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电子负载报告

简易电子负载报告

简易电子负载报告
简易电子负载报告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源检测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铁道电气化供电、电气牵引、信号控制、无线通信、计算机指挥调度中心及家庭日常生活领域都大量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源,因此人们对电子负载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电源检测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准确地检测电源的可靠性和带载能力,把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电源的可靠检测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本系统采用MSP430F16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恒流的电子负载。包括微控制电路(MCU)、主电路、采样点路、显示电路等,能够检测被测电源的电流值、电压值,各个参数都能直观的在液晶上显示。

关键字:电源检测技术;电子负载;单片机;

一、系统总体方案与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恒流源模块、键盘与显示模块、电压与电流检测模块、单片机控制器等组成。总体框图如图1

图1

1、恒流电路方案选择

方案1:用PWM产生所需要的电压值,PWM波经过电容滤波后成直流电压,不同占空比的PWM波对应一个对应一个直流电压,单片机把采集到的电压与设定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形成一个闭环控制做成一个恒流电源。该方案优点是电路简单,控制方便但是其反应速度比较慢,精度不高而本题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本系统不采取此种方案。具体原理图如图1:

图2

方案2:将基准信号先经过OP07运放组成的减法运算电路,然后通过一个经过运放组成的一个电压跟随器,具体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方案3:用D/A产生所需要的电压值,DA是一种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芯片。单片机把按键数字量读出来然后通过DA芯片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送给电压跟随器,从而使MOS上一个恒定的电流。本方案是通过模拟电路形成一个负反馈其反应速度远远高于单片机所形成的闭环控制而且电路简单,控制方便。因此本系统采用此方案。具体原理图见图4:

图4

2、基准电压源选择

本系统对精度和分辨率的要求非常高,因此AD和DA的基准电压源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方案1:用稳压管串联一个电阻作为基准电源,该方案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稳压管基准电压电路含有较高的高平噪声,这对分辨率和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本系统不采取此种方案。

方案2:用TL431做基准电压源。TL431是专门的稳压芯片,该芯片稳压效果非常好,温度影响小,电路简单,满足本系统要求。原理图如图5:

图5

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1、电子负载及恒流电路的分析

恒流源电路如图3所示通过MSP430169的DA对图三中的运放赋值,用MSP430F169的的AD来采样从而通过LC D12864来显示采样反馈值,通过按键来控制输入步进值为10mv。运放工作在负反馈状态,它的同相端每设定一个电压值电阻便流过一个恒定的电流。

2、电压、电流的测量及精度分析

本题要求电压测量精度为±(0.02%+0.02%FS ),分辨力为1m V,电流测量精度为±(0.1%+0.1%FS),分辨力为1m A。当被测电源电压为最大值18v分辨力1mv时,被测电源电压被分成了18000份,因此为了满足要求至少需要15位AD转换器。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数字电路处理起来更复杂,占用CPU资源多,但是模拟电路执行效率高,MSP430169内部自带12位的D/A转换器,所以处理起来相当容易,且CPU的执行效率高,与方案1比较方案2更可靠,在程序控制中发现,当端口赋值为0时,D/A输出并非为0,所以为了消除这个信号,最终采用加入一个减法运算电路,通过调节对应的电位器从而最终达到目的,所以最终我们采用方案3,在方案3中,通过当电压跟随器正常工作时,要测量通过功率MOS管的电流值,可以通过转换将电流值转换成电压值来测量,在功率MOS管的源极串联一个1欧姆的定值电阻来测量,通过实测的电压值得到所要得到的电流值,然后通过液晶显示,因为5环电阻误差(+-1%),所以要保证电阻的值固定在1欧姆,我们采用10个10欧姆的电阻串联和一个10K的电位器并联,通过改变电位器的值是测量电阻为定值1欧姆。该题目中要求测量的精度达到1mv,430单片机内部自带12位AD,其分辨率不够,所以我们通过外接ADS1115来得到其精度,从而使之得到满足的要求。

3、电源负载调整率的测试原理

输入电压调整率又叫线路调整率、源效应等,在输出满载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变化会引起输出电压波动,测试输入电压在全输入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偏离输出整定电压的百分比,一般要求电压调整率不超过±0.1%。首先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电流取最小值,记录最小负载量的输出电压U1,其次调节负载为50%满载,记录对应的输出电压U0,最后,调节负载为满载,记录对应的输出电压U2。负载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载调整率={(U- U0)/U0}×100%

式中:U为U1 和U2中相对U0变化较大的值。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1、1集成稳压器电路的设计

线性电源输出波形纹波小,但效率低,开关电源输出纹波大,但是效率高,同时开关电源还有能承受大电流的能力,所以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在使用中各有千秋,该电源中有通过7812、7912、7805、7905、AMS1117-3.3V三端稳压电源,分别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线性电源+-12v、+-5v、+3.3V,同时还有LM337和LM2596构成的可调稳压电源,其中LM2596是开关型的稳压电源,能承受大约超过2A的大电流,该电源能很好的满足测试过程中对电源的需求,具有很好的测试效果。

图6

1、2、电压跟随电路

在DA控制中把模拟量能精确地转换成数字量所以要对MSP430169 加入一个很稳定的基准电压源,TL431是一个基准电压为2.5V的可调并联稳压器,最大输出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为150mA,其工作原理同同几本的稳压二极管相似,不通的Tl431通过设定不同的定值电阻来设定输出的基准电压;吸收电流可以达到100mA,工作电流小,温度系数小。能很好的满足基准电压的需要,因为430单片机我们所需设定的基准电压为1V,并非2.5V,所以我们加入了一个精密可调点做来进行分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得到所需要的基准电压1V。

图7

1、3、减法运算电路设计

通过电压跟随器用DA从3口输入数据,得到相应的电压,然后得到1欧姆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间接地得到大功率MOS管的电流,上图如果用1欧姆的色环电阻的功率为0.25W,题目中要求电流设置为1A,所以当电流为1A时,电阻上的功率P=I2R=1W,所以功率已经超过了其功率范围,所以最终我们通过利用

10个10Ω电阻并联后得到1Ω的阻值,通过电阻分流满足了功率过大的问题,同时用一个10K的电位器来调节阻值从而更准确的调整采样电阻的阻值。

图8

1、4、按键检测电路

在实测中发现,当程控时430 MCU 输出值为0时,但是实测值并非为零,相当于一个干扰信号,所以为了消除这一干扰信号,经过该减法预算电路,通过两个电位器来调整,当输入为0时,让OP07运放输出为0,从而消除了这一干扰,使之在实测中更接近真实值。因为按键检测放在定时器中,不易通过软件进行消抖,所以我们最终通过硬件消抖,在按键两端加入一个104电容进行消抖。

图9

1、5过压保护电路

通过AD对外接电源进行采样,当采样外接电源电压大于18V时,将P1.3口置低,然后继续采样,直到P1.3口采样电压小于或等于10时将P1.3置高,恒流源继续工作。电路如图10所示:

2、1程序设计

软件调试是在Keil uVision4 下进行,源程序编译及仿真调试采用分段或以子程序为单位逐个进行,最后结合硬件实时调试。具体程序如下:主程序:

液晶显示子程序:

AD采集与转换子程序:

四、测试仪器

SS1791C可跟踪直流稳压电源1台;四位数字万用表UT61E一块;双踪数字示波器一台等

五、测试方法与数据、结果分析

六、总结

本设计是基于TI公司的MSP430F169为单片机微控制系统,单片机内部自带12位的AD和DA,功能强大,能够直接检测出被测电源的电流值、电压值,各个参数都能在液晶上直观的显示出来,电子元器件少,所选器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如MSP430F169、OP07运放、IRF75NF75 N沟道MOS管等,电路简单,方案可行。

七、参考文献

[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教研组编

[2]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3] 何希才《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年TI杯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解析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设计与总结报告 湖北仙桃职业学院:杨青林胡炎何方 指导教师:刘祖云刘明江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与总结报告 摘要 本系统设计的是直流电子负载,以TI公司16位的单片机MSP430为控制核心,由按键模块,D/A转换模块,恒流源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等主要外围电路构成。通过对DA的控制,达到对恒流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控制,流过该电子负载的电流恒定,且电流值可设定。之后通过内部AD的采集模块将实际端电压、端电流值送到单片机控制模块,能够检测被测电源的电流值、电压值;各个参数通过显示模块加以显示。本设计着重阐述了系统框架、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测试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强、调节速度快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提出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恒流源、TM12864Z-1液晶、D/A、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流采样)、键盘、被测电源。

一.系统结构原理图 本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单片机、功率控制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D/A输出、键盘输入、液晶显示电路。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二.方案比较与论证 1. 主控芯片 方案一:选用ATMEL公司的AT89C51作为该系统的微控制器。51单片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单片机为8位机,价格便宜,成本低,控制简单。但51单片机功耗较高、运行速度慢、储存空间小内存只有8Kb,片内资源少,存储容量小,难以存储大容量的程序和实现快速精准的反应、控制、计算。使用AT89C51需外接两路AD转换电路,实现较为复杂。 方案二:选用TI公司MSP430单片机作为该系统的微控制器。MSP430单片机是16位的单片机,数据处理速度快,耗能低,保密性能好,内存空间大,抗干扰性好,内部集成资源丰富,存储容量大,低电源电压(1.8V—3.6V),支持多个中断源,可任意嵌套,时钟系统灵活,具有A/D转换等电路。 考虑到本系统对单片机性能要求较高,本设计采用了方案二,选用MSP430单片机作为直流电子负载微控制器。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LCD显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与目的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2)、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3)、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 4)、熟悉掌握proteus编成软件以及keil软件的使用 二、本设计原理 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时钟程序的编写,并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该编程的核心在于定时器中断及循环往复判断是否有按键操作,并对每个按键的操作在LCD显示器上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LCD显示器每八位对应一个字符,故把秒、分、时的个位和十位分开表示。 该课题中有三个控制开关KM1、KM2、KM3分别控制时、分、秒的调整,时间按递增的方式调整,每点一次按钮则相应的时间个位加以,且时间调整不干扰其他为调整时间的显示。 三、硬件设计原理(电路) 硬件电路原理图

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院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通过一学期单片机的学习,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它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我们也借此课程设计的机会,对单片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学习。 本次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通过一个8位共阴极数码管进行时、分、秒的显示,另外设置7个按键,一个用来调整小时,一个用来调整分钟,一个开关控制是否调整时间。 关键词:AT89C51,数码管,按键,DS1303时钟芯片

1.概述 本设计是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系统的训练了所学知识,设计的过程必将是难忘的,这也将是大学向社会工作过度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阶段过后要去能够熟练的运用单片机中的计数器、定时器、中断、数码管显示等参考教材或者相关资料,采用C语言实现数字时钟功能,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并运用Protues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验证和误差分析。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方案的确定 用6位数码管,可以显示出时、分、秒;用P2端口控制位选,由定时器进行时间的控制(秒);当总按键按下时可以进行时间调整; 2.2方案分析 2.3系统总框图 图2.1

3.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3.1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单片机复位电路如下图 图3.1 3.2时钟电路 单片机运行需要时钟支持——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如果没有时钟电路来产生时钟驱动单片机,那单片机就不能执行程序。 单片机可以看成是在时钟驱动下的时序逻辑电路。 以5l单片机为例随明:51单片机为l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也就是说单片机运行一条指令,必须要用r2个时钟周期。没有这个时钟,单片机就跑不起来了,也没有办法定时和进行和时间有关的操作。 时钟电路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二个节奏。CPU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51的时钟信号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为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单片机简易时钟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论 (1) 2.整体设计思路 (2) 2.1硬件各部分所能完成的功能 (3) 2.2系统工作原理 (4) 2.3时钟各功能分析及图解 (4) 2.4.1电路各功能图解分析 (4) 2.4.2电路功能使用说明 (7) 3. 软件设计思路 (8) 3.1 主程序模块 (8) 3.2 数码管动态扫描模块 (9) 3.3 当前时间计时模块 (9) 3.4 闹钟输入输出模块 (10) 3.5 当前时间调整模块 (12) 3.6复位模块 (13) 4.系统的调试和性能分析 (14) 4.1系统的调试方法 (14) 4.1.1输入按键的调试 (14) 4.1.2复位电路的调试 (14) 4.1.3显示电路的调试 (14) 4.1.4整个系统的联调 (14) 4.2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附录A 系统原理图 (16) 附录B 程序源代码 (17) 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28)

1.概论 单片机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设计两个方面,其调试过程一般分为软件调试、硬件测试、系统调试3个过程。如果采用单片机系统的虚拟仿真软件——Proteus,则不用制作具体的电路板也能够完成以上工作。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4]。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离不开电子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比如机械手的控制、家务的自动化、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而且是控制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电子钟在工业控制和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用于计时、提醒又可用于对机器的控制,在自动化的过程中必然有电子钟的参与,因此电子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而且向着精确、低功耗、多功能发展。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精确度较高,因为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任何指令都不影响定时器的正常计数,即便程序很长也不会影响中断的时间。从而,使数字钟的精度仅仅取决于单片机的产生机器周期电路和定时器硬件电路的精确度。另外,程序较为简洁,具有可靠性和较好的可读性。如果我们想将它应用于实时控制之中,只要对上述程序和硬件电路稍加修改,便可以得到实时控制的实用系统,从而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产中去。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有多种,例如,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也可以利用专用的电子钟芯片配以显示电路及其所需要的外围电路组成电子钟还可以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电子钟等等。这些方法都各有特点,其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的电子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扩充,精确度高等特点。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设计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设计报告 摘要:本文论述了简易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思路和过程。直流电子负载采用MSP430G2553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芯片,可实现以下功能:在恒流(CC)模式下,不管电子负载两端电压是否变化,流过电子负载的电流为一个设定的恒定值。AD模块接收电路电压和电流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液晶模块12864同步显示电压和电流。系统包括控制电路(MCU)、驱动隔离电路(PWM波)、主电路、采样电路、显示电路、基准电路等;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能够检测被测电源的电流值、电压值;具有直流稳压电源负载调整率自动测量功能;各个参数都能直观的在液晶模块上显示。 关键词:电子负载;单片机(MCU);模数(A/D).PWM波. 一、引言 电子负载用于测试直流稳压电源的调整率,电池放电特性等场合,是利用电子元件吸收电能并将其消耗的一种负载。电子元件一般为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采用了功率半导体器件替代电阻等作为电能消耗的载体,使得负载的调节和控制易于实现,能达到很高的调节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调节和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模拟实际的负载情况,还可以模拟一些特殊的负载波形曲线,测试电源设备的动态和瞬态特性。 二,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设计和制作一台电子负载,在恒流(CC)模式下,不管电子负载两端电压是否变化,流过电子负载的电流为一个设定的恒定值。 要求: (1)负载工作模式:恒流(CC)模式; (2)电压设置范围:0~10V; (3)电流设置范围:100mA~1000mA,设置分辨率为10mA,设置精度为±1%; (4)直流稳压电源负载调整率:测量范围为0.1%~19.9%,测量精度为±1%。 (5)显示分辨能力及误差:至少具有3位数,相对误差小于5%。 恒流模块和恒压模块共用一个基准电压12v,并且通过开关实现两种模式的转换,用A/D转换器把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来程控从而重置电压电流,用数码管液晶显示同时呈现即时电压电流。原理图如下所示。

单片机完整电子时钟设计报告.doc

目 一.作品介???????????????????????????????? 2 二.片机系原理及工作原理描述????????????????????? 2 三.程中碰到的及解决方法????????????????????? 4 四.数据及差分析??????????????????????????? 4 五.?????????????????????????????????? 5 六.程序模框?????????????????????????????? 5 七.程序清????????????????????????????????7

单片机的个性化电子钟设计报告 一.作品简介 该作品是个性化电子钟设计,技术上主要用单片机(AT89S52)主控, 4 位 LED 数码显示,分别显示“小时:分钟”。该作品主要用于24 小时计时显示,能整时报时 ,能作为秒表使用,能定时闹铃 1 分钟。 使用方法 :开机后显示日期,学号,时钟在00:00:00 起开始计时。 (1)长按进入调分状态 :分单元闪烁 ,按加 1,按减 1.再长按进入时调整 状态 ,时单元闪烁 ,加减调整同调分 .按长按退出调整状态。 (2)按进入设定闹时状态: 12:00: ,可进行分设定,按分加 1,再按为时调 整 ,按时加 1,按调闹钟结束.在闹铃时可按停闹,不按闹铃 1 分钟。 (3)按下进入秒表状态:再按秒表又启动,按暂停 ,再按秒表清零 ,按 退出秒表回到时钟状态。 二.单片机系统原理图及工作原理描述 (1)总原理图 如原理图所示,硬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LED数码管显示模块组成。

简易电子闹钟的设计报告

编号: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LED强度可调驱动电路设计 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李朝庭 学号: 指导教师:彭智勇 职称:高级实验师 2017年1 月1日

摘要 目前,LED 灯的亮度可调通过有两种可行方案:第一种是通过占空比电压来输出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亮度可调;第二种通过控制数模转换器来输出不同的电流,然后经过放大器来进行发大,从而实现输出不同的电压,来实现亮度可调。对于第一种方案,优点是设计简单,且使用的电子器件类较少,造价成本低,其集成度低,电路原理不复杂,适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第二种方案,它设计图复杂,其集成度不高,且使用了数模转换器,因此和第一种设计方案相比略高。所以本设计采用了第一种方案。本设计的结果是设计制作一种路LED光强独立可调的 led 调光电路;自动调光时可使等在熄灭、微亮、较量及最亮四种状态中不断循环;实现灯光的循环调节功能(循环时间分别为为 2s、4s、6s、8s、10s、12s);关键词:LED;色温;RGB;驱动;调光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romotion, the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s have penetrated almost all areas of the society. It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 Time is always so valuable to people, the work of the busy and complicated and easy to make people forget the current time. Forget to do, when it is not very important, this not hurt the important essentials. Simple electronic alarm clock is a used to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alarm sounds and wakes up the user a simpl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is used to prevent nap sleep overdo the instrument from time to time to wake up the user's role. This system mainly consists of 555 timer square wave signal generator and the input control through the key input control of the two bit counter timing circuit can be input to the input of a time of the electronic clock, simulation and time interval can be within 99 seconds of continuous adjustable. Key words: timing circuit; 555 timer; multi harmonic oscillator; time clock 目录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论文

2013全国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直流电子负载系统(高职高专组F)

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系统,采用了DA输出控制电路、AD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通过运放、负反馈控制环路来控制MOSFET的栅极电压使其内阻变化,从而实现恒流工作模式。MOS管既作为电流的控制器件同时也作为被测电源的负载,控制部分采用STC89C52单片机来完成,设定值通过键盘输入送往单片机,再通过DA输出电路产生基准电压送往PI控制器与实际电压相比较,用A/D转换器把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来控制转化,然后用液晶显示显示出即时的电压电流。关键词:电子负载;单片机;恒流模式;A/D转换;D/A转换 Abstract: This design with the core of STC89C52 MCU , using Da output control circuit, ad voltage and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display, keyboard, https://www.doczj.com/doc/b315760095.html,ing negative feedback control loop amplifier, to control grid voltage of the MOS to its internal resistance change, resulting in constant current mode of operation.MOS both as a current control device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measured power load control part using stc89c52 single - chip computer to complete the set value input from the keyboard to the SCM, and then by DA output circuit voltage sent to the PI controller with the actual voltage compared.In A / D converter circuit for voltage and current analog signals into digital signals by single - 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conversion, and then use the LCD display shows the instantaneous voltage and current. Key word :electronic load ; MCU; constant current mode ; Ad conversion ; DA conversion

数字电子钟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自动化 专业班级:自动化0803 学生姓名:冯刚 指导教师:朱定华 (课程设计时间:2010年05月31日——2010年06月12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3)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9 3.1实验名称 (3) 3.2实验目的 (3) 3.3实验器材及主要器件 (3) 3.4数字电子钟基本原理 (4) 3.5数字电子钟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4-8 3.6数字电子钟电路图 (8) 3.7数字电子钟的组装与调试............................................................8-9 4.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1.课程设计目的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培养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12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 (2)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并在实验箱上进行组装、调试; (3)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 (4)选做:整点报时。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输出500Hz音频信号,在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信号,音频持续1s,在1000Hz荧屏结束时刻为整点。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实验名称 数字电子钟 3.2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电子钟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3.3实验器材及主要器件 (1)74LS48(6片)(2)74LS90(5片)(3)74LS191(1片)(4)74LS00(5片)(5)74LS04(3片)(6)74LS74(1片)(7)74LS2O(2片) (8)555集成芯片(1片) (9)共阴七段显示器(6片)(10)电阻、电容、导线等(若干)

数字电子钟实验报告

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原理 4 第三章电路调试与制作11 第四章总结与体会12 第五章附录13

第一章概述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运运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虽然市场上已有现成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这里所制作的数字电子可以随意设置时,分的输出,是数字电子中具有体积小、耗电省、计时准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课程设计目的 (1)加强对电子制作的认识,充分掌握和理解设计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芯片器件、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多项知识。 (2)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与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实践中锻炼。 (3)提高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原理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数码显示电路、计数器与校时电路、时基电路和闹铃报时电路四个部分。 1.数码显示电路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是将数字钟的计时状态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显示器件选用FTTL-655SB双阴极显示屏组。在计数电路输出信号的驱动下,显示出清晰的数字符号。 2.计数器电路 LM8560是一种大规模时钟集成电路它与双阴极显示屏组可以制成数字钟钟控电路。 3.校时电路 数字钟电路由于秒信号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时基电路的误差会累积;又因外部环境对电路的影响,设计产品会产生走时误差的现象。所以,电路中就应该有校准时间功能的电路。通过手动调节按键,达到校准的目的。 4.定时报警电路 当调好定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白色键),显示屏右下方有红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输出。 芯片资料 LM8560是一种大规模时钟集成电路它与双阴极显示屏组可以制成数字钟钟控电路。作为时钟,它准确醒目;作为控制开关,它动作无误;在1小时59分钟或59分钟内,能任意暂停,使用十分方便。 仔细观察从0-9的每个数字并比较图1所示的笔段。内部电路参看图2, LM8560各脚功能,参看图3。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

2012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简易直流电子负载(C题) 设计报告 二O一二年八月八日

摘要:本系统设计的直流电子负载,以TI的MSP430F169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包括控制器、矩阵键盘、液晶显示、恒流电路、辅助电源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系统以比例—积分调节作为恒流控制核心,电流采样采用TI提供的ADS1115和INA282芯片,辅助电源采用TI提供的TPS54331和LM2576电源芯片。以三极管TIP42C为功率器件,通过控制其基极电流达到控制负载电流的目的。本系统还扩展了简单的恒阻、恒压、动态带载以及描绘U-I特性曲线的功能。本报告着重阐述了系统框架、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各项数据测试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强、调节速度快的特点,很好地达到了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直流电子负载恒流恒阻恒压动态带载 U-I特性曲线

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DC electronic load involves the master chip--TI's MSP430F169 MCU controller, matrix keyboard, LCD, constant current circuit, the auxiliary power supply circuit, voltage and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System to proportional - integral adjustment as a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core, proportional to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speed, integral system without static error.The current sample provided by TI ADS1115 and INA282 chip. Auxiliary power is provided by TI TPS54331 and the LM2576 power chip. Transistor TIP42C power devices controlled by controlling the base curren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ad current. The system also extends the simple constant resistance, constant voltage and simulate dynamic load. This report focuses on a systems framework, working princip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gives the system the data test shee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stability, adjust the speed and quickness, a good performance to the subject requirements. Key words:DC Electronic Load constant current constant resistance constant pressure Dynamic load U-I characteristic curve

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设计任务 用STM32设计一个数字电子钟,采用LCD12864来显示并修改,时间或闹铃。 1.2 设计要求 1)显示功能:可显示时间等基本功能。 2)具有闹铃功能。 3)按键改变时间。 4)按键改变闹铃。 5)温度的显示。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整个系统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由单片机执行采集内部RTC值,时钟信号通过单片机I/O口传给TFT彩屏,单片机模块控制驱动模块驱动显示模块,通过显示模块来实现信号的输出。系统设有按键模块用于对时间进行调整及扩展多个小键盘。

2.1 显示电路 方案一:TFT彩屏。显示质量高,没有电磁辐射,可视面积大,应用范围广,画面效果好,数字式接口,“身材”匀称小巧,功耗小。 方案二:数码管动态显示。动态显示,即各位数码管轮流点亮,对于显示器各位数码管,每隔一段延时时间循环点亮一次。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功能可以看到整个显示,但须保证扫描速度足够快,人的视觉暂留功能才可察觉不到字符闪烁。显示器的亮度与导通电流、点亮时间及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调整参数可以实现较高稳定度的显示。动态显示节省了I/O口,降低了能耗。 从节省单片机芯片I/O口和降低能耗角度出发,本数字电子钟数码管显示选择设计采用方案一,既TFT彩屏显示。 2.2 电源电路 本数字电子钟设计所需电源电压为直流、电压值大小5V的电压源直接用mini USB通过电脑USB接口供电。 2.3 按键电路 本数字电子钟设计所需按键用于进行显示时间的调整与设置扩展的小键盘。 单片机芯片4个I/O口可与按键直接相连,通过编程,单片机芯片即可控制按键接口电平的高低,即按键的开与关,以达到用按键进行显示时间的调整与设置扩展的小键盘的设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钟.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专业班级:07通信1班 学生姓名:黎捐 学号:0710618134 指导教师:曾繁政 设计时间:2010.11.5—2010.12.20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制作简易的电子时钟,电路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2)(2) 设计要求:1)制作完成简易的电子时钟,时间可调整。 2)有闹钟功能。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简易电子时钟电路系统由主体电路和扩展功能电路两主题组成,总体功能原理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要的控制核心,通过外接4个独立式键盘作为控制信号源,八个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蜂鸣器作为定时器件,单片机实时的去执行相应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此时通过不同的按键来观看和调节各种数据。CPU 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CPU 控制原理图 三、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STC89C52控制模块 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 )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STC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 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MCS-52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2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 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2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 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 时间显示显示 主控器(51单片机) 时间 调整 声音报 时 (选做)

最新简易电子直流负载精编版

2020年简易电子直流负载精编版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C题) 摘要:本系统设计的是恒流(CC)工作模式的简易直流电子负载,是以单片机STC89C52为主控芯片,包括控制器、独立按键、显示电路、MOSFET功率电路、恒流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由单片机输出给定的电流值,并经过运算处理控制D/A输出,控制MOSEFT漏极电流,从而使直流电子负载的电流处于设定值。设计着重阐述了系统框架、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测试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强、调节速度快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提出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电子负载;恒流;功率电路;信号处理

1.系统方案论证 1.1各种方案比较与选择 1.1.1主控器模块的设计方案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纯硬件控制电路,虽然避免了软件的设置,但电路难度增加,且成本也高,也不利于实时调整电路。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STC89C52。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且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以宏晶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组成单片最小系统。 1.1.2 显示模块的设计方案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成本较低,对环境要求低,编程也容易。但所显示的信息量有限,一般信息量越大,占的I/O口也越多。 方案二:采用1602液晶显示。采用液晶显示,画面效果好,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也低,显示的信息量也多。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显示电压、电流等多种信息,数码管已不能满足要求故选择方案二,本系统采用的点阵式LCD型号为1602。 1.1.3 MOSFET功率电路的设计方案与选择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 一、作品功能介绍 该作品是个性化电子钟设计,技术上主要用单片机(AT89S52)主控,6位LED数码显示,分别显示“小时:分钟:秒”。该作品主要用于24小时计时显示,能整时报时,能作为秒表使用,能定时闹铃1分钟。 功能介绍: (1)上电以后自动进入计时状态,起始于00:00:00。 (2)设计键盘调整时间,完成时间设计,并设置闹钟。 (3)定时时间为1/100秒,可采用定时器实现。 (4)采用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采用数字显示。 (5)采用24小时制,具有方便的时间调校功能。 (6)具有时钟和秒表的切换功能。 使用方法: 开机后时钟在00:00:00起开始计时。 (1)长按P3.2进入调分状态:分单元闪烁,按P3.2加1,按P3.3减1.再长按P3.2进入时调整状态,时单元闪烁,加减调整同调分.按长按退出调整状态。 (2)(2)按P3.3进入设定闹时状态: 12:00: ,可进行分设定,按P3.4分加1,再按P3.2为时调整,按P3.4时加1,按P3.3调闹钟结束.在闹铃时可按P3.2停闹,不按闹铃1分钟。 (3)按下P3.4进入秒表状态:再按P3.4秒表又启动,按P3.4暂停,再按P3.4秒表清零,按P3.4退出秒表回到时钟状态。 二、电路原理图 如原理图所示,硬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LED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源模块、晶振模块、按键模块等组成。

电子时钟原理图 各个模块设计 1.单片机系统 AT89S52 AT89S52概述:是一款非常适合单片机初学者学习的单片机, 它完全兼容传统的8051,8031的指令系统,他的运行速度 要比8051快最高支持达33MHz的晶体震荡器,在此系统中 使用12MHz的晶振。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 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 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 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 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 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 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

DZF系列节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DZF系列节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一、概述: 各类AC/DC,DC/DC电源装置(通信/电力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各种工业用大中型整流器)/UPS电源/变频电源等的老化和测试;各种容量的蓄电池组(包括潜艇用高压大容量蓄电池组)的放电测试;各种直流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变频机组等的试验;各种电工产品(例如漏电爱护器等) 的老化和试验都需要一个负载消耗能量,通常使用的是电阻负载和能耗型电子负载,大量的能量都以发热的方式被消耗,这不但极大的白费了能源,而且给环境和操作带来了极大的苦恼和困难. DZF系列节能型(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采纳最先进的电能回馈逆变技术和进口模块设计制造,它能够高效率(80%以上)的将直流电能逆变后返回电网进行再利用,从而节约大量的电能,而且由于DZF电子负载效率高,本身发热消耗专门少,没有电阻负载和能耗型电子负载的无法幸免的大量发热咨询题,从而不但完全能够省去通风散热装置的投资,而且大大改善生产环境. DZF系列节能型(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采纳最先进的大规模芯片技术,全数字化设计,不但可靠性极好,而且功能强大,调剂使用极其方便,各种诊断爱护功能齐全,从而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 DZF系列节能型(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具有恒流/恒压/恒内阻/恒功率工作模式,以满足各种老化和试验对象的需要. DZF系列节能型(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既能够作为电子负载使用(放电),又能够作为直流电源使用(充电),一机两用。如既能够作为放电机使用,又能够作为充电机使用. DZF系列节能型(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具有自动程序操纵功能,我们能够按照需要设定各种放电(或充电)程式,装置将自动按设定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DZF系列节能型(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具有短路试验功能.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 制作小组:程建 刘满 文超炜 指导老师:张志俊 田微

摘要 本设计是由运算放大器OP07作为电压放大器,MOS管IRF540作为恒流负载,78XX系列稳压芯片提供电源,;STM32作为主控制器检测电流电压,实现电子负载过压保护并能自动测量负载调整率;12864作为显示器实时显示电子负载电压、电流、电流精度和过压阈值。本系统能保持稳定的电流特性,高精度的电流、电压测量和显示,具有过压保护功能和友好的人机界面。 关键词:OP07 IRF540 STM32 12864 一、系统方案 电子负载用于测试直流电源、蓄电池等电源的性能,其工作方式有横流、恒压和横阻三种模式,因为本题的要求,故将电子负载作为横流模式,其主电路包括开环电压放大器、横流负载和测量显示。 1.1主电压放大器的选择 方案一:OP07 OP07是双电源供电的高精度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当其工作于开环线性放大区时,其正负输入端的电压值及其接近,经实测为0.001V的差值,因而可以提高电流精度,其性价比高。 方案二:OPA2227 OPA2227为TI公司的高精度仪放,但在实际测量中,其开环放大区的正负输入端电压差值大,不利于对输出电流精度的控制,其价格相对较贵。 综上,选用方案一。 1.2横流负载的选择 方案一:IRF540 IRF540为N沟道MOS管,通过控制V DS和V GS的关系使其工作于恒流区,其参数值为V DSS=100V,I D=23A,R DS(ON)≤77mΩ。对于本题电压阈值18±0.2V,最大电流1A来说足够。 方案二:IRF630 IRF630同为N沟道MOS管,其参数值为V DSS=200V,I D=9A,R DS(ON)≤400mΩ,对于本题来说也足够,但其能通过的最大开关电流小于IRF540,而导通内阻又远大于IRF540,故其在通过持续电流的最大值比IRF540小,导通损耗比IRF540大,对于散热的要求高。 综上,选用方案一。 1.3主控制器的选择 方案一:STM32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钟的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钟的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设计背景与要求 设计要求 第二章系统概述 2.1设计思想与方案选择 2.2各功能块的组成 2.3工作原理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1各单元电路的选择 3.2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 第四章电路的组构与调试 4.1遇到的主要问题 4.2现象记录及原因分析 4.3解决措施及效果 4.4功能的测试方法,步骤,记录的数据 第五章结束语 5.1对设计题目的结论性意见及进一步改进的意向说明5.2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附图(电路总图及各个模块详图) 参考文献

第一章设计背景与要求 一.设计背景与要求 在公共场所,例如车站、码头,准确的时间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很有可能给外出办事即旅行袋来麻烦。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钟,具有整点报时和校时功能。 (1)以四位LED数码管显示时、分,时为二十四进制。 (2)时、分显示数字之间以小数点间隔,小数点以1Hz频率、50%占空比的亮、灭规律表示秒计时。 (3)整点报时采用蜂鸣器实现。每当整点前控制蜂鸣器以低频鸣响4次,响1s、停1s,直到整点前一秒以高频响1s,整点时结束。 (4)才用两个按键分别控制“校时”或“校分”。按下校时键时,是显示值以0~23循环变化;按下“校分”键时,分显示值以0~59循环变化,但时显示值不能变化。 二.设计要求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