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法定图则容积率指引密度分区示意图

深圳市法定图则容积率指引密度分区示意图

4

附图1 :容积率指引密度分区示意图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一天内任何时间都能满足室内管网的水量、水压要求时,应充分利用外网压力,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建筑内部管网直接在外网压力的作用下工作。 直接给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最简单,能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但室内没有贮备水量,外网一旦停水,内部立即断水。 (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当室外管网的水压周期性变化大,一天内大部分时间,室外管网水压、水量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只有在用水高峰时,由于用水量过大,外网水压下降,短时间不能保证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可采用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在室外管网中的水压足够时(一般在夜间),可以直接向室内管网和室内高位水箱送水,水箱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的水压不足时(一般在白图2—2直接供水方式天),短时间不能满足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由水箱供水。由于高位水箱容积不宜过大,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不适用于日用水量较大的建筑。 a. 引入管与外网管道相连接,通过立管直接送~屋顶水箱,水箱出水管与布置在水箱下面的横干管相连,水箱进水管、出水管上无逆止阀,实际上水箱已成为各用水器具用水的必经之路(相当于外网水的断流箱)。可保证水箱水随进随出,水质新鲜,又可保证水压稳定。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箱贮水量要求保证缺水时的最大用水量,否则会造成上、下层同时断水。 b.水箱进水、出水合用一根立管,只是在水箱底部才分为两根管,一根管为进水管,另一根为出水管。外网水压高时,外网既向水箱供水也向用户供水,外网水压不足时,由水箱补充不足部分。

图1-3 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采用这种给水方式,可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缓解供求矛盾,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工作完全自动,无须专人管理;但是采用水箱,应注意水箱的污染防护问题,以保护水质;水箱容积的确定应慎重,过大,则增加造价和房屋荷载;过小,则可能发生用户缺水,起不到调节作用。 在不宜设水箱或设水箱有困难的情况下,水罐的给水方式。也可以设置|气压给水设备。

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规定

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审批阶段有关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的规则,根据《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梧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审批建设项目,应当执行《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本规定。 第三条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计算分为计容建筑面积计算及可建建筑面积计算。计容建筑面积是指建设项目中,根据容积率计算出的建筑面积。可建建筑面积是指按相关规范计算建设项目的实际建筑面积。 计容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 可建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扣除按高度折算部分)+奖励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的其它建筑面积。奖励建筑面积范围详《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 第四条建筑基地内的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可建建筑面积: (一)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用作通道、绿化等公共活动部分(架空层应以柱、剪力墙落地,不设围护结构,视线通透、空间开敞)。 (二)建筑飘窗挑出外墙宽度一般不得大于米,飘窗高度一般不得超过米,符合上述要求的飘窗不计算建筑面积。 (三)沿街建筑沿公共空间部分设置的骑楼或过街楼底层。 (四)设备管道夹层(专用于设备及管道布设的空间,一般除检修口外不得设置其他出入口)高度不超过米时。 第五条建筑基地内的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该项目的计容建筑面积,但须计入可建建筑面积: (一)避难层中的避难空间。

(二)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用作停车、居民设施等用途部分按1/2计算建筑面积。 (三)地下层或半地下层,如仅用作公共停车、公共设备用房、人防用途时。 (四)在建筑内部(包括首层、其他楼层及地下层)或外部提供全天候对外开放的步行空间或通道,将周边建筑物与城市街道、广场、游园、购物中心等公共空间体系联系在一起且其有效宽度不小于4米的空间。 第六条建设项目的计容建筑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屋顶层设备用房(含公共楼梯间、电梯机房等)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地下层如仅用作停车时,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如作为办公、商场或其他营业性公共场所等用途时,全部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地下层 定义计算细则 满足条件功能剖面图平面图层 数建筑 面积 容积 率 h1≥1/2H 且h2≤1.0米停车、不 计 入 单列 计算 不计 h1≥1/2H 且h2≤1.0米办公、 商场、 其他营 业性公 共场所 等功能 不 计 入 单列 计算 计容 注释: 地下层——房间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且室内地面至室外地面的高度大于房间净高的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几种方式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几种方式 十层的民用建筑至少在30米,即使以24米的公用建筑计算,市政管网的压力肯定需要二次加压才能满足要求,不存在直接供水的可能。但是,根据建筑的高度、管道的承压能力、用水器具的压力要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分区减压系统这种系统目前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减压阀的价格已经降到3000元/件左右,相比而言,管材和安装工程量以及系统得维护难度等均大幅度下降,其经济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组成方式为:、生活水池、水泵、主管道、直接入户管、减压阀、阀后入户管等。目前的高层或小高层采用这种方式的很多。系统原理:一般由建筑地下室的泵房进行一次性集中加压,高压水沿主干管送至建筑上部用户,并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建筑下部的用户水压过高,则需要进行集中减压(减压阀组),再送至用户。缺点就是减压区的水头损失大,水泵功耗较大。 1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的选择 选择给水方式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对于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即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 高区部分可以采用的分区给水方式有: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方式或气压罐给水方式。目前绝

大多数高层建筑采用高位水箱给水方式。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可根据《规范》要求采用高位水箱减压给水方式、高位水箱并联给水方式和高位水箱串联给水方式,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几种给水方式的结合。其中高位水箱减压给水方式利用减压水箱和减压阀减压,而减压阀占地面积小,不影响水质,无噪声,国内减压阀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性能可靠,故采用减压阀减压方式的日渐增多。 2 给水减压阀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给排水科技的发展,近十余年来各种类型进口和国内自行研制的给水减压阀已在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应用减压阀的给水减压保障系统与传统的中间水箱减压系统相比,有占用空间小、技术特性稳定、压力比调节灵活、使用寿命长、维护管理便捷等优点。但如何保障高层建筑减压阀给水系统的正常工作,使高层建筑用户获得良好的供用水环境,并确保楼宇内消防灭火设施(消火栓、喷洒)遇警显效的作用,离不开对减压阀给水系统科学有序的维护管理。下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减压阀的使用及维护管理谈一些体会。 2.1 1用1备的减压阀组应定期轮换工作。大部分高层建筑生活给水减压保障系统,是以给水竖向分区设置的,一般设在每一给水分区总管上。考虑到众多用户的用水

房产项目容积率计算公式

房产项目容积率计算公式 房产项目容积率计算公式 一、专业解释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地率也是如此。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二、通俗解释 说到底就是小区里户数、人数和小区面积的关系,当然户越少、人越少,面积越大越舒服了。 三、容积率多少合适? 以下是我查到的资料,仅供参考: 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4、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如果其中夹杂低层甚至联排别墅,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5、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点。 6、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7、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8、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9、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10、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感谢您的阅读!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

容积率的术语释义为:容积率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基地总面积的比值。 与容积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建筑密度,术语释义为:建筑密度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 从上面两个释义可以看出: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充分了解容积率对项目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的项目定位和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此我简单说一说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 容积率数值对应的建筑类型 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4、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如果其中夹杂低层甚至联排别墅,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5、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点。 6、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7、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8、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9、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10、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这是一般情况下可以套用和参考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结合拿到的土地的实际经济指标系数来判定最佳的产品组合方式。 这是一个关于最佳容积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从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选择及管网分区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供水以及排水需求不断增加。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合理的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对满足城市居民的给排水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设计管网分布时,合理的进行管网分布,能有效的节约能源资源,尤其是在选择输水方式的时候,在地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重力输水方式,因地制宜的应用地势的落差进行输水从而节约能源、资源。在对城市的给水排水的管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综合城市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通过对市政给排水输水方式的详细介绍,并对市政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了仔细推敲,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并对我国以后的城市建设中给排水设计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https://www.doczj.com/doc/b310885764.html,/8/view-3964347.htm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对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提供的基础保障。在整个城市供水系统中,给水管网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管网的投资业相当巨大,大约占了总投资的80%左右。在供水系统中,输水管网的主要作用是将水保质保量的送到千家万户,进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城市供水系统耗能中,克服管网的水头损失和满足最小服务水头以及多余水头的耗能占了很大的比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供水投资成本,因此只要进行良好的设计,这部分就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本文就给水管网的合理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降低对整个供水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节约

社会资源。 一、输水方式的选择 1 输水方式的分类 输水方式分为压力流输水方式、重力流输水方式以及压力与重力相结合的输水方式、压力流输水方式是当水厂水池位高于水源水位时,依靠水泵加压输水。采用加压输水时,输水管要根据地形高差、管线长度、管材的承受能力、地质状况及设备动力等情况,设置一级加压泵站或中途加压泵站,压力流输送至水厂。当水源水位高于水厂水池水位,且两处的地势高差足以克服输水管线的水头损失时,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重力流输水,不能自流的地段,采用压力流输水,这种输水方式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是理想的输水方式;由于地形的复杂性,水在输送的过程中,要结合地形加以确定,宜用压力输水的地段采用压力输水,在压力输水段需要设置加压泵站提升水压。这种既有压力输水又有重力输水的方式成为压力与重力结合输水方式。 2 输水方式的选择 输水方式的选择往往受水源条件、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选择输水方式,首先要确定供水的水源、供水的距离I和力量Q,之后根据水源水位Z1和水厂水池水位Z2之差来确定采用何种输水方式。 如果Z1 HP=Z1-Z2+h 式中:Hp为加压泵站水泵扬程,m;h为输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m。

容积率终极计算法则

容积率的计算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关于容积率 内容:项目容积率与利润推算方法模块 1、最适容积率 2、最适容积率是能够使利润最大的容积率数值. 一定的土地转让,建安等成本条件下,项目的利润取决于产品的单价和产品的总量,也就是总面积.容积率决定了总面积,也决定了单价.而随着项目容积率的上升,售价并非等比例下降,(容积率这1的TOWNHOUE项目售价不可能达到容积率为3时的高层住宅的3倍了)因而总利润额随容积率的上升而上升,当容积率高出最适容积率的数值的时候,产品的品质开始下降,售价下降,利润下降.在最适容积率点上同,销售额与总成本的差值最大,也就是利润最大.(图中黑色区域为有正利润的容积率范围,其中最宽处即为利润最大点,也就是最适容积率点.)销售额与容积率的相关曲线图如下: 3、最适容积率的确定

明确了容积率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于一个低层项目,容积率的最佳值是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经济测算,即在一定的容积率下,本项目可以有多少的销售面积(总规模减去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同时这些面积又可以以多少价格售出,当然这个价格是市场能够接受而反映良好的.我们知道,容积率确定之后,项目的总规模和可出售面积是很快可以计算出来的,但合理的售价如何确定呢在项目区位,成本等各方面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售价与住宅的舒适度有很大关系,除去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住宅之间的拥挤程度,层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而这些因素是直接与容积率相关的.那么建立一个容积率与建筑的拥挤程度,层数之间的变化"函数"就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个"函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公式,而是一个相关性的变化分析. 以下就是这种相关性分析的基本思路,可以通过建筑的层数,面宽,进深等条件,粗略的估计一个低层或多层住宅项目的容积率,方法如下: 假设一个小区中的住宅是均匀分布的,下图是其中一部分,图中的四个深灰色区域为住宅,浅灰色区域为经过平均后一栋住宅对应的基地面积,该栋住宅的建筑面积与此浅灰色区域面积的比值即可视为为本项目的容积率. 设住宅的层高为3米,进深为12米,日照间距为1.7,层数为N,容积率的求得公式为: 容积率=(12*A*N)/(B*D)---------公式1 其中,D=3*N*1.7+12----------------公式2 X=A/B--------------------------公式3 把公式2与公式3代入公式1,即可以得出容积率与X和N的关系如下: 容积率=X*N/(0.42N+1) N和X是决定住宅拥挤程度的重要数值,N为建筑的层数,层数多而居住档次相应下降,X为建筑面宽与建筑之间的间距的比值,X值越大,建筑形式越倾向于联排住宅,反之X值越小,建筑形式越倾向于独栋.举一个例子,根据经验判断,X值

建筑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的分类 给水方式 根据资用水头H0(市政管网所能提供的水头)与建筑物所需水头H之间的关系,给水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给水方式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一天内任何时间都能满足室内管网的水量、水压要求时,应充分利用外网压力,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建筑内部管网直接在外网压力的作用下工作。见图2—2直接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最简单,能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但室内没有贮备水量,外网一旦停水,内部立即断水。 (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当室外管网的水压周期性变化大,一天内大部分时间,室外管网水压、水量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只有在用水高峰时,由于用水量过大,外网水压下降,短时间不能保证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可采用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在室外管网中的水压足够时(一般在夜间),可以直接向室内管网和室内高位水箱送水,水箱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的水压不足时(一般在白图2—2直接供水方式天),短时间不能满足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由水箱供水。由于高位水箱容积不宜过大,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不适用于日用水量较大的建筑。 当用户对水压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时,或外网水压过高,需要减压时,也可采用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此种系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a. 引入管与外网管道相连接,通过立管直接送~屋顶水箱,水箱出水管与布置在水箱下面的横干管相连,水箱进水管、出水管上无逆止阀,实际上水箱已成为各用水器具用水的必经之路(相当于外网水的断流箱)。可保证水箱水随进随出,水质新鲜,又可保证水压稳定,但对防冻、防漏要求高。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箱贮水量要求保证缺水时的最大用水量,否则会造成上、下层同时断水。见图2—3设水箱的给水方式(a)。 b.水箱进水、出水合用一根立管,只是在水箱底部才分为两根管,一根管为进水管,另一根为出水管。外网水压高时,外网既向水箱供水也向用户供水,外网水压不足时,由水箱补充不足部分。系统要求:水箱出水管要设逆止阀,保证只出不进,以防止水从出水管进入水箱,冲起沉淀物。在房屋引入管上也要设置逆止阀,为了防止外网压力低时,水箱里的水向户外倒流。横干管设在底部,可以充分利用外网水压,并可以简化防冻、防漏措施。缺点是:水箱水用尽时,用水器具水压会受到外网压力影响。见图2—4设水箱的给水方式(b)。

分区并联供水方式

分区并联给水方式 ②分区并联给水方式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集中布置(一般设在地下室内)。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的各类高层建筑,广泛采用。各区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供水可靠,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能源消耗较小。管材耗用较多,水泵型号较多,投资较高,水箱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水泵宜采用相同型号不同级数的多级水泵,在可能条件下,低区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 ③并联直接给水方式 分区设置变速水泵或多台并联水泵,从贮水池中抽水。根据用水的水量或水压,调节水泵转速或运行台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供水较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水泵型号、数量较多,投资较高,需设置水泵控制调节装置。 ④气压水罐并联给水方式各区均采用水泵自贮水池抽水加压,利用气压水罐调节水压和控制水泵运行。如图 5.1.8 所示。适用于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气压水罐给水方式的优点是水质卫生条件好,给水压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是气压水罐的调节贮量较小,水泵启动频繁,水泵在变压下工作,平均效率低、能耗大、运行费用高,水压变化幅度较大,对建筑物给水配件的使用带来不利的影响。 ⑤分区串联给水方式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分散布置,自下区水箱抽水供上区使用。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的高层建筑(如高层工业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总管线较短,投资较省,能量消耗较小。但是供水独立性较差,上区受下区限制;水泵分散设置,管理维护不便;水泵设在建筑物楼层,由于振动产生噪声干扰大;水泵、水箱均设在楼层,占用建筑物使用面积。 ⑥分区水箱减压给水方式 分区设置水箱,水泵统一加压,利用水箱减压,上区供下区用水。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 电力供应充足,电价较低的各类高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水泵数目少、维护管理方便;各分区减压水箱容积小,少占建筑面积。下区供水受上区限制,能量消耗较大。屋顶的水箱容积大,增加了建筑物的荷载。在可能的条件下,下层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中间水箱进

容积率的概念和计算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定义 容积率(Plot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是如此。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容积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相关规定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 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建筑特点 (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

容积率计算公式

容积率计算公式:项目总建筑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容积率。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 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容积率计算公式: 项目总建筑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容积率 在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容积 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则 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则 颁布部门:鹤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颁布日期:2007/01/01 实施日期:2007/01/01 一、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容积率(以下简称容积率)计算方法,统一容积率计算规则,明确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数值和计入方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则。二、一般情况下,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的计算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下列情况,按照本规则规定执行。 三、标准层层高超出常规指标的建筑

(一)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4.5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0米 (2.8米+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0倍计入容积率。 跃层式住宅、低层住宅等当起居室层高在户内通高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 (二)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4.8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8米(3.6米+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0倍计入容积率;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9.4米(3.6米×2+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0倍计入容积率。 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可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三)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1米和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如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酒店、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商业用房)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6.1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 (3.9米+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0倍计入容积率;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

分区并联供水方式

分区并联给水方式 ②分区并联给水方式 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集中布置(一般设在地下室内)。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的各类高层建筑,广泛采用。各区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供水可靠,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能源消耗较小。管材耗用较多,水泵型号较多,投资较高,水箱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水泵宜采用相同型号不同级数的多级水泵,在可能条件下,低区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③并联直接给水方式 分区设置变速水泵或多台并联水泵,从贮水池中抽水。根据用水的水量或水压,调节水泵转速或运行台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供水较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水泵型号、数量较多,投资较高,需设置水泵控制调节装置。 ④气压水罐并联给水方式 各区均采用水泵自贮水池抽水加压,利用气压水罐调节水压和控制水泵运行。如图5.1.8 所示。适用于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气压水罐给水方式的优点是水质卫生条件好,给水压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是气压水罐的调节贮量较小,水泵启动频繁,水泵在变压下工作,平均效率低、能耗大、运行费用高,水压变化幅度较大,对建筑物给水配件的使用带来不利的影响。 ⑤分区串联给水方式 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分散布置,自下区水箱抽水供上区使用。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的高层建筑(如高层工业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总管线较短,投资较省,能量消耗较小。但是供水独立性较差,上区受下区限制;水泵分散设置,管理维护不便;水泵设在建筑物楼层,由于振动产生噪声干扰大;水泵、水箱均设在楼层,占用建筑物使用面积。⑥分区水箱减压给水方式 分区设置水箱,水泵统一加压,利用水箱减压,上区供下区用水。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电力供应充足,电价较低的各类高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水泵数目少、维护管理方便;各分区减压水箱容积小,少占建筑面积。下区供水受上区限制,能量消耗较大。屋顶的水箱容积大,增加了建筑物的荷载。在可能的条件下,下层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中间水箱进水管上最好安装减压阀,以防浮球阀损坏和减缓水锤作用。 ⑦分区减压阀减压给水方式 水泵统一加压,仅在顶层设置水箱,下区供水利用减压阀减压。适用于电力供应充足,电价较低的各类高层建筑。这种方式的设备、管材较少,投资省,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下区供水压力损耗较大,能量消耗较大。根据建筑物形式,减压阀可有各种设置方式,如输水管减压、配水立管减压、配水干管减压、配水支管减压等。(3)给水管网的布置方式 给水系统按给水管网的敷设方式不同,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供水式三

世界人口密度及其分布

世界人口密度及其分布 王恩涌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km2,以世界50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但是,世界上实际人口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按各国的平均数而论,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比较密集的孟加拉国为例,其人口密度为625 人/平方千米(据1981年统计数字,下同);而国家比较小,全部国土中城市占重要地位或全部为城市的新加坡与摩纳哥为例,前者的人口密度为3953人/平方千米,后者为13757人/平方千米。再看人口少的国家或地区,如蒙古的人口密度约为1人/平方千米;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只有0.023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42.7平方千米才有1人。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它的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则是一个无固定居民的地区。我国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密度平均是104人/平方千米,密度最高的江苏为 600人/平方千米,密度最低的西藏只有1人/平方千米。以城市而论,北京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为571人/平方千米(1985,下同),但各区县差别仍很大,如市内的宣武区,人口的密度达34140人/平方千米,而远郊的门头沟区则只有192人/平方千米。 我们可以从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人口密集区>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人口极稀区<1人/平方千米 从世界人口密度图上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在亚洲,其中有日本、朝鲜、中国东部、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伊拉克南部、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沿海地带;在非洲有尼罗河下游、非洲的西北、西南以及几内亚湾的沿海地区;在欧洲,除北欧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的东部地区以外,都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在美洲主要是美国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沿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的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的1/6,而人口则占世界总人口的4/6。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同时,在我国,人口稀少地区的面积比人口密集地区大得多。世界上的每个大陆都有人口稀少的地区。总的分布范围集中在亚欧大陆的中部、北部,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及南极大陆。

七种给水方式

七种给水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七种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不设增压及储水设备 (2)优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投资较少、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并且供水安全可靠 (3)缺点:系统内部无储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4)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水压充足,并能全天保证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5)(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6)优点: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系统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 (7)缺点: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8)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 (9)(3)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10)优点:供水安全可靠,不设高位水箱,不增加建筑结构荷载 (11)缺点:没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供水压力 (12)(4)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水泵从储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停泵,当低水位时重新启动。

(13)优点: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在高位水箱上采用水位继电器控制水泵启动,易于实现管理自动化。储水池和水箱能够储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14)缺点: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设备和运行费用较高,安装及维护比较麻烦。 (15)适用范围: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且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 (16)(5)气压给水方式:利用密闭压力水罐代替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17)优点:设备可设在任何高度上,安装方便,便于隐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水质不易受污染,便于实现自动化。 (18)缺点: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19)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又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20)(6)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21)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会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当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22)适用条件: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节能,可采用此方式。

关于容积率面积计算

关于印发《宁波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定》和《宁波市建筑工程部分差 异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10-22 发布机构:宁波市规划局文号: 甬规字〔2010〕122号实施时间: 2010-10-22 各规划分局、市局各处(室): 由于原印发的《宁波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定》和《宁波市建筑工程部分差异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甬规字〔2010〕113号)有误,现将修正后的《宁波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定》和《宁波市建筑工程部分差异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甬规字〔2010〕113号文件作废。各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相应规定,也可以参照执行。 本文件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二日 宁波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定 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我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特制定本规定,作为全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和审查的依据。 一、依据与参考资料 1、《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2、宁波市规划局城乡规划技术委员会会议纪要(〔2010〕第2期) 3、全市规划系统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工作例会纪要(宁波市规划局专题会议纪要〔2010〕2号、〔2010〕3号) 4、《浙江省房屋建筑面积测算实施细则(试行)》[简称“省房”] 二、容积率计算 (一)地下室 通常情况下,地下室用作车库、设备用房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用作商业服务业、市场、文化娱乐、体育等用房的,其建筑面积按0.6系数折算后计入容积率。 (二)车库 建设项目的配套停车库设置在地下和地上二层(含二层)以下的,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其余按0.5系数折算计入容积率。竖直循环式机械停车库按3.6米层高计算建筑面积后,按0.5系数折算计入容积率。 房屋层内,以机械设备划分若干层次的立体车库,无论高度和停放层数多少,均按单层计算建筑面积和层次(“省房”4.3.6)。 (三)架空层 建筑底层设架空层应满足以下条件: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只用作公共通道、停车、绿化、公共休闲等用途。 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的,除电梯(楼梯)间、门厅、管道井(水、电、排风等)等 围合部分外,其余部分不计入容积率。

七种给水方式

七种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不设增压及储水设备 优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投资较少、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并且供水安全可靠缺点:系统内部无储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 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水压充足,并能全天保证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优点: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系统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 缺点: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3)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优点:供水安全可靠,不设高位水箱,不增加建筑结构荷载 缺点:没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供水压力 (4)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水泵从储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停泵,当低水位时重新启动。 优点: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在高位水箱上采用水位继电器控制水泵启动,易于实现管理自动化。储水池和水箱能够储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缺点: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设备和运行费用较高,安装及维护比较麻烦。 适用范围: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且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 (5)气压给水方式:利用密闭压力水罐代替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优点:设备可设在任何高度上,安装方便,便于隐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水质不易受污染,便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又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6)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会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当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适用条件: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节能,可采用此方式。 (7)分区给水方式 城市角度上讲:分区给水一般是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得泵站和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 分区给水的原因,从技术上是使管网得水压不超过水管可以承受的压力,以免损坏水管和附件,并可减少漏水量;经济上得原因是降低供水能量费用。 在给水区很大、地形高差显著、远距离输水时,都有可能考虑分区给水问题 小区或者是楼层上讲:分区不但可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还可以避免因管道内压力过大而损坏用户端的管件

容积率计算规范

容积率计算规范 1名词解释 1.1 容积率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1.2 建筑密度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1.3 建筑系数 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4 绿地率 居住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5 层高 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6 室内净高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7 设备平台 指供空调室外机、热水机组等设备搁置、检修且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对外敞开的室外空间。 1.8 装饰性阳台 指设置在建筑外墙外,为美化建筑造型而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采用阳台形式的装饰性构件。 1.9 入户花园 在入户门与客厅门之间设计一个类似玄关概念的花园,起到入户门与客厅的连接过渡作用。 1.10 飘窗 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 1.11 地下室 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其四面应为土层围合的地下空间。 1.12 半地下室 房间底面低于四周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1.13 架空层 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 1.14 跃层住宅 套内空间跨越两个楼层且设有套内楼梯的住宅。 1.15 低层住宅 为一至三层的住宅。 1.16 错层住宅 一套住宅内的各种功能用房在不同的平面上,用30-60㎝的高差进行空间隔断,错开之处有楼梯联系。 1.17 公寓 一般指为特定人群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建筑,通常以栋为单位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怎么计算一个项目的最佳容积率1125546650

怎么计算一个项目的最佳容积率 容积率数值对应的建筑类型 一、基本概念 1、建筑密度: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按百分比(%)计算。 由定义可以看出: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2、绿化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绿化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按百分比(%)计算。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得知,绿化率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4、容积率的内涵及其特性 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实际容积率和规划容积率两种。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因此,容积率是城市区划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 容积率具有如下特性: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 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占地面积是一定的,地价确定后,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土地成本也是固定的,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5、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