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数据库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 4

总学时: 64

二、任课教师、教室等信息

(一)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学历:专业方向:

电话: 邮箱:

(二)教室:

(三)授课对象:级专业班;

(四)上课时间:星期第节;

(五)学习要求:按时上课,遵照教学安排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与实训

三、教材

(一)主讲教材(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张雪凤,赵龙强.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教材)

(二)参考教材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

(三)推荐阅读教材

张强,杨玉明.Access2010中文版入门与实例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四、课程内容概要

(一)课程总体目标

使用一个贯穿全书的酒店管理数据库,基于Access数据库,以此为主线进行授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

(二)课程纲目与学习目标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建立基本概念,对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有初步的了解,对当代流行的数据库语言有了解。

第2章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代数

学习目标:使学生对码、候选码、主码、关系等建立基本概念,对数据库运行的数学基础有初步了解,掌握使用关系代数对数据库操作的表示方法。

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有初步了解,掌握SQL的基本查询语句,连接查询语句,嵌套子查询语句,汇总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掌握数据库的定义、修改和删除、完整性约束的定义和删除等语句的表示方法。

第4章实体-联系模型

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等建立基本概念,对实体的联系分类有初步了解,掌握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在E-R模型中的表示方法, E-R模型中的符号及含义。

第5章函数依赖和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关系模式结构的质量有初步的理解,对不良的关系模型带来的问题可以分析原因并采取解决方法。掌握函数依赖和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基本概念,各类范式定义,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的基本方法。

第6章数据库的设计

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步骤,会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选择DBMS需要考虑的因素,掌握逻辑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方法、物理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工作。

第7章 Access数据库及其创建

学习目标:使学生通过一个酒店管理数据库初步了解Access数据库及其表的创建步骤,数据库表与表之间联系的建立方法,数据库表中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方法。理解数据库的组成和认识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第8章 Access数据查询

学习目标:学生使用之前创建的数据库及其表,学习查询的创建方法和查询中聚合函数的使用,学习并掌握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动作查询和SQL查询的创建方法,查询嵌套和自连接的建立方法。

第9章 Access窗体

学习目标:学生使用之前创建的数据库及其表,学习窗体的创建和编辑方法,学习并掌握主子窗体和链接窗体的创建方法,嵌入图标的窗体和选项卡窗体的创建方法,数据透视表窗体和条件面板窗体的创建方法。

第10章报表

学习目标:学生使用之前创建的数据库及其表,学习报表的创建和编辑方法,学习并掌握报表设计的常规操作方法,报表中排序与分组字段的设置方法,报表中用图表展示数据的方法,预览及打印报表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进度与主要教学方法

周数具体日期讲授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介绍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数据

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的语

言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启发式教育,偏重举例,讲解和演示ACCESS数据库的界面和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2 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代数(1)

介绍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

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完整性约束

的类型,完整性约束的检查和处

理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偏重举例,讲解和演示课后实例ACCESS数据库的操作

3 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代数(2)

介绍关系的并、交、差和选择、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偏重举例,讲解和演示课

投影、连接等操作,用关系代数表达关系操作的方法后实例ACCESS数据库的操作

4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

介绍SQL语言的基本功能,SQL

的基本查询语句,排序和计算字

段的设置方法,连接查询语句,

嵌套子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以书上酒店管理系统数据库为例子讲解,讲解和演示课后实例

5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2)

介绍汇总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

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基本表的定

义,结构修改和撤销操作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以书上酒店管理系统数据库为例子讲解,讲解和演示课后实例

6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3)

介绍索引的建立和撤销,视图的

定义和查询,数据库的安全性控

制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以书上酒店管理系统数据库为例子讲解,讲解和演示课后实例

7 实体-联系模型(1)

介绍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

性等基本概念,实体型、属性和

联系在E-R模型中的表示方法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启发式教育,偏重举例,以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为例,课后分组讨论课后实例

8 实体-联系模型(2)

介绍实体间的依赖关系,E-R模型

中的符号及含义。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启发式教育,偏重举例,以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为例,课后分组讨论课后实例

9 函数依赖和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1)

介绍关系模式中的信息冗余和更

新异常问题,函数依赖和关系数

据库规范化的基本概念,各类范

式定义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启发式教育,偏重举例,以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为例,课后分组讨论课后实例并分析

10 函数依赖和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2)

介绍关系模式中规范化的基本概

念及步骤,具有无损连接性和保

持函数依赖的模式分解的基本概

念,关系模式的反规范化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启发式教育,偏重举例,以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为例,课后分组讨论课后实例并分析

11 数据库的设计(1)

介绍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步骤,

对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选择DBMS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以酒店管理系统为例,讲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课后分组讨论课后实例并分析

12 数据库的设计(2)

介绍逻辑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方

法、物理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方面的

工作以多媒体教室讲课为主,以酒店管理系统为例,讲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课后分组讨论课后实例并分析

13 Access数据库及其创建以机房讲课和实验为主,

通过一个酒店管理数据库介绍Access数据库及其表的创建步骤,数据库表与表之间联系的建立方法,数据库表中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方法以酒店管理系统为例,演示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模仿实践

14 Access数据查询

使用之前创建的酒店管理数据库

及其表,介绍查询的创建方法和

查询中聚合函数的使用,介绍参

数查询、交叉表查询、动作查询

和SQL查询的创建方法,查询嵌

套和自连接的建立方法以机房讲课和实验为主,以酒店管理系统为例,演示Access数据库的数据查询操作,要求学生模仿实践

15 A ccess窗体

使用之前创建的酒店管理数据库

及其表,介绍窗体的创建和编辑

方法,介绍掌握主子窗体和链接

窗体的创建方法,嵌入图标的窗

体和选项卡窗体的创建方法,数

据透视表窗体和条件面板窗体的

创建方法以机房讲课和实验为主,以酒店管理系统为例,演示Access数据库的窗体操作,要求学生模仿实践

16 报表

使用之前创建的酒店管理数据库

及其表,介绍报表的创建和编辑

方法,介绍报表设计的常规操作

方法,报表中排序与分组字段的

设置方法,报表中用图表展示数

据的方法,预览及打印报表的基

本方法以机房讲课和实验为主,以酒店管理系统为例,演示Access数据库的报表操作,要求学生模仿实践

17

18

七、考核与评价方式

采用笔试和形成性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其中笔试分数80%,形成性考核含上课考勤和实验20%。

八、辅助学习材料

张强,杨玉明.Access2010中文版入门与实例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答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答案 【篇一: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及答 案】 txt>程(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 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数据库(database) 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的讲,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 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 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 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2.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 和管理数据 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 行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和通信。 3. 说出几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4. 什么是关系模型? 答: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5.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 据库的建立和测试、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第2章 sql 语言简介 1. 什么是sql语言?sql语言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答:sql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 数据库系统。 sql的特点和功能有:查询,操作,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sql语言 具有高度的非过程化,语言简洁,语义明显,语法结构简单,直观

大型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大型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从大型数据库ORACLE环境四个不同级别的调整分析入手,分析ORACLE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机理,从九个不同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调整方案。 对于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存取,主要有四个不同的调整级别,第一级调整是操作系统级 包括硬件平台,第二级调整是ORACLE RDBMS级的调整,第三级是数据库设计级的调整,最后一个调整级是SQL级。通常依此四级调整级别对数据库进行调整、优化,数据库的整体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下面从九个不 同方面介绍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一.数据库优化自由结构OFA(Optimal flexible Architecture) 数据库的逻辑配置对数据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ORACLE公司对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种优化结构OFA。使用这种结构进行设计会大大简化物理设计中的数据管理。优化自由结构OFA,简单地讲就是在数据库中可以高效自由地分布逻辑数据对象,因此首先要对数据库中的逻辑对象根据他们的使用方式和物理结构对数据库的影响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包括将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分开、一般数据和索引数据分开、低活动表和高活动表分开等等。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应当符合下面的准则:(1)把以同样方式使用的段类型存储在一起; (2)按照标准使用来设计系统;(3)存在用于例外的分离区域;(4)最小化表空间冲突;(5)将数 据字典分离。 二、充分利用系统全局区域SGA(SYSTEM GLOBAL AREA) SGA是oracle数据库的心脏。用户的进程对这个内存区发送事务,并且以这里作为高速缓存读取命中的数据,以实现加速的目的。正确的SGA大小对数据库的性能至关重要。SGA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块缓冲区(data block buffer cache)是SGA中的一块高速缓存,占整个数据库大小 的1%-2%,用来存储从数据库重读取的数据块(表、索引、簇等),因此采用least recently used (LRU,最近最少使用)的方法进行空间管理。 2、字典缓冲区。该缓冲区内的信息包括用户账号数据、数据文件名、段名、盘区位置、表 说明和权限,它也采用LRU方式管理。 3、重做日志缓冲区。该缓冲区保存为数据库恢复过程中用于前滚操作。 4、SQL共享池。保存执行计划和运行数据库的SQL语句的语法分析树。也采用LRU算法 管理。如果设置过小,语句将被连续不断地再装入到库缓存,影响系统性能。 另外,SGA还包括大池、JAVA池、多缓冲池。但是主要是由上面4种缓冲区构成。对这

数据迁移技术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N8000到AS13000 广东XX信息技术有限2015年7月

1. 系统拓扑图 成果数据存储系统拓扑图 千兆以太网光纤线路万兆以太网光纤线路 中间服务器 千兆以太网线路 2. 需求分析 新增设备:2台AS13000-NAS 、1台NAS 网关和1套DPS 备份系统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万兆交换机,中间服务器和华赛N8000通过6类网线连接万兆交换机,最低达到千兆交换的物理基础架构。其中1台AS13000-NAS 作为成果数据存储,通过NAS 网关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另一台通过DPS 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 华赛N8000存储数据有40TB ,包括各种大小文件、压缩包,需安全迁移到AS13000,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共享。数据迁移是敏感性动作,必须保证迁移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华赛N8000已发生硬件故障,须尽快完成数据迁移工作。

3.数据迁移方案 本次数据迁移的目标是在最少存储中断服务时间内完成数据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快速有序迁移,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我们在本方案中建议以下2种方式实现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 ●文件复制 ?通过全备份、增量备份实现数据迁移 ?实现方式简单,迁移成本较低 ?需要较长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 ●备份软件迁移 ?通过建立选择备份的模式运行实现数据自动复制,实现数据迁移 ?支持异构平台 ?需要第三方备份工具支持,成本较高 3.1.文件复制 该方法是通过中间服务器的指令在2个存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数据迁移实现方式简单,不需要对源数据进行设置变更,不影响源数据的正常运行;但该方式迁移数据需要较长的迁移周期,同时需要安排一定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迁移。 该方法不适用于增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需另配存储或在存储中临时划LUN替用,迁移完原数据后再迁移增量数据。 3.2.备份软件迁移 该方法通过安装的备份软件实现2个存储设备之间数据备份,向导指引你进行文件的备份与恢复,支持任务排程,进行备份时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备份文件可以压缩为ZIP文件进行存放,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压缩密码保护您的文件。整个迁移过程都是可控的,原有存储环境保留,避免了迁移过程中的数据损失,保证了系统的平稳过渡。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报告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 库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管理体统数据库系统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一.需求分析 1.基本情况说明 设计一个简单的教学管理系统,要求存储学生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教师授课情况与学生成绩记录等,提供成绩录入、信息查询等功能以满足日常教学管理需要。 对学生的成绩的管理、查询学生的各科成绩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更方便的管理学生的成绩,替代了以前的手工操作管理学生的成绩,节约我们珍贵的时间。而且老师和学生能够以不同个的身份登录,获得不同的操作权限,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2.数据库系统应具备的具体功能 系统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学生管理子系统、教师管理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需求。 1、学生管理子系统需求: 交费功能:每年按规定的时间缴纳学费。 查询功能:查询考试成绩及班级排名;查询课程信息; 查询教学培养计划;查询任课老师的信息; 查询上课地点及上课时间。 变更信息:对教师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 2、教师管理子系统需求: 查询功能:查询教学培养计划;查询课程表;查询学生 的总体成绩;查询学生所用的教材;查询教

师的基本信息。 变更信息:对教师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 3、教务管理子系统需求: 学籍处理:新生入学档案的录入;毕业学生档案的处 理;学生档案的处理包括插入,删除以及修 改;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 统计功能:统计每个教师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教学工作 量;统计每个教室的利用情况等。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教学秘书提供和教师的任课 信息表制定教学计划;把教学计划输 入课程管理数据库和教师任课数据库排课:根据教学计划为每个专业排课,每个专业的学生 能够查询自己的课程,教务处能够根据教学计 划修改课程表,将课程表分发给老师,学生, 教室管理员和院系。 数据字典 数据项

实验九:数据库备份及恢复

实验九:数据库备份及恢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据库备份及恢复机制; 2.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3.掌握SQL-Server中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已安装SQL Server 2005 企业版的计算机; 具有局域网环境,有固定I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要求 1.了解创建备份设备和进行数据库完全备份操作的方法; 2.了解进行数据库恢复的步骤; 3.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以管理员帐号登录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以原有数据库stu为基础,请使用Management Stuio界面方式或T-SQL 语句实现以下操作: 1.针对数据库stu创建完全数据库备份集stu.bak,目标磁盘为D:\ user \ stu.bak; BACKUP DATABASE student TO DISK='C:\user\stu.bak' 2.在数据库stu中新建数据表ceshi,内容自定,然后针对数据库stu创建 差异备份; CREATE TABLE ceshi ( Sno char(9)NOT NULL primary key, Sname char(6)NOT NULL, Ssex char(2)NULL, Sage int NULL, Sdept varchar(8)NULL ) GO BACKUP DATABASE student TO DISK='C:\user\stu_differential.bak' WITH DIFFERENTIAL 3.向数据库stu的数据表ceshi插入部分记录,然后针对数据库stu创建 事务日志备份;

数据库迁移实施方案

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存储系统项目数据库迁移实施方案

文档控制文档修订记录 审阅 分发

目录 第一章文档介绍 (4) 1.1背景 (4) 1.2目标 (5) 第二章系统硬件选型 (6) 2.1存储设备 (6) 2.1.1 设备选型 (6) 2.1.2 设备功能及实现 (6) 2.2服务器设备 (6) 2.1.1 数据库服务器 (6) 第三章系统安装 (9) 3.1主机系统安装 (9) 3.2配置SAN网络、磁盘阵列 (10) 3.3配置HACMP (11) 3.4安装数据库软件 (12) 第四章数据移植 (13) 4.1移植准备工作 (13) 4.2移植过程 (14) 4.3系统检查 (15) 数据库检查 (15) 导入后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 (15) 应用检查 (16) 4.4系统回退 (16) 第五章应用迁移 (17) 第六章新系统上线后的工作 (17) 第七章工作界面和工作内容 (17) 第八章实施计划 (19) 附件: (20) 1.设备、软件验收交付记录 (20) 2.操作系统安装 (21) 3.操作系统镜像 (26) 4.设备配置清单(需确认) (28) 4.1 IBM p570服务器 (28) 4.2 光纤交换机配置 (31)

第一章文档介绍 1.1背景 HP公司全面转向X86芯片,使用PA-RISC芯片的HP 9000服务器现已停产,虽然Oracle R12已经可以支持Itanium平台上的HP-UX,但某电厂应用系统目前是 VXX.X.XX,而某应用软件 VXX版本目前尚不能运行于Itanium平台,故准备将系统迁 移至新硬件平台(IBM power处理器)。 本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包括如下几点: 1) 存储设备及小型机设备的选购 采购一台新磁盘阵列提供服务,替换过去的旧存储设备,磁盘按现有存储容量预期的1.3至1.5倍配置, (RAID10或RAID5提供冗余保护,热备盘提供磁盘 的在线替换),空间考虑为_T(为以后的扩容考虑需要,最大支持在_T),如可能涉 及到系统日后的扩容、容灾及测试空间需求,可对存储适当增加扩展柜来扩充容量。 2)系统硬件规划及配置 当前硬件系统按应用规划要求划分LPAR分区,并基于两台服务器分区之间实现集群配置。 3)数据库移植 包括移植准备、移植实施、移植检查及移植后最终上线,同时处理在移植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回退恢复步骤。 4)应用迁移 1.2目标 针对某电厂实际业务需求,本次建议方案提供数据库的迁移,新采购设备选购、系统配置及业务上线测试到最终的迁移。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ER图及SQL语句

教学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需求 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是针对学校的大量信息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完成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能够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输入、删除、修改。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学成绩、所在系号。 (2) 系部基本信息管理:系部的基本信息输入、修改、删除。系部基本信息包括:系号、系名称、系的简介。 (3) 课程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号、学时、学分、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考试时间。 (4) 教职工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教职工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出身年月、所在系号、职称、技术专长。 (5) 选课管理:学号、学生、课程号、课程名称、上课教师姓名、系号 每学期所选课程的学分不能超过15分。学生可以同时选修一门或多门课程。可以同时为多个学生选修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可以删除和修改选课信息。 (6) 成绩管理可以按课程输入和修改成绩,也可以按学生输入和修改成绩。 (7) 信息查询 可以按学号、姓名、系号查询学生基本信息。 可以按职工号、姓名、系号查询教职工基本信息。 可以按系号、系名称查询系的基本信息。 可以按课程号、课程名称、上课教师姓名查询课程基本信息。 按学号、课程号、课程名称、上课教师姓名、系号查询学生成绩,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若查询涉及多门课程,则按课程分组。 每门课程按总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给出选修该门课程的所有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 (8) 统计报表 a、成绩报表: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号、学时、学分),选课学生名单(学号、姓名、性别),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 能按课程号、课程名称、教师姓名输出对应课程的成绩报表。 b、能够根据课程、授课教师统计成绩>=90分、>=80分、>=70分、>=60分及不及格学生的人数及比例。 二、任务描述 1、根据需求描述,完成数据概念模型设计,画出E-R图; 2、优化E-R图,给出数据逻辑模型; 3、将逻辑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并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要求数据表能尽量实现数 据完整性要求。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 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数据库(database)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的讲,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2.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

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和通信。 3. 说出几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4. 什么是关系模型? 答: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5.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建立和测试、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第2章 SQL 语言简介 1. 什么是SQL语言?SQL语言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答:SQL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

数据库系统。 SQL的特点和功能有:查询,操作,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SQL语言具有高度的非过程化,语言简洁,语义明显,语法结构简单,直观易懂的特点。SQL语言即可以作为独立语言使用,用户可以在终端键盘上直接键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也可以作为嵌入式语言,嵌入到其他高级语言中。 2. SQL语言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SQL语言包含4个部分: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DCL-Data Control Language) 3. 在联接查询中,包含哪几类联接?答:联接可分为3类: (1)内部联接(典型的联接运算,使用类似于 = 或 <> 的比较运算符)。内部联接使用比较运算符根据每个表的通用列中的值匹配两个表中的行。内部联接包括同等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三种方法 2009-11-04 16:00 Oracle数据库有三种标准的备份方法,它们分别是导出/导入(EXP/IMP)、热备份和冷备份。导出备件是一种逻辑备份,冷备份和热备份是物理备份。 一、导出/导入(Export/Import) 利用Export可将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利用Import则可将提取出来的数据送回到Oracle数据库中去。 1、简单导出数据(Export)和导入数据(Import) Oracle支持三种方式类型的输出: (1)、表方式(T方式),将指定表的数据导出。 (2)、用户方式(U方式),将指定用户的所有对象及数据导出。 (3)、全库方式(Full方式),瘵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导出。 数据导入(Import)的过程是数据导出(Export)的逆过程,分别将数据文件导入数据库和将数据库数据导出到数据文件。 2、增量导出/导入 增量导出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它只能对整个数据库来实施,并且必须作为SYSTEM来导出。在进行此种导出时,系统不要求回答任何问题。导出文件名缺省为export.dmp,如果不希望自己的输出文件定名为export.dmp,必须在命令行中指出要用的文件名。 增量导出包括三种类型: (1)、“完全”增量导出(Complete) 即备份三个数据库,比如: (2)、“增量型”增量导出 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改变的数据,比如:

(3)、“累积型”增量导出 累计型导出方式是导出自上次“完全”导出之后数据库中变化了的信息。比如: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排定一个备份日程表,用数据导出的三个不同方式合理高效的完成。 比如数据库的被封任务可以做如下安排: 星期一:完全备份(A) 星期二:增量导出(B) 星期三:增量导出(C) 星期四:增量导出(D) 星期五:累计导出(E) 星期六:增量导出(F) 星期日:增量导出(G) 如果在星期日,数据库遭到意外破坏,数据库管理员可按一下步骤来回复数据库: 第一步:用命令CREATE DATABASE重新生成数据库结构; 第二步:创建一个足够大的附加回滚。 第三步:完全增量导入A: 第四步:累计增量导入E: 第五步:最近增量导入F:

活动方案之数据库建设方案模板

数据库建设方案模板 【篇一:xxx项目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模版】 xxx有限公司 xxx产品/项目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文档介 绍 ....................................................................................................... ............................................... 3 1.1 1.2 1.3 1.4 1.5 2 数据库环境说 明 ....................................................................................................... .................................... 4 2.1 2.2 2.3 数据库系 统 ....................................................................................................... ........................................... 4 设计工 具 ....................................................................................................... ............................................... 4 数据库配 置 ....................................................................................................... . (4) 3 4 数据库的命名规 则 ....................................................................................................... ................................ 4 逻辑设 计 ....................................................................................................... ............................................... 5 4.1 功能模 块 ....................................................................................................... .. (5) 5 物理设 计 ....................................................................................................... ............................................... 5 5.1 5.2 数据表汇 总 ....................................................................................................... ........................................... 5 数据表结 构 ....................................................................................................... . (5)

xx数据迁移方案

正本 招标人:XXXX 项目名称:电信机房迁移项目 (数据库升级部分) 投 标 文 件 投标方全称: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02月20日

前言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给予XXXX参与“XXXX数据库迁移项目”的机会,我们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及多年系统集成,提交本方案,望能采用。 XXXX集团(原青鸟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北京大学,是一家专业从事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简称“XXXX”),XXXX集团以XXXX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 XXXX活跃在新经济下企业转型服务领域,并在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运维服务四个核心业务领域积累了世界领先的专业技术和服务经验,与50多家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和软硬件厂商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与3000多家国内集成商紧密合作,为数万家客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在金融、能源、政府及企业领域建立起了卓越的声誉和品牌,是客户最佳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合作伙伴。 针对本项目,XXXX具有如下优势: 集成优势 XXXX作为一级系统集成商,对系统集成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设计和实施过在众多数据中心、大型业务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针对应用的高可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有着深入的研究,结合用户的具体需求,我们将提供全面、合理的解决方案。 产品优势 XXXX是IBM、HP、SUN小型机;ORACLE、SYBASE数据库;IBM、ORACLE中间件及试测软件;EMC、HDS存储;CISCO、AVAYA网络设备;APC机房设备等高级别代理商,对各类产品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能为贵校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保证标准。XXXX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体系,并将其定义到整个系统集成的设计/开发、供应、安装和服务领域。本地化服务能力 上海XXX员工逾200人,技术人员50余名,其中包括小型机、中型机、存储、数据库、智 能化、软件、项目经理人及网络工程师若干名,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集成能力。 公司特为此项目成立豪华项目小组,由公司销售总监担当项目组长,监控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组建15人的技术服务团队(有厂商资格认证的工程师)配合厂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优惠政策 公司根据本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功能定位,特免费赠送对改实验室建设有帮助的一款系统软件数据统计软件,希望能够充分的帮助学校更好的建设此实验室。 科研合作 近期,国家加大了对“产学研”过程的扶持与引导力度,而XXXX也一直致力于出身高校(前北大系)服务于高校的准则,大力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与科研能力,在金融、电力、能源、高教等领域共同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因此,希望通过此次参与上海交通大学项目,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与贵校在内容安全领域有更多的科研合作,通过XXXX现有的用户群来做市场推广。 本着与XXXX建立全面、持久、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我们郑重承诺: 以丰富的项目实施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以方便、快捷的本地化服务特点为保障,确保XXXX数据库升级项目的顺利实施。

数据库 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 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1班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数据库系统A》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种DBMS作为设计平台,理解并应用课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能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完整的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同时能够正确应用各个阶段的典型工具进行表示。 二、设备与环境 (1) 硬件设备:PC机一台 (2) 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等。 三、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 首先,通过调查,教务管理系统中主要有四类用户,即学生用户,老师用户,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对应这些用户,其处理要求的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一系列的查询和各类数据的管理及维护。其具体的处理要求如下: 1)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更改密码,数据备份,数据还原,注销等功能。 2)教务管理:实现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课程安排,成绩审核,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功能。 3)基本信息:实现显示学生和老师以及课程、班级、系别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等)。 4)查询:包括实现学生查询,老师查询。学生查询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自己的课程,课表,成绩等,老师查询包括查询自己的信息,自己所带班的学生,自己的课表以及学生成绩等。 5)教师对成绩的录入以及自己信息的查询与维护。 其次,该教务管理系统中,结合以上用户种类以及其具体的处理功能要求,教务管理系统要具备以下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电话、工资、邮箱;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代号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最大人数等; 其中,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操作方法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 在收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如发生系统不正常要重装WINDOWS操作系统或更换电脑时,须按照下面“数据库备份”方法将原系统的数据文件备份,并将备份文件妥善保存(避免随系统重装而丢失数据),在重装系统或更换电脑后,按照软件的安装方法顺序安装SQL2000数据库和消费/水控管理软件,然后按照下面“数据还原”方法进行数据库还原,完成后系统中的数据即与原数据完全[相同。 数据库备份: 以ICSF为例,打开ICSF软件,选择菜单栏下的系统维护,然后选择数据备份。(系统维护——数据备份)如图(1-1): 1-1 数据备份完成后,可以在基本资料——系统参数里(1-2),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的备份路径二(手动备份)里可以找到数据备份的路径(1-3)。如图:

1-2 1-3 提示: 1、上述方法为手动备份,本系统在使用后正常腿出系统时也会自动进行 数据备份,如已经无法正常开启原电脑(无法进行手动备份)则可将 原电脑硬盘连接到其他电脑中,找到“备份路径一”所指向的路径, 找到备份文件夹,将其中修改日期最近的备份文件拷贝出来用于数据 还原。 2、在安装收费/水控系统时建议不要将安装目录选在C盘,避免因格式 化的操作是备份数据丢失,如果已经将软件安装在C盘,则建议将备 份文件路径指定为其他盘。 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首先要找到备份的数据文件。如上所述,备份文件存放在E:\软件\ICSF5.74\Mdbbak上,根据路径找到Mdbbak文件夹并打开。 打开Mdbbak文件夹后,里面有类似这样的(1-4)BAK文件。 找寻最新的BAK文件,并把它与软件安装包(光盘)中IC挂接数据库.exe软件拷贝到电脑任意一个目录(文件夹)中,然后将备份文件重命名(光标放在备份文件 上点鼠标右键,选择重命名),改为ICSF.db。如图:(1-5)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最新)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X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X-X年)的通知》(X 经信网办〔X〕227号)精神,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市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切实加强监管,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X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进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强化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任务 围绕全市“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政府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府审批、监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和农村信用体系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建设和初步完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形成各类数据库相互联动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

(一)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 1.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自然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法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网上注册用户与服务对象信息相关联,实现网上办事一次登陆、全网通办。[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政务服务过程数据库。建立完善数据标准,整合全市事项申办、受理、审批、办结等各办理过程情况数据,形成政务服务过程数据库,记录事项办理全过程、实现审批和服务事项在线监管,推进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实现阳光政务。分析挖掘服务环节数据,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库。加快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在线申请、在线受理、在线审批,以及省、市、县三级事项动态管理,实现与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库的对接,为相关业务全省通办、异地办理提供支撑。(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编办牵头负责) 4.政务电子证照库。落实《X省政务电子证照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全市政务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上办事业务需求梳理证照应用目录,逐步汇聚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各类许可证、执照、许可证书、资格证、资质证、合格证书、批准文件、证明文件及其他行政许可

数据迁移整合方案

1.历史数据的迁移整合 本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1.2.需要进行迁移整合的系统 1.3.数据迁移整合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4.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1.4.1.系统迁移的主要目标: 1.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系统由于存在业务上的差别,数据在逻辑上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4. 2.系统整合的目标: 保证直接关联的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正常办理。例如公众服务系统与基本业务系统之间互动,基本业务与协同业务之间互动等等。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教务管理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1、需求分析 (2) 1.1 信息要求: (2) 1.2 处理要求: (2)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2)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2) 第一部分:用户管理部分 (3) 第二部分:管理员管理部分 (3) 2、概念设计 (3) 2.1概念模型(E-R图): (3) 2.2数据字典: (5) a.数据项 (5) b、数据结构 (5) c、数据流 (5) d、数据存储 (6) e、处理过程 (6) 2.3 数据流图 (7) 3、逻辑结构设计 (7) 3.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的码用下横线表出) (7) 3.2 设计用户子模式 (8) 4、物理设计 (8) 4.1 选择存取方法 (8) 4.2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8) 4.3 评价物理结构 (9) 5、系统实施 (9) 6、运行维护 (10)

1、需求分析 1.1 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及名额等。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门课其课序号是不同 的(课序号是唯一的)。 ●一名同学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被若干同学选中。 ●一名同学选中的课若已学完,应该记录有相应成绩。 ●本单位学生、教师都有重名,工作证号、学号可以作为标识。 1.2 处理要求: 教学系统主要提供数据维护、选课和信息查询。其中常见的查询有:系统中各对象的基本信息查询。查询指定班、系的学生信息(名单、人数等)。查询学生的成绩、学分情况。查询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选课情况……。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1.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保证用户身份不被盗用; 2.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3.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 ●完整性要求: 1.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关键信息记录内容不能为空; 2.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 3.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根据如上得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本系统按照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以下几部分:

数据库应用基础(B卷)

数据库应用基础(B卷)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试题纸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基础(B卷)课程代码0818072共 3 页 课程班号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 (说明:选择题的答案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B 卷.xlsx”文件中,否则不给分) 1、Access2010数据库中的表是一个()。 A)交叉表B)线型表C)报表D)二维表 2、在关系数据库中,能够惟一地标识一个记录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称为()。 A)关键字B)属性C)关系D)域 3、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实体“人”与实体“出生地”之间的联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无联系 4、某文本型字段的值只能为字母且不允许超过6个,则可将该字段的输入掩码属性定义为( )。

在各个月份的订单总数,要求在交叉表中显示月份,各部门名称和统计结果,所建查询命名为:学生自己的姓名+查询4。 5.创建一个参数查询,要求根据所输入的城市名称,从客户表中查询该城市对应的客户信息记录。所建查询命名为:学生自己的姓名+查询5。 四、综合应用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0分,共30分) 打开“综合应用.accdb”数据库,请按以下各小题的要求完成操作。 1.窗体的创建与设计: (1)按如图B-1所示创建一个窗体,用于查询客户信息,窗体标题为“客户信息查询”,边框样式为:对话框边框,无记录导航器、无控制条,将窗体保存为:客户资料查询。(5分) (2)在窗体的窗体页眉节区位置添加一个标签控件,其名称为“check”,标题显示为“客户信息查询”,标题字体格式为:18号,红色,加粗,并在标题下方绘制一条分割线。(5分)(3)在“客户资料查询”窗体中添加一个组合框控件,宽度为5cm,高度为1cm,组合框标题为“公司名称”,在组合框中绑定显示“客户”表中的“公司名称”字段值。(5分) (4)在“客户资料查询”窗体中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称为“query",按钮标题分别为“查询”,实现查询按钮的功能,能够调出“客户信息”窗体,浏览到所查询客户公司的详细信息。例如,调出图B-2所示的客户资料窗体。(5分) 完成1至4题设计后窗体的最终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B-1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方案设计

广东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2016-2017年)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省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以支撑全省“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为重点,率先构建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完善专题数据库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形成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为抓手,建立健全共享协同的数据库建设机制;以省政务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建设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优化完善数据提供、维护、共享、使用追溯及监督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应用,提高行政效率。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完善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

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资源,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借助政务服务数据库开展行政业务应用,以应用促进共建共享,切实发挥政务数据价值。 ——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结合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各级政府及部门业务应用实际,建立兼容、开放、可扩展的政务服务大数据系统架构,支撑全省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和系统应用,形成“上下左右”互通互联、共享共用的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应用环境。 ——急用先行、保障安全。立足我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需求,急用先行、由易到难,率先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专题数据库并完善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数据提供、汇集、共享和应用等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使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内容 围绕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完善人口、法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