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字2》的优秀教学设计

《识字2》的优秀教学设计

《识字2》的优秀教学设计
《识字2》的优秀教学设计

《识字2》的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识字2》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

2.师准备生字卡片(带情境的)

3.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

快──筷──加—加

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

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引导学生提出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5.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

1.“字──词”大拼图:从课文中选出五个自己喜欢的,要求会认的字各组两个词。最好先把字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

2.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2 树之歌 教学反思(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孩子们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和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本课应结合地域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认识多种树木、说出树木名称、创编儿歌、认识带“木字旁”的汉字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本课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 一、教学效果 如何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这课教学要做扎实的事情。于是,我凭借插图,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树木名称与图对应起来,从而为孩子们建立了直观形象,随后再通过朗读巩固对树木的认识。有了直观认识后再把图画与汉字相对照,找出规律,即“木字旁”。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并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查阅资料,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 同时,加强朗读。在介绍完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后,请孩子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一节诗,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例如蔬菜,水果,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非常棒! 二、成功之处 1、本课我围绕几个大问题展开,且每次的问题都很明确,从总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梯度地训练孩子找出每一句中的

树、说出树的特点,进一步调动感官找出相应树的图片。学生在此环节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2、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3、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单单停留在读和背上,而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懂得获取知识。 4、最后的创编儿歌环节,我引导孩子观察树木图片的特点,示范编儿歌,然后请同学大胆练习创编,及时纠正,让孩子们对更多的树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本课教学中,我在课文解读上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学生识字教学时间不足,没有给到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练习写字。此外,拓展环节,忽略了课后练习中的几种树木,没有把那几种树木创编到儿歌中,没有在情境中拓展延伸。此外,课后的几句有关树木的名言,也应作为重点之一,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改进措施 1、课文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我一定照顾全面,把读作为基础,以后借用早读时间加强学生的读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前搜集: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习俗、故事、来历、古诗、谚语、歌曲等。一小组一个节日,课前读主题丛书《‘年’的来历》、《元宵节的故事》、《七夕节的传说》、《重阳节的传说》了解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会背和这些节日有关的古诗,能讲节日的故事。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一、歌曲导入,感受节日 师生同唱歌曲《新年好》。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走进课文,继续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复习回顾,回忆节日 1.复习字词。课件出示文章,生字标红。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标红的生字。开火车一人一行;齐读。 2.回忆节日。通过上节课的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指名说,齐说,课件出示表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3.知道日期。每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指名说,出示。除了清明节是阳历,其他都是农历。 三、读背课文,了解节日 1.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指名说。 2.接读课文,老师读节日,你们读对应的习俗。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叫传统习俗,板书:传统习俗。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时间顺序。根据时间顺序的提示,自己尝试着背诵一下吧(填空背)。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指导朗读,配乐背诵。同桌拍手背诵。清明感情基调(顺势拓展古诗《清明》理解人如潮会鹊桥。)多种形式诵读。 四、品读课文,展示节日 1.了解春节。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春节还有哪些习俗?(指名说)吃年夜饭、贴倒福、拜年、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歌曲《过年啰》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学生春联和吃年夜饭照片) (2)春节文化知多少。闯关游戏。 第一关:讲一讲年的故事。 第二关:背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或者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二年级识字7教学反思

二年级识字7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一、情景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以接受动物王国的邀请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其中设计多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识字方法多样化,过程简练不重复,利用熟字加减偏旁记忆,如护利用字形想象记忆,如雀,编字谜,如丛。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联系生活实际组词,玩对号入座的游戏,玩字词句的开火车游戏,在特定情境(孔嬉打鸟)下的巩固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看图、识字、猜字谜都力求遵循从儿童的生活、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教师用协调、鼓励、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难点。 四、注重识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从上课开始去动物王国做朋友,与他们交朋友,读儿歌知道了什么,作为孔嬉的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

默化地渗透着人文关怀。我们知道学生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五、板书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又突出了重点。 遗憾之处: 学生看书读文的时间少了点,因为在课前布置学生读了课文,就以为可以少花时间在学生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上面,其实一堂完整的识字课还是应该有学生开始接触课文借助提示读准课文的环节,初步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虽然每篇课文都差不多,但这个最初环节不可省略。 二年级识字7教学反思二:二年级《识字七》教学反思(438字)今天我要求学生自已读课文,学生并不起劲,有的还要悄悄的玩。我想了想加了句,一会咱们挑战读。哈,这可好,学生读得一下子声音也大了,精神头也足了。看来小孩子具有表现欲和好胜心是一点也不假呀。每次挑战的结果都非常的好。因为今天的课文中有几个词好难,笔划多,而且也不常见。有的差一点的学生可能很难学会。于是我又想到一招,要在一会挑战的时候,不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由一桌的同学挑战另一桌。我在暗中观察,有的孩子不会同桌合作,只是自己读。而一对学习不算太好的学生反而合作的非常的好,两个一块读。于是我在挑战开始的时候,先表扬了他们,又让他们站起来挑战,结果他们果然读得非常的好,另一对学生虽然一个是学习较好的,一个是中等生,可是竟然没有赛过他们。这么好的例子在眼前,我要大家也向他们学习,好好合作。又给了他们两分钟的时间再准备一下。孩子们显然学会了合作的方法,纷纷两个人一块读,有不会的,同桌也能主动告诉了。第二次挑战读的效果非常的成功。我再一次体会到教给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这句话。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正如课前所预计的一样,这一课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光靠一张挂图和教师的口头渲染,学生是很难入情入境的。所以,在教学第一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还能感受到城楼的雄伟,读出一点气势来。 第二行,就云里雾里了。年幼的他们,对“国庆阅兵大典”一无所知,对祖国的过去不甚了了,又怎能产生自豪之感呢? 第三行,我结合当地刚刚过去不久的“ 6.28”旅游节举行的庆典活动,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感觉找到了,朗读起来比较投入。 第四行,我当时灵机一动,结合孩子们暑假看的电视节目《小兵张嘎》,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谈起,到现在的日益强大,唤起他们的自豪之感。但这么一来,时间就拖延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只 用在了朗读、理解上,没能安排时间写 字。

总体感觉比较架空,还是我说得多,学生没有真切地获 得情感体验。晚上坐在电脑前,翻到《识字2》,一边研读,一边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猛然间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自己错过了文本的最便利资源——插图! 这篇词串是通过对国庆阅兵大典的描写让孩子感受祖国的繁荣与强大的,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教学的难点也是在第二行词串。其实,只要利用好插图,不用多媒体播放,也能突破难点的。 此时,天安门广场已是三军的海洋。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站立得整整齐齐的威武雄壮的三军战士,感受我军纪律之严明、队伍之浩荡;通过让他们观察空中飞行表演的战斗机、长安街徐徐开过的坦克,感受到我军战斗力量之强大,让他们知道:我们有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他们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相信如果以这为切入点,学生自豪之情的激发就比较容易了。 识字课是以识字为重点的。本课我采用了归类识字的办 法,即将同偏旁的字归类教学,这样便于字理的分析,学生记起来相对会快一些。不过,这效果还得等明天听写过后才知道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真希望遗憾能越来越少。我想,唯有将研读教材

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二下《传统节日》课文原文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jiēsǎozhōuàizhuǎntuánrènɑo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篇一: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这学期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口耳目〉〉时,我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篇二: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1、“专题识字”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设计要充分发挥按“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优势,引导学生尝试自读课文,自主识字,并能通过同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获取知识,教师充当引导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在感悟中识字。在识字1的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质量。

部编人教新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传统节日》【教案】

2.传统节日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学习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1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节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2)(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传统、张贴、元宵、祭祀、乞巧、饼干、赏菊。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 3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节日,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代表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号召大家尊老爱老。这篇课文将会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还停留在表面。针对这一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节日时间及习俗,在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从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并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日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知道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并能说出各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

识字1 神州谣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部编版

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1 神州谣,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峡(三峡、海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路名、公园、

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勇—涌、夹—峡、眠—民、旅—族。 6、字理识记,“州”是象形字,可以先与“川”进行字形比较,再展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通――涌 减一减: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三、写字指导。 (1)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2)重点讲解。 州:第二笔是撇,中竖稍短,右竖要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湾:右上两竖较短,两点呈八字分开;右下“弓”三笔写成。峡:“山”靠左上,“夹”的两点呈内八字形,最后撇、捺写舒展。

新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结合图片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

贴窗花、放鞭炮(春节) 五颜六色的彩灯(元宵节) 清明节诗句(清明节) 3、师:大家都特别聪明,同学们,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字读准。 (2)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字词学习。 (1)出示生字,请生读一读。 (2)加上拼音再来读。 (3)去掉拼音再读。 (4)识字小游戏(指生读一音一字一词) 4、大家读的又准确又响亮,读要读准确,写也要写工整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认真观察,按正确笔顺来书写它。) 5、观看视频,笔顺,生书空。 6、在田字格中范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识字六)。本课是图文联系,词串组成的韵文。教学中不要在理解上多花时间,而要在反复诵读中把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反复诵读中,把学生带入想象乡村夏夜意境,引起学生的遐想。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学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仍然激动不已。现在,我将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我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标中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小朋友,春天过去了,什么季节到了?喜欢吗? 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识字6,就是描写夏天晚上的景色和有趣的故事,想学吗?这样学生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1.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2.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 3.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4.读书形式多样。有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小组比赛读等。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六》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创设的语言情境中识记要求“会认的9个字。学生在掌握量词使用方法的同时,主动交流识字方法,再识记字形,让学生快乐地和生字交上朋友。教学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识与用有机结合,除带拼音读,除去拼音读外,对照图片读,还把能认的量词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识记,把量词放到短文里读,并延伸至课外,在课堂上正确运用生活中所知道的量词进行交流介绍。因此,

人教部编版《传统节日》教案2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第2课时)人教(部 编版) 《传统节日》(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 (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度过了三个传统节日。

出示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4月5日前后清明节 (二)我们在春节(出示词语:贴窗花、放鞭炮),在元宵节(出示词语:看花灯),在清明节(出示词语:祭扫),多么丰富又热闹的传统节日呀!(齐读课文1-3句) (三)过完了春天里的三个传统节日,让我们走进夏天和秋天,继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吧! 二、精读课文,品味传统节日 (一)五月初五端午节 1.太阳当空照,夏天光正好。农历五月初五,阳气最盛,是驱邪避灾的好日子。这一天人们做什么呢?(出示词语:端午节)。 2.人们会怎样过端午节呢?(出示句子) 学生读一读,自由表达。 3.品读“过端午,赛龙舟。” (1)(出示图片)说一说:人们怎样赛龙舟? (2)指导读:赛龙舟。 相机点评:龙舟披红绸,握船桨,人们八方来。

鼓击春雷,欢声震地,一起加油。 惊退万人,衔得锦标,一起欢庆。 (3)小结,师生合作:“过端午,赛龙舟。” 4.品读“粽子艾香满堂飘。” (1)过端午,不仅仅是赛龙舟,还可以做什么? 指导读“粽子”、“艾香”。 相机评价:白白糯米包的粽子!“粽”字米字旁。 白白的糯米,绿绿的粽叶,红红的蜜枣! 和粽子一样香的是艾叶!出示艾叶图片 清凉清凉的香气! 醒脑明目的香气! 5.来,品一品粽子,闻一闻艾香,赛一赛龙舟,庆一庆端午!(齐读) (二)七月初七乞巧节 1.七月七,来乞巧。 出示词卡:乞巧。指名读:乞求巧艺,乞求智慧。 2.看,谁向谁乞巧?(出示图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套[审定版]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1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

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2 姓氏歌 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姓氏歌教学反思 识字2 姓氏歌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遵循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既总结了全文,又承接了课后习题。 不足之处: 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但是,感觉做的还不够。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习。 (二)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2新人教版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符号停顿。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特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歌曲《中国传统节日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中国传统节日歌》,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中国传统节日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叫《传统节日》,谁来拼一拼课题? 2.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朗读儿歌,学习字词。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学会借助拼音或查字典。 2.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出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3. 说一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4. 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自由拼读。

(2)交流: 在这些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3)叫号游戏。(巩固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第一个生字宝宝读什么?第二个生字宝宝又读什么? 5.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 儿歌里讲了哪些传统节日?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2)学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节日都提到了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你能把听到的节日风俗习惯标画出来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节日风俗习惯。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 跟录音读课文。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要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 指名学生读。 3. 小组比赛读。 (二)理解儿歌。 1.师:你们看,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介绍部分节日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该节日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

三年级识字教学反思_心得体会

三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三年级识字教学反思,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三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在教学时,我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篇二:三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有经验的老师都说,三年级是汉字回生现象比较严重的一年,作文中的错别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传统节日17-部编版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过程和方法: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 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 情感。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 春联、走亲戚。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

《识字2》教学反思案例

《识字2》教学反思案例 《识字2》教学反思案例 课前透视 《识字2》共有十二个词语,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描绘了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教材配有六幅插图,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亲切、有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加深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已经深有体会。教材中的这些词语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相同或相近,读起来感到熟悉和亲切,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要识好字,还要将词读出韵律美。在积累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信息资料 1、实物投影仪、生字、词语卡片。

2、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轻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你喜欢哪一项,说给同学们听听。》今天这一课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学校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2、看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一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 (校园活动与学生密切相关,图片的出示创设了情境,易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话平台 自读 1、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不认识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记。 3、同座互读互听,相互正音,点评。 4、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自主识字,重点突出,学生之间的检查,提高了识字效果,培养了识字能力) 指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2 传统节日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附录二:修改后教案 修改后教案 主备人曹媛媛年级二学科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第(2)课课题《传统节日》 知识 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知道四个传统节日是什么,在哪天,有哪些习俗,掌握本课生字、生词的基础上,实现熟读成诵 教学 目标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了解传统节日,并且热爱有收集传统节日的更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会写三个字 2、学习前四个传统节日、了解习俗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1、了解端午节和清明节的深刻内容 2、掌握归类识字 3、明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 。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们年龄太小,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一直保持,如何让他们对于识字课始终保持较高兴趣成为全课设计的出发点,因此,坚持沿用“识字教学六环节”的范式,突出了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更贴近孩子生活、形式丰富多样、游戏适当调节则成为适合他们的识字课教学方法和行为,由扶到放、及时鼓励肯定。 教具 学具 幻灯片、字卡、词卡、小黑板、投影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进入,解释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过节吗?你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生1:喜欢春节,有压岁钱 生2:圣诞节,热闹 师:老师也有很多喜欢的节日,而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节日有关的诗歌,请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节日两个字。(板书)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节日,其实在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也形成了许多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再来写写“传统”两个字,注意书写的正确。 2、解释课题 师:课题中的“传统”是什么意思?就请大家利用手头的字典查查它的准确含义,我们来找找谁是查字典小能手。 生:查字典 (师小结:遇到难懂的词时,通过查找工具书能帮我们更好解释词语,这是种解词的好方法。) 3、解释“传统节日” 师: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意思,那么传统节日是? 生: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日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提示,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1页,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耐心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语 师:请以为同学当小老师来领读生字,先读拼音再读词语。3、开火车“挂红灯”巩固 师:每到过年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咱们也来挂挂红灯,以开火车的方式看到哪个词,大声读出来。 生:开火车读词 4、再读课文、标出几句话 师:生字、生词都掌握了,再读一定有很大进步。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大声读读课文,并用序号标出。 生:汇报、全文共8句话。 5、8人读文、标出节日 师:8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画出提到哪些传统节日。 生:汇报,教师版贴节日 6、检查预习,对应时间 师:你们知道他们都在哪天吗? 生:对应,师版贴(强调:春节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7、我的发现 师:请仔细观察对应的时间一行,你们有什么发现?(肯定评价) 生:只有清明节用红笔写1、说说喜欢的节日激发兴趣,提起关注,解释“传统节日”,明确区分,纠正已有错误观点,明确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节日 2、整体感知,形成整体认识,知道共有多少传统节日,分别在哪天。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jiēsǎo zhōuài zhuǎn tuán rènɑo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