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第9单元 数学广角 集合

【教案】第9单元 数学广角 集合

【教案】第9单元  数学广角 集合
【教案】第9单元  数学广角 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及小动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说一说

师: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聊聊天,可以吗?

师:我们这学期开设了社团活动课,孩子们,你们都参加了什么社团?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绘画和象棋社团。

师:首先请喜欢绘画社团的同学举手,接下来请只喜欢象棋社团的同学举手。

师:有没同学绘画和象棋社团都喜欢的,请举手。

师:这么多啊,同学们的兴趣真广泛啊。

师:同学们有的喜欢绘画社团,有的喜欢象棋,有的既喜欢绘画社团又喜欢象棋社团。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一、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一)导入设疑。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熊出没》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熊出没》。

师:瞧,小动物们就要召开艺术节啦,他们可积极啦!

师:这是小动物参加唱歌和画画比赛的报名情况表。

2.师提问:请大家数一数参加唱歌比赛的有几种小动物? 8种

师:参加画画比赛的有几种小动物? 9种

一共有多少种小动物报名参赛? 17种……14种……。

质疑:有的同学说17种,有的说14种,到底是几种呢?

师:是啊,小猴子既参加了唱歌比赛又参加了画画比赛,这样它就重复了。

师:有道理,重复的只能算一种。

3.数一数。

师生一起数一数,遇到重复的大家不数就说“重复了’”。

师:刚才我们数小动物是,你感觉怎样?好数吗?

师:那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哪个重复,哪个不是重复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整理这张表格,把你们的想法与小组成员分享。下面我们先来听听合作要求。

1.出示要求:

小组同学先讨论交流摆法,再分工合作,重新整理图片,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有几种小动物。

2.小组活动,整理表格。

3.展示成果,取得共识。

(1)小组派组员上前汇报,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的答案: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真有办法,能想到把重复的放一起了,那请你说说,上边这一排指的是什么,下面这排呢?

师:哟,这个小组可真有创意,能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我发现你们小组怎么少了三只小动物?

(2)动手创造韦恩图。

①画一画

师:那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可以把参加唱歌比赛的小动物画个圈圈起来啊?我们用红色的圈把参加歌唱比赛的小动物圈起来,再用蓝色的笔把参加画画比赛的小动物圈起来。

师:刚才我们圈的时候,你发现什么?

②变一变

师:这个表格被我们画成这样,好看吗?我们把参加唱歌比赛的放在左边好不好,后面的表格还需要吗?请电脑博士帮帮我们吧!再把这个圈圈变得漂亮一点。为了更清楚些,我们把参加的项目标上去。

师:哇,同学们真是冰雪聪明呀,这么漂亮的图就被你们发明出来了,表扬表扬自己吧!你们知道吗?我们创造出来的这个图最早是数学家韦恩发明的,我们就把这种图就叫做韦恩图。

(3)揭示课题

(4)说一说

师:这样的集合图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你们知道这个集合图每个区域表示的意思吗?

指名说一说这个图每个区域都表示什么意思。(分别显示。)

师:孩子们你们从这个集合图里得出了这么多的信息。

(5)算一算。

师:那么参加这两个比赛的小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呢?你们会列算式吗?有其他算法吗?(师相应板书)

(6)比一比

师:你们看,这集合图与之前的表格相比,有哪些特点?

二、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说一说。

师:其实小动物们的艺术节还有很多比赛,你看!

弹琴比赛舞蹈比赛

(1)同桌之间说一说。

《数学广角 ——集合》说课稿

《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大家共聚一起,探讨有关数学的话题。有人说:“数学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教知识,二是教方法,三是教思想。”可见,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而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的数学思想,更应该得到重视。 今天,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感悟“集合”思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七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集合。《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广角”的教学,使学生接触到最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学能力。而集合思想又是这诸多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学生每个学段的学习,都可以发现集合的身影。第一学段中“数的认识”,第二学段中“不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表示”,第三学段中“公因数和公倍数”等不同领域都有“集合思想的应用”。可见“集合”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要学习的必要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综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 (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说学情 通过说教材,可以了解到,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他们在学习数数时,就常常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又如,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是,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个集合图,而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 三、说模式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中通过移动、摆、圈、整理等过程得出韦恩图,发现图形表示的优越性,又让学生经历现场的操作并以图形表示出来,最后运用语言、图表来表现,是对集合知识高度理解与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乐乐家5月份购买大米27千克.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算出5月份一共购买多少千克的粮食.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27÷22%B.27÷8%C.27÷45% 2 . 请将字母序号填入集合圈中. A.四边形B.长方形C.正方形D.梯形. 3 . 如果每块月饼一样大,3块月饼的和1块月饼的相比,结果是()。 C.一样大 A.3块月饼的大B.1块月饼的大 4 . 三(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打篮球,22人喜欢踢足球,13人既喜欢打篮球又喜欢踢足球。其他的

这两种运动都不喜欢。两种运动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A.16B.13 C.14 5 . 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3+2+4=9(个) B.3-2+4=5(个) C.4-3+2=3(个) D.4-2+3=5(个) 6 . A÷B=(A、B都不为0),A()B。 A.>B.<C.=D.无法确定 7 . 由数字0,1,2,3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偶数. A.18B.36C.27D.48 8 . 下面图中,()幅图的答案是米. A.B.C. 9 . 如图,两人一根跳绳,圈一圈,应该准备()根跳绳。 A.3根B.4根C.5根 10 . 想一想,哪一行与其他三行不一样?()

A. B. C. D. 二、填空题 11 . 在○里填上“+”“-”“ ×”或“÷”。 0○10=109○0=023○23=04○4=1 12 . 三年级(1)班同学参加跳舞、科技小组的情况. 三(1)班参加跳舞小组的有_____人,参加科技小组的有_____人,既参加跳舞又参加科技小组的有_____人,只参加跳舞的有_____人,只参加科技小组的有_____人,参加跳舞小组与科技小组的一共有_____人. 13 . 4×5=(___),读作(___):,乘法口诀是(___). 14 . 填上“>”“<”或“=” 41________18+6+16 78-60-4________14 86-19-49________10 36-8-9________23 36+19+8________53 65-28+11________45-12+5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集合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 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将以游戏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 多样的猜测等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几何直观,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 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1.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枯燥的数学赋予生活的气息,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集合圈的作用,但同时 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 立集合圈的表象,从而真正达到图形、文本和算式的有效结合,既沟通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 的联系,又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 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1 集合................................................................ 1课时 2 练习二十三.......................................................... 1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简单的组合(一) 教学内容: 教材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绝大部分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协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个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新授 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能够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即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 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简单的排列(二) 教学内容:第九单元的例题2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精选.)

《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程咀小学三年级一班黄檀 一、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集合》是新课标三年级上“数学广角”例1。集合的知识体系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例如在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所以集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本节课教材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思维力度较强,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说说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本节课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结合,通过自主探究、操作实践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感悟知识的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整理图表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获得数学学习体验。 2、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韦恩图)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三、课堂上着重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集合的抽象性是在它最终形成结论才具有的,而在结论形成过程中,必然以大量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课堂上我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叠,并顿悟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获得数学学习体验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学的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是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贯穿整个数学体系的始终。所以,从小就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的培养。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反思今天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5节) 第一课时:简单的组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册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绝大部分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协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个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能够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即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学生了有顺序的思考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 合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广角——集合 新区一小何芸娜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游戏引入问题 1、从左边数,第三排第4位小朋友站起来,从右边数,第5位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强调站起来的小朋友数了两次,重复了两次) 2、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强调爸爸身份的双重性--身份“重复”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重复的数量,用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它们(出示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二、新授

例题:下表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生:有17人,9+8=17(人) 引导学生观察名单,看自己准备的姓名卡片,发现“重复”人名。 师:哪三个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清楚地看出有三人重复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不会找漏掉。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连线的方法。(出示课件) 用表格整理出来: 跳 杨明 丁旭 赵军 李芳 王爱华 刘红 马超 陈东 踢 陶伟 李芳 周晓 朱小东 杨明 刘红 于丽 卢强

师:(活动)四人小组,把手上的名片摆一摆,把只参加跳绳的放一边,两项都参加的放一边,只参加踢毽的学生放一边。思考: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圈清楚的表示这三部分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师出示课件,这些都是跳绳组的,我用一个圈圈起来,遮掉只跳绳的,问这些都是踢毽组的,我再用一个圈圈起来,这个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圈中间相交了。中间的三个人圈了两次。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的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看做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我们常用这种方法,直观的把集合中的具体事物表示出来,这种图我们把它叫做“维恩图”也叫做“文氏图”。 介绍维恩图。课件出示。 师: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整个图表示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部分表示的是什么,同桌互说。) 跳绳组踢毽组 两项都参加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三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案 主备人: 教 学 内 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教 学 难 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 学 准 投影课件。

备 教 学 方 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设 一、出示题目,引发冲突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二、研讨交流,体会含义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问题: 1. 算出来的人数怎么和实际人数不符呢? 2. 为什么“两项都参加的”影响了我们解决问题? 3. “两项都参加的”到底应该算几个人? 三、绘制“韦恩图”,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以实际引起学 生的兴趣,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 通过实践培养 改进意见

1、探究: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 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2、读懂“韦恩图”,再次体会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问题:1. 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9+8-3=14(人) 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一)基础练习 1.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要求:填一填,说一说。 2、 学生的独立思 考性,让学生在 轻松愉悦的氛 围中掌握了知 识,锻炼了能 力,学会了学 习。 陈东王爱华马超 丁旭赵军徐强 于丽周晓朱小东 陶伟卢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9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的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 2、让学生经历探究韦恩图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感知韦恩图的产生,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韦恩图的作用,并能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韦恩图形成的过程,体会集合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集合圈、学生名单、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师:孩子们,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1、出示实物教具:红纸条30 厘米,黄纸条20 厘米。两根纸条一共长多少厘米?列式:30+ 20 = 50 (厘米) 2、老师想折一颗幸运星,需要把两根纸条粘接起来(现场演示),现在这根纸条的长度还是不是50 厘米呢?变成怎样了? 生:肯定比50 厘米短了!师:是什么使得纸条总长度变短了呢?生:他们有一段需要重叠后才能粘接起来。 师:两纸条有重叠部分了,这回该怎么求总长度呢?在生活中,像这种重叠的现象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研究数学中有关“重叠的问题”。 二、启思生疑师:我校最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有足球,踢毽、跳绳、绘画、管乐等,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呢?老师在课后作了一下小调查。现将老师调查的两个小组的情况统计如下(课件) 1、课件出示,课前调查。 (1)根据统计表提问题并列式回答。

(2)绘画班和管乐队一共有多少人? 生:9+ 8= 17 (人) (3)出示具体的人员名单统计表。 师:这17名同学一定在绘画和管乐方面较出众,他们是那些同学呢?(出示课件)让 2、陷入冲突,产生疑问。 师:数数看,他们有17人吗? 生质疑:怎么总人数不是17人呢?这是什么原因呢?名字出现两次说明什么? 三、导探释疑 1、观察释疑。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发现:三名同学重复了,多算了一次。 (2)学生纠正算式:9+ 8 —3= 14 (人)(师改板书) (3)理解: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减3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 2、巧设活动“帖名单”,生成韦恩图。 (1)分类贴名单。 师:用算式解决问题非常简洁,但从算式中我们无法直观的看到参加绘画和管乐的同学分别是谁,为了清楚的认识这些同学,老师准备了两个大“相框”(出示教具),快把它们 的名单贴到正确的位置上去吧! 教师发现有三张名单没有贴上去,询问是什么原因? 生:他们既属于绘画班也属于管乐队,单放到哪个圈里都不合适。 (2)探究生成韦恩图。 师:想个办法吧,你能把这两个圈移动一下,给这三个同学找个合适的位置,把他们放 上去。 师:我知道许多孩子有想法了吧。那这样吧,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个圈,我们四人 小组合作学习,商量一下,把两个圈怎样移动,就能帮那三个同学找到合适的位置。用怎样的图来表示?动手在纸上画出来。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出示课件) (3)展示并介绍方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办法了吧,哪 个小组的同学上讲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4)请学生解释图中各部分的含义,介绍集合图。 左边部分:只参加绘画班的同学共 6 人。 右边部分:只参加管乐队的共 5 人。

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第九单元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课型】:新授【课时】:1节【节次】:1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情境图。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我想试试同学们反映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板书:爷爷、爸爸、儿子】 2、两个爸爸【板书:2】,两个儿子【板书:2】,却只买了三张票【板书:3】。

新人教版三上数学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新人教版三上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例1】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 解析:本题只趣味脑筋急转弯。解答时注意:爸爸的身份最特殊,有两个身份,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 解答:爷爷、爸爸、儿子 【例2】把2张长度都是10厘米的彩纸重叠粘贴在一起(如下图),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如果3张彩纸同样重叠,重叠后的彩纸一共长多少厘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集合思想解答重叠问题。解答时要明确的是2张这样的纸有1个重叠部分,用2张纸的长度和减去重叠粘贴在一起的长度,可得重叠部分的长度;3张这样的纸就会有2个重叠部分,用3张纸的长度和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出重叠的长度,然后求出总长度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 解答: (1)10×2-18=2(厘米) (2)10×3-2×2=26(厘米)或18+(10-2)=26(厘米) 答:重叠部分长2厘米,如果3张彩纸同样重叠,重叠后的彩纸一共长26厘米。【例3】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样。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几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集合思想解答春游问题。解答时利用集合思想分析,这样两样都带的人数被算了2次,也是带矿泉水和带水果的人数比总人数多出的人数。带矿泉水的有78人和带水果的有77人加在一起,然后减去三年级的总人数就是两样都带的人数。 解答:78+77-107=155-107=48(人) 答: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48人。 【例4】3个小朋友猜灯谜,小明猜对了16个,小芳猜对了9个,小东猜对了12个,小芳猜对的9个小明都猜对了,小东猜对的有4个和小明是一样的.(1)小明和小芳一共猜对了多少个灯谜? (2)小明和小东一共猜对了多少个灯谜?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集合思想解答容斥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是:总数量=A+B-既A又B。 (1)小明猜对了16个,小芳猜对了9个,小芳猜对的9个小明都猜对了,即小明猜对的16个中包含小芳猜对的那9个,所以小明和小芳一共猜对了16+9-9=16个灯谜。 (2)小明猜对了16个,小东猜对了12个,小东猜对的有4个和小明是一样的,即从小明和小东猜对的总数中减去相同的4个就是小明和小东一共猜对的数量16+12-4=24(个)。 解答: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11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问题》说课稿 陈光银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坐在一起共同交流学习,今天,我说课的主题就是《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内容。我将从设计理念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与反思分析来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老师指正。 一、设计理念分析: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有关搭配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就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活动与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二、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三下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与全面,分别介绍了组合与排列。在本课教学中,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下装搭配3种下装的着装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通过、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地位与作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三年级下册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就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操作等活动,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符号感,并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学情分析: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练习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例1】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 解析:本题只趣味脑筋急转弯。解答时注意:爸爸的身份最特殊,有两个身份,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 解答:爷爷、爸爸、儿子 【例2】把2张长度都是10厘米的彩纸重叠粘贴在一起(如下图),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如果3张彩纸同样重叠,重叠后的彩纸一共长多少厘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集合思想解答重叠问题。解答时要明确的是2张这样的纸有1个重叠部分,用2张纸的长度和减去重叠粘贴在一起的长度,可得重叠部分的长度;3张这样的纸就会有2个重叠部分,用3张纸的长度和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出重叠的长度,然后求出总长度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 解答: (1)10×2-18=2(厘米) (2)10×3-2×2=26(厘米)或18+(10-2)=26(厘米) 答:重叠部分长2厘米,如果3张彩纸同样重叠,重叠后的彩纸一共长26厘米。

【例3】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样。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几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集合思想解答春游问题。解答时利用集合思想分析,这样两样都带的人数被算了2次,也是带矿泉水和带水果的人数比总人数多出的人数。带矿泉水的有78人和带水果的有77人加在一起,然后减去三年级的总人数就是两样都带的人数。 解答:78+77-107=155-107=48(人) 答: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48人。 【例4】3个小朋友猜灯谜,小明猜对了16个,小芳猜对了9个,小东猜对了12个,小芳猜对的9个小明都猜对了,小东猜对的有4个和小明是一样的. (1)小明和小芳一共猜对了多少个灯谜? (2)小明和小东一共猜对了多少个灯谜?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集合思想解答容斥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是:总数量=A+B-既A又B。 (1)小明猜对了16个,小芳猜对了9个,小芳猜对的9个小明都猜对了,即小明猜对的16个中包含小芳猜对的那9个,所以小明和小芳一共猜对了16+9-9=16个灯谜。 (2)小明猜对了16个,小东猜对了12个,小东猜对的有4个和小明是一样的,即从小明和小东猜对的总数中减去相同的4个就是小明和小东一共猜对的数量16+12-4=24(个)。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 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 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 1 / 10

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 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 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 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 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 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 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 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 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 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 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 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2 / 10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_集合教案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第1课时集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集合思想,掌握填写集合圈的方法。 2.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理解“重复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 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 (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 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 (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4)反馈:9+8-3=14(人) 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 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 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 新区一小何芸娜【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PPT课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游戏引入问题 1、从左边数,第三排第4位小朋友站起来,从右边数,第5位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强调站起来的小朋友数了两次,重复了两次) 2、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强调爸爸身份的双重性--身份“重复”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重复的数量,用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它们(出示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二、新授 例题:下表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生:有17人,9+8=17(人) 引导学生观察名单,看自己准备的姓名卡片,发现“重复”人名。 师:哪三个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清楚地看出有三人重复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不会找漏掉。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连线的方法。(出示课件) 用表格整理出来: 师:(活动)四人小组,把手上的名片摆一摆,把只参加跳绳的放一边,两项都参加的放一边,只参加踢毽的学生放一边。思考: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圈清楚的表示这三部分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跳绳 杨 明 刘红 李芳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跳绳: 杨明 丁旭 赵军 李芳 王爱华 刘红 马超 陈东 踢毽: 陶伟 李芳 周晓 朱小东 杨明 刘红 于丽 卢强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一) 一、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14分) 二、丽丽家两天买的菜情况如下: (每题6分,共12分) 1.两天都买的菜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 2.两天一共买了多少种蔬菜? 三、学校体育小组中会打篮球的有马佳乐、张兵、夏涛、李禾木、兰翔、王

凡、林刚,会打乒乓球的有陈敏、马佳乐、杨淇、兰翔、李鸣、张兵、吕俊良、章鹏。 请根据以上名单把下图填写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填图12分,1题2分,其余每题6分,共26分) 1.既会打篮球又会打乒乓球的有( )人。 2.会打篮球和会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解答) 3.请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爸爸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橘子、西瓜、梨这6种水果,妈妈喜欢吃苹果、柚子、香蕉、柿子、西瓜这5种水果,丽丽喜欢吃香蕉、梨、草莓、荔枝这4种水果。(每题6分,共12分) 1.爸爸、妈妈喜欢吃的水果一共有几种? 2.爸爸和丽丽喜欢吃的水果一共有几种? 五、三(1)班同学都参加了折纸花活动。折红纸花的有30人,折黄纸花的有26人,两种颜色纸花都折的有12人。(1题6分,2题8分,共14分) 1.填写下面的图。

2.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六、3个小朋友一起去植物园采集树叶标本。明明采集了9种,红红采集了6种,丽丽采集了5种。丽丽采集的5种树叶标本明明全采集到了,红红采集的树叶标本有4种明明也采集到了。先用图试一试。(填图10分,其余每题6分,共22分) 1.明明和红红一共采集了多少种树叶标本? 2.明明和丽丽一共采集了多少种树叶标本? 答案 一、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课型】:新授【课时】: 1节【节次】:1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情境图。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我想试试同学们反映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板书:爷爷、爸爸、儿子】 2、两个爸爸【板书:2】,两个儿子【板书:2】,却只买了三张票【板书:3】。这2+2怎么会等于3?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爸爸的身份最特殊,有两个身份,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板书:既……又……】【爸爸有两个身份,重复算了一次,板书:2+2-1=3】 3、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与这有关的一类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窍门满街跑,看你找不找。这节课看谁找的窍门最多?谁表现得最好?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了解运动爱好 同学们平时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运动各种各样,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2、假如学校里要组织活动,一项跑步,一项跳绳,请你选择的话,你喜欢什么运动? 我们举举手看,喜欢跑步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都很多,有没有两样都比较喜欢的? 3、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你们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看看哪个小组今天的精神面貌最好! 4、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蓝色的圈表示喜欢跑步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 5、【指定小组】现在请喜欢跑步的同学到左边蓝色的圈内集合【有6人,板书:6】;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右边红色的圈内集合【有4人,板书:4】。 6、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第?小组喜欢跑步、跳绳学生名单”,请第?小组的同学分别在“跑步”和“跳绳”后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第?小组喜欢跑步、跳绳学生名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