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导游基础知识》整理版2012年

福建省《导游基础知识》整理版2012年

第一章福建概貌

一、自然环境

(一)熟悉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1.福建陆地界最南端东山,最北端浦城,最西点武平,最东点福鼎;

2.其中平潭与台湾相距最近仅135千米;

3.全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

地貌特征,

1.福建境内有两列大山带,一是由武夷山脉等组成的闽西大山带,另一是由鹫峰山、戴云山脉、博平岭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

2.武夷山脉的最高峰是黄岗山,海拔2158米,也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

3.两列大山带间的谷地上分布着的较大盆地有浦城、建阳、沙县、三明和永安盆地;

4.福建的山地和丘陵约占82%多,平原仅占10%左右,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5.福建的岩溶地貌(永安大湖的石林、龙岩的龙崆洞、将乐的玉华洞和宁化的天鹅洞)、丹霞地貌(武夷山、永安的桃源洞、泰宁的金湖、连城的冠豸山)及沿海地区的丘陵常见的石蛋地貌,构成了奇异景观;

6.福建有四大平原,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和泉州平原;

7.福建主要以红壤为主,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70%;

8.福建共有29个内河水系,663条河流,总长13569米,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和交溪;

9.闽江水系发源于闽浙、闽赣交界的仙霞、武夷等山脉,流经福州后入海,是唯一一条发源于省内且在本省入海的河流,流域面积仅居第11位,年均流量则居第7位;

10.九龙江发源于闽中大山带南段,是福建第二大河,最后注入厦门港;

11.晋江发源于永春与大田交界处的戴云山脉东南坡,最后注入泉州湾;

12.汀江发源于长汀、宁化和江西交界处的武夷山脉南段,是福建大河流中唯一经外省(广东大浦)入海的河流;

13.交溪发源于闽浙两省交界处的太姥-鹫峰-洞宫山脉,流经福安市注入三都湾;

14.福建海岸线直线距离535千米,海岸线却长达3752千米,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首位;

15.福建沿海有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1546个,仅次于浙江,居全国第二位,最大的是海坛岛。

气候特征。

福建紧靠北回归线北面,背山面海,属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貌因素和洋流的影响,其气候除了具有我国东部地区的共同特征外,还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①季风影响显著;②热量丰富;③降水充沛;④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海洋性色彩浓厚;⑤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二)了解全省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大致分布情况。

1.福州宋时多榕,故别称榕城;

2.福建是我国拥有铀矿的重要省份之一,主要有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砂岩型和变质岩型等4种工业类型铀矿;

3.福建的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和锰矿;

4.福建的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金和银;

二、政治建设

(一)掌握福建省行政区划情况以及9个设区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习惯上的别称、通称等知识。

1.2011年底,福建省共有9个设区市、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929个乡镇。全省年末常住人口3720万;

2.福州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闽江下游的河口盆地,面积1.2万平方千米,人口710万,别称榕城;

3.厦门市位于福建东南部的九龙江出海处,1980年创办经济特区,面积1565平方千米,人口350万,别称鹭岛;

4.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北岸,宋、元时代曾为全国第一对外贸易大港,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10多万,别称鲤城;

5.漳州市位于福建南部九龙江下游平原的中心,有“花果之乡”的美称,是水仙花的故乡,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人口480万,别称芗城;

6.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木兰溪下游的兴化平原,面积4119平方千米,人口270万,别称荔城;

7.三明市地处福建西北部沙溪下游,面积2.29万平方千米,人口250万;

8.南平市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脉东南侧,有“福建粮仓”之称,面积2.63万平方千米,人口260万,通称“闽北”;

9.龙岩市位于福建西部,面积1.94万平方千米,人口250万,通称“闽西”;

10.宁德市地处福建东北部,面积1.29万平方千米,人口280万,拥有官井洋、东吾洋、台山、西洋、三沙五大渔场,通称“闽东”。

(二)了解全省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三、经济建设

(一)了解全省经济建设情况。

1.福建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

2.福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位居全国第二;

3.信息产业部授予福厦沿海地区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清融侨开发区也是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

4.中国瓷都-德化;中国石雕之都-惠安;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鲤城;中国木雕之都-仙游;中国拉链之都-晋江;中国伞都-晋江;中国鞋都-晋江;

5.目前,福建省最大,也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为水口水电站。

(二)熟悉福建省交通设施情况和主要产业在全国的位置。

1.温福、鹰厦、横南、梅坎、赣龙五条主要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温福、福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

2.福州、厦门港区双双跻身全国吞吐量前十名的大港行列。

四、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

了解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旅游发展

一、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熟悉旅游活动体系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掌握关于旅游和游客的概念。

1.旅游活动体系是指形成旅游活动的网络,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客源地、目的地和运输部门。客源地是指产生游客的地区或游客居住的地区,也称旅游输入地区。目的地是指游客到访的地区或旅游接待地区,也称旅游输出地区。交通运输部门是指向游客提供自出发地或客源地至所访目的地之间的交通部门。

2.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游客、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及其设施;

3.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旅游者又称为过夜游客。一日游游客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惯常居住地出发并于同日返回的人;第二类是在目的地地区或国家停留,然而又不过夜的过境客人;第三类是乘坐游船(游艇、火车、汽车)到达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即使游船在港口停留几天,然而船上乘客每天均回船上过夜,他们对所访问的地区或国家来说仍是一日游游客;

4.我国的入境旅游者包括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我国的入境一日游游客不包括当天往返的港澳台同胞及周边国家的边民,也不包括在境外(内)居住而在境内(外)工作的人。

5.旅游吸引物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它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广义的旅游吸引物=狭义的旅游吸引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社会制度+人民生活;

6.旅游服务分为分散型和集约化两种;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旅游服务及其相应的设施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二)熟悉旅游活动的种类。

1.按地理范围旅游活动分为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

2.国内旅游的特点是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人没有国籍的限制,旅客可以是本国居民,也可以是长住该国的外国人;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关系是:从旅游发展历程来看,国内旅游是一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国际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二、旅游业

(一)熟悉旅游业的定义和旅游业的构成。

1.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2.旅游业主要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构成,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二)了解我国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国家的“七五”计划,旅游业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是我国旅游业发

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我国旅游管理体制采取的原则是: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统一对外;

3.201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

4.李商隐游武夷,留下七绝一首,开武夷题咏之先河;

5.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由泉州港回国,盛赞刺桐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6.福建省第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毅力过人的旅行家是连江人陈第;

7.1949年11月,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

8.福建的旅游网络是“一区一山一线”(福州、闽南三角地区、武夷山风景区);

三、旅游市场

(一)了解旅游市场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熟悉国际旅游六大市场的划分并了解其基本特点。

1.从市场的角度说,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即旅游产品的需求市场或客源市场;

2.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价格;

3.国际旅游六大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市场、非洲市场、中东市场、南亚市场;

(二)熟悉我国我省海外客源市场的构成,以及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1.海外来华旅游市场由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构成;福建省的境外旅游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

2.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5国是闽籍华人最集中的地方;

3.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规模庞大;第二,短程旅游比重大;第三,以黄金周为主的节假日旅游比重大;第四,旅游形式以散客为主;第五,人均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4.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是: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以近距离旅游为主。

5.福建省的国内客源市场以省内和周边市场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重点,逐步向全国拓展。

四、旅游组织

(一)了解旅游行政组织的模式与职能,了解旅游行业组织的基本职能。

1.旅游行政组织是指代表政府管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事务的旅游行政机构,其基本职能有:监督管理、计划与控制、促销、财政和协调;

2.旅游行业组织的基本职能是:①在同行业会议的基础上制定准则以规范行业行为;②代表行业成员,维护本行业利益;③为本行业成员提供信息、培训、咨询服务。

(二)了解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熟悉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三)了解国内外主要旅游行业组织的概况,掌握世界旅游日的日期和背景知识。

1.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WTO),总部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与1983年加入该组织;

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是地区性的非政府组织,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组织;

3.世界最大的民间性国际旅游组织之一是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我国于1995年加入该协会。

第三章历史知识

一、中国历史

(一)掌握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熟悉属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

(二)熟悉在思想、教育、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开创性的建树及最高成就。

(三)了解其他历史事件、人物、成就及相关年代。

1.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著名文化代表有: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

2.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著名文化代表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3.三皇:女娲、伏羲、神农;五帝:伏羲、神农、黄帝、炎帝、尧帝;

4.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夏人已会制造青铜器和玉器;

5.商代开始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6.东周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7.春秋战国的变法始于魏国的李悝,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

8.春秋战国:

道家-李耳-《老子》又名《道德经》

儒家-孔丘-《诗》、《书》、《春秋》

墨家-墨翟-《墨子》

法家-韩非-《韩非子》

兵家-孙武、孙膑-《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庄周-《庄子》孟轲-《孟子》荀况-《荀子》

战国-二十四节气

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鲁班-木匠祖师爷俞伯牙-当时最著名的乐师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

屈原创“楚辞”体,写《离骚》

9.西汉的“文景之治”:西汉建立以后,几代皇帝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文帝和景帝时,社会相对安定,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东汉的“光武中兴”:刘秀称帝后,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曾调整政策,使封建经济和科学文化继续发展;

隋朝的“开皇之治”: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安定,渴望恢复和发展生产。隋文帝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均田,大兴科举,改革管制,惩处贪官,减轻徭役,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唐朝的“贞观之治”: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即皇帝位,改元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任用贤臣,政治清明,实行租庸调制,完善科举制度,社会经济开始繁荣,国力逐步强盛;

唐朝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励精图治,选任贤能,使唐朝达到全盛,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清朝的“康乾盛世”:清康熙年间,鼓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经济逐步获得恢复和发展。同时,平定三藩叛乱,确定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经雍正发展到乾隆王朝,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10.汉武帝刘彻-推恩令;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丝绸之路;

东汉-黄巾大起义;汉代设西域都护府,西域从此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管辖;

西汉初期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张衡-浑天仪、地动仪;

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医疗学的基础论著;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是由汉武帝创办的;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末年道教产生;伊斯兰教在唐时传入;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西汉流行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流行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乐府诗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11.建康-南京;长安-西安;东京-开封;临安-杭州;大都-北京;

12.唐-安史之乱;后梁∈五代十国;后周赵匡胤-陈桥兵变;明朝朱棣-靖难之役;

13.唐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安济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北宋修建的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

南宋修建的泉州平安桥是我国古代保存至今最长的桥;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

14.北宋毕昇-活字印刷,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

元代火药和火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宋慈的《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辛弃疾;

元代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作品;

北宋“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5.明代徐弘祖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人,著《徐霞客游记》;

清代的《四库全书》是当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

书画艺术,以明代的吴门三家和清代的扬州八怪最为突出;

二、历史常识

(一)熟悉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的由来,熟悉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熟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等名称的概念。

1.国号的由来

原来的部族名-商、周、秦;

发迹地-汉;

封爵-晋、隋、唐、魏;

发迹地特产-辽;

吉祥文义-元;

建立者姓氏-陈;

社会上流行口号-明;

同音通假定-清;

政权所在地-蜀、吴;

2.谥号-周贞定王、周威烈王;

庙号-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

尊号-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

年号-建武中元、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太平兴国、嘉靖皇帝、乾隆皇帝;

陵号-长陵、阳陵、杜陵、霸陵;

(二)掌握天干、地支的名称顺序及其组合方法,了解古代年、月、日记录方法,掌握(时)辰的概念及其对应的时间,了解四时、节(气)名称。

1.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葵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两者由左向右配成60对;

2.古代分一日为十二辰,也叫“时辰”,每日24小时,用地支称,每2小时为一时辰,子23-1时,以此类推;

3.正月、二月、三月∈春,有孟仲季之分,以此类推夏秋冬;

(三)熟悉阴阳、五行、八卦的基本知识。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八卦: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天地雷山火水泽风;

3.生肖发端于战国,东汉时已有明确记载;

(四)熟悉科举考试基本常识,熟悉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名称。

1.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2.院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秀才;

乡试:每3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举人;

会试:每3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贡士;

殿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进行的面试-三甲;

3.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4.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5.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了解避讳以及姓、氏、名、字、号的初步知识,熟悉其中的典型例子。

1.字: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耕-伯牛、屈平-原、曾点-皙、孔丘-仲尼;

号:陆游-放翁、丘处机-长春子、李白-青莲居士、陶潜-五柳先生、辛弃疾-稼轩、王安石-半山、黄庭坚-涪翁、山谷道人、王冕-会稽外史、梅花屋主。

三、福建历史概述

(一)熟悉福建历史的演变过程和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

1.秦朝,福建成为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域;

2.汉时福州建成,称冶城;

3.福建历史上第一个县冶县;

4.南朝时福建自成一州;

5.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南方则相对稳定。大批北方汉人为避战祸纷纷南迁入闽,史称“衣冠南渡”;

6.唐-开漳圣王-陈元;福建之名由唐开始,乃取福州、建州的首字而成;

7.唐亡后,五代十国后梁时,王审知被封为闽王;

8.宋代福建有8个州级建制,八闽之称即由此而来;

9.元代福建开始设省;

10.林则徐编《四洲志》,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1.鸦片战争失败后,福建的福州、厦门及广州、宁波、上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通称为“五口通商”;

12.福建人移居海外,始于汉,兴于唐五代;

13.参加古田会议的领导有:陈毅、毛泽东、朱德。

(二)了解其它相关知识。

第四章民族民俗

一、掌握中国民族的人口、分布及语言文字概况。

二、掌握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起源及有关活动。

1.春节即农历初一,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相关活动有:守岁、贴春联、挂年画、拜年;

元宵即正月十五,元宵耍花灯起源于汉代;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间,主要活动有扫墓、踏青(源于唐代)、荡秋千(盛行于唐代);

端午节即农历初五,为了纪念屈原,主要活动有:吃粽子、端午之神-钟馗;

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祭月赏月活动始于周代,北宋始定为中秋节。

三、掌握本章所列少数民族概况:主要分布地区、语言所属语系、主要居住方式、服饰、代表性食品、特殊社交习俗和禁忌。

1.壮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90%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住杆栏式,男子多穿唐装,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民俗节日是歌圩节,禁忌猪肝-猪湿、猪舌-猪利;

2.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最多,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住“口袋房,曼子炕”,古代先民穿袍服,最爱的点心是“萨其马”,禁忌与狗有关;

3.回族,分布最广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以汉语为本民族语言,住殿宇式四合院,男女外出必须戴帽子或头巾,严禁露顶,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有阿訇证婚,饮食禁忌比较严格,严禁食猪肉,忌养猪,信仰伊斯兰教;

4.苗族,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语言属汉藏语系,通用汉文,住吊脚楼,饮酒是普遍的嗜好,喜吃糯食,黔东南的苗族妇女服饰多将银饰钉在衣服上,称为“银衣”,恋爱多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传统节日是芦笙节,禁忌是不吃羊肉,忌狗肉上灶,忌在屋里煮蛇肉;

5.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节日与伊斯兰教有关,一年一度的肉孜节、古尔邦节最为隆重;

6.彝族,最大聚居区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属汉藏语系,男子头顶留意小块头发称为“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英雄结”,主要节日火把节,有敬“树神”的习惯;

7.土家族,通用汉文,住吊脚楼,“以山歌为媒”自由择偶,婚礼中有“哭嫁”的习俗,传统节日有社巴、赶年、六月六,禁食狗肉;

8.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住蒙古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尚白崇九;

9.藏族,分布在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藏语属汉藏语系,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礼俗,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欢迎亲友互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主要节日藏历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采花节、望果节、赛马节;

10.朝鲜族,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吉林省占60%以上,住木搭架,有“白衣民族”之称,“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盛行,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与长者一同走路时,年轻人忌走在长者前面;

11.白族,80%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使用白话,属汉藏语系,住瓦房,白族菜中“沙锅弓鱼”最负盛名,主要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春节、火把节;

12.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多同姓聚居,住杆栏,竹筒烧饭是其独有的野炊方法,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耳”,妇女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为“雕题”,儿女成年后就住在屋外的“寮房”里,俗称“放寮”,节日除过年外,有三月三;

13.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的坝子上,语言属汉藏语系,住杆栏式,晚上吹芦笙串姑娘、“串寨子”和傣历新年“丢包”是其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泼水节是其年节;

14.纳西族,纳西族语属于汉藏语系,独具东巴文化,主要婚姻形式为阿注,独特的传统节日是三朵节;

四、掌握福建特异民俗分布的地区和主要内容。

1.畲族是福建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畲族三哈指蓝、雷、钟三姓,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主要节日有三月三的“乌饭节”、二月二的“会亲节”以及封龙节;

2.福建的高山族大多居住在漳州、南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被称为高山族;

3.武平猪胆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连城番薯干、宁化老鼠干、长汀豆腐干、明溪肉脯干、清流辣椒干,合称闽西“八大干”;

4.惠安女的穿衣特点: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5.福建崇蛇的地方:闽北南平漳湖镇、闽南平和三平村、闽西长汀;

福建护鱼的地方:闽东周宁县浦源村、福安白云山西麓古口村;

福建舞龙的地方:闽东屏南双溪镇、闽北尤溪梅仙镇、闽西连城;

6.闽南有铁观音,闽北有大红袍,闽东有白毫银针,闽中有茉莉花茶。

五、掌握本章所列主要旅游客源国的禁忌和礼仪,了解相关习俗。

1.日本最忌讳数字“4”,忌讳荷花图案,见面礼是脱帽鞠躬;

2.泰国写亡人姓名用红色;

3.印度尼西亚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4.韩国忌讳数字“4”,最喜欢中国川菜;

5.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通行西方礼仪,忌讳数字“13”,不喜欢星期五,尤视“13日星期五”为不详日子。

第五章宗教知识

一、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一)熟悉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特点一、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特点二、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二)掌握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所信仰宗教的名称。

1.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

2.信仰藏传佛教:藏族、蒙古族、裕固族;

3.信仰大乘佛教:白族、壮族、畲族、纳西族、彝族、满族、朝鲜族;

4.信仰东正教:俄罗斯族、鄂温克族;

5.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佤族;

二、佛教

(一)了解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过程及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熟悉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及密乘佛教的基本区别。

1.佛祖四大圣迹:出生地蓝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

2.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3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教义重自我解脱,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

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其特征。

(二)熟悉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了解佛教三大体系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概况,掌握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名称。

1.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以大乘佛教为主,包括密乘佛教∈汉语系佛教;

南传佛教:从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以小乘佛教为主∈巴利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苯教融合而成,流传于中国的藏、蒙、裕固等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藏语系佛教;

2.汉族地区佛教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是最简单的法门,故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心性为主旨,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教;

3.禅门五宗: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

4.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萨迦派、噶举派(白教)和格鲁派(黄教);上述教派加上当地原始宗教苯教(黑衣),合称西藏五大教派;

5.格鲁派后世弟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

6.佛教初传中国的两大历史事件“永平求法”与“伊存授经”;

7.中国佛塔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类型;

8.雍和宫三绝:寺内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金丝楠木佛龛;

9.由于明清两朝的册封、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最大。

(三)了解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

1.五阴:色、受、想、行、识,“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

2.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

3.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

4.三法印:诸恶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

5.当代中国佛教的宗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熟悉佛教经典名称及标记。

1.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律藏、论藏,故称三经藏;

2.藏传佛教大藏经称为《甘珠尔》-佛语部和《丹珠尔》-论部;佛教的标记为“卐”。

(五)熟悉佛教供奉的对象。

1.所谓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所谓菩萨,即自觉、觉他者;

所谓罗汉,即自觉者;

2.释迦牟尼有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以空间分有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释家三尊、东方三圣(药师三尊)、西方三圣(阿弥陀三尊);

以时间分有竖三世佛(又名三世佛,体现佛的传承关系):现在世佛、过去世佛、未来佛;

3.三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四大士又称四大菩萨+大势至=五大士;

4.三恶趋:地狱、饿鬼、畜生;

5.济公一般供在罗汉堂;

6.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7.哼哈二将: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和那延罗天;

(六)熟悉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

1.山门(又称三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2.天王殿:中-大肚弥勒,两侧-四大天王,背后-韦驮;

(七)熟悉佛教教职人员和信徒的称谓、常用礼仪及常见的佛事。

1.四众弟子=在家二众(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2.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七众;

3.常见礼仪有:合掌、绕佛、五体投地,合掌是常用的礼节;

4.常见的佛事: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幅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

三、道教

(一)掌握道教创始人姓名及创始时间,熟悉道教两大教派的基本知识。

1.东汉末年产生道教,张陵被称为张天师,并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金元以来,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系,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2.全真道以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儒经(《孝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3.以符箓为主的道教三大宗: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中的三山;

(二)了解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教的基本教义,宣扬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中最核心的东西;

2.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外养、房中术。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三)掌握道教经典名称、标记及供奉的主要对象。

1.《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唐代编出第一部《道藏》,北宋编纂《大宋天宫宝藏》,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道藏》;

2.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3.三清是道教最高层神团,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南极大帝和后土皇地祗;

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福、禄、寿三星指:天官、员外郎、南极仙翁;

4.武当山是全国各地真武庙的祖庭;

山东蓬莱传为八仙故事发生地,建有蓬莱阁;

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与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保存最好的关帝庙。河南洛阳的关林,传为埋葬关羽头颅之处,也是著名的关帝庙;

(四)了解道观的主要殿堂、教职人员称谓及斋醮。

1.斋醮是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

四、伊斯兰教

(一)掌握伊斯兰教创始人名及“伊斯兰”、“穆斯林”的涵义,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

掌握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路线,掌握伊斯兰教的主要宗派。

1.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初,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于唐代传入中国,路线有两条:一是丝绸之路(陆路)-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天山南北→河西走廊→中原;一是海上丝绸之路-大食→印度洋→天竺(今印度)→马六甲海峡→广州、泉州;

2.伊斯兰-顺服;穆斯林-顺服者;

3.伊斯兰教主要宗派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二)了解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1.六大信仰: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使、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

2.五功: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

(三)熟悉伊斯兰教的经典名称、标记、信奉对象、主要节日和习俗、教职人员主要称谓。

1.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2.伊斯兰教的标记为新月;

3.伊斯兰教的信奉对象是安拉;

4.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5.伊玛目,即教长。逊尼派用以称穆斯林的领袖,什叶派用以称所拥戴的政教领袖;

阿訇hong,指主持清真寺教务者;

毛拉,是对伊斯兰学者的尊称。

(四)掌握清真寺建筑主要特点。

1.中国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建筑和阿拉伯风格建筑两种,前者有明显中轴线,后者没有。

五、基督教

(一)掌握基督教创始人名及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

1.耶稣创立基督教,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在基督教发展的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大的分裂:第一次分裂由争夺教权引发,第二次分裂由宗教改革引发。

(二)掌握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简况。

1.基督教最早在唐朝传入中国,二传在元朝,三传在明清,四传在鸦片战争后;

2.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即新教)倡导自治、自传、自养的擅自爱国运动。

(三)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1.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四)掌握基督教的经典名称、标志及信奉对象,了解其教职人员的称谓及主要节日。

1.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标记为十字架;

2.在中国,基督教新教对其所信奉之神译称为“上帝”或“神”,天主教则称为“天主”;

3.天主教最高首领称教皇或教宗;最高级主教称枢机主教(俗称红衣主教);管理一个教省的负责人称大主教;《管理一个教区的负责人称主教;管理一个堂区的负责人称神父;》-新教也是如此;

4.东正教最高首领称牧首;

5.主要节日是复活节和圣诞节。

六、了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福建的传播过程,熟悉其传入福建的时间、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1.佛教三国时传入福建;道教三国时传入福建;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泉州,元代是其鼎盛时期;天主教元代由意大利人约翰·孟高维诺传入泉州,清代,福建天主教形成福安、厦门两个传播中心,发生了有全国影响的两件事,一是出现第一位本国主教罗文藻,二是“中国礼仪之争”在福建爆发,导致康熙下令禁止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基督教1839年传入福建,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即新街礼拜堂),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

2.林泉是福建天主教会第一位自选自圣主教;

3.1957年,福建省天主教爱国会筹委会在福州成立;

4.大虚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住持时,创办闽南佛学院,弘扬唯识宗;弘一法师在闽南则广为弘扬律宗。

第六章古代建筑与园林

一、古代建筑

(一)掌握古代建筑思想,了解台基、木头圆柱、大梁、山墙的基础知识,熟悉须弥座、开间、斗拱、彩画和藻井的概念、形式,掌握各式屋顶的概念、形式、等级。

1.中国古代建筑,充分反映了敬天祀祖的礼制思想和皇权为核心的等级思想;

2.台基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大梁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山墙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

3.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彩画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有三个等级:和玺彩画(等级最高)>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的一种装饰,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

4.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7种(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盝顶),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级别最高;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1条正脊和4条斜背,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歇山顶: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由1条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组成,又称九脊顶;

悬山顶:屋面上有1条正脊和4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二)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五大特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五大特点:第一,以木结构为其主要特点;第二,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第三,造型优美;第四,装饰丰富多彩;第五,特别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2.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木构架结构是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为主要构件,其结构方式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3种;

中国古代建筑重在以平面构图为特点,而西方建筑重在以立体构图为特色。

(三)了解宫殿建筑布局的设计思想,熟悉左祖右社及前朝后寝的含义。熟悉宫殿外的主要陈设及其作用、象征意义。

1.保存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北京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园林和宫殿结合的典范有:清代颐和园的仁寿殿、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澹泊敬诚殿;

2.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3.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前朝后寝是宫殿自身的布局,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4.华表做标志和装饰之用,它的起源是“谤木”;

石狮有避邪的作用;

日晷是计时器;

嘉量是古时的标准量器;

铜龟、铜鹤象征长寿。

(四)掌握我国历代帝王陵墓封土的沿革,熟悉帝王陵园的建筑布局,了解墓室结构及随葬品的基本常识。

1.大约从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秦汉两代为“方上”,以秦始皇陵为典型,唐代改为“以山为陵”,唐乾陵为典型,明清两代则为“宝城宝顶”。这些也是帝王陵园的主要标志;

2.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祭祀建筑区;第二部分为神道;第三部分为护陵监;

3.汉代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变化。

二、古代园林

(一)了解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及主要特色。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和老庄哲学的流行,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增多;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是:第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第二,分割空间,融于自然;第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第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最大特色,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也是其永具艺术生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3.按占有者身份分皇家园林(北京的颐和园-我国现有大型皇家园林中最完整、最典型的一个,也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

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宋代)、狮子林(元朝)、拙政园(明朝)、留园(清朝);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北方类型(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方类型(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和岭南类型(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

广东四大名园指始建于清代的清晖园、可园、余荫山房及已废圯的佛山十二石斋;

(二)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熟悉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类别。

1.秦汉的上林苑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2.东汉梁冀模仿依洛二崤,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起点;

3.明清园林造山的佳作:苏州拙政园、常熟燕园、上海豫园;

4.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掩、隔、破;

5.厅堂是待客和集会活动场所,也是园林的主体建筑;馆是供宴客之用;斋供读书用;榭供人们游憩、眺望;亭供人休憩观景;路与廊不仅有交通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园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和曲桥;

(三)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七大构景手段。

1.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园林造景中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使得园林显得更有艺术魅力;

2.添景:当风景点在远方,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过渡景,景色就会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3.夹景:当风景点在远方,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就使风景点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5.框景:园林中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包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6.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兔等,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7.借景: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第七章旅游景观

一、熟悉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1.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旅游资源可分为8个主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属自然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属人文景观。

二、自然景观

(一)熟悉我国地文景观的分布,掌握名山的名称、所在地、主要景观特点,了解名山的地质构成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1.我国的高山绝大部分分布在兰州、成都、昆明一线以西,中低山地也是如此分布;

西藏境内的珠穆朗玛峰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新疆境内的乔戈里峰8611是世界第二高峰;

2.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其四大名景是: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其第一名胜是岱庙;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为五岳最高者;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衡山,有五岳独秀之誉,衡山四绝指: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其景观之最是悬空寺;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其中的中岳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嵩岳寺塔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嵩阳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山西部北麓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发源地,也是我国少林拳的发源地;

3.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五台山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道场的佛教圣地。青庙与黄庙并存,显教与密教竞传,是500年来五台山佛教的最大特色;

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寺、殊像寺和罗目侯寺并称五台山五大禅林;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并称普陀三大寺;

峨眉山的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

祇园寺、百岁宫、东崖寺和甘露寺并称为九华山四大丛林;

4.道教名山:青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当山、终南山;

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

“神女峰”、“观音听琵琶”和“巨蟒出山”是三清山景中的“三绝”;

陕西重阳宫、北京白云观、山西芮城永乐宫并称全真道三大祖庭;

5.黄山的三大主峰是: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九寨沟被称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灵岩、灵峰、大龙湫瀑布是雁荡风景三绝;

云海、日出和森林合称阿里山三大名景;

五大连池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无锋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是盛誉千山;

我国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

(二)水域风光

1. 掌握我国著名江河的长度、流经的省市区以及沿岸的著名旅游区。

1.长江,正源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大长河,以湖北宜昌和鄱阳湖口为上、中、下游分界,沿岸著名旅游区有人称万里长江第一弯的虎跳峡;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岸著名旅游区有龙么-虎口瀑布,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止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2. 掌握湖泊按成因划分的类别及其代表性湖泊,掌握我国著名湖泊的名称、所在地、地位及主要景点。

1.湖泊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由地壳运动产生断裂凹陷形成,如滇池、洱海;火口湖,由火山口或熔岩喷口积水而成,如长白山天池;冰川湖,由冰川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上;堰塞湖,熔岩流或泥石流等物质阻塞河床使其成为湖泊,如五大连池、镜泊湖;河成湖,由河流自行裁弯取直后分割而成,如洪泽湖;海迹湖,浅水海湾被沙堤或沙嘴分开形成的,如杭州西湖;

2.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3.2005年评选的“中国最美的五大湖”:青海湖、新疆喀纳斯湖、西藏纳木错湖、吉林长白山天池、浙江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西,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主要景点有“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和“钱塘十景”;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西宁市;

新疆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布尔津县,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也是我国唯一的亚寒带高山湖泊,三大奇观:千米枯木长堤、巨型“湖怪”、云海佛光;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3. 熟悉泉与矿泉的类别,掌握各类名泉的名称及所在地。

1.2010年,国土资源部公布,重庆、天津、福州为首批“中国温泉之都”;

2.济南号称72泉,故有泉城之誉;

3.名泉:杭州珍珠泉、济南珍珠泉、广西桂平乳泉、甘肃宕昌潮水泉、四川广元羞泉、云南大理蝴蝶泉。

4. 掌握我国著名瀑布的名称与所在地。

1.2005年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西藏藏布巴东瀑布群、广西德天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云南罗平九龙瀑布、四川九寨沟诺日朗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5. 掌握我国大陆海岸线基本情况,熟悉我国著名海滨风景区概况。

1.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000千米,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

2.2005年厦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首;

3.钱塘潮早在东汉时就有记载。

(三)生物景观

1. 了解我国植物资源概况,掌握我国“化石植物”名称、一些植物的象征意义、一些树木花卉的最佳观赏地。

1.活化石植物——银杉、水杉、银杏;

花中二绝——牡丹和芍药;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2.最佳观赏地:黄山观松,北京香山观红叶,洛阳、菏泽赏牡丹,杭州桃花坞赏桃花,无锡梅园和杭州孤山观梅花。

2. 了解我国某些旅游区特有动物的名称,熟悉我国某些一类、二类保护动物名称。

(四)天象与气候景观

1. 了解我国气候环境概况。

2. 熟悉我国著名天气景观名称。

1.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

三、人文景观

(一)了解本章所列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熟悉各景观的名称、所在地、形成时间以及所属类型。

(二)熟悉这些景观的特色或地位以及其中的著名景点。

1.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

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是明南京城墙的聚宝门;

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是明代的西安城墙;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段落之一;

长城上有三个著名的关隘,即山海关、居庸关和嘉峪关,山海关为万里长城第一关;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是秦始皇陵;

古代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岳阳楼记》-范仲淹;《滕王阁序》-王勃;

人们把滕修楼、范作记、苏手书、邵篆刻,称为“天下四绝”。

2.我国最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敦煌、云冈、龙门,其中敦煌石窟尤以唐代壁画艺术著称于世。

四、旅游景观的分类

(一)了解世界遗产地的概念和状况,掌握我国现有世界遗产的数量、类别、名称。

1.世界遗产指前代所遗留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价值而为国际社会特别加以保护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中国8处)、文化遗产(中国26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中国4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文化景观(中国3处: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36个);

2.中国有41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名录,数量居世界第3位(第一为西班牙,第二为意大利)。

(二)了解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况,掌握我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数量。

1.世界生物保护区是与世界遗产同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两大保护系列,我国有29个。

(三)了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优秀旅游城市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概况。

1.我国自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大类:综合型、生物型、自然风景型、自然历史遗迹型;

2.至今国务院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有119作,福建省有4座国家级:福州、泉州、漳州、长汀,4座省级:莆田、邵武、建瓯、武夷山。

(四)了解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概况,掌握全国5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

1.至2011年底,全国已评定5573家旅游景区,其中有130家5A级旅游景区。

五、福建旅游景观

(一)掌握我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的名称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数量。

1.福建有1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含4个已升格为世界地质公园的),28个国家森林公园;16家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工业旅游示范点;8个优秀旅游城市;1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掌握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以及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名称、所在地、主要旅游资源的概况。

1.武夷山于1999年在摩洛哥举行的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中国丹霞(泰宁)2010年在巴西巴西利亚举行的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名录;

3.专家认为,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4.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于2005年在巴黎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被确定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主要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饶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浏览区组成;

5.鼓浪屿有“海上花园”、“钢琴之岛”的美誉;

福建5A级4家:武夷山、鼓浪屿、泰宁风景旅游区-金湖、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旅游区——其中武夷山和鼓浪屿是首批;

福建4A级:厦门园林植物园、清源山、太姥山、桃源洞、冠豸山、鸳鸯溪、鼓山、玉华洞、青云山、崇武古城、泉州开元寺、古田会议会址景区、福建土楼(华安)旅游区;

6.泰宁金湖景点:水上一线天、白水漈瀑布、猫儿山、赤壁丹崖、甘露寺、甘露岩、醴泉寺、尚书墓。

(三)了解书中所列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况。

1.“大道公”是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

2.振成楼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3.三坊七巷在2009年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当选;

4.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水、水中有洞是龙崆洞的特色。

第八章风物特产

一、名特产品

(一)掌握我国著名陶瓷器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

1.陶瓷、丝绸、茶叶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特产;

2.陶器的烧成温度:700℃-800℃;瓷器的烧成温度:1200℃;

3.我国著名的陶瓷器

江苏宜兴-宜兴紫砂器;

山东淄博-淄博美术陶瓷,以雨点釉、茶叶末釉著称,其中雨点釉在日本成为天目釉,是茶道中的精品;

江西景德镇-景德镇名瓷,唐代出有“假玉器”之称的白瓷,宋代诞生影青刻花瓷,其四大传统名瓷是:中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高温颜色釉瓷;

湖南醴陵-醴陵釉下彩瓷;

福建德化-德化白瓷塑,其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列为中国三大瓷都,其瓷器的特点是“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其中建白瓷、高白瓷和瓷雕被称为瓷坛的“三朵金花”;

浙江龙泉-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是其特点。

(二)掌握我国著名丝织品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

1.丝绸起源于中国,并于汉代之后由“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各地;

2.云锦-江苏南京、蜀锦-四川成都、宋锦-江苏苏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

(三)掌握我国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1.苏绣-江苏苏州-《猫》、湘绣-湖南长沙-狮、虎、粤绣-广东-《百年朝凤》、蜀绣-四川成都-《熊猫》、《芙蓉鲤鱼》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四)了解茶叶的分类,掌握我国传统名茶的产地、名称及来历,了解其特点及加工工艺。

1.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

2.白茶是不经发酵、不经揉捻的;在加工茶类有压制成型的紧压茶和鲜花窨制的花茶;

3.中国传统名茶

绿茶-以西湖龙井茶、太湖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最为著名,其中西湖龙井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虎跑泉+龙井=杭州“双绝”;

红茶-以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尤为出众,在国际上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齐名;

乌龙茶-名品有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枞,台湾的乌龙,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

黄茶-著名品种有君山银针,加工过程中采用杀青、闷黄等方法,使鲜叶进行非酶性氧化。

(五)掌握文房四宝著名产品的产地、名称来历,熟悉其特点并了解其原料、工艺、品种等。

1.笔墨纸砚素称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之首;

湖笔-浙江湖州善琏镇,被赞为“毛硕之冠”,有羊毫、狼毫、紫毫、兼毫四大类,特点尖、齐、圆、健;

徽墨-历史上属于徽州的“歙县和休宁县”,素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创始人是河北易州制墨名家奚氏;

宣纸-安徽泾县,历史上属宣州府,有“纸寿千年”之说法;

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

端砚-广东肇庆,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歙砚被称为“艺林瑰宝”。

(六)熟悉中国名酒的类别及其代表性品牌,了解各类酒的特点及生产工艺,掌握各类名酒的名称、产地、特点。

1.中国酒根据酿酒方法,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酒;

根据酒精含量,分为高度酒>40°,中度酒20-40°和低度酒<20°;

2.白酒

酱香型-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湖南武陵酒;

浓香型-四川泸州老窖、四川五粮液、安徽古井贡酒;

清香型-山西杏花村汾酒、湖北特制黄鹤楼酒、河南宝丰酒;

米香型-广西桂林三花酒、北京的燕岭春;

混香型-陕西西凤酒、贵州董酒;

3.黄酒-浙江绍兴加饭酒和福建龙岩沉缸酒;

3.果酒

中国最早的近代葡萄酒酿造企业是1892年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酒厂;

按加工方法分为酿造葡萄酒、加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和蒸馏葡萄酒;

按糖分含量分,干葡萄酒<0.5%,半干葡萄酒0.5%-1.2%,半甜葡萄酒1.2%-5%和甜葡萄酒>5%;

按色泽分为红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七)了解著名中药材中成药的常识,熟悉其名称、产地、功效。

1.中医中药、国画、京剧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2.三七-云南、广西,俗称“金不换”;

二、工艺品

(一)熟悉我国著名漆器的名称、产地、特点。

1.北京雕漆,其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和湖南长沙湘绣,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福州脱胎漆,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扬州镶嵌器,始于战国时代,全盛于明朝。

(二)熟悉我国著名金属工艺品的名称、产地、原料及工艺。

1.金银花丝镶嵌-北京和四川成都,原料金银,采用花丝与石镶工艺;

北京景泰蓝,又称“铜掐丝珐琅”。

(三)熟悉我国著名玉石原料的品种、产地、特点,掌握著名玉雕、石雕的产地名称并了解其主要特点。

(四)熟悉我国著名木雕的名称和产地。

(五)了解我国竹刻的主要品种,熟悉著名竹刻的名称、产地并了解其主要特点。

(六)熟悉木版年画的名称、产地,熟悉内画壶和木版水印画的工艺。

1.中国的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河南南阳的独山、辽宁的岫岩等地;

2.扬州玉雕总体风格以“南方之秀”为主,兼具“北方之雄”;

3.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和福建寿山田黄石并称为我国三大佳石;

4.东阳木雕、乐青黄杨木雕和青田石雕一起被誉为“浙江三雕”;

5.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

三、福建风物特产

(一)熟悉福建主要手工艺品的名称、产地、特点和地位,了解其制作过程。

1.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三绝”,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

福州寿山石雕、福州软木画、福州纸伞(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平潭贝雕、厦门漆线雕、厦门珠绣、泉州木偶头、惠安石雕、德化瓷塑、永春纸织画、漳州棉花画、仙游漆木碗、龙眼木雕、松溪湛卢宝剑。

(二)熟悉福建主要土特产品的名称、产地、特色。

1.漳州水仙花、闽北建兰、闽江橄榄和福橘、长泰芦柑、厦门文昌鱼、泉州源和堂蜜饯、漳州八宝印泥。

第九章饮食风味

一、中国烹饪风味流派

(一)熟悉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以及中国烹饪主要“风味”、“菜系”(“帮口”、“帮口菜”)等概念。

1.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和土耳其烹饪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

2.风味指食品(菜肴、面点、小吃或饮料等)选料、加工及制作所显示的独有的风格特点;

3.菜系仅指菜肴派系。

(二)熟悉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划分,以及“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十二大菜系”的概念。

1.按地域分,山东风味、四川风味、广东风味等;按原料性质分,素食风味和荤食风味;按功用分,保健医疗风味和普通食品风味;按生产者主体分,市肆风味、食堂风味和家庭风味;按时代分,仿古风味和现代风味。

2.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京菜、沪菜=十大菜系。

(三)熟悉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地域分布、特点,了解其代表菜肴和著名小吃的名称。

二、福建饮食风味

(一)了解闽菜历史和发展现状,熟悉地方名菜分布的地区、特色、主要代表菜名称及主要原料,了解其制作过程。

1.在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之后,闽菜正式形成独立的、具有地方体色的闽菜体系;

2.闽厨第一人-郑春发-三友斋。

(二)了解福建地方小吃的风味特色,熟悉各地小吃的名称、主要原料。

1.福州菜偏于酸甜,代表菜有:佛跳墙、鸡汤汆海蚌、鸡茸金丝笋、淡糟香螺片;

2.闽南菜多香辣,代表菜有:东壁龙珠、红烧通心鳗、沙茶焖鸭块、南普陀素菜;

3.闽西菜喜鲜嫩、浓香、醇厚,代表菜:白斩河田鸡、涮九品;

4.闽北菜浓香、醇厚,重酱油辣味,代表菜:爆炒麂肉片、蜂窝莲子;

5.福州小吃:鼎边糊、扁肉燕;闽南小吃:土笋冻、手抓面;闽西小吃:汀州豆腐干、什锦案叠。

第十章台、港、澳地区概况

一、台湾省

(一)了解台湾省简史和经济概况。

(二)熟悉台湾的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情况。

(三)掌握台湾省民间送礼禁忌和知名景点。

1.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汉族占97%、高山族2%,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语,福建移民占八成左右,祖籍以泉州、漳州居多,广东移民祖籍以梅县、潮州的客家人居多,方言有闽南话和客家话;

2.稻米、甘蔗和茶叶被誉为“台湾三宝”;

3.送礼禁忌:粽子、甜果和糕点、扇子、手巾、雨伞、剪刀、镜子和钟;

4.知名景点:阿里山的5大奇景-日出、云海、铁道、森林和晚霞;玉山;安平古堡、赤嵌楼;清水断崖;太鲁幽峡;垦丁;澎湖(吉贝屿、目斗屿、跨海大桥、澎湖水族馆、澎湖天后宫)、金门(马坑观测所、九宫坑道、山后民俗文化园、双鲤湖湿地自然中心)、妈祖(津沙聚落、芹壁聚落、北海坑道、太白天声、东引灯塔)。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了解香港特区简史及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情况。

(二)熟悉香港特区政治、经济概况。

(三)熟悉香港特区的区旗、区徽、区花,熟悉其民俗风情和知名景点。

1.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

区徽呈圆形,上写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

区花为紫荆;

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2.知名景点:太平山、浅水湾、集古村系、太空馆、沙田赛马场、宝莲寺、黄大仙祠、迪斯尼乐园(2005,第五个)。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了解澳门特区的地理、人口、民族、宗教等情况。

(二)了解澳门特区的简史和经济概况。

(三)熟悉澳门特区的区旗、区徽、区花,熟悉其民俗风情和知名景点。

1.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

区徽呈圆形,上写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葡文-澳门;

区花为莲花;

宗教为佛教、道教、天主教;

2.知名景点:大三巴牌坊、妈祖阁、观音堂、大炮台、西望洋山山顶、东望洋山(澳门第一高峰,有三大名胜:东望洋炮台、圣母雪地殿和灯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