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计算

高考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计算

高考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计算
高考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计算

考前30天之备战2013高考化学冲刺押题系列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计算

【2013高考考纲】

题型示例1 有关溶液pH 的简单计算

【样题1】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 W =

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5 mol/L 的H 2SO 4溶液pH =1

B .0.001 mol/L 的NaOH 溶液pH =11

C .0.005 mol/L 的H 2SO 4溶液与0.01 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 为6,

溶液显酸性

D .完全中和pH =3的H 2SO 4溶液50 mL ,需要pH =11的NaOH 溶液50 mL

题型示例2 与电化学有关计算

【样题1】500 mL 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c (NO 3-)=6.0 mol·L -1,用石墨作电

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

溶液体积仍为50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溶液中c (K +)为4 mol·L -1

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 电子

C .电解得到的Cu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 .电解后溶液中c (H +)为2 mol·L -1

【解题指导】选B 。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根据离子放电顺序,阴极先发生:Cu

2++2e -=Cu 后发生:2H ++2e -=H 2↑ 阳极:4OH --4e -=O 2↑+2H 2O 。两极都收集1mol 气体,由

阳极转移电子为4mol ,又知阴极生成1molH 2转移电子2mol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得:n (Cu

2+)=1mol 。再根据电荷守恒,在500 mL 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存在关系:2c (Cu 2+)+c (K

+)=c (NO 3-),可以求出c (K +)=2 mol·L -1 。电解过程中消耗的n (OH -)=4mol ,则溶液中留下

4mol的H+,c(H+)=8mol·L-1 。

1、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以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例如: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SO4∽ 4H+∽ 2Cu ∽ O2↑ ∽ 4e-

320 g 4 mol 128 g 22.4 L 4×6.02×1023

m (g) x (mol) V (L) N (个)

然后根据已知和未知条件列比例求解。

2、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荷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1)在电解池中

n (e-) =(阴极)n(还原产物)×N(+e-) =(阳极)n(氧化产物)×N(-e-) (2)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放氢生氧型的电解池)

n (e-) = n(H2)×2 = n(Cl2)×4 = n (OH-)

题型示例3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综合计算

【样题1】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

(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 = 6K2O+N2),39.0 g钾与10.1 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 g。

(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

(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 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 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 L (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

(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 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 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题指导】(1)根据反应关系可以判断所给K的质量过量,应该用KNO3的量计算生成的K2O,设生成的K2O的质量为x。

10K + 2KNO 3 =

6K 2O + N 2↑ 2×101 g ·mol

-1 6×94 g ·mol -1 10.1 g x 则有:g

1.10mol g 10121-??=x 1

mol g 946-?? 解得:x=28.2 g

(2)根据题给条件杂质中不含氧,所以样品的氧全部来自K 2O 2,根据K 2O 2的组成可以

看出,每32 g 氧对应110 g K 2O 2,若设样品总质量为1 g ,则含氧为0.28 g ,因此若设样

品中K 2O 2的质量为a ,则有32 g ∶110 g=0.28 g ∶a ,

解得a=0.962 5 g ,因此可以求出样品中K 2O 2的质量分数为g

1g 5962.0×100%=96.25%。 (3)可用差量法:由反应式4KO 2+2CO 2=2K 2CO 3+3O 2可以看出,气体每增加1 mol 就消

耗4 mol KO 2,现在增加了

1mol L 4.22L 2.13L 8.18-?-=0.25 mol ,则消耗的KO 2的质量为0.25 mol ×4×71 g ·mol -1=71 g 。

(4)K x O y +x/2CO 2=x/2K 2CO 3+(y -0.5x)/2O 2

39x +16y

11.2(y -0.5x) L 6.30 g 1.12 L

解得x ∶y =2∶3 即n(K)∶n (O)=2∶3

即产物A 的化学式为:(KO 2与K 2O 2 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或(KO 2与K 2O 物质的量之比为4∶1)

题型示例4 有机化学计算方法

【样题1】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醇的同分

异构体数目为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考纲解读】商余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 n 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 n 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 n 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 n 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直接除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样题2】某有机物5.6克完全燃烧后生成6.72L(标况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是2,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并且此有机物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试推断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解题指导】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2C=CH-CHO。因为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2,所以其分子量是CO的2倍,即56,而5.6克有机物就是0.1摩,完全燃烧生成6.72L(S.T.P)CO2为0.3摩,3.6克水为0.2摩,故分子式中含3个碳,4个氢,则每摩分子中含氧为56-3×12-4×1=16克,分子式中只有1个氧,从而确定分子式是C3H4O.根据该有机物能发生斐林反应,证明其中有-CHO,从C3H4O中扣除-CHO,残基为-C2H3,能使溴水褪色,则有不饱和键,按其组成,只可能为-CH=CH2,所以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2C=CH-CHO。

【考纲解读】残基法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计算出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后,该有机物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

题型示例5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样题1】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 70%

B. 52.4%

C. 47.6%

D. 30%

【解题指导】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生成了Al3+和Fe2+,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转化为AlO2-,留在溶液中;Fe2+生成了Fe(OH)2沉淀,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最后得到的红色粉末为Fe2O3,铁在反应过程中是守恒的,Fe2O3中氧的量

等于合金中铝的量,则%70%100160

562%100)O Fe (M )Fe (M 2)Fe (w 32=??=?=。答案:A

【样题2】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g ,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 ,

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A.Zn 和Fe

B. Al 和Zn

C. Al 和Mg

D. Zn 和Cu

【解题指导】选B 。将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因为是足量稀硫酸,13克金属全部反

应生成的11.2L(0.5摩尔)气体全部是氢气,也就是说,这种金属每放出1摩尔氢气需26

克,如果全部是+2价的金属,其平均原子量为26,则组成混合物的+2价金属,其原子量一

个大于26,一个小于26.代入选项,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中,显+2价的有Zn ,原子量为65,

Fe 原子量为56,Mg 原子量为24,但对于Al ,由于在反应中显+3价,要置换出1mol 氢气,

只要18克Al 便够,可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7/(3/2)=18,同样假如有+1价的Na 参与反

应时,将它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3×2=46,对于Cu ,因为它不能置换出H 2,所以可看作

原子量为无穷大,从而得到A 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大于26,C 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小于26,

所以A 、C 、D 都不符合要求,B 中Al 的原子量比26小,Zn 比26大,故B 为应选答案。

【样题3】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 和KBr 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

水溶液,加入足够HNO 3后再加入适量AgNO 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

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3.06g

B.3.36g

C.3.86g

D.3.96

【解题指导】选B 。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 和KBr ,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

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

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 ,

根据KCl-AgCl ,每74.5克KCl 可生成143.5克AgCl ,则可得沉淀为

(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 时,每119克

的KBr 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

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

【专家预测】

一、选择题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22.4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6g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 A

C.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2.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放入1L气体R和3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R(g)+3Q(g)=X(g)+n 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75%,则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A.2 B.3 C.4 D.5

3.在amL浓度为c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pH=1的盐酸时,恰好使溶液中Ag+完全沉淀,此时得到pH=2的溶液100m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 的值是()

A.0.0020 B.0.011 C.0.11 D.0.22

4.铜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NO3溶液,但可溶于其混合液。已知某200mL的1mol/L 硫酸溶液中含有0.6mol/LNaNO3,理论上最多溶解Cu的质量是()A.19.2g B.11.52g C.5.76g D.9.6g

5.将Mg—Cu合金11.2g完全溶解于硝酸中,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X气体的成份可能是()

A.0.3molNO

B.0.2molNO2和0.1molN2O4

C.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D.0.1molNO、0.1molNO2和0.2molN2O4

有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pH=13。取此溶液500 mL,向其中通入CO2,通入CO2的体积(V)和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V1)为112mL(标准状况),则图中V2、V3的体积(单位为mL)分别是()

A.560、672 B.1008、1120 C.2240、2352 D.392、504

7.将18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剩余9.6g金属;继续加入2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C.第一次剩余9.6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200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

8.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CuSO4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当有1×10-3mol的OH-放电时,溶液显浅蓝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阳极上析出3.6mLO2(标准状况) B.阴极上析出32mgCu

C.阴极上析出11.2mLH2(标准状况) D.阳极和阴极质量都无变化

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取n mol使之充分燃烧,耗氧量为定值的是()

A.C2H2、C2H4O2 B.C2H4、C3H6O

C.C2H4、C2H6O D.C6H12O6、C2H4O2

10.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自己配制480mL含NaClO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g

11.由氧化铜、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a g,加入2mol·L-1的硫酸5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 g该混合物在足量的一氧化碳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固体质量减少为()

A.1.6g B.(a-1.6)g C.(a-3.2)g D.无法计算

12.下列说法或计算正确的是()

A.采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浓度为4mol·L-1的盐酸溶液的浓度变为8mol·L-1 B.把100g20%的NaCl溶液跟100g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C.将2.3gNa投入到97.7g水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D.已知某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31.6g,该温度下将20gKNO3溶解于50g水中,充分溶解,获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8.6%

13.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2∶3的体积比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反应:NO2(g)+SO2(g)SO3(g)+NO(g),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4,则平衡时SO2(g)的转化率是()

A.1/2 B.3/4 C.5/9 D.2/3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和Al的总质量为9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二、非选择题

15.(8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居室里,在漂亮的花瓶中插上一束美丽的鲜花,将会给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生活带来轻松和愉悦的心情。如果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就会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L“鲜花保鲜剂”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鲜花保鲜剂”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成分是 (填写名称)。

(2)“鲜花保鲜

剂”中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阿司匹林中不含K +)

(只要求写表达式,不需计算)mol·L -1

(3)配制上述l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

匙、 、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填字母)。

A .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B .定容时仰视液面

C .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1溶液而未洗净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5)欲确定“鲜花保鲜剂”中硝酸银的浓度,可加入的试剂中含有 。

(填化学符号)

16.氮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

2L 的该无色气体与0.5L 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

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17.工业上将纯净干燥的氯气通人到0.5mol/L NaOH 溶液中得到漂水。某同学想在实验

室探究Cl 2性质并模拟制备漂水,下图是部分实验装置。已知KMnO 4与盐酸反应可以制取Cl 2。

(1)配制48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NaOH溶液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实验时装置D中的现象是。

(5)氯元素含量为10%的漂水溶液355g,其中含NaClO的物质的量为 mol。

18.(14分)物质A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甲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B为红棕色固体;C为无色气体,是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之一;D的水溶液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乙为金属单质,常温下,它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F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的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给出,反应条件也未注明)。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2)D和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请简述检验D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

(4)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反应Ⅰ、Ⅱ、Ⅲ均为完全转化。现取m克含A及少量杂质的样品,按上述过程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与反应),得到密度为ρ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G溶液nmL。则该样品中A的质量分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19.(7分)丙酸盐是安全有效的防霉、防腐剂,一种以碱式碳酸锌为原料的工艺流程如下:

(1)探究本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见上表):反应时间2h ,用水量45g ,n (丙酸)∶n

(碱式碳酸锌)=1∶ ,反应温度 ℃。

(2)某次实验时,将37.0g 丙酸溶于220mL 水中,按上述流程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制

备,最终得产品丙酸锌49.6g ,则该次实验丙酸锌的产率为 。

(3)本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方式,除具有制备工艺简便、产率高外,还具有 的优点。

20.(8分)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 3(PO 4)2+6SiO 2 === 6CaSiO 3+P 4O 10 10C+P 4O 10 === P 4+10CO 每生成1molP 4时,就有 mol

电子发生转移。

(2)硫代硫酸钠(Na 2S 2O 2)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 (化学式C 6H 8O 6)的水溶液中

加入过量I 2溶液,使维生素完全氧化,剩余的I 2用Na 2S 2O 2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 6H 8O 6+I 2 === C 6H 6O 6+2H ++2I - 2S 2O 32-+I 2 === S 4O 62-+2I -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 溶液中加

入amol/LI 2溶液V 1mL ,充分反应后,用Na

2S 2O 2溶液滴定剩余的I 2,消耗bmol/LNa 2S 2O 2溶液V 2mL 。该溶液中维生素C 的物质量是 mol 。

(3)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钠(KIO 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 3-+5SO 32-+2H +

===

I 2+5SO 42++H 2,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

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表中V2= mL。

21.(7分)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某种矿石中铁元素以氧化物Fe m O n的形式存在,现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铁矿石样品粉碎,称取25.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充分溶解,并不断加热、搅拌,滤去不溶物。向所得滤液中加入10.0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剩余固体3.6g。剩下滤液用浓度为2mol·L-1的酸性KMnO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5.0mL。

提示:2Fe3++Cu === 2Fe2++Cu2+ 8H++MnO4-+5Fe2+ === Mn2++5Fe3++4H2O

(1)计算该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计算氧化物Fe m O n的化学式(m、n为正整数)。

答案与解析

6.【答案】B【解析】由题知反应的先后顺序依次为:Ca(OH)2+CO2 === CaCO3↓+H2O①;2KOH+CO2 === K2CO3+H2O②;K2CO3+H2O+CO2 === 2KHCO3③;CaCO3+H2O+CO2 === Ca(HCO3)2④。①、④消耗CO2相同,②、③消耗CO2相同;①、②反应实质为中和反应,消耗n(CO2)=0.1mol/L×0.5L/2×22400mL/mol=560mL,其中反应①消耗112mL,反应②消耗560mL-112mL=448mL,V2时反应进行到③消耗CO2共计560mL+448mL=1008mL,进而求出V3=1008mL+112mL=1120mL。

7.【答案】A【解析】第一次加硝酸时金属有剩余,无论参加反应的是铁还是铁和铜,溶解的8.4g金属均被氧化到+2价:3Fe(或3Cu)+8HNO3 === 3Fe(NO3)2[或3Cu(NO3)2]+2NO↑+4H2O,金属的物质为(2.24/22.4)×(3/2)mol=0.15mol,则第一次溶解的金属的摩尔质量为56g/mol,是铁。第二次加硝酸后的溶液不能使KSCN溶液变红,溶解的9.6g金属也一定被氧化到+2价,同理可得其物质的量为0.15mol,金属摩尔质量为64g/mol,是铜。c(HNO3)=(2.24/22.4)×4/0.2mol/L=2mol/L。若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200mL稀硝酸,反应为

3Fe 2++4H ++NO 3- === 3Fe 3++NO↑+2H 2O ,经判断H +

过量,生成的NO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5×(1/3)×22.4L=1.12L,故B 、C 、D 错误,A 正确。

8.【答案】B 【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时,电极反应为,阴极:2Cu 2++4e -=2Cu ,阳极:4OH --4e -=O 2↑+2H 2O 。当有1×10-3mol 的OH -放电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O 2为5.6 mL ,此时转移电子为1.0×10-3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在阴极上析出32mgCu 。

9.【答案】C 【解析】A 项中C 2H 2和C 2H 4O 2分别完全燃烧时,每1mol 耗O 2分别为2.5mol 、2mol 。B 项中C 2H 4、C 3H 6O 分别完全燃烧时,每1mol 耗O 2分别为3mol 、4mol 。而C 2H 4和C 2H 6O 分别完全燃烧时,每1mol 都耗O 2 3mol ,故选C 。D 项中每1molC 6H 12O 6、C 2H 4O 2耗O 2分别为7.5mol 、2mol ,故不合题意。或者将分子式改写:A 项为:C 2H 2、C 2(H 2O)2;B 项为:C 2H 4、C 3H 4(H 2O );C 项为:C 2H 4、C 2H 4(H 2O)。可观察出C 选项中的二者等物质的量时耗氧量相同。

11.【答案】A 【解析】Fe 2O 3+6H + △

2Fe 3++3H 2O ;CuO+2H + ===

Cu 2++H 2O 。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可看成两部分:金属元素+氧元素。氧化物被H +溶解,氧元素与H +结合成H 2O ,H +的物质的量

是0.2mol ,结合的O 原子共有0.1mol ,即原来的混合物中共有1.6g 氧元素与一氧化碳结合成CO 2,剩余的质量就是金属的质量。

12.【答案】B 【解析】因为HCl 比水更容易挥发,所以加热蒸发,浓度更低,A 项错误;()()

%10%100g 100g 100%20g 100=?+?=ω,B 项正确;钠与水反应,溶质变为了4.0NaOH ,由于生成了氢气,使总质量小于100g ,则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大于4.0%,C 项错误;根据KNO 3的溶解度,50g 水最多溶解15.8gKNO 3,所以20gKNO 3没有溶解完全,得到的是饱和溶液,%024%1006131631.g .g .ω=?=,D 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设NO 2的物质的量为2mol ,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3mol ,参加反应的NO 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

NO 2+SO 2 === SO 3+NO

起始: 2 3 0 0

转化:x x x x

平衡: 2-x 3-x x x

依题得:(2-x)∶(3-x)=1∶4,计算得出:x=5/3,则平衡时SO2(g)的转化率是5/9。

15.【解答】(1)蔗糖(1分)(2)2×0.50/174+0.50/158 (2分)(3)1000 mL 容量瓶(1分)胶头滴管(1分)(4)AD (2分)(5)Cl-(1分)【解析】(1)根据公式计算:c=n/V。(2)计算出硫酸钾和高锰酸钾中的K+的浓度。(3)根据实验步骤选择相应仪器。(4)A没影响;B中定容时仰视液面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C中的NaC1溶液会和硝酸银反应;D中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说明部分液体残留于瓶口及瓶壁上,此时不用处理即可。

16.【答案】NaNO2(5分)

【解析】关系式4NO~O2,O2得到4e-,则NO失去e-,化合价升高1变为+3价,所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2。

17.【答案】(1)500mL容量瓶(未标明容量的为0分)(1分) 10.0g (1分)

(2)干燥氯气(1分)

(3)Cl2+2OH- === Cl-+ClO-+H2O (2分)

(4)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褪色(2分)

(5)0.5 (2分)

18.【答案】(1)4FeS 2+11O 2

高温 2Fe 2O 3+8SO 2 (3分) (2)2Fe 3++Fe === 3Fe 2+ (3分)

(3)滴入1~2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呈现红色,则有Fe 3+存在 (3分) (4)%1001202198%???m na ρ

(5分)

19.【答案】(1)0.31 80(共2分,每空1分) (2)94.0%(3分) (3)原料利用率高;无废液、废渣排放等。(2分)

【解析】(1)分析图中数据知:在80℃时丙酸锌的产率最大。(2)n (丙酸)=0.5mol ,理论上生成n (丙酸锌)=0.25mol ,现在生成n (丙酸锌)=0.235mol ,则该次实验丙酸锌的产率为0.235mol/0.25mol=94.0%。(3)从原料利用率及环境保护方面分析。

20.【答案】(1)20 (2分) (2)(aV 1-0.5bV 2)/1000(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3)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0 (2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 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计算题 1、守恒法 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 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 Fe + CuCl2 = Cu+FeCl2Fe + 2 FeCl3 = 3 FeCl2 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 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 ∴x:y=2:7 (2)摩尔守恒法 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 nHNO3=nCu(NO3)2 + nNO2+nNO =nCu×2 + n总气体

高考化学专题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第一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 g 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 B .18 g 的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C .28 g 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 A D .1 L 1mol·Lˉ1的NH 4Cl 溶液中NH 4+和Cl ?的数目均为1N A 7.[2017浙江11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含0.2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 N A B .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L ,溶液中含H +的数目小于0.001 N A C .任意条件下,1 mol 苯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一定为6 N A D .a mol 的R 2+(R 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的核外电子数为a (A-N-2)N A 8.[2017浙江4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 A B .1 L 0.1 mol·L -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 C .0.1 mol KI 与0.1 mol FeCl 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 A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掌门1对1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掌门1对1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 %%)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 ①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 1 126 ? 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 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 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 (二) 溶液计算 1、V N N MV m V n c A =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 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 ?= 剂 质质液 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

④稀释:m 1a 1%=m 2a 2% 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 Ⅰ. pH= —lg[H +] C(H +)=10-pH Ⅱ. K W =[H +][OH —]=10-14(25℃时) ×M ×N 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 A N × ÷ 22.4 L/ mol 22.4 L/ mol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6、图中的公式:1. A N 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选高考真题+详细教案讲义,值得下载) 1.(2019·唐山一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1×10-12N A B.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 A C.1.7 g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 解析:选B A项,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01N A;B项,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3N A;C项,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D项,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0 g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 B.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3N A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3N A C.1 L 1 mol· D.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和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mol-1=1.5 mol,含有 20 g· 解析:选C30.0 g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0.0 g÷ 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它们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在理科综合的科目中,化学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一个理科考生,即便不能凭化 学提分、增彩,也绝对不能让化学成为自己的'软肋'".从分值的分布来看,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理、化、生满足6:5:4的比例;从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看,化学的难度系数比物理要偏低,也就是说,化学的得分相对于物理来讲要容易些;从 题型的设计以及考查知识点的连续性来看,化学学科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想向同学们传达这样的意思:要让化学成为水桶原理中最长的 那块木板,因为化学成绩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讲,化学学科绝对不 能称为你的"软肋".接下来我们就高考化学复习方法对同学们提一些具体的建议:那就是,"重基础,重概念,重方法,重规范,重精炼。"重基础,要烂熟于心从最近几年 高考理科综合的化学试题来看,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按照高考说明的要求,并没有出现 偏题,怪题,难题,考查的大多是平时反复练习的基础知识。所以,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复习要点,即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对每一单元的基础知识要 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灵活运用,对化学原理的适用条件要进一步明确。化 学方程式、物质的常见性质要烂熟于心,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了,才能在下一步的 复习中如鱼得水,再攀新高。 重概念,彼此区分不混淆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概念较多,而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通 过第一轮的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化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 要挖掘。既要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无机反应类型和有 机反应类型等。 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 容之一。可以这样来理解,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绝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学的化学思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 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 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取1.19g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 白色沉淀的量最多。反应后溶液的c(OH-)=0.3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 mol。 (2)原混合物中n(K2CO3):n(KHCO3)= 。 3. 取2.74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c(Cl-)=0.8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Cl-)= mol。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 。 5. 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2) x值是。 6. 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8.2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6.36g。 (1)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c(Na+)= mol/L (2)向(1)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 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a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mL。 7. 标准状况下,将7.84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350mL 盐酸,然后与含17.9g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0.200mol CO2气体。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高考化学计算题型汇总

计算题型汇总 一、分类讨论 1.某金属氧化物的式量为m,对应氯化物的式量为n.则该金属的化合价为() A. B.C. D. 2.某元素R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下列关系式中的() A.+ B.+C.+ D.+ 二、极值讨论 1.在FeO、Fe 2O 3 和CaCO 3 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 3 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25% C.30% D.35% 2.密闭容器中盛有CH 4、N 2 和O 2 的混合气,点火使其充分反应,CH 4 全部转化为 CO、CO 2和H 2 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的混合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则反应前混合气中N 2 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28% B.42% C.54% D.64% 3.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 2 , 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 2、N 2 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4%,则其中氮 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20% B.40% C.60% D.80% 4.汽车安装的排气净化器的技术核心是使用高效催化剂,使废气中的CO和NO x 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氮氧化物(用NO x 表示)跟CO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化学方程 式. (2)若汽车尾气中含有38 g NO和NO 2 的混合物,经过充分转化后生成无毒物质的质量(m)范围是(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5.某密闭容器中含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燃烧后充分反应,冷却到室温,气体质量减少了9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A.1g和9g B.3g和7g C.2g和8g D.4g和6g 6..现有CO,O2混合共10g,点燃后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剩余气体1.2g,求混合物中各物质质量?判断剩余气体是什么? 7.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 2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 A 2 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

(完整)2018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化学二卷计算专项练习 1、[2011全国卷]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M=214g·mol-1)。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 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2、[2015·全国卷Ⅰ36]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 __%。 3、[2017全国卷Ⅰ26]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Ⅲ27]某工厂用m1kg铬铁矿粉(含Cr2O340%,M=152g·mol-1)制备K2Cr2O7(M=294g·mol-1),最终得到产品m2kg,产率为 5、[2017全国卷Ⅱ28]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 S2O32?+I2=2I?+ S4O62?)。 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6、[2017北京卷27]尿素[CO(NH2)2]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mL c1mol·L ?1H 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 c2mol·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2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7、[2016全国卷Ⅱ26]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

高考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而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与解题策略 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推断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 确定 相对原子质量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 有机物的通式 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 2.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

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 解题策略 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 3.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 4.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 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考查热点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 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考查热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 解题策略关守恒关系 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 6.有关综合计算

2019年高考化学计算专题

化学计算定量探究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 1.为证明铝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实验装置可达到实验目的,且方案最佳的 是() A. B. C. D. (化学备课组整理)A (备课组长教学指导)解:A.铝与盐酸产生的氢气从试管中溢出,锥形瓶内的空气受热压强增大,U形管中左边红墨水低,右边红墨水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 正确; B.烧杯中产生气泡,反应完成并冷却后导管会产生液柱,也能说明放热,但分析太复杂,不直观,效果不理想,故B错误; C.装置未形成密闭体系,无现象,故C错误; D.铝与盐酸产生的氢气会使红墨水的液面变化,该装置不能说明反应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铝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利用热胀冷缩可设计装置验证,但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装置内的压强同样会增大,须将这两个因素分开设计,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验装置来分析解答,答题时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把握实验的操作原理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 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 50mL,假设混合和稀释是瞬间完成的,则开始的瞬间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3mol/L的X溶液 B.20mL2mol/L的X溶液 C.10mL4mol/L的X溶液 D.10mL2mol/L的X溶液 (化学备课组整理)A (备课组长教学指导)解:均加水稀释到50mL, A.n(X)=0.02L×3mol/L=0.06mol; B.n(X)=0.02L×2mol/L=0.04mol; C.n(X)=0.01L×4mol/L=0.04mol; D.n(X)=0.01L×2mol/L=0.02mol, 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则A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大,故选A.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大,因溶液均加水稀释到50mL,则可计算X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越多,浓度越大.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注意从比较浓度的角度解答该题,难度不大. 3.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mL0.1mol/LH2X溶液,溶液的pH与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页,共15页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2)物质的量(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物质的量浓度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 (浓)=c(稀)·V(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②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则 5.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的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化学几种计算方法,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关系式法 所谓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利用关系式的解题,可使运算过程大为简化。 其中包括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运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1、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g该样品投入25mL2mol /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KOH+HCl=KCl+H2O K2CO3+2HCl=2KCl+H2O+ CO2↑ 若根据反应通过所给出的量计算非常繁琐。 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 即:生成的n(KCl)=n(HCl)=0.025L×2mol/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 例2、将纯铁丝5.21g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mL0.3mol/L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 A、N2 B、NO C、NO2 D、NH4NO3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2+变为Fe3+ 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 得电子的总数 设n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ˊ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5.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二) 溶液计算 1、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混=(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 ②(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1a1%+m2a2%=(m1+m2)a%混 ④稀释:m1a1%=m2a2% 5、有关pH值的计算:酸算H+,碱算OH— Ⅰ. pH= —lg[H+] C(H+)=10-pH Ⅱ. K W=[H+][OH—]=10-14(25℃时) ×N A ÷N A ?? ? ? ? ? ' = ρ ρ D + + ? = =% % ) (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 物质的总质量 12 1 12 6 ? 原子的质量 一个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 + =% % 2 2 1 1 a A a A A V N N MV m V n c A = = = 1000 C M ρω = 2 1 2 2 1 V V V C CV + + % 100 % 100 %? + = ? = 剂 质 质 液 质 m m m m m a % 100 100 %? + = S S a

6、图中的公式:1. 2. 3. 4. A n N =m n M =m V n V =n n V =

高三化学计算题专题

一.过量问题 思考:先根据已有的经验思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判断何种反应物过量?你是如何判断的? (依据化学方程式中所体现的各反应物质间的定量关系,以及题给物质的实际量等条件予以判断)两种反应物的量均已确定,应先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再根据没有过量(少量)的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求产物的量,具体步骤如下 (1)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2)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 (3)根据不足的求解 此类题目中关键是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而判断方法通常有两种。举例如下: ☆例1 8mol H2与6mol O2充分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 方法一:以任意种反应物为标准,判断过量: (假设其中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并以此计算出另一种物质的量,再与题目所给的量进行比较。) 方法二:比例式法: 参考《导学教程》P125 ★练习 1 实验室用 6.96 g 二氧化锰和50 mL 10mol/L 的盐酸共热制取氯气。标准状况下可制得氯气多少升? ★下列题是过量问题的讨论题 ★范围过量及讨论的计算:范围讨论计算往往是过量计算的演化和延伸,因反应物之间相对含量不同而使产物有所不同(如H2S与O2,CO2与NaOH,Cl2与NH3等),因此正确书写恰好反应生成相对单一的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以恰好反应的特殊点为基准讨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练习 2 试计算推理:分别向两份含有 1 mol NaOH 溶液中溶入0.8 mol CO2和1.5 mol HCl 气体,各得什么产物?其物质的量为多少? ★练习3 某500 mL 溶液中含有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mol 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0.4 mol/L B.0.6 mol/L C.0.8 mol/L D.1.0 mol/L ★练习4 在某100 mL 混合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向其中加入7.56 g 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A.0.15 mol/L B.0.3 mol/L C.0.225 mol/L D.无法计算 二、关系式法 实际化工生产中以及化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涉及到多步反应:从原料到产品可能要经过若干步反应;测定某一物质的含量可能要经过若干步中间过程。对于多步反应体系,依据若干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质与最终物质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列比例式进行计算求解方法,称为“关系式”法。利用关系式法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中间运算步骤,避免计算错误,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结果。 此法解题的步骤如下: (1)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也可为离子方程式)(2)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可以作为中介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3)确定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4)根据所确定的最初反应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

第六部分化学计算 一、化学基本计算方法 1.差值法 当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或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可用差量法计算。 (1)体积差 [练习1] 常温下盛有20mL的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6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若在上述大试管中缓缓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2mL气体,则通入O2体积可能为多少L? (2)质量差 [练习2] 将10.000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高压),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 将一定量的Na投入246gt℃时的水中,得到t℃时312g饱和NaOH溶液,则t℃时NaOH 的溶解度是() A.23g B.31g C.46g D.62.5g (3)其他差值 [练习3] 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守恒法 (1)质量守恒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反应前后某原子的质量不变。[练习4] 密度为ρg/cm3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沉淀的质量和原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5.4ρ B.12.7ρ C.6.97ρ D.6.35ρ [练习5]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16∶9 B.22∶9 C.32∶9 D.46∶9 [练习6] 金属A和非金属B可以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AB。甲、乙、丙三人分别做A 和B化合生成AB的实验,每人所用A和B的质量互不相同,但A和B的总质量都是9g。甲用7gA和2gB充分反应后制得AB6g;乙用4gA和5gB充分反应后制得AB6g;丙制得AB4.44g。试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丙用了多少gA和多少gB? (2)原子守恒 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或物质的量)。 [练习7]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13.5mol/L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况),并测得溶液的pH=0。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80mL,计算: (1)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练习8] 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10g,溶于水制成200mL溶液,其中c(Na+)=0.50mol/L。若将10g的这种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5.3g B.4.7g C.5.0g D.4.0g (3)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练习9] 酸雨是过度燃烧煤和石油,生成硫、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缘故。某次雨水分析数据如下:c(SO42-)=3.6×10-5mol/L,c(Cl-)=8.0×10-6mol/L,c(NH4+)=3.0×10-6mol/L,c(Na+)=1.0×10-6mol/L,c(NO3-)=2.4×10-5mol/L。则此次酸雨的pH接近于() A. 65. B. 5 C. 4 D. 45.

(完整版)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精编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精编 1、(12分)有三种质量比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镁铝合金样品①、②、③。小明、小青、小红三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对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1)小明取样品①m1 g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再往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1 g。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青取样品②m2 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固体完全溶解,标准状况下得到气体体积为V L,则m3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红取不同质量的样品③分别和30mL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取合金质量与产生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测定)如下表所示: (ⅱ)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2分) (ⅲ)在c组实验后,还需向容器中加入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铝恰好完全溶解?(2分) (12分)(1)47.06% (2分) (2) 0.80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