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基本权利优秀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优秀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优秀教案

一、引言

公民基本权利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益,也是构建一个公正、平等、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制定一份优秀的公民基本权利教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至关重要。

二、教案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方式; 3. 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4.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3.1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

1.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

2.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2 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1.平等权利

–平等受教育权

–平等就业权

–平等参与公共事务权

2.自由权利

–言论自由权

–宗教信仰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

3.财产权利

–私有财产权

–合法财产权

4.人权保障的其他内容

–婚姻自由权

–健康权

–环境权

3.3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

1.宪法保障

2.法律保障

3.监督机制保障

4.教育宣传保障

四、教学过程

4.1 导入

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案例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4.2 知识讲解

以PPT或黑板为媒介,向学生介绍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重要性和具体内容。重点强调不同权利的保障方式,并举例说明。

4.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个具体的权利进行讨论,包括该权利的意义、保障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4 案例分析

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后,展示给全班讨论。

4.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和保障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

五、教学评价

5.1 课堂表现评价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出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5.2 作业评价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文章、设计一份宣传海报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5.3 考试评价

设计一份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关的考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教学中仍需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增强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学会正确运用各项基本权利,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需落实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与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对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劳动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2.教学策略: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和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小云一家》故事发展预设情景,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一例到底,实现思维的连续性。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3.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法 4.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分析归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情景一:《小云的一家》 板块一:比一比,公民基本权利知多少?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p32《小云的一家》的情景 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权。 学生活动:1.学生看材料 2.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公民基本权利,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并且导出新课。 【讲授新课】 我能做自主学习学习与探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33——P39课本,并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 2、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具备哪些条件?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3、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哪一些?这项自由对公民有何意义? 4、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有何意义? 5、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有何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含教学反思)--公民基本权利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2.难点: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 【课堂设计】 情景导入 教师可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田甜。(田甜的人物形象)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年龄和我们差不多。让我们先看看田甜的自我介绍。 多媒体播放画面(有田甜努力学习的场景,勤奋学画并参加绘画大赛获奖的场景,为了促进班级建设向班主任建言献策的场景,暑期勤工俭学获得收入的场

景) 思考:在以上的场景变化中,田甜都享有了什么权利?(让学生列举) 教师引导:田甜的例子说明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建议 1.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政治权利大家谈。 (1)通过询问父母我们组了解到我们的政治权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网查找我们组了解到我们的政治权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调查路人我们组了解到我们的政治权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深入社区我们组了解到我们的政治权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找寻答案。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点拨:(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人身自由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案与反思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 利》教案与反思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 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 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 义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 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 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

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云一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了解权利的广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1.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对人物具体行为所体现的权利进行自主思考,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2.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示思维过程,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公民享有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意义;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增强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积极行使权利。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在具体案例中准确辨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并梳理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图。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三课《公民权利》中的第一框题《公民基本权利》。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

人的财产继承权和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津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 督权。 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感悟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 三、学情分析 通过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①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能够从法律和道德角度对简单的侵权案例进行分析并能辨认出所涉及到的公民权利,但还不能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权利意识,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2、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他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他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二寒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320元收入。2003年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刘斐对自己满意的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师:刘斐享有法律赋予的许多权利,大家都说说刘斐都享有什么权利? 生:选举权和被选择权、出版权、劳动权、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 师:这些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今天我们就来研讨公民的基本权利问题。 二、讲解新课 活动一:致xx的一封xx

背景材料: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悍然第六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八年级(1)班的同学对“小泉拜鬼”一事,深感气愤。 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就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写一封致小泉首相的公开信,以示中国人民对小泉这一行为的强烈抗议。 学生列出提纲,小组内交流。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写的内容进行引导评价。我们进行的这个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行使了哪些政治自由权利呢? 教师小结:我们行使了言论、集会、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的权利。 活动二:小剧场 我们的新朋友刘斐遇到这样一件难事,请你帮助他她。 开学的第一天,刘斐和小周到文具商场选购文具。文具店里熙熙攘攘,购买文具的人很多。她们反复挑选后,觉得没有合适的,准备到别处选购。这时商场的女经理和保安走过来,对刘斐说:“请跟我们到办公室。“为什么要到办公室?” ”“我们怀疑你偷东西。”“我没有……”不容刘斐分辨,经理和保安已经连拉带推的把她拉到办公室。这时刘斐委屈的哭了起来。经理叫保安在门口守着,然后恶狠狠地对刘斐说:“怪不得商场老丢东西,原来是你们这群小毛贼做的好事。”说着便强行搜身。这件事给刘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整天忧心忡忡,无心学习。 探讨: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刘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与教学反思

公民基本权利 上大附中何小龙 1 教学分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

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二、重、难点 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难点:人身自由 三、教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有效导入 播放视频《宪法如何影响的我们生活》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问题:视频中宪法赋予我们公民哪些基本权利? 教师总结:那么,宪法规定公民都有哪些基本权利呢?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问题,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导读问题,自主读文,感知、勾画知识点,探究学习目标及教材中的问题。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32-P36页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是什么?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重要性? 3、政治自由的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 4、监督权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 5、人身自由权含义、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三)有效点拨 情景探究:跟着小岩一家学权利 小岩是一名初二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他一家五口人,平凡而幸福。 情景一: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 1.材料中小岩爸爸行使了自己的什么权利? 2.哪些人拥有这项权利?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后,教师点拨: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中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活动:辨一辨下列人员中哪些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哪些不享有? ①20岁中国公民②17岁中国公民③正在服刑的中国公民④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⑤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林某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权利意识,遵守权利界限。 2、能力目标: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知识目标: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重点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微信群内辱骂他人被判侵犯名誉权赔偿千元》 2、小分享: (1)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为什么视频中骂人者会被法律处罚? 视频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1、自主探究: (1)你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吗? (2)你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吗? 2、小提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我国公民

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更加详细地规定公民的其他权利。 3、展示:《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4、小思考: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当中,哪些权利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5、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6、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将序号写在空格中。 (1)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 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2)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3)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 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通过自己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认识相应的基本权利,大概了解自己都拥有哪些权利,初步树立权利意识。) 7、过渡语:你知道吗?除了宪法以外,我国还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完成P33活动园 连连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与教学反思

公民基本权利 1 教学分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

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优秀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 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1、故事导入 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

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 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权利的范畴 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1情景 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 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2, 课件出示案例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 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实用优秀教案1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

用法”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 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权利的范畴 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1情景 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 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2, 课件出示案例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 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目标】 ➢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树立权利意识,遵守权利界限。 ➢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教学重点】 ➢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 ➢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察视频《这些宪法知识你了解吗》,导入新课 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我国 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更加详细地规定公 民的其他权利。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展示课题: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 【新课教学】 ➢【知道窗】阅读书P32页内容,知道宪法规定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方面。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 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活动园】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将序号写在圆圈中。通过活动,知道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知识窗】阅读书P33页知识窗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优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1954 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活动园】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观看视频,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