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大《汽车运行材料》离线作业

吉大《汽车运行材料》离线作业

吉大《汽车运行材料》离线作业

吉大《汽车运行材料》离线作业

1、如何选择车用汽油?

答:(1)按汽车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或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的推荐选用汽油牌号。

(2)在汽油的供应上,若一时不能满足需要,可以用牌号相近的汽油暂时代用,但必须对汽油机进行适当的调整。用辛烷值较低的汽油代替辛烷值较高的汽油时,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用辛烷值较高的汽油代替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时,应适当提前点火提前角。

(3)装有三元催化转化器和氧传感器的汽车尽量选择含铅量低的汽油。

(4)使用加入有效的汽油清净剂的汽油。

(5)注意季节变化、车辆使用地区变化等外界条件改变对汽油选择的影响。如冬季应选择蒸气压较大的汽油,夏季应选择蒸气压较小的汽油;高原地区应选择蒸气压较小的汽油,平原地区应选择蒸汽压稍大的汽油。

2、汽车制动液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答:(1)选用的制动液产品质量等级应等于或高于车辆制造厂家规定的制动液质量等级。(2)所选用的制动液产品类型应与车辆制造厂家规定的制动液产品类型相同。

(3)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性能稳定、质量有保证的制动液产品。

(4)选择合成制动液。

3、自动变速器油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答:自动变速器油(ATF)是特殊的高级润滑油,不仅具有润滑、冷却作用,还具有传递扭矩和液压以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工作的性能。如果对自动变速器油不按规定使用,将影响自动变速器使用寿命

4、延长汽车轮胎使用寿命的措施有哪些?

答:(1)保持气压正常。

(2)防止轮胎超载。

(3)掌握行车速度。

(4)控制轮胎温度。

(5)合理搭配轮胎。

(6)精心驾驶车辆。

(7)加强轮胎维护。

5、对轻柴油主要要求哪些使用性能?

答:(1)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2)良好的雾化和蒸发性

(3)良好的燃烧性。

(4)良好的安定性。

(5)对机件等无腐蚀性。

(6)柴油本身的清洁性。

20141道路勘测设计作业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1、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左=12°,半径R=800m ,缓和曲线长Ls=120m , JD=K5+525. 80, (1)计算平曲线要素; (2)计算平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解: (1)平曲线要素计算 内移值m 750.080023841208002412023842434 234 2=?-?=-=R L R L p s s 切线增值m 989.59800240120212024022 3 23=?-=-=R L L q s s 切线长()()m 151.144989.59212tan 750.08002tan =+?+=++=q p R T α 曲线长m 552.28712080012180180=+??= +=παπ s L R L 外距()()m 161.5800212sec 750.08002sec =-?+=-+=R p R E α 切曲差m 750.0552.287151.14422=?=-=-L T D (2)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算点:JD =K5+525.80 直缓点: ZH = JD – T = K5+525.80-144.151 = K5+381.649 缓圆点: HY = ZH + Ls = K5+381.649+120 = K5+501.649 曲中点: QZ = ZH + L/2= K5+381.649 +287.552/2 =K5+525.425 缓直点: HZ = ZH + L = K5+381.649+287.552 =K5+669.201 圆缓点: YH = HZ – Ls = K5+669.201–120=K5+549.201 交 点: JD =QZ+D/2= K5+525.425+0.750/2=K5+525.80(校核) 2. 某条道路变坡点的桩号为K18+780,高程为138.75m ,i 1=1.0%,i 2=4.5%,竖曲线半径 R =6000m : (1)判断凹、凸性; (2)计算竖曲线要素; (3)计算竖曲线起点、K18+720、K18+740、K18+780、K18+840、竖曲线终点的设计高程。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第四章作业 21112214 王雯钰 4-1 某新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v=30km/h ,路面宽B=7m ,路拱i G =2%。路肩宽b J =0.75m ,路肩横坡i J =3%。某平面曲线转角α=34?50’08”,半径R=150m ,缓和曲线L s =40m ,加宽值b=0.7m ,超高i h =3%,交点桩号为K7+086.42,。试求平曲线上5个主点及下列桩号的路基路面宽度、横断面上的高程与设计高之差:①K7+030;②K7+080;③K7+140;④K7+160。 解:设计速度为30km/h 的三级公路,查表得其i h =3% R<250m ,在平曲线内侧(右)加宽。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m R L L q s s 988.19240223 =-= 内移值:m R L R L p s s 444.02384243 4 42 =-= 切线长:m q p R T 19.672 tan )(=++=α 缓和曲线角:"22'3876479.28?==R L s β 曲线长:m L R L s 17.1312180 )2(=+-=π βα 主点桩号: ZH=JD-T=K7+086.42-67.19=K7+019.23 HY=ZH+Ls=K7+019.23+40=K7+059.23 QZ=ZH+L/2=K7+019.23+131.17/2=K7+084.82 HZ=ZH+L=K7+019.23+131.17=K7+150.40 YH=HZ-Ls=K7+150.40-40=K7+110.40

桩号 路基宽度 超高值 左 右 左 中 右 ZH K7+019.23 4.25 4.25 0 0.0925 0 K7+030 4.25 4.44 0 0.0925 0.07 HY K7+059.23 4,25 4.95 -0.021 0.1275 0.26 K7+080 4.25 4.95 -0.021 0.1275 0.26 QZ K7+084.82 4.25 4.95 -0.021 0.1275 0.26 YH K7+110.40 4.25 4.95 -0.021 0.1275 0.26 K7+140 4.25 4.44 0 0.0925 0.07 HZ K7+150.40 4.25 4.25 0 0.0925 0 K7+160.00 4.25 4.25 0.0925 4-2某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v=60km/h ,路基宽度8.5m ,路面宽度7.0m 。某平曲线 R=125m ,Ls=50m, "48'3251?=α。平曲线内侧中心附近的障碍物距路基边缘3m 。试检查该平曲线能否保证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若不能保证,清除的最大宽度是多少? 解:查表可得,停车视距为75m ,超车视距一般值为350m ,加宽b 为1.5m 。 视点轨迹线半径m b R R s 1235.12=+-= 缓和曲线角 "33'27116479.28?==R L s β 曲线长度 m L R L s 46.1622180 )2(=+-=π βα (1)L>S>L m S L l 73.43)7546.162(2 1 )(21=-=-= ' 14.10]})(1[6arctan{2=' +'+=l l l l R l S δ 51.5))(2 sin( )2 2cos 1(='--+--=l l R h S δα β α≦1.5+1.5+0.75+3=6.75m 符合停车视距要求 (2)S c >L

汽车理论大作业

二自由度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如下: 总质量 m =1818.2kg 绕z o 轴转动惯量 23885z I kg m =? 轴距 L=3.048m 质心至前轴距离 a=1.463m 质心至后轴距离 b=1.585m 前轮总侧偏刚度 rad N k /626181-= 后轮总侧偏刚度 2110185k =- /N rad 转向系总传动比 i=20 试求: 1)稳定性因数K 、特征车速ch u 。 2)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r ωδ)s ----a u 车速u=22.35m/s 时的转向灵敏度r sw ωδ。 3)静态储备系数S.M.,侧向加速度为0.4g 时的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12a a -与转弯半径的比值R/R 0(R 0=15m)。 4)车速u=30.56m/s,瞬态响应的横摆角速度波动的固有(圆)频率0ω、阻尼比ζ、反应时间τ与峰值反应时间ε。 提示: 1) 稳定性系数:??? ? ??-=122k b k a L m K =0.002422/m s 特征车速K u ch 1= =20.6s m /=74.18km/h 2) 转向灵敏度21Ku L u s r +=???δω=0.618 3) ()211αα-=L a K y ? 21αα-=0.0281rad δL R = 0 () 21ααδ--=L R ?0R R =1.16 4) 固有圆频率 m c '= 0ω=5.58rad/s.0f =0.8874Hz 阻尼比m h ' =02ωξ=0.5892 反应时间ω τΦ-== 0.1811s 峰值反应时间 ωξωωεΦ-=0 arctg =0.3899s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 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 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答:(1)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到舒适; 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因素:旅客感到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的线形:地面线和设计线。 3.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程。 5.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设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

汽车理论大作业.

《汽车理论实习》实习报告 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 综合性能分析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组员任务分配: 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制动性,操纵稳定性——

目录 一、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动力性分析 (2) 1.发动机主要参数 (2) 2.参数计算 (3) 3.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 (6) 4.动力特性图 (7) 5.功率平衡图 (8) 二、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燃油经济性分析 (9) 1.百公里油耗估算 (9) 2.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 (12) 3.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3) 4.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5) 5.数据分析 (16) 三、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制动性分析 (18) 1.结构参数 (18) 2.参数分析 (18) 四、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操纵稳定性分析 (22) 1.结构参数 (23) 2.参数分析 (23)

一、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动力性分析 1.发动机主要参数 整车技术参数 动力参数

2.参数计算 (1)转矩和功率计算 根据发动机的最大功率max e P 和最大功率时的发动机转速p n ,则发动机的外特性的功率e P n --曲线可用下式估算: 23 max 12e e p p p n n n P P C C n n n ?? ??????=+- ? ? ? ???????? ? 汽油机中C1=C2=1, n 为发动机转速(r /min), Pe max =81kw , p n =6000r/min ; 发动机功率Pe 和转矩tq T 之间有如下关系:9549e tq P T n = 可得发动机外特性中的功率与转矩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铁路:运距长,远程客货运量大、连 续性较强、成本较低、速度较高,是运 输的骨干,一般用于大宗长距离及人流的运输,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定点运行,中转多; 水运:利用天然水资源,水运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 省、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航空:运输速度快、两点间运距短,但运量小、成本高,用于长途旅行、国际往来及鲜活、高档货物的运输; 管道:连续性强、成本低、安全性好、损耗少的优点,但其仅适用于油、气、水等货物运输。 道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汽车车辆可以随时调动,能迅速集散货物,并可随时发运,节省时间。 2.迅速直达:是“门到门”的运输方式。可将货物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不需中间转运,也不受运输路线等限制和影响。 3.适应性强:既可用于小批量运输,也可大量运输。4.服务面广: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小,可伸展到山区、农村、矿企业、机关、学校直到家庭用户。 5 .汽车的燃料较贵,单位运量小、污染大。 2. 公路、城市道路如何分级?其依据是什么?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选用的?我国的公路则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城市道路按照城市的规模、交通量和地形等因素分为I, U和川三级,大城市米用I级、中城市米用U级和小城市米用川级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为20 年;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为15 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 3. 城市道路如何分类的?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的城市道路相应地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为仅供汽车行驶的道路。对于主干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的形式。

汽车理论大作业3

汽车理论大作业3 汽车理论大作业 题目:燃油经济性计算 指导老师:侯永平 作者:徐宁 学号:081828 2011年11月 题目内容: 负荷特性曲线的拟合公式为: 234 b,B,BP,BP,BP,BP eeee01234 式中,b为燃油消耗率[g,(kw. h)]; Pe为发动机净功率(kw) 拟合式中的系数为 Q,0.299mL/s怠速油耗 (怠速转速400r/min)。 id 计算与绘制题1.3中货车的 1)汽车功率平衡图。 2)最高档与次高挡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利用计算机求货车按JB3352,83规定的六工况循环行驶的百公路油耗。计算中确定燃油消耗率值b时,若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特性中给定的转速不相等,可由相邻转速的两根曲线用插值法求得。 一、绘制汽车功率平衡图 有效转速n=600—4000(r/min)。

ua=0.377rn/ii(km/h)。不同档位取不同。i g0g根据拟合公式分别求出各转速对应的转矩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 (n/1000)3-3.8445(n/1000)4(N/m)。再根据公式Pe=Ttq×n/9550(kw)求出净功率。然后依次描点就得到汽车各档功率曲线。发动机输出功率与阻力功率相平衡。 Pe=1/η(Gfu/3600+CDAua3/76140+Giu/3600+δmua/3600) aaa绘制功率平衡图时只考虑P和P,所以 fw Pe=1/η(Gfu/3600+CDAua3/76140) a 利用公式分别求出各点阻力功率,并描点画图,得到阻力曲 线。 二、求最低档和最高档的等速百公里曲线 由已知条件 234 b,B,BP,BP,BP,BPeeee01234 “计算中确定燃油消耗率值b时,若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特性中给定的转速不相等,可由相邻转速的两根曲线用插值法求得。”得: b的线性差值等同于B0,B1,B2,B3的线性差值,并依次为原理,编写了函数: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第四章作业 王雯钰 4-1 某新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v=30km/h ,路面宽B=7m ,路拱i G =2%。路肩宽b J =,路肩横坡i J =3%。某平面曲线转角α=34?50’08”,半径R=150m ,缓和曲线L s =40m ,加宽值b=,超高i h =3%,交点桩号为K7+,。试求平曲线上5个主点及下列桩号的路基路面宽度、横断面上的高程与设计高之差:①K7+030;②K7+080; ③K7+140;④K7+160。 解:设计速度为30km/h 的三级公路,查表得其i h =3% R<250m ,在平曲线内侧(右)加宽。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m R L L q s s 988.1924022 3 =- = 内移值:m R L R L p s s 444.02384243 4 42=-= 切线长:m q p R T 19.672 tan )(=++=α 缓和曲线角:"22'3876479.28?==R L s β 曲线长:m L R L s 17.1312180 )2(=+-=π βα 主点桩号: ZH=JD-T=K7+

4-2某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v=60km/h ,路基宽度,路面宽度。某平曲线 R=125m ,Ls=50m, "48'3251?=α。平曲线内侧中心附近的障碍物距路基边缘3m 。试检查该平曲线能否保证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若不能保证,清除的最大宽度是多少 解:查表可得,停车视距为75m ,超车视距一般值为350m ,加宽b 为。 视点轨迹线半径m b R R s 1235.12=+-= 缓和曲线角 "33'27116479.28?==R L s β 曲线长度 m L R L s 46.1622180 )2(=+-=π βα (1)L>S>L 51.5))(2 sin( )2 2cos 1(='--+--=l l R h S δα β α≦+++3= 符合停车视距要求 (2)S c >L 2 2sin )2 sin( )2 2cos 1(L S l R h s -?+-+--=αδα β α超=63m> 不符合要求。 最大清除宽度为=.

吉大秋学期《汽车理论》在线作业一满分标准答案

吉大秋学期《汽车理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作者:————————————————————————————————日期:

吉大15秋学期《汽车理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在评价汽车平顺性的“路面-汽车-人”系统中,属于输入的是( ) A. 路面不平度 B. 车轮与路面之间的动载 C. 弹性元件 D. 行驶安全性 满分:4 分 2. 汽车的空气阻力中哪种阻力所占比例最大? A. 干扰阻力 B. 诱导阻力 C. 摩擦阻力 D. 形状阻力 满分:4 分 3. 转向半径R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的汽车稳态响应是 A. 过多转向 B. 不足转向 C. 中性转向 D. 临界转向 满分:4 分 4. ECE规定,要测量车速为___________和120km/h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按ECE-R.15 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并各取1/3相加作为混合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来评定汽车燃油经济性。( ) A. 70km/h B. 80km/h C. 90km/h D. 100km/h

满分:4 分 5. 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则( ) A. 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B. 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 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 D. 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满分:4 分 6. 一辆普通的汽车,最高挡为直接挡,该车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为( ) A. 1 B. 变速器最大传动比 C. 主减速器传动比 D. 变速器最小传动比 满分:4 分 7. 现代轻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 A. 小于7.35kW/t B. 10kW/t左右 C. 14.7~20.6kW/t D. 大于90kW/t 满分:4 分 8. 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约小( ) A. 5% B. 15% C. 25% D. 35% 满分:4 分 9. 汽车动力性评价的常用指标是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 ) A. 最大牵引力

汽车理论大作业

汽车理论大作业 计算任务书 题目: 第一题汽车动力性能的计算 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货车装用5档变速器)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时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爬坡度时对应的附着率。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用图解积分法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至70km/h的车速- 时间曲线,或者用计算机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至70km/h的加速时间。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曲线的拟合公式位: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55(n/1000)4 式中,Tq为发动机的转矩(N*m);n位发动机的转速(r/min)。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nmin=600r/min,最高转速nmax=4000r/min 装备质量2000kg 整车装备质量1800kg 总质量3880kg 车轮半径0.367m 传动系机械效率nT=0.85 滚动阻力系数f=0.013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CDA=2.77m2 主减速器传动比i0=5.83 飞轮转动惯量If=0.218kg*m2 2前轮转动惯量Iw1=1.798kg*m2 4后轮转动惯量Iw2=3.598kg*m2 变速器传动比Ig(数据如下表) 1档2档3档4档5档 4档变速器 6.03 3.03 1.67 1 ---- 轴距L=3.2m 质心至前轴距离(满载) a=1.947m 质心高(满载) hg=0.9m 第二题: 第三题: 计算 1.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 1.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1.1.1发动机转矩 1.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曲线拟合公式为: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55(n/1000)4 2.式中,Tq为发动机的转矩(N*m);n位发动机的转速(r/min)。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nmin=600r/min,最高转速nmax=4000r/min 2.发动机的转矩:将转速带入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曲线拟合公式,取转速间隔 为100r/min,得发动机转矩表如下: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B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C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A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13.某平曲线HZ 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 与195m ,则JD 桩号为( B )。 A.K2+400 B.K2+405 C.K2+395 D.K2+500 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D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B )。 A.2条左侧路缘带 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 D.1条右侧分车带 16.展线是为了 ( A )。 A.克服高差 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 D.跨河 1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 C )。 A.竣工阶段 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 D.养护阶段 18.某断链桩 K2+150= K2+100,则路线 ( A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19.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 ,转角?=50α,缓和曲线m l S 50=,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 B )。 A.10m B.100m C.250m D.300m 2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

道路勘测设计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两者区别: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是控制极限指标,而运行速度是根据设计速度所得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用于控制非极限指标 2.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服务水平时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方格网式: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设次要道路,形成方格棋盘状道路网。特点是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简单交叉,多为十字形,个别为T形,交通组织简单便利;交通分散,不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重;车流重新分配灵活性大,车辆绕行方便;但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高达1.2~1.41。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环形放射式:是由放射式道路和环状道路组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使市中心区与郊区、外围相邻各区间交通联系方便;道路有直有曲,易与地形相适应;非直线系数小,一般在1.1左右;但市中心地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好,小范围使用会出现不规则街坊。适用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干道系统。 自由式:道路弯曲自然、无一定规则几何形状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使线形自然顺适、工程造价降低,但因路线曲折而使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混合式: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采用前三种形式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因地制宜,发扬前三种的优点,避免缺点,达到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大、中城市的道路系统。 4.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内容: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规划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5.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技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具体设计,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施工需求。 6.汽车行驶轨迹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7.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1)极限最小半径: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2)一般最小半径: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课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吉林大学汽车理论第一次作业

汽车理论第一次作业 1-3. 确定该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货车可装用4挡或 5挡变速器,任选其中的一种进行整车性能计算)。 1) 绘制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 求汽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坡度时相应的附着率; 3) 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用图解积分法求汽车用 2 挡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车速—时间曲线,求汽车用2挡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时间。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 Tq ? n 曲线的拟合公式为 tq T =-19.313+295.27( 1000n )-165.44(1000n )2+40.8747(1000n )3-3.8445(1000 n )4 式中,q T 为发动机转矩(N·m);n 为发动机转速(r/min )。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600r/min ,最高转速4000r/min 。 该车的其他基本参数如表 1-3 所示。 表 1-3某轻型货车的基本参数

变速器(4挡和 5挡)的传动比g i 如表 1-4所示。 解: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 驱动力矩 tq T =-19.313+295.27( 1000n )-165.44(1000n )2+40.8747(1000n )3-3.8445(1000 n )4 主减速器传动比 0i =5.83 车速 Ua=0.377n*r/(g i *i0) 驱动力 Ft=tq T *g i *0i *ηt /r

行驶阻力(不考虑爬坡因素,加速阻力) Ff+Fw=Gf+A C D *Ua^2/21.15 整合以上信息可得 当一档行驶时:g i =5.56时, 2.561≦Ua ≦17.074 当二挡行驶时:g i =2.769时,5.142≦

2017-2018学年 道路勘测设计 大作业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道路勘测设计》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自然展线的特点是什么? 在越岭展线布局时,一般应首先考虑采用基本形式中的自然展线,其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升坡,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 2、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是多少?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

吉林大学2019道路勘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道路勘测设计》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设计速度 答: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2、交通量 答: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3、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答:将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所得平均值为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它是确定道路等级的依据。 4、设计交通量 答:为确定道路设计标准而定的交通量。道路设计交通量,应在规划交通 量的基础上,考虑交通量在时间上的高峰特点求得。 5、通行能力 答:指的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某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 面的最大车辆数,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种。 6、一级公路 答:一级公路是一种路面等级较高的公路,在公路等级排名中位居第二,在二级公路之上 高速公路之下,主要功能是连接各大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要工业区域或交通枢纽。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自然展线的特点是什么? 答:在越岭展线布局时,一般应首先考虑采用基本形式中的自然展线,其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升坡,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 2、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是多少? 答: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耳机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道路勘测设计A主观作业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1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6道小题) 12. 名称解释:设计车速 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13. 名称解释: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14. 名词解释:横向力系数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和车重的比值称为横向力系数μ。 15. 名词解释:动力因数 16. 名称解释:超车视距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17. 问答题: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 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 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道路勘测设计第2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4道小题) 9. 问答题: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①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②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③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10. 计算题:

11. 计算题 12.计算题: 道路勘测设计第3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7道小题) 11. 名称解释:合成坡度 合成坡度:是指在公路平曲线上既有纵坡又有横向超高时纵坡与超高横坡的

矢量和。 12. 问答题: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有何规定? 答:⑴缓和坡段的作用是: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 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的规定:对于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连续上坡(下坡)时应在不大于相应纵坡最大坡长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且缓和坡段的纵坡度不应大于3%,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13. 问答题: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⑴对于凸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经行时间不宜过短;③满足视距要求。 ⑵对于凹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前灯照射距离要求;③跨线桥下视距要求;④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14. 问答题: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答:①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②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 ③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 ④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15. 计算题: 16. 计算题:

汽车理论大作业

汽车理论大作业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一、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车速与最大爬坡度;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用计算机求汽车用Ⅱ档起步加速行驶至 70km/h 所需 的加速时间。 已知数据略。(参见《汽车理论》习题第一章第3题) 解题程序如下:用Matlab语言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m1=2000; m2=1800; mz=3880; g=; r=; CdA=; f=; nT=; ig=[ ]; i0=; If=; Iw1=; Iw2=; Iw=2*Iw1+4*Iw2; for i=1:69 n(i)=(i+11)*50; Ttq(i)=+*(n(i)/1000)*(n(i)/1000)^2+*(n(i)/1000)^*(n(i)/1000)^4; end for j=1:5 for i=1:69

Ft(i,j)=Ttq(i)*ig(j)*i0*nT/r; ua(i,j)=*r*n(i)/(ig(j)*i0); Fz(i,j)=CdA*ua(i,j)^2/+mz*g*f; end end plot(ua,Ft,ua,Ff,ua,Ff+Fw) title('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 ylabel('Ft(N)'); gtext('Ft1') gtext('Ft2') gtext('Ft3') gtext('Ft4') gtext('Ft5') gtext('Ff+Fw')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组。 2.道路运输的作用:直达运输作用,衔接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3.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4.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5.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6.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7.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8.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9.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 10.道路设计控制:对道路几何设计其控制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为:技术标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交通流特性。 11.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等。 12.地形划分:平原、微丘和山岭、重丘。 13.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14.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5.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16.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17.城市道路分级依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 18.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9.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20.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条车道或某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量。 21.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22.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3.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24.服务交通量:在普通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能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25.公路网:在全国或一个区域内,有各级公路组成的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 26.公路网系统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 27.合理的公路网一般应具备的条件:具有必要的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具有与交通量相适应的公路技术标准和使用质量,具有经济合理的平面网络。 28.典型公路网结构形式:三角形,棋网形,并类形,放射形,扇形,树杈形,条形。我国采用:放射形,棋网形。 29.城市道路网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反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