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芍药属(Paeonia)原隶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但近年来,部分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本属植物形态、解剖、花粉、染色体及生化等多方面研究,认为应当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中分出来,单独成立为一科,即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共分为三个组,即牡丹组(Sect.Moutan)、北美芍药组(Sect.Onaepia)和芍药组(Sect.Paeonia)。芍药属(Paeonia)在全世界约有3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我国有二个组,即牡丹组(Sect.Moutan)和芍药组(Sect.Paeonia),共约有14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其中牡丹组(Sect.Moutan)为我国特产,共有7个种,2个亚种、2个变种。

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多以根皮入药,是中药牡丹皮的主要来源,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芍药甙(paeoniflorin)、羟基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氧化芍药甙(benzoyloxypaeoniflorin)及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同时,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其野生种类,是珍贵的花卉资源。现将本组植物分类介绍如下。

1.矮牡丹(稷山牡丹)Paeoniaspontanea(Rehder)T.HongetW.Z.Zhao[P.suffruticosaAndr.var.spontaneaRehder]产于山西永济、稷山,陕西延安、铜川和华山。其根皮称西丹皮,有清热

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5]。

2.卵叶牡丹PaeoniaqiuiY.L.PeietHong产于湖北神农架。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3.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S.G.Haw&https://www.doczj.com/doc/b317238744.html,euner)T.HongetJ.J.Li[P.suffruticosaAndr.var.papaveracea(Andr.)Kerner]产于甘肃天水、文县,陕西秦岭,河南伏牛山及湖北神农架。其根皮称西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4]。

4.林氏牡丹Paeoniarockii(S.G.Haw&https://www.doczj.com/doc/b317238744.html,euner)T.HongetJ.J.Lisubsp.linyanshaniiT.HongetG.L.Osti产于甘肃文县,湖北保康。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5]。

5.杨山牡丹PaeoniaostiiT.HongetJ.X.Zhang产于河南嵩县杨山、湖南龙山,甘肃两当县,陕西眉县、留坝县。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6.药用牡丹PaeoniaostiiT.HongetJ.X.Zhangssp.lishizheneniiB.A.Shen[P.ost iiT.HongetJ.X.Zhangvar.lishizheneniiB.A.Shen]主产于安徽铜陵县、南陵县,习称“凤丹皮”,为正品牡丹皮药材来源。在全国牡丹皮药材中,其产量最大,品质最佳,畅销全国各地,并每年有大量出口。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7.四川牡丹PaeoniadecompositaHand.-Mazz.[P.szechuanicaFang]产于四川西北部的马尔康和金川一带。其根皮称川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

功效[3]。

8.野牡丹(滇牡丹)PaeoniadelavayiFranch.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景东以北和四川西南部。其根皮称赤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9.狭叶牡丹(保氏牡丹)PaeoniadelavayiFranch.var.angustilobaRehd.etWils.产于四川西部。其根皮称西昌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10.黄牡丹PaeoniadelavayiFranch.var.lutea (DelavayexFranch.)FinetetGagnep.产于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其根皮称西昌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11.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产于全国各地,是常见栽培花卉植物。有人认为,本种是牡丹组(Sect.Moutan)数种植物的复合体,主要由矮牡丹(稷山牡丹)Paeoniaspontanea(Rehder)T.HongetW.Z.Zhao和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S.G.Haw&https://www.doczj.com/doc/b317238744.html,euner)T.HongetJ.J.Li杂交复合形成。其中单瓣花者亦为正品牡丹皮药材来源之一,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中的部分种类已处于濒危或渐危状态,种质资源非常珍贵,其中四川牡丹PaeoniadecompositaHand.-Mazz.[P.szechuanicaFang]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矮牡丹(稷山牡丹)Paeoniaspontanea(Rehder)T.HongetW.Z.Zhao[P.suffruticosaAndr.var.spontaneaRehder]、黄牡丹PaeoniadelavayiFranch.var.lutea(DelavayexFranch.)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牡丹的别名 木芍药

牡丹的别名木芍药、百两金、伊洛传芳、花后、贵客、洛阳花、鹿韭、雄红、赏客、鼠姑、醒酒花、京花(千叶牡丹) 梅花的别名一枝春、木母、花魁、状元花、国香、梅兄(对梅花的雅称)、梅妻(对梅花的戏称)、清客、寄春君、暗香疏影(梅花的代称)、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九英梅、久客、小黄香、奇友、黄梅花、寒客 兰花的别名王者香、国香、幽客、香祖、侍女、媚世 菊花的别名九花、女华、日精、节华、朱嬴、延寿客、延龄客、阴威、寿客、更生、金蕊、周盈、笑靥金、家菊、傅延年、禽华、月朵、金精、官样黄、江西腊 丁香的别名百结花、素客、情客 杜鹃花的别名山踯躅、红踯躅、映山红、谢豹花、踯跼、踯躅 海棠的别名川红、名友、蜀客、蜀锦、醉美人 栀子的别名木丹、林兰、越桃、禅客、鲜支 木槿的别名王蒸、日及、时客、疟子花、面花、爱老、朝开暮落花、朝生、朝华、朝蕣、裹梅花、藩篱草

荷花的别名莲花、芙蕖、菡萏、芰荷、水芝、芙蓉、水华、水芸、水旦、水芙蓉、泽芝、玉环、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 合欢的别名马塍、马缨花、青囊、夜合 木芙蓉的别名木莲、木蕖、拒霜、断肠草 梅花的别名一枝春、木母、花魁、状元花、国香、梅兄(对梅花的雅称)、梅妻(对梅花的戏 称)、清客、寄春君、暗香疏影(梅花的代称、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凌霄花的别名势客、鬼目、陵苕、紫葳 芍药的别名可离、白犬、当离、近客、将离、娇客、馀容、离草、婪尾春、玉盘盂(白芍药的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的别名) 水仙花的别名金盏银台、栗玉花、凌波仙子、雅客、雅蒜 牵牛花的别名长十八、狗耳草、喇叭花、勤娘子月季花的别名斗雪红、紫华、痴客 杨花的别称狂客 山茶花的别名一捻红、月丹、玉茗(白山茶花的别称) 瑞圣花的别名丰瑞花、闺客 麝囊花的别名紫风流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

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 总结: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我国矿产资源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行业现状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2000 年以来,我国找矿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10 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基本保持在100 处以上,在2008 年前,增幅总体表现较为平稳。2009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达到398 处,增幅较大,是2000 年的3 倍,主要矿种为煤炭、铁矿、铅锌矿和金矿。应该说,2009 年也是10 年来新发现矿产地最多的时期。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锰矿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 地质找矿尚有很大潜力。综合有关成果评价认为,我国能源探明程度为31%,固体矿产探明程度为35. 4%; 资源储量潜力较高,能源及大部分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 ~4%,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西部地区占全国的67%、中部地区占26%、东部和东北地区仅占7%;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较大的省区市主要有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山东、四川、贵州等。矿山数量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板块中分布比例为4∶3∶2∶1,以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4 省分布最多。 2) 勘查投资增速较快,标志找矿真实投入的钻探工作量快于货币投入增长。据统计分析,2009年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达303 亿元,相当于2000 年的21 倍多,是2001 年的11 倍多。从工作量来看,2009 年非油气钻探工作量达1 720 万m3,是2000 年的22 倍多,是2001 年的17 倍。正如有位国际知名的找矿专家所言,衡量地质找矿的关键指标,“除了钻探还是钻探”! 近几年钻探工作量的投入增长超过了货币投入增长,说明这几年勘查投入结构中,相对固定费用趋于稳定,而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 3) 探矿权登记空前活跃,近年趋于调整回稳。据统计,2009 年全国探矿权累计约为3. 2 万个,是2001 年的5. 6 倍( 2001 年为0. 57 万个)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5%以上。 2001—2009 年,年均新设探矿权为5 700 个,高峰为2004—2006 年,其中2005 年新设探矿权接近1 万个。之后受政策调控影响,新设探矿权逐年回落,2009 年新设探矿权回落到4 000 个以下。 说明随着矿业权管理政策的调整,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4) 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同步快速增长。 2000 年以来,我国找矿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10 年我国新发现矿产

牡丹色系、花型、区分等

九大色系:红,绿、蓝、紫、粉、白、黑、黄、复色 十大花型:单瓣、荷花、菊花、蔷薇、托桂、金环、皇冠、绣球、千层台阁、楼子台阁 火炼金丹 楼子台阁型。花蕾圆尖形,端部常开裂;花红色(43-A),细腻润泽;花径14cm×6cm。下方花花瓣多轮,质地硬,排列紧密而不整齐,基部具深紫色晕,雄蕊大部分瓣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上方花花瓣量少,褶叠,稍大,端部齿裂多,雌雄蕊退化变小。花梗短,花朵侧开。中花品种,偏晚。株型矮,半开展。枝较粗壮,一年生枝短,节间亦短。中型圆叶,质厚,稠密,总叶柄长约9cm,粗硬,平伸;小叶卵形,缺刻少,端短尖,边缘上卷,叶面黄绿色。生长势中,成花率偏低,花色鲜艳。但花形不规则,萌蘖枝少,株型紧凑。传统品种。 冠世墨玉 皇冠型,有时呈托挂型。花蕾圆尖形;花墨紫色(187-A),有光泽;花径17cm ×8cm。外瓣3~4轮,质硬,基部具墨色斑;内瓣褶叠,紧密,瓣间杂有少量雄蕊;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花梗较长而硬,花朵直上。中花品种。株型中高,偏矮,直立。枝较粗壮,一年生枝较短,浅紫色,节间短。鳞芽大,圆尖形。中型圆叶,质厚而软,较密;总叶柄长约11cm,较粗而软;小叶卵形,缺刻多,端短尖,下垂,叶面粗糙,深绿色。生长势中,成花率高,株形紧凑,分枝少,萌蘖枝亦少。黑紫色,有光泽,皇冠型。花朵硕大。叶大端微下垂,有紫晕,深绿色。花蕾圆尖,暗紫色。株型直立,花朵直上,生长旺盛。1973年赵楼牡丹选育,乃黑花之魁首。 姚黄牡丹是牡丹花四大名品之一,以清代人姚黄命名的。 姚黄字坦仙,安徽六安人。字学锺王,画摹李郭。《六安州志》。 姚黄是皇冠型,有时呈金环型。花蕾圆尖形,端部常开裂;花淡黄色(8-D);花径16cm×10 cm。外瓣3~4轮,质地较硬,基部有紫斑;内瓣褶叠紧密,瓣端常残留花药;雌蕊退化或瓣化。花梗长而直,花朵直上。中花品种。 株型高,直立。枝较细硬,一年生枝长,节间亦长;鳞芽圆尖形。中型圆叶,总叶柄长约1 3cm,较细,斜伸;小叶卵圆形,缺刻少,端钝,顶小叶下垂,叶面黄绿色。生长势较强,成花率高,开花整齐,花形丰满,萌蘖枝少。传统品种。 淡黄色,托桂型。株形直立,枝条细硬,花蕾圆尖,绽口形,叶中圆,花朵在叶之后。此花光彩照人,婷婷玉立,古人以“花王”誉之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况 2007-01-19 17:27:15| 分类:陌尘草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元)。藻类、菌类、地衣类同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2科、179属、463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计划性293科、2134属、10553种。也就是说,约95%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而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 藻类:中国藻类植物估计有数千种其中药用藻类资源共计划处42科、53属、114种。药用藻类中较重要的是红藻、绿藻和褐藻,占种数的88%。红藻门药用植物中种数较多的科有江篱科(1属8种)、石花菜科(2属7种)、红毛菜科(2属7种)、松节藻科(3属4种)、红翎菜科(2属4种)、仙菜科(2属4种)等。绿藻门的主要科是石莼科(2属11种)和双星藻科(1属5种)。褐藻门的半数以上的药用种集中在马尾藻科(1属12种),该科也是药用藻类中最大的科。

就目前来讲,藻类植物中药用种数最多的是海洋藻类,据报道,中国药用海藻有120种以上。海藻中已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马尾藻、羊栖菜、海蒿子等。药用海藻中石花菜、蜈蚣藻、海蕴,石莼、海萝。鹿角菜、裙带菜。鸡毛菜、皱紫菜。海黍子、宣藻。肠浒苔、美舌藻(鹤鸪莱)、海人草等为较常见的种类。中国70年代引入的巨藻亦可药用。淡水藻类药用的主要有脆轮藻、普通水绵和小球藻等,陆生藻主要是念珠藻(葛仙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等。 菌类:中药资源所涉及的菌类只限于真菌。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药用低等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药用真菌中比较重要的是子囊菌和担子菌两个纲。担子菌纲尤为突出,药用种数约占药用真菌的90%。 担子菌中70%的药用种集中在6个较大的科,即多孔菌科(27属74种)、口蘑科(18属45种)、红菇科(2属33种)、牛肝菌科(5属16种)。马勃科(6属13种)和蘑菇科(2属12种)。主要药用属有多孔菌属、羊肚菌属、红菇属、侧耳属等。灵芝属的植物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73种,是世界上灵芝种数最多的国家,海南省是中国的“灵芝王国”,有50余种。本属可药用的有7种。担子菌中常用药材主要有茯苓、猪苓、灵芝、紫芝、雷丸、马勃、银耳等,其他还有猴头菌、云芝、竹黄、侧耳、木耳、苦白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二、任务:1、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类型齐全但又有差异的特点 2、掌握“人多地少”比较学法和类型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三、重点:人多地少 四、难点:土地类型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五、教法:对比列举 六、过程:(一)阅读P59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多地少? 1、列举人均耕地居世界的位次。 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合作讨论推论 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m 2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人口12.95亿居世界第一位于 人均不及世界土地的1/3 1.77亿公顷>0.95公顷 美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适宜,东西两面临海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气候季风,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而12.95亿>3亿人口,人均耕地0.10公顷>0.95亿公顷 结论:中国耕地少,人口众多,加剧了我国人多地方的状况。 3、分析活动3-9 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人均的30.26%= 中国人均耕地占世界人均的13.%= 4、分析活动3,落实于图得出结论(教材P 60) (三)结论 1.95 亿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人多地方” 我国干旱地区广,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广 2、耕地面积相近 地形:山地、高原、平原所占比重 耕地占美国1/2 海陆 :美丽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干旱、半干旱面积少 3、含义讨论 ①很了不起,中国用这样少的地带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②人口成为我国资源的沉重负担,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速度。 (四)阅读P61结合图3—10思考: 1、我国土地有哪几种类型? 2、目前用于生产的土地类型有哪些?这几类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目前尚不能利用的土地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五)讨论交流各类型的利用价值 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开发利用。 2、经济开发利用方面: ①草原面积广大,发展畜牧业重中之要 ②林地面积比较小,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耕地比重小,占世界耕地的27%,养活22%的人口 (六)当堂训练 如下图: 围绕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写一篇论文”。 七、板书设计: 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一、人多地少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二、类型齐全2、我国草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3、林地比重较小 4、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第二十三课时 一、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二) 二、任务: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2、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重点:任务一 四、难点:任务二 五、学法:分析比较综合 六、教学过程: (一)P62至P6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图3-11读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地形区,西北、西南主要耕地区,并分析原因。 2、结合3-14分析地分布及特征。 3、结合图3-15分析草原的分布及成因。 4、结合P62-63分析对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于哪里及限制性的件是什么? (二)总结交流: 东部三大平原、四川盆地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地形平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很少有仅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1987年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制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而进口则达98亿美元;1988年出口85.75亿美元,进口116.8亿美元,逆差达31.1亿美元。可以说我国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198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的产量为 1.714 5亿吨,进口铁矿砂1 259万吨。2000年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减少10%~20%,因而200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资源缺口增加,每年需进口铁矿砂2 000万吨~3 000万吨。预计2020年铁矿石产量可达2.8 亿吨~3.0亿吨,每年需进口4 500万吨~5 000万吨铁矿砂。 现有铜、铅、锌生产能力2000年减少30%~40%,三分之二有色金属统配矿山主要金属生产也到了中晚期。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2.金属的存在和冶炼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除蕴藏在地壳中的外,还有数量很大的海滨沙矿和海底金属矿藏(如锰结核和重金属矿床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陆地上可用来制取金属的矿石大约有以下八大类: (1)天然金属矿,如金、银、铂、汞等贵金属,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氧化物矿,如铝矾土Al2O3·nH2O、赤铁矿Fe2O3和锡石SnO2等; (3)碳酸盐矿,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 (4)硅酸盐矿,如绿柱石Be3Al2Si6O18、高岭石(Al2Si2O7·2H2O)等; (5)硫酸盐矿,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O等; (6)磷酸盐矿,如磷酸钙Ca3(PO4)2和磷酸稀土矿等;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宗霖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 参考文献: 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 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 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科学, 1995. 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 Li Zonglin 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

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

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 【第一首】:《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此诗为唐代李商隐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比的经典诗句是:“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意思是: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借物咏怀,表达了自己和牡丹一样的情怀。梦中的彩笔,题在花叶上的诗句,还有高高在上的朝云,无不体现了作者的高远情怀。

【第二首】:《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是唐代刘禹锡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比的经典诗句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意思是: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牡丹的高度赞赏。芍药虽然妖娆艳丽,却好像没有骨骼。荷花清洁优雅却没有情韵。唯有牡丹,花开引无数人竞赏,像一个个美丽的女子,国色天香。 【第三首】:《咏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此诗为宋代陈与义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比的经典

诗句为:“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意思是: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此句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感慨。十年时间眨眼而过,作者已变的老态龙钟,等他回到家乡,独自一人观赏牡丹的时候,这种滋味,怕是旁观之客可能感同身受。不由感叹于国破家亡的无奈,同时致敬于现代的和平。

矿产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矿产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随着矿产开采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业越来越广泛,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各个地域的分布情况不同,资源分配不均匀,这就造成不同地域在矿产产业上的开采力度不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详细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的对策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标签:矿产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业也越来越繁荣,勘察并合理开采我国矿产资源是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矿产资源的勘察对我国矿产资源新资源的发现也是必要的手段。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基础产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当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1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地域分布广。煤矿作为一种能源矿产,历史悠久,它的开采量在我国首位。不仅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品种齐全和分布广泛。我国32个省(区、市)中,除了上海市没有煤炭外,都有丰富煤炭资源。但是其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华北地区1930.84亿吨,占57.87%,华中地区148.68亿吨,占4.46%,华南地区11.25亿吨,占0.34%;华东地区253.75亿吨,占7.60%,东北地区144.53亿吨,占4.33%,西北地区557.39亿吨,占16.70%,西南地区290.35亿吨,占8.70%。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特性。其矿产储存种类有54 种。其中铁矿的分布最多,在我国各地已知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分布在辽宁鞍山-本溪铁矿区、冀东-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等地的分布较多,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其次是锰矿在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分布在辽宁瓦房子、福建连城、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地都有锰矿。还有其他矿产,如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等等,在各地的分布不尽相同。 中国非金属矿产也具有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的特性。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根据用途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冶金辅助原料类,主要矿种有菱镁矿、耐火粘土、普通萤石、白云岩、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熔剂用灰岩、铸型用砂等。第二类是化工原料类,主要矿种有磷、硫、钾盐、化工用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

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 在我国八大行政区域中,药用植物种类多寡排列次序为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华北[2],其中西南和中南地区药用种类最丰富,约占全国总数的50%~60%,各省(区)的中药资源种类约为3000~4000种,最多达5000多种。华东和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约占全国的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左右。高原和山地分布多于丘陵区,丘陵区又多于平原区。 西南地区药用植物有4800种,历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美称。云南药用植物有4758种,约占总数的30%,居全国之首。四川药用植物约有4000种,约占全国的22%,裸子植物种数居全国第一,蕨类和被子植物仅次于云南。峨眉山是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有药用植物1645种。贵州有药用植物3900种,占全国种数的20%,西藏有药用植物1460种。 中南地区的广西省有药用植物资源4000多种,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均有2000种以上。华东地区的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上海市等均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种以上。西北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相对较少,但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突出。东北地区珍贵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代表种有人参、黄芪、鹿茸,等。华北地区是我国暖温带中药材的集中产区。 不同药材种类的蕴藏量和产量差异极大。根及根茎类药材占320种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1/2以上,蕴藏量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区最大,占全国10%以上,辽宁、河北、四川、贵州、云南等次之,占1%以上。种子及果实类药材蕴藏量占7%,年产量占20%,以东北最多,其次是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花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5%,以东部地区较多。全草类药材蕴藏量占17%,年产量占7%,以北方各边疆省区最多。叶类药材蕴藏量占10%,年产量占2%,以新疆和黑龙江地区最多。皮类蕴藏量和年产量均占4%,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地区。藤木类药材蕴藏量占2.5%,年产量占4%,以东北长白山和华南、西南山区蕴藏丰富。菌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4%,以栽培为主,蕴藏量较大的是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省。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共有11118种,385科,2312属[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383]。按照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被类型,以及药用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大致可分为八大药用植物区[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370-382] 东北药用植物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地区和松辽平原地区三个小区。是我国“关药”的主产区,拥有许多优质的药材,代表的有关黄柏、刺五加、五味子、桔梗、地榆、关升麻、黄茋、党参,赤芍,关龙胆等,还是我国种植人参的最主要产地。 华北药用植物区有辽东、山东低地丘陵地区,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地区,黄土高原三个主要产地区。有“怀药”和“北药”之称。本区药用植物资源1500种,代表的药用植物有地黄、杏仁、金银花、黄茋、党参、山药、怀牛漆、山楂、菊花、紫苑、北沙参、远志、银柴胡、知母、黄岑、连翘、北苍术、玉竹等。 华中药用植物区本区是我国地道药材“浙药”、“淮药”、“南药”的主产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江南山地丘陵地区和南岭山地地区三小区。代表的药用植物有姜黄、栀子、白芍、茯苓、延胡索、东贝母、菊花、葛根、牡丹皮、白术、乌药、半夏等。 西南药用植物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质量优。植物药4800种,是地道药材“川药”、“云药”、“贵药”产区。主要的植物区有秦巴山地区,四川盆地地区,贵州高原地区,云南高原地区,盛产的药用植物有茯苓、厚朴、胡黄连、猪苓、天麻、半夏、川续断、天冬门等。而“川药”代表有川麦冬、川附子、川郁金、川黄连、川乌、川白芍、川独活、川党参、川黄麻、厚朴、黄柏等;“贵药”代表有半夏、天麻、天冬、黄精、杜仲、吴茱萸、通草等;“云药”代表有云木香、云苓、云归、冬虫夏草、雪莲花、雪灵芝、红景

古诗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翻译赏析

古诗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翻译赏析 《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前言】 《赏牡丹》为刘禹锡所做的七言绝句,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该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每到春暮夏初牡丹盛开的季节,卖花人、看花人便挤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潮鼎沸的热闹场面。作者在这首诗中,一方面热情歌颂了牡丹的美丽,另一方面又将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融入笔下,从而大大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①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红、白、紫三色。 ②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郑虔《胡本草》:“芍药,一名没骨花。” ③妖无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 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④芙蕖:即荷花。《尔雅·释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越,其本蔷,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⑤净少情:淡雅,缺少情韵。 ⑥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唐诗纪事》卷四十李正封《赏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⑦动京城:指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白居易在《牡丹芳》中有“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之叹。 【翻译】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丽的花,当它盛开的时候,轰动了整个的京城。 【赏析】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此颂彼的反衬之法。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 牡丹,是中国的特产,素有花中之王、百两金等尊贵的称号,春天开花,花大而绚丽,历来得到人们的钟爱。刘禹锡这首赞赏牡丹的七言绝句,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王禹

牡丹分类系统

牡丹品种的分类 牡丹在中国和日本的栽培历史逾千年,在欧美栽培也有200年,花色、花型变异极为丰富,人工选育了大量的品种,为了掌握这些品种的起源,演化规律,品种特性,方便品种的有效管理和生产应用,各国园艺学家或学者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分类。纵观历史及国内外各类记述牡丹、芍药的典籍,分类方法千差万别,有按花色分为白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等不同色系者;有按花期的早晚分为早花品种、中花品种和晚花品种者;有按花型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者;有按株高分为高、中、矮者;还有按用途、株型、优劣等等为标准和依据分类的,不一而足。总的来说,分类方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改进和创新,逐步趋于简单实用、科学合理。 1中国古代的分类方法 隋朝中国开始有观赏品种记载,唐宋时期大量栽培品种被人工选育出来,我国自宋代开始对牡丹、芍药品种有不同形式的分类记述,以重瓣性、花型或花色为依据的分类。 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约公元1034年)是最早的牡丹专著,共记载描述了24个品种,依据花瓣数多少有“单叶”、“多叶”和“千叶”三种类型,再加以颜色描述,包括了“单叶白花”、“单叶深红花”、“多叶白花”、“多叶紫花”、“多叶深红花”、“千叶紫花”、“千叶绯花”、“千叶肉红花”、“千叶黄花”9种类型的品种,但欧阳修只是按照瓣型和花色的对品种特点进行了描述,并未按照一定标准对品种分类。周师厚基本沿用了了欧氏的记录方法,也未进行分类。在宋·张峋《洛阳花谱》(约1066-1069年,已失传)中开始对牡丹品种分类记述,据清·余鹏年《曹

州牡丹谱》载:“张峋撰花谱二卷,以花有千叶多叶之不同,创例分类,凡千叶五十八种,多叶六十三种,盖皆博备精究者之所为”。明·王象晋的《群芳谱》中,对于牡丹的花型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分为了“单叶”、“多叶”、“千叶”、“千叶平头”、“千叶楼子”、“楼子”6种花型。明·薛凤翔所做《亳州牡丹史》从欣赏的角度将牡丹分为“神品”、“名品”、“灵品”、“逸品”、“具品”五类,如此将牡丹品种分为三六九等,显得过于主观,实用性不强。清·陈淏子在《花镜》(1688年)中依据花色将131个品种分为“正黄色”(11个)、“大红色”(24个)、“桃花色”(27个)、“粉红色”(24个)、“紫色”(26个)、“白色”(24个)、“青色”(3个)七大类,花型的描述上则依据花瓣多少分为“单叶”和“千叶”两种,按照是否起楼分为“平头”和“楼子”两种。余鹏年《曹州牡丹谱》据花色将牡丹分为黄、青、红、白、黑五类。 芍药分类,最早也是出现在宋朝,王观在《芍药谱》中按照花型将芍药分为“单叶”、“多叶”、“丝头”、“冠子”、“髻子”、“撷子”、“楼子”、“鞍子”共8种花型。同一时期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则将芍药按花型和花色分为“千叶黄花”、“千叶红花”、“千叶紫花”、“千叶白花”和“千叶桃花”5个类型。由于我国古代赏花重“千叶”(重瓣)品种而轻单瓣类,对单瓣花记载一直很少。王象晋芍药分类则沿用了王观的划分方法。到清朝时,陈淏子在《花镜》中记载芍药品种88个,据花色分为“黄色”(18种)、“深红色”(25种)、“粉红色”(17种)、“紫色”(14种)、“白色”(14种)五大类。 2中国现代牡丹“二元”分类方法 1949年以来,随着我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在牡丹芍药栽培品种的起源、分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知识分享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

初一地理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 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 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 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 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 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 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 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 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 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 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 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 国耕地的58.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述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药用植物资源的国家,且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药用植物的研究中去。我国在药用植物利用领域上取得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上。因此,我们要根据目前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让资源可以得到持续性利用。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策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application.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s health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get improved, more and more people devote to the study of medicinal plants .China in the medicinal plants used by fiel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especially in pla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Therefore, we should targeted to develop countermeasure and make resources sustainabl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hronic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国已知植物约有25700种 ,其中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20世纪80年代 ,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 发现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383 科 ,2 309 属 ,11146 种[1],常用药用植物近500种。 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已达440多万亩,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据初步统计,49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2],主要的有防风、龙胆、柴胡、甘草、辽细辛、五味子、半夏、山茱萸、何首乌、天麻等,引种国外药用植物约30余种,重要的有颠茄、丁香、毛花洋地黄、古柯、安息香、大风子等。这些药用植物的引种成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了我国人民保健事业用药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丰富了引种驯化理论宝库[3]。 除了以上的引种栽培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药用植物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①开展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②整理和推广民族药、民间草药,丰富新药源。③利用化学分类学原理寻找新药源,开发一类新药材途径。④对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开发利用,提高药材资源利用率。全面实施GAP标准,实现中药材和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⑤探索老药的新用途,或从古代本草中挖掘失落品种。⑥应用生物技术保护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⑦综合开发药用植物系列绿色保健食品和轻工产品,提高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药用植物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对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不足,加上受到利益等种种因素的驱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