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第一章欧洲民族大迁徙及后果

名词1.民族大迁徙:也称蛮族大迁徙。实指古罗马帝国后期以日耳曼人为主的各蛮族长期移徙、转战和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直接推动这一大规模迁徙浪潮的,是来自亚洲的一批匈奴人,大迁徙在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出现,在公元4世纪达到高潮。他们建立了许多的许多的“蛮族王朝”,逐渐深入到罗马帝国内部,民族大迁徙结合罗马内部的人民起义,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各蛮族王朝的建立是欧洲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内容。

简答2.民族大迁徙的后果和影响

后果和影响:1)它摧毁了一个旧的世界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打破了欧洲的民族格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化的融合,文明的进步。

3)新旧的融合,制度的创新,生产的飞跃,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4)摧毁了腐朽的西罗马帝国,为以后新的政治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5)罗马因素痛日耳曼因素被结合起来,既促进了罗马的革新也推动了日耳曼的进步。二种因素的结合后来形成了封建制度打下了特殊的印记,使得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常有两种民族的特色融合。

6)民族大迁徙也给各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战争和灾难,许多人流离失所,生活悲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文明发展也弃过阻碍作用。

3.塔西陀时代日耳曼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

1)经济生活:种职业有所提高,但畜牧业仍占主导,农业不占主导不重要产业2)社会生活:定居生活,阶级已有了分化,穿兽皮,麻织成的衣物

3)文化生活:信奉主神奥丁神,但没有神庙。

4)政治生活:没有形成国家,部落联盟形成的统治方式,王权没有形成,实行原始民主制,首领由选举形成,贵族专制色彩浓厚。

5)军事生活:军队由成年男子参加组成,武器衣食由首领供给,由此形成亲兵队,护卫首领,同首领关系亲密。

6)司法生活:由民众大会的公共法庭执行,法官是部落首领,审讯有复仇性质,审讯形式是神明裁判。

政治制度:原始民主制,贵族政治。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但已向私有制方向发展。

军事制度:成年男子参军,实行原始的募兵制,军事为募兵制和义务兵制相结合。

4.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历史原因:

1)暴君政治。

2)文明腐化,浮华骄奢之风盛行。

3)吏治腐败,君臣骄奢淫逸。

4)平民的陶醉、安逸、麻木。

5)政治军事制度和组织的内在缺陷。

6)基督教的消极作用。

7)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8)政策上的失误。

9)日尔曼人的入侵。

第二章东亚封建国家第一节朝鲜

名词5.高丽田柴科制度: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同时加强赋税的征收和管理。976年,高丽王朝下令彻查土地状况,把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田柴科”,田为耕地,柴为烧柴林,科为军役,田柴科即为文武官员按照等级由国家分配给耕地和林地之意。田柴科下的土地分公田和私田两种形式。公田由国家租给农民耕种,私田是国家把土地按照等级划分给各级官员。两种形式下的土地所有权在国家手中,种地则只有使用权。田柴科制的实行和确立使得国家确立了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限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国家的资源,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

6.李朝科田法: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1391年,李朝实行科田法。规定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国家对两班官僚及贵族授田,地产贵族和士兵授军田,普遍百姓授公田。科田法的实行巩固了李朝的统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强化了中央集权。

7.壬辰卫国战争:16世纪末,日本基本完成了统一,国力增强。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于是准备乘朝鲜朋党之争之机实现征服朝鲜,并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的计划。1592年4月,三辰约16万大军攻打朝鲜,当年是壬辰年,故称壬辰卫国战争。战争之初,日本攻下了朝鲜大部,朝鲜于是请求明朝出兵,在中朝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不断败退,最后完全溃败。其统治者丰臣秀吉也因此抑郁而亡。日本于是撤兵,壬辰卫国战争最终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告终。此战保护了朝鲜的民族尊严,捍卫了主权和领土完整,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增进了中朝人民深厚的情感。

8.试分析李朝前期实行的各政策、措施,说明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1)政治:a.1400年,改革官制,中央设承政院、议政府、三军府,分掌军政权力。

b.地方上废除私人武装,收归中央。

c.颁布《经国大典》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设置和各项制度,在法律上完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实行邻保制,加强基层管理,实行号牌法。

2)经济:a.改革田地令,实行科田法。b.发展生产,释放贱民。c.清账土地,检查户籍。d.弃休耕法,行轮作法,发展生产。

3)文化:a.推从儒学,提倡佛教,巩固政权。b.行科举,选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打击统治基础,打击门阀制度。

c.创制文字,加强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以防汉化。

4)对外政策:a.与明朝友善,同日本也注意保持适当的战和关系。b.与外朝只用防御女真、日本,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9.遣唐使:是公元7-9世纪日本向中国唐朝派遣的外交使节。大化改新前后,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自630年(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到894年(唐乾宁九年,日本宽平六年),26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节19次,实达13次。遣唐使包括大使、押使、副使、判官、录事以及留学生和学问僧等,人数有时多大五六百人,他们分乘数船,从海路到达中国。

遣唐使不仅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并且他们回国时带回了中国大量的知识典籍和文化,对日本建立律令国家制度,发展社会经济,传播佛教,提高文化水平有重大影响。

10.摄关政治:中臣镰足死后,其家族被天皇赐姓为藤原氏,授予大织冠的冠位,此后二百余年里,藤原氏一族世代为外戚,专擅国政,全倾朝野,实际上掌握了中央政权。藤原家族在天皇幼年时任摄政,在天皇成年归政后,任关白,但仍掌握政权,于是摄关和关白便形成了一种例行的政治体制,史称“摄关政治”,独占摄关职位的藤原家族被称为“摄关家”。

11.院政:摄关政治出现后,天皇为了摆脱藤原家族的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1068年,后三条天皇即位后,开始亲政,任用非藤原家族的贵族但人呢要职,他死后,其子白鹤天皇在位13年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其年仅8岁的皇太子,自己出家为僧,称为法皇(上皇),另立院厅,继续执政40余年,百合天皇的统治奠定了院政的基础。此后,鸟羽和后白河天皇也如法炮制,以上皇身份行使院政权。这种政治形势在历史上称为院政(1037-1191)。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但是院政却不能恢复律令时代的中央集权和天皇的至高权威。

12。幕府体制: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封建的军事独裁政治体制,律令制国家解体后,日本各地兴起武士封建主阶层,到12世纪形成了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体,彼此混战争权,皇室和贵族往往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1185年,源氏灭平氏,取得中央统治大权,于是在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设立将军幕府,自立为“争夷大将军”,统治全国,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是将军的官邸,有一套统治机构,故称幕府政治,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称为幕府体制。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是将军擅权,将军授予武士土地和特权,武士为将军效忠,称为“御家人制”。幕府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明治维新时废除,幕府体制瓦解。

镰仓幕府(1192-1333)141年,室町幕府(1336-1573)237年,江户幕府(1603-1867)264年

13.应仁之乱:也称应仁文明战争,发生于应仁元年,结束于文明九年,即1467-1477,历经十年。室町幕府建立后,足利尊氏册封了许多国族和亲信武士为各国守护,并赋予他们很大权限。南北朝时期,各国守护大名乘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一方的封建诸侯。由于将军软弱,大名无法得到控制,各国守护大名为争夺权势和土地不断进行混战。1467年即应仁元年,因第八代将军的继承问题,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混战,此战持续十年之久,京都因此化为焦土,给日本带来了全国的混战,这场内战,史称“应仁之乱”。它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即“战国时代”。

14.座:即日本的行会,在日本室町幕府统治时期,由于庄园的解体,自耕农的成长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手工业和商业于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于是为了维护各自行业的利益,在手工业和商业领域成立了许多的行会,即是‘座’,

座有座头或长老统领,垄断一区内,某一行业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座为获得一定专业特权和赋税优惠条件,一般隶属于大名或寺院,以负担纳贡和劳役为条件,为上层服务。

座不仅在城市里有,在农村也存在,这是日本行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点。

李胜南14:51:09

在战国时期,一些大名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于是就开始废除座的特权,鼓励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座于是衰落下去,进入了“乐市乐座”的时期。

15.圣德太子:也称“厩户太子,氏日本周明天皇次子,圣德是他的谥号,在593年圣德被封为太子,任摄政。

政治上:圣德进行政治改革,以期建立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国家,603年仿唐官制,制定”冠位十二阶“,以个人才能和政绩作为依据,遏制了贵族特权,加强皇权权威,604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和官员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

文化上:企图同隋朝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并对朝鲜进行统治。

圣德太子氏日本历史上的一位有为的太子,他的一系列的改变,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但晚年沉迷佛教,对政事失去兴趣,622年死去。

16.《贞永式目》:1232年,贞永元年,镰仓幕府制定“关东御成败式目”,即《贞永式目》,一方面将赖朝的幕府前例作为成文法,一方面,参照民间习惯制定了守护和地头等家臣的身份、职责、权利、义务等诸多事项,是幕府的行政纲领,也是家臣必须遵守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武士道精神及武士道意义,对日本影响深远。

17.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大化改新是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

背景:7世纪以来,日本国内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隋唐制度实行改革,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苏我氏控制的旧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立新政权,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人皇太子兼摄政,646年元月,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a.废除土地和部民私有制,变成国家土地和公民。b.推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

c.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d.仿长安城修建新都。

影响:a.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b.铲除了氏族制度存在的社会基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使日本成为一个法制完备的国家。

c.削弱了贵族势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 镰仓幕府的统治制度

政治上:1)建立幕府政治,架空天皇,有幕府控制掌握实权。、

2)同时进行机构改革,建立自己的一套行政机构,设政所,侍所,问注所,三所分权,大权归于将军。

3)地方上任命自己的家臣和亲信担任各地的守护和地头,控制地方政经军大权。、

4)拢拉和培养新兴的武士阶层,并让其为自己效忠,建立一种同武士的主人,主仆关系,即御家人制度,有了一个巩固的统治基础。

5)酩酊承文之乱后设立婆罗探题,监视朝廷公卿。

6)联络有势力家族于1225年设置了由北条氏,三善氏,大江氏11名有势力的御家人,评定多通过和议控制幕府。

法律上:颁布《贞永式目》制定武士规范,控制武士阶层

对外政策上:反对元朝入侵

20.法显:法显是东晋名僧,俗姓龚,山西人,出家后,法法显感到经律多缺律藏不备,矢志到天竺求经,于是灾99年从长安出发经新疆,越葱岭过中亚历尽千心万苦约载02年到达被印度,此后他遍行佛教中心地,探寻佛教经典,并学习梵文,读梵书,抄经律,在印度逗留约10年后,以海路归国,归国后写成《佛国记》法显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著《佛国记》记录了超日王统治时期的被印度情况,弥补了印史籍的不足

21.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是由旅印的中国高僧玄奘所著,主要记录了玄奘旅行过程的经历和见闻,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中亚,印度,及南亚岛国等

许多国家,含盖了社会上的许多领域,是这个时期有关印度和中亚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印度戒日王朝的重要文献典籍,也弥补了印度史料缺乏的状况,《大唐西域记》的编写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玄奘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胜南14:51:43

22.佛国记:《佛国记》也叫《法显传》是由旅印的东晋高僧所著,东晋名僧法显归国后,把自己旅印的经历和见闻编辑整理写成《佛国记》主要记述了印度超日王统治时期被印度的社会及市面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芨多王朝的重要文献典籍,同时,还弥补了印度史籍缺少的问题,《佛国记》的编写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法显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23.迦梨陀婆:是芨多王朝时期著名的梵问诗人和剧作家,被人誉为是当时国王超日王王宫中的“九宝”之一,他留传下来的作品有七部,诗歌有四部和剧作三部,代表有诗作《天使》《鸠摩罗出世》剧作《沙慕达罗》迦梨陀婆是梵文语言大师,其作品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代表了芨多王朝时文学的成就。

24.虔诚派运动:虔诚派运动也称巴克提派运动,领导者为喀地尔,虔诚派运动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既对立又互相影响的产物,与12世纪兴起于印度南部,是印度教派之一,主张改革,以调和同伊斯兰教的矛盾,强调一神信仰,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制度,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伊斯兰教同印度教拥有共同的一个主神。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主张折衷主义,诣在清除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对立,对印度的宗教影响深远。

25.印度封建制的产生和演变,确立

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与芨多王朝时期,在戒日帝国时期得到充足的发展,并且最终确立。

1)芨多王朝时期,原始农村公社依然存在,但已发现封建因素,《政事论》《佛国记》都有记载。

2)戒日帝国时期封建都得到充足发展,并最终确立,土地归国王所有,故统称为“王田”国王大量封僚布施土地,使上层种姓拥有大量土地,成为封建的大土地所有者,下层种姓沦为依附农民,交纳地租和赋税,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26.印度中古时代种姓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印度社会从笈多王朝开始向封建制过度,到7世纪前半期戒日帝国时期封建基本确立,经历三个多世纪的社会变革随着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关系的形成,种姓制度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与发展。

1)由种姓中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统治地位,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主阶层。

2)吠舍种姓原为从事农,牧商业的平民集团,随着封建制的形成,在戒日帝国时期,吠舍种姓专指从事商业的居民,不包括农民在内,吠舍发展成为新兴的商人集团。

3)首陀罗种姓原为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手工业劳动,农牧,渔猎生产,甚至有的沦为奴隶,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到戒日帝国时期首陀罗发展成为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依附农民。

4)印度的种姓制度除四种种姓外,杂种姓更加复杂,一部分首陀罗下降到杂种姓中。

5)按行业组成的各种“提”出现

27.印度教的教义及其流派

教义:1)信奉吠陀

2)信奉多神教的泛神论

3)相信业报轮回与灵魂解脱之说

印度教没有公认的教祖没有统一的经典因而印度教的教义信仰就相当复杂,各个阶级阶层集团所信仰的内容和宗教实践都是不完全相同的。

流派:印度教内部复杂,派系派别繁多,影响大信奉多的主要有四个即为尸摩多派或称传统主义派,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

28.德里苏丹国对次大陆历史的影响

德里苏丹国与以往的入侵不同,以往的入侵大都被印度本土的文化所同化,但这次不同,他们是以伊斯兰教圣战旗帜下武装起来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他们有着强有力的凝聚力,同原来的印度文化形成了抗衡之势,并不断的壮大,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伊斯兰王朝。

2)王朝建立后满载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宗教信仰,生活风俗习惯方面都打上了伊斯兰文化,风格的烙印,对印度影响深远。

29.徙志:也叫“希吉拉”是指穆罕默德从麦加逃往麦地那的事件。由于穆罕默德在麦加的传教损害了一些麦加贵族的利益,从而在麦加受到迫害,而在麦地那的穆斯林派代表邀请穆罕默德前往麦地那传教,于是穆罕默德派信徒先行,他本人和少数亲信于622年9月的某夜逃出麦加,迁往麦地那,于是伊斯兰教称这一事件为徙志,亦叫希吉拉。希吉拉是阿拉伯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对伊斯兰教的胜利和阿拉伯统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0.什叶派: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党派”或“宗派”原来是指追随阿里的人,后发展成为伊斯兰教中的一个主要教派,与延尼派相对立,是伊斯兰教中的第二大派别,认为只有阿里及其后裔才能即为为哈里发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即伊玛目,伊玛目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导者,是永不犯错的,奉行“四大圣训”,最后一代伊玛目隐遁,将本以马赫迪的身份出现,后什叶派分裂为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七伊玛目派等其他派别。

31.马门“麦萌”:是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也就是君主,他于813-833年在位,他十分热心扶植科学文化事业

1)他派使者分赴各地搜集典籍,访贤求学

2)兴办学校,创建各级科研机构(如在巴格达创立称慧馆)亲向学者请教,主持学术讨论会

3)重用文人,学者,再他的带动下,全国的学习风气蔚然成风,从而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他本人统治却较残暴剥削严重,奢侈

32.花刺子密: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中的一位杰出的文学,数学,地理学家

1)再天文方面著有《天文表》成为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范本

2)再数学方面他著有《积分和方程计算》到16世纪也仍被作欧洲大学的教材书,并把印度数字传到欧洲,是最早编写算术和代数的学者

3)再地理方面他著有《地理学》是阿拉伯的第一部地理学文著。并再该书中给有一幅地球形象,极具科学价值,对于后世地理学影响颇深。他于850年去世,享年70岁,是阿拉伯为主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多才多艺的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33.阿维森那:是伊本.西拿的拉丁文名字,是欧洲人对他的称呼是阿拉伯著名的医学家和哲学家被人誉为“医中之王”著有《医典》内容丰富,集古希腊喝阿拉伯医学之大成,堪称为医学百科全书,他不仅系统的总结了前任的医学成就,并且丰富喝发展了内科学和药物学,12世纪,《医典》呗译为拉丁文。成为西方医学的指南,知道17世纪仍被欧洲大学采用为教本,其哲学思想得益于法拉比,深受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徘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对西欧经院哲学起过很大的作用影响,有《治疗论》等哲学著作

34.麦瓦利: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总称为“毛拉”倭马亚王朝初期,哈里发为巩固政权,曾鼓励被征服的各族人民改奉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人享有平等的待遇,但随着改宗伊斯兰教的麦瓦利的增多,征服税役日益减少,及毛哈里发政权巩固,便不再鼓励人们改奉伊斯兰教,并且对已经改宗的麦瓦利也没有实现与阿拉伯人平等的诺言,麦瓦利除免人头税外,必须交纳包括土地税再内的各种赋税,参加军队也只能成为步兵。

35.欧麦尔:伊斯兰教哈里发被誉为是穆罕默德的二大辅臂之一,诞生于麦加贵族,初反对先知的传教,后皈依伊斯兰教,辅佐穆罕默德及伯克尔处理国政,后继任哈里发,在位期间,曾派军征服了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伊朗等地,基本确立了阿拉伯帝国的雏形,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制度,定“希吉拉”为伊斯兰教的纪元,后来麦地那举行晨祷时被一波斯籍奴隶杀死。

36.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

1)是当时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以原始公社解体向阶级神会过渡,要求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再意识形态上的反应。

2)由于当时阿拉伯半岛正处于社会剧烈动荡和重大变革的时期,当时阿拉伯的社会的各种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部落矛盾民族矛盾交织,麦加又是这些矛盾的中心。

3)阿拉伯早期文明的影响

4)外部先进技术和宗教思想的传入,促使了一神观念的发展,尤其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影响。

5)穆罕默德本人的生活精力和努力。

6)再动乱的情况下,阿拉伯商人贵族的巩固统治,扩展土地,发展市易,期待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统治机构,一般的民众也渴望社会的安定和美好的幸福生活。

37.试述伊斯兰教教义及其仪式

教义:1)信安拉试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

2)信《古兰经》是安拉“吉示”的经典

3)信世间万物都是安拉的前身

4)信“死而复活,末日审判”

5)反对血亲复仇,近亲婚配和弃婴,禁止高利贷和赌博。

6)提倡赈济贫民,宽待,释放奴隶,强调保护财产的所有权。

仪式伊斯兰教的基本功修有五功,即:“念真功,礼真功,斋戒功,捐课功,朝觐功。

1念功。指念育“清真言”,亦称向真主“作证”。这段作证词是:“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在伊斯兰国家,一个人只要在任何一位穆斯林面前念这个作证词,他就成为一个新穆斯林。

2礼拜。是穆斯林向安拉表示感恩、赞美、恳求和禀告的一种宗教仪式,也是每个有理智的成年穆斯林的天职。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七日一次聚礼,一处二次会礼。礼拜要先沐浴、盛服、洁处、正时、向西,向安拉申告。礼拜的基本动作包括:端立、鞠躬、叩首、跪坐。

3斋功。通常称为封斋,它是在规定的时间里不吃、不饮、不交媾、不做任何非礼的行为。

4捐课功。指穆斯林每年除正常消费开支外,剩余财产均应按一定比例缴纳天课。实际上是一种宗教课税制度。

5朝觐。这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大的愿望。规定凡具一定条件的穆斯林,不分性别,生平必须亲赴麦加朝觐一次,特殊情况例外。

39.试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兴盛的原因

1)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古代文化遗产丰富。

2)帝国整治的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兴盛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3)通用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4)阿拉伯统治者都比较善心和重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5)中国造纸术,罗盘针的发明的传入,对“阿拉伯后文化”又促进作用

6)国内各地区的文化交流

7)阿拉伯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创作

48索贡巡行:

是基辅罗斯国对居民征收贡物和加强统治的一种方法,相当于一种粗陋的赋税制度。罗斯大公在征服后,除了掠夺被征服地区的财物和努力外,还强迫他们称臣纳贡。每到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领自己的亲兵到各处征收贡物,收取毛皮、蜂蜡、粮食和奴隶,史称“索贡巡行”。

索贡巡行常常有掠夺的性质,往往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索贡巡行之处往往被洗劫一空,征收掠夺所得一部分发给亲兵,用以维持统治;大部分运到拜占庭和东方市场出卖,换取各种必需品和奢侈品,这种制度构成了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制度,具有原始性体现了原始国家草创制度的社会状况面貌。

49.罗斯法典:是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反映了罗斯封建关系的形成过程,是研究基辅罗斯历史的珍贵资料、《法典》来源于东斯拉夫人的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和法院判例。约在11—12世纪编成。法典保护上层统治者和地主利益,置农民于依附地位,权益往往受到损害而得不到保护,各阶层在法律地位上并不平等,法典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法律文献的总汇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封建所有制,巩固封建制度。

50.弗拉基米尔:是著名的基辅罗斯大公(980—1015)。其在位颇有建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987年他宣布奉东派基督教位国教,并亲率全体螺丝居民下河接受拜占庭大主教所主持的洗礼,此事历史意义重大。1)一神的东正教代替了东斯拉夫人多神的崇拜,使基辅罗斯大公的统治拥有了圣神的光环,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统一。2)东正教带来了拜占庭先进的文化和艺术,位日后罗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51.《往年纪事》:是由基辅彼彻拉修院修士涅斯托尔写的一部史学名著,按年代记叙了早期罗斯的历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罗斯早期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的百科全书。该书把文学与史学相结合,既是一部内容广泛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优美流畅的文学作品;是研究基辅罗斯的重要宝贵文献,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52.伊凡一世:是莫斯科大公(1325—1340)绰号“钱袋”,他经常用金钱收买蒙古大公和自己的政敌。同时也采用暴力来消灭异己,他对金帐汗奴颜媚骨,百依百顺。1327年,他自告奋勇在一年之内先后镇压了特维尔和诺夫哥罗德的反蒙古暴动,深得金帐汗欢心。1328年,他被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他大力拓展领地,增强国力,他还动员罗斯大主教驻节地由弗拉基米尔迁到莫斯科,使莫斯科具备了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这两大优势。王权和教权的结合不仅加强了他的政治、经济力量,而且也建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

53.伊凡尔远征记:约成书于12世纪,使罗斯历史上的一部文史兼备的作品,书中主要描述了夫哥罗德—塞维尔斯克王公伊格尔·斯维亚托拉斯维奇远征波

洛伏齐人而失败的故事。作者借用战败的悲惨遭遇谴责封建内讧,主张团结对敌,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是一部英雄史诗。

5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末起源于法国北部,以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各地,它用巍峨飞耸直刺青天的塔尖代替了罗马式建筑中的半圆形屋顶,用尖形拱门代替了罗马式半圆拱门;墙壁较薄、窗户较大,并饰有彩色玻璃图案,门前饰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教堂内部饰有各种雕刻、彩绘、挂障。

54.末日审判书:也称“土地服役调查簿”或是“最终税册”。1086年,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下令对全国的土地进行调查,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的身份等,作了详细的调查和登记,这一调查结果保存到了今天,由于在调查时官吏横加威逼,将许多自由农民降为农奴,广大直接生产者已沦为依附农民。调查对农民犹如教会所说的“末日审判”,故称“末日审判书”。调查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地税额和对国王的峰建义务。《末日审判书》是研究11世纪末页英国社会状况的珍贵材料,现存于伦敦档案馆。

55.丕平献土:是指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赠土地给教皇的事件,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是宫相查理·马特之子,查理·马特死后,丕平掌握了政权并在公元751年,得到教皇赞助废除了墨洛温王朝的王位,自立为王。为了酬谢教皇的支持,他先后两次攻打与教皇对立的伦巴第王国,并在756年将侵占的意大利中部拉文那至罗马的一块土地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教皇拥有了领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56.克洛维: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是法兰克国王墨洛温王朝的创立者,公元481年,继承其父为撒利克法兰克人部落的酋长;486年,他击溃了西罗马将领夏格里斯,占据了卢瓦尔河以北的高卢地区,并于5世纪末建立了法兰克王国;496年打败阿勒曼尼人,并在同年率3千人皈依了基督教,从此他得到了教会与高卢—罗马人的支持,击败西哥特人,把高卢纳入版图,同年子巴黎设宫廷,并颁布《撒利克法典》。

57.英国大宪章产生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原因:1)王权与教权矛盾重重2)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约翰经常侵犯封建主利益3)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对现状不满4)军事上的失败,外交上的屈辱,激起各阶层的普遍对国王约翰的不满。于是在1215年6月19日英国贵族强迫英王约翰签署文件,限制王权,史称大宪章。

内容:1)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2)保护贵族与骑士土地继承权,国王不得征收邻地继承税3)财产纠纷由封建主同意,国王不能征收额外协助金,5)未经同级贵族的判定,国王不能任意逮捕自由人和没收财产。

意义:1)奠定了资产阶级法治的模型,对后世君主立宪制下的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制武器,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3)明确提出了限制王权,保护私有合法财产,具有进步意义。4)一定程度

上保护了弱势群体利益,提高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5)对启蒙运动有着影响作用。

58.中古时期基督教会同世俗政权的关系:

关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1)中古初期是教皇与世俗政权的亲密期,主要原因是世俗政权需要教会来巩固统治,教会需要世俗政权支持从而扩大影响和势力。这样二者结合起来,表现在: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查理加冕、丕平献土、奥拓加冕2)中古时期教会与世俗政权的矛盾期。主要原因是世俗政权想控制教会,使教会成为统治的附属和工具,从而进一步的巩固世俗统治;教会想独立成为一种势力,不甘于受国王控制,想插手世俗政权,这样两者出现了矛盾,控制与反控制、插手与反插手的斗争一直持续下去。表现在:教皇同德皇的斗争、同英皇、法皇的斗争。3)中古后期是教会的分裂,屈服与世俗政权的时期。主要原因是:基督教内部派别的分裂,内部的争权夺利使得教会出现了分裂,势力大减,封建王权却在不断的强化,使得教会不得不惟国王马首是瞻。表现在:阿维农之囚、教皇国的衰落。

59.封建制度的定义、出现的原因、特点、东西方的异同、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也可以说是封君封臣之间的封建权利与义务。

原因:1)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2)政治分裂3)国家权力分散

特点:分散性分裂性条件性等级性

相同:1)都是一种统治制度,都是封建主对劳动人民进行剥削、压迫的不合理的制度2)都有一种上下之间的义务和权力关系、

不同:1)西方是一种等级君主制,王权有限;东方是一种中央几圈的专制体制,王权至上2)西方权利多元化,法律被尊重,东方权利少元化,法律为统治者服务。3)西方制度和传统对王权有制衡,东方一切制度传统服从于王权4)西方教会对王权有制约,东方宗教不具有之一作用。

影响:西方政治上追求自由民主,反对专制强权独裁。文化上思想活跃想象丰富,多有挑战性。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军事上战争频繁。法律上追求完

美。东方政治上局势稳定政治统一。经济上小农自然经济繁荣。文化上前期繁荣后期衰落。军事上战争相对较少。法律上为封建上层服务。

60.七礼:1215年,教皇应诺森三世确定的基督教的七项礼仪。洗礼成年礼婚礼弥撒忏悔神职授任礼临终深圣油礼英法等级会议的建立及其背景。61.七艺:是中古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即: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62.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63.四大国际都会:哥尔多瓦长安巴格达君士坦丁堡

64.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女民族英雄。她出身于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本为牧羊女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她声称自己是上帝派来的解救法兰西的人,并设法求见太子查理要求查理委任她为统帅解救奥尔良。1429年,经过贞德的英勇奋战奥尔良解困,人民称她为“奥尔良姑娘”。查理即位后,贞德因为德高盖主受到了查理和大贵族的猜忌,在同勃艮第党人作战是被俘,查理视而不救。贞德被英国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死刑。贞德虽然牺牲,但她的英勇精神鼓舞了法国人民增强了法国的民族意识。

65.黄金诏书:是1356年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屈服于诸侯压力而颁布的诏书。诏书明确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皇位虚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的宫廷伯爵摄政,教皇不能兼任皇帝,诸侯享有的其他特权也得到确认,于是诸侯独立地位得到了完全的肯定,诏书成为诸侯割据的法律依据,从而加速了帝国的崩溃。

66.再征服运动:又叫“收复失地运动”,是8—15世纪西班牙的基督教小王国对伊斯兰教徒的战争。8世纪初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占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一些未被征服地区联合起来,开始对穆斯林进行反攻,战争长期持续。1212年联军大败伊斯兰军,加速了收复失地运动;到13世纪中叶,半岛大部分地区光复;1249——1251年葡萄牙实现了统一,1479年西班牙建国;1492年驱逐了最后一批伊斯兰教军队,收复失地运动结束。

67.中古时期德·日历史特点:1)国家分裂、政治不稳2)王权弱小、诸侯势力强大、皇帝由选举产生3)关注国外、忽视国内4)上层矛盾尖锐,诸侯联合反对德皇。5)国内政治矛盾尖锐,皇位争夺严重6)外国抨击,教皇干预政治7)上层打击中小封建主。

68.英法百年战争:1)是指1337——1453年,英法两国之间发生的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2)战争原因是王位集成问题领土争端佛兰得尔争夺战3)战争过程:第一阶段是英胜法败(1337——1364),法王约翰二世被俘,战争的失败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托克雷起义。第二阶段是法国反攻(1364——1380),在查理王朝的统治下法军几乎收复了全部失地,英国只保留了一些沿海据点。第三阶段是英胜法败(1380——1429),法国北部大部沦陷,只有南方一部分保有。第四阶段是法胜英败(1429——1453),法国收复了大面积土地,英国除在法国保留加来一港外,余军全部撤回,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

影响:1)加深法国的中央集权和领土统一2)给英法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3)促进了历史的向前发展4)引发了英国的皇位争夺

69.红白玫瑰战争:

是1455——1485年间,英国两个封建贵族集团争夺王位的混战,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拥有武装的贵族大都分别参加了两个王室贵族的斗争。北立贵族大都支持兰开斯特家族,南方贵族支持约克家族,因兰开斯特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故史称为“红白玫瑰战争”

战争即为了争夺皇位,也反应了当时封建贵族入不敷出,靠战争抢劫掠夺,结党营私的势头。战争的规模并不大,但互相残杀,一些贵族世家也由此消亡。最后都铎家族亨利胜利,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70托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北部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得名于当时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托克雷”。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剥削的加重,农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高涨。5月,博韦地区的农民首先爆发起义,很快席卷全国,起义农民杀死封建贵族并到会其堡垒和住宅,但由于国王查理导致起义失败。这次起义是中世纪法国农民反封建的一次大暴动但由于组织不好,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其一最终失败;但是,起义打击了封建势力,有利于促成法国的统一。

71.波兰议会君主制的特点:1)国王由选举产生,王权受限2)国王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由贵族组成的议会手中3)任何法案必须上下两院一致通过,方可实施。4)总的特征是:限制国王权力,削弱大贵族权力加强小贵族权力,忽视市民权力,践踏农民权利。5)实行“自由否决权”,国会决议必须一致通过,任何一个代表都可以行驶自由否决权,这使得国会与政府贵族妥协。6)小贵族组成的“小议会”和“下院”权力较大。

72.胡司宗教改革和胡司战争:

胡司是捷克著名的爱国者和宗教改革家,他主张教会占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渊源,教产应该由国家所有,教士该过早期基督教那样清贫的生活,教权应服从政权,神职人员服从国家,教会特权应该取消,应改革宗教奢华的仪式,建立廉俭的教会,但由于他们的主张违背了罗马教皇与天主教会利益而被处死,改革并未进行下去。

胡司死后,各地各阶层人民纷纷以胡司名义发动起义,由于群众都以为自己是胡司信徒,是本业继承者,故称“胡斯战争”。胡斯战争虽然最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教皇为首的教会势力,对以后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有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