像更明亮。而较大的光圈值则表示较小的光圈开口,光线进入量减少,图像会更暗。同时,光圈也影响照片的景深,较大的光圈值会导致较小的景深,使得背景更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值则会有更大的景深,使得前景和背景都更清晰。 3. 感光度(ISO) 感光度决定了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在胶片时代,感光度取决于所使用的胶片,而在数码相机时代,感光度可以通过机身设定进行调整。较低的感光度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可以拍摄出更少噪点的图像。而较高的感光度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但会导致图像中更多的噪点。因此,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条件和所需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感光度。 4. 曝光(Exposure) 曝光是指照相机感光元件(如胶片或数码传感器)在一次光线进入相机的过程 中是多亮。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共同决定了曝光的结果。过曝和欠曝分别表示

图像过亮和过暗的情况,摄影师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的组合来获得理想的曝光。 5. 对焦(Focus) 对焦是指将图像的主题或关键部分放在合适的焦点上,使其清晰可见。照相机 的对焦系统通常使用对焦点或对焦传感器来检测和锁定焦点。同时,对焦系统也可以选择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模式,具体取决于摄影师的需求和摄影环境。 6. 白平衡(White Balance) 白平衡是调整照片颜色温度的过程。不同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太阳光等)具有不同的颜色温度,而照相机的白平衡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源的颜色来自动或手动调整相机的色彩表现,以更准确地还原实际场景中的色彩。 7. 多重曝光(Multiple Exposure) 多重曝光是指在同一张照片上进行多次曝光的技术。在某些照相机中,多重曝 光功能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图像叠加到同一帧中,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8. RAW格式 RAW格式是一种未经任何处理的数码图像文件格式,它保留了照片中的原始 数据。相比于JPEG格式,RAW格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多的后期处理空间。然而,由于RAW格式文件较大,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并且后期处理的软件要求 也相对较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照相机专业名词的解释。熟悉并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摄 影爱好者更好地掌握相机的使用技巧,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但要记住,实践和不断尝试才是提升摄影技术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领会到这些名词所蕴含的美妙之处。

摄影的网络名词解释

摄影的网络名词解释 导语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摄影已经成为了一门风靡全球的艺术形式。而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摄影相关的网络名词,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名词常常令人困惑。本文将对摄影领域常见的网络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使用这些名词。 一、HDR(High Dynamic Range) HDR(高动态范围)是一种通过在摄影中捕捉广泛光照条件下的细节和色彩范围的技术。通常情况下,相机的感光元件无法捕捉到复杂场景中黑暗细节和亮光细节的信息。通过HDR技术,摄影师可以结合多张不同曝光程度的照片,并使用特 殊的软件将这些照片合成成一张完整的照片,以展现出更真实、更丰富的场景细节。 二、Bokeh(背景虚化) Bokeh是指在拍摄时为了突出主体,将背景虚化的效果。通过使用大光圈和长 焦距镜头,摄影师可以使背景模糊,以便更好地突出主体。Bokeh效果的质量主要 取决于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和形状。更多叶片的光圈可以产生更圆润、更自然的Bokeh效果。 三、Long Exposure(长曝光) Long Exposure是指在摄影中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来捕捉移动物体的效果。通 过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快速移动的物体会在画面上留下一条或多条轨迹。长曝光常用于拍摄瀑布、星空、交通流等场景。摄影师可通过使用ND滤镜限制进入相机的光线,从而延长曝光时间并获得所需的效果。 四、Rule of Thirds(三分法)

Rule of Thirds是指将画面分为九个相等部分,通过将主体置于其中一个区块的交叉点上,以获得更好的构图。这一原则帮助摄影师避免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央,使画面更加动态和平衡。摄影师可以参考这个原则来选择拍摄角度和构图。 五、Golden Hour(金色时刻) Golden Hour是指一天中的日出和日落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太阳低于地平线,光线更为柔和和温暖。由于这种光线的特殊性,Golden Hour是许多摄影师最喜欢的拍摄时段之一。在Golden Hour拍摄的照片具有特别的色彩和氛围,常常被用来拍摄风景、人像和建筑等主题。 六、Post-processing(后期处理) Post-processing是指在摄影拍摄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的过程。这包括调整色调、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以及删除或修复图像中的瑕疵。后期处理可以帮助摄影师实现他们想要的效果,并突出照片的优点。常见的后期处理软件有Adobe Photoshop和Lightroom等。 七、Bokehlicious(背景虚化精美) Bokehlicious是一个用于形容背景虚化效果极佳的照片的流行网络术语。在这种照片中,主体清晰突出,背景虚化柔和而美丽。该术语的使用强调了一张照片中背景虚化效果的重要性,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Bokehlicious照片是一种梦幻又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结语 本文对摄影领域常见的网络名词进行了解释和阐述。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互联网世界给摄影带来了更多的表达和展示方式,了解这些网络名词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摄影技巧和理解摄影作品。无论是HDR、Golden Hour还是Bokehlicious,每个名词都代表了摄影艺术中独特的一面,帮助我们捕捉和共享美好的瞬间。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是一门将光线通过光敏材料记录成像的艺术。摄影术凭借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精确的记录性,在艺术创作、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摄影作品,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摄影名词进行解释。 1. 光圈(Aperture):光圈指相机镜头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 光圈大小对照片的明暗和景深产生影响,通常用F数表示,F 数越小,孔径越大,光量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Shutter):快门是相机中用于控制进光时间的装置。快门速度越快,相片曝光时间越短,能够记录运动瞬间,而快门速度慢则会带来运动模糊效果。 3. 曝光(Exposure):曝光是指相机镜头对光线的接受程度。 适当的曝光可以使照片明亮、细节丰富,过曝或欠曝则会带来细节丢失或过暗的问题。 4. 焦外(Bokeh):焦外是指在不清楚的区域内产生的景深效果,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镜头质量。焦外效果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背景模糊。 5. 景深(Depth of Field):景深是指照片中前后景物呈现清晰 的范围。景深受光圈、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影响,大光圈、长焦距和近拍时景深较浅,小光圈、短焦距和远拍时景深较深。 6. 延时摄影(Time-lapse):延时摄影是一种通过将一系列间

隔时间的照片合成为视频进行呈现的技术。它可以使长时间变化的事物(如云彩变化、日落日出)在短时间内展现。 7.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高动态范围摄影是一种利用不同曝光调整来捕捉更多亮度细节的技术。通过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达到更接近人眼所感受到的亮度范围。 8. 平均测光(Average Metering):平均测光是相机的一种测光模式,通过对整个画面进行光线测量和平均化,从而获得适当的曝光。 9. 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快门优先是相机的一种曝光模式,使用者可以设置快门速度,相机根据快门速度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保证适当的曝光。 10. 白平衡(White Balance):白平衡是调整相机对白色物体的色温感知和色彩校正。它可以使照片中的颜色更真实。 这些摄影名词是摄影中常用的一些专业术语,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摄影作品,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掌握这些概念不仅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摄影操作,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摄影创意。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共700字) 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也是一门独特的职业和学科。在摄影专业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专业名词。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摄影专业名词的解释。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指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度, 常用的单位是秒(s)。快门速度决定了画面中运动物体的清 晰程度,快速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物体,而慢速的快门速度可以呈现一定的运动模糊效果。 2. 光圈(Aperture):是指镜头的光圈口径大小,通常由F值 表示。光圈决定了画面的景深,较大的光圈可以让背景模糊,突出主体;较小的光圈可以使整个画面保持清晰。 3. ISO:指感光度的标准,也称为胶片或传感器的敏感度。 ISO值越高,照片中噪点越多,但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拍摄时,可以使用更高的ISO来增加曝光量。 4. 白平衡(White Balance):用于调整图像的色温,使图像呈现真实的颜色。白平衡通过设置相机的色温或根据环境中的光线类型进行自动调整。 5. 脚架(Tripod):用于稳定相机的支架,可以帮助摄影师拍 摄长时间曝光或需要稳定画面的情况。

6. 镜头(Lens):用于聚焦光线以捕捉影像的光学装置。镜头有不同的焦距和光圈,可以改变画面的透视和景深。 7. 曝光(Exposure):指相机接收到的光线量,是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共同决定的。正确的曝光可以使图像呈现合适的 亮度和对比度。 8. 像素(Pixel):图像的最小单元,也是数码相机和数码图 像的基本单位。像素越多,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越高。 9. 焦距(Focal Length):指镜头到焦点的距离。较长的焦距 可以使物体在画面中显得更大,较短的焦距则可以包含更多的画面。 10. 深度虚化(Bokeh):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和焦距来实现背 景模糊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 11. 焦点(Focus):指图像中物体的清晰部分。对焦是调整镜头使得物体清晰可见的过程。 12. 光线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用于调整相机曝光 的功能,可以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以校正图像的亮度。 13. 逆光(Backlighting):指在背光条件下进行拍摄,主体通 常在强光的背景下,挑战是如何保持主体的细节,并避免过曝。 14. 剪影(Silhouette):指在逆光条件下,由于主体在强光下 变成黑色影子,形成的黑色素描照片。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_关于摄影的专业术语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_关于摄影的专业术语 常见的摄影专业术语 焦距(Focal length)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 快门(Shutter)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景深的一些说明: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 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

摄影名词解释整理大全

摄影名词解释整理大全 摄影是一门艺术,其拍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为了更 好的理解和掌握摄影,掌握摄影术语对于每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摄影用语。 1.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指相机快门的开启和关闭速度,一般以 秒为单位,如1/500s。快门速度越快,拍摄的物体就越容易被捕捉。而慢快门速度则会导致拍摄的物体模糊。 2. 光圈:光圈通常指相机镜头的口径大小,用F数表示,例如:F1.8。F数越小,光圈口径越大,则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光线,画面 变亮,景深也会变浅。 3. 曝光补偿:相机必须在自动或手动模式下曝光,但是有些情 况下相机的智能并不够,可能需要拍摄者进行曝光补偿以达到更 好的效果。 4. 焦距:焦距通常指镜头固定焦距的大小,用毫米为单位,例 如50mm。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拍摄距离和适用场景。

5.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通过光圈和快门速度来控制光线进入相 机的过程。曝光量越大,照片越亮,反之则越暗。 6. 成像元件:成像元件是相机中的重要部分,其质量会直接影 响照片的画质。常用的成像元件有CCD和CMOS。 7.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调节照片颜色的过程,确保白色的 颜色真实无偏差,从而保证整张照片的色彩和谐统一。 8. 线性度:相机的线性度通常指相机能够处理亮度的能力。高 线性度的相机可以拍摄高对比度的场景并保持细节丰富。 9. 场景模式:场景模式是相机预设的一些拍摄选项,例如夜景,人像,运动等,可以为拍摄者提供一些额外的保存选项。 10. 景深:景深指照片中能够清晰呈现的深度范围。景深的大 小由光圈大小、焦距、相机距离和感光元件尺寸等因素决定。

摄影名词解释大全

摄影名词解释大全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摄影过程中,快门打开的时间 长短,影响图像的曝光程度和动态效果。 2. 光圈(Aperture):用于控制摄影机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 影响图像的景深和曝光程度。 3. 感光度(ISO):用来衡量相机底片或数字传感器对光敏度 的一个参数,高感光度可在低光环境下拍摄清晰的图像。 4. 女儿境界(Bokeh):指摄影中背景模糊的效果,由光圈孔 径和焦距决定。 5. 景深(Depth of Field):指摄影中清晰的焦点范围,由光圈 孔径、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决定。 6. 色温(Color Temperature):衡量光源色彩的暖度和冷度, 以开尔文温标表示,影响图像的色调。 7. 曝光(Exposure):指照相机在一定影像感光度下接受光线 的情况,直接影响图像的明暗程度。 8. 裁切(Cropping):指将图像的一部分或多余的部分剪裁掉,改变图像的构图。 9. 胶片(Film):传统摄影中用于感光的底片,现已被数字传感器取代。 10. 对焦(Focus):将摄影镜头调整至使被摄体的画面清晰锐利。 11. 白平衡(White Balance):调整相机以适应不同光线环境 下的色彩效果,确保白色看起来不带有偏色。 12. 镜头(Lens):装在相机上用于聚焦和捕捉图像的光学器件。 13. 视角(Angle of View):指摄影机或镜头捕捉到的场景范

围。 14. 单反相机(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的缩写,指装有可替换镜头的数码相机。 15. 高动态范围(HDR):通过合成不同曝光程度的照片,以 展示具有更广阔亮度范围的图像。 16. 楔子(Gobo):摄影棚中常用的带有孔洞的遮光板或反光板,用于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形状。 17. 防抖(Image Stabilization):通过光学或机械设备来消除 拍摄时的手震或移动造成的模糊。 18. 像素(Pixel):图像中最小的单个点,构成了图像的细节 和清晰度。 19. 相机闪光灯(Camera Flash):用于提供额外光线以增强 拍摄的亮度。 20. 预设(Preset):事先定义好的图像处理参数,用于快速改变图像的色彩和风格。 21. 连拍(Burst Mode):连续拍摄多张照片的功能,用于捕 捉快速运动的主题。 22. HDR照片(HDR Photo):通过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程度的 照片,以展示具有更广泛动态范围的图像。 23. 比例(Aspect Ratio):图像宽度和高度之间的比率,常见 的比例有4:3、3:2和16:9。 24. 静态主题(Still Life):摄影中拍摄静止物体的一种主题,常见的是花朵、食物、餐具等。 25.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在相机自动曝光的 基础上调整曝光值,以达到更理想的曝光效果。 26. 感光元件(Image Sensor):数码相机中用于转换光线信号为电信号的元件,常见的有CMOS和CCD。

摄影常用名词解释85个

摄影常用名词解释85个 1.DC :数码相机的标志。 2.DV: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3.ASA :美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4.ISO :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5.GB :中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6.MC :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标志。 7.CCD :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8.LCD :液晶显示器。 9.快门: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10.景深:当聚焦在某景物清晰时,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2.短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4.取景器: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15.物距: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16.宽容度: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17.颗粒度: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18.自然光:天然形成的光源。 19.潜影:胶片在照相机内拍摄曝光后,未经过显影前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潜在影像。 20.显影: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的过程。 21.定影:显影之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22.标准灰:百分之十八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 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 23.全色片:所有7个单色光全部感光的黑白胶片。 24.胶片: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25.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26.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27.产品摄影:也是产品照片。 28. 主光: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29. 光度: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30. 照射角度: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摄影技术名词解释

1。闪光同步 答:闪光同步是指闪光灯在照相机快门完全开启的瞬间闪光,使整幅画面均匀感光. 2.景深 答:景深是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与最远点的距离。 3.九宫格构图 答: 照片的画面上、中、下分成三个部分,左、中、右也分为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井”字型。这四个交点就是视觉中心,也称为趣味中心,它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4.白平衡 答:白平衡是一种针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颜色纠正功能。白平衡的作用类似于常规相机在彩色摄影中加矫色滤光镜,以获取准确的色彩还原。 5。影调 答:影调也称为色调,是指在影像画面上能够区别于较亮或较暗部分的任何均匀密度区。 6.摄影曝光 答:曝光就是数码感光元件CCD/CMOS芯片接收从镜头进来的光线来形成影像. 7.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答:光圈优先曝光模式是一种半自动曝光模式。它根据人工首先确定的光圈系数进行自动曝光。 8.光比

答:在摄影实践中,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的差别就是光比,也就是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大,表现刚强。光比小,反差小,表现柔和。 9. 感光度 答:相机的感光度是指CCD芯片对光照反应的灵敏度,电路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和影像再现能力的综合性能指标. 10。摄影构图 答:摄影构图就是指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11。曝光量 答:曝光量就是光线通过镜头到达感光片上的数量。具体来说,曝光量的计算方法是用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通过的时间。 12。摄影中的对比 答:摄影中的对比是指明与暗、虚与实、大与小、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 13。快门 答:快门是表征快门控制成像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时间的量。主要作用是控制感光芯片的曝光时间。14。光圈 答: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叶片组成的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的装置。 15。主光

常用数码摄影名词解释

常用数码摄影名词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数码相机记录重要时刻和美好瞬间。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数码摄影可能是个全新的领域,一些术 语和专业词汇常常让人无从下手。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数 码摄影术语和专业词汇,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使用数码相机。 1. 感光度 感光度是指数码相机对光的敏感程度。一般来说,感光度越高,相机就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并拍摄出更为明亮、清晰的照片。常用的感光度值包括ISO100、ISO200、ISO400等,其中ISO 数值越高,拍摄的照片中就会出现越多的噪点。 2. 光圈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学结构,它决定了相机拍摄时进入相机 感光元件(传感器或胶片)的光线的聚散情况。一般来说,光圈 大小越大,拍摄的景深就会越浅,反之则越深。光圈大小的单位 是f值,常见的f值有f1.8、f2.8、f5.6等。

3. 快门 快门是指相机内部的机械结构,它决定了相机拍摄时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通常用1/500、1/250、1/125、1/60等单位来表示。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让相机在拍摄运动物体时留下运动轨迹,而较快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在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时获得清晰的照片。 4.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人为调节相机曝光参数,从而得到更为理想的曝光效果。一般来说,在曝光不足或过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曝光补偿单位为EV值,常用的值有+1.0EV、-1.0EV等。 5. 白平衡 白平衡是指调节相机接收到的光线中白色色调的一个过程。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可以影响到照片的色域,从而使得拍摄的照片更

为真实,色彩更加准确。常见的白平衡设置有日光、阴天、荧光灯等。 6. RAW格式 RAW格式是指相机内部捕捉到的原始图像数据,通常包含有相机对光线的感知、白平衡、曝光、色彩等各种数据信息。与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具有较高的图像品质、较好的后期处理能力,但同时也需要更为专业的后期软件进行处理。 7. 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是指相机镜头内部的光学结构使得光线汇聚到传感器或胶片上的距离。焦距越远,拍摄到的景深越小;焦距越近,景深则越大。镜头焦距单位是毫米,常用的焦距有40mm、50mm、100mm等。 总之,了解常用的数码摄影术语和专业词汇对于拍摄好的照片至关重要。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捕捉到更加美丽的瞬间。

摄影专业术语

环境光线〔ambient light〕一个环境中的所有光线,包括太阳光以及诸如钨丝灯光或荧光灯光之类的人造光源。也叫做可用光线。 环境测光〔ambient metering〕一种手持测光表,度量落在拍摄对象上的光线。 视角〔angle of view〕镜头看到的包括在取景器或LCD屏幕中的区域。 光圈〔aperture〕镜头中的一个可变孔洞,用于让光线进入相机。也叫做f级。 归档〔archival〕描绘打印资料或材料在正确存储下可保存多长时间不会变坏。 伪影〔artifact〕由于镜头变形或者图像数据的篡改而导致的像素的非自然染色。 不对称性〔asymmetry〕照片中的不平衡性。 可用光线〔available light〕参见“环境光线〞。 皮腔〔bellows attachment〕相机主体与镜头之间的一种可伸缩装置,用于拍摄微距照片。 包围曝光〔bracket〕为了使用不同的设置对同一场景曝光几次,一般分别使图像曝光过度和曝光缺乏1级。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混合曝光过度和曝光缺乏的图像版本,以在高光和阴影区域显示更多的信息。 快门线〔cable release〕附加到相机的一条线缆,在另一端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就会翻开一次快门。使用快门线在拍摄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场景时很方便,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相机的抖动。 暗室〔camera obscura〕拉丁词汇,表示“黑暗的房间〞的意思。最初是指一个黑暗的房间,有一个小的开口或光圈让光线进入,在开口对面的墙上形成倒立的影像。 拍摄对象眼中的光线〔catch light〕反射在拍摄对象眼睛里的任何光线或光源。 兴趣中心〔center of interest〕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照片区域。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

兴趣中心:构图学术语,指画面中心最吸引人的地方,通常是指,被摄体的主体或是主体所在的位置,也是画面各人物情感交流的汇聚点与情节中心,总的来说,他是在画面中视觉地位最高或是最具视觉价值的部分。 破线:当画面中的某一线条太单一,太强烈,而这时又需要强调时,如当地平线居中的时候则可以用相对或者相反的线条线条来消弱这种过于突出的感觉,并可以打破原有线条所带来的单一感,令画面的线条形式和感觉丰富起来。 基调:指画面基本色调,也就是画面的基本色彩倾向或给人的色彩视觉印象,如冷调、暖调、淡彩色调和浓彩色调。 多样统一:是所有造型艺术中一致的追求目标。多样就是丰富,不单一;统一就是有统一的目标,不杂乱。但是要注意多样统一不是单纯的指数量上的要求,其实他在更大程度上是就表达含义与艺术方面而言的。

色温:连续光源的光谱成分,用数字的形式表现的颜色。绝对黑体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 TTL:通过镜头测光。(光圈相联系) 倒易律:指光化学反应中,反应量就是光的照度和照射的时间的乘积,即与照射光亮成正比。 倒易律失效:不符合倒易律的规律而失效的现象,曝光虽然是与快门速度成正比的,对于大于1秒小于1/1000秒时,这种关系就是失去比例,变成曝光不足,要进行曝光补偿。 焦距:当镜头对准无穷远时,从像方主点(镜头)到像方焦点的距离。 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焦点: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在某距离处成像为一点,这个光线聚集点,称之为焦

点。 景深: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 景别:构图时取景的范围的大小。分为: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质感:物体的属性与表面结构,他对照明光线的投射方向有一定的要求。 EV值:即曝光量值。够射到感光材料的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反差: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景物的明暗差别。二是:感光材料的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 包围曝光:也叫等级曝光,梯级曝光。即对一个主体用不同的曝光量多拍几张的做法。 影调:构图学术语,也称明暗,构成画面的明暗调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